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單元測試)-2024五年級科學上冊單元知識速記(教科版)_第1頁
第二單元(單元測試)-2024五年級科學上冊單元知識速記(教科版)_第2頁
第二單元(單元測試)-2024五年級科學上冊單元知識速記(教科版)_第3頁
第二單元(單元測試)-2024五年級科學上冊單元知識速記(教科版)_第4頁
第二單元(單元測試)-2024五年級科學上冊單元知識速記(教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科學五年級上冊單元速記?巧練系列(教科版)

考試分數(shù):100分;考試時間:45分鐘

一、我會選擇。(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括號里)(每小題2分,共24分)

1.如圖所示為墨西哥沙漠地區(qū)的巖石照片,這塊巖石奇形怪狀的主要原因是

A.水流的作用

B.地震

C.風的作用

D.火山

2.中國的地形特征是()。

A.西部多平原,東部多高山

B.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

C.北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

3.關(guān)于地形,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地勢寬闊平坦的地方就是平原

B.地球表面基本上是陸地,也有少部分是海洋

C.我國東部地區(qū)地形比較平坦,修建道路很方便

D.對于某一個地區(qū)來說,只有一種地形

4.長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是()。

A.地震B(yǎng).火山噴發(fā)C.泥石流

5.下列地形是由于兩大板塊受拉張而形成的是(

A.吐魯番盆地B.黃土高原的溝壑C.東非大裂谷

6.下面不屬于地震前兆的自然現(xiàn)象是()。

A.井水變色、冒泡B.動物冬眠C.雞不進窩

7.下列各組巖石中,屬于同一類的是()。

A.板巖浮石花崗巖

B.頁巖砂巖礫巖

C.玄武巖板巖大理巖

8.地震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

A.陸地的城市中

B.沙漠和荒野中

C.地殼運動活躍的地帶

9.山上巨大巖石變成較小巖石是()作用的結(jié)果。

A.風化B.搬運C.堆積

10.地震是一種會給人帶來巨大災(zāi)難的自然現(xiàn)象,當發(fā)生地震時,下列行為中不

合適的是()。

A.如果在一樓,迅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

B.如果來不及離開房間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堅固的家具下

C.地震發(fā)生時,快速跑到窗邊,打開窗戶大聲呼救

11.以下屬于清潔能源的是()。

A.石油B.火山地熱C.煤炭

12.下面最容易引發(fā)山體滑坡的天氣是()。

A.大霧B.暴雨C.冰雹

二、我會判斷。(正確的畫“J”,錯誤的畫“X”)(每小題2分,共20分)

13.地形圖上不同顏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

14.同一條河流里的鵝卵石,上游的巖石一般比下游的巖石更光滑。......()

15.地殼的運動常常會使巖層發(fā)生彎曲變形,但不會斷裂或錯動。......()

16.地形是指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

17.地震預(yù)警時間短暫,室內(nèi)避震更具有現(xiàn)實性。室內(nèi)大塊倒塌物體與支撐物構(gòu)

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相對安全的地方。...............................()

18.地表不是一成不變的,陸地面積因河流不斷把泥沙沖向海洋,所以正在迅速

變大。.........................................................()

19.黃河的水面高出地表,黃河是有名的地上河。....................()

20.火山噴發(fā)后會形成溫泉,所以在火山噴發(fā)地帶要大量開發(fā)旅游景點。....()

21.地震時,通常在震中附近地區(qū)地震的破壞程度最大。..............()

22.巖石的風化會改變地球的地形地貌。............................()

三、我會探究思考。(每空2分,共56分)

23.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把提前準備好的土豆泥在鐵盤中堆成一小堆,

用小勺在土豆泥中間挖一個洞,把番茄醬倒進小洞,再用土豆泥把小洞封住,最

后用酒精燈加熱鐵盤底部并觀察現(xiàn)象。(26分)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這是一個實驗.(填“對比”或“模擬”)

