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綜合素質(zhì)評價 統(tǒng)編版(2024)語文七年級上冊(含解析)_第1頁
第三單元綜合素質(zhì)評價 統(tǒng)編版(2024)語文七年級上冊(含解析)_第2頁
第三單元綜合素質(zhì)評價 統(tǒng)編版(2024)語文七年級上冊(含解析)_第3頁
第三單元綜合素質(zhì)評價 統(tǒng)編版(2024)語文七年級上冊(含解析)_第4頁
第三單元綜合素質(zhì)評價 統(tǒng)編版(2024)語文七年級上冊(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綜合素質(zhì)評價統(tǒng)編版(2024)語文七年級上冊(含解析)統(tǒng)編版(2024)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綜合素質(zhì)評價

(限時:120分鐘滿分:120分)

一、積累運用(21分)

1.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默寫。(共10分。答對一空得1分,滿分不超過10分)

(1)正是江南好風景,___。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2)___,應傍戰(zhàn)場開。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3)吾日三省吾身:___?與朋友交而不信乎?___?《〈論語〉十二章》

(4)學校運動會上,七年級(1)班輸?shù)袅耸讏霭魏颖荣?,同學們個個垂頭喪氣,體育委員用《〈論語〉十二章》中的“___,___"鼓勵大家不要喪失斗志,要以飽滿的熱情迎接下一場比賽。

(5)“鄉(xiāng)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寫詩作賦的一個重要主題,許多古代詩詞中都流露出作者的離愁別緒。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用“___,___"兩句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李益在《夜上受降城聞笛》中用“___,___”兩句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唐朝詩人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兩句委婉地表達了這種情感。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4題。(7分)

成長是一段měibúshènɡshōu的旅程,成長也是一個千面女郎。因為成長,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會嬌艷zhànfàng;因為成長,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會融進泥土的溫床。不要為融進泥土的花蕊_______,沉寂也是一種成長。因為成長,今天的huātuánjǐncù,明天可能就是落花流水。生命存在的過程中,并非不是所有的成長都有著明朗的色調(diào)。有些成長,注定是那種_______的樂章,那么,學會坦然接受,是我們成長中最_______的修行。

2.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3分)

(1)měibúshènɡshōu(___)

(2)zhànfàng(___)

(3)huātuánjǐncù(___)

3.下列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2分)

A.悲苦深厚無足輕重B.悲傷陰沉不可或缺

C.悲傷深沉不可或缺D.悲苦深沉舉足輕重

4.語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2分)

A.生命存在的過程中,并非不是所有的成長都有著明亮的色調(diào)。

B.生命的存在,并非不是所有的成長都有著明朗的色調(diào)。

C.生命存在的過程中,并非不是所有的成長都有著明朗的光彩。

D.生命存在的過程中,并非所有的成長都有著明朗的色調(diào)。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5、6題。(4分)

學校正在舉行“航天點亮夢想,科技創(chuàng)新有我”科技節(jié)主題活動。在致敬航天英雄環(huán)節(jié),小廣搜集到下面的材料,請你結(jié)合材料,完成相關(guān)任務。

材料一:

2023年5月17日10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總研制的第56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搭乘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第56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將運行在地球靜止軌道,是2020年北斗三號全球組網(wǎng)以來發(fā)射的首顆也是唯一一顆高軌備份衛(wèi)星。據(jù)悉,該衛(wèi)星“入列"后將有效擴大短報文服務區(qū)域,提高精密單點定位能力,肩負起提升系統(tǒng)服務連續(xù)性和健壯性的重任。

材料二:

北斗科技工作者感言:

①確保任務成功是我們的永恒追求!

②一個新事物從無到有的過程注定艱難,尤其是在技術(shù)基礎(chǔ)薄弱、沒有經(jīng)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即使這樣,我們還是披荊斬棘闖出來一條路。

③我們一定不辜負全國人民的期望,力爭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航天強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任務一:擬寫新聞標題

5.材料一是某報刊發(fā)的一則新聞,請為其擬寫標題,不超過15字。(2分)

______________

任務二:贊頌航天精神

6.請根據(jù)材料二寫句子,與所給語句構(gòu)成一組排比句,突出北斗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質(zhì)。(2分)

使命必達,是北斗人永恒的追求;______;

________。

二、閱讀(49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題。(18分)

【甲】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節(jié)選自《十二章》)

【乙】

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師之言,吾悉志之,何謂不善學?”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必無所成。"王生益慍。居五日,李生又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p>

(有刪改)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不同的一項是()(3分)

A.擇其善者而從之/或謂君不善學

B.不亦說乎/王生不說

C.王生好學而不得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王生益慍/人不知而不慍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_________________

(2)君但志之,必無所成。

_________________

9.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3分)

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

10.有人評論【乙】文中李生是王生真正的朋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你覺得真正的朋友的標準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

11.【甲】【乙】兩文都講到了學習方法,這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發(fā)?

