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復習:熔化和凝固(解析版)_第1頁
初中物理復習:熔化和凝固(解析版)_第2頁
初中物理復習:熔化和凝固(解析版)_第3頁
初中物理復習:熔化和凝固(解析版)_第4頁
初中物理復習:熔化和凝固(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熱現(xiàn)象

課時1.2熔化和凝固

學習目標

2022年課程標準物理素養(yǎng)

物理觀念:能夠描述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三種物態(tài)的基本特征,

以及不同狀態(tài)物質相互轉化時的特點;知道物質的熔點、凝固

1.1.1描述固、液和氣三種物態(tài)的基本

點和沸點,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以及蒸發(fā)和沸騰的區(qū)別;

特征。列舉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狀態(tài)的

通過對物質形態(tài)和變化的學習,初步形成物質觀念。

物質及其應用。

科學思維:經(jīng)歷物態(tài)變化的實驗探究過程,能夠分析綜合、歸

1.1.3經(jīng)歷物態(tài)變化的實驗探究過程,

納總結出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的特點及吸、放熱規(guī)律;嘗試在觀察

知道物質的熔點、凝固點和沸點,了解

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并能夠引用證據(jù)解釋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

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xiàn)象。用

關現(xiàn)象。

物態(tài)變化的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

科學探究:經(jīng)歷實驗探究的基本過程,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

有關現(xiàn)象。

節(jié),會用簡單的物理圖像描述數(shù)據(jù),根據(jù)圖像特點對實驗結果

1.1.4用水的三態(tài)變化說明自然界中的

做出解釋;會正確使用溫度計,能夠按照實驗操作獲得實驗數(shù)

一些水循環(huán)現(xiàn)象。了解我國和當?shù)氐乃?/p>

據(jù)。

資源狀況,有關心環(huán)境和節(jié)約用水的意

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通過物態(tài)變化等實驗,了解物理概念是建立

識。

在觀察、實驗基礎上形成的,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嚴謹認真的

科學態(tài)度;關注水資源危機,養(yǎng)成節(jié)水意識和保護環(huán)境意識,

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

知識梳理

知識點一、物態(tài)變化

1.物質的三種狀態(tài)

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

2.物態(tài)變化

物質從一種狀態(tài)變成另一種狀態(tài)的過程

知識點二、熔化和凝固

1.定義

(1)物質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熔化;

(冰雪熔化、蠟燭燃燒等)

(2)物質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叫凝固;

(冬天水管凍裂、冰凌等)

2.特點

(1)熔化吸收熱量;

(冬天雪熔化時更冷、吃雪糕涼快)

(2)凝固放出熱量;

(北方冬天菜窖內常放幾桶水)

知識點三、固體熔化實驗

1.實驗器材及作用:

(1)溫度計:測物體溫度;

(2)玻璃棒:使物體受熱均勻;

(3)石棉網(wǎng):使燒杯底部受熱均勻;

(4)鐘表:記錄加熱時間;

2.器材組裝順序:自下而上;

3.選用較小的固體顆粒的優(yōu)點:

A.小顆粒固體受熱更均勻;

B.溫度計玻璃泡與小顆粒充分接觸,測得溫度更準確;

4.試管在水中的位置要“適當”:

A.試管不能接觸燒杯底和燒杯壁;

B.試管中裝有固體的部分完全浸沒在水中;

5.水浴法加熱的好處:

A.被加熱物質受熱更均勻;

B.固體顆粒溫度上升較慢,便于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

6.實驗中,必須做到“兩測一看”:

指實驗中要測量記錄物質溫度及加熱時間和觀察物質狀態(tài);

7.會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會作出物質熔化時溫度一時間圖像:

先描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把各點順次連接起來;

8.實驗現(xiàn)象:

(1)海波或冰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

(2)石蠟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一直升高;

9.實驗結論:

(1)晶體熔化時有固定溫度,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

(2)非晶體熔化時沒有固定溫度,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升高;

特別提醒

1.熔點與物質的種類、壓強和是否含有雜質等因素有關;

(1)不同晶體熔點一般不同;

(2)冬天,結冰的路面撒鹽可以降低冰的熔點;

2.在寒冷的北方,冬天測氣溫常選用酒精溫度計,而不用水銀溫度計,這是因為酒精的凝固

點比水銀的低;

3.燈絲用鴇來做,是因為鴇的熔點高;常用錫焊接電子元件,是因為錫的熔點低;