(2)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nèi)焰和焰心,加熱時一般用

去加熱。原因是:0

(3)實驗中,用土豆泥代表,番茄醬代表,酒

精燈加熱代表,加熱之后番茄醬噴出來模擬

現(xiàn)象。

(4)在模擬火山噴發(fā)實驗中,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說明火山即將噴發(fā)的是()。

A.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頂了起來

B.土豆泥紋絲不動

C.土豆泥出現(xiàn)裂縫

D.土豆泥冒熱氣

⑸把觀察到的火山噴發(fā)實驗現(xiàn)象,按先后順序排列:(填序號)。

(4分)

①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頂了起來、出現(xiàn)裂縫

②土豆泥紋絲不動③番茄醬在洞口處冒出泡泡

④土豆泥冒熱氣⑤番茄醬溢了出來

(6)此實驗可得出結(jié)論:火山噴發(fā)現(xiàn)象是由于地球內(nèi)部的巖漿受到高溫、高壓的

作用,沿著(填“地殼”“地核”或“地幔”)的薄弱地帶噴發(fā)形成的

自然現(xiàn)象。

(7)實驗說明了。(4分)

24.科學小組準備了兩個相同的塑料盆,在塑料盆底一側(cè)挖幾個洞,把同樣多的

土壤分別鋪在每個塑料盆里,鋪上石子、倒入土壤,做成兩組實驗,再用噴水壺

酒水。(如圖所示)(30分)

(1)請將“雨水如何影響土地”模擬實驗中的材料和操作與其代表的自然界中的

事物連接起來。(8分)

坡形土堆下雨

灑水壺灑水地面的徑流

泥漿流淌山坡上的溝壑

土堆上凹凸不平土壤裸露的山坡

(2)這個實驗既運用了又運用了的實驗方法。

(3)實驗時要保證降雨的和都要相同.代表同樣“雨景”的

“降雨”。(填“A”或"B”)組上的土壤更容易被“雨水”沖走。

(4)上面的實驗?zāi)M的是生活中的水土流失現(xiàn)象,如果我們在山坡上()

就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A.建造房屋B.植樹種草C.飼養(yǎng)動物D.堆砌石頭

(5)實驗中,奇奇觀察到“降雨”時,原本平整的土地被“雨水”沖出一條條“小

河”,一些泥土被河水帶著往前沖.然后“堆積”起來,堆積泥沙最多的是“河流”

的()o

A.上游B.中游C.下游D.河流轉(zhuǎn)彎處

(6)下列關(guān)于雨水對土壤侵蝕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雨水的侵蝕作用主要是因為雨點降落時的力打散并濺起土壤的微粒。

B.雨水在地面流動時,攜走了濺起的土壤微粒,這就是侵蝕。

C.擠壓噴水器的手用力越大,土壤被雨水侵蝕得越厲害。

D.用不同的土壤做實驗,盆中水的渾濁狀況沒有什么變化。

(7)下面關(guān)于土壤和人類關(guān)系的描述錯誤的是()。

A.流水侵蝕及人類不當活動會導致土壤減少

B.土壤為動物和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間

C.地球表面土壤豐富,不需要特別保護

D.人類應(yīng)該多植樹種草,保護土壤

(8)通過實驗,得出了結(jié)論:。(4

分)

參考答案

一、我會選擇。(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括號里)(每小題2分,共24分)

1.C2.B3.C4.B5.C

6.B7.B8.C9.A10.C

11.B12.B

二、我會判斷。(正確的畫f;錯誤的畫“X”)(每小題2分,共20分)

13.V14.X15.X16.V17.V

18.X19.V20.X21.V22.V

五、我會探究思考。(除標注外,每空2分,共56分)

23.(26分)

(1)模擬

(2)外焰、^卜焰溫度最高

(3)巖層、巖漿、地殼深處高溫的狀態(tài)、火山噴發(fā)

(4)B

(5)②①④③⑤(4分)

(6)地殼

(7)火山噴發(fā)是由于地球內(nèi)部巖漿涌動而噴發(fā)出的現(xiàn)象(4分)

(8)

24.(30分)坡形土堆一一下雨

灑水壺灑水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