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峽》三年中考真題+模擬題(解析版)
[2024?遼寧?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
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
味。
【乙】
又南五里,諸峰森叢江右,石崖回亙①,亦猶山門之列于江左者,而其上復有石森列,若立而低
僂,若坐而箕踞者。舟人謂此處有“八仙對奕”,豈即此耶?
至此江稍轉西南,其東岸有聚落②日雞臘,7柳州東南陸路大道也。道側有溪自西來入,于是舟
轉東行。五里,轉而南,有崖懸突江左,層累疊嵌,光采離奇。眺其東,有尖峰彎豎,形若牛角。既
而東轉五里,江北聚落出焉,名日犁沖。江流環(huán)其三面,中成盤涯,若犁之尖,故名。
忽轉而北直抵牛角山下復轉東去。北山松檜③森然。遙聞灘聲如雷,久之始至,則懸流回瀑,一
瀉數里,*日橫旋灘。
(節(jié)選自《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二》,有刪減)
【注釋】①亙:連綿不斷。②聚落:村落,③檜:樹名。又名松柏、刺柏。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有時朝發(fā)白帝舜發(fā)于吠畝之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B.春冬之時學而町習之(《(論語〉十二章》)
C.乃柳州東南陸路大道也久而乃和(《送東陽馬生序》)
D.星曰橫旋灘逑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
2.把選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2)舟人謂此處有“八仙對弈”,豈即此耶?
3.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忽轉而北直抵牛角山下復轉東去
4.甲乙兩文皆描繪山水。乙文描寫了峰、石崖、石和水的特征,其中石的特征是、
甲文夏天的江水與乙文橫旋灘的水相同之處是一、—O
【答案】
1.D
2.(1)從三峽開始算起,綿延七百里,兩岸都是緊密相連的山峰,幾乎沒有任何缺口。
(2)船夫說這里就是“八仙對弈”的地方,難道就是這里嗎?
3.忽轉而北/直抵牛角山下/復轉東去
4.森列離奇盛大湍急
【解析】
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動詞,出發(fā)/動詞,被任用;
B.名詞,季節(jié)/副詞,按時;
C.動詞,表判斷,是/副詞,才;
D.都是代詞,這;
故選D。
2.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注意重點字詞:
(1)略無:完全沒有。闕:同“缺”,缺口、中斷。
(2)謂:說。豈:難道。即:就是。
3.本題考查文言斷句。
句意:忽然轉向北,直接抵達牛角山下,又轉向東去。“忽轉而北”表示方向的轉變,是一個完整的
表述;“直抵牛角山下”是說抵達的地點,為一個獨立的部分;“復轉東去”又是新的方向變化。故
斷句:忽轉而北/直抵牛角山下/復轉東去。
4.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概括。
前兩空,結合【乙】“而其上復有石森列,若立而彳區(qū)僂,若坐而箕踞者”“有崖懸突江左,層累疊嵌,
光采離奇”可知,乙文描寫了峰、石崖、石和水的特征,山上石頭森然排列,有的像站立著彎腰,有
的像坐著叉開腿的樣子;懸崖突立在江左,層層疊疊地鑲嵌著,光彩奇異。據此可知,其中石的特征
是森列、離奇。
后兩空,結合【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
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可知,三峽夏季水勢浩大,漫上兩岸的丘陵。水流湍急,行駛在江流
上的小船速度極快。結合【乙】“忽轉而北直抵牛角山下復轉東去。北山松檜森然。遙聞灘聲如雷,
久之始至,則懸流回瀑,一瀉數里,是曰橫旋灘”可知,奔騰的旋灘水流發(fā)出的聲音好像雷鳴。據此
可知,甲文夏天的江水與乙文橫旋灘的水相同之處是:水勢浩大、水流湍急。
【參考譯文】:
【甲】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懸崖峭壁重巒疊嶂,遮
擋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半夜,連太陽和月亮都無法看見。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斷,無法通行。有時皇帝的命令要
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快
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
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松柏,山峰間懸泉瀑布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
實趣味無窮。
【乙】又向南五里,眾多山峰在江右密集叢生,石崖回繞綿亙,也像山門排列在江左那樣,而山
上又有石頭森然排列,有的像站立著彎腰,有的像坐著叉開腿的樣子。船夫說這里有“八仙對弈”,
難道就是這里嗎?