(4分)

_________________

(二)[2023廣東改編]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題。(10分)

善讀無字之書

齊夫

①周恩來早年曾題對聯(lián)自勉:“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他告誡自己也勸誡人們:交友要有選擇,要選良友、諍友;讀書要注重實踐,會讀有字書,也會讀無字書。

②書分有字書與無字書。有字書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無字書是鮮活生動的社會實踐,是豐富多彩的人生經(jīng)歷……會讀書的人,讀有字書,也讀無字書,既從書籍中學到知識,也向他人、向社會、向?qū)嵺`學習。古往今來,那些事業(yè)成功者絕大多數(shù)都既善于讀有字書,又善于讀無字書。然而,現(xiàn)實中常有人只重視讀有字書而不善于讀無字書,不能經(jīng)世致用,容易紙上談兵,脫離實際。只會讀有字書而不會讀無字書,就好比單腿走路,所行不速,更行不遠。因此,要善讀無字之書。

③會交友,是讀無字書的一個方面?!蔼殞W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良友既可帶來學識見地上的進步,也可使視野胸襟開闊。朋友間相互促進,切磋琢磨,能得到書本上讀不到的知識。如古代的管鮑之交、高山流水、桃園結(jié)義等,都歌頌了友誼的珍貴?,F(xiàn)代的魯迅與瞿秋白,陳寅恪與王國維,冰心與巴金等,也是惺惺相惜,情同手足,獲得了友誼和事業(yè)上的雙贏。

④善游歷,是讀無字書的一個方面。如果只知讀書,不懂開眼看世界,就是讀死書。讀死書,不易消化,更難吸收。李白在《嘲魯儒》詩中寫道:“魯叟談五經(jīng),白發(fā)死章句。問以經(jīng)濟策,茫如墜煙霧?!逼渲械聂斲啪褪亲x死書之人。走遍天下,廣接地氣,親自參與實踐,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把有字書與無字書結(jié)合起來,這書就算讀活了。王陽明也是讀書人,可他年輕時就遍走四方,留心地勢地貌,了解民風民情,后來屢立戰(zhàn)功,所向披靡。

⑤多經(jīng)事,是讀無字書的一個方面。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王陽明曾說過:“人須在事上磨煉,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不經(jīng)一事,不長一智。一個人經(jīng)歷的事情多了,也就成熟了,就會遇事不慌,做事有道,成事有方。

⑥入社會,是讀無字書的一個方面。社會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也是一部無字大書。讀書人只有主動從象牙塔里走出來,擁抱生活、認識社會,才能成為社會的主角而不是看客,順勢而為而不是被其裹挾。毛澤東有句名言“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他每到一處,必進行社會調(diào)查,開座談會,了解各方面情況,這其實是閱讀社會這本更大更厚的無字之書,把有字書和無字書融會貫通,以便作出正確決策。

⑦如此,讀有字書時學到的知識,要通過無字書來實踐、檢驗;讀無字書時遇到的困惑,要通過有字書解惑、升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經(jīng)萬般事,駛?cè)f年船。人生當如此。

(選自《前線》,有刪改)

12.下列關(guān)于論證方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①段引用周恩來的自勉對聯(lián),意在引出既要會讀有字書,又要會讀無字書的觀點。

B.第②段把事業(yè)成功者和不善讀無字書者進行對比,突出了前者比后者更善于讀有字書。

C.第③段列舉魯迅與瞿秋白、冰心與巴金等人的事例,論證了會交友是讀無字書的一個方面。

D.第⑥段運用比喻論證、舉例論證等多種方法,論證了入社會是讀無字書的一個方面。

13.選文第④⑤兩段的順序能否調(diào)換?請說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粵所在的學校將到外地與某中學聯(lián)合開展“走進田間"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他擔心參加活動影響學習,不愿意參加。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勸他參加此次活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15分)

卑微的力量

袁凌

①小時候,外婆是院子里最沉默的人。

②外公拿著隨時會教訓人的戒尺,穿著對襟大褂的身影籠罩了整個院子。外婆卻像擱在角落里的一把干柴,沒有多余的水分和氣息,聲音也消失了。在人前,她是空氣里的一?;覊m,是路邊青草上的一顆露珠。她活在世上的時候,像是已經(jīng)過世。她生養(yǎng)的幾個孩子已成家立業(yè),可她卻像是輩分最低的人,無人傳遞她的姓氏,就連我這個外孫也不知道她的娘家和名字。

