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禮儀(第二版)》課件 袁滌非 -第5、6章 教師社交禮儀、教師涉外禮儀_第1頁
《教師禮儀(第二版)》課件 袁滌非 -第5、6章 教師社交禮儀、教師涉外禮儀_第2頁
《教師禮儀(第二版)》課件 袁滌非 -第5、6章 教師社交禮儀、教師涉外禮儀_第3頁
《教師禮儀(第二版)》課件 袁滌非 -第5、6章 教師社交禮儀、教師涉外禮儀_第4頁
《教師禮儀(第二版)》課件 袁滌非 -第5、6章 教師社交禮儀、教師涉外禮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禮儀(第二版)

袁滌非著高等學校通識課程系列教材第五章教師社交禮儀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一、微笑禮儀1.笑的種類含笑:不笑出聲,不露出牙齒,只是面帶笑意,表示友好、友善。微笑:嘴巴略微張開,露出上齒,表示更深程度的友好、歡迎輕笑:笑的幅度略重于微笑,嘴巴適當張大。淺笑:笑時抿嘴,上齒含住下唇,多見于年輕女性害羞時的笑。大笑:嘴巴大張,笑出聲音。大笑太過張揚、輕狂,教師不宜使用。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一、微笑禮儀2.笑的方法發(fā)自內(nèi)心:一個人從內(nèi)心自發(fā)地笑,和不情愿地“擠”出來的笑是完全不一樣的,微笑要真正是從內(nèi)心自然而然散發(fā)出來的。動作自然:微笑時一般露出上面的6~8顆牙齒。要配合肢體語言,而不只有表情,以免顯得單調(diào)僵硬。氣質(zhì)優(yōu)雅:微笑時要善于運用眼睛,讓笑意從眼睛里都能看得到,再配合上飽滿的精神,才會顯出優(yōu)雅的氣質(zhì)。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一、微笑禮儀2.笑的方法甜美的微笑是可以練習的,具體方法如下:●對著鏡子練習。使眉、眼、面部肌肉、口形在笑時和諧統(tǒng)一。●誘導練習。調(diào)動感情,發(fā)揮想象力,或回憶甜蜜的過去,或展望美好的未來,使微笑源于內(nèi)心,有感而發(fā)?!癖娙嗣媲熬毩?。按照要求,當眾練習,使微笑規(guī)范、自然、大方,克服羞澀和膽怯心理。●演講一段話,臉上保持笑容,請聽眾評議,然后加以糾正。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一、微笑禮儀3.笑的禁忌在社交活動中,教師最好不要出現(xiàn)下面幾種“笑”:假笑:人們常說的“皮笑肉不笑”,讓人看上去很虛偽。冷笑:冷笑傳達出諷刺、蔑視、不屑一顧的意思,自以為是,讓人生厭。怪笑:笑得怪里怪氣,讓人看了心里發(fā)怵。媚笑:有意討好他人而裝出的笑,含有很強的功利性。竊笑:偷偷地笑,有揚揚自得或幸災樂禍之意。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二、稱呼禮儀稱呼是指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間的稱謂語。合適、恰當?shù)姆Q呼,不僅能讓對方感到親切、暖心,同時也能體現(xiàn)自身的素養(yǎng)。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一個稱呼就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態(tài)度和你下面說話要表達的意思。所以,稱呼他人一定要有技巧,要區(qū)分場合,還要考慮被稱呼者的個人習慣。當面對自己的學生時,如果是晚輩或者平輩,可以直呼姓名或者姓+同學,例如可以叫張三或者張同學;如果學生是長輩,除非是在課堂點名的時候,否則,不可直呼其姓名,可以利用姓+泛尊稱來稱呼,例如王女士、李先生,也可以按其職務或職稱來稱呼。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二、稱呼禮儀當面對自己的同事時,如果是晚輩或者平輩,則可以直呼姓名或者姓+老師;如果是長輩,則稱呼為姓+老師。如果該教師已經(jīng)評定了教授職稱或者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的學歷,可以用姓+教授或者姓+博士來稱呼,例如黃教授、譚博士。如果某位教師在學校還兼任了其他職務,也可以用姓+職位來稱呼,例如陳主任、劉書記、趙校長。當面對學生家長時,一般使用泛尊稱,例如吳先生、謝女士。也可以按職業(yè)來稱呼,如在學校工作的,可以稱呼為老師;在企事業(yè)單位工作的,可以稱為姓+總,例如胡總;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可按照職務來稱呼,例如馬科長、牛處長。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二、稱呼禮儀稱呼人時一定不要把別人的姓念錯,例如,仇、解、任、單、尉遲等作為姓氏時極易讀錯,作為教師,把別人的姓念錯,會貽笑大方。不恰當?shù)姆Q呼極易引起誤會。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三、握手禮儀(一)握手的場合許多的場合都可以行握手禮。被人介紹與他人認識時,與人初次見面時,拜托他人幫忙時,祝賀他人時,與他人道別時,等等,都可以行握手禮。在與自己的學生,尤其是與晚輩學生見面時,教師是不需要與學生握手的,對待平輩或者長輩的學生時,可以握手。課堂上不需要握手,課前見面和課后道別時可以與學生握手。與學生家長見面時,可以跟學生家長握手。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三、握手禮儀(二)握手的姿勢握手有兩種姿勢。一種是兩人相距約一步,各自伸出右手,兩人手掌相握,上下輕搖,稍許用力,一般兩三秒為宜,同時眼睛要注視對方,用微笑或者簡單的言語致意即可。另一種是雙手與人握手,這種類型的握手是想向?qū)Ψ絺鬟f出一種更加真摯和深厚的情感。以教師這個職業(yè)來說,一般是握手的主動方,所以后一種握手姿勢用得較少,一般都是學生或者學生家長為了感謝教師,而用雙手與教師握手。教師更多的時候是使用前一種握手的方式。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三、握手禮儀(三)握手的次序(1)上級先伸手,長輩先伸手,女士先伸手,主人先伸手,而下級、晚輩、男士、客人應先與對方打招呼,等對方伸手后,再伸手與之握手。若兩人身份、年齡、職務相仿時,可先伸手以示對對方的尊重。(2)當一人與多人握手時,應遵循先上級、先長輩、先主人、先女士的順序原則。(3)除非極個別特殊情況,一般不可拒絕握手,否則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就算對方忽略了握手的先后順序而先伸出了手,此時也應立即回握,避免尷尬。(4)在公務活動中,握手時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決于職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閑場合,則主要取決于年齡、性別、婚否。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三、握手禮儀(四)握手的禁忌不可用左手與他人握手,即使平時慣用左手、右手出汗了或者比較臟,也不可用左手與人握手,而應該亮出手掌向?qū)Ψ秸f明,并表示歉意。握手時不要東張西望,也不能在與他人握手時跟旁邊另外的人打招呼。握手一般以兩三秒比較相宜,時間太短或碰一下就松開容易被對方認為是敷衍、輕視。不要戴著手套與人握手,不要戴著墨鏡與人握手,不要一邊接電話一邊與人握手。除非是年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否則,不可坐著與人握手。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四、介紹禮儀(一)自我介紹1.時間一般認為,社交場合用半分鐘左右的時間來介紹自己就足夠了,至多不超過1分鐘,尤其是當自己的頭銜比較多時更不要面面俱到,選最適合當時的社交場合的內(nèi)容就可以了。內(nèi)容太多,喧賓奪主,別人反而記不住,還會有炫耀之嫌。教師在課堂上認識新的學生時,可以對自己的全名、所教的課程、自己的性格特征等做些介紹,還可以與學生有一定的互動,時間可以稍微長一點,但也不宜超過3分鐘。若是去做家訪,見到學生家長時,只需簡短地介紹下自己叫什么名字和所教的課程即可。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四、介紹禮儀(一)自我介紹2.態(tài)度做自我介紹時,態(tài)度一定要親切、自然、友好、自信。表情自然,眼睛看著對方或大家,要善于用眼神、微笑和自然親切的面部表情來表達友善之情,不要顯得不知所措,面紅耳赤,更不能一副隨隨便便、滿不在乎的樣子??蓪⒂沂址旁谧约旱淖笮厣?,讓自己的心情盡量平復。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四、介紹禮儀(一)自我介紹3.形式自我介紹時,主要內(nèi)容一般由三大要素構成,即姓名、工作單位、負責的具體工作。