到這里江水漸漸轉向西南方,它的東岸有個村落叫雞臘,是柳州東南方向的陸路大道。道路旁邊
有條溪流從西邊流來,于是船轉向東行。五里,又轉向南,有懸崖突立在江左,層層疊疊地鑲嵌著,
光彩奇異。眺望它的東邊,有尖峰彎彎地豎起,形狀像牛角。接著向東轉五里,江北的村落出現了,
名叫犁沖。江流環(huán)繞著它的三面,中間形成盤狀的水邊陸地,像犁的尖,所以得名。
忽然轉向北,直接抵達牛角山下,又轉向東去。北山松樹檜樹森然。遠遠聽到灘聲如雷,過了很
久才到達,原來是高懸的急流和回旋的瀑布,一瀉數里,這里叫做橫旋灘。
[2024?山東濟寧?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口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
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電,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日: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乙】
自雷江口行大江,江南群山,蒼翠萬疊,如列屏障,凡數十里不輦,。自金陵以西,所未有也。
是日,便風張帆,舟行甚速,然江面浩渺,白浪如山,所乘二千斛舟巴搖兀掀舞,才如一葉。過獅
子磯,一名狒指磯,葬壁百尺,青林綠筱倒生壁間圖畫有所不及。猶摩舟行北岸,不得過其下。旁有
數磯亦奇峭,口皆非獅子比也。至馬當,所謂上元水府九山勢尤秀拔,正面山腳直插大江。廟依峭
崖架空為閣,登降者皆自閣西崖腹小石徑,捫蘿側足而上,宛若登梯。……舟至石壁下,忽晝晦,風
勢橫甚,舟人大恐失色,急下帆,趨小港,竭力牽抗,僅能入港。
(選自陸游《入蜀記》,有刪改)
【注釋】①二千斛舟:指載重二千斛的大船。斛,古代容量單位。②上元水府:長江水神廟之一。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沿潮阻絕溯:逆流而上B.空谷傳口回響:回聲
C.凡數十里不絕絕:滅絕D.猶候舟行北岸恨:遺憾
6.最適合填入下面句子口中的一項是()
旁有數磯亦奇峭,口皆非獅子比也。
A.故B.以C.乃D.然
7.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的解釋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兩篇文章都是先總體概寫江邊群山連綿的雄偉景象,后細致描繪山水和林巒。
B.甲文著重抓住不同季節(jié)景物特征描寫,乙文著重刻畫一日內不同時段的景物。
C.同樣是寫江流迅疾的特點,甲文以正面描寫為主,乙文則以側面描寫為主。
D.兩篇文章都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喜愛之情以及游賞過程中的人生感悟。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9.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青林綠筱倒生壁間圖畫有所不及。
【答案】
5.C6.D7.C
8.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9.青林綠筱/倒生壁間/圖畫有所不及。
【解析】
5.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C.“凡數十里不絕”是意思是(山巒連綿的景象)共數十里沒有中斷。絕:斷,表示聲音或景象等持續(xù)
不斷,沒有中斷,不是“滅絕”的意思,錯誤;
故選Co
6.本題考查虛詞用法。
兩個句子意思分別為“旁邊還有幾個小石磯,也都很奇特陡峭”“然而都比不上獅子磯”。從句意上
看,前后兩個句子形成的是轉折關系。從連詞角度考慮以下幾個字。
A.“故”在句首,一般是“所以”的意思,表結果;
B.“以"可以理解為“因為”,表因果;
C.“乃”可以理解為“于是”“才”,分別表承接和條件關系;
D.“然”作為連詞,表示轉折關系,即“然而,但是”的意思,用來連接前后兩個相對立或相反的分
句;
故選D。
7.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A.錯誤。乙文則主要描述了從雷江口到大江的景色,包括江南的群山和江面的浩渺,但并未細致描繪
山水和林巒;
B.錯誤。甲文確實著重描寫了不同季節(jié)的景物特征,但乙文并未著重刻畫一日內不同時段的景物,而是
主要描述了沿途的地理景觀和自然景觀;
C.正確。甲文通過直接描述水流的速度和力量來展現江流的迅疾,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
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而乙文則通過描述大船在江面上的搖晃和舞動,以及船工們緊張的
神情和動作,來間接表現江流的迅疾和危險,這是側面描寫的手法;
