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qū)大港第八中學2025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天津濱海新區(qū)大港第八中學2025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天津濱海新區(qū)大港第八中學2025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天津濱海新區(qū)大港第八中學2025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天津濱海新區(qū)大港第八中學2025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津濱海新區(qū)大港第八中學2025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各組物質中,屬于內環(huán)境成分的一組是()A.K+、血紅蛋白、淋巴因子、氨基酸 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糖原C.CO2、維生素、尿素、血漿蛋白 D.Ca2+、載體蛋白、乙酰膽堿、乳糖2.下列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本實驗不需要設置對照,因為不同時間取樣已形成了對照B.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shù)之前,需將試管振蕩幾次C.每天計數(shù)酵母菌數(shù)量的時間要固定D.將每天所得數(shù)據(jù)繪制成曲線圖一定是“S”型曲線3.下列不屬于種群數(shù)量特征的是()A.年齡組成 B.均勻分布 C.種群密度 D.性別比例4.土壤農桿菌含有一個大型的Ti質粒(如下圖所示),在侵染植物細胞的過程中,其中的T-DNA片段轉入植物的基因組。若想用基因工程并通過土壤農桿菌向某種植物中導入抗旱基因,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若用Ti質粒作為抗旱基因的載體,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應該在T-DNA片段內,且要保證復制起始點和用于轉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壞B.將重組Ti質粒導入土壤農桿菌中時,可以用Ca2+處理細菌C.用含有重組Ti質粒的土壤農桿菌去感染植物細胞,可以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成具有抗旱基因的植物D.若能夠在植物細胞中檢測到抗旱目的基因,則說明該基因工程項目獲得成功5.在某一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大面積單一種植某種農作物(甲)可導致害蟲A的爆發(fā),改成條帶狀合理地間作當?shù)亓硪环N農作物(乙)后,乙生長良好,害蟲A的爆發(fā)也受到了抑制。對此合理的解釋是()A.新的種間關系不利于對害蟲A的防治B.新的群落空間結構不利于對害蟲A的防治C.乙的出現(xiàn)使害蟲A的環(huán)境容納量下降D.乙和害蟲A存在互相抑制的競爭關系6.“魚香肉絲”是我國空間站內宇航員的食物之一,由豬肉、胡蘿卜、木耳、青椒等烹飪而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魚香肉絲”中含有的多糖并不都能被航天員的消化系統(tǒng)消化吸收B.“魚香肉絲”能為航天員提供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等營養(yǎng)物質C.不能利用斐林試劑來檢測“魚香肉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和蔗糖D.“魚香肉絲”中的蛋白質已變性失活,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下圖表示某森林中植物和鳥類的分布情況,請回答:(1)森林中的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之間是一種________關系。森林中自上而下分別有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結構。(2)杜鵑、啄木鳥等鳥類的分層現(xiàn)象與植物所能提供的_________和________有關。(3)要調查該森林中杜鵑的種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法;而要調查某種植物(比如白皮松)的種群密度則要用__________法。8.(10分)人類遺傳病調查中發(fā)現(xiàn)兩個家系中都有甲遺傳?。ɑ驗镠、h)和乙遺傳?。ɑ驗門、t)患者,系譜圖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頻率為10-4。請回答下列問題(所有概率用分數(shù)表示):(1)甲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2)若Ⅰ-3無乙病致病基因,請繼續(xù)分析。①Ⅰ-2的基因型為______;Ⅱ-5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②如果Ⅱ-5與Ⅱ-6結婚,則所生男孩同時患兩種遺傳病的概率為______。