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江門市臺山海宴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7/14/wKhkGWcFWs2AMavzAAH_KqvovQk342.jpg)
![廣東省江門市臺山海宴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7/14/wKhkGWcFWs2AMavzAAH_KqvovQk3422.jpg)
![廣東省江門市臺山海宴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7/14/wKhkGWcFWs2AMavzAAH_KqvovQk3423.jpg)
![廣東省江門市臺山海宴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7/14/wKhkGWcFWs2AMavzAAH_KqvovQk3424.jpg)
![廣東省江門市臺山海宴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7/14/wKhkGWcFWs2AMavzAAH_KqvovQk34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江門市臺山海宴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活
著余華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時,夏季剛剛來到。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著茂盛葉子的樹下,看到近旁田里一個老人和一頭老牛。這位老人后來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樹下,在那個充滿陽光的下午,他向我講述了自己:
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去了,過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錯人了。我啊,年輕時靠著祖上留下的錢風光了一陣子,往后就越過越落魄了,可壽命長,我家里五口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孫子死后的第二年,看看自己還得活幾年,我覺得牛還是要買的。牛是半個人,它能替我干活,閑下來時我也有個伴,心里悶了就和它說說話。牽著它去水邊吃草,就跟拉著個孩子似的。
買牛那天,我把錢揣在懷里走著去新豐,那里有個很大的牛市場。路過鄰近一個村莊時,看到曬場上有一群人,走過去看看,就看到了這頭牛,它趴在地上,歪著腦袋吧噠吧噠掉眼淚,旁邊一個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著牛刀,圍著的人在說牛刀從什么地方刺進去最好。我看到這頭老??薜媚敲磦?,心里怪難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憐。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輩子,老了,力氣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離開曬場繼續(xù)往新豐去。走著走著心里總放不下這頭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腦袋底下都有一灘眼淚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來,后來一想,干脆把它買下來。
我趕緊往回走,走到曬場那里,他們已經綁住了牛腳,我擠上去對那個磨刀的男人說:“行行好,把這頭牛賣給我吧?!?/p>
赤膊男人手指試著刀鋒,看了我好一會才問:“你說什么?”我說:“我要買這牛?!?/p>
他咧開嘴嘻嘻笑了,旁邊的人也哄地笑起來,我從懷里抽出錢放到他手里,說:“你數一數?!背嗖材腥笋R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還搔搔脖子,問我:“你當真要買?”
我什么話也不去說,蹲下把牛腳上的繩子解了,站起來后拍拍牛的腦袋。這牛還真聰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來,也不掉眼淚了。我拉住韁繩對那個男人說:“你數數錢。”
那人把錢舉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說:“不數了,你拉走吧?!?/p>
我便拉著牛走去,他們在后面亂哄哄地笑,我聽到那個男人說:“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著它往回走時,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體老往我身上靠,親熱得很。我對它說:“你呀,先別這么高興,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當爹來養(yǎng)著的?!?/p>
我拉著?;氐酱謇?,村里人全圍上來看熱鬧,他們都說我老糊涂了,買了這么一頭老?;貋?,有個人說:“福貴,我看它年紀比你爹還大?!?/p>
會看牛的告訴我,說它最多只能活兩年三年的,我想兩三年足夠了,我自己恐怕也活不到這么久。誰知道我們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驚又奇,就是前兩天,還有人說我們是“兩個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員了,該給它取個名字,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叫它福貴好。定下來叫它福貴,我左看右看都覺得很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來村里人也開始說像,我嘿嘿笑。
福貴是好樣的,有時候嘛,也要偷偷懶,可人也常常偷懶,就不要說牛了。我知道什么時候該讓它干活,什么時候該讓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讓它歇一會,我歇得有精神了,那它也該干活了。
