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2024)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各課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1頁
統(tǒng)編版(2024)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各課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2頁
統(tǒng)編版(2024)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各課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3頁
統(tǒng)編版(2024)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各課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4頁
統(tǒng)編版(2024)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各課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2024)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各課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第五單元

17貓

【核心素養(yǎng)目標】

1.學習本文的寫作特色,揣摩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

2.體會作者對三只貓的感情,感悟作者在第三只貓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思維發(fā)展與提升)

3.領悟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學會關愛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文化傳承與理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感受作者對三只貓的不同情感和態(tài)度。(重點)

2.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蘊含的人生哲理。(難點)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新課導入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yǎng)它,我國著名的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yǎng)過三只小貓。在養(yǎng)這三只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鄭振鐸的《貓》。(板書課題、作者)

二、自主學習

走近作者

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人,作家、翻譯家、文學史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

字音字形

逗(dòu)倚(yǐ)消耗(hào)憂郁(yù)懶惰(duò)

慫恿(sǒngyǒng)安詳(xiáng)乞丐(qǐ)預警(yù)悵然(chàng)

叮囑(zhǔ)蜷伏(quán)懲戒(chéng)虐待(nüè)畏罪潛逃(qián)

詞語釋義

污澀:骯臟且不光滑。

慫恿:鼓動別人去做某事。

悵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妄下斷語:隨便地下結(jié)論。妄,胡亂。斷語,斷定的話,結(jié)論。

畏罪潛逃: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偷偷逃走。

三、文本探究

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2.文章共寫了幾只貓?重點寫哪一只?

【交流點撥】文章共寫了三只貓。重點寫了第三只貓。

3.根據(jù)全文內(nèi)容,在文中圈畫出相關詞句,完成下表。

四、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第1—2段):介紹第一只貓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3—14段):介紹第二只貓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5—34段):介紹第三只貓的故事

第2課時

一、新課導入

通過第1課時的學習,我們對作者家養(yǎng)的貓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的第2課時中,我們將進一步去領悟作者在貓身上所寄寓的情感。

二、自主學習

梳理文章脈絡,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

三、文本探究

深層領悟

1.閱讀課文第一部分,小組討論下列問題。

(1)默讀第1、2段,作者從哪兩個時間段來寫第一只貓的形態(tài)?

【交流點撥】作者從貓剛來的時候和“后來"兩個時間段寫了貓的兩種形態(tài)。一是貓自身的形態(tài),剛來時是花白的毛,很活潑,白雪球似的;而后來,光澤的毛也污澀了,毫無生氣,懶惰郁悶。二是逗著玩的形態(tài),剛來時在廊前太陽光里滾來滾去,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后來卻是不肯出來,不愿理會。

(2)家里的人對第一只貓的態(tài)度怎樣?從哪些細節(jié)描寫可以看出來?

【交流點撥】家里的人都很喜歡這只貓,如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地拖搖著”,作者則是“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一二小時的光陰"心上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小貓最后死亡了,“我"和三妹都很難過、酸辛。因為小貓活潑可愛,一家人都很喜歡它。

2.默讀第二部分,小組討論下列問題。

(1)第二只貓的“更有趣,更活潑”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的?

【交流點撥】從性情和本領等方面來表現(xiàn)。“在園中亂跑"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墻上,又跑到街上"等表現(xiàn)了它的性情;爬樹、捉鼠等是它的本領。

(2)家里人對周家的丫頭、不知名的捉去貓的人所持的態(tài)度說明了什么?

