湖南省長沙市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月考卷(一)生物試題_第1頁
湖南省長沙市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月考卷(一)生物試題_第2頁
湖南省長沙市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月考卷(一)生物試題_第3頁
湖南省長沙市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月考卷(一)生物試題_第4頁
湖南省長沙市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月考卷(一)生物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聯(lián)考湖南師大附中2025屆高三月考試卷(一)生物學本試題卷包括選擇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頁。時量75分鐘,滿分100外。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關于動植物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動物細胞沒有原生質層,因此不能發(fā)生滲透作用B.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形成的紡錘體蛋白是由中心體合成的C.藍藻和硝化細菌都能進行有氧呼吸,但都沒有線粒體D.細胞實現(xiàn)細胞間信息交流都必須依賴于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答案】C【解析】【分析】1、細胞間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1)通過化學物質來傳遞信息;(2)通過細胞膜直接接觸傳遞信息;(3)通過細胞通道來傳遞信息,如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2、有絲分裂前期,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都是由中心體發(fā)出星狀射線形成紡錘體,高等植物細胞由細胞兩極發(fā)紡錘絲形成紡錘體?!驹斀狻緼、動物細胞也能發(fā)生滲透作用,在高滲溶液中會滲透失水皺縮,在低滲溶液中會滲透吸水膨脹,A錯誤;B、有絲分裂前期,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都是由中心體發(fā)出星狀射線形成紡錘體,但蛋白質是由核糖體合成的,B錯誤;C、藍藻和硝化細菌都屬于原核生物,都沒有線粒體,但都能進行有氧呼吸,C正確;D、動植物細胞間有些信息交流依賴于細胞膜上的受體,但有些受體并不在細胞膜上,而是在細胞內部,如性激素是脂質,受體在細胞內;高等植物相鄰細胞之間還可以通過胞間連絲進行信息交流,D錯誤。故選C。2.科研人員將某油料種子置于條件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定期檢測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導致ab段種子干重增加的元素主要是氧元素B.相同質量的豆類種子在萌發(fā)時吸水量比油料種子多C.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導致bc段種子干重減少D.c點幼苗開始光合作用,種子干重開始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由圖分析可知,油料作物種子萌發(fā)初期脂肪轉變?yōu)樘穷?,糖類與脂肪相比,含有較多的O元素,從而使有機物的總量增加,導致ab段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糖類經過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釋放能量,導致種子干重減少,c點種子干重再次增加,說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驹斀狻緼、脂肪氧含量低,轉化成糖類時,結合大量的氧,導致種子干重增加,A正確;B、相同質量的豆類種子蛋白質等親水物質較多,萌發(fā)時吸水量多,B正確;C、bc段糖類氧化分解,導致干重減少,C正確;D、c點前,光合作用就已經開始;c點后,幼苗開始積累有機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D錯誤。故選D。3.食物是人體獲取鐵的主要來源,鐵離子被小腸黏膜細胞吸收后通過血液循環(huán)運至靶細胞,主要過程如圖所示。已知當血液中鐵含量偏高時,機體通過分泌鐵調素來調控血鐵含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DMT1和Tf在運輸鐵離子時,均需與鐵離子結合B.Fe3?進入靶細胞后需轉化為Fc2?來發(fā)揮作用C.鐵離子從小腸黏膜細胞運出和運入靶細胞,均需消耗能量D.鐵調素可能通過抑制FP1或促進TfR的作用來降低血鐵含量【答案】C【解析】【分析】自由擴散的方向是從高濃度向低濃度,不需轉運蛋白和能量,常見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協(xié)助擴散的方向是從高濃度向低濃度,轉運蛋白載體,不需要能量,如紅細胞吸收葡萄糖;主動運輸?shù)姆较蚴菑牡蜐舛认蚋邼舛?,需要載體和能量,常見的如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驹斀狻緼、從圖中可以看出DMT1和Tf在運輸鐵離子時,確實均需與鐵離子結合,A正確;B、圖中明確顯示

Fe3?進入靶細胞后需經過鐵還原酶轉化為Fc2?