4.同種晶體熔點和凝固點是相同的;

5.已知物質溫度,如何判斷晶體狀態(tài)的規(guī)律:

(1)晶體溫度低于熔點時,物體為固態(tài);

(2)晶體溫度等于熔點時,物體可能為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狀態(tài);

(3)晶體溫度高于熔點時,物體為液態(tài);

晶體非晶體

定義有熔點的固體無熔點固體

熔點有無

小小:

/0

71

圖像

r)f/min

0ithX/min

熔化

1.AB段:持續(xù)吸熱,溫度升高,固態(tài);

整個過程,持

2.BC段:持續(xù)吸熱,溫度不變,固液

續(xù)吸熱,溫度

特點共存;

升高;

3.CD段:持續(xù)吸熱,溫度升高,液態(tài);

4.熔點為TO℃;

條件溫度達到熔點;不斷吸熱;吸收熱量

凝固點有無

77C7rt

4\c

r?B\\

圖像_____?______i?__\".

0G//min//min

凝固

LAB段:持續(xù)放熱,溫度降低,為液態(tài);

整個過程,持

2.BC段:持續(xù)放熱,溫度不變,為固液共存;

特點續(xù)放熱,溫度

3.CD段:持續(xù)放熱,溫度降低,為固態(tài);

降低;

4.凝固點為TO℃

條件溫度達到凝固點;不斷放熱放出熱量

問題探究

問題一:物質三態(tài)

【角度1】物質的三態(tài)及其變化

【典例1]下表歸納了固、液、氣三態(tài)物質的宏觀特性和微觀特性,圖為物質三態(tài)的分子模

型。分析表格所填寫的信息可知,①②③④處應分別為()

微觀特性宏觀特性

物態(tài)

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距離有無固定體積有無固定形狀

①很大③有有

液態(tài)較大較大④無

氣態(tài)②很大無無

甲乙丙

A.甲;很小;很大;有固定體積B.乙;很??;很小;有固定體積

C.乙;很大;很小;無固定體積D.丙;很大;很大;無固定體積

【答案】B

【詳解】固態(tài)物質分子間距離非常小,相互作用力非常大,所以固體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

不具有流動性,故①處是乙,③處是很??;液態(tài)物質分子間距較大,相互作用力較大,分子

位置不固定,所以液體有固定的體積,無固定形狀,具有流動性,故④處是有固定體積;氣

體分子間距很大,作用力幾乎為零,分子極度散亂,宏觀上無固定的體積,無固定形狀,具

有流動性,故②處是很小,故B符合題意,故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方法直依固態(tài)物質分子間距離非常小,相互作用力非常大,所以固體有固定的形狀

和體積,不具有流動性

【變式1-1]

水以多種多樣的形式與形態(tài)存在于自然界中,下列物體中是水的氣態(tài)形式的是()

A.白氣B.水蒸氣C.霧D.霜

【答案】B

【詳解】霧、白氣是水的液態(tài)形式,水蒸氣是水的氣態(tài)形式,霜是固態(tài)的形式,ACD不合題

意,B符合題意。

故選Bo

【變式1-2]

如圖示意圖形象的反映了物質氣、液、固三態(tài)分子排列的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OOOOoO

OOOOOO

OOOOOc

OOOOO°

OOOOOo

甲乙丙

A.丙是氣態(tài)B.乙是氣態(tài)C.甲是氣態(tài)D.甲是固態(tài)

【答案】A

【詳解】甲圖中分子間的距離略大,約束力很小,分子的位置不固定,符合液態(tài)分子的特點;

乙圖中分子間的距離很小,約束力很大,分子的位置固定,符合固態(tài)分子的特點;丙圖中分

子間的距離很大,約束力幾乎沒有,分子的位置極度散亂,符合氣態(tài)分子特點。故A正確,

BCD錯誤。

故選Ao

問題二:熔化和凝固

【角度11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現(xiàn)象

【典例1】2023年12月初,山西迎來了入冬后的首次大范圍降雪,部分地區(qū)積雪厚度達到

10cm。相關部門及時在路面拋撒了“融雪劑”,極大地保障了人們的出行安全。積雪消融的

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華

【答案】A

【詳解】積雪消融是固態(tài)的雪變成液體的水的過程,是熔化現(xiàn)象,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