依據(jù)自我介紹內(nèi)容方面的差異,可以分為五種形式:第一種為應酬型。第二種為溝通型。第三種為工作型。第四種為禮儀型。第五種為問答型。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四、介紹禮儀(二)為他人介紹1.介紹者禮儀在社交場合,東道主、長者、主人、身份較高者或與被介紹的雙方均有一定交情者都可以擔任介紹人。介紹前要了解雙方是否有結識的愿望,介紹時語言要清晰明了,不含糊其詞,以使雙方記清對方姓名。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四、介紹禮儀(二)為他人介紹2.介紹的內(nèi)容一般介紹:姓名、稱呼。正式介紹:姓名、稱呼、工作單位、職務、關系、興趣愛好。在介紹彼此的姓名、工作單位時,盡量為雙方找一些共同話題,以方便被介紹人之間快速找到談話內(nèi)容,如雙方的共同愛好、共同經(jīng)歷、相互感興趣的話題或相互認識的朋友。必要時,可以說明被介紹的一方與自己的關系,以便新結識的朋友之間相互了解和信任。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四、介紹禮儀(二)為他人介紹3.介紹的順序總的來說,要遵循這樣一個原則:受尊敬的一方有優(yōu)先了解另一方的權利。所以,社交場合應將男士先介紹給女士。但如果領導是男性,下屬是女性,公務活動中還是應先將女士介紹給男士。將年輕者先介紹給年長者,將地位低者先介紹給地位高者,將熟悉的人先介紹給不熟悉的人,將客人先介紹給主人,將后到者先介紹給先到者,將家人先介紹給同事、朋友,將未婚者先介紹給已婚者。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四、介紹禮儀(三)集體介紹集體介紹主要用于規(guī)模較大的社交聚會、公務活動、涉外交往活動,比如,大型宴會、婚禮、生日晚會、演講、報告、比賽、會見、會談等。集體介紹一般分為兩種情況:集體和集體、集體和個人。無論是哪種情況,介紹時都要講究一定的次序。主要遵循以下原則:1.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2.強調(diào)地位身份3.只需單向介紹4.省略式的介紹5.擬定順序介紹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四、介紹禮儀(四)介紹的注意事項介紹時一定要弄清彼此的關系,明確介紹的目的。介紹時要注意言辭有禮,遵循平等的原則。介紹時應避免使用推銷式的介紹,不可這樣介紹:“這位是王德貴先生,巨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家產(chǎn)3億元?!边@種介紹有借朋友的身份來抬高自己的嫌疑,既失身份又失禮儀。介紹時還應注意眼神的交流和手勢的配合,避免嬉皮笑臉,儀態(tài)不端,當然可以適當風趣。介紹時,如果有名片的應該先遞名片再介紹。介紹別人時,應該眼睛看著被介紹者,同時攤開手掌引導,如“這位是王教授”“這位是李院長”,不能用手指指著別人。量詞用“位”,而不是用“個”。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五、名片禮儀(一)名片的內(nèi)容名片的內(nèi)容一般有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通信地址等,也有把愛好、特長等情況寫在上面的,一般來說,要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名片上的具體內(nèi)容。名片上沒有必要印照片,因為并不是所有拿到你名片的人,都會精心保存,一旦被丟棄,將會很尷尬。文字要美觀、簡潔,突出姓名和頭銜,職稱不要超過兩個。如果有對外的學術交流活動,可印中外兩種文字,正面為本國文字,背面為英文或其他外文。女教師的名片上一般不留家庭地址和住宅電話。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五、名片禮儀(二)名片的分類名片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社交名片,另一類是公務名片。社交名片內(nèi)容簡單些,只印姓名及聯(lián)絡方式即可。公務名片內(nèi)容需要更詳細些,要包括姓名、單位及地址、職務或職稱、辦公電話、郵編、郵箱等。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五、名片禮儀(三)名片的設計名片的語言講究簡潔明了,實事求是,反映出個人的基本情況,達到交際的目的?,F(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有的名片語言幽默詼諧、新穎、別具一格。比如,“您永遠的朋友———×××”,然后是工作單位和聯(lián)系方式,名片沒有任何頭銜,語言簡潔,親切樸實。名片的設計上,除了文字外,還可借助有特色或象征性的圖畫符號等非語言信息輔助傳情,增強名片的表現(xiàn)力。也可以在上面印單位的圖像標記、公司的形象圖案等,但不要太花哨,以免喧賓奪主。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五、名片禮儀(四)名片的遞送1.遞送名片的姿勢采用標準站姿,雙手用大拇指和食指輕捏名片上端的兩個角,名片的正面朝向?qū)Ψ?。遞向?qū)Ψ綍r,要簡單地說一些諸如“初次見面,請多關照”“非常高興認識您”的應酬話,并且面帶微笑,友善地注視著對方,目光不可游移或顯得漫不經(jīng)心。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五、名片禮儀(四)名片的遞送2.遞送名片的次序遞送名片應按一定次序,一般是地位低的人先向地位高的人遞名片,男性先向女性遞名片,尤其在社交場合,女性不應首先遞出名片。如果對方不止一人,應先將名片遞給職務較高或年齡較大者,或者由近至遠依次遞送,并且自己走到每個人身邊雙手奉上,切勿跳躍式地進行,以免對方有厚此薄彼之感。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五、名片禮儀(四)名片的遞送3.遞送名片的時間遞送名片還應把握好時機。初次相識,自我介紹或別人為你介紹時可出示名片;雙方交談較融洽,表示愿意建立聯(lián)系時應出示名片;雙方告辭時,可順手取出自己的名片遞給對方,以示愿結識對方并希望能再次相見,這樣可加深對方的印象。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五、名片禮儀(五)名片的接收接受他人遞過來的名片時,應盡快起身站立或欠身,面帶微笑,用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接住名片的下方兩角。態(tài)度要恭敬,使對方感到你對名片很感興趣,同時說“謝謝!”“很高興認識您!”等客氣話。接到名片時要認真地看一下,然后鄭重地放入自己的口袋、名片夾或其他穩(wěn)妥的地方。不要接過對方的名片后一眼都不看就隨手放在一邊,甚至會面結束時還忘拿,也不要在手中隨意擺弄,這些都是對對方不尊重的行為。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五、名片禮儀(六)名片的索取1.索取方式方法一,主動遞出。方法二,虛心請教。方法三,直接詢問。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五、名片禮儀(六)名片的索?。玻芙^索取當對方向你索要名片,你實在不想滿足對方,尤其是女性,常常面對一些男士索要名片不想給予時,也可以拒絕,但不可太直接。為了照顧對方的面子,你可以表達得委婉一點,通??梢赃@樣說:“對不起,我忘了帶名片。”“不好意思,我的名片剛用完了?!薄斑@樣吧,請給我你的名片,以后我跟你聯(lián)系?!钡豢梢栽谕粋€交際場合滿足張三索要名片的要求,卻拒絕李四的要求,厚此薄彼是社交大忌。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五、名片禮儀(七)名片的放置要把自己的名片放在容易拿出的地方,不要將它與雜物混在一起,以免要用時手忙腳亂,來回翻找卻找不出來。不要把名片放在錢包內(nèi)、工作證內(nèi),甚至衣袋內(nèi),這是對名片主人的不尊重,最好把名片收集在專門收藏名片的名片盒或名片夾里,再放在手提包里。不要把別人的名片與自己的名片放在一起,否則,一旦慌亂中誤將他人的名片當成自己的名片送給了對方,將會非常尷尬。當名片收集得比較多后,要把不常用的名片分類整理后收入更大的名片冊中,放在家里或辦公室以備不時之需。第一節(jié)會面禮儀五、名片禮儀(八)使用名片的注意事項●不可將自己的名片像發(fā)牌一樣扔發(fā)給每個人,名片并不是見人就發(fā),這樣會顯得太過隨便;●不要用左手遞名片;●不要用手指夾著名片給別人;●不要把別人的名片拿在手里把玩;●不要在別人的名片上做談話記錄;●不要在用餐時發(fā)名片。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一、食堂就餐禮儀在食堂就餐時也要注意禮儀。有秩序地排隊就餐,不擁擠,不插隊。在挑選飯菜時,要根據(jù)自己的食量購買,不要因為食堂的飯菜便宜而一下購買許多,最后造成浪費。就餐時坐姿端正,一人占一位,不要將腳放在旁邊或者對面的凳子上。