【交流點撥】家里人責怪周家的丫頭,咒罵不知名的捉去小貓的人,第二只貓的失蹤,可看出作者失去第二只貓時的悵然、憤恨,同時也表達了對那種不顧別人利益而自私自利的行為的譴責與鞭撻。

3.默讀課文第三部分,思考下列問題。

(1)第三只貓的“可厭”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交流點撥】是從形態(tài)和性情等方面來寫的。如“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燒脫好幾塊”“憂郁"懶惰”。

(2)在寫第三只貓的結(jié)局時,作者用了哪些詞語直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仔細體會這些詞語的含義。

【交流點撥】作者用了“難過"一詞來表達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對于前兩只貓的亡失,此次因為自己的武斷,冤枉了第三只貓,所以深感內(nèi)疚和自責。越是內(nèi)疚和自責,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強烈。

(3)請將“芙蓉鳥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過程,給每一情節(jié)擬一個小標題,并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安排情節(jié)。

【交流點撥】有六個情節(jié),小標題可依次擬為“買鳥"凝望”“被疑"蒙冤”“受罰"真相”。這當中前五個情節(jié)是細述第三只貓的不幸遭遇,把讀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個情節(jié),才用寥寥數(shù)語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頓開。這樣安排,不僅使情節(jié)顯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讀者對第三只貓的同情與憐憫。

(4)為什么“我"對第三只貓的死比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作者想借此告訴我們什么人生哲理?

【交流點撥】因為“我"歧視、誤解、冤枉、追打、漠視第三只貓,這只貓死亡后,“我”再不能補救“我"的過失,為此“我”感到愧疚,感覺“良心受傷"。告訴我們應平等地對待生命,對人、對事不能存有偏見,做事不能主觀臆斷。

4.齊讀最后一段,說說作者為什么永不養(yǎng)貓,它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作用?

【交流點撥】對這只受過更多傷害的小貓,“我”非但沒有給過它寵愛,還將太多的指責、不信任套在它的頭上,更為嚴重的是因自己的沖動將它的生命斷送了?!拔?永遠不能面對的,與其說是貓,不如說是那個不能原諒的自己。這句話在內(nèi)容上是對全文的總結(jié),與文章的開頭遙相呼應,在結(jié)構(gòu)上形成了首尾呼應。

5.作者為何不單寫第三只貓,而要在前面寫第一、二只貓

【交流點撥】一是第三只貓是只野貓,與前兩只貓都是主人因喜愛而要來養(yǎng)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二是它毛色難看,性情憂郁,不喜歡游玩,而第一只貓像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陽光里滾來滾去;第二只貓會亂跑、爬樹、捉鼠。三是它終日懶惰地伏著,這與第二只貓“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形成對比。因此,大家都不喜歡它,它是只“若有若無的動物",連最愛貓的三妹“對于它,也不加注意”,這與前兩只貓被全家視若珍寶的地位形成鮮明的對比。

不難看出,前兩只貓的受寵,反襯了第三只貓遭受的冷遇,而第三只貓遭受冷遇,是釀成它悲劇的直接原因。經(jīng)過這樣層層鋪墊,故事推到高潮“芙蓉鳥事件"。在這個事件中,貓的負屈含冤與“我”的暴怒虐待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6.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采用這種敘述方式有什么好處?

【交流點撥】作品中的“我”,是三只貓的主人,“我”喜歡前兩只貓,厭惡第三只貓;“我"就是前兩只貓的悲劇的目擊者,又是第三只貓的悲劇的制造者。這樣,作者可以極自然地利用“我”在文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發(fā)真情實感,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引起讀者共鳴,從而收到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

7.課堂小結(jié)

滴水見人生。作者看似在講述“三只貓”的故事,實際上寫盡了世間百態(tài):文章通過“三只貓"的悲劇命運,來折射人性的善惡,感知人情的冷暖;以無情的自我解剖和深刻的自我反思來激發(fā)起人們向善向上的力量。透過小題材,洞見大人生!這就是鄭振鐸先生的《貓》這篇散文恒久的藝術(shù)魅力。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在教授本課時,我力求突出課文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第1課時,通過朗讀(比較閱讀)的形式,讓學生熟悉課文內(nèi)容,整體把握“三只貓”的不同之處,為第2課時帶領學生進入文本進行深入分析奠定基礎。第2課時,以默讀、齊讀、小組討論交流的形式,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材料安排和情感變化過程,體悟作者透過事件發(fā)現(xiàn)的做人道理。反思這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興趣較濃,“三只貓"也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完全歸功于學生能夠抓住語言文字,通過朗讀進行揣摩體會。