老人說著站了起來,拍拍屁股上的塵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聲,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頭,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著牛的韁繩慢慢走去。
兩個福貴的腳上都沾滿了泥,走去時都微微晃動著身體。
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從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
炊煙在農舍的屋頂裊裊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退了。女人吆喝孩子的聲音此起彼伏,一個男人挑著糞桶從我跟前走過,扁擔吱呀吱呀一路響了過去。慢慢地,田野趨向了寧靜,四周出現了模糊,霞光逐漸退去。(節(jié)選自余華《活著》,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A.本文展開故事的方式非常巧妙。在一個充滿陽光的下午,老人在樹下休息時,向作者講述了自己,老人歇夠了,故事也隨即終止,行文流暢自然。B.福貴買牛時,在新豐市場碰上一頭即將被宰殺的老牛,正是老牛的眼淚和傷心換來了福貴的同情,才最終改變了自己的命運。C.福貴掏錢買牛時,作者重點刻畫了赤膊男人和周圍人的哄笑,他們的言行與神態(tài)側面烘托了老人行為的不可理解與他這次買賣的不劃算。D.文中多處運用細節(jié)描寫表現人物,例如,通過“沾滿了泥”“微微晃動”等細節(jié),表現出老人與牛的老態(tài)和勞作之后的疲憊。E.本文通過老人的口吻為我們講述了他年少時的風光與落魄、與老牛的相遇及相依。老人的經歷雖坎坷,但全文基調并不悲涼。(2)小說中老人與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處?請結合文本作簡要概括。(3)請簡要分析小說最后一段景物描寫的作用。(4)小說描寫的對象是“老人和牛”,作者為什么以“活著”為題?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認識和看法。參考答案:答案:(1)E,C,D,任意兩項得分。(2)老邁年高;飽嘗活著的痛苦與艱辛;表現出生命的韌性。(3)①點出了老人的鄉(xiāng)間生活環(huán)境;②透露出鄉(xiāng)間的生活都順應著自然的規(guī)律;③以此結尾,深化主題,增添了小說的意味;④照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完整。(4)。①“活著”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狀態(tài);②讓讀者體味“活著”的滋味;③產生如何對待生命的思考;④形象生動,言簡意豐,耐人回味。(答出其中三點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觀點明確,給1分;論述合理、理由充分,給5分。)【考點】小說閱讀?!痉治觥浚?)此題考查學生綜合品味文章的基本能力。(2)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內容要點的基本能力。(3)此題考查學生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及能力。(4)此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價值的基本能力?!窘獯稹浚?)此題考查學生綜合品味文章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題,可將各選項表述同文本相關內容逐一進行仔細比較,以確定正誤。題中,A項錯誤在于:故事并沒有“隨即終止”。B項錯誤在于:根據文本,老人買牛的原因不只是因為老牛的眼淚和傷心換來了富貴的同情,更因為福貴早就覺得要買頭牛。D項表述不完整,還有顯示出老牛任勞任怨的一種品質。故選CE.(2)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內容要點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題,應該將文本中關于老人和老牛的描寫和敘述性文字篩選出來,找出它們在形象方面的相似點,然后加以歸納概括。答題時,應先一詞語作概括,再舉文本文字為例證明。比如,既然是老人和老牛,就都有老邁年高的特點;再如,文本有“(老人)越過越落魄”的文字和“(老牛)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輩子”的文字,據此可歸納出他們都飽嘗活著的痛苦與艱辛的特點;等等。(3)此題考查學生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及能力。此題要從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角度來分析,環(huán)境描寫一般是用來渲染氣氛,烘托心情,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深化主題,為下文做鋪墊等作用。所以答題時,要從這些方面來分析。小說最后一段景物描寫,渲染了一種鄉(xiāng)村寧靜、平淡的生活氣氛,烘托了鄉(xiāng)村生活的自然規(guī)律;在內容上,深化了小說的主題,結構上,照應了開頭。故答題時,可從多個角度來組織答案。(4)此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價值的基本能力?;卮鸫祟},要認真思考“活著”這個題目同文章的主體老人和老牛的關系。文本中明顯提到提到“活著”的,只有一句:“我家里五口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但在寫到老人和老牛相處的情況時,卻多次寫到“活”字,可以說“活著”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狀態(tài)。小說題為“活著”,意在讓讀者體味“活著”的滋味;從老人和老牛身上產生如何對待生命的思考。