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河南省安陽市林慮中學語文高三上期末調研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1.用下列詩句組合成一副規(guī)范的春聯(lián),最合適的一組是①竹映高墻似傍山②笙歌聲拂長春地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④星月光映不夜天⑤聽燒爆竹童心在⑥鳥啼碧樹閑臨水⑦看換桃符老興偏⑧愿得此身長報國A.①⑥ B.②④ C.⑤⑦ D.⑧③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①不遇王維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到門不敢題凡鳥②,看竹③何須問主人。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注)①新昌里:在長安城內。呂逸人即呂姓隱士。②凡鳥:據(jù)《世說新語·簡傲》記載,三國魏時的嵇康和呂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呂安訪稀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呂安于門上題“風”字而去,嘲諷稀喜是“凡鳥”。③看竹:事見《晉書·王羲之傳》。王羲之之子王徽之聞吳中某家有好竹,坐車直登其門觀竹,“諷嘯良久”。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借《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比況呂逸人的住處,寫呂逸人不染風塵的超俗節(jié)操。B.詩人尋友不遇,借典故表達了未見到呂逸人的無限懊惱,可見其尋逸之心的誠篤真摯。C.作者筆下的呂逸人所居之境,青山嫵媚,流水多情,身處自然,充滿隱逸生活的情趣。D.這首詩既有上下句虛實相間,也有上下聯(lián)虛實相對,筆姿靈活,變化多端,頗有情味。2.詩的尾聯(lián)有什么含意?請作簡要分析。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唐代的“海上絲綢之路”使奈良成為日本文化的________之一。奈良正倉院珍藏了一把名為“螺鈿紫檀五弦琵琶”的唐代琵琶。螺鈿是一種手工藝品,用貝殼薄片制成人物、鳥獸、花草、松菊等形象鑲嵌在器物表面。該琵琶的紫檀面板上有一幅螺鈿質圖案,圖案的下半部分為人騎駱駝彈琵琶。彈琵琶者應為來自中亞一帶的石國胡人。胡人騎駱駝彈琵琶奔馳的圖案,正是“絲綢之路”開拓以來,中亞、西亞人們爭相進入中原的形象再現(xiàn)。圖案的上半部分為五只祥鳥繞樹飛翔,與彈琵琶圖案結合,可謂______,讓人感到琵琶聲充盈整個畫面,構成動靜結合的美妙意境??梢哉f,這把五弦琵琶既是大唐"絲綢之路”_______的藝術寫照,也是唐朝中日文化交流的實物見證,顯示了中國古代樂器的_______以及“絲綢之路”的廣泛影響力。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茿.發(fā)源地相得益彰崛起精美絕倫B.發(fā)祥地相得益彰崛起美輪美奐C.發(fā)祥地天衣無縫繁盛精美絕倫D.發(fā)源地天衣無縫繁盛美輪美奐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螺鈿是一種手工藝品,是用貝殼薄片制成人物鳥獸、花草、松菊等形象鑲嵌在器物表面的。B.螺鈿是一種用貝殼薄片制成人物、鳥獸、花草、樹木等形象鑲嵌在器物表面的手工藝品。C.作為一種手工藝品,螺鈿是用貝殼薄片制成人物鳥獸、花草、樹木等形象鑲嵌在器物表面。D.螺鈿是一種用貝殼薄片制成人物、鳥獸、花草、松菊等形象鑲嵌在器物表面的手工藝品。3.下列材料,可支持文中“彈琵琶者應為來自中亞一帶的石國胡人”這一推斷成立的一項是A.彈琵琶者卷發(fā),鷹鉤鼻子,鼻根與前額連在了一起,而唐朝漢人的鼻根是在兩眼中間。B.彈琵琶者的琵琶為“五弦曲項琵琶”,《舊唐書·音樂志二》說:“曲項者,亦本出胡中?!盋.彈琵琶者與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北齊“黃釉樂舞圖瓷扁壺”上的石國胡人相貌高度相似。D.石國胡人擅長音樂,周樸《塞下曲》有“石國胡向磧東,愛吹橫笛引秋風”的描述。