來發(fā)揮作用,B正確;C、圖中鐵離子從小腸黏膜細胞運出是順濃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C錯誤;D、根據(jù)題意,當血液中鐵含量偏高時,機體通過分泌鐵調素來調控血鐵含量,所以鐵調素可能通過抑制FP1或促進TfR的作用來降低血鐵含量,是合理的推測,D正確。故選C。4.細胞可以通過底物水平磷酸化途徑生成ATP,如:葡萄糖在細胞質基質形成丙酮醇的過程中,甘油醛3磷酸脫氫并磷酸化生成甘油酸1、3二磷酸,在甘油酸1,3二磷酸中形成一個高能磷酸基團,在磷酸甘油酸激酶的催化下,甘油酸1,3二磷酸可將高能磷酸基團轉給ADP,生成甘油酸3磷酸與ATP。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甘油酸1,3二磷酸生成甘油酸3磷酸是吸能反應B.因為酶、能量等不同,ATP的合成和水解不是可逆反應C.酶促反應中因存在ATP供能機制而使酶具有高效性D.酵母菌能發(fā)生底物水平磷酸化,而乳酸菌細胞中不能發(fā)生【答案】B【解析】【分析】ATP是生物體的直接能源物質,ATP在細胞內數(shù)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轉化形成。人和動物體內產生ATP的生理過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體內產生ATP的生理過程有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種生命活動,可以轉變?yōu)楣饽堋⒒瘜W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來自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驹斀狻緼、甘油酸1,3二磷酸可將高能磷酸基團轉給ADP,生成甘油酸3磷酸與ATP,該過程是放能反應,A錯誤;B、ATP合成和水解中所需的酶不同,能量的來源和去路也不同,因此不是可逆反應,B正確;C、酶具有高效性是因為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的作用更為顯著,C錯誤;D、酵母菌和乳酸菌均能發(fā)生底物水平磷酸化,D錯誤。故選B。5.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癥又稱蠶豆病。患者紅細胞中缺乏G6PD,食用蠶豆后易發(fā)生急性溶血性貧血。有研究表明蠶豆病是一種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一對夫婦,男方患蠶豆病,女方正常(不攜帶致病基因),他們的女兒患病,但癥狀較輕,體內同時存在G6PD正常和G6PD缺乏的紅細胞。下列關于蠶豆病的分析及推理正確的是()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女患者的父親一定患病B.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兒都患病,兒子都正常C.該夫婦的女兒癥狀較輕,原因可能是其細胞中的一條X染色體會隨機失活D.基因與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相互作用,蠶豆病主要是由飲食結構決定的【答案】C【解析】【分析】蠶豆病是一種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一對夫婦,男方患蠶豆病,女方正常(不攜帶致病基因),他們的女兒患病,但癥狀較輕,體內同時存在G6PD正常和G6PD缺乏的紅細胞。根據(jù)題意可知,父親基因型為XAY,母親基因型為XaXa,女兒基因型為XAXa?!驹斀狻緼、蠶豆病是一種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患者若為XAXa,其父親不一定患病,A錯誤;B、女性患者可以是XAXa與XAXA,女兒可能不患病,兒子可能患病,B錯誤;C、該夫婦的女兒癥狀較輕,體內同時存在G6PD正常和G6PD缺乏的紅細胞,原因可能是其細胞中的一條X染色體會隨機失活,C正確;D、蠶豆病患者體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是一種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食用蠶豆讓其表現(xiàn)出癥狀,表明基因與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但是不能表明蠶豆病主要是由飲食結構決定的,D錯誤。故選C。6.癌癥的發(fā)生涉及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一系列遺傳或表觀遺傳的變化,最終導致細胞不可控的增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在膀胱癌患者中,發(fā)現(xiàn)原癌基因Hras所編碼蛋白質的第十二位氨基酸由甘氨酸變?yōu)槔i氨酸,表明基因突變可導致癌變B.在腎母細胞瘤患者中,發(fā)現(xiàn)抑癌基因WT1的高度甲基化抑制了基因的表達,表明表觀遺傳變異可導致癌變C.在神經母細胞瘤患者中,發(fā)現(xiàn)原癌基因Nmyc發(fā)生異常擴增,基因數(shù)目增加,表明染色體變異可導致癌變D.在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患者中,發(fā)現(xiàn)9號和22號染色體互換片段,原癌基因abl過度表達,表明基因重組可導致癌變【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體結構變異包括染色體片段的缺失、重復、易位和倒位,染色體結構變異會改變基因的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進而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詳解】A、在膀胱癌患者中,發(fā)現(xiàn)原癌基因Hras所編碼蛋白質的第十二位氨基酸由甘氨酸變?yōu)槔i氨酸,可能是由于堿基的替換造成的屬于基因突變,表明基因突變可導致癌變,A正確;B、抑癌基因WT1的高度甲基化抑制了基因的表達,表明表觀遺傳變異可導致癌變,B正確;C、原癌基因Nmyc發(fā)生異常擴增,基因數(shù)目增加,屬于染色體變異中的重復,表明染色體變異可導致癌變,C正確;D、9號和22號染色體互換片段,原癌基因abl過度表達,表明染色體變異可導致癌變,D錯誤。