合題意。

故選Ao

方法點展

固態(tài)成液體的過程,是熔化現(xiàn)象

【變式1-11把一杯水和一杯花生油分別放在略低于它們熔點的低溫環(huán)境中。在它們凝固的

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從底部開始凝固,油從上部開始凝固

B.水從底部開始凝固,油從中部開始凝固

C.水從上部開始凝固,油從底部開始凝固

D.水從上部開始凝固,油從中部開始凝固

【答案】C

【詳解】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水結冰時從上部開始凝固,并浮在水面上;而油凝固后密度

變大,會下沉所以從底部開始凝固。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o

【變式—2】在高寒地帶,從人的口中噴出的“白氣”會在眉毛上結成小冰晶,這個過程是

()

A.液化B.凝華C.疑固D.升華

【答案】C

【詳解】“白氣”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小水珠,小水珠會在眉毛上凝固成小冰晶,

這是凝固現(xiàn)象。

故選C

【角度2】熔化和凝固的吸放熱及應用

【典例2】目前市場上家家用電冰箱所用的制冷劑影響臭氧層的是()

A.氨B.二氧化碳C.氟利昂D.氫

【答案】C

【詳解】電冰箱影響臭氧層的制冷劑是氟利昂,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力iHHK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變式2-1】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加熱化為銅液注入模具,銅液冷卻成型。青銅器鑄

造初步完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銅料化為銅液是凝固B.銅料化為銅液需要放熱

C.銅液冷卻成型是凝固D.銅液冷卻成型需要吸熱

【答案】C

【詳解】AB.銅料化為銅液,此過程銅由固態(tài)變成了液態(tài),是熔化過程,此過程需要吸熱,

故AB錯誤;

CD.銅液冷卻成型,此過程銅由液態(tài)變成了固態(tài),是凝固過程,此過程需要放熱,故C正確,

D錯誤。

故選Co

【變式2-2】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對釜的鑄造有“鐵化如水,以泥固純鐵柄

勺從嘴受注”這樣的記載,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過程中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先熔化吸熱,后凝固放熱B.先汽化吸熱,后液化放熱

C.先熔化吸熱,后汽化吸熱D.先熔化放熱,后汽化放熱

【答案】A

【詳解】鐵化如水,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屬于熔化,此過程吸收熱量,以泥固鈍鐵柄勺從嘴受

注,是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是凝固,此過程放出熱量,所以該過程中先熔化吸熱,后凝固放熱。

故選Ao

問題三:固體熔化凝固實驗

【角度1】實驗探究固體熔化的實驗裝置

【典例1】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必須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

()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A.0cm12345刻度

iiiliiiihiiiliiiiliiul

B.2)—100102Q—30405060JO_8Q_必100實驗用溫度計

c.356378940I2體溫

n密度計

【答案】B

【詳解】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需要測量冰在熔化過程中的溫

度變化情況,所以需要的測量工具是溫度計。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至42℃,冰熔化的

溫度為0℃,所以不能選擇體溫計。

故選B。

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至42℃,冰熔化的溫度為0℃

【變式1T】探究“固體熔化規(guī)律”實驗時,小東在老師的指導下,采用了如圖的實驗裝置,

對于這個裝置說法不正確的是()

溫度計

石棉網(wǎng)

酒精燈

A.可延長熔化時間,便于觀察現(xiàn)象和記錄數(shù)據(jù)

B.在組裝此實驗裝置時應該自下往上比較恰當

C.可以探究一切固體的熔化規(guī)律

D.能夠使被研究的物體均勻受熱

【答案】C

【詳解】AD.實驗中使用水浴加熱,可以使物體受熱均勻,可延長熔化時間,便于觀察現(xiàn)象

和記錄數(shù)據(jù),故AD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在組裝此實驗裝置時為了確保酒精燈用外焰加熱,溫度計的玻璃泡浸沒在被測液體中,

且不碰到杯壁與杯底,應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安裝器材,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實驗中采用水浴加熱,水沸騰后,溫度保持沸點不變,若固體的熔點高于水的沸點,固

體無法熔化,實驗無法進行,故c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C。

【變式1-2]如圖是“探究燭蠟的熔化特點”的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丁^―溫度計