18我的白鴿

【核心素養(yǎng)目標】

1.感受作者與白鴿之間的深厚情誼,激發(fā)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文化傳承與理解)

2.把握文章內(nèi)容,梳理作者和白鴿相處的經(jīng)歷,感受作者的情感變化。深刻體會作者在文中融注的思想感情。(思維發(fā)展與提升)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文章內(nèi)容,梳理作者和白鴿相處的經(jīng)歷,感受作者的情感變化。深刻體會作者在文中融注的思想感情。(重點)

2.體會作者對美好生命的尊重和追求,懂得欣賞美、追求美。(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有過養(yǎng)動物的經(jīng)歷嗎?在喂養(yǎng)的過程中又有怎樣的體會呢?(學生自由回答)看來大家?guī)缀醵加泻蛣游锵嗵幍慕?jīng)歷。不少文人名家也有過養(yǎng)動物的經(jīng)歷:豐子愷養(yǎng)白鵝,在苦悶的避難生活中得到了樂趣;季羨林養(yǎng)貓,從貓的習性中獲得了“生死感悟”;馮驥才養(yǎng)珍珠鳥,從人與鳥的相處中明白了“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榮獲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的陳忠實,也有過養(yǎng)白鴿的經(jīng)歷。接下來,讓我們走進他的散文《我的白鴿》,一起看看他有怎樣的體會。(板書課題、作者)

二、自主學習

走近作者

陳忠實(1942—2016),陜西西安人,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白鹿原》等。

寫作背景

從1988年開始,陳忠實把妻兒和長輩安置在城里,只身來到鄉(xiāng)下的祖屋潛心寫作。四年的艱苦寫作,陳忠實每天都要經(jīng)受著各種人物在腦海中的較量,糾結(jié)的心情讓他額頭上的皺紋如同黃土高原上的溝壑一般深刻。1992年,陳忠實終于完成了《白鹿原》這部巨著。

字音字形

喙(huì)愜意(qiè)排解(jiě)豁朗(huò)蛻變(tuì)

邋遢(lātɑ)驪山(lí)怦然(pēng)土坯(pī)蔑視(miè)

亢奮(kàng)南麓(lù)

詞語釋義

蛻變:形質(zhì)發(fā)生改變或轉(zhuǎn)化。

亭亭玉立: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長。文中形容姿態(tài)端正美好。

風燭殘年:比喻臨近死亡的晚年。文中指即將不再存在。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三、文本探究

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圈出文中的易錯生字,將易誤讀的生字注上拼音,讀不準的字做好標記,集中訂正。

2.劃分文章層次,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

【交流點撥】第一部分(1—3):寫老舅答應送“我”一對小白鴿,“我"耐心地等待著。第二部分(4—7):寫老舅將老白鴿提前送來,“我”在每天不間斷的喂食中逐漸獲得它們的信賴。第三部分(8—13):寫老白鴿產(chǎn)卵,幼鴿破殼,老白鴿哺育幼鴿的情景伴“我"寫作,“我”期待著幼鴿的成長和蛻變。第四部分(14—17):寫幼鴿初長成,“我"震顫、畏怯于它們的本真之美。第五部分(18—20):寫老白鴿第一次帶小白鴿飛翔,兩代白鴿翱翔于家鄉(xiāng)山川上空的情景令“我”陶醉。

3.理清脈絡,體會情感。

深層領悟

1.分析白鴿,初探情感。

(1)找出文中描寫白鴿的語句,在旁邊做批注,分析白鴿的特點。(以小組為單位,學生交流閱讀批注)