③但一個堅實的身影和一縷無限溫暖的氣息卻留在了我的記憶里。記得那年我的生日,所有的人都忘記了,連同我媽媽和我自己。外婆卻把我叫到院角,把一個煮熟的溫熱的雞蛋遞到我手上,告訴我今天滿六歲。這個雞蛋,是她自己節(jié)省下來的。心中沒有數(shù)字概念的外婆,記得院子里所有孩子的生日,她用自己小小的物力,為他們留著一個個念想。

④另外一次,外婆和大舅娘在打掃豬圈,我在豬圈旁玩耍。開春時豬圈里散發(fā)出一冬儲藏的氣息,這氣息里含有茅草的芳香,卻又混著一股深沉的腥味。外婆揮動工具的姿勢堅實且有力量感,跟我平時在院子里見到的她大不相同。或許在人多的場合,她主動縮小了自己。忽然,外婆的工具碰到了什么東西,她彎下腰撿起了那個東西,看了一下,揚手向著我扔過來:“拿去吧!”

⑤那個圓圓的小東西劃出一道閃光的弧線,落到我的腳下,是一枚一分錢的硬幣。這是當時最小的錢了,不知被誰丟到了豬圈里,但它被外婆的手拾起和拋給我的時候,卻閃閃發(fā)光。外婆彎腰撿錢幣的姿勢很鄭重,拋擲給我的手勢堅決有力,吩咐的語調(diào)鏗鏘,不容置疑,我再也沒有見到過比那一刻更有力量、決心和權(quán)威的外婆,她像是瞬間獲得了魔力。

⑥即使外婆已變成了泥土,那個雞蛋散發(fā)出的溫暖氣息和外婆拋擲錢幣的姿勢,仍一直留在我心上。

⑦在我童年的記憶里,外婆這一代的不少人,她們像是別人生活的背景,似乎沒有價值,隨時可以拿掉。但實際上,她們卻比那些在前臺活動的人更可靠。她們像是砌筑田地的石坎,長了發(fā)黑的青苔,默默無聞。但抽掉了石坎,田地會即刻崩塌。她們也像是田地本身,孕育了這里的一切,卻從不發(fā)出響動,只有俯伏觸地,才能聽見摩挲泥土的風聲。

⑧和外婆相比,媽媽是個生疏的魔術(shù)師。爸爸不在場的情形下,她試圖用家中短缺的勞力和物質(zhì)養(yǎng)活自己和三個孩子。她的道具不夠用,常常捉襟見肘,四處露餡。她的對策是一味節(jié)省,省到極致,就算這樣仍要面對無米之炊。她拿不出外婆給的一個雞蛋和一枚小小的錢幣。當貧窮無望的年景明明白白地擺在那里,她仍舊不能放棄,只能把淚水留給枕頭,織進針線。

⑨在媽媽那里,沒有什么是不值得節(jié)省的,沒有什么理由是可以用于放棄的,即使鋤頭奈何不了老天爺,那也要挖個坑給老天爺看。

⑩當我成年以后開始寫作,我最先想要記敘她們,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她們不是時代的紀念碑,也算不上無名英雄。她們像土地一樣,樸實厚重。她們又是田地中的腳印,收集了汗水和收獲的重量,標明了世代生活的路徑。沒有她們,我無從確認真實和方向。

(有刪改)

15.閱讀全文,請用文中的關(guān)鍵詞(句)填寫下表。(3分)

人物卑微(處境)力量(舉動)

外婆生養(yǎng)的幾個孩子已成家立業(yè),她卻像是輩分最低的人,就連外孫也不知道她的娘家和名字。(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媽媽(3)__________一味節(jié)省,決不放棄。

16.結(jié)合語境,根據(jù)括號中的提示,品味語言。(4分)

(1)外婆卻像擱在角落里的一把干柴,沒有多余的水分和氣息,聲音也消失了。在人前,她是空氣里的一?;覊m,是路邊青草上的一顆露珠。(揣摩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外婆相比,媽媽是個生疏的魔術(shù)師。(作者為什么要把“媽媽"比作“魔術(shù)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學習小組在交流本文的閱讀體驗時,有組員對文章的詳略安排提出了疑問,請談談你的理解。(4分)

小語:本文用七個段落寫外婆,只有兩個段落寫媽媽,為何要這樣安排?