D.錯誤。雖然兩篇文章都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喜愛之情,但甲文并未明確表達游賞過程中的人生
感悟,而乙文則更多地描繪了旅途中的驚險和艱辛;
故選Co
8.本題考查翻譯句子的能力。以直譯為主。重點的詞語:
雖:即使;乘:騎;奔:飛奔的馬;御:駕著;御風:疾風,以:比;疾:快。
9.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的前提是對文意的領會。首先通讀全文,了解文意,依據語
境斷句??山柚鷺酥拘栽~語斷開比較明顯的地方,分清謂語動詞的界限,注意對稱句式,常見虛詞的
位置及詞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斷句。
這句話的意思是:青色的樹林和綠色的竹子,倒掛在石壁上,這種景象是圖畫也難以描繪的。
斷句應該在“青林綠筱”和“倒生壁間”之間,前者是主語,后者是謂語;“圖畫有所不及”是對前
面景物的評價,故應該單獨斷開。
故斷句為:青林綠筱/倒生壁間/圖畫有所不及。
【參考譯文】:
【甲】: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峭壁,
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擋了,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
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
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
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在之上飛流沖蕩。水清,樹榮,
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
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xù)不斷,非常凄慘悲涼,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乙】:從雷江口出行進入長江。江南的群山,林木蒼綠,山巒重疊,好像一列屏障??偣残旭?/p>
數十里連綿的景象沒有中斷。從金陵向西,都未曾看到這樣的景象。這一天,順著風張起風帆,船行
得非???。然而江面水面遼闊,白色的浪花像山一樣涌來。所乘坐的雖是載重兩千斛的大船,在江面
上的搖晃和舞動,好像是一片樹葉。過了獅子磯,有一座山名叫佛指磯,長滿苔碎的峭壁有百尺高。
青色的樹林和綠色的竹子,倒掛在石壁上,這種景象是圖畫也難以描繪的。很遺憾船行駛在北岸,不
能穿過山下。旁邊還有幾個小石磯,也都很奇特陡峭,然而都比不上獅子磯。到了馬當山,這里正有
所說的長江上水神廟。這里山勢尤其俊秀挺拔,正面山腳直插入長江。水神廟依靠著懸崖峭壁架空而
建為樓閣。登或下的人都要走樓閣西邊懸崖旁的小石徑。攀援葛藤側著腳向上,好像登梯子……船行
在石壁之下,白天忽然變得晦暗,風很大,船上的人非常驚恐,變了臉色。急忙放下風帆,趕快駛入
港灣,用盡力氣牽拉,抵抗風速,船僅能剛剛駛入港灣。
【2024?云南?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四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蓑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
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
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酈道元《三峽》)
【乙】
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數里,草木漸秀潤,山竦出,嶄然露芒角。水聲鏘然鳴兩峰間,
心始號之,又盤山行十許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④、環(huán)而衛(wèi)者。嘉木奇卉被之,蔥茜濃郁。又行數
里,得泉之泓澄淳溜者焉久波?出石罅④,激而為迅流者焉。陰木蔭其顛?,幽草繚其趾久賓欲休,
咸曰:“莫此地為宜?!?/p>
(節(jié)選自麻革《游龍山記》)
【注釋】①提:同“揖”,拱手行禮。②得泉之泓澄淳溜者焉:發(fā)現一股泉水,水深而清澈,聚為池
塘,緩緩流動。③玳(fu):同"伏”,水伏流地下。④罅(xia):縫隙。⑤顛:上方。⑥趾:岸邊。
1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略無闞處闕:(2)至于夏水裴陵襄:
(3)心始異之異:(4)環(huán)而衛(wèi)者環(huán):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賓欲休,咸曰:“莫此地為宜?!?/p>
12.甲文描寫三峽秋季景色卻不見“秋”字,作者是如何表現三峽秋季特點的?