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唐代中秋文化尋繹張之為中秋是我國源遠流長的時令節(jié)日,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君王的祭月儀典,而演變?yōu)槊袼坠?jié)日,據現有資料考察,是唐代的事。唐是中秋節(ji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形成了形式多元、內涵豐富的中秋文化,奠定了流衍至今的中秋節(jié)俗的文化基調。中秋節(jié)的形成,唐玄宗是關鍵人物。開元十七年,玄宗將自己降誕之日八月初五定為“千秋節(jié)”(《唐會要》卷二九)。這是唐代最重要的大節(jié),舉國歡慶。慶典上,玄宗要向四品以上的官員賜金鏡,群臣獻壽,也要進奉寶鏡。這些鏡子被稱為“千秋鏡”。“月宮鏡”就是千秋鏡的一種,紋飾上或有明顯的月輪圖案,或刻畫桂樹、嫦娥、蟾蜍、玉兔等月宮神話元素。唐代月宮鏡中出現的形象系統與今日所流傳的基本一致,說明當時對月宮世界的想象已經成熟?!短綇V記》記載了一個玄宗游月宮的故事,約略如下:開元年間的中秋十五日夜,玄宗在宮中玩月,被一名叫羅公遠的異人接引前往月宮,見到仙女數百,素練霓衣,舞于廣庭。玄宗于是密記其聲調,歸召伶官,依其聲調,作《霓裳羽衣曲》。(《太平廣記》卷二二)這則材料的重要性非比尋常。它揭示了從八月五日千秋節(jié)向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轉換的契機。中秋玩月習俗多見于中晚唐之后,暗示了玄宗死后,千秋節(jié)自然消亡,中秋節(jié)才轉而代興。兩者的民俗記憶互相勾連:盛世天子玄宗、盛大的歡宴、月神話的元素、賞月的行為。更重要的是,這個故事透露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神話正在向藝術領域滲透、轉移。中秋文化同樣滲透到了文學領域中。賞月是中秋節(jié)俗的核心,唐詩當中也出現了大量的詠月詩。其實“月”是詩歌最古老的意象之一,《詩經?陳風?月出》就有“月出皎兮”的經典詠嘆。但唐代的詠月詩有其獨特之處。翻檢《全唐詩》,常見八月十五“與諸公望月”“同諸客玩月”“與某某賞月”這樣的題目,還有多人燕集,同題共作的。這充分說明唐代中秋的賞月活動不再是個人行為,已經群體化,形成了節(jié)俗。同時,唐詠月詩中開始非常密集地出現月宮、桂、蟾蜍、玉兔、嫦娥等神話意象。這種前所未見的現象,是唐代月神話影響力擴大的直接反映,它已經滲入了文學創(chuàng)作,并逐步生成固定的意象群。最值得關注的是,唐詠月詩不但吸收了月神話的元素,在主題表現上,也超越了樸素的追求長生久視的宗教情感,越來越重視審美體驗與情感共鳴。早在千余年前的唐代,中秋文化已經深入了中華文明的肌理。古希臘蘇格拉底曾有“認識你自己”的哲學宣言,實際上,無論中西,對擁有深厚積淀的燦爛文明古國,考鏡源流、追溯歷史,不僅是尋根、體認自我,更是為了傳承、發(fā)展與未來。
(摘編自《光明日報》)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秋節(ji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君王的祭月儀典,而在唐代,也經歷了一個由八月五日千秋節(jié)向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轉換的過程。B.從唐代月宮鏡來看,人們對月宮世界的想象在當時已經成熟,鏡中已出現桂樹、嫦娥、蟾蜍、玉兔等月宮神話元素。C.千秋節(jié)與中秋節(jié)在民俗記憶上是互相勾連的,比如,盛世天子玄宗、盛大的歡宴、月神話的元素、賞月的行為等。D.唐代的詠月詩有其獨特之處,表現之一就是在詩中前所未有地出現了月宮、桂、蟾蜍、玉兔、嫦娥等神話意象。2.下列對文章的論點、論據及論證方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認為,根據現有資料,中秋節(jié)成為—種民俗節(jié)日是唐代的事。唐代形成了形式多元、內涵豐富的中秋文化,奠定了中秋節(jié)俗的文化基調。B.文中《太平廣記》中的一則玄宗游月宮的故事,暗示了唐玄宗死后,千秋節(jié)轉為中秋節(jié),同時還暗示了神話正在向藝術領域滲透、轉移。C.唐代的詠月詩表明,月神話已滲入文學領域,神話中追求長生久視的宗教情感已逐漸被詩中的審美體驗和情感共鳴超越。D.文章采用總分總的方式,從器物、故事材料、文學三個方面,論證了唐代是中秋節(ji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中秋文化已經深入到中華文明之中。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太平廣記》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述:“玄宗……前往月宮,見到仙女數百,素練霓衣,舞于廣庭?!边@其中帶有明顯的月神話的元素。B.作為中國詩歌中的古老意象之一,“月”大量出現在唐詩的詩篇中,其中不少詩篇記錄了中秋賞月的節(jié)俗,有助于后人探尋中秋文化。C.中秋節(jié)俗中對明月的玩賞行為本身就具有強烈的審美因素,表明了人們已經藝術地審視月宮這一神話世界了。D.中秋文化已經深入了中華文明的肌理,之所以追溯中秋文化,就是為了找尋民族文化的根脈所在,并確認自己的文化身份。參考答案:1.D
2.B