③如果Ⅱ-7與Ⅱ-8再生育一個女兒,則女兒患甲病的概率為______。④如果Ⅱ-5與h基因攜帶者結婚并生育一個表現(xiàn)型正常的兒子,則兒子攜帶h基因的概率為______。9.(10分)突觸是兩個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效應器細胞之間相互接近、并借以傳遞信息的部位,生物界發(fā)現(xiàn)的突觸主要有化學突觸(如圖甲和圖乙)和電突觸(如圖丙)兩類,其中化學性突觸可通過興奮性遞質或抑制性遞質使突觸后膜電位變化,從而產生興奮或抑制。電突觸的突觸間隙很窄,突觸前膜末梢內無突觸小泡,前膜和后膜之間由離子通道連接,帶電離子可通過離子通道傳遞電信號,電突觸主要見于魚類和兩棲類。(1)化學突觸在傳遞信號時速度比電突觸更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2)圖甲中抑制性遞質通過使后膜_____通道開放,從而使突觸后膜靜息電位變_____(填“大”或“小”或“不變”),使后膜超級化(3)如圖乙所示,在興奮性遞質作用下,鈉離子通過_____方式轉運進入后膜,此過程中突觸后膜膜外電位的變化_____。(4)如圖丙所示,電突觸的前膜和后膜連接后,允許小分子物質通過,這與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_____進行信息交流的方式類似(5)研究表明,在電突觸中,信息傳遞是可以雙向的,請設計實驗驗證這一結論。要求:以圖丙的突觸為實驗對象,提供一個有兩個電極的電流計和電刺激儀器等。①實驗方法:_____。②預期結果:_____。10.(10分)近期,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yè)生物技術研究所馬延和團隊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國際上首次實現(xiàn)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從頭合成。相關成果于9月24日在線發(fā)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該技術未來有望促進我國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CO2排放量與減少量相等),推動可持續(xù)經濟。下圖是某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循環(huán)示意圖,其中a、b、c、d構成生物群落。回答下列問題:(1)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傳遞渠道是_____。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考慮,圖中生物c屬于_____,其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是_____。(2)圖中b同化的能量最終去向是_____。(3)在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過程中,植物等從大氣中攝取碳的速率與生物的_____作用釋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4)全球變暖是當今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從全球碳循環(huán)的主要途徑來看,實現(xiàn)碳中和的重要舉措是_____(答出1點即可)。11.(15分)大豆根的彎曲生長與多種因素有關,某高中生物興趣小組做了圖1和圖2兩組實驗。圖1實驗中將大豆幼根分為A、B、C三組,其中A、C組根冠完整,B組切除一半根冠;C組將根一側運輸部分阻斷,箭頭所示為生長素(IAA)的運輸方向。圖2甲為一株水平放置的大豆幼苗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的根和莖的生長情況,乙和丙為1~4處IAA相對濃度變化曲線,虛線代表既不起促進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時的AA濃度。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1實驗中通過___________(選填“A、B”、“A、C”或“B、C”)的對照說明根的彎曲生長與根冠是否完整有關,此實驗必須在___________(選填“單側光照”或“黑暗”)的環(huán)境下進行。(2)圖2甲中水平放置的大豆幼苗出現(xiàn)彎曲生長的原因是受到__________影響,引起IAA在植物體內分布__________所致。(3)圖2乙中A1曲線對應圖甲__________(選填1、2、3、4)處的1AA相對濃度,和曲線體現(xiàn)了生長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的特點。測量發(fā)現(xiàn),乙中C對應的IAA濃度比中D對應的AA濃度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4)科研人員推測不同濃度的IAA可能通過一種TMK蛋白調控細胞生長(機理見圖3)。當IAA濃度較高時,____________被剪切,然后該物質進入細胞核,使__________磷酸化,最終抑制了__________,導致細胞伸長生長被抑制。