①a.那一對老白鴿你養(yǎng)不住,咱們兩家原上原下幾里路,它一放開就飛回老窩里去了。b.我回去后想了,干脆讓白鴿把蛋下到你這里,在你這里孵出小鴿,它就認你這兒為家咧。

【分析】老舅的話點明鴿子習性——依戀故巢。

②至于飼養(yǎng)技術(shù),老舅不屑地說:“只要每天早晨給它撒一把苞谷粒兒……"

【分析】老舅的話說明了白鴿易于喂養(yǎng)的特點。

③a.兩只白鴿輪番飛進飛出,每一只鴿子的每一次歸巢,都使紙箱里歡鬧起來,可以推想,父親或母親為它們捕捉回來了美味佳肴。b.我在往地上撒下一把玉米粒兒的時候,兩只白鴿先后飛下來,它們顯然都瘦了,毛色也有點兒灰臟有點兒邋遢。

【分析】老白鴿輪番為后代捕食,自己卻消瘦邋遢,表現(xiàn)了老白鴿愛護后代的特點。

(2)在作者與白鴿的相處過程中,白鴿對作者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3)作者在面對紙箱中幼鴿的丑陋和純真美麗兩種形象時,情感有什么不同?

【交流點撥】作者看幼鴿的心情:看到初生幼鴿的丑態(tài)時提到“那丑陋的形態(tài)反而使我更急切地期盼蛻變和成長”,表達了作者急切、期盼的心情。而當作者看到幼鴿的“本真之美"時,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美感體驗,幼鴿的純粹讓他產(chǎn)生了一種微妙的自卑之感,感到震顫,感到畏怯;體現(xiàn)了作者對小白鴿本真之美的極度喜愛和贊美之情,以及對美好生命的敬畏和追求。

2.品析細節(jié),深究情感。

作者細致描述了和白鴿的相處過程。請同學們摘錄出幾例有意味的細節(jié),深入品析,體會文章中個性化的思考和情感表達。(教師引導,學生摘錄語句并思考)

(1)接著又是撲啦啦一聲響,另一只白鴿飛落到我的肩頭,旋即又跳彈到手臂上,擠著搶著啄食我手心里的玉米粒兒。

【交流點撥】白鴿“飛落”“跳彈"擠著搶著”“啄食”,這些動作細致而生動地描繪了鴿子爭搶著啄食的場景,富有畫面感,表現(xiàn)出白鴿對“我”的信賴及“我"與它們之間的親密關系。

(2)兩只幼鴿在墻頭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然而在面對美的精靈時卻是一種怯弱。

【交流點撥】作者先細致描繪了幼鴿的動作和形態(tài),寫出其靈性,又將它們比作仙女,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幼鴿的純潔、本真之美;緊接著細膩描寫了作者的聯(lián)想及感受,表現(xiàn)了作者對小白鴿的美的極度喜愛和贊美之情,以及對美好生命的敬畏和追求。

(3)我的白鴿正從東邊飛翔過來……直飛上白鹿原頂更為開闊的天空。

【交流點撥】作者的視線跟隨著白鴿,以其飛行路線為線索,先從東邊飛來,由上而下,筆觸細膩地描繪了夕陽晚照下山水田園的美麗和生機勃勃,襯托了白鴿的美,烘托出“我”愉悅的心情;接著又折轉(zhuǎn)向北飛去,引出著名景點和歷史典故,展示家鄉(xiāng)的歷史文化,表現(xiàn)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最后又折回,飛向更開闊的天空,引出文章結(jié)尾情感的抒發(fā)。

(4)“這一刻,世界對我來說就是白鴿。"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交流點撥】這里的“白鴿”既指“我"眼中自由飛翔的兩代白鴿,又指像白鴿一樣迷人、令“我”陶醉的家園,表達了作者對白鴿的喜愛、贊美之情,對白鴿飛翔于故鄉(xiāng)山原河川上空景象的陶醉,對自己養(yǎng)的小白鴿能獨立飛翔的驕傲、自豪。