故選D。7.流感病毒感染人體后,可引起流涕等癥狀,也可引起肺炎等疾病。下列有關病毒感染后免疫反應的敘述,錯誤的是()A.抗原呈遞細胞表面特異性分子識別T.細胞,激活細胞毒性T細胞,啟動細胞免疫B.B細胞活化后,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啟動體液免疫C.樹突狀細胞既可以攝取、加工處理流感病毒,又可以通過抗原呈遞啟動特異性免疫D.流感病毒感染后的流涕等癥狀是人體免疫過程中非特導性免疫的正常反應【答案】A【解析】【分析】體液免疫:病原體侵入機體后,一些病原體被樹突狀細胞、B細胞等抗原呈遞細胞攝取,這為激活B細胞提供了第一個信號,抗原呈遞細胞將抗原處理后呈遞在細胞表面,然后傳遞給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fā)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這為激活B細胞提供了第二個信號,輔助性T細胞開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細胞因子,B細胞受到兩個信號的刺激后開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小部分分化為記憶B細胞,細胞因子促進B細胞的分裂、分化過程,漿細胞產生和分泌大量抗體,抗體可以隨體液在全身循環(huán)并與這種病原體結合,抗體與病原體結合可以抑制病原體增殖或對人體細胞的黏附?!驹斀狻緼、靶細胞與細胞毒性T細胞結合并激活細胞毒性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可增殖分化為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細胞,啟動細胞免疫,A錯誤;B、B細胞經輔助性T細胞激活后,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啟動體液免疫,B正確;C、樹突狀細胞屬于抗原呈遞細胞,在免疫反應中有強大的攝取、處理和傳遞抗原的功能,可以通過抗原呈遞啟動特異性免疫,C正確;D、機體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能夠抵擋大多數(shù)病原體,流感病毒感染后的流涕等癥狀是人體免疫過程中非特異性免疫的正常反應,D正確。故選A。8.《本草綱目》記載,櫻桃具有利脾、止瀉的功效。櫻桃中的槲皮素等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我國已經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繁育櫻桃優(yōu)良品種,滿足人們食用和藥用需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應用微型繁殖技術可獲得大量櫻桃脫毒苗B.可以選用櫻桃幼嫩的芽原基和葉原基作外植體C.富含色氨酸的培養(yǎng)基有利于櫻桃幼嫩的芽合成生長素D.應用櫻桃細胞培養(yǎng)可工廠化生產初生代謝產物槲皮素【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細胞工程技術的應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徑(微型繁殖、作物脫毒、人工種子)、作物新品種的培育(單倍體育種、突變體的利用)、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驹斀狻緼、應用微型繁殖技術采用莖尖作為外植體可獲得大量櫻桃脫毒苗,A正確;B、由于芽原基和葉原基分裂能力旺盛,因而可以選用櫻桃幼嫩的芽原基和葉原基作外植體,B正確;C、生長素是由色氨酸經過一系列轉變產生的,因此,用富含色氨酸的培養(yǎng)基有利于櫻桃幼嫩的芽合成生長素,C正確;D、應用櫻桃細胞培養(yǎng)可工廠化生產次生代謝產物槲皮素,D錯誤。故選D9.我國擁有悠久的農業(yè)文明史。古籍中描述了很多體現(xiàn)勞動人民偉大智慧的農作行為。下列對相關描述所體現(xiàn)的生物與環(huán)境關系的分析。錯誤的是()A.“凡種谷,雨后為佳”描述了要在下雨后種谷,體現(xiàn)了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B(tài).“區(qū)中草生,茇之”描述了要及時清除田里的雜草,體現(xiàn)了種間競爭對生物的影響C.“六月雨后種綠豆,八月中,犁稀殺之……十月中種瓜”描述了可用犁將綠豆植株翻埋到土中肥田后種瓜,體現(xiàn)了對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D.“慎勿于大豆地中雜種麻子”描述了大豆和麻子因相互遮光而不能混雜種植,說明兩物種沒有共同的生態(tài)位【答案】D【解析】【分析】生態(tài)為是指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驹斀狻緼、“凡種谷,雨后為佳”描述了要在下雨后種谷,說明種子的萌發(fā)需要水分,體現(xiàn)了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A正確;B、“區(qū)中草生,茇之”描述了要及時清除田里的雜草,其目的是通過減弱種間競爭提高產量,體現(xiàn)了種間競爭對生物的影響,B正確;C、“六月雨后種綠豆,八月中,犁?殺之……十月中種瓜”描述了可用犁將綠豆植株翻埋到土中肥田后種瓜,該過程中微生物將綠豆植株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進而起到肥田的作用,同時綠豆能夠通過根瘤菌進行固氮作用,增加土壤的氮素含量,該過程體現(xiàn)了對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C正確;D、大豆和麻子因相互遮光而不能混雜種植,說明兩物種有共同的生態(tài)位,D錯誤。故選D。10.為保障糧食安全,我國科研人員以富含纖維素的農業(yè)殘渣(秸稈)為原料,利用基因工程改造面包酵母使其表面攜帶相關酶,可同時高效生產人工淀粉和單細胞蛋白。部分生產工藝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注:酵母增殖的適宜溫度為28~32℃,適宜pH為4.0~5.0;酵母發(fā)酵的適宜溫度為24~3℃,適宜pH為5.0~5.8。A.面包酵母的增殖能促進纖維二糖水解及淀粉合成B.生產單細胞蛋白時選擇26℃、pH5.5條件為宜C.