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C【解析】1、內環(huán)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質:①小腸吸收的物質在血漿、淋巴中運輸:水、鹽、糖、氨基酸、維生素、血漿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細胞分泌物:抗體、淋巴因子、神經遞質、激素等。③細胞代謝產物:CO2、水分、尿素等。2、內環(huán)境中不存在的物質:血紅蛋白、載體蛋白、H2O2酶、細胞呼吸酶有關酶、復制、轉錄、翻譯酶等各種胞內酶、消化酶等?!驹斀狻緼、K+、淋巴因子、氨基酸屬于內環(huán)境的成分,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內,不是內環(huán)境的成分,A錯誤;B、唾液淀粉酶屬于消化道中的成分,不屬于內環(huán)境的成分,B錯誤;C、營養(yǎng)物質(如:維生素、血漿蛋白)、代謝廢物(如:CO2、尿素)均屬于內環(huán)境的成分,C正確;D、載體蛋白通常位于細胞膜上,不屬于內環(huán)境的成分,D錯誤。故選C。2、D【解析】1、影響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因素很多:營養(yǎng)物質的量、溫度、pH、溶氧量等。2、酵母菌種群密度調查方法:抽樣檢測方法--顯微計數(shù)。3、相關注意事項:(1)顯微鏡計數(shù)時,對于壓在小方格邊線上的酵母菌,應只計固定的相鄰兩個邊及其頂角的酵母菌。(2)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shù)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目的是使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均勻分布,減少誤差。(3)結果記錄最好用記錄表。(4)每天計數(shù)酵母菌量的時間要固定。(5)培養(yǎng)和記錄過程要尊重事實,不能主觀臆造?!驹斀狻緼、該實驗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在時間上形成自身對照,無需設置對照組,要獲得準確的實驗數(shù)據(jù),必須重復實驗,求平均值,A正確;B、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shù)之前,需將試管振蕩幾次,使其均勻分布,B正確;C、每天計數(shù)酵母菌數(shù)量的時間要固定,C正確;D、每天所得數(shù)據(jù)繪制成的曲線圖不一定是“S”型曲線,開始時營養(yǎng)物質充足,后期營養(yǎng)物質缺乏,代謝產物積累,D錯誤。故選D。3、B【解析】本題考查了種群的數(shù)量特征和空間特征,把握相應的概念是解題的關鍵?!驹斀狻磕挲g結構、種群密度、性別比例都屬于種群的數(shù)量特征,均勻分布屬于種群的空間特征。故選B?!军c睛】種群的特征:(1)數(shù)量特征(核心問題):①種群密度: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決定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齡結構和性別比例:預測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主要依據(jù)(一般根據(jù)年齡結構)(2)空間特征:指組成種群的個體,在其生活空間中的位置狀態(tài)或布局。4、D【解析】農桿菌的特點是易感染雙子葉植物和裸子植物,對單子葉植物沒有感染力。農桿菌的Ti質粒的T-DNA可轉移至受體細胞,并整合到受體細胞的染色體上。農桿菌轉化過程:目的基因插入Ti質粒的T-DNA→農桿菌→導入植物細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細胞染色體上→目的基因的遺傳特性得以穩(wěn)定維持和表達?!驹斀狻緼、土壤農桿菌含有一個大型的Ti質粒,在侵染植物細胞的過程中,其中的T-DNA片段可轉入植物的基因組,所以若用Ti質粒作為抗旱基因的載體時,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應該在T-DNA片段內,且要保證復制起始點和用于轉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壞,A正確;B、將目的基因導入細菌時,需要用Ca2+處理細菌,使其成為易于吸收周圍環(huán)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態(tài),B正確;C、用含有重組Ti質粒的土壤農桿菌去感染植物細胞,使其具有抗旱基因,然后再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將受體細胞培養(yǎng)成具有抗旱基因的植物,C正確;D、能夠在植物細胞中檢測到抗旱目的基因,只能說明目的基因導入成功,不能說明該基因成功表達,即不能說明該基因工程項目獲得成功,D錯誤。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從題文提取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判斷的能力。