3.D【1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D項,原文是“開始非常密集地出現”“逐步生成固定的意象群”,而不是“開始出現”?!?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錯誤設置一般為答非所問、混淆范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換概念、無中生有等。B項,結合文本內容“它揭示了從八月五日千秋節(jié)向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轉換的契機。中秋玩月習俗多見于中晚唐之后,暗示了玄宗死后,千秋節(jié)自然消亡,中秋節(jié)才轉而代興”分析可知,“暗示了唐玄宗死后,千秋節(jié)轉為中秋節(jié)”表述錯誤。【3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作者觀點的理解。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qū)位,然后仔細分析。D項,原因表述不完整,“更是為了傳承、發(fā)展與未來”。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心中的蘆葦張弛①記憶中,有一片茂密的蘆葦。她像自由的精靈,在遠離世俗的淡泊中,獨守江畔一方瘠土,篩風弄月,瀟灑倜儻。瘦瘦的筋骨把生命中的詩意一縷縷地挑亮,密密的蘆花像一片片燦爛的微笑,將野地的清苦和寧靜濃縮成亙古的沉默,醉倒了金風,醉倒了詩人。②芊芊蘆葦,在灘涂上扎根,無拘無束;在纖橋旁搖曳,蓬蓬勃勃。從蒼翠的湖綠,漸漸化做凝重的墨色,卻依舊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節(jié)的山巒,靜候白露降臨,那滿目的蘆花與天上的白云融為一體,綿延至月光不能觸及的地方,也依舊潔白光澤,充滿蓬松的張力,然后在冰冷的純潔墨畫上生命的句號。③這白發(fā)蒼蒼的蘆葦,是樵子柴擔上悠然飄起的一縷秋光,是村姑眉字間揮之不去的一抹蒼涼的嫵媚。像衣香鬢影的女子涉水而來,從古代,從《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遂成千古絕唱。洄流中,弄蒿蕩舟的少年水手,采蘭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襯著茂密的蘆葦,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國最優(yōu)美的詩行。④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蘆葦之源,那么,你能聽到許多灘邊涯際拉纖的號子和寨頭鎮(zhèn)尾浪漫的故事。你也會發(fā)現,蒼涼凄美的蘆花那么輕易就能撥動深藏的滄桑和歷史的痛苦。⑤易水之濱,高漸離擊筑,悲涼的旋律中,荊軻告別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歸路,他身后的蘆花,一定在蕭蕭寒風中輕飏。汩羅江邊,披發(fā)行吟的遂臣屈原,掩涕嘆息,仰天長問。佞臣專權,楚王昏庸。居廟堂,不能為民解難;謫鄉(xiāng)野,不能替君分憂。生命的大寂寞郁結于心,奔突于胸,使詩人縱身大江,蕩起的漣漪的蘆葦悲鳴的淚滴,在濕濕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葉包裹起千千萬萬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歷史的長河,成為端午節(jié)最深沉的紀念。⑥真正擁有蘆葦,是在大學時代。我喜歡在學校后面的江邊漫步——那里,茂密的蘆葦像無邊的綢帶,向著遠處緩緩鋪開。流蘇似的蘆花,像云,陣陣清香在如紗似霧的月光中彌散。我一卷在握,于蘆花下,和屈于同憤,跟太白同醉,與東坡同發(fā)少年狂。在綿綿秋雨和茸茸的蘆花織成的透時心境中,我讀懂了字里行間的辛酸、痛苦、濃醇、率直和苦澀。人世滄桑和歷史悲劇熔鈽的慘痛,猶如滴血的利刃,我們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寧可肝腸寸斷,也要噙著淚帶著微笑,輕輕地說,往事如煙啊?、呷耸清钊醯?,就像一要蘆葦,但人又是堅強的,從柔弱中煥發(fā)出無窮韌性,那種連自己都有可能意識不到的堅韌,陪伴著我們一路向前。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雹噙@根能思想的蘆葦,就是你,就是我……16.從全文看,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心中的蘆葦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分)答:
。17.第①段中“瘦瘦筋骨把生命的詩意一縷縷地挑亮,密密的蘆花像一片片燦爛的微笑,將野地的清苦和寧靜濃縮成亙古的沉默,醉倒了金風,醉倒了詩人?!边@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請作簡要分析。(4分)答:
。18.第⑤段中,作者說屈原“生命的大寂寞郁結于心,奔突于胸,使詩人縱身大江,蕩起的漣漪是蘆葦悲鳴的淚滴,在濕濕的夜色中流淌”,請簡要說說你對“大寂寞”和“濕濕”的理解。(4分)答:
。19.結合本文,說說“心中的蘆葦”具有哪些豐富的意蘊。(6分)答:
。參考答案:16.作者寫了記憶中的蘆葦、文學作品中的蘆葦、歷史上的蘆葦、自己真正擁有的蘆葦。(答對3點得滿分。每一點1分)。這樣寫熔現實與歷史于一爐,寫盡了蘆葦的品性與氣節(jié);有利于抒寫由蘆葦所引發(fā)的獨特情感;使文章更加豐厚,增加文章的文化內涵。(答對3點得滿分,每一點1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A.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適應)B.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流逝)C.正襟危坐。
(端正)D.固一世之雄也。
(本來)14.對下列兩句中的加點虛詞含義和用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A.(1)句的兩個“而”相同,(2)句的兩個“之”不同。B.(1)句的兩個“而”不同,(2)句的兩個“之”也不同。C.(1)句的兩個“而”相同,(2)句的兩個“之”也相同。D.(1)句的兩個“而”不同,(2)句的兩個“之”相同。15.對這兩段文字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A.第一段把物和人對比著寫,突出了人的渺小,為第二段作者的議論和抒情作鋪墊。B.兩段文字,寫了歷史事件,同時也寫了眼前之景,還寫了主客互答,聯想豐富,轉換自然。C.作者剛開始也感慨人生的短促無常,由遙想昔日英雄轉入對自身境遇的悲嘆。D.作者善于借用夸張的手法,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情感與思想變化,寫得具體可感,如“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16.