本生產過程最宜在不加通氣和攪拌的啤酒發(fā)酵罐中進行D.生產前可將培養(yǎng)基進行干熱滅菌【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圖中過程,可知改造的面包酵母表面攜帶幫助纖維二糖水解和淀粉合成的酶,通過其繁殖可以協(xié)助利用纖維素合成人工淀粉?!驹斀狻緼、面包酵母表面攜帶促進纖維二糖水解的酶和促進淀粉合成的酶,因此其增殖能促進纖維二糖水解及淀粉合成,A正確;B、生產單細胞蛋白需要酵母菌增殖,適宜溫度為28~32℃,適宜pH為4.0~5.0,B錯誤;C、本生產過程要使面包酵母增殖,應當先在有氧環(huán)境下進行,C錯誤;D、培養(yǎng)基常用的滅菌方法為高壓蒸汽滅菌,干熱滅菌會導致培養(yǎng)基的營養(yǎng)物質被破壞,水分流失,D錯誤。故選A。11.輕微觸碰時,興奮經觸覺神經元傳向脊髓抑制性神經元,使其釋放神經遞質GABA.正常情況下,GABA作用于痛覺神經元引起Cl通道開放,Cl內流,不產生痛覺;患帶狀皰疹后,痛覺神經元上Cl轉運蛋白(單向轉運Cl)表達量改變,引起Cl的轉運量改變,細胞內Cl濃度升高,此時輕觸引起GABA作用于痛覺神經元后,Cl經Cl通道外流,產生強烈痛覺。針對該過程(如圖)的分析,錯誤的是()A.觸覺神經元興奮時,在抑制性神經元上可記錄到動作電位B.正常和患帶狀皰疹時,Cl經Cl通道的運輸方式均為協(xié)助擴散C.GABA作用的效果可以是抑制性的,也可以是興奮性的D.患帶狀皰疹后Cl轉運蛋白增多,導致輕觸產生痛覺【答案】D【解析】【分析】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大量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驹斀狻緼、觸覺神經元興奮時,會釋放興奮性神經遞質作用于抑制性神經元,抑制性神經元興奮,在抑制性神經元上可記錄到動作電位,A正確;B、離子通道進行的跨膜運輸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故正常和患帶狀皰疹時,Cl經Cl通道的運輸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B正確;C、GABA作用于痛覺神經元引起Cl通道開放,Cl內流,此時GABA作用的效果可以是抑制性的;患帶狀皰疹后,Cl經Cl通道外流,相當于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此時GABA作用的效果是興奮性的,C正確;D、據(jù)圖可知,Cl轉運蛋白會將Cl運出痛覺神經元,患帶狀皰疹后痛覺神經元上Cl轉運蛋白(單向轉運Cl)表達量改變,引起Cl的轉運量改變,細胞內Cl濃度升高,說明運出細胞的Cl減少,據(jù)此推測應是轉運蛋白減少所致,D錯誤。故選D。12.低溫脅迫會改變植物細胞的代謝,小分子物質合成增多。某實驗小組探究了低溫對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影響,以闡明植物的耐寒機制。該小組將相同的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置于相同且適宜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分別給予常溫和4°C低溫處理后,測量兩組細胞的原生質體長度/細胞長度的值,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可用出現(xiàn)質壁分離的細胞的比例表示因變量B.在滲透平衡時,常溫組細胞的細胞液的濃度較低C.植物可能通過降低細胞液的濃度來適應低溫環(huán)境D.低溫組細胞的結合水/自由水的值增大,抗寒能力強【答案】C【解析】【分析】據(jù)圖分析:常溫處理和4℃低溫處理,原生質體長度/細胞長度均小于1,說明兩種條件下細胞都發(fā)生了滲透失水,但4℃低溫條件下原生質體長度/細胞長度的比值大于常溫處理,說明4℃低溫處理下失去的水更少?!驹斀狻緼、本實驗探究低溫對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影響,自變量是是否低溫處理,因變量可以是出現(xiàn)質壁分離的細胞的比例,A正確;B、兩組細胞所處的蔗糖溶液濃度相同,據(jù)圖分析4℃低溫條件下原生質體長度/細胞長度的比值大于常溫處理,說明4℃低溫處理下失去的水更少,說明在滲透平衡時,常溫組細胞的細胞液的濃度較低,B正確;C、根據(jù)實驗結果可知,低溫條件下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程度小,可推測其細胞液濃度高,即植物細胞通過升高細胞液濃度來適應低溫環(huán)境,C錯誤;D、結合水比例大,抗寒能力強,自由水比例大,細胞代謝旺盛,因此低溫組細胞的結合水/自由水的值增大,抗寒能力強,D正確。故選C。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13.沙漠化防治一直是困擾人類的難題。為了固定流沙、保障包蘭鐵路的運行,我國人民探索出將麥草插入沙丘防止沙流動的“草方格”固沙技術。流沙固定后,“草方格”內原有沙生植物種子萌發(fā)、生長,群落逐漸形成,沙漠化得到治理。在“草方格”內種植沙生植物,可加速治沙進程。古浪八步沙林場等地利用該技術,成功阻擋了沙漠的侵襲,生態(tài)效益顯著,成為沙漠化治理的典范。關于“草方格”技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采用“草方格”技術進行流沙固定、植被恢復遵循了生態(tài)工程的自生原理B.在“草方格”內種植沙拐棗、梭梭等沙生植物遵循了生態(tài)工程的協(xié)調原理C.在未經人工種植的“草方格”內,植物定植、群落形成過程屬于初生演替D.實施“草方格”生態(tài)工程促進了生態(tài)系統(tǒng)防風固沙、水土保持功能的實現(xiàn)【答案】ABD【解析】【分析】生態(tài)工程以生態(tài)系的自組織、自我調節(jié)功能為基礎,遵循著整體、協(xié)調、循環(huán)、自生等生態(tài)系基本原理。