小文:還有,第⑦段已經(jīng)從外婆個人寫到“不少人”,第⑧⑨段又寫媽媽,又回到了個人,沒必要了吧?

我:我覺得作者這樣安排是有原因的: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聯(lián)系鏈接材料,探究文章標題《卑微的力量》的含義。(4分)

鏈接材料:

青苔這個東西,很卑微。但是它有一個特征:雖然卑微,但還有一種青色,有一種生命。廢墟下面長出的青苔,具有滋潤性,具有一種修復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完成19、20題。(6分)

19.在魯迅的成長之路上,老師對他的影響是很大的。請根據(jù)你對魯迅及其作品的了解,完成表格。(3分)

老師相關(guān)情節(jié)人物特點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方正、質(zhì)樸、博學、寬容、和藹、嚴而不厲

藤野先生(3)______________教學嚴謹、正直熱情、沒有民族偏見

20.在《朝花夕拾》中,有幾篇文章涉及兒童教育問題,有些觀點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請你結(jié)合其中的一篇作品,說說魯迅的教育思想。(3分)

示例:《五猖會》寫“我”兒時興高采烈地準備去看五猖會,卻在出發(fā)之時,被父親強制要求背《鑒略》。魯迅借此表達了家長應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的天性的教育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原色能調(diào)配出飛瀑流嵐、落霞孤鶩、星辰大海……人生也需要三原色調(diào)配出青春的色彩。你會用哪三個關(guān)鍵詞作為你人生的底色?

請以《青春“三原色"》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文體不限;

(2)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3)不少于500字。

第三單元綜合素質(zhì)評價

一、積累運用

1.(1)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2)遙憐故園菊

(3)為人謀而不忠乎傳不習乎

(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1)美不勝收(2)綻放(3)花團錦簇

3.C【點撥】第一空,悲苦:悲哀痛苦。悲傷:傷心難過。此處語義并不是表達心中的痛苦,應使用“悲傷”。第二空,深厚:主要形容感情濃厚。陰沉:天陰的樣子。深沉:可以用來形容聲音低沉。根據(jù)語境應使用“深沉"。第三空,無足輕重:無關(guān)緊要。不可或缺:不能有一點點缺失。舉足輕重:所處地位重要,一舉一動都關(guān)系到全局。根據(jù)語境應使用“不可或缺”。故選C。

4.D【點撥】畫線句語義重復,應刪去“非"或“不是”。

5.示例:第56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

【點撥】本題考查擬寫標題。結(jié)合材料一的主要內(nèi)容擬寫出恰當?shù)臉祟}即可,注意字數(shù)限制。

6.示例:從無到有,是北斗人不懈的奮斗航天強國,是北斗人永遠的使命

【點撥】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能力。應根據(jù)材料二中的句②和句③寫句子,與所給語句構(gòu)成一組排比句,突出北斗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質(zhì)。

二、閱讀

(一)7.A【點撥】A項,后面加“者"指好的方面,優(yōu)點/善于;B項,同“悅”,愉快/用“悅”,愉快;C項,喜愛,愛好/喜愛,愛好;D項,生氣,惱怒/生氣,惱怒。

8.(1)只知道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思考卻不學習,就會感到疑惑。

(2)你只是記住老師所講的知識,最終一定不會有什么成就。

【點撥】句(1)重點詞: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殆,疑惑。句(2)重點詞:但,只;志,記??;成,成就。

9.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

10.【乙】文中,李生作為王生的朋友,能夠直接指出王生學習方法的錯誤,并在王生生氣惱怒的情況下,不放棄,直言相勸,這種坦誠、直率和負責任的態(tài)度,符合真正的朋友的標準。因此,真正的朋友的標準應該是能夠坦誠相待、直言不諱地指出對方的錯誤和缺點,并且在對方犯錯時,勇于承擔責任,積極給予幫助和建議,幫助對方改正錯誤,共同進步。

11.示例:學習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態(tài)度和勤學好問的精神;學習應該掌握學思結(jié)合、學以致用的方法。

【乙參考譯文】

王生喜歡學習,卻得不到方法。他的朋友李生問他:“有人說你不善于學習,確實是這樣嗎?”王生不高興了,說:“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這難道不是善于學習嗎?"李生勸他道:“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學習貴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記住老師所講的知識,最終一定不會有什么成就?!蓖跎由鷼饬?。過了五天,李生又告訴王生:“那些善于學習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可恥,選擇好的人而跟隨他,是希望聽到真理??!"