將文中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請注意關鍵的實詞和虛詞及特殊句式。(4分)(1)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2)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參考答案:13A14B15D16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黃香字文強,江夏安陸人也。年九歲,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喪,鄉(xiāng)人稱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劉護聞而召之,署門下孝子,甚見愛敬。①香家貧,內無仆妾,躬執(zhí)苦勤,盡心奉養(yǎng)。遂博學經典,究精道術,能文章。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肅宗詔香詣東觀,讀所未嘗見書。香后告休及歸京師時千乘王冠帝會中山邸乃詔香殿下顧謂諸王曰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觀。后召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書郎,數陳得失,賞賚增加,嘗獨止宿臺上,晝夜不離省闥,帝聞善之。延平元年,遷魏郡太守??づf有內外園田,常與人分種,收谷歲數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農’,《王制》‘仕者不耕’,伐冰(注)食祿之人,不與百姓爭利?!蹦讼ひ再x人,課令耕種,時被水年饑,乃分奉祿及所得賞賜班贍貧者。②于是豐富之家各出義谷,助官稟貸,荒民獲全。后坐水潦事免,數月卒于家。所著賦,箋,奏,書,令,凡五篇。子瓊,自有傳。(節(jié)選自《后漢書·文苑列傳七十上》)【注】伐冰:鑿冰?!抖Y記·大學》:“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敝祆渥ⅲ骸胺ケ?,卿大夫以上,喪祭用冰者也?!奔粗缸龉俚娜思?。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初除郎中
除:任命,授職B.左右莫不改觀
改觀:另眼相看C.晝夜不離省闥,帝聞善之
善:與......友好D.《田令》“商者不農”
不農:不從事農業(yè)勞動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①乃悉以賦人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B.①鄉(xiāng)人稱其至孝
②吾其還也C.①太守劉護聞而召之
②朝濟而夕設版焉D.①帝會中山邸,乃詔香殿下
②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11.文中劃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香后告休/及歸京師/時千乘王冠/帝會中山邸/乃詔香殿下/顧謂諸王曰/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B.香后告休/及歸京師時/千乘王冠/帝會中山邸/乃詔香殿下/顧謂諸王/曰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C.香后告休/及歸京師/時千乘王冠/帝會中山邸/乃詔香/殿下顧謂諸王/曰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D.香后告休/及歸/京師時千乘王冠/帝會中山邸乃詔香/殿下顧謂諸王曰/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黃文強從小失去母親,為其盡孝,因思念母親而面容憔悴,人們感動于此,稱贊他特別孝順。B.延平元年,東漢易主,黃文強被貶為魏郡太守,但他仍然愛民如子,把郡中舊有的內外園田分給百姓耕種,在饑荒時又把自己的俸祿和受到的賞賜分發(fā)給貧窮的災民。C.黃香官為尚書郎,屢次向皇帝陳述政事得失,受到皇帝賞賜,他恪盡職守,曾經晝夜不出官署大門。D.在他任魏郡太守期間,把郡內的內外園田分給百姓,還督促他們耕種。13.把文言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香家貧,內無仆妾,躬執(zhí)苦勤,盡心奉養(yǎng)。(2)于是豐富之家各出義谷,助官稟貸,荒民獲全。參考答案:9.C
10.C
11.A
12.B
13.(1)黃香家中貧苦,沒有仆人,凡事都自己親身去做,吃苦耐勞,盡心奉養(yǎng)家人。(2)在這種情況下,郡內那些富裕人家也都各自拿出救濟窮人的糧食,幫助官府分發(fā)給災民,災民得以保全?!?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詞語含義能力。文言文詞語含義的理解,一定要結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詞語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體語境進行。本題要求選出“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C項,“晝夜不離省闥,帝聞善之”的意思是“晝夜不出官署大門?;实勐牭胶蠓浅Y澷p他”,所以“善”的意思是“贊許”。故選C?!?0題詳解】本題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類題目,要著眼“意義”和“用法”兩點,“意義”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詞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將所學教材中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代入課外的語句中比較驗證。