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案大全一、課標要求
通過觀察與體驗認識力的作用效果,學會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對力進行分解,會用力的分解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學此節(jié)內容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力的概念、力的表示及分類、力學中的三種力、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是等效思想的具體應用,等效思想是物理學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學習力的合成時學生已有所了解,本節(jié)教學要注意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運用等效思想。
矢量是完全不同于標量的一類物理量,它的運算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通過力的合成與分解掌握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為位移、速度、加速度、電場強度、磁感應強度等矢量的學習、為牛頓定律乃至整個高中物理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是高中物理要求的五種基本能力之一,本節(jié)內容要求學生要會運用平行四邊形、直角三角形、菱形等數(shù)學知識計算分力的大小,因此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綜上所述,本節(jié)內容是本章的重點也是難點,也是整個高中物理的基礎之一。
2.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通過前幾節(jié)的學習已經(jīng)對力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力學中常見的三種力、合力與分力的等效替代關系有了一定的認識,形成了一定的認知結構,并通過力的合成方法認識了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初步學會了應用幾何知識解決力學問題,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設計思想
1.課時安排
考慮到學生的認知基礎及本節(jié)內容的重要性和認知難度,筆者將本節(jié)內容分兩課時處理,把“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作為該節(jié)的第一課時內容。
2.兩類知識及教學策略
按照現(xiàn)代認知派關于知識的分類,筆者將本課時的新授知識和需要用到的原有知識分類如下:
陳述性知識:
力的作用效果──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力的分解的概念──已知合力求分力。
其中力的分解的概念是新授課的陳述性知識。
對于陳述性知識,筆者采用的教學策略主要是:
根據(jù)維果茨基的最鄰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學生原有知識越多就可能學得越多,新學知識與原有知識之間的差異就是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了讓學生高效地掌握新授知識必須在新授知識與原有知識之間架設好橋梁。對原有陳述性知識采取回憶、再現(xiàn)的方式,以利于學生回顧舊知識、掌握新授知識,為學生建立新授知識與原有知識的聯(lián)結、對新授知識的加工和組織奠定基礎。
程序性知識:
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的方法。
應用幾何知識計算分力。
應用力的分解方法分析實際問題。
對力的作用效果的認識采用體驗、實驗的策略,讓學生動手實驗,直接觀察獲得直接經(jīng)驗和直觀感受,對作圖及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程序性知識采用教師指導、學生動手、師生對話共同總結歸納的策略,讓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3.指導思想
(1)設置真實問題情境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者要想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達到對所學知識所反映的事物性質、規(guī)律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習者到現(xiàn)實世界的真實環(huán)境中去感受和體驗,獲得直接經(jīng)驗而不是只聆聽教師的講解。本課筆者創(chuàng)設了單手拉車的真實情境,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欲望,主動地提出問題──為什么一人二人都拉不動的車,老師能夠用單手拉動呢?秘密在哪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需要與內在的探究興趣。
(2)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接觸的新情境或新知識與原有的知識結構不一致時,會打破學生原來的認知平衡,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迫切希望把新情境、新知識同化與順應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去,以達到新的認知平衡。在學生的心目中,大車是不容易拉動的,而教師單手拉動了大客車這個情境就與學生的認知產(chǎn)生了沖突和矛盾,學生會急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奧秘,帶著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3)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
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本節(jié)課通過設問、實驗、練習等環(huán)節(jié)全方位地調動學生參與,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4)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現(xiàn)代教育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本課設計了小實驗:觀察斜面上物體的重力的作用效果、拉橡皮筋的小實驗,這些小實驗簡單易做,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實驗的習慣。
(5)引導學生合作、觀察與體驗
在學生實驗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觀察實驗現(xiàn)象,學會與人合作,體驗實驗探究的快樂。
(6)加強學科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指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新課改要求要加強學科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物理學不是存在于物理學家頭腦中的抽象的科學,它源于自然與生活,就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本節(jié)課注重引導學生觀察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力的分解的大量事例,如盤山公路、行李箱、幼兒園的滑梯、現(xiàn)代化的斜拉橋等,這些事例不僅讓學生學會應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更能讓學生養(yǎng)成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良好學風,深刻理解科學的價值,感悟科學的魅力。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分力的概念,認識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在無條件限制時一個力可以分解成無數(shù)對分力。
(2)認識力的分解可以從力的實際作用效果出發(fā),并能根據(jù)具體情況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求解分力。
(3)能應用力的分解分析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初步領會“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2)通過實驗,讓學生嘗試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并最終掌握規(guī)律,體會物理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學科和數(shù)學是解決物理問題的工具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感受主動和他人交往、合作及尊重他人的快樂,并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認真、仔細、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擁有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產(chǎn)實踐的意識和勇氣。
五、教學重點、難點
在具體問題中如何根據(jù)力的實際作用效果和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分解。
六、教學流程圖
七、教學準備
1.學生知識結構要求──學生在上本節(jié)課之前要求掌握以下內容:
①熟悉合力和分力的等效替代關系;
②熟知力的合成及平行四邊形定則;
③熟練掌握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數(shù)和邊長的關系。
2.學生分組實驗準備──每兩人一組,每組準備如下器材:
系繩的小車一個、自制多功能木板一塊(一面貼有白紙)、三角板兩塊、橡皮條一根(系有繩套)、彈簧秤兩只。
3.演示實驗器材:斜面上物體重力分解數(shù)字測力儀(自制)
4.實物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
八、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師生活動教學說明?