)「一水

fc--蠟燭

A.燭蠟應碾碎后放入試管中

B.“水浴法”加熱可以使燭蠟受熱均勻

C.溫度計的玻璃泡應碰到試管底部

D.燭蠟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說明燭蠟沒有確定的熔點

【答案】C

【詳解】A.蠟燭應碾碎后放入試管中,這樣蠟燭能均勻受熱,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水浴法”加熱可以使蠟燭受熱均勻,同時升溫較慢,便于記錄溫度,故B正確,不符

合題意;

C.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碰到試管底部,故C錯誤,符合題意;

D.蠟燭熔化過程中,溫度逐漸上升,沒有固定的熔點,說明蠟燭是非晶體,故D正確,不

符合題意。

故選Co

【角度2】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

【典例2】如圖甲所示,在“探究晶體熔化和凝固規(guī)律”的實驗中,繪制出了如圖乙所示的

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時,不直接將裝有晶體的試管放在酒精燈上加熱,而是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加

熱,這樣做的好處是晶體受熱均勻

B.圖乙中,晶體的熔化過程是BC段,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此過程中晶體放熱

C.圖乙中,晶體在D點時是液態(tài),在G點時是固態(tài)

D.由圖像可知該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等,均為50℃

【答案】B

【詳解】A.實驗中,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而是把裝有晶體的試管放在水中加熱,

這種加熱方法叫做水浴法加熱,這樣做的好處是晶體受熱均勻,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圖乙中,晶體的熔化過程是BC段,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

變,故B錯誤,符合題意;

C.CD段晶體已經(jīng)熔化完畢,處于升溫過程,D點處于液態(tài),EF段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F(xiàn)G段是

降溫過程,是固態(tài),故在G點時是固態(tài),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晶體熔化過程和凝固過程溫度不變,由圖像可知該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等,均為50℃,

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方認點接

C.該物體的熔化過程持續(xù)了20minD.該物體在BC段,溫度不變,但仍然持續(xù)吸

【答案】D

【詳解】A.晶體熔化的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根據(jù)圖像,在BC段,該物質吸收熱量,

但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此物質屬于晶體,故A錯誤;

BCD.晶體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由圖像可知,該物質從第20min開始熔化,到第

50min熔化結束,故BC段為該物體熔化過程,持續(xù)時間為30min;在AB段物質還沒開始熔

化,處于固態(tài),故第lOmin時,該物質為固態(tài),故BC錯誤,D正確。

故選Do

【變式2-1】小明選用兩種物質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甲圖為實驗裝置,

乙圖是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的實驗裝置,安裝時應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

B.由圖乙知,A物質是晶體,B物質是非晶體

C.由圖乙知,第4min時A物質處于固態(tài)

D.由圖乙知,A圖線對應物質的熔化過程持續(xù)時間為6min

【答案】B

【詳解】A.圖甲中,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而溫

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沒到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應按照“由下到上”

的順序安裝,故A錯誤;

B.由圖乙可知,A圖線對應物質有固定的熔點,是晶體;B圖線對應物質沒有固定的熔點,

是非晶體,故B正確;

C.由圖乙可知,A物質在2?6nlin處于熔化狀態(tài),故第4min時A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故

C錯誤;

D.由圖乙可知,A物質在2?6min處于熔化狀態(tài),熔化的時間為

6min-2min=4min

故D錯誤。

故選Bo

問題四:晶體和非晶體

【角度1】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凝固曲線

【典例11某種液態(tài)物質在放熱的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則該物質在固態(tài)

時的熔點約是()

溫度(℃)

80

60

40

20

0102030時間(分鐘)

A.40℃B.50℃C.60℃D.70℃

【答案】B

【詳解】液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不變。圖像中有一段時間,

物質放熱但溫度不發(fā)生變化,圖像呈水平,這時所對應的溫度在40℃到60℃中間,約50℃,

這就是它的凝固點,同種晶體熔點等于其凝固點,所以該物質在固態(tài)時的熔點約是50℃,

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方認點展

晶體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不變,同種晶體熔點等于其凝固點

【變式「1】某物質的熔化圖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此圖像信息的解讀錯誤的是()

B.CD段時物質處于固態(tài)

C.物質的初始溫度是40℃

D.加熱5分鐘時物質溫度是48℃

【答案】B

【詳解】A.由圖得,該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熔點不變,則該物質是晶體,故A正確,

不符合題意;

B.CD段物質熔化結束,物質處于液態(tài),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由圖得,物質的初始溫度是40℃,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該物質的熔點為48℃,4~10min物質處于熔化過程,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則