吃飯時盡量保持安靜,不高聲說話,以免影響別人,在咀嚼東西的時候不要說話,避免嗆到或者將飯菜從口中漏出,這是很不雅觀的。如果偶爾要打噴嚏,一定要用手或者紙巾捂住口鼻。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清潔,不要將飯菜吃得滿桌子都是,如果用湯匙盛湯或者用筷子夾帶有湯汁的菜時,一定要端起碗靠近去接,避免將湯汁弄得滿桌子都是。吃剩的食物不要隨意丟在桌子上或者地上,如果有骨頭之類,可以暫時集中放在桌子上,待吃完后再清潔。用餐完畢后,可將桌上吃剩的骨頭裝入盤子,再將盤子交還到食堂指定的回收車內(nèi)。用餐后帶上自己的隨身物品安靜有序地離開。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二、聚餐禮儀準時赴約,不要遲到。穿著得體。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已經(jīng)越來越離不開手機,許多人吃飯的時候都一直看著手機,本來一起吃飯是用來彼此交流增進感情的,但是人手一部手機卻阻隔了大家的交流。因此,聚餐時應盡量少看手機,多與別人交流。節(jié)約糧食是美德,不要點太多菜,不要鋪張浪費。實在吃不完的飯菜可以打包帶走。要尊重服務員。即使對服務或者菜品不滿意也不要大吵大鬧,和平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三、宴請禮儀(一)宴請的種類1.宴會(1)國宴。(2)正式宴會。(3)便宴。(4)家宴。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三、宴請禮儀(一)宴請的種類2.招待會招待會是指各種不備正餐、形式較為靈活的宴請形式,通常備有食品、酒水飲料,通常都不排席位,可以自由活動。常見的有:(1)冷餐會,又稱自助餐。(2)酒會,又稱雞尾酒會。(3)茶會。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三、宴請禮儀(一)宴請的種類3.工作餐工作餐是現(xiàn)代人際交往中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非正式宴請形式,有的甚至由參加者各自付費,采用AA制。大家利用進餐時間,邊吃邊談工作中的問題。按用餐時間分為工作早餐、工作午餐、工作晚餐。在代表團訪問中,往往因日程安排太緊而采用這種形式。這種用餐一般只請與工作有關的人員,不請配偶。雙邊工作進餐往往排席位,尤以用長桌更便于談話,其座位排法與會談桌席位排法相仿。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三、宴請禮儀(二)宴請的原則宴請通常遵循國際通用的“5M”原則。1.“meeting”———約會首先要確定宴請的時間,時間要尊重對方的選擇。2.“money”———節(jié)儉、務實強調(diào)宴請的花費要量力而行,不要鋪張浪費,不要過度消費。3.“menu”———菜單注意選擇菜品,要考慮被宴請人的喜好、習慣、禁忌等,不可自作主張。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三、宴請禮儀(二)宴請的原則4.“medium”———介質(zhì),即宴請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很重要,它決定了宴請的檔次和水準。5.“manner”———舉止宴請是一種較高檔次的交往活動,行為舉止要得體文雅。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三、宴請禮儀(三)宴請的準備1.宴請的目的和對象宴請的目的不是單一的,它可以是為某一個人,也可以是為某一件事。較為正式的如為感謝對方的幫助,為某人的到任或者離任,為某教師獲得重大科研成果,等等;不太正式的如朋友間的宴請,領導與下屬之間加深印象、拉近距離的宴請,老同學的聚會,等等。宴請的對象是指請哪些人、請多少人、請什么人來作陪等等。明確了宴請的目的和宴請的對象之后,如果是比較正式的宴請,則要準備邀請函,被邀請人的姓名、職務、稱呼,甚至對方是否有配偶參加都要核對準確。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三、宴請禮儀(三)宴請的準備2.宴請的形式和規(guī)格宴請的形式和規(guī)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shù)氐牧晳T做法。一般來說,正式、規(guī)格高、人數(shù)少的以宴會為宜,人數(shù)多則以冷餐會或酒會更為合適,婦女界活動則多用茶會。目前各國禮賓工作都在簡化,宴請范圍趨向縮小,形式也更為簡便。酒會、冷餐會被廣泛采用,而且中午舉行的酒會往往不請配偶。不少國家招待國賓宴會只請身份較高的陪同人員,不請隨行人員。我國也在進行改革,提倡多舉辦冷餐會和酒會以代替宴會。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三、宴請禮儀(三)宴請的準備3.宴請的時間和地點宴請的時間應盡量滿足主、客雙方的需求。宴請地點的選擇要按活動性質(zhì)、規(guī)模大小、形式、客人意愿及實際可能而定,選定的場所要能容納全體人員。舉行小型的正式宴會,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宴會廳外可另設休息廳,又稱等候廳,供宴會前簡短交談用,待主賓到達后一起進宴會廳入席。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三、宴請禮儀(三)宴請的準備4.請柬的制作和使用請柬一般被廣泛應用在政界或商界檔次很高、精心安排組織的大型宴會中。請柬上要寫清楚宴請的名義、時間、地點,有的還要對服裝進行要求以及是否需帶異性伴侶。如果是招待會,則要寫上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如果多桌宴會對赴宴者的座次有要求,還應在請柬上注明對方所在的桌次,并在宴會廳懸掛桌次排列示意圖,或安排引導員引導來賓就座,或者在每張餐桌上擺放桌次牌和座次牌。國際上習慣給夫婦兩人發(fā)一張請柬,在國內(nèi)需要憑請柬入場的場合注意要給每人都發(fā)一張。請柬的送達至少要提前1周或更早,以便被邀者做好各種準備。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一)席位禮儀在中餐宴請中,常常采用圓桌布置,圓桌的擺放不同,位次的尊卑也不同。1.桌次禮儀由兩桌組成的小型宴會,餐桌的排列分為橫排和豎排兩種形式。橫排時,由面對正門的位置來定,以右為尊,以左為卑,即右邊的桌子要比左邊的尊貴豎排時,講究以遠為上,以近為下。這里的遠近,是以距離正門的遠近而言的,即距離正門遠的桌子比距離正門近的桌子更尊貴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一)席位禮儀2.位次禮儀宴請時,除了桌子的位置有尊卑高低之分外,每張餐桌上的具體位次也有主次尊卑。排列位次基本方法有四種,但它們往往交互使用。方法一:主人大都面對正門而坐,并在主桌就座。方法二:舉行多桌宴請時,每桌都有一位主人的代表在座,他也稱各桌主人,其位置一般應與主桌主人同向,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方法三:各餐桌上位次的尊卑,應根據(jù)其距離該桌主人的遠近而定,以近為上,以遠為下。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一)席位禮儀2.位次禮儀方法四:各餐桌上距離該桌主人距離相同時,以右為尊,即以該桌主人面向為準,他的右邊為尊,左邊次之。根據(jù)上面四種位次的排列方法,圓桌位次的排列可以分為兩種具體情況,它們都是和主位有關。第一種情況:每桌一個主位的排列方法。特點是每桌只有一名主人,主賓在主人右邊就座,每桌只有一個談話中心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一)席位禮儀2.位次禮儀第二種情況:每桌兩個主位的排列方法。特點是主人夫婦在同一桌就座,以男主人為第一主人,女主人為第二主人,男主賓和其夫人分別在男女主人右側就座,每桌客觀上形成了兩個談話中心如果主賓身份高于主人,為表示尊重,也可以安排在主人的位子上坐,而主人坐到主賓的位子上。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二)點菜禮儀請人吃飯,往往覺得點菜是一件難事,如何讓所有用餐的人都吃得滿意、吃得舒服,確實很有講究。充分考慮到宴請的對象,再來決定點哪些菜。點菜時不僅要考慮口味,還應注意菜肴搭配。菜品的數(shù)量不能過多或過少,應以吃飯人數(shù)為基準,略微多1~2個菜為宜,也要注意數(shù)量要雙不要單。點菜時也可參考季節(jié),盡量點當季菜。點菜時還有一項不可忽視的因素要考慮,那就是用餐人的年齡和性別。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二)點菜禮儀顏色也是點菜時要考慮的,要注意桌上菜肴色彩的搭配,盡量讓菜品的顏色和品相豐富多彩,紅的辣椒、綠的黃瓜、黃的玉米、白的蓮藕……看上去賞心悅目、秀色可餐,能增加食欲。點菜還有禁忌,比如穆斯林不吃豬肉,信奉佛教的人通常只吃素。