13.甲乙兩文所描繪的山的形態(tài)有哪些共同特征?請簡要分析。
【答案】
10.闕:通“缺”,缺口,空隙襄:漫上異:意動用法,感到驚異環(huán):環(huán)繞
11.(1)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2)賓客們想休息一下,大家都說:“沒有比這里更適宜的地方了?!?/p>
12.寫秋天,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寫三峽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鳴來烘托蕭瑟的秋高,讓人不勝凄
涼;寫秋季的景色,著“寒”“肅”“凄”“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13.甲乙兩文所描繪的山都具有連綿不斷、險峻高聳、奇特的特點。這些共同特征不僅描繪了山的自
然形態(tài),也賦予了山以生命和情感,使讀者能夠在心中構建起一幅生動的畫卷。
【解析】
10.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釋。
(1)句意: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闕:通“缺”,缺口,空隙。
(2)句意: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襄:淹上,漫上。
(3)句意:我心里對龍山景象開始感到驚異起來。異:意動用法,感到驚異。
(4)句意:環(huán)繞著護衛(wèi)的樣子。環(huán):環(huán)繞。
11.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有:
(1)雖,即使;御,駕;奔,飛奔的馬;不以,不如;疾,快。
(2)欲,想要;休,休息;咸,者B;宜,適宜,合適。
12.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概括。
由甲文尾段“每至晴初霜旦”可知,“霜”字直接點明了秋季的特征,因為只有在秋天才會出現霜,
通過這一個字巧妙地傳達出季節(jié)是秋季。
由甲文尾段“林寒澗肅”可知,直接寫出了秋季景色所帶來的寒冷和寂靜之感,讓人直觀地感受到秋
季的清寒。而“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猿鳴三聲淚沾裳”,猿猴的長嘯在寂
靜的山谷中回蕩,更增添了蕭瑟凄涼的氛圍,用聲音側面烘托出秋季的蕭索。
“寒”突出了環(huán)境的寒冷,“肅”強調了氛圍的肅穆、寂靜,“凄”和“哀”則直接體現了那種凄涼
悲哀的情緒,這幾個字精準地捕捉到了三峽秋季景色給人的整體感受,生動地表現出了秋季的神韻和
獨特氛圍。通過這些方面的綜合描寫,雖未直接言明“秋”,卻將三峽秋季的特點鮮明地展現了出來。
13.本題考查比較閱讀。
①甲文中的“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和乙文中的“四山忽合,若拱而提、環(huán)而衛(wèi)者”都表達了山脈連
綿不絕的特點,給人一種壯闊的感覺。
②甲文中的“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和乙文中的“山竦出,嶄然露芒角”都描繪了山峰險峻、高聳入
云的景象,展現了大自然的雄偉壯觀。
③甲文中的“絕多生怪柏”和乙文中的“嶄然露芒角”“四山忽合,若拱而提、環(huán)而衛(wèi)者”都描述
了山形態(tài)的獨特和奇異。
【參考譯文】:
【甲】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峭壁,
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擋了,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
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
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
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在之上飛流沖蕩。水清,樹榮,
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
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xù)不斷,非常凄慘悲涼,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乙】剛進入山谷,覺得沒有什么奇異的東西。沿著溪流曲折前行數里,草木逐漸秀麗豐潤起來,
山峰高聳突出,嶄然露出鋒芒。流動的溪水之聲鏘然鳴響于兩邊的山峰間,我心里對龍山景象開始感
到驚異起來,又回旋地環(huán)繞著山前行了十幾里,四周的山峰忽然聚合起來,好像拱手相迎,環(huán)繞著護
衛(wèi)的樣子。上好的樹木和奇異的花卉覆蓋著山坡,翠綠繁茂,花香濃烈。又行幾里,發(fā)現一股水深而
清澈、聚為池塘緩緩流動的泉水。潛流地下的泉水從石縫中冒出來,相互沖激著成為快速流動的溪流。
茂盛的樹木遮蓋在溪水的上方,幽深的野草纏繞著它的岸邊。賓客們想休息一下,大家都說:“沒有
比這里更適宜的地方了?!?/p>
[2024?四川廣安?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
【甲】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
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口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
味。
(酈道元《三峽》節(jié)選)
【乙】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鄉(xiāng),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二
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日:“向吾遠游冀、雍②,然未嘗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日:“是
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乙翁日:“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
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錢塘,絕長江,而至泰陰。夜宿,凌晨
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日:“吾力尚可,無需相扶?!弊匀粘鲋帘∧?,已至半山矣。
【注釋】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兩個州名,在今約山西、陜西、甘肅一帶。③曩:
以往、過去。
14.請用“/”為下面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
15.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加點的實詞。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2)清手峻茂
(3)甲翁之妻子去鄉(xiāng)(4)差矣,沒之言
16.下列句中加點字意思與用法學呵的一項()
A.春冬之時公將鼓之
B.自三峽七百里中孤常讀書,目以為大有所益
C.同邑也居笑畫止之曰
D.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扶蘇以數諫故
17.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2)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18.【甲】文寫游三峽,【乙】文寫登泰山。兩文在表達方式和表現的主題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
14.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
15.這里指飛奔的馬茂盛妻子和兒女你
16.C
17.(1)兩岸都是相連的山,全然沒有中斷的地方。
(2)從前的愚公,快九十歲了還可以移山,現在我們才過了六十歲,哪里老呢!