加熱5分鐘時物質溫度是48℃,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變式「2】如圖所示是海波和石蠟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50

40

610時Mnun

A.甲對應石蠟,乙對應海波B.甲在ab段停止吸熱

C.甲在第7min時是固液共存態(tài)D.乙的熔點隨溫度升高而升高

【答案】C

【詳解】A.海波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對應的是甲圖像;石蠟是非晶體,熔

化過程中溫度一直上升,對應的是乙圖像,故A錯誤;

B.甲在ab段處于熔化過程中,雖然溫度不變,但仍在持續(xù)吸熱,故B錯誤;

C.甲在第7min處于熔化過程中,晶體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故C正確;

D.乙是非晶體,沒有熔點,故D錯誤。

故選Co

【角度2】晶體熔化與凝固的特點

【典例2】把一塊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圍氣溫也是0℃),過了一段時間,下面說法

哪個正確()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C.冰和水的數(shù)量都沒有變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發(fā)生

【答案】C

【詳解】把一塊0℃的冰投入的水里(周圍氣溫也是0℃),因為沒有溫度差就沒有熱

傳遞,冰因不能吸收熱量不能熔化;水因不能放出熱量不能凝固;所以冰和水的數(shù)量都沒有

變。

故選C。

〃認直接沒有溫度差就沒有熱傳遞,冰因不能吸收熱量不能熔化

【變式2-1]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的依據(jù)是()

A.是否為金屬B.熔化時溫度是否變化

C.軟硬程度D.是否會熔化

【答案】B

【詳解】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

溫度不斷升高。因此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的依據(jù)是熔化時溫度是否變化,故ACD不符合題

意,B符合題意。

故選Bo

【變式2-2]

以下屬于非晶體的物質是()

A.固態(tài)水銀B.玻璃C.固態(tài)酒精D.固態(tài)氮

【答案】B

【詳解】ACD.固態(tài)水銀、固態(tài)酒精和固態(tài)氮有固定的熔點,都是晶體,故ACD不符合題意;

B.玻璃沒有固定的熔點,是非晶體,故B符合題意。

故選Bo

強化訓練

【基礎強化】

1.以下有關石蠟特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A.石蠟是一種晶體B.石蠟熔化過程需要吸熱

C.使用大塊的石蠟進行實驗探究D.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石蠟的熔點為48℃

【答案】B

【詳解】A.石蠟是非晶體,熔化時沒有一定的溫度,整個熔化過程不斷吸熱,不斷升溫,

同時質地慢慢變軟,變稀,最終變?yōu)橐后w,故A錯誤;

B.不論晶體還是非晶體,熔化時都要吸熱,故B正確;

C.實驗時,應使用小塊的石蠟進行實驗探究,這樣石蠟受熱比較均勻,故C錯誤;

D.石蠟屬于非晶體,沒有熔點,故D錯誤。

故選Bo

2.冰在熔化過程中()

A.吸收一定的熱量,溫度升高B.吸收一定的熱量,溫度不變

C.放出一定的熱量,溫度降低D.放出一定的熱量,溫度不變

【答案】B

【詳解】冰是晶體,具有一定的熔點,所以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發(fā)生變化,一直保持在熔

點溫度,但需要繼續(xù)吸熱,吸收的熱量用來使固態(tài)的冰變?yōu)橐簯B(tài)的水。故B符合題意,ACD

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3.關于晶體和非晶體,下列哪一個判斷是正確的()

A.雪花不是晶體B.玻璃是晶體C.巖石不是晶體D.海波是晶體

【答案】D

【詳解】A.雪花是一些冰晶組合而成的,是晶體,故A錯誤;

B.玻璃沒有固定的熔點,是非晶體,故B錯誤;

C.巖石的成份是非常復雜的。一般的說主要成分由碳酸鹽和硅酸鹽等組成的混合物。整體

來說它是混合物,也就是說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晶體,故c錯誤;

D.海波有固定的熔點,是晶體,故D正確。

故選Do

4.關于熔點,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固體在一定溫度下熔化

B.晶體比非晶體的熔點高

C.晶體在熔化時溫度不變,而非晶體在熔化時溫度變化

D.晶體的熔點跟凝固點相同

【答案】C

【詳解】A.只有晶體才能在一定溫度下熔解,故A不符合題意;

B.非晶體沒有熔點,不能和晶體比較熔點的高低,故B不符合題意;