對于材料中的虛詞,要結合上下文語境去推敲;對于常用的文言文虛詞,特別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視積累。本題要求選出“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A項,以:介詞,把/以:介詞,表原因,因為;B項,其:代詞,他/其:語氣詞,表商量語氣,還是;C項,而:連詞,表承接/而:連詞,表承接;D項,乃:副詞,于是,就/乃:副詞,表示判斷,有“為”“是”的意思。故選C?!?1題詳解】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當的成分來斷。本句找出句中名詞代詞“香”“京師”“千乘王”“帝”“中山邸”“殿下”“諸王”“此”“天下”“江夏黃童”,虛詞“乃”“者也”,標志性詞“曰”,其后斷開,排除BC兩項;“京師”作“歸”的賓語,是動賓結構,意思是“回到京城”,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項;再結合本句意思:黃香后來告假回家,等到回到京城,當時正趕上千乘王加冠,皇帝在中山官邸會見群臣,就令黃香到殿下,皇帝對諸王說:“這就是所說的‘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啊?!本渥涌梢詳嚅_為:香后告休/及歸京師/時千乘王冠/帝會中山邸/乃詔香殿下/顧謂諸王曰/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故選A?!?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B項,“黃文強被貶為魏郡太守”說法錯誤,相關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是“延平元年,遷魏郡太守”,意思是“延平元年,黃香調任魏郡太守”,“遷魏郡太守”中的“遷”是調動官職,非降職。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容,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1)中“家貧”,指家中貧窮;“內”,指家里;“仆妾”,仆人;“躬”,親自;“躬執(zhí)苦勤”,指凡事都自己親身去做,吃苦耐勞;“盡心奉養(yǎng)”后省略賓語“家人”,翻譯時補齊。(2)中的“于是”,兩個詞,于,在。是,這,“于是”意思是“在這種情況下”;“豐富”,富裕;“豐富之家”,指富裕人家;“各”,各自;“出”,拿出;“義谷”,指救濟窮人的糧食;“助”,幫助;“官”,指官府;“稟貸”,官家以糧食借給他人。這里指把糧食分發(fā)給災民;“荒民”,指災民;“全”,保全;“荒民獲全”,災民得以保全?!军c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黃香,字文強,是江夏安陸人。九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他思念母親面容憔悴,始終為母親守喪,鄉(xiāng)里人稱贊他特別孝順。十二歲的時候,太守劉護聽說了他的表現,召他為自己門下的孝子,對他非常愛護和看重。黃香家中貧苦,沒有仆人,凡事都自己親身去做,吃苦耐勞,盡心奉養(yǎng)家人。最終博學經書典籍,精研道術,能寫文章,京城人稱贊他是“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起初被授予郎中,元和元年,肅宗親自下詔讓黃香到東觀,去讀沒有讀過的書。黃香后來告假回家,等到回到京城,當時正趕上千乘王加冠,皇帝在中山官邸會見群臣,就令黃香到殿下,皇帝對諸王說:“這就是所說的‘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啊?!弊笥胰藳]有不對黃香另眼相看的。后來應召到安福殿談論政事,被授予尚書郎官官職,多次向皇帝陳述政事得失,皇帝對他的賞賜增加。曾經獨自一人住在尚書官署,晝夜不出官署大門。皇帝聽到后非常贊賞他。延平元年,黃香調任魏郡太守??仍袃韧鈭@田,常分給人種,每年能收獲谷糧幾千斛。黃香說:“《田令》規(guī)定‘商人不務農’,《王制》規(guī)定‘做官的人不耕田’,做官吃國家俸祿的人,不應和百姓爭利益?!庇谑前堰@些地全都分給百姓,督促他們耕種。當時遇到水災,百姓挨餓,黃香就把自己的俸祿和所得到的賞賜分發(fā)給窮人。在這種情況下那些郡內富裕人家也都各自拿出救濟窮人的糧食,幫助官府分發(fā)給災民,災民得以保全。后來,因為水災事獲罪被免官,幾個月后死在家中。所寫的作品有賦,箋,奏,書,令,一共五種。有子叫黃瓊,也有傳。6.赤壁賦蘇軾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②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③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④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笨拖捕?,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白露橫江B.凌萬頃之茫然C.望美人兮天一方D.挾飛仙以遨游(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七月既望(農歷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B.羽化而登仙(像長了翅膀一樣)C.正襟危坐(高高的)D.舉匏樽以相屬(舉起)(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通過主客問答,議論風生,表現了作者豁達樂觀的胸懷。B.第③段文字寫曹操擊走劉備,攻破荊州,又率領浩浩蕩蕩的軍隊沿江而下,戰(zhàn)艦千里相連,戰(zhàn)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贊揚曹操。C.作者以江水、明月為喻,闡述了這樣一個哲理: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瞬之間;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D.本文情、景、理融為一體。議論使景物具有精妙的哲理內涵,寫景使哲理呈現生動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內在脈絡,三者融為一體相得益彰。(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②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參考答案:(1)D