18.表達方式:甲文主要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乙文主要運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
主題:甲文突出了三峽山和水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和贊美之情;乙文通過講述
二翁登泰山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具備鍥而不舍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才能戰(zhàn)勝困難的道理。
【解析】
14.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句子的意思可以準確斷句。句
子意思讀不懂的時候,也可根據虛詞、對話、修辭、句子結構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習慣句式等斷
句。
該句意為:那山我也沒有登過,然而老了,恐怕力氣不夠不足以登上它。
“余”是整句話的主語,“亦未登”是人物的狀態(tài),“是山”指前文中的泰山,可作為這句話的賓語,
其后應斷一處,表達了“我”沒有登上這座山的情況?!叭弧北磙D折,“老矣”表現“我”現在的年
齡狀態(tài),也是后文“恐力不勝”的背景。
據此可斷句為: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
15.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在句中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
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該句意為: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奔:這里指飛奔的馬。
(2)該句意為:水清樹榮山高草茂。茂:茂盛。
(3)該句意為:甲老翁的妻子、子女離開故鄉(xiāng)。妻子:妻子和兒女。
(4)該句意為:你說的不對!汝:你。
16.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在句中的含義及用法。
A.助詞,的/助詞,補足音節(jié),不譯;
B.介詞,在/名詞,自己;
C.都是:連詞,表順承;
D.代詞,這樣/連詞,因為;
故選Co
17.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注意重
點字詞的翻譯。重點詞:
(1)略無:完全沒有;闕:通“缺”,缺口,空隙。
(2)曩:先前、以前;且:將近;方:才;逾:超過。
18.本題考查文章表達方式及主題的對比閱讀。
從表達方式上看,《三峽》是一篇典型的游記散文,酈道元通過細膩的筆觸,詳細描述了三峽的自然
風光、地理環(huán)境,主要采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如:“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等等。《二翁登泰山》
則通過敘述和對話的形式,講述了兩位老翁一起攀登泰山的故事,主要采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
從主題上看:根據甲文中“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等句可知,作者通過描繪三峽的壯麗景色,展現了自然界的神奇與美麗,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壯
麗山河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根據乙文“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吾
力尚可,無需相扶”等句可知,作者通過展現兩位老翁在攀登過程中的心理變化、相互鼓勵以及最終
的成功登頂這一過程,傳達了“有志者事竟成”的積極思想,告訴人們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
力,就能戰(zhàn)勝困難的道理。同時,也傳達了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鼓勵、相互幫助的美好品質。據此總
結作答即可。
【參考譯文】:
【甲】: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峭壁,
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擋了,不能通航。有時候皇帝
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
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
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
草盛,確實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
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xù)不斷,非常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乙】:從前有兩個老翁,住在同一個巷子里,關系非常友好。甲老翁的妻子、子女離開故鄉(xiāng),
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帶著酒去乙翁的家,兩個人一起喝酒,十分快樂!乙翁說:“以前我曾去
翼,雍兩州遠處交游,但沒有登過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說:“那山我也沒有登過,
然而老了,恐怕力氣不夠不足以登上它?!币椅陶f:“你說的不對!從前的愚公,快九十歲了還可以
移山,現在我們才過了六十歲,哪里老呢!”甲翁說:“那太好了?!钡诙?,兩個老人都去了,走
過錢塘,渡過長江,到泰山北面。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說:“我的力氣還可
以,不用互相攙扶。”從太陽出來到薄暮降臨,已經走過了半座大山。
[2024?山東臨沂?二模】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
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口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
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釋法師?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詠山水,遂杖錫而游。于時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咸拂衣晨征悵然