3.課堂小結(jié)

萬物有靈且美,自然界的動物或雄壯威武,或柔美秀麗,或憨態(tài)可掬,每一種都展現(xiàn)著獨特的魅力。它們的存在讓整個世界更加豐富多彩,也讓人類感受到生命的多樣和奇妙。因此我們應該與動物和諧相處,學會欣賞它們的美,感受它們的靈性,尊重和保護它們。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設計遵循從整體把握到具體探究的思路,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除此之外,還充分運用了圈點勾畫、寫批注、做摘錄等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整體把握中,讓學生運用圈點勾畫法進行事件梳理;在具體探究中,對白鴿形象、習性特點的相關語句進行批注,初步探究作者的情感,再摘錄精彩的細節(jié)并進行賞析,從而深入探究作者的情感。以教師設問、追問,學生討論、交流的方式進行課堂探究,使學生能深入思考。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辨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文情懷。

19大雁歸來

【核心素養(yǎng)目標】

1.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保護野生動物、尊重生命的意識。(文化傳承與理解)

2.品味文章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賞析比喻、擬人、對比等手法的運用。(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

【教學重難點】

1.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保護野生動物、尊重生命的意識。(重點)

2.把握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明確寫作順序。感受作者的情懷,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有一種動物,每年春秋兩季,人們都可以看到它們在天空中結(jié)陣飛過,仿佛書寫著蒼勁有力的“人"字或“一”字,同學們能猜出這是什么動物嗎?(學生:大雁。)沒錯,這就是秋寒南征、春暖北歸的大雁。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美國生態(tài)學家利奧波德的腳步,一起走進大雁的世界,和大雁來一次親密接觸吧?。ò鍟n題、作者)

二、自主學習

走近作者

利奧波德(1887—1948),美國生態(tài)學家、科普作家,現(xiàn)代環(huán)境保護主義的先驅(qū),被譽為美國“生態(tài)倫理之父"。

背景鏈接

本文選自《沙鄉(xiāng)年鑒》(商務印書館2019年版)。侯文蕙譯。有刪改。作為一位環(huán)保主義者,為了更好地體驗和研究生態(tài)平衡,1935年,利奧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買下了一個廢棄的農(nóng)場。在此后的十幾年里,這個被稱作“沙鄉(xiāng)”的地方,就成了他和家人親近自然的世外桃源。在這里他寫出了《沙鄉(xiāng)年鑒》這部書,《大雁歸來》就是其中的一篇。

字音字形

霧靄(ǎi)緘默(jiān)遷徙(xǐ)狩獵(shòu)盤旋(xuán)

喧嚷(xuān)邀請(yāo)凋零(diāo)枯燥(zào)稀疏(shū)

彌漫(mí)瞄準(miáo)

詞語釋義

霧靄:霧氣。

緘默:閉口不說話。

三、文本探究

【任務一:篩選信息,理清順序】

1.沙鄉(xiāng)的大雁歸來了,請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把下面有關大雁的觀察記錄表補充完整。

2.自主閱讀課文,在課文旁邊做批注,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樣的大雁。

【交流點撥】①冬天的大雁;②從南方歸來的大雁;③覓食的大雁;④哀鳴的孤雁;⑤成群結(jié)隊的大雁;⑥在4月夜間鳴叫的大雁;⑦集會時的大雁;⑧向大地灑下野性詩歌的大雁;⑨富有聯(lián)合觀念的大雁;⑩每年3月,吹起聯(lián)合的號角的大雁……

3.根據(jù)文章描寫的大雁歸來的旅程,可以看出本文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來寫的?