各個地方的人在飲食偏好上也有不同,湖南人愛吃辣,山西人愛吃酸,四川人愛吃麻,江浙人愛吃甜,北方人愛吃面食。點菜時要把賓客的禁忌、喜好充分考慮到,盡量讓桌上的每個人都能找到喜歡的菜肴。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三)餐具禮儀中餐使用的餐具通常有筷子、勺子、碗、碟和輔助餐具,如杯子、盤子、濕巾等,這些餐具在使用時都有一定的禮儀規(guī)范。1.筷子筷子是中餐的主要餐具,更是必不可少的餐具,一般用它來夾取食物??曜油ǔJ浅呻p使用而不能只用一根,要整齊擺放在筷子架或菜盤上,不要讓筷子一根橫放、一根豎放或交叉擺放,要讓同一桌的筷子長短粗細一致。一般都習慣用右手握筷,所以筷子通常都擺在客人就座的右邊。筷子的正確握法是以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指頭的前部共同捏住筷子的上部分約1/3處。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三)餐具禮儀1.筷子使用筷子有很多禁忌,下面列舉十忌:忌舔筷:夾菜前將筷子放入嘴中舔舐,或當牙簽;忌迷筷:舉筷不定,不知夾什么菜好;忌臟筷:用筷子在盤里翻揀夾菜;忌指筷:拿筷子指人;忌淚筷:夾菜時不干凈,菜上掛湯淋了一桌;忌插筷:將筷子插在飯菜上;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三)餐具禮儀1.筷子忌粘筷:筷子上還粘著東西又去夾別的菜;忌連筷:同一道菜連夾3次以上;忌敲筷:用筷子敲擊餐具或桌面;忌分筷:將筷子分放在餐具左右,只有在吃絕交飯時才這樣擺。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三)餐具禮儀2.勺子中餐的勺子以短柄瓷質(zhì)為主,主要用來喝湯和羹,有時也可以用勺子輔助筷子取菜,但盡量不要用勺子單獨取菜。用勺子取食物時,不要過滿,以免溢出來弄臟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在舀取食物后,可以在原處停留片刻,湯汁不再往下流時,再移回來享用。用勺子取食物后,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的碟子里,不要再把它倒回原處。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燙,不可用勺子舀來舀去,也不要用嘴對著吹,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等涼了再吃。當菜碗中擺放了公勺時,要用公勺取菜,但不要忘了放回去。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三)餐具禮儀3.碗碗主要用于盛放主食,或者羹、湯。要用筷子或勺子取碗內(nèi)的東西吃,不可端起碗往嘴里倒食物,更不能去吸碗。碗如果暫時不用,不可以盛放雜物。不要把碗倒扣過來放在桌上。要注意端碗的姿勢,不可用手掌托著碗,也不要把碗抱在胸前。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三)餐具禮儀4.盤子(碟子)在餐桌上使用的盤子通常比較小,又稱作碟子,也有的稱骨碟,它起到一個中轉的作用,可以暫放從餐桌上取來的菜肴,也可盛裝骨頭等棄物。不要一次性夾放太多菜放到盤子里,這樣會顯得像是沒吃過菜一樣。也不要堆放很多品種不同的菜,以免看起來很雜亂。不要將食物的殘渣、骨頭、魚刺等吐在餐桌上,而應用筷子夾著輕輕放在盤子前端。如果盤子堆滿了棄物,則要請服務員及時更換。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三)餐具禮儀5.其他(1)濕毛巾。比較講究的正式宴會在餐桌上放有兩條濕毛巾,一條餐前用來擦手,另一條餐后用來擦嘴。也有的是由服務員餐前遞送,看到客人用臟后不斷更換。餐前的濕毛巾是用來擦手的,只用來擦手,不能擦臉、擦汗;結束前的濕毛巾是用來擦嘴的,所以也不能用來抹臉、抹汗,更不要往濕毛巾上吐臟物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三)餐具禮儀5.其他(2)水盂。有時吃中餐時需要直接用手抓食物,比如吃海鮮或帶殼的食物,遇到這種場合,桌上往往會擺上一個水盂,為了消毒和美觀,會在水盂中放幾片檸檬,水盂里的水只能用來洗手。洗手時注意動作要輕柔,不要讓水濺出,洗過手后用毛巾擦干,不要甩干。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三)餐具禮儀5.其他(3)牙簽。牙簽主要用來剔牙,有的食物也需要使用牙簽。不要當眾剔牙,如果非要剔的話要用手或餐巾遮住嘴巴。剔出來的東西千萬不要拿來看或再次放入口中,也不能隨手亂彈或隨口吐出。不要叼牙簽,否則會讓人覺得你玩世不恭。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四)用餐禮儀1.喝湯禮儀喝湯時不能發(fā)出咕嚕咕嚕的聲響,有些人對此不太注意,不以為然,這是十分粗魯、缺乏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不可對著熱湯吹氣,應該用湯勺舀出部分盛入碗中品嘗,待湯羹稍許降溫后,用湯勺舀取一勺慢慢送到嘴邊咽下。不可直接端碗一飲而盡,此舉雖豪邁,但實為不雅,而且與正式宴會的品位格格不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左手扶碗,右手持湯匙舀湯喝。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四)用餐禮儀2.飲酒禮儀酒在宴會中能起到開胃助興的作用,尤其跟相應的美味菜肴搭配后,兩者相得益彰。正式的中餐宴會上一般飲用白酒或葡萄酒,其中葡萄酒多用紅葡萄酒,因為紅色代表喜慶,其味道也較為甘甜。因此,餐桌上通常會擺放著大小不等的三種杯子,從左至右,依次是白酒杯、葡萄酒杯和水杯。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四)用餐禮儀2.飲酒禮儀(1)斟酒禮儀。正式用餐前,主人為表示對來賓的敬重和友好,會親自斟酒,應注意當場啟封酒,斟酒時一視同仁。要按照順時針的方向,先為尊者和嘉賓倒酒,所斟酒量要適度,除白酒外,其他酒不必斟滿。為他人斟酒之前,要充分尊重對方的意愿,如果對方因信仰、習慣或身體健康等緣故不能喝酒,可為其提供飲料或茶水代替,不要非讓對方喝酒,畢竟祝酒干杯,是需要雙方情愿的。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四)用餐禮儀2.飲酒禮儀(2)受酒禮儀。主人斟酒時,客人應端起酒杯致謝,可起身站立或欠身點頭致謝,也可使用“叩指禮”,即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一起,指尖朝下,輕叩桌面以示謝意。不要左右躲藏,敲擊杯口,尤其不要當別人斟滿酒之后又倒入他人杯中或趁人不注意潑灑到地上,這不僅失禮,而且讓別人覺得你“酒風”不正,畢竟“酒品如人品”。實在不能喝酒,可禮貌地向主人說明原因。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四)用餐禮儀2.飲酒禮儀(3)敬酒禮儀。宴席間的相互敬酒是用餐時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飲酒前,主人通常會說一段祝愿或祝福類的話語,對來賓表示歡迎,祝酒詞越精練越好,千萬不要長篇大論。如果是正式的祝酒詞,應選擇在賓客入席后和用餐前開始。敬酒可隨時在用餐過程中進行。敬酒時,敬酒之人應起身站立,面朝被敬之人,右手端持酒杯,或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帶微笑,眼神柔和,并致以簡短的祝福。敬酒前應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清主次。應以年齡長幼、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先后順序,特別是跟不熟悉的人在一起,最好事先打聽對方的身份和稱呼。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四)用餐禮儀3.品茶禮儀喝茶是中國人自古就有的習慣,在許多正式宴請的場合,飯前餐后,喝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品茶禮儀也是宴請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1)斟茶。泡茶是品茶過程中很講究的階段,主人最好不當著客人的面用手取茶沖泡,應該用茶勺舀取茶葉,或用茶罐蓋輕磕茶罐將茶葉倒入茶壺或茶杯。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四)用餐禮儀3.品茶禮儀(1)斟茶。要充分考慮賓客的喜好,條件允許的話,可以事先多儲備幾種茶葉供賓客選擇,詢問賓客有無禁忌,如果賓客回答“隨意”的話,應盡量選擇茶味適中或具有特色的茶葉。如果對方不喜歡喝茶,可以詢問賓客是否喝其他飲料。通常,不習慣喝茶的人,也會及時向主人說明。看茶時,應當遵循“茶不宜滿,七分最好”的原則。