增興。雖林壑幽邃,而開涂②競進;雖乘危履石,并以所悅為安。既至,()援木尋葛,歷險窮崖,
猿臂相引,僅乃造極曳
土建搠.勝貨羞迸現其工始擔乜峻之妻z一遵士工此2一雙闕對峙其前,重巖映帶其后。巒阜周
回以為障,崇巖四營而開宇。其中則有石臺石池,宮館之象,觸類之形,致可樂()。
(選自《游石門詩序》,有刪改)
【注】:①釋法師:指慧遠大師。②涂:同“途”,道路。③造極:這里指登上山頂。
19.下列對詞語和句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則素湍綠潭”的“素”與“有奇字素無備者”的“素”,意思相同。
B.“雖乘奔御風”中的“奔”,動詞用作名詞,在句中指飛奔的馬。
C.“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亭午”指正午,“援木尋葛”的“援”指攀援。
D.“清榮峻茂”是省略句,是“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的意思。
20.在【乙】文中括號內依次填入下列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A.因也B.因焉C.則也D.則焉
21.【乙】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標出。
于時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咸拂衣晨征悵然增興。
22.借助下面的文言知識資料卡,把【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于是擁勝倚巖,觀
其下,始知七嶺之美,蘊奇于此。
【文言知識資料卡】
倚:①斜靠著;②憑恃,倚仗;③偏斜;④隨著,合著;⑤椅子;⑥怪異。始:①開始,開
端;②最初,當初;③才,方才;④只,僅僅;⑤曾經。
23.【乙】文中“雙闕對峙其前,重巖映帶其后“符合【甲】文中哪一句描寫的特點?請結合文本簡
要說明并指出寫法的不同。
【答案】
19.A
20.C
21.于時/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咸拂衣晨征/悵然增興。
22.在這時靠著巖石,美麗的景色環(huán)繞身邊,仔細地往山峰下觀看,這才知道廬山七嶺的美,都蘊藏
在這里了。
23.乙文“雙圈對峙其前,重巖映帶其后”寫出了山高的特點,這與甲文“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
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寫山高陡峻特點的描寫相同。乙文采用直接描寫的手法,甲文采用直接描寫
和間接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分析】
19.本題考查詞句辨析。
A.有誤。“則素湍綠潭”句意是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有奇字素無備者”句意是遇
到平時沒有準備的生僻字,素:平常,平時。
20.本題考查虛詞。
“既至,()援木尋葛,歷險窮崖,猿臂相引,僅乃造極”的句意是到了石門澗,眾人就攀著樹木
揪著草,翻越險峰涉過淺灘,相互攙扶著,只有一個目標就是登上山頂。“至”與“援”兩個動作之
間是前后承接的關系,因此,應填表承接的虛詞“則”;
“其中則有石臺石池,宮館之象,觸類之形,致可樂()”的句意是這些巖石有的像石臺,有的像
石池,有的像宮館,看到可以比擬的景物,讓人感到無比喜悅。是一個陳述句,“也”常用在句末,
表陳述語氣,“焉”常用在句末,表反問語氣,因此,應選C項。
21.本題考查斷句。
這句話的意思大致當時共有志趣相投的三十多人,大家都早早地起來穿好衣服出門了,悵然的心情也
增加了不少興致。句中有兩個名詞“三十余人”和“悵然”,“交徒同趣”是修飾“三十余人”的,
動詞“拂”“征”都是“三十余人”發(fā)出的動作,“增興”是“悵然”發(fā)出的動作,一個句子不能有
兩個謂語動詞和主語,因此要在“悵然”前斷,“于是”是“當時”的意思,做時間狀語,因此,應
在“于是”后斷。正確的語序應是:于時/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咸拂衣晨征/悵然增興。
22.本題考查句子翻譯。
注意:于是:在這時。擁:擁有。勝:美麗的景色。倚:斜靠著。始:才,方才。蘊:蘊藏。于此:
在這里。
23.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雙闕對峙其前,重巖映帶其后"是兩座山峰對峙在前方,重重的山巖疊聳在后面,一圈圈的環(huán)形山
巒圍繞在周圍如同屏障。這句話是突出山高的,【甲】文中寫山高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從正側兩個方面突出山高的。
乙文“雙闕對峙其前,重巖映帶其后”直接寫出了山的高,是直接、正面描寫;
甲文“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中的“重巖疊嶂”直接寫山的高,“隱天蔽
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則借日月被山峰遮擋,側面間接寫出了山峰的高,甲文是正面描寫和
側面描寫相結合。
【參考譯文】:
【甲】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峭壁,
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擋了,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
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
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
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在之上飛流沖蕩。水清,樹榮,
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
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xù)不斷,非常凄慘悲涼,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乙】隆安四年仲春的一天,因為我想和大家一同吟詠山水,就拄著錫杖去石門游玩。當時共有
志趣相投的三十多人,大家都早早地起來穿好衣服出門了,悵然的心情也增加了不少興致。雖然山林
幽暗深邃,但大家仍然開辟道路競相前進;雖然走過的險路重重,但每個人都為自己見到的景色感到
滿足。到了石門澗,眾人就攀著樹木揪著草,翻越險峰涉過淺灘,相互攙扶著,只有一個目標就是登
上山頂。
(最后,終于登上山頂)背倚巖石,美麗的景色環(huán)繞身邊,仔細地往山峰下觀看,這才知道廬山七嶺
之美,都蘊藏于此。兩座山峰對峙在前方,重重的山巖疊聳在后面,一圈圈的環(huán)形山巒圍繞在周圍如
同屏障。這些巖石有的像石臺,有的像石池,有的像宮館,看到可以比擬的景物,讓人感到無比喜悅。