(2)C
(3)B(4)①使?jié)摬卦谏顪Y中的蛟龍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婦傷心哭泣.②何況我同你在江邊捕魚砍柴,把漁蝦和麋鹿當作好友.(1)A古義,白茫茫的霧氣;今義,露水.B古義,茫茫,闊大的樣子;今義,不知所措的樣子.C古義,思慕的人兒;今義,漂亮的女人.(2)C危,端正.句子譯為:我不禁感傷起來,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著.(3)B“目的是贊揚曹操”錯,根據原文“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目的是說人生無常.(4)①“舞”,使…起舞;“泣”,使…哭泣;“嫠婦”,寡婦.譯為:使?jié)摬卦谏顪Y中的蛟龍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婦傷心哭泣.②“侶、友”,把…當作好友;漁樵于江渚之上,狀語后置句.譯為:何況我同你在江邊捕魚砍柴,把漁蝦和麋鹿當作好友.譯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風緩緩吹來,江面水波平靜.于是舉杯邀客人同飲,吟詠《詩經?陳風?月出》一詩的“窈窕”一章.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間徘徊.白茫茫的霧氣籠罩著江面,波光與星空連成一片.我們聽任葦葉般的小船在茫茫萬頃的江面上自由飄動.多么遼闊呀,像是凌空乘風飛去,不知將停留在何處;多么飄逸呀,好像變成了神仙,飛離塵世,登上仙境.于是,喝著酒,快樂極了,敲著船舷唱起來.歌詞說:“桂木的棹啊,蘭木的槳,拍打著清澈的江水啊,船兒迎來流動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懷,仰望著我思慕的人兒啊,她在那遙遠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簫的,按著歌聲吹簫應和.簫聲嗚嗚嗚,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余音悠揚,像一根輕柔的細絲線延綿不斷.能使?jié)摬卦谏顪Y中的蛟龍起舞,孤舟上的寡婦啜泣.我不禁感傷起來,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著,問客人說:“為什么會這樣?”客人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川繚繞,郁郁蒼蒼,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當他奪取荊州,攻下江陵,順著長江東下的時候,戰(zhàn)船連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灑酒祭奠,橫端著長矛朗誦詩篇,本來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況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魚打柴,以漁蝦為伴,與麋鹿為友,駕著一葉孤舟,在這里舉杯互相勸酒.只是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谷粒.哀嘆我生命的短暫,而羨慕長江的流水無窮無盡.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與明月一起長存.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經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簫聲的余音寄托給這悲涼的秋風.”我說:“你們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嗎?(江水)總是不停地流逝,但它們并沒有流走;月亮總是那樣有圓有缺,但它終究也沒有增減.要是從它們變的一面來看,那么,天地間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發(fā)生了變化;要是從它們不變的一面來看,萬物同我們一樣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羨慕它們呢!再說,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為我所有,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這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了才成其為聲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為顏色,占有它們,無人禁止,使用它們,無窮無盡,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而我能夠同你們共享.”客人聽了之后,高興地笑了,洗凈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盤雜亂地放著.大家互相枕著靠著睡在船中,不知不覺東方已經亮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面是不同時期較為流行的寒暄語,請?zhí)骄窟@一語言的變化在內容上具有怎樣的特點和折射出人們怎樣的心理,并將探究結果填寫在相應的橫線上。(4分)
(1)上世紀70年代:“你吃飯了嗎?”
(2)上世紀80年代:“你下海了沒?”
(3)上世紀90年代:“你找到工作沒?”
(4)本世紀初期:“你買房了嗎?”