【交流點撥】本文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

4.大雁的行為是如此豐富,將找到的有關大雁行為的信息,按旅程遠近,棲息地,組隊、覓食、“集會"與鳴叫等進行分類整理。整理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交流點撥】旅程遠近——黑夜飛行200英里——堅強、守信;棲息地——沼澤地、池塘邊——充滿靈性;組隊、覓食、“集會”與鳴叫等——具有團結(jié)精神,互相關愛。

【任務二:品味語言,感悟情懷】

1.找出對大雁的稱呼,體會其中蘊含著的思想感情。

【交流點撥】“我們的大雁"我們的春雁”等稱呼,不僅說明了作者對大雁的喜愛,而且說明在作者的心中,大雁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樣親切。

2.找出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句子,從修辭手法的角度進行賞析。

(1)它們順著彎曲的河流拐來拐去,穿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有獵槍埋伏的岬角和小島,向每個沙灘低語著,如同向久別的朋友低語一樣。它們低低地在沼澤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著,向每個剛剛?cè)诨乃莺统靥羻柡谩?/p>

【交流點撥】“低語"問好”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大雁以人的行為,寫出了大雁的活潑、熱情和在“休戰(zhàn)期"的自在、快樂。

(2)第一群大雁一旦來到這里,它們便向每一個遷徙的雁群喧嚷著發(fā)出邀請。

【交流點撥】“邀請”一詞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大雁之間的聯(lián)絡,表明大雁的熱情,同時顯示出大雁之間深厚的友誼。

(3)與秋天一樣,我們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絕不是偷偷摸摸進行的……每次出發(fā)之前,都有一場高聲而有趣的辯論,而每次返回之前的爭論則更為響亮。

【交流點撥】“旅行"辯論”“爭論"等詞,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大雁的情態(tài)描繪得貼切傳神,體現(xiàn)了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

(4)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澤上空做試探性的盤旋,而像凋零的楓葉一樣,搖晃著從空中落下來,并向下面歡呼的鳥兒們伸出雙腳。

【交流點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搖晃著從空中落下來的大雁比作凋零的楓葉,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大雁從盤旋到著陸時的悠閑姿態(tài)。

3.找出文中運用對比手法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1)如果一只主紅雀對著暖流歌唱起春天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搞錯了,它還可以糾正自己的錯誤,繼續(xù)保持它在冬季的緘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來曬太陽,卻遇到一陣暴風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覺;而一只定期遷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飛行200英里的賭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交流點撥】將大雁和主紅雀、花鼠進行對比,說明大雁對春天感應的準確性,突出了大雁遷徙的堅定不移。

(2)烏鴉通常被認為是筆直飛行的,但與堅定不移地向南飛行20英里直達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飛行也就成了曲線的了。

【交流點撥】這句話運用對比的手法,將烏鴉與大雁的飛行軌跡進行比較,有力地說明了大雁堅定不移的信念,也表達了作者對大雁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任務三:拓展延伸,內(nèi)化思想內(nèi)涵】

1.作者對大雁及大雁的聲音飽含深情,是因為他在大雁身上找到了一些失去的東西。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思考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東西。

【交流點撥】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良、友情、親情,找到了聯(lián)合的觀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詩情。

2.如何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

【交流點撥】在深切喜愛大雁的情感背后,是作者對于人類、對于人類與自然關系的深刻反思。作者將大雁視作人,從大雁身上看到人的精神品格,這體現(xiàn)了他的“生態(tài)倫理學”觀念,即把人類看作是自然共同體中的平等一員,敬重這個自然共同體中的每一個成員。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科學觀察筆記,按照時間順序來行文,記錄了大雁歸來過程中的種種細節(jié),通過自主閱讀可以初步把握文章內(nèi)容。知識性、抒情性和思想性是本文的寫作特色,故此次教學設計先引導學生做一份有關大雁的觀察記錄表,讓學生拓展關于大雁的知識;再引導學生找出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手法的句子并加以分析,體會文章的抒情性;最后通過拓展延伸,思考作者描寫大雁歸來的意義和給予我們的啟迪,加深思想性。從了解知識到體會抒情,再到把握思想,就把文章連接了起來,使教師教學有了抓手,也讓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