(二)12.B【點撥】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B項中的“突出了前者比后者更善于讀有字書”不正確,此處的對比論證突出了前者比后者更善于讀無字書。

13.不能調(diào)換。因為這兩段存在遞進關(guān)系,只有先走遍天下,廣接地氣,具備一定的實踐經(jīng)驗,才能在經(jīng)事之時懂得思考,遇事不慌,做事有道,成事有方,所以不能調(diào)換。

14.示例:小粵,你好!你擔心參加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會影響學習,這是你熱愛學習的表現(xiàn),但是走進田間參加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也是一種學習。走進社會讀無字書,可以讓你了解社會,擁抱生活,做事有道,成事有方。所以我建議你還是要積極參加本次活動。

(三)15.(1)“我"六歲生日那天,外婆給“我”一個溫熱的熟雞蛋。

(2)外婆把一枚她從豬圈里撿起的硬幣拋擲給“我"。

(3)面對無米之炊,貧窮無望。

【點撥】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nèi)容。第(1)空,根據(jù)第③段中的“記得那年我的生日……告訴我今天滿六歲”可知應填:“我"六歲生日那天,外婆給“我”一個溫熱的熟雞蛋。第(2)空,根據(jù)第④段中的“忽然,外婆的工具碰到了什么東西……揚手向著我扔過來:‘拿去吧!’"可知應填:外婆把一枚她從豬圈里撿起的硬幣拋擲給“我”。第(3)空,根據(jù)第⑧段中的“她的對策是一味節(jié)省……織進針線"可知應填:面對無米之炊,貧窮無望。

16.(1)“一把”“一粒"一顆”三個數(shù)量詞極言數(shù)量之少、分量之輕,強調(diào)了外婆的卑微地位,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外婆的同情。

【點撥】“一把"一?!薄耙活w"三個數(shù)量詞極言數(shù)量之少、分量之輕。作者將外婆比喻為“一把干柴”“一?;覊m"一顆露珠”,突出了外婆的卑微地位,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外婆的同情。

(2)魔術(shù)師能夠無中生有,創(chuàng)造奇跡。媽媽面對無米之炊,“當貧窮無望的年景明明白白地擺在那里”,在貧困的境況中,媽媽要養(yǎng)活自己和三個孩子,就必須像一個魔術(shù)師,擁有“無中生有”的魔力,創(chuàng)造奇跡。

17.示例:①外婆和媽媽都是卑微者,她們也都表現(xiàn)出了卑微者的力量,詳寫外婆而略寫媽媽,詳略得當,既能使文章內(nèi)容充實,又能突出重點。②外婆和媽媽這兩個人物,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缺一不可。外婆的卑微體現(xiàn)在家庭地位與社會地位的低下,媽媽的卑微主要體現(xiàn)在苦難重壓下的個體生命的渺小無力。外婆的力量體現(xiàn)在勞作時動作有力和對家人溫暖的愛,媽媽的力量體現(xiàn)在面對苦難不放棄。③外婆和媽媽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寫了外婆后又寫媽媽,與第⑩段中的“標明了世代生活的路徑"相照應,讓讀者體會到每個時代都有獨屬于那個時代的卑微的力量

【點撥】外婆與媽媽都是很卑微的人,外婆的家庭地位與社會地位低下,沒人去關(guān)心她的名字是什么;媽媽面對貧窮,只能默默忍受、獨自流淚。但她們身上都體現(xiàn)著“卑微的力量”。外婆在勞作時充滿力量,竭盡所能地愛著家人;媽媽面對苦難不放棄。她們是不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特點和力量。寫了外婆后又寫媽媽,與第⑩段中的“標明了世代生活的路徑"相照應,讓讀者體會到每個時代都有獨屬于那個時代的卑微的力量。文章用大量筆墨來寫外婆,用少量筆墨來寫媽媽,使文章既充實,又詳略得當,突出了重點。據(jù)此分析作答即可。

18.示例:外婆、媽媽是像青苔一樣生活在底層的人,這類人容易被忽略、被遺忘。卑微是這類人的生活狀態(tài),但卑微的生命里也蘊含著抵抗命運、修復生活的巨大力量。作者寫這類人的生活,是希望全社會關(guān)注這類人,給予其同情與敬意,并幫助這類人。

(四)19.(1)壽鏡吾先生

(2)學生行禮拜師、“我”問先生關(guān)于“怪哉"蟲的事、學生大聲讀書等

(3)先生為“我”添改講義、修正解剖圖等

20.示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我"兒時在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我”問先生“怪哉"這蟲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似乎很不高興。魯迅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