一般待客時,可由晚輩為賓客奉茶,待見重要客人時,主人應該親自奉茶。為賓客斟茶續(xù)水時,不要妨礙他人,應一手拿起茶杯,在遠離賓客身體、座位和桌子的地方把水續(xù)上。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四)用餐禮儀3.品茶禮儀(2)品茶。若奉茶的一方身份高或是長輩,應起身站立,雙手捧接。對方為自己續(xù)水時,也應以禮相待,面帶微笑,點頭示意,并說“多謝”。端茶時,應用一只手持握杯把,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或杯口,不能直接用手拿握杯口或端起杯底。品茶時,應小口細心品嘗,每飲一口茶后,茶水應在口中稍停留片刻再吞咽,這樣才能品出茶葉的香味。同時,還應稱贊茶味的香濃可口,不可一飲而盡,也不能喝出“咕咚”的聲音來。茶水太燙時盡量不去吹,應放置待其自然冷卻再喝。不要用手去掏杯中的茶葉嚼吃。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四)用餐禮儀4.應注意的細節(jié)●用餐時,如果不知道自己該坐哪個座位,最好等主人指引后入席,以免坐了不該坐的位置;●菜上來后要等主賓夾第一筷后,眾人才能動筷;●吃飯時細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或發(fā)出很大的響聲;●讓菜不布菜,可以為別人推薦好吃的菜,但不要自作主張硬給別人夾菜;●盡量讓餐桌中間的轉盤順時針方向轉動;●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去撈湯中的食物;●不要高談闊論,唾沫四濺;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四、中餐禮儀(四)用餐禮儀4.應注意的細節(jié)●不要當眾修飾儀表,如整理頭發(fā)、化妝補妝、寬衣解帶、脫襪脫鞋等,如確實有需要可以去化妝間或洗手間整理;●不要見到自己喜歡的菜,就連續(xù)夾很多而不考慮別人用過沒有。夠不到的菜,可以請人幫助,不宜起身甚至離座去取。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一)西餐特點1.講究營養(yǎng),注重搭配2.選料精細,用材廣泛3.講究調(diào)味,強調(diào)色澤4.工藝嚴謹,器皿講究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二)席位禮儀1.基本原則(1)恭敬主賓。(2)女士優(yōu)先。(3)距離定位。(4)面門為上。(5)交叉排列。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二)席位禮儀2.位次排列西餐的位次排法與中餐有一定的區(qū)別,中餐多使用圓桌,西餐則以長桌為主。長桌的位次排法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1)長桌排列時,男女主人分坐兩頭,門邊為男主人,面門一端為女主人,男主人右邊是女主賓,女主人右邊是男主賓,其余依序排列(2)桌子是T形或門字形時,橫排中央位置是男女主人位,身旁兩邊分別是男女主賓座位,其余依序排列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三)餐具禮儀1.餐具的種類及擺放西餐所用的餐具主要是刀叉、餐匙、餐巾等。在正規(guī)的西餐宴會上,通常都講究吃一道菜換一副刀叉,品嘗每道菜肴時,都要使用專門的刀叉,不可亂用。根據(jù)食物的不同,刀叉的形狀也不同,有吃魚專用的刀叉、吃肉專用的刀叉、挑抹黃油專用的餐刀、吃甜品所用的刀叉等。刀叉的擺放一般是餐刀在右,餐叉在左,均是縱向擺放在餐盤的兩側,讓用餐者方便使用。叉如果不是與刀并用,叉齒應該向上。如果不懂哪種形狀的刀叉的使用,只要記住依次從兩邊由外側向內(nèi)側取用即可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三)餐具禮儀2.刀叉的用法(1)刀叉的區(qū)別。餐刀和餐叉既可以配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餐刀主要用來切割食物,可分為3種:一種是帶小鋸齒的,用來切割肉類食物。另兩種也帶鋸齒,刀較大者是用來將大片蔬菜切成小片的;小巧型的,刀尖是圓頭,頂端微上翹的刀,是用來切面包、挑抹果醬或用于奶油涂在面包上。餐叉用來叉起食物,可以單獨用于叉食或取食,也可以用于取食頭道菜和餡餅,還可以用于取食那些無須切割的主菜。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三)餐具禮儀2.刀叉的用法(2)刀叉的握法。用刀時,應將刀柄的尾端置于手掌之中,以拇指抵住刀柄的一側,食指按在刀柄上,其余三指則順勢彎曲,握住刀柄。持叉應盡可能持住叉柄的末端,叉柄倚在中指上,中間則以無名指和小指為支撐。(3)刀叉的使用。刀叉的使用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英式法,一種是美式法。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三)餐具禮儀2.刀叉的用法(3)刀叉的使用。英式方法是要求用餐者在吃飯時,始終右手持刀,左手持叉,邊切割邊取食,將食物叉起時,叉尖是朝下的。美式方法是用餐者右刀左叉,一次性把餐盤中的食物全部切成小塊后,將刀放在盤子上,注意刀刃要朝內(nèi),然后叉子從左手換到右手,用叉子叉起已經(jīng)切成小塊的食物食用,吃的時候叉尖朝上。但無論哪種方法,都不要用刀挑食物吃,動作要輕緩,不讓刀叉磕碰牙齒或餐盤發(fā)出聲響。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三)餐具禮儀3.餐匙的用法在正式的西餐宴會中,每套餐具中會擺放兩把或兩把以上的餐匙。這里主要介紹兩種餐匙,一種是湯匙,一種是甜品匙,兩者形狀不同,用途也完全不一樣。形狀較大的是湯匙,它一般縱向擺放在用餐者的右邊;較小的是甜品匙,它一般橫向擺放在吃甜品專用刀叉的正上方。在使用餐匙取食時,動作要干脆,不可將甜品或湯羹來回翻攪,一旦品嘗舀出部分時,要一次性吃完,切忌一餐匙的食物,反復品嘗幾次。使用餐匙時,要盡量保持餐匙的干凈,不要弄得匙面和匙柄到處是食物。餐匙除了可以喝湯和吃甜品外,不可直接舀取其他菜肴。使用餐匙后,應將它放回原位,不可放在甜品或湯碗中。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三)餐具禮儀4.餐巾的用法餐巾看似普通,在餐桌上卻發(fā)揮著多重作用。不同的餐巾可以根據(jù)宴會的性質(zhì)疊成不同的圖案,如扇形、皇冠形、長方形等,形狀各異的餐巾可與就餐環(huán)境相得益彰。一般餐巾會放置在水杯中,也可平放在用餐者左側的桌面上或底盤上。餐巾一般是在開始用餐時取用,先將餐巾對折,將褶線朝向自己,平鋪在并攏的雙腿上,主要是為了防止進餐時掉落的菜肴、湯汁弄臟衣物。在西方的宴會上,餐巾就是用來擦拭的,賓客盡量不要拿出自己的手帕或者紙巾來代替餐巾,這不僅違反用餐的禮儀,還會讓主人覺得這是在嫌棄餐巾不衛(wèi)生。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四)用餐禮儀1.用餐場合(1)雞尾酒會。(2)晚宴。(3)自助餐。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四)用餐禮儀2.餐桌禮儀(1)入座禮儀。入座是西餐禮儀的第一步。在比較正式的宴會上,應從椅子的左邊入座,首先站立在座位的左邊,左腳先往前邁出一步,然后右腳邁至椅子前方,最后左腳往右邁一步,這樣簡單的三步就是最標準的西餐入座禮儀。如果你的座位在最左邊靠墻的地方,無法從左側進入時,可以從右邊入座,步伐同左側入座剛好相反。如果男士和女士一同用餐,男士應為女士挪開凳子,協(xié)助女士入座,以顯紳士風度。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四)用餐禮儀2.餐桌禮儀(2)舉止禮儀。就座后,坐姿應端正,女教師雙腿應并攏。吃面包時,要用食指和拇指把面包撕下來一小塊放入口中食用,不要用刀切面包,也不要用叉子叉著吃。如果需要抹上黃油,不要把整塊面包全都抹上黃油,而是將黃油抹在撕下來的小塊面包上。吃硬面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面包屑會掉落,此時可用刀先將面包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的鋸面包。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四)用餐禮儀2.餐桌禮儀(2)舉止禮儀。喝湯不能吸著喝,一定要用湯匙舀湯,而且舀湯的方向應該是由內(nèi)向外,然后把湯送入口中,盡量不要發(fā)出聲音。用餐期間,如果餐具不慎掉落到地上,可招手示意服務員代撿,并送一套干凈的過來,不要自己低頭彎腰去撿。西餐是吃文化、吃氛圍,西餐廳一般都很安靜,光線柔和,伴有舒緩的輕音樂,所以用餐、交談、走動都要盡量輕緩,不要破壞其他用餐者的雅興,更不要大聲呼喚服務員或高聲勸酒。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四)用餐禮儀(3)飲酒禮儀。