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修辭立其誠 憐憫是人的天性 課件_第1頁
第4課 修辭立其誠 憐憫是人的天性 課件_第2頁
第4課 修辭立其誠 憐憫是人的天性 課件_第3頁
第4課 修辭立其誠 憐憫是人的天性 課件_第4頁
第4課 修辭立其誠 憐憫是人的天性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第一單元第4課修辭立其誠憐憫是人的天性02課前預習基礎梳理03課堂探究讀文品析04課后提升積累借鑒05課下練兵鞏固運用01晨課誦讀走近經典稚子弄冰楊萬里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賞析】

全詩攝取瞬間快景避開直接描寫,用生動形象的“穿林”響聲和貼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開掘稚子的情趣。詩中孩子弄冰的場景充滿了樂趣:心態(tài)上,寒天“弄冰”,童心熾熱;色澤上,“金”盆“彩”絲串“銀”冰;形態(tài)上,是用“金盆”脫出的圓形“銀錚”;聲音上,有

“玉磬穿林響”的高亢,忽又轉作“玻璃碎地聲”的清脆。全詩形色兼具以感目,聲意俱美以悅耳賞心,繪聲繪色地表現(xiàn)出兒童以冰為錚、自得其樂的盎然意趣。全詩突出一個“稚”字。稚氣和樂趣能使兒童忘卻嚴冬的寒冷,保持他們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樂。孩童與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諸多的相通之處,唯其如此,孩童“脫冰作戲”的場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如此情趣。正是以這種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為審美基點,楊萬里通過“以稚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為詩趣,一方面從稚子的心理出發(fā),描寫“脫曉冰”的動作細節(jié);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賞其行為細節(jié),這樣孩童的稚氣與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為形之于筆端的盎然詩意。詩人發(fā)自內心地尊重兒童的天真,才能把孩童玩冰的情趣描繪得如此真切酣暢。三、積累詞語1.曲學阿世:歪曲自己的學術觀點,以投世俗之好。2.順風轉舵:隨著風向轉換舵位,比喻順著情勢改變態(tài)度。(含貶義)3.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受到對方的恩惠一樣(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現(xiàn)多指雖未親身經歷,但感受就同親身經歷過一樣。4.嗜血成性:愛好吸血成了習性,指貪婪地進行敲詐勒索,榨取民脂民膏。5.無動于衷:心里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令人感動或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無反應或漠不關心。6.明目張膽:原指有膽識,敢作敢為。后形容公開放肆地干壞事。7.若無其事:好像沒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動聲色或漠不關心。8.一往無前:一直往前,無所阻擋。形容勇猛無畏地前進。【資料助讀】一、走近作者作者(一)張岱年(1909—2004),曾用名宇同,別名季同,河北獻縣人。中國現(xiàn)代哲學家、哲學史家。張岱年先生于1933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任教于清華大學哲學系,后任私立中國大學講師、副教授,清華大學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清華大學思想文化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1980年后任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名譽會長。2004年4月24日,張岱年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5歲。作品有《先秦哲學中的辯證法》《秦以后哲學中的辯證法》《顏李之學》《中國元學之基本傾向》《中國思想源流》《關于新唯物論》《辯證唯物論的知識論》《辯證唯物論的人生哲學》《譚理》等重要哲學論文。作者(二)盧梭(1712—1778),法國18世紀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學家、文學家,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chuàng)者,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盧梭出生于瑞士日內瓦的一個貧苦家庭,當過學徒、仆役、私人秘書、樂譜抄寫員。一生顛沛流離,備歷艱辛。1749年曾以《科學與藝術的進步是否有助敦化風俗》一文而聞名。1762年因發(fā)表《社會契約論》《愛彌兒》而遭法國當局追捕,避居瑞士、普魯士、英國,1778年在巴黎逝世。作品有《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伊絲》《植物學通信》等。二、探尋背景1.《修辭立其誠》馮友蘭先生曾對張岱年先生有這樣的評價:“張先生治學之道為‘修辭立其誠’,立身之道為‘直道而行’?!?/p>

張先生平生服膺的格言之一就是“修辭立其誠”。“誠”即“言論符合實際,一方面符合客觀實際,一方面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治學要做到名實、言行、表里一致。張先生治學的座右銘就是“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季羨林先生也曾說他對于張岱年先生的為人“心儀已久”,認為張先生具有多種優(yōu)秀的品質,在“當今士林中,真堪為楷模”。大凡跟張岱年先生有過交往的人,都會有這樣深切的體會:他平等待人,平易近人,有求必應;剛毅木訥,直道而行,反對“賣論求官”,曲學阿世;誨人不倦,獎掖后學;厚重樸直,淡泊明志,生活儉樸。他的弟子劉笑敢先生說他具有“三誠”,即“為學真誠,為師熱誠,為人坦誠”。2.《憐憫是人的天性》《憐憫是人的天性》節(jié)選自《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是1753年盧梭應法國第戎學院的征文而寫的論文,它并非盧梭的即興之作。1743年,盧梭在威尼斯逗留時,就已經打算寫一部關于政治制度的鴻篇大論。1753年,第戎學院公布了“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題目。盧梭應第戎學院的征文競賽,撰寫了他的第二篇論文《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該書探討了社會不平等的原因及克服的方法,批判了封建等級關系。作者認為生產的發(fā)展和私有制的產生,使人類脫離了“自然狀態(tài)”,產生了貧富不均的社會現(xiàn)象;揣測到了矛盾斗爭會發(fā)生對立面轉化,以及發(fā)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認識到私有制是社會不平等的根源,又認為每人有少量私有財產是社會平等的基礎。該書為資產階級政治革命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可看作盧梭全部思想的基礎,并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緒論。[深讀探究]——擊破難點“修辭立其誠”古已有之,前人有許多解說,迄無定論。結合本文談談你的認識。[我的理解]