[2024?河南平頂山?三?!?/p>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至于夏水裹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明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
御風,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時,則奉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
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日: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酈道元《三峽》)
【乙】
是朝上山,仰望天關①,如從谷底仰觀抗峰。其為高也,如視浮云;其峻也,石壁窗棟②”,如
無道徑。遙望其人,端如③桿升,或以為白石,或以為冰雪。久之,白者移過樹,乃知是人也。穿不
可上,四布僵臥石上,亦賴?赍@酒脯,處處有泉水,復勉強相將行到天關。
(節(jié)選自馬第伯《封禪儀記》。有刪改)
【注釋】①天關:即“天關門”,位于泰山十八盤道的盡頭。②窗窿:深遠、深邃的樣子。③端如:
端然,莊重的樣子。④賴:依靠,仰使。⑤赍:帶著,懷抱著。
24.下面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夏水襄陵”中“襄”是“沖上、漫上”的意思,突出了三峽夏季水勢之大。
B.“素湍綠潭”中“湍”,根據其偏旁“L,推測其意和“水”有關,意為“急流”。
C.“是朝上山”中“朝”,通過勾連“有時朝發(fā)白帝”中的“朝”,可理解為“早晨”。
D.“殊不可上”中“殊”,與“殊途同歸”中“殊”意思一樣,均理解為“實在,確實”。
25.把【甲】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6.【甲】文中作者筆下的三峽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的美,閱讀文章內容,補全下列空缺內容。
圖景印證(原文)
①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秀美雅趣②
③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27.【甲】【乙】兩文運用了相同的寫作手法展現了“三峽的山”和“泰山”的各自特點,請結合語
句具體分析。
【答案】
24.D
25.中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著駿馬(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沒有這么快。
26.①壯美豪情②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清榮峻茂,良多趣味。③凄美悲涼
27.都運用了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叭龒{的山”連綿高峻:“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
隱天蔽日”是正面描寫,“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是側面描寫;“泰山”高大險峻:“其為高也,
如視浮云;其峻也,石壁富族,如無道徑”是正面描寫,“遙望其人,端如桿升,或以為白石,或以
為冰雪。久之,白者移過樹,乃知是人也”是側面描寫。
【解析】
24.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D.有誤。在“殊不可上”中,“殊”表示程度,意為“很,極”,強調登天關門的困難程度。而“殊
途同歸”中,“殊”則意為“不同的",所以兩句話中的“殊”字意思并不相同;
故選D。
25.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
重點字詞:其間:白帝到江陵。雖:即使。乘:騎,乘坐。奔:飛奔的馬。御風:駕著風。疾:快、
迅速。
26.本題考查甲文內容理解和概括。
根據甲文第①段"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描述的景
象,描繪了三峽的雄偉壯麗,體現出壯美豪情。
根據第③段“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蟾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
良多趣味”所展現的則是春冬季節(jié)的三峽,水色清澈,景色秀美,充滿了雅趣。
根據第④段“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描繪了秋季三峽的凄清肅
殺,猿猴的哀鳴讓人感受到一種凄美悲涼的意境。
27.本題考查文言文寫作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甲文中描繪三峽的山,第①段"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直接描繪了山的連綿不
斷和高峻。這是正面描寫。接著,“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通過描述除非在正午和半夜,否則看
不見太陽和月亮,從側面表現出山的高峻和遮天蔽日的特點。
乙文中描述泰山,通過“其為高也,如視浮云;其峻也,石壁直族,如無道徑”直接描繪了泰山的高
大險峻。這是正面描寫。然后,“遙望其人,端如桿升,或以為白石,或以為冰雪。久之,白者移過
樹,乃知是人也”通過描寫遠處看登山者像桿子一樣小,有時像白石或冰雪,直到看到顏色的移動才
辨認出是人,側面體現出泰山之高和險峻。兩文都通過正面描繪山的形態(tài)和側面借助光線、視覺效果
等來表現山的特色,展現了三峽山的雄偉和泰山的峻拔。
【參考譯文】:
【甲】:在七百里的三峽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全然沒有中斷的地方;層層的懸崖,排排的
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斷。有時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
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期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快馬,駕著疾風,也不如
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極高
的山峰上,大多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松柏,懸泉瀑布在山峰之間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峻,草
盛,的確是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天剛放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猿猴在高