開場白,觀看視頻
3分鐘很高興能來這里和同學們共同探究物理問題,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愉快地度過接下來時光。
同學們,咱們班誰的力氣最大?
大家都力推你,看來力氣確實不小。我這兒有人想和你比試一下。請看屏幕。
〖視頻展示〗大力士拉車
和他比誰的力氣大?(大聲)
我比他還厲害!我只用單手就可以拉動大車,而且車上還要坐滿人,你們相信嗎?(大聲)
〖視頻展示〗單手拉校車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案大全二
設計理念
為適應21世紀科技、人材、技術經(jīng)濟競爭的需要,世界性的新一輪大規(guī)模教育改革已勢在必行。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所涉及的就是課程改革。在傳統(tǒng)的課程觀念中,課程被認為只是學科知識的載體,是教師傳遞知識的手段,是學生接受知識的媒介。這樣,不僅使課程的創(chuàng)新價值被嚴重忽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自然地被扼殺了。
現(xiàn)代教育觀念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各要素中占支配地位。新一輪的教改課改要求我們,首先要自覺地更新和轉變教育觀念;在選擇各種課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時,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思維過程和心理發(fā)展特點;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對教材進行必要地加工處理;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極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對物理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時,就具備了克服各種困難的意志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力的分解是第一章《力》的一個難點,是前面知識的延續(xù)和加深。力的分解所遵守的規(guī)律——平行四邊形定則是矢量運算普遍遵守的規(guī)律。另外,力的分解所采用的等效替代思想為解決其他類似物理問題(如畫等效電路等)奠定了科學的思想方法。學生的主要困惑在于:分力是否真實存在?如何正確分解一個已知力?因此,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建立分力的概念和掌握按照力的實際作用效果分解已知力的方法。不必在具體的教學運算上多花時間。
本節(jié)課采用了指導——探索式教學模式,本模式依據(jù)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的教學思想,他認為學習是通過主動發(fā)現(xiàn)而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一定的問題,依據(jù)教師和教材提供的材料,通過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親自探索和主動研究,使自己成為“發(fā)現(xiàn)者”,用直覺思維去感知問題情境,再運用分類、比較、分析、歸納、推理、猜測等高級的心理過程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而“頓悟”,以解決問題。
本節(jié)課主要運用的教學方法是實驗探究法和討論法,教學設計思路,即教學流程圖如下:
`
在教材處理方面,教科書中安排了兩個具體實例詳細說明如何按力的實際效果分解一個已知力,在課后練習中又隱含了一個研究性學習的課題,教材的編排滲透出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觀點。然而,根據(jù)現(xiàn)有學生情況和“跳一跳、夠得著”的課堂原則,兩個實例的坡度相對較緩,實例1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較少。因此,在教學內容處理上刪減了實例1,增添了另一實例“塔吊”,這樣調整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初步掌握根據(jù)具體的物理情景分解力的一般思路。
2、能力目標:通過設計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驗動手能力;通過成果交流和討論分力與合力間關系,培養(yǎng)學生運用等效替代的科學方法研究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滲透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觀點,運用力的分解解決實際問題。
4、情感目標:通過分析實際問題(如為何立交橋建有長長的引橋等)感悟知識的價值,通過設計實驗探索規(guī)律體味成功的喜悅。
課堂實錄
片段一:設疑導入
師(微笑著):我為大家準備了一根強度很大的繩子和一個重物,現(xiàn)在要請兩位學生根據(jù)所給儀器按要求演示實驗。
(學生猜測這兩樣東西能做什么呢?都想上來試一試,最前面的兩位同學首先走了出來。)
師:請把重物提起。
(一位同學很輕松地提起了重物,并滿臉自信地等待下面的要求。)
師(也輕松地):請兩位同學再將懸有重物后的繩子,各拉一端水平拉直。
生:怎么會辦不到哪?(邊操作,邊疑惑地自言自語道。)
師(稍做得意狀):是不是他們的力氣太小,再請兩位大力士來試一試如何?