C.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

溫度不斷升高,故C符合題意;

D.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5.對容器中的冰水混合物均勻加熱,最初看到的現(xiàn)象是()

A.混合物溫度不變B.混合物溫度立刻升高

C.混合物溫度立即降低D.以上說法都不對

【答案】A

【詳解】均勻加熱前提下,因為冰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故冰完全化為水之前,

水溫保持0度不變。

故選Ao

6.2024年春節(jié)期間,我國部分地區(qū)下起了“凍雨”,“凍雨”是下落的雨滴結成的冰形成

的,這一過程中的物態(tài)變化是()

A.凝華B.凝固C.液化D.熔化

【答案】B

【詳解】“凍南”是下落的液態(tài)雨滴結成的固態(tài)冰,是凝固現(xiàn)象,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

合題意。

故選Bo

7.幾種物質的熔點如下表所示,由表中的數(shù)值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物質水銀(固)銅酒精(固)鴇鋁鋼純鐵

熔點/℃-391083-117341066015151535

A.純鐵掉入鋼水中一定能夠熔化

B.水銀溫度計在氣溫為40℃的地方不能使用

C.在氣溫為-50℃的地方可以選用酒精溫度計測量溫度

D.用銅鍋冶煉鋼是可以的

【答案】C

【詳解】A.鋼的熔點是1515℃,所以鋼水的溫度最低是1515℃,而純鐵的熔點為1535℃,

因此鋼水的溫度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純鐵的熔點,純鐵掉入鋼水中可能會熔化,也可能不

會熔化,故A錯誤;

B.當氣溫為40℃時,水銀為液態(tài),因此可以使用水銀溫度計,故B錯誤;

C.在氣溫為-50C時,酒精為液態(tài),因此可以使用,故C正確;

D.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銅的熔點低于鋼的熔點,如果用銅鍋煉鋼,則銅鍋比鋼先熔化,故D

錯誤。

故選Co

8.食用凍豆腐時,發(fā)現(xiàn)豆腐內存在許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過程中,發(fā)生的主要物態(tài)變化

是()

A.凝固和熔化B.液化和升華C.凝華和熔化D.凝固和汽化

【答案】A

【詳解】凍豆腐的小孔是豆腐中的水遇冷凝固結冰,而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因此發(fā)生的主

要物態(tài)變化是凝固和熔化。

故選Ao

9.下列物質屬于晶體的是()

A.松香B.冰C.玻璃D.石蠟

【答案】B

【詳解】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持續(xù)升高,冰是晶體,

松香、玻璃、石蠟是非晶體,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素養(yǎng)提升】

10.某實驗小組用兩套如圖甲所示完全相同的加熱裝置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兩

套裝置的燒杯中都裝了相同質量的水,試管中分別裝有少量相等體積的固體a和固體b。用

酒精燈對它們加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固體a一定是晶體,熔點為80℃,熔化時間持續(xù)了15min

B.固體b一定是非晶體,沸點為1OO℃,25min時處于沸騰狀態(tài)

C.22min時,試管中的a、b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都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

D.35min后,水中兩試管內物質的溫度可能會超過100C

【答案】A

【詳解】A.固體a有固定的熔點,因此a為晶體,熔化時的溫度為80℃,因此熔點為80℃,

固體a從第lOmin開始熔化到第25min熔化結束,因此熔化時間持續(xù)了15min,故A正確;

BC.固體b在加熱過程溫度先升高后不變,因為采用水浴法加熱,當b的溫度與水的溫度相

同時,b的溫度不再升高,故不能確定這個不變的溫度是b的熔點還是沸點,也不能確定b

是晶體還是非晶體,故BC錯誤;

D.由圖可知35min后。a、b物質的溫度達到100℃,且溫度保持不變,故D錯誤。

故選Ao

11.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對a、b、c三種固體物質加熱,它們的熔化圖像如圖所示,其中b、

c質量相同。下列對圖象分析正確的是()

B.tl~t2時間內,a物質的溫度不變、內能不變

C.若a、b是同種物質,則b的質量大于a的質量

D.b的比熱容一定大于c的比熱容

【答案】C

【詳解】A.讀圖可知,兩種物質的溫度變化相同時,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加熱,對b加熱時

間長,b吸收的熱量多。故A錯誤;

B.此時段內,物質溫度不變,但從外界吸收了熱量,它的內能增加了。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