處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xù)不斷,顯得非常悲慘凄涼,在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聲音悲哀婉
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乙】:這天早晨上山,仰望天關,仿佛從山谷底部仰視高聳的山峰一樣。天關的高度好像在看
浮云,那么陡峭,石壁深遠幽邃,仿佛沒有通道。遠遠望去,那些人像豎直的桿子,有時以為是白石,
有時以為是冰雪。過了很久,那個白色的物體移動經過樹木,才能知道那是人。山路極其陡峭,幾乎
沒有上山的路,于是大家都四肢著地,僵硬地躺在山石上,也幸好都帶著酒和干肉,處處又能找到泉
水,大家又勉強互相攙扶著過了天關門。
[2024?云南昆明?二模】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年御
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口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零峻茂,良多趣
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室爸傳咆,-英轉久維。一故漁者歌曰: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
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嵋?guī)r?,披蒙茸②,踞虎豹③,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④
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多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
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乎將至,一再顧寂寥工謔有孤鶴,.橫正東
,麥9…翅妲車輪,一一亥褰績衣,…戛然長鳴”一卷王府-面.西也
(節(jié)選自蘇軾《后赤壁賦》)
【注釋】①履喔巖:踏著險峻的山巖。②披蒙茸:撥開紛亂的野草。③踞虎豹: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
上。④馮夷:水神。
2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雖乘奔御風(2)清蒙峻茂
(3)蓋二客不能叢焉.(4)反而登舟
2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時夜將半,四顧寂寥。
30.【甲】文寫三峽四季的景物,不僅極善突出景物特點,還給人迥乎不同的感受。請結合選文完成
下面表格中的內容。
季節(jié)夏春冬秋
景物特征A潭深水碧萬物蕭條
感受驚心動魄和緩舒暢B
31.【甲】【乙】兩文畫波浪線的句子都有對聲音的描寫,請說說其共同的效果。
【答案】
28.飛奔的馬茂盛/繁茂跟隨/跟從/跟著通“返”,返回
29.(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見太陽,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這時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覺得冷清寂寞得很。
30.A.水流湍急(緊扣水速快即可,須為四字)B.凄清哀婉(緊扣悲即可,須為四字)
31.都以聲襯靜(作用),甲文“空谷傳響”以猿的叫聲襯托出山谷的空蕩寂靜(分析);乙文中“戛
然長鳴”以鶴的叫聲襯托出夜晚江面上的寂靜。
【解析】
28.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在句中含義。
(1)句意為:即使騎上飛奔的快馬,也不如船快。奔:飛奔的馬。
(2)句意為:水清,樹榮,山高,草盛。榮:茂盛。
(3)句意為:應該是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從:跟隨。
(4)句意為:返回到船上。反:通“返”,返回。
29.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
(1)重點詞語: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太陽。
(2)重點詞語:時,時間;將,將要;顧,看;寂寥,冷清寂寞。
30.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A.從“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可知,千二
百里的路程,一日可到,可以想見船行速度之快,水流之湍急。作者描寫夏天景物,主要突出水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西崇左市(2024年-2025年小學五年級語文)統(tǒng)編版期末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4年印刷業(yè)融資租賃合同范本
- 2024年集體財產分配合同范本
- 2024年衣服材料收購合同范本
- 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學五年級語文)人教版課后作業(yè)(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學五年級語文)人教版專題練習(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德語基本介紹課件
- 《篇金融投資總論》課件
- 標準廠房社會影響分析
- 2024吊頂施工合同范本
- 2024年11月紹興市2025屆高三選考科目診斷性考試(一模) 英語試卷(含答案)
- 論青少年合理懷疑精神的培育
- 機關干部禮儀培訓課件
- 安徽省合肥市2024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數學試卷【附答案】
- 成都鐵路局招聘2024屆高校畢業(yè)生663人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剪映專業(yè)版:短視頻創(chuàng)作案例教程(全彩慕課版)》 課件 第2章 剪映專業(yè)版快速入門
- 中考物理試題及答案經典大全集高分
- DB11T 854-2023 占道作業(yè)交通安全設施設置技術要求
- 六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試卷分析總結(2篇)
- 第6課《我們神圣的國土》 (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
- 模擬電子技術說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