(學生的注意力全部被集中起來,興趣被激發(fā),并推選出班級的兩位重量級選手。他們揮著手自信地走到前面,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還是無法辦到。學生們滿臉的驚訝與好奇,有的學生甚至還躍躍欲試地想再體驗一次。)
師(神秘地):為何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我們學習第一章第六節(jié)——力的分解。(板書)
【教師自評】
在學過上一節(jié)力的合成之后,學生對力的分解及合力與分力已感覺平淡無奇,只認為兩者是逆運算的關系,都滿足平行四邊形定則,別無其它實際用途。以實例設疑引入課題,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還可以使他們感受到任何知識都有其實用價值。
【專家評議】
教師不是以常規(guī)的提問復習式展開本節(jié)課的新課教學,而能大膽地從問題入手??梢?,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僅是備教材、備知識,同時能不忘記備學生,以學生的學習為主。根據(jù)學生好奇等心理特點,緊緊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后,再轉入新課教學,開了一個好頭。若能考慮將引入的演示實驗,變?yōu)閷W生分組實驗效果會更好。
【教師反思】
通過采用實例設疑導入新課,教學效率與效果都有明顯提高。但也如高中物理教研院姚書元老師評議的那樣,我只考慮到運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卻忽視了他們想全員參與的渴望。還有些學生下課后,到我這來非要親自做一做,才肯完全相信。
片段二
師:請同學們猜想一下如何分解斜面上靜止物體所受的重力?苗狀(學生名字)。
生(猜想后):根據(jù)我們剛得出的分解一個實際力的一般思路,物體在斜面上總有下滑的趨勢。我猜想應分解為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兩個力。
師(點頭贊許):實踐是檢驗真理地唯一標準。讓我們通過實驗來驗證苗狀同學的猜想是否正確。(利用實物投影)這有一個可以改變傾角的斜面,表面粘有海綿、頂端釘有釘子,將拴有橡皮筋的重物放上,觀察作用效果。(教師邊說邊操作)再改變斜面傾角,觀察作用效果的變化。(利用放大法,學生對作用效果已有初步的感性認識。)請大家簡述看到的效果。
生(齊答):海綿受擠壓變形,橡皮筋被拉長。傾角越大,海綿形變變小,橡皮筋被拉的更長。
師:為何會發(fā)生這種變化,利用幾何關系,定量確定兩分力的大小與傾角θ的關系。請兩位同學到黑板演示。馮超、李瑤(學生名)。
(學生利用平行四邊形如圖,找出了正確的邊角關系:G1=G·sinθ;G2=G·cosθ)
師:此模型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生(自由回答):如公園的滑梯傾角比較大,因為θ越大,G1越大。(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實用性,產(chǎn)生興趣。)
師:那為什么高大的立交橋要建有長長的引橋?(教師投影展示實物圖,學生分組進行討論。)
生(自由發(fā)言):為了讓橋更堅固;為了使橋能建得更高;為了讓橋更加美觀。
黃平洋(學生名,舉手發(fā)言):我想應用剛學知識解釋,長長的引橋可以減小上坡的傾角,因為若θ越大,G1越大,車輛上坡艱難而下坡又不安全。
師(微笑著):同學們討論的很好,你們所想到的都是當初工程師們所必須考慮的。(學生高興)黃平洋同學則更準確地解釋出引橋長的主要原因。(學生們表示同意,并想他投去了贊許的目光。)
【教師自評】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改進演示實驗,遵循放大可視性的原則,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降低了判斷力的幾個不同效果(尤其是產(chǎn)生微小形變)的難度。把枯燥的知識帶到了生活中去,為課堂注入活力,幫助學生消化理解新知識。
【專家評議】
本部分教學設計以猜想—驗證—結論—應用的形式展開,猜想環(huán)節(jié)主要由學生參與完成;實驗驗證由教師和學生來完成;結論則是在教師引導下,師生共同完成;實際應用討論環(huán)節(jié)給學生留出了充分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受到科學方法的熏陶,把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評價學生語言得體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改進的教具不單純起到放大效果的作用,海綿上邊緣涂了一道黑線,增加了可視度,并制成可改變傾角的斜面,使本節(jié)教學唯一的定量部分更容易被接受。充分展示和體現(xiàn)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
片段三
師:大家是否見過圖中物體。(手指投影)
生(齊答):在建筑工地見過。
師:那么你們是否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生:塔吊!(有的學生踴躍答到,有的同學則輕輕地搖頭。)
師:沒錯。大家的知識很豐富,下面我們就來分解重物對塔吊的拉力
我給大家準備了:重物、繩、一小段鉛筆,你們要努力設計出模仿塔吊受力的實驗,親身體會一下拉力的幾個不同作用效果。(教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學生。)
(學生大膽進行實驗探索,設計實驗。有的同學還利用上身邊的儀器資源,如格尺等。學生們的參與熱情極高,臉上露出興奮的表情。不久,通過彼此間的相互啟發(fā)和不斷地實踐,有較多學生采用了如圖所示的方法。)
師:請設計出實驗的同學展示方法,并介紹一下他分別體會到拉力的哪些作用效果?楊磊。(學生名)
生:我是這樣做的,我的中指感覺受到沿繩方向的拉力,掌心感覺到筆尖給的壓力。
(學生們又不禁動手模仿起來,自己切身體會。)
師(微笑表示贊同):同學們你們是否同意楊磊同學的設計方案?