“修辭”就是修我言辭,“立誠”就是立我誠心。所謂修我言辭,就是要在平常的為人處世中注意自己的措辭;所謂立我誠心,就是在自己的言行中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現(xiàn)出來。“修辭立其誠”是要求修辭者持中正之心,懷敬畏之情,對自己的言辭切實承擔責任,采用最好的方式予以表達,并預期達到成功。[深讀探究]——擊破難點盧梭的性善論與孟子的性善論有何區(qū)別?[我的理解]

性善論,這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是從道德性的角度談人的本性的觀點。所謂性善,就是說人在本質上具有善的道德屬性,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穩(wěn)定的規(guī)范基礎。在立論基礎上,盧梭和孟子都是一樣的,都是說人先天的道德屬性是善的。盧梭從自然人的概念出發(fā),認為人先天上就有自愛心與憐憫心;孟子則提出“四端說”。但是,二者在這個立論基礎上所建立的理論體系和結論是不同的。簡而言之,孟子由性善論發(fā)展出自律道德的觀念,盧梭則由性善論發(fā)展出他律道德的觀念。究其文化基因,前者反映出對人本身的積極信任,是中國傳統(tǒng)人定勝天思想的延續(xù);后者則反映出對人本身的不信任,是西方宗教觀念的發(fā)展。[素材積累]——積土成山[文本挖掘]人類的進步史也是人類的墮落史;而私有制的確立,是造成人類不平等及其后果的關鍵。盧梭,可以說是提出這樣觀點的第一人。原始人類是一個混沌的群體,勇敢、純真、寧靜、溫和、自由、平等,是原始人類擁有的美好品質(盡管他們眼里是看不見這些品質的),這些品質存在于他們的本能之中。他們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自然地生活著。人在未開化的狀態(tài)下,本來是平等的;可是當人們力求生活完善化,爭取科學技術和文化發(fā)展時,文明向前進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進一步。[適用話題]本性善良純真自由平等[運用范例]盧梭認為,人和動物的區(qū)別在于自由。那什么是自由?放縱自己,追求自己的欲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自由?如果是,那人和動物又有什么區(qū)別。動物自由嗎?其實動物僅僅是被自然驅使,被欲望驅使,它們不能選擇,所以它們并不自由。而人類有選擇,所以才自由。我們活著的時候,面對欲望,可以選擇不。在親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身處險境的時候,我們愿意放棄自己的生命,而為他人博得活下去的機會,這也是我們的選擇,這是我們人類靈性之所在。[寫法借鑒]——挖掘亮點文章深刻富有理趣[文本挖掘]兩篇文章都蘊含著理性的探索精神和深刻的人生智慧,又體現(xiàn)出深摯的人文關懷,富有理趣。[技巧指導]隨著人們認識的提高,“深刻”“理趣”在高考中也占據(jù)了重要地位。近年來,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深刻”一項備受人們關注?!吧羁獭奔赐高^現(xiàn)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內在關系,觀點具有啟發(fā)作用??梢姡挥刑嵘髌返睦硇钥臻g,才會使我們的文章深刻、高遠,給讀者帶來思維震撼,產生審美效果。

下面介紹幾種使文章深刻富有理趣的方法。1.化虛為實,天然蘊理,富有啟發(fā)賈寶玉評論大觀園時曾說過一句極有見識的話:凡美都必須“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那么在高考中要寫出理性美文就該將理趣蘊于天然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去除雕飾,自然天成。清代的張問陶說,“天籟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許多抽象的道理或情緒,只有化虛為實,隱于天然之中,才能將情理含蓄雋永地呈現(xiàn)出來,產生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2.否定命題,深入本質,有所超越新穎的立意一直是人們所追求的,但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人們對許多問題的認識已有定論,難以有更深刻的看法。其實只要我們換個角度,否定命題,運用逆向思維,就會進入一種“柳暗花明”的境地。而我們寫文章也應懂得在逆向的基礎上深入思索,使我們的觀點上升到較高的層次。3.辯證有度,多維解讀,滲透理性要深入地論述清楚一個觀點,就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從不同角度客觀全面地分析事物。只有綜合權衡,多維解讀才能立體看待問題,真正將一個觀點闡述透徹。

4.聯(lián)系發(fā)展,溯因問果,層遞有致哲人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完全不同的兩片葉子,因而事物雖不相同卻都可以普遍聯(lián)系起來。我們分析事物時要注意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學會由此及彼地分析事物。同時由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運動發(fā)展變化的,我們又要結合發(fā)展的觀點。這種聯(lián)系及發(fā)展的觀點會引導思路不斷向縱深發(fā)展,溯因問果,引導說理不斷深入。[參考示例]

人生真的可以歸零嗎?于丹在《莊子心得》一書中曾說,我們常常抱怨走的彎路太多,可是若沒有先前走過的彎路,又怎么會站在現(xiàn)在的位置回望過去呢?的確如此,在失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