(5)2012年初:“你船票準備好了沒’”內容變化的特點:
(2分)折射出的心理:
(2分)參考答案:8.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A.承蒙足下推薦,我已很榮幸地獲得了在世界五百強公司華潤集團工作的機會。B.這件事是令愛拜托我去做的,但因情況特殊,我未能幫她處理好,甚為遺憾!C.棋藝高超的小明奪得亞軍后表示:“其實如果我沒有承讓,冠軍應該是我的?!盌.在研討會上,他拿出自己的新作品《南粵行吟集》,懇請大家拜讀并提出建議。參考答案:A9.南京名園瞻園中有一副對聯,其下聯的句序、結構已被打亂,請根據所給出的上聯進行適當的調整。上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云,何處是唐宮漢闕?下聯:紅雨樹邊,小苑西回,一庭佳麗鶯喚起,看池邊綠樹,此間有堯天舜日。
參考答案:小苑西回,鶯喚起一庭佳麗,看池邊綠樹,樹邊紅雨,此間有舜日堯天10.請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辭手法,從“大樹”、“鮮花”、“果實”中再選擇兩個作為“生命”的喻體展開敘寫,與前一組句子構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假如生命一株小草,我愿為春天獻上一點嫩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樹,我愿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綠陰(陰涼);假如生命是一朵鮮花,我愿為世界奉上一縷馨香;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實,我愿為人間留下一絲甘甜。此題考核選用、仿用、變換句式的能力,主要考核仿寫,仿寫有嵌入式仿系、續(xù)寫式仿寫,命題式仿寫和開放式仿寫。無論是哪種都注意一個原則,即“形似”“意諧”。形似,即仿寫的句子要與例句在結構、修辭方式及句式上相似。為此,要對例句的結構、運用的修辭方法、句式進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這樣才能進行仿寫。意諧,即仿寫的句子要與例句在思路、感情、語意上諧調,因此,要認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語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語境中所表達的感情,特別要注意例句中的隱含信息,弄清題目中沒有明確提出的要求。此題注意運用“假如生命是……我愿為……”的句式,喻體要選擇題干提供的內容,喻解要符合喻體的內涵。六、寫作(60分,共1題)11.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今年4月23日是第14個“世界讀書日”?!笆澜缱x書日”只有一天,但它的意義在于使每一天都成為“讀書日”。讀書的歷史幾乎就是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史。書是人類精神財富的載體,人類的點滴進步和成果都在書籍里紀錄、傳承并發(fā)揚光大。對于讀書深遠的意義,你有怎樣的思考?請據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參考答案:讀書的意義與書為友如同與人為友,我們應該選擇最好的書。一本好書就像一個好朋友,從它那里我們能吸收到很多好的東西。在書的身上能尋找到在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課外所找不到的歡樂。在書的海洋中暢游既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又是一種知識上的收獲。書是燈塔,給大海的孤帆引導方向:書是翅膀,載著奇異的幻想在藍天中飛翔:書是鑰匙,打開知識的大門。人生是一葉在大海中顛簸的小舟,成才是遙遠的彼岸,讀書是槳;人生是一圈漫長的馬拉松;成才是遠方的終點,讀書是助跑線;人生是初生的小雛燕,成才是空中的浮云,讀書是風。成才是讀書人心中恒定的夢想,而要想成才,最佳的途徑唯有讀書。書是人類思想的寶庫,它沉淀了世界偉人的沉思感悟,它向我們闡述人生哲理,它向我們展示人心的真善美,靈魂的高貴與丑惡。讀書增長我們的智慧。在語文的殿堂中游覽,我們觀賞陶淵明的朵朵菊花,龔自珍的點點落紅;“天生我材必有用”使我們明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催我們奮進。在數學的海洋中遨游,我們發(fā)現數字的奧秘,幾何的趣味,掬取思維的浪花,譜寫運算的旋律。在書山中攀登,我們不斷積累知識,拓展視野。讀書陶冶我們的情操。讀《哲學辭典》,我們接觸偉人的深邃思想,領悟世間百態(tài)的道理;讀《沉思錄》,我們可以靜下心來深深思考,用透徹的眼光看待周邊的事物;讀《菜根譚》,我們學會做人,懂得修身養(yǎng)性,做潔身自好的高尚者。讀書使人成才。毛澤東“為偉大的新中國而讀書”,不分日夜地苦讀《孫子兵法》,最終成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救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開辟了新中國的道路。相反的,天資過人的方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racemic-6-7-Epoxy-cannabichromene-生命科學試劑-MCE-6900
- Gluconapin-生命科學試劑-MCE-5096
- 25B-NB3OMe-hydrochloride-生命科學試劑-MCE-6391
- 施工日志填寫樣本外墻裝飾工程
- 跨代溝通與家庭關系中的文化融合
- DB15T 3843-2025新能源分布式電源并網技術規(guī)范
- 云計算建設項目服務合同
- 事業(yè)單位與員工停薪留職合同范本
- 個人車位交易合同范例
- 個人企業(yè)房屋租賃合同模板
- 蘇州2025年江蘇蘇州太倉市高新區(qū)(科教新城婁東街道陸渡街道)招聘司法協理員(編外用工)1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搞笑小品劇本《大城小事》臺詞完整版
- 物業(yè)服務和后勤運輸保障服務總體服務方案
- 2025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系統事業(yè)單位招聘101人筆試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中學學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 人大代表小組活動計劃人大代表活動方案
- 《大模型原理與技術》全套教學課件
- 2023年護理人員分層培訓、考核計劃表
- 《銷售培訓實例》課件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適應性聯考模擬演練(二)地理試卷(含答案詳解)
- 【經典文獻】《矛盾論》全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