在正式的西餐宴會中,酒是餐桌上的主旋律,一般有餐前酒、進餐酒、餐后酒三種。餐前酒,也叫開胃酒,是在正式用餐前飲用的,一般有雞尾酒、威士忌、伏爾加、啤酒、葡萄酒等,開胃酒不宜喝太多,喝多反而影響食欲。進餐酒是正式用餐時飲用的酒,通常是指葡萄酒。餐后酒是有助餐后消化的酒,比如白蘭地,其酒精濃度在42°~43°。第二節(jié)餐飲禮儀五、西餐禮儀(四)用餐禮儀(4)喝咖啡禮儀。在西方,除了在餐桌上吃飯喝酒外,還有另外一種宴請方式,就是喝咖啡,最常見的地點有休息廳、咖啡廳等。喝咖啡時,要特別注意個人的行為舉止,主要從飲用的數(shù)量、配料的添加、品用的方法等方面加以注意。喝咖啡時要注意適可而止,所點咖啡每人不要超過三杯,喝咖啡不是為了解決口渴。根據(jù)個人口味的需求,喝咖啡時會往杯里添加一些改善口味的配料,比如牛奶、糖塊等。喝咖啡本身是一種很愜意的交際方式,所以舉止也應得體、文雅。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一、行路禮儀出行時應遵守交通規(guī)則,過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橫道,不亂穿馬路,更不可翻越欄桿。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行人靠右走等交通規(guī)則要牢記心中。不要邊走路邊抽煙或邊吃東西。不隨地吐痰,有痰時要吐在面巾紙上再扔進垃圾桶內(nèi)。不亂扔果皮紙屑等雜物。愛護公共設施,不弄臟、弄壞報欄、座椅、電話亭等公物,不踐踏草坪、攀折樹木、采摘花卉,不信手涂鴉。遇到老人、小孩兒和行動不便的人要禮讓,在人多的地方不要擁擠,依次而過。在人行道上行走時,自覺讓出盲道。行進時與身邊的人保持適當?shù)木嚯x,不可緊挨著陌生人,否則會讓他人感覺不自在。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一、行路禮儀在路上遇到突發(fā)事件,或別人發(fā)生矛盾,不要圍觀起哄、添火加油,能為他人解決矛盾時,應盡力主持公道,如果自己無能為力,則要快速離開并報警。在路上遇到熟人時,應禮貌地主動打招呼,問候?qū)Ψ?,不能視而不見,裝作沒看到,把頭扭向一邊。也不要在馬路上高聲叫喊遠處的熟人。問路時態(tài)度要誠懇,使用禮貌用語,如“您好”“請問”,無論對方能否為你指路,都要感謝對方。如果遇到別人問路,要熱心回答,不能置之不理、冷漠對待。假如自己也不知道,則要向?qū)Ψ秸f明,請其轉問他人,并表示歉意。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二、行車禮儀開車上下班的教師越來越多,要時刻牢記“寧停三分,不搶一秒”“一慢二看三通過”等行車警語,開車進校園更要謹慎慢行,除了認真遵守一切交通法規(guī)外,還應該特別注意以下細節(jié):開車要系好安全帶,會車要變換車燈。女教師不要穿高跟鞋或有防水臺的鞋開車,否則,腳部的感覺會很遲鈍,容易控制失靈??稍谲嚿蟼湟浑p平跟鞋用于開車。不要對車內(nèi)過度裝飾,又是香水瓶,又是各種掛件和車貼,干擾視線,易帶來安全隱患。帶嬰幼兒行車時,不要讓他們坐在副駕駛位置,坐后排時也要使用兒童安全座椅。過斑馬線時要禮讓行人,下雨天開車,旁邊有行人時,要減速慢行,不要把水濺到行人身上。開車時不要接打電話,不要把車內(nèi)音響開得太大,更不要向車外拋撒垃圾。遇上會車,要相互禮讓。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三、乘電梯禮儀1.乘直升梯禮儀等候電梯時,應自覺排隊,不可全部擠在電梯門口,影響電梯里的人出電梯。電梯即將關門時,不要扒門。電梯超載時不要強行擠入,自己靠近門口時要主動退出。如果攜帶較多物品,則應注意不妨礙其他人。進入電梯后,應面朝電梯口,不要四處張望或盯著某一個人看,可以看電梯門或樓層顯示數(shù)字,避免與陌生人臉對臉的尷尬。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三、乘電梯禮儀1.乘直升梯禮儀快到自己所去的樓層時,應提前等候在靠近電梯門的地方,不要等電梯到達時,才匆匆擠出人群。出電梯時應遵守秩序,由外而內(nèi)依次走出電梯,不要爭搶。乘電梯過程中,如發(fā)生故障,不要驚慌失措,應馬上撥打救援電話,耐心等候,不可冒險扒門而出。陪同客人、領導或長輩乘坐電梯時,先按電梯按鈕,電梯門打開后,如果里面有電梯服務人員,則請客人和長輩先進入電梯,如果里面沒有電梯服務人員,則自己要先進入電梯,一手按住電梯“開”的按鈕,另一手按住電梯門,口中禮貌地說“請進”,請客人或長輩安全進入電梯。如遇火警,千萬不要再乘直升電梯。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三、乘電梯禮儀2.乘自動扶梯禮儀乘自動扶梯時應靠右站立,讓出左側通道,方便有急事的人通過。手要扶住電梯扶手,以免發(fā)生危險。主動照顧同行的老人、小孩和行動不方便的人。有急事要走急行通道時要確保安全,并向主動為自己讓路的人致謝。不可逆行。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四、乘坐交通工具禮儀(一)乘坐汽車禮儀1.乘坐轎車禮儀入座時要大方端莊,從容穩(wěn)重。女教師乘坐轎車的正確姿勢是:打開車門后,轉身背對車門,先輕輕坐下,將頭和身體移入車內(nèi),再將雙腳輕輕觸碰一下,意為將腳底的灰塵抖落,然后雙腳并攏收入車內(nèi),坐好后可稍稍調(diào)整坐姿。如果是穿裙子,則在坐下之前先把裙子理好,坐下后再將雙腿收入車內(nèi)。女教師穿較低胸的衣服時,建議披一條絲巾,也可以用手輕按胸前,并盡量保持身體正直。下車時,先打開車門,轉身面對車門,同時將雙腳慢慢移出車門,女教師仍要注意雙腳并攏,雙腳落地踩穩(wěn)后,再將身體移出車外。雨雪天氣,上車之前,要把雨具收好并用袋子裝好,把身上的雨雪拍打干凈。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四、乘坐交通工具禮儀(一)乘坐汽車禮儀2.乘坐公共汽車禮儀排隊候車,先下后上,不要推拉、擠撞他人,遇到老弱病殘孕等行動不便的乘客,要讓其先上車。上車后盡量往車廂里面走,不要堵在車門口,以免影響他人上車。到站前,要提前向車門移動,要向主動為自己讓道的乘客說“謝謝”,等車停穩(wěn)后有秩序地下車。尊老愛幼,不搶占座位,遇到老人、殘疾人、孕婦及懷抱兒童的乘客要主動讓座,如果自己是站著的,也要把有扶手的空間或空間大的地方讓出來,不能熟視無睹。當他人為自己讓座時,要表示感謝。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四、乘坐交通工具禮儀(一)乘坐汽車禮儀2.乘坐公共汽車禮儀在公共汽車上不小心碰撞是難免的,不要斤斤計較,應互相謙讓。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別人,要馬上道歉,請別人原諒;如果別人碰到了自己,則要待人寬容,不要不依不饒。上車后把物品安放到位,不要把自己的行李物品放在旁邊的空座上。車上設有老弱病殘孕專座,一般情況下不應坐在這些有明顯標志的座位上。不隨意吃東西,不吸煙,不吐痰,不亂丟果皮紙屑,更不要隨手將垃圾扔出車外。不攜帶危險物品上車,不帶寵物上車。在車上保持安靜,帶著孩子時不可讓他們在車上玩鬧。在車上遇到熟人時點頭示意即可,不必擠過去交談。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四、乘坐交通工具禮儀(二)乘坐火車禮儀候車時保持候車室內(nèi)安靜,不大聲說話、接聽電話,不旁若無人地聊天兒嬉鬧。自覺維護候車室衛(wèi)生,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丟棄吃剩的食物,用過的紙杯、喝光的飲料瓶,應放入垃圾桶內(nèi)。在候車室休息時,一人一座,不要一人占多座,更不要躺在座椅上休息睡覺。檢票時有秩序地排隊,不要擁擠。進入車廂后,對號入座,如果身邊有老弱病殘的乘客,要學會禮讓。如果你是上鋪,不要長時間坐在下鋪上;如果你是下鋪,則不要冷漠地對待坐在下鋪的乘客。車廂內(nèi)不要隨意脫鞋襪,休息時不要東倒西歪,或把腳蹺到對面的座位上。到了車廂內(nèi)熄燈的時間,談話時應小聲,不要影響其他乘客休息。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四、乘坐交通工具禮儀(三)乘坐高鐵禮儀高鐵開車前3分鐘停止檢票,而且高鐵的安檢、實名制車票的抽檢都需要時間,所以要提前到達高鐵站,為乘車預留出充分的時間。進站安檢時,應自覺排隊,按順序?qū)⑿欣钗锲贩旁诎矙z儀上,安檢后,請認準自己的物品,防止遺忘、錯拿、丟失或被盜。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最好把行李物品放在自己的視線之內(nèi)。列車中途停車時,要注意檢視自己的物品,謹防被其他乘客拿錯或被人故意拿走。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四、乘坐交通工具禮儀(三)乘坐高鐵禮儀高鐵列車在各經(jīng)停站一般只停車一兩分鐘,乘客上下車的時間很短,不要下車去休息、抽煙,以免耽誤行程。高鐵列車屬于全封閉式車廂,全列車禁止吸煙,即使在車廂連接處或洗手間內(nèi)吸煙,列車監(jiān)控系統(tǒng)都會自動報警,所以不要在車廂內(nèi)吸煙。