5、C【解析】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種組成、種間關系、群落的空間結構、群落演替,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種間關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競爭、寄生?!驹斀狻緼BC、由題目所給信息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種間關系和群落空間結構對害蟲A是不利的,有利于對害蟲A的防治,且乙的出現(xiàn)使害蟲A的環(huán)境容納量下降,AB錯誤,C正確;D、由“乙生長良好,害蟲A的爆發(fā)也受到了抑制”可判斷出乙和害蟲A之間不存在互相抑制的競爭關系,D錯誤。故選C。6、D【解析】分析題干可知“魚香肉絲”由豬肉、胡蘿卜、木耳、青椒等烹飪而成,里面含有豐富的大分子有機物,它們可以被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質進而被細胞吸收利用。【詳解】A、魚香肉絲中含有植物,其中的多糖纖維素是不能被航天員的消化系統(tǒng)消化吸收,糖原這種多糖是可以被消化吸收的,A正確;B、魚香肉絲中含有蛋白質、多糖、無機鹽等,被消化分解之后形成的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質可以被吸收利用,B正確;C、斐林試劑是用來檢測還原糖的,葡萄糖、果糖、麥芽糖都是還原糖,蔗糖是非還原糖,C正確;D、蛋白質變性是空間結構改變,依舊可以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D錯誤;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細胞中的化合物的種類及其組成,考生在解題時注意題干的關鍵信息,利用所學的基礎知識來進行解答。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①.競爭②.垂直③.棲息空間④.食物⑤.標志重捕⑥.樣方【解析】1、群落垂直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shù)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xiàn)象;植物主要受陽光的影響,動物主要受食物和棲息空間的影響.2、群落水平結構:由于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異【詳解】(1)森林中的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共同爭奪陽光等資源和空間,為競爭關系.森林中自上而下分別有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具有分層現(xiàn)象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2)植物的分層現(xiàn)象與光照有關,杜鵑、啄木鳥等鳥類的分層現(xiàn)象與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有關。(3)調查活動能力強的動物種群密度,一般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某種植物(比如白皮松)的種群密度則常用樣方法【點睛】本題考查群落結構和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群落的空間結構特征,識記種群密度調查方法。8、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②.伴X隱性遺傳③.HhXTXt④.HHXTY或HhXTY⑤.1/36⑥.1/60000⑦.3/5【解析】根據(jù)題意和遺傳系譜圖分析可知:Ⅰ-1和Ⅰ-2均無甲病,但他們有一個患甲病的女兒,即“無中生有為隱性,隱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說明甲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Ⅰ-1和Ⅰ-2均無乙病,說明乙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又已知Ⅰ-3無乙病致病基因,說明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驹斀狻浚?)Ⅰ-1和Ⅰ-2都不患甲病,但他們有一個患甲病的女兒(Ⅱ-2),說明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系譜圖可知患乙病的都是男性,所以乙病最可能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2)①若Ⅰ-3無乙病致病基因,則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所以Ⅰ-2的基因型為HhXTXt,Ⅱ-5的基因型及概率為1/3HHXTY或2/3HhXTY。②Ⅱ-6的基因型中為Hh的幾率是2/3,為XTXt的幾率是1/2,所以Ⅱ-5與Ⅱ-6結婚,則所生男孩患甲病的概率2/3×2/3×1/4=1/9,患乙病的概率1/2×1/2=1/4;因此同時患兩種遺傳病的概率為1/9×1/4=1/36。③Ⅱ-7為Hh的幾率是2/3,Ⅱ-8為Hh的幾率是10-4,則他們再生一個女兒患甲病的概率為2/3×10-4×1/4=1/60000。④由于Ⅱ-5的基因型及概率為1/3HH或2/3Hh,與h基因攜帶者結婚,后代為hh的概率為2/3×1/4=1/6。