【詳解】A、采用“草方格”技術進行流沙固定,創(chuàng)造有益于生物組分生長、發(fā)育、繁殖,使植被逐漸恢復,該過程遵循了生態(tài)工程的自生原理,A正確;B、在“草方格”內種植沙拐棗、梭梭等沙生植物時考慮了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與生物的協(xié)調與適應,遵循了生態(tài)工程的協(xié)調原理,B正確;C、初生演替是指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是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指原來有的植被雖然已經不存在,但是原來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有植物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草方格”內保留有原有沙生植物種子,故該群落形成過程屬于次生演替,C錯誤;D、“草方格”固沙技術能防止沙子流動,有利于植被恢復,促進了生態(tài)系統(tǒng)防風固沙、水土保持功能的實現(xiàn),D正確。故選ABD。14.單基因隱遺傳性多囊腎病是P基因突變所致。圖中所示為患者及其父母同源染色體上P基因的相關序列檢測結果(每個基因序列僅列出一條鏈,其他未顯示序列均正常)。患者的父親、母親分別具有①、②突變位點,但均未患病?;颊叩牡艿芫哂孝俸廷谕蛔兾稽c。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未突變P基因的位點①堿基對為ATB.①和②位點的突變均可能導致P基因功能的改變C.患者同源染色體的①和②位點間發(fā)生交換,可使其產生正常配子D.不考慮其他變異,患者弟弟體細胞的①和②突變位點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答案】BC【解析】【分析】結合圖示可知,患者獲得父親的下面一條鏈和母親的下面一條鏈,均為突變的鏈,說明未突變P基因的位點①堿基對為CG、②位點為AT?!驹斀狻緼、患者的父親、母親分別具有①、②突變位點,即患者的父親和母親分別具有②、①未突變位點,說明未突變P基因的位點①堿基對為CG,A錯誤;B、結構決定功能,①和②位點的突變均導致基因結構發(fā)生改變,均可能會導致P基因功能的改變,B正確;C、由圖可知,若患者同源染色體的①和②位點間發(fā)生交換,可得到①、②位點均正常的染色單體,可使其產生正常配子,C正確;D、患者弟弟的兩個突變位點分別來自父母雙方,正常情況下不會位于同一條染色體,D錯誤。故選BC。15.螢火蟲的熒光素酶能催化ATP激活的熒光素氧化發(fā)光,這一現(xiàn)象在生物檢測和成像方面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為了解決天然熒光素酶不能高效催化人工合成的熒光素DTZ發(fā)光的問題,研究人員采用蛋白質工程(又稱為第二代基因工程)對它進行了改造。下列關于蛋白質工程改造天然熒光素酶的敘述,正確的是()A.通過化學誘變劑可定向改造天然熒光素酶的基因序列B.改造天然熒光素酶所用的基因表達載體不需要啟動子和終止子C.PCR技術可用于檢測染色體DNA上是否插入熒光素酶基因D.改造后的熒光素酶在一定條件下催化DTZ發(fā)光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答案】CD【解析】【分析】1、蛋白質工程是指以蛋白質分子的結構規(guī)律及其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xiàn)有蛋白質進行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則上只能生產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質)。2、蛋白質工程的基本途徑:從預期的蛋白質功能出發(fā),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基因),以上是蛋白質工程特有的途徑;后續(xù)按照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驟進行?!驹斀狻緼、通過化學誘變劑可以讓天然熒光素酶的基因序列進行隨機突變,但化學誘變通常是不定向的,A錯誤;B、改造天然熒光素酶所用的基因表達載體必須包含啟動子和終止子,啟動子是驅動基因轉錄的元件,而終止子是指示轉錄終止的位置,B錯誤;C、PCR方法主要用于檢測DNA的存在或者染色體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因此PCR技術可用于檢測染色體DNA上是否插入熒光素酶基因,C正確;D、改造后的熒光素酶在一定條件下催化DTZ發(fā)光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D正確。故選CD。16.為研究土壤中重金屬砷抑制擬南芥生長的原因,研究者檢測了高濃度砷酸鹽處理后擬南芥根的部分指標。據(jù)圖分析,下列推測正確的是()A.砷處理6h,根中細胞分裂素的含量會減少B.砷處理抑制根的生長可能與生長素含量過高有關C.增強LOG2蛋白活性可能緩解砷對根的毒害作用D.抑制根生長后,植物因吸收水和無機鹽的能力下降而影響生長【答案】BCD【解析】【分析】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1、生長素類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在生產上的應用有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促進果實發(fā)育、防治落花落果等。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莖桿伸長和植物增高,此外它含有防止器官脫落和解除種子、塊莖休眠,促進萌發(fā)等作用。3、細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進行細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較高,細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分裂,此外還有誘導芽的分化,延緩葉片衰老的作用。【詳解】A、圖1可知,砷處理6h,細胞分裂素水解酶基因相對表達量遠低于細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相對表達量,根中細胞分裂素的含量會增加,A錯誤;B、結合圖·2、3推測,與空白對照組相比,砷處理組生長素含量高但是根長度短,砷處理抑制根的生長可能與生長素含量過高有關,B正確;C、結合圖1,增強LOG2蛋白活性,可能使細胞分裂素下降,從而緩解砷對根的毒害作用,C正確;D、根可吸收水和無機鹽,抑制根生長后,植物因吸收水和無機鹽的能力下降而影響生長,D正確。故選BCD。17.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厭氧發(fā)酵的和諧有序進行是土壤底棲藻類正常生命活動的基礎。