高鐵車廂與車廂的連接處設有放置大件行李的地方,上車后可將大件行李放于此處,不要帶進過道妨礙他人通行。座位前的小桌板承重有限,只是用于餐飲和放置輕微物品,不要放置重物,更不要讓小孩坐在上面而造成危險。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四、乘坐交通工具禮儀(四)乘坐地鐵禮儀乘坐地鐵應按照標志的提示排隊。在站臺候車時,請站在兩側的箭頭內(nèi)側指示區(qū),中間的箭頭指示區(qū)留給下車的乘客,這樣井然有序,更能節(jié)約時間。應該讓下車的旅客先下來,上車的乘客再依次排隊上車。上下班高峰期,乘客很多,通道窄的地方,切不可故意擁擠,一定要按順序行走,否則,很容易發(fā)生危險。關門的警示鈴響起時,如果還沒上車,則應耐心等候下一趟,而不要不顧一切地往車上擠。如果真的趕時間,最好的辦法就是提早出門。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四、乘坐交通工具禮儀(四)乘坐地鐵禮儀因為地鐵的空間比較狹小,所以禁止在車廂內(nèi)飲食。落座時,一定要注意坐姿的規(guī)范,不可把腳伸到過道而影響他人通過,女教師兩腿要收攏、并緊,如果裙子太短,可以把手袋放在腿上稍做遮擋,“走光”是最失禮的。乘坐地鐵不能旁若無人地隨意脫鞋襪,不能把垃圾丟在車廂內(nèi)。不可一人占多席,更不可隨意躺在座位上。不可大聲在地鐵里接打電話。女教師不要在地鐵內(nèi)當眾化妝,情侶應避免在車廂里當眾擁吻。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四、乘坐交通工具禮儀(五)乘坐飛機禮儀乘坐飛機要提前到達機場,國內(nèi)航班至少提前1小時到達,國際航班則至少提前2小時到達,以留出充裕的時間托運行李、換登機牌、過安檢。一旦拿了登機牌,要按時登機,如果你不按時登機,可能會導致整個飛機不能按時起飛。因為你一旦領了登機牌,就意味著行李可能已經(jīng)托運,而你又沒登機,就需要把所有的行李都清理出來,確認你的行李,看看是否有危險物品,這樣會延誤飛機上所有乘客的行程。在候機大廳內(nèi)要照看好自己的行李,如果用行李車來運送行李,不要把行李車停放在通道上影響他人。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四、乘坐交通工具禮儀(五)乘坐飛機禮儀遇上飛機晚點,應聽從機場的調(diào)度,耐心等候,不要大聲吵嚷,更不要與機場工作人員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進出艙門時,都有乘務人員站在艙門口迎送乘客,她們熱情、微笑向你問好時,作為乘客,也應點頭致意、問好或者致謝。登機后,根據(jù)飛機座位上的標示對號入座。飛機起飛前,應認真聽乘務員講解示范降落傘和氧氣面罩等的使用方法,以便出現(xiàn)意外時使用。聽從飛機上廣播的提醒,起飛時系好安全帶,收起小桌板,打開遮光板,關閉通信工具、便攜式電腦等電子設備。遵守“請勿吸煙”的規(guī)定。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四、乘坐交通工具禮儀(五)乘坐飛機禮儀飛機起飛后可看書看報,也可與同座交談,但聲音不要過大,不要隔著座位和同行的人聊天說話。飛機上不宜討論有關劫機、墜機、撞機等不幸的事件,也不要對于飛機的性能信口開河,這樣會對其他乘客的心理造成恐慌。飛機上的座椅可以調(diào)整靠背的角度,便于乘客休息,但調(diào)整靠背時要考慮到后面的乘客,不要突然放下座椅靠背,或者突然恢復原位置,以免驚擾到他人。不要坐下后隨意脫鞋,“污染”機艙的空氣。尊重乘務人員,他們的工作非常重要,不要把他們當成保姆隨意使喚。如果對他們的服務有意見,可以下飛機以后投訴,而不是在飛機上大吵大鬧。第三節(jié)出行禮儀四、乘坐交通工具禮儀(五)乘坐飛機禮儀因為飛機上的衛(wèi)生間是男女共用的,因此一定要保持衛(wèi)生間的清潔,女教師不要長期占著衛(wèi)生間在里面補妝。不要在供應飲食的時候到衛(wèi)生間去,因為餐車在通道中間,乘客是無法通過的。下飛機前,要將垃圾集中放進座位前的垃圾袋內(nèi),不要隨意丟棄。要把飛機上的物品如耳機、毛毯等整理好,以減輕乘務員的勞動強度。飛機著陸后,不要急于開啟手機,不要馬上站起來去拿行李。要等信號燈熄滅以后,再解開安全帶,帶好隨身物品,依次走出機艙。出艙門時,不要忘了向乘務員道謝。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一、書信禮儀(一)箋文禮儀箋文由三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有其禮儀規(guī)范。第一部分是開頭,包括稱謂、提稱語、起首應酬語。第二部分是正文,這是書信的主體部分,即寫信人要說的話。第三部分是結尾,包括結尾應酬語、結尾敬語、署名、日期。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一、書信禮儀(二)封文禮儀封文是寫給郵遞人員看的,所以封文應該是用郵遞員的口吻來寫,可用“馬梅教授收”“田文波董事長親啟”等表述,不可寫“姚小平媽媽親啟”“趙志剛叔叔收”。寄信人一欄也不可空著或用“內(nèi)詳”字眼,這樣既不便于郵遞員在信件沒有送達時退回,也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二、電話禮儀(一)撥打電話禮儀1.擇時早上八點之前,晚上十點以后,中午午休時間不要給人打電話。有公事盡量打?qū)Ψ降霓k公電話,如果有緊急的事情確實需要打?qū)Ψ郊依锏碾娫?,則要在電話中說明,因事情緊急,情非得已,打擾了,請對方諒解。盡量縮短通話時間,厘清條理,長話短說,無話不說。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二、電話禮儀(一)撥打電話禮儀2.步驟首先要稱呼、問候?qū)Ψ?。其次要簡單地自我介紹,如果是公事電話,要報自己的學校、部門、姓名等,如果是私人電話,也要介紹自己,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對方應該知道你是誰,更不要讓對方來猜。再次,要說明打電話的目的。最后,道別時注意掛電話的順序,位尊者先掛,放下話筒時動作一定要輕緩無聲。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二、電話禮儀(二)接聽電話禮儀接聽電話要及時,遵守鈴聲不過三的原則,即三聲之內(nèi)要迅速接電話。也不能太快,鈴聲剛響一下就拿起電話,會令對方措手不及,有時也很容易掉線。如果電話那頭要找的人不在,可適當做記錄,并及時轉告對方。如果正接電話時又有電話進來,則應請正通話的一方不掛線稍等,待跟后打電話的一方說明后再繼續(xù)通話,應遵循先來后到的原則。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二、電話禮儀(三)手機使用禮儀1.接打電話禮儀要保持手機暢通,更換了號碼要及時告訴別人,不要等別人打你電話時,傳出來的聲音是:您撥打的電話已停機。不要邊走邊打電話,這會分散你的注意力,也會影響你的視線,存在安全隱患。不要在電梯內(nèi)打電話,電梯內(nèi)是一個小型的公共場所,旁若無人地說話,會讓身邊同乘電梯的人感覺不舒服。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二、電話禮儀(三)手機使用禮儀1.接打電話禮儀在會議中、參加重大活動、和別人交談時,最好把手機調(diào)到靜音或者震動,必要時還應關閉手機,這樣既顯示了對別人的尊重,也不會打斷交談的思路。手機鈴聲響個不停,肯定會引起別人的不快。教師上課時最好關閉手機,這既是對課堂的尊重,也利于自己集中精力傳授知識。此外,在病房里、飛機上、開車時、加油站里不要接打電話,容易引起事故。無論在任何場所,接聽手機時都不要旁若無人地高聲說話。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二、電話禮儀(三)手機使用禮儀2.手機短信禮儀很多人習慣用短信來互致問候。短信是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向?qū)Ψ桨l(fā)送文字、圖片等符號性信息的交流方式,它確實是一種既省時省力,又可傳情達意、聯(lián)絡感情的交流方式,但應注意以下幾點:(1)祝福短信最好是自己編寫的。(2)短信中一定要有稱謂和落款。(3)不要轉發(fā)強迫性短信。(4)及時回復來信。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二、電話禮儀(三)手機使用禮儀3.微信禮儀微信,是騰訊公司研發(fā)的一種手機交流應用軟件,可以與人發(fā)送語音短信、文字和視頻,正如其廣告所言,它已成為當今社會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1)不要影響他人。(2)不要公群私聊。(3)不要談論敏感話題。(4)不要隨意轉發(fā)未經(jīng)證實的消息。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三、電子郵件禮儀(三)手機使用禮儀電子郵件是一種用電子手段傳送信息的通信方式。