Hh的概率為1/3×1/2+2/3×1/2=3/6。所以表現(xiàn)型正常的兒子攜帶h基因的概率為3/6:(1-1/6)=3/5?!军c睛】本題考查人類遺傳病類型的判斷,根據(jù)遺傳系譜圖推斷相關個體的基因型,對人類遺傳病后代的發(fā)病概率進行預測,本題的難點是(2)用分解組合法能簡化問題解決①②,③結合題干信息“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頻率為10-4”進行計算,④注意審題是攜帶者占正常的比例。9、(1)①.慢②.化學突觸中興奮的傳遞需要通過化學信號的轉換(2)①.C1-②.大(3)①.協(xié)助擴散②.由正變負(再變正)(4)胞間連絲(5)①.將電流計的電極分別接在A、B兩處,分別給A、B兩個細胞適宜電刺激②.兩次刺激,電表均偏轉兩次【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突觸主要有化學突觸(如圖甲和圖乙)和電突觸(如圖丙)兩類,其中化學性突觸可通過興奮性遞質或抑制性遞質使突觸后膜電位變化,從而產生興奮或抑制。由于興奮經過化學突觸傳遞時,需要經過信號轉化,因此時間長。電突觸的突觸間隙很窄,突觸前膜末梢內無突觸小泡,前膜和后膜之間由離子通道連接,帶電離子可通過離子通道傳遞電信號,電突觸主要見于魚類和兩棲類。電突觸間可通過電信號直接傳遞信息。【小問1詳解】由于化學突觸中興奮的傳遞需要通過化學信號的轉換,電突觸可通過電信號完成信息傳遞,因此化學突觸在傳遞信號時速度比電突觸更慢?!拘?詳解】據(jù)圖可知,圖甲中抑制性遞質通過使后膜氯離子通道開放,從而使突觸后膜外正內負的靜息電位變大,使后膜超級化,更不容易產生興奮?!拘?詳解】興奮性神經遞質,可使鈉離子通過協(xié)助擴散的方式內流,形成外負內正的動作電位,該過程中突觸后膜膜外電位的變化是由正變負?!拘?詳解】電突觸前膜和后膜連接后,允許小分子物質通過,這與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進行信息交流的方式類似。【小問5詳解】①若要證明在電突觸中,信息傳遞是可以雙向的,需要分別刺激突觸的前膜和后膜,并在另一側檢測電位變化,故實驗方法為:將電流計兩個電極分別連接到A、B兩個細胞的細胞膜上,然后用電刺激儀器分別給予A、B兩個細胞適宜刺激,觀察電流計指針的偏轉次數(shù)。②預期結果:因為電突觸的傳遞方向是雙向的,故兩次刺激電流計均偏轉兩次?!军c睛】本題考查興奮的傳導和傳遞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信息、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0、(1)①.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②.分解者③.能將動植物遺體和動物的排遺物分解成無機物(2)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和被分解者利用(3)呼吸(和分解)(4)增加碳固定量(或碳吸收量,碳存儲量);減少碳排放量【解析】據(jù)圖可知,d表示生產者,c表示分解者,a、b表示消費者。【小問1詳解】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內部以有機物形式傳遞,在生物群落中的傳遞渠道是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圖中d與非生物環(huán)境存在雙向箭頭,為生產者,ab均為消費者,abd均有箭頭指向c,c為分解者,分解者屬異養(yǎng)生物(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為分解動植物遺體、排出物和殘落物中的有機物為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huán)境?!拘?詳解】ab均為消費者,且b為圖示中最高營養(yǎng)級,不被其它生物捕食,因此其同化的能量最終去向是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和被分解者利用。【小問3詳解】碳進入生物群落是通過生產者的固定,而返回無機環(huán)境是通過各種生物的呼吸作用,在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過程中,植物等從大氣中攝取碳的速率與生物的呼吸(和分解)作用釋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拘?詳解】碳中和是指國家、企業(yè)、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xiàn)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即碳中和是指CO2排放量與減少量相等,從全球碳循環(huán)的主要途徑來看,減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是實現(xiàn)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舉措。11、(1)①.A、B②.黑暗(2)①.重力##重力作用②.不均勻(3)①.2②.兩重性③.根比莖對生長素更加敏感(4)①.TMK蛋白C端②.蛋白X③.促進生長基因的表達##促進生長基因的轉錄【解析】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