某單細胞土壤底棲藻類在黑暗條件下無氧發(fā)酵產生醋酸等有機酸(HA),導致類囊體、線粒體酸化,有利于其從黑暗向黎明過渡,相關過程如下圖1字母B~G代表相關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物質B是______,除TCA循環(huán)外,圖中能產生物質B的過程還有______;物質C、F分別是______、______。(2)黑暗條件下,PQ等電子傳遞體處于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狀態(tài)。從黑暗轉黎明時,整體光合電子傳遞速率慢,導致______的量成為卡爾文循環(huán)的限制因素,此時吸收的光能過剩,對電子傳遞鏈造成壓力。(3)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三個去向:用于光合作用、以熱能散失、以熒光的形式發(fā)光。由光合作用引起的熒光淬滅稱之為光化學淬滅(qP),由熱能散失引起的熒光淬滅稱之為非光化學淬滅(NPQ)。為了探究厭氧發(fā)酵產酸對光能利用的影響,研究人員以npq4突變體(缺失LHCSR蛋白,LHCSR催化NPQ)和正常藻為材料,在黑暗中進行厭氧發(fā)酵,發(fā)酵180min后添加KOH。整個實驗過程中連續(xù)抽樣,在光下測定熒光強度,結果如下圖2、圖3。相關推斷合理的是______。A.突變體厭氧發(fā)酵時間越長,光化學淬滅越強B.正常藻厭氧發(fā)酵后加入KOH,非光化學淬滅增強C.正常藻厭氧發(fā)酵產生有機酸,降低類囊體pH,促進非光化學淬滅D.正常藻厭氧發(fā)酵產生有機酸,有利于緩解黎明時電子傳遞鏈的壓力【答案】(1)①.CO2②.丙酮酸分解為C2(或醋酸)、丙酮酸分解為酒精③.H2O④.NADPH(2)①.氧化②.ATP和NADPH(3)CD【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階段:(1)光反應階段是在類囊體的薄膜上進行的。葉綠體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將水分解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釋放出去,H+與氧化型輔酶Ⅱ(NADP+)結合,形成還原型輔酶Ⅱ(NADPH)。還原型輔酶Ⅱ作為活潑的還原劑,參與暗反應階段的化學反應,同時也儲存部分能量供暗反應階段利用;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與Pi反應形成ATP。(2)暗反應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與五碳化合物結合,形成兩個三碳化合物。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釋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還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還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經過一系列的反應轉化為糖類;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還原的三碳化合物,經過一系列變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2、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外在環(huán)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和溫度,內在因素主要是酶的含量、葉綠素的含量和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小問1詳解】在有氧呼吸第二階段,丙酮酸進入線粒體,在線粒體基質中生成二氧化碳。據(jù)圖可知,丙酮酸進入線粒體后在線粒體基質中生成B,因此,B為二氧化碳。據(jù)圖可知,除TCA循環(huán)外,圖中能產生物質B的過程還有丙酮酸分解為乙酰輔酶A(或醋酸)、丙酮酸分解為酒精。據(jù)圖可知,物質C在類囊體膜上經光解成H+和D,可知,物質C是水(H2O)。據(jù)圖可知,物質F由光反應產生,作用于暗反應,因此物質F為NADPH?!拘?詳解】黑暗條件下,類囊體膜上不發(fā)生水的光解,PQ等電子傳遞體無法獲得電子,因此,它們處于氧化狀態(tài)。從黑暗轉黎明時,整體光合電子傳遞速率慢,產生的ATP和NADPH少,導致暗反應的卡爾文循環(huán)受限?!拘?詳解】A、據(jù)圖2可知,突變體厭氧發(fā)酵時間越長,熒光強度基本保持不變,說明光化學淬滅并沒有變強,推斷不合理,A不符合題意;B、據(jù)圖2可知,正常藻厭氧發(fā)酵后加入KOH,熒光強度明顯增強,并未淬滅,推斷不合理,B不符合題意;C、正常藻在厭氧發(fā)酵產生有機酸,類囊體pH降低,光反應減慢,合成的ATP減少,熱能散失增加,促進非光化學淬滅,推斷合理,C符合題意;D、正常藻厭氧發(fā)酵產生有機酸,酸化類囊體,減少對光的吸收,能緩解黎明時電子傳遞鏈的壓力,推斷合理,D符合題意。故選CD。18.對水稻品種“淮稻7號”誘變,獲得白葉枯病“類病變”突變體1mp2(基因型aa),它在沒有病原菌侵染的情況下能自發(fā)形成類似白葉枯病表型。從突變體中克隆出位于9號染色體上的關鍵基因a(本題中如涉及更多的基因,名稱依次按照B/b、C/c、D/d…命名)?;卮鹣铝袉栴}。(1)將突變體與表現(xiàn)正常的野生型水稻1(基因型AA)雜交,F(xiàn)1表型均為野生型,其基因型為______;F1自交,F(xiàn)2中野生型與突變體比例為______。(2)分析突變體的a基因全序列及其編碼產物發(fā)現(xiàn),突變體的a基因是野生型水稻1的A基因內部插入654bp(堿基對)片段形成的,其編碼的肽鏈長度比野生型A基因編碼的肽鏈短,其原因是______。(3)比對水稻基因組發(fā)現(xiàn),野生型水稻(WT)的3號染色體上也存在上述654bp序列。為探究突變體產生的原因,在野生型水稻的3號染色體和突變體水稻的9號染色體上654bp序列外側各設計一對引物,對野生型、突變體基因組DNA進行PCR,產物的凝膠電泳結果如圖(M為核酸分子量大小的標準參照物)。據(jù)圖分析突變體lmp2產生的原因是______。