一封完整的電子郵件,由標題、稱呼和問候、正文和附件、署名和日期等幾個因素構成。教師使用電子郵件的頻率是很高的,例如,收發(fā)論文、收發(fā)會議通知等。1.標題標題是一封郵件的眼睛,它應該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通過標題可以看出郵件的主要內(nèi)容,以方便收件人判斷郵件的輕重緩急。所以,郵件標題不能用太大或太空的話,也不可空著標題一欄不填,這是極不禮貌的行為。標題要言簡意賅,千萬不要有錯別字。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三、電子郵件禮儀(三)手機使用禮儀2.稱呼和問候郵件的開頭一定要有稱呼和問候,這個稱呼雖然不像普通書信那樣正式,但也要能表現(xiàn)出發(fā)郵件人的謙虛有禮。如果對方有職務,可以按照職務來稱呼,如李校長、王院長;如果對方是特定的職業(yè),也可以按職業(yè)來稱呼,如張教授、何醫(yī)生;如果弄不清楚如何稱呼對方,對女性稱呼女士,對男性稱呼先生也可。問候更不能少,簡單的“你好”“您好”都可以。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三、電子郵件禮儀(三)手機使用禮儀3.正文和附件郵件正文要簡明扼要,不可長篇大論,最好不需要收信人拖滾動條看完。正文多用短句,不使用過長或晦澀難懂的詞和句子。如果正文內(nèi)容較多,則應該用附件將情況說清楚,使用附件時,應在正文中對附件做簡要說明,也是提醒收件人查看附件。附件的命名簡單明了,要能體現(xiàn)附件的主要內(nèi)容。如果附件過多,最好進行打包,壓縮成一個文件后發(fā)送。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三、電子郵件禮儀(三)手機使用禮儀4.署名和日期郵件結尾應有署名,也可以適當加上公司、電話等信息。一般來說,署名的字號應比正文略小一號,在名字的下一行還應注明日期。使用郵件小貼士:發(fā)送郵件時最好一次把事情說完,不要發(fā)完郵件后才想起來還有事情沒有說,再發(fā)補充,或者說明,這會給人留下辦事毛躁的印象。寫完郵件后多檢查幾遍,語句是否通順,是否有錯別字,特別是英文單詞,一定要進行拼寫檢查。禮貌用語適當多用,如請、謝謝之類的詞要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提倡使用自動回復,這有可能被視為無禮,因為它會給人居高臨下的感覺。第四節(jié)通信禮儀四、網(wǎng)絡禮儀1.真誠友善,寬以待人2.互相尊重,慎獨自律3.用語規(guī)范,目的明確第五節(jié)拜訪禮儀一、拜訪前的禮儀(一)拜訪時間的選擇拜訪的時間應該由雙方商量來定,但是如果沒有明確說明,拜訪者在選擇拜訪時間時以不妨礙對方為原則。如果是到對方家里去,一定要避開吃飯的時間、午飯后的休息時間和晚上太晚的時間。一般情況下,下午三四點鐘或晚上七八點是比較合適的。如果是事務拜訪,需要到對方的工作場所去,也盡量避開星期一和工作日上下班的時間。星期一大多數(shù)都要開例會,上下班時間會比較匆忙,沒有心思接受拜訪。不能只在有求于人的時候才想到拜訪,臨時抱佛腳,往往難以達到拜訪的目的。第五節(jié)拜訪禮儀一、拜訪前的禮儀(二)拜訪地點的確定(1)辦公地點:到對方的工作場所去,比如,辦公室等,一般用于事務性拜訪。(2)私人住宅:到對方家里去,常常用于私人拜訪,或禮節(jié)性拜訪。比如,過年過節(jié)到領導同事、親朋好友家里拜訪。(3)休閑場所:雙方約定到一些比較適合談話、見面的場所,比如咖啡廳、茶館等。這種場所適用范圍比較廣,既可以是私人拜訪也可以是事務性拜訪。第五節(jié)拜訪禮儀一、拜訪前的禮儀(三)拜訪主題的明確去拜訪之前,要想好拜訪的主題和拜訪的目的,見面時稍做寒暄后應盡快談起拜訪的內(nèi)容和目的,這樣既可以提高效率,節(jié)約時間,也可以避免拜訪時東拉西扯,語無倫次,或無話可說,冷場尷尬。第五節(jié)拜訪禮儀二、拜訪中的禮儀1.遵時守信2.舉止文明3.及時離開第六節(jié)饋贈禮儀一、饋贈的原則饋贈時應注重以下基本原則:1.輕重得當原則2.風俗禁忌原則3.注重意義原則4.間隔適宜原則第六節(jié)饋贈禮儀二、饋贈的目的1.以交際為目的的饋贈2.以維系和鞏固人際關系為目的的饋贈3.以酬謝為目的的饋贈4.以公關為目的的饋贈第六節(jié)饋贈禮儀三、饋贈的類型1.公務性送禮2.個人間送禮3.“精神禮品”第六節(jié)饋贈禮儀四、饋贈的藝術1.禮品的選擇選擇禮品要考慮與受禮者的關系,一般不輕易送過重的禮物,否則會使對方產(chǎn)生不安的心理,或引起“重禮之下,必有所求”的猜測,應本著“交淺禮薄,誼深禮重”的一般禮俗。選擇禮品要認真、心誠,心存“敬重”之情,能夠體現(xiàn)自己所傾注的時間、才智和精力。選擇禮品要考慮受禮者的情趣、愛好、年齡、環(huán)境等因素,還要考慮一定的民俗禁忌。第六節(jié)饋贈禮儀四、饋贈的藝術2.禮品的包裝一份好的禮品如果沒有精美的包裝會大打折扣,不僅降低了禮品的內(nèi)在價值,也很難起到寄托情誼的作用。精美的包裝不僅使禮品看起來更高雅、更顯檔次,也能體現(xiàn)出贈禮人的文化水平和藝術品位,更使禮物顯得神秘。所以,一個好的禮品包裝,既有利于交往,又能引起受禮人的興趣,探究禮物的好奇心理,令雙方都覺得愉快。當然,內(nèi)容與形式也要統(tǒng)一,包裝的費用比禮品的價值還高,那就大可不必了,所以包裝要與禮物對等。第六節(jié)饋贈禮儀四、饋贈的藝術3.贈禮的時間送禮的時間通常選在相見或道別時;較為重大的節(jié)日時,如春節(jié)、中秋節(jié)、教師節(jié);對方有喜事時,如喬遷、晉升、生子等。但為了不讓對方覺得你太功利,也可以選擇平時送禮,因為過年過節(jié)送禮的人很多,你送的東西很可能就湮沒在成堆的禮物里面,對方根本注意不到,也就談不上有特殊印象了,送禮的作用也許就大打折扣。所以,過年過節(jié)要送,平時也可送,比如以出差或旅游回來為借口,把對方約出來,一起吃個飯、喝個茶,然后在這個過程中把從外地帶回的有特色的禮物送給對方。第六節(jié)饋贈禮儀四、饋贈的藝術4.贈禮的場合贈禮場合的選擇十分重要,一般情況下,不在公共場所贈禮,不在人多的場合贈禮。當對方很忙時,可以直接把禮物送到辦公室去,但是禮物一定不能外露。為了減少對方的尷尬,也可以利用快遞公司把禮物送到辦公室或?qū)Ψ郊依?,但是一定給禮物做個精美的包裝,并寫上一張心意卡。所以,在贈禮場合的選擇上,要多用心觀察對方、觀察周圍,甚至可以示意對方,讓對方來選擇場所。第六節(jié)饋贈禮儀五、受贈的禮儀1.坦然接受禮物2.當面打開禮物3.酌情還禮第六章教師涉外禮儀第一節(jié)涉外禮儀概述一、涉外禮儀的原則1.維護國家利益原則2.入鄉(xiāng)隨俗原則3.不卑不亢原則4.遵時守信原則5.尊重隱私原則6.女士優(yōu)先原則7.以右為尊原則第一節(jié)涉外禮儀概述二、涉外禮儀的禁忌1.數(shù)字禁忌2.問話禁忌3.花卉禁忌第二節(jié)教師涉外工作禮儀一、邀約禮儀(一)邀請禮儀一般情況下,邀請分為正式和非正式兩種。(1)正式邀請。它適用于正式的涉外交往中,這種邀請既講究禮儀,又要設法提醒被邀者準時赴約,因此多采用書面的形式,具體有請柬邀請、書信邀請、傳真邀請、便條邀請等形式。(2)非正式邀請。適用于涉外非正式的接洽場合,多用于較為熟悉的人之間,通常是采用當面口頭邀請、電話邀請或托人邀請等形式,這些邀請方式顯得隨意些。第二節(jié)教師涉外工作禮儀一、邀約禮儀(二)答復禮儀在涉外交往中,接到來自任何單位或個人的邀請,不論能不能接受對方的邀請,均要按照禮儀的規(guī)范給予明確的答復,對邀請者待之以禮。所有的回函,不管是接收函還是拒絕函,應在接到書面邀請之后三日內(nèi)進行答復,而且答復得越早越好,說明受邀方對邀約方的重視?;睾膬?nèi)容也是十分講究的,在回函的行文措辭上,應當表示對邀請者的尊重和友好,對能否接受邀約這一關鍵性的問題,要做出明確的答復,切勿避重就輕,讓人感覺模棱兩可,產(chǎn)生誤會。如果是拒絕,則要說明理由,言辭委婉即可。第二節(jié)教師涉外工作禮儀二、禮賓禮儀(一)會見禮儀會見是涉外活動中常見的形式之一,國際上又稱為拜會。凡身份較高者會見身份較低者,或主人會見賓客,稱為接見。相反,身份低者會見身份高者,客人會見主人,則稱為拜見。接見和拜見的回訪,都稱為回拜。會見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禮節(jié)性會見,一種是專門性會見。專門性會見簡言之就是約見,即事先約定對方某時、某地登門會見。會見大多都是雙方,也有可能是多方會見。會見的地點一般選擇在辦公室或會客室。第二節(jié)教師涉外工作禮儀二、禮賓禮儀(二)排序禮儀1.身份關系不對等時的排序禮儀當參與者的身份關系不對等時,應該按照地位高低、職務上下、年齡長幼、實力強弱進行排序,其基本原則是:上級在先,下級在后;身份高者在先,低者在后;職位高者在先,低者在后;長輩在先,晚輩在后;實力強者在先,弱者在后;女士在先,男士在后。由于各國的國家體制不同,部門之間的職務高低也不盡相同,因此,要根據(jù)各國的規(guī)定,按同等的級別和官職進行安排。第二節(jié)教師涉外工作禮儀二、禮賓禮儀(二)排序禮儀1.身份關系不對等時的排序禮儀在排位置時,應按照前后排關系排列,在主席臺上,前排為高、為尊、為強,后排次之;在同一排時,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