生(齊答):同意。
師:那么是否也感受到同樣的效果?
生(齊答):是。
師:很好,請大家利用力的圖示表示出拉力的作用效果。
(學生動筆嘗試表達出從實驗探索中得出結論,發(fā)現(xiàn)有所不同,積極進行交流討論。教師選出各種不同的結論。)
師:下面我為大家展示一下同學們得出的幾種不同結論。(邊說邊進行實物投影)看起來每一個圖都很眼熟,那么究竟哪一個是正確的呢?
師(片刻之后):讓我們找出正確的答案,并分析其它圖示的物理意義。
(有的同學看到后,不禁笑起來,顯然是發(fā)現(xiàn)了明顯的錯誤。還積極主動地與他人交流、講解起來。)
生(自由發(fā)言):圖1是受力分析圖;圖2是其中兩個力的合成圖;圖3才是正確的拉力的分解圖。
師(小結):通過以上實驗探索、成果交流、討論辨析,我們應明確各種力的圖示間關系。切勿混淆已學知識。
【教師自評】
本環(huán)節(jié)是指導——探索式教學模式的核心之處,使學生明白實驗不僅僅有驗證的功能,還具有探索得出規(guī)律的作用。這種任知過程設計的優(yōu)點主要表現(xiàn)在:
1、過設計實驗段創(chuàng)設出逼真的教學情景,有利于降低難度,突破難點;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案大全三
【教材分析】
《物理》(必修一)共四章內容,前兩章主要是在引入相關概念描述運動的基礎上,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第三章《相互作用》包括兩大部分:其一是在力的概念、特征的基礎上,研究重力、彈力和摩擦力;其二“等效”和“可逆”思想的指導下,研究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最后引出矢量、標量的概念。這些都是為了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的學習做鋪墊——物體的受力情況決定物體的運動情況;物體的運動情況取決于物體的受力情況。本節(jié)的學習基于《力的合成》的知識儲備,主要體現(xiàn)“合成”與“分解”的等效性、可逆性和統(tǒng)一性,不僅是下一章學習的基礎,還為“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做了思想方法上的準備,起著“伏筆”的作用。
【學情分析】
從物理知識的角度看,學生已經(jīng)通過實驗探究,感悟和理解了合力、分力的概念和平行四邊形定則,具備了學習《力的分解》的認知基礎。但是,本節(jié)的學習要求使用“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尤其是幾何知識、幾何作圖和函數(shù)運算。這些數(shù)學方面的能力要求是學生深入學習本節(jié)的困難和障礙。所以,本節(jié)的新課教學宜安排兩課時,問題的選擇要循序漸進,不宜過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進一步理解合力與分力的概念;
2、會作力的平行四邊形
3、知道力的分解原則和基本類型。
過程與方法:
4、學會應用平行四邊形定則分析和求解分力;
5、體驗和應用“等效”、“可逆”的物理學思想。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6、養(yǎng)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初步形成唯物辯證法的思想。
7、樹立科學為生產(chǎn)、生活服務的價值理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力的分解的幾種基本類型;利用平行四邊形進行力的分解。
教學難點:分力方向的確定和分力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方法:探究法、分析法、討論法、圖示法
教學手段:演示實驗、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PPT課件
【教學用具】
彈簧秤(2個)、長木板、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年彎曲機粉末冶金制品項目融資計劃書
- 哈佛博弈論課件section
-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養(yǎng)老院老人康復設施維修人員晉升制度
- 《個人納稅籌劃》課件
- 《員工獎勵與津貼》課件
- 《親親小動物主題墻》課件
- 掛靠租賃合同(2篇)
- 2024年牛羊養(yǎng)殖行業(yè)協(xié)會會員服務合同范本3篇
- 辦公樓消防改造工程環(huán)境保護措施
- 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家長會 課件
- 溯源與解讀:學科實踐即學習方式變革的新方向
- 班克街教育方案
- 護理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
- 知識點總結(知識清單)-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六年級上冊
- 社會醫(yī)學課件第2章醫(yī)學模式-2024鮮版
- 《囚歌》教學課件
- 2024年日歷(打印版每月一張)
- 民法典銀行培訓課件
-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單位換算題200道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