(4)若用該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2雜交,F(xiàn)1全為野生型,F(xiàn)1自交,F(xiàn)2野生型和突變體比例為15∶1,則該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1、2雜交結果存在差異的原因是______,突變體、野生型水稻1和野生型水稻2的基因型依次為______和______、_______。(5)為了解A蛋白(由基因A編碼)在自然界的起源和進化,研究人員比較了生物甲、乙、丙……的A蛋白序列與水稻A蛋白序列的差異氨基酸個數(shù),并成功解析了各物種間的親緣關系,結果如下表。如果水稻與上述各種生物的親緣關系由近而遠依次為甲、乙、丙,在下表中填寫最合理的數(shù)字。生物名稱甲乙丙丁戊…差異氨基酸個數(shù)2_____468…【答案】(1)①.Aa②.3∶1(2)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xiàn),導致翻譯提前終止,肽鏈變短(3)3號染色體上的654bp序列移接到了9號染色體上,形成了突變體(4)①.野生型水稻13號染色體上的654bp序列從3號染色體移除,但沒有插入9號染色體上②.aabb③.AAbb④.AABB(5)3【解析】【分析】1、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子代?;蜃杂山M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電泳是指帶電顆粒在電場的作用下發(fā)生遷移的過程。電泳技術就是利用在電場的作用下,由于待分離樣品中各種分子帶電性質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狀等性質的差異,使帶電分子產生不同的遷移速度,從而對樣品進行分離、鑒定或提純的技術。【小問1詳解】突變體的基因型為aa,野生型水稻1的基因型為AA,F(xiàn)1表型均為野生型,基因型為Aa,F(xiàn)1自交,F(xiàn)2中野生型(AA和Aa)與突變體(aa)比例為3:1?!拘?詳解】突變體的a基因是野生型水稻1的A基因內插入654bp(堿基對)片段形成的,其編碼的肽鏈長度比野生型A基因編碼的肽鏈短,說明翻譯提前終止了,可能是654bp片段的插入產生了新的終止密碼子,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xiàn),導致翻譯提前終止,肽鏈變短。【小問3詳解】根據(jù)電泳圖譜可知,野生型3號染色體上的片段為754bp,突變體3號染色體上的片段為100bp,減少了654bp,野生型9號染色體上的片段為200bp,突變體9號染色體上的片段為854bp,增加了654bp,由此推測3號染色體上的654bp序列移接到了9號染色體上,形成了突變體?!拘?詳解】若用該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2雜交,F(xiàn)1全為野生型,F(xiàn)1自交,F(xiàn)2野生型和突變體比例為15:1,為9:3:3:1的變式,說明野生型與突變型至少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假設位于3號染色體上的相關基因為B/b,只有當這兩對基因為隱性時表現(xiàn)為突變型,則突變體的基因型為aabb,野生型水稻2的基因型應為AABB,由于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1雜交,F(xiàn)1自交,F(xiàn)2中野生型水稻1與突變體比例為3:1,說明野生型水稻1的基因型為AAbb,可推測該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1、2雜交結果存在差異的原因是野生型水稻1的3號染色體上的654bp序列從3號染色體移除,但沒有插入9號染色體上?!拘?詳解】如果水稻與上述各種生物的親緣關系由近而遠依次為甲、乙、丙,說明氨基酸差異個數(shù)越小親緣關系越近,則水稻與乙的氨基酸相差個數(shù)應介于甲和丙之間,所以水稻與乙氨基酸差異個數(shù)為3。19.下圖為人體在饑餓時發(fā)生的部分血糖調節(jié)過程,其中a,b,c,d代表信息分子,甲和乙代表結構。回答下列問題。(1)血糖平衡調節(jié)中樞是______。當血糖濃度下降后,一方面,葡萄糖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島細胞表面的______,調節(jié)該細胞分泌激素;另一方面,通過乙釋放的c_______(填物質名稱)作用于胰島細胞,促使胰島細胞釋放激素b。(2)在饑餓情況下,機體還可以通過甲_______(填“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促使腎上腺髓質分泌激素a來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激素a最可能是______。(3)由圖可知,激素a與受體結合后,通過_______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細胞內cAMP濃度升高,繼而激活后續(xù)信號通路,促使酶P活化,促進糖原分解。激素b通過促進肝細胞發(fā)生______,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4)已知1型糖尿病的常見病因是胰島中缺少分泌胰島素的胰島B細胞。給患1型糖尿病的小鼠注射一種名為mAb4的化學物質,可迅速降低其血糖濃度,其原理為mAb4能使小鼠胰腺內的胰島A細胞轉化為能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性B樣細胞,從而使1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濃度恢復正常。為了驗證上述研究,請完善下列實驗步驟。材料藥品:健康的成年小鼠若干、患有1型糖尿病的成年小鼠若干、生理鹽水、mAb4溶液(檢測儀器及檢測的具體操作方法和細節(jié)不作要求)。實驗步驟:①取10只健康的成年小鼠記為A組,另取______均分為兩組,記為B組和C組。②三組小鼠均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正常飼養(yǎng)2周,并每天在相同時間給A、B、C三組小鼠分別注射適量且等量的生理鹽水、______、______。③第3周開始停止注射并每天在飼喂1h后測定各組小鼠的胰島素濃度和血糖濃度,記錄數(shù)據(jù)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敬鸢浮浚?)