20狼

【核心素養(yǎng)目標】

1.了解作者及相關文學常識;疏通文義,積累文言詞匯。(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

2.分析狼與屠戶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

3.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文化傳承與理解)

【教學重難點】

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文章的主旨,領悟課文意味深長的寓意及其現(xiàn)實意義。(重點)

2.分析文中“狼"和“屠戶”的形象。(難點)

【教學安排】

第1課時

一、新課導入

昔日的東郭先生遇見了危難中的中山狼,由于他過分“仁慈和關愛”,險些喪命于中山狼之口,但幸虧有農(nóng)夫的幫助,才轉(zhuǎn)危為安。今日有一位屠戶又遇見了中山狼的后代,那么這位屠戶是否從東郭先生的身上吸取了教訓,沒有讓自己的愛心泛濫,抑或是又重蹈覆轍了呢?現(xiàn)在我們就共同來學習《狼》這篇課文。(板書課題、作者)

二、自主學習

走近作者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世稱聊齋先生,淄川(今屬山東淄博)人,清代文學家。著有文言小說集《聊齋志異》等。郭沫若為蒲氏故居題聯(lián),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聊齋志異"中的“聊齋”是作者的書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

字音字形

綴(zhuì)大窘(jiǒng)目似瞑(míng)苫蔽(shànbì)眈眈(dān)

隧(suì)尻尾(kāo)黠(xiá)

基礎積累

1.古今異義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古義: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今義:幾何學的簡稱

2.一詞多義

(1)意

①意暇甚這里指神情、態(tài)度

②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打算,企圖

(2)敵

①恐前后受其敵攻擊

②蓋以誘敵敵人

(3)前

①恐前后受其敵前面

②狼不敢前向前

(4)之

①又數(shù)刀斃之代詞“它"

②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助詞“的”

③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助詞,補充音節(jié),無實義

(5)以

①投以骨介詞,把

②以刀劈狼首介詞,用

③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連詞,來

3.詞類活用

(1)一狼洞其中名詞作動詞,挖洞

(2)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詞作狀語,從通道

(3)其一犬坐于前名詞作狀語,像狗似的

4.重點實詞與虛詞

(1)止有剩骨僅,只

(2)綴行甚遠連接、緊跟

(3)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追隨、追趕

(4)屠大窘處境困迫,為難

(5)顧野有麥場看,視

(6)苫蔽成丘覆蓋、遮蓋

(7)弛擔持刀解除,卸下

(8)眈眈相向兇狠注視的樣子

(9)一狼徑去徑直

(10)目似瞑,意暇甚瞑,閉上眼睛;暇,從容、悠閑

(11)止露尻尾屁股

(12)狼亦黠矣狡猾

三、文本探究

整體感知

1.朗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教師范讀課文或聽錄音。

2.疏通文義

(1)4人為一組合作翻譯全文,圈點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學生交流自己組內(nèi)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教師做點評、指導。

3.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情節(jié)的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

【交流點撥】第1段:寫屠戶遇狼,點明時間、地點和矛盾的雙方(開端);第2段:寫屠戶懼狼(發(fā)展);第3段:寫屠戶御狼,表現(xiàn)屠戶情急之下的抉擇和狼的不甘罷休(進一步發(fā)展),也是故事的轉(zhuǎn)折之處,屠戶開始由被動轉(zhuǎn)入主動,雙方形成相持局面;第4、5段:寫屠戶殺狼,表現(xiàn)屠戶的勇敢警覺和狼的狡詐陰險(高潮、結(jié)局)。

四、板書設計

第2課時

一、新課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見到了蒲松齡筆下兩只狡黠的狼。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蒲松齡的《狼》,進一步深入學習。

二、自主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