①.下丘腦②.受體③.神經遞質(2)①.交感神經②.腎上腺素(3)①.G1蛋白②.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甘油三酯)的轉化(4)①.20只患有1型糖尿病的成年小鼠(隨機)②.mAb4溶液③.生理鹽水【解析】【分析】血糖平衡調節(jié):①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血糖會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引起胰島素的合成并釋放,同時也會引起下丘腦的某區(qū)域的興奮發(fā)出神經支配胰島B細胞的活動,使胰島B細胞合成并釋放胰島素,胰島素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和貯存,從而使血糖下降。②當血糖下降時,血糖會直接刺激胰島A細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釋放,同時也會引起下丘腦的另一區(qū)域的興奮發(fā)出神經支配胰島A細胞的活動,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過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的轉化從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腦在這種情況下也會發(fā)出神經支配腎上腺的活動,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強,腎上腺素也能促進血糖上升。【小問1詳解】血糖平衡調節(jié)中樞是下丘腦;當血糖濃度下降后,一方面,葡萄糖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島A細胞表面的受體,促使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在下丘腦的支配下,通過乙釋放的c神經遞質作用于胰島細胞,促使胰島細胞釋放激素b—胰高血糖素?!拘?詳解】交感神經是植物神經的一部分,主要調節(jié)心臟以及其他內臟器官的活動,在饑餓情況下,腎上腺素可以促進血糖升高,下丘腦還可以通過甲(交感神經)促使腎上腺髓質分泌激素a來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激素a最可能是腎上腺素?!拘?詳解】激素a與受體結合后,通過G1蛋白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細胞內cAMP濃度升高,繼而激活后續(xù)信號通路,促使酶P活化,促進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激素b—胰高血糖素通過促使肝細胞發(fā)生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甘油三酯)的轉化,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小問4詳解】mAb-4能使小鼠胰腺內的胰島A細胞轉化為能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性B樣細胞,從而使1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濃度恢復正常,該實驗是為了驗證該結論,因此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使用mAb—4溶液以及小鼠的類型。故需要分三組進行實驗。實驗步驟:①取10只健康的成年小鼠記為A組,另取20只患有1型糖尿病的成年小鼠(隨機)均分為兩組,記為B組和C組。②三組小鼠均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正常飼養(yǎng)2周,并每天在相同時間給A、B、C三組小鼠分別注射適量且等量的生理鹽水、mAb—4溶液、生理鹽水。③第3周開始停止注射并每天在飼喂1h后測定各組小鼠的胰島素濃度和血糖濃度,記錄數(shù)據(jù)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20.南方鐵杉是中國特有樹種,其植株高大,材質堅實,適于作建筑、家具等用材,有一定的經濟及科研價值??茖W家團隊對江西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qū)內的珍稀瀕危植物南方鐵杉種群進行了調查,為南方鐵杉的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依據(jù)?;卮鹣铝袉栴}:(1)南方鐵杉在經濟和科研方面的價值,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_____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保護。(2)調查南方鐵杉的種群數(shù)量和年齡結構,適合采用_____________法,而該方法的關鍵是要做到_____________。(3)科學家根據(jù)南方鐵杉的胸徑,把南方鐵杉分成了12個齡級,根據(jù)南方鐵杉生長規(guī)律,其中1~4齡級為幼齡級,5~8齡級為中齡級,9~12齡級為老齡級,具體年齡結構如下圖??梢钥闯?,幼齡南方鐵杉明顯少于中齡,一段時間過后,當中齡樹也逐漸進入生理死亡年齡后,推測種群將表現(xiàn)為_____________(增長/穩(wěn)定/衰退)狀態(tài)。(4)觀察南方鐵杉種群的空間分布,發(fā)現(xiàn)幼齡南方鐵杉樹的聚集程度很高且多聚集在母樹周圍,導致這種分布狀態(tài)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幼齡南方鐵杉雖然聚集程度高,但總數(shù)量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因為幼齡南方鐵杉在林下不具有競爭優(yōu)勢,無法獲得充足的空間和光照,根據(jù)此原因,請?zhí)岢鲆粋€促進江西武夷山區(qū)南方鐵杉種群發(fā)展的措施:_____________?!敬鸢浮浚?)①.直接②.就地(2)①.樣方②.隨機取樣(3)衰退(4)①.南方鐵杉種子擴散(傳播)能力差②.采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