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材料一: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2019年11月底發(fā)布了全球首份“青少年身體活動研究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大多數(shù)青少年身體活動不足,對青少年的健康十分不利,各國都迫切需要采取行動來改善這種狀況。據(jù)世衛(wèi)組織介紹,此項研究歷時15年,以全球14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60萬名ll歲至17歲青少年學生為樣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全球80%以上在校青少年沒有達到世衛(wèi)組織的建議運動量,也就是每天至少一小時的身體活動,94%的青少年身體活動不足。據(jù)了解,世衛(wèi)組織的調查數(shù)據(jù)涵蓋所有類型的身體活動,包括有計劃的體育鍛煉、步行、騎車以及游戲和做家務等??傮w來看,目前全球85%的女孩和78%的男孩都沒有達標。世衛(wèi)組織指出,青少年身體活動不足,除了因為學業(yè)壓力,電子設備的普及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世衛(wèi)組織表示,如果青少年運動不足的趨勢繼續(xù)下去,那么聯(lián)合國提出的“到2030年將全球身體活動不足比率降至70%以下”的目標將無法實現(xiàn),因此呼吁各國采取緊急行動,從學校、家庭、城市規(guī)劃、道路安全等多方面著手,提供更多運動、游戲和娛樂的機會,促進青少年進行身體活動。世衛(wèi)組織強調,在青春期養(yǎng)成積極運動的生活方式對健康大有益處,包括改善心肺功能和控制體重等。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身體活動對認知的發(fā)展和社交也有積極影響,這些好處可以持續(xù)到成年。(摘編自《全球超80%青少年缺乏運動世衛(wèi)組織呼吁大家動起來》)材料二:近視是造成青少年視力損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善變”又敞亮的光線對眼睛更好。2016年12月,第二屆全國眼科循證醫(yī)學與臨床研究大會在廣州召開,眼科專家提出近視眼控制新觀點,認為模擬自然光的眼保健技術,將“戶外動態(tài)變化的自然光”引入室內,在不需要青少年依從性的情況下,對他們的眼睛進行調節(jié)訓練,提高調節(jié)功能,有利于控制其近視發(fā)生和發(fā)展?!靶∩酢薄俺跎摺边@兩個階段是屈光不正患病率快速上升的階段。此外,不良的用眼習慣與用眼環(huán)境對近視的發(fā)病概率有很大影響。近距離用眼負荷會誘發(fā)近視;學習壓力加劇、電子屏幕的普及化和戶外活動時間減少可能是導致近視高發(fā)且快速低齡化的最關鍵因素。(摘編自《青少年近視近半,缺乏戶外活動是原因》)材料三:手機既是文明發(fā)展的產物,也是文明發(fā)展的大敵。近日,WHO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80%的青少年缺乏足夠的運動,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大部分人的精力都集中在了電子熒幕上。據(jù)外媒報道,WHO在全球146個國家進行的研究顯示,自2001年至今,11~17歲青少年的運動狀況幾乎沒有改善,這使得去年WHO成員國承諾的到2030年將青少年缺乏運動的比例降低l5%,看起來像是句空話。(摘編自《WHO:全球80%青少年缺乏運動,手機已成人類文明威脅?》)材料四:隨著國內戶外運動的迅猛發(fā)展,青少年的戶外運動參與度越來越高。然而由于專業(yè)人才的缺乏和培訓的缺失,青少年運動傷害問題屢見不鮮。馬欣祥博士表示,青少年參與戶外運動有其自身年齡特點,培養(yǎng)青少年同樣要有的放矢,切不能把青少年當作“縮小版的成人”?!煌挲g段的青少年戶外運動參與者有不同的訴求,因此針對青少年不僅要有迥異于成年戶外愛好者的培訓理論,更要根據(jù)各年齡層人群的理解能力與運動能力編制教學計劃,讓青少年以享受運動為前提,獲取參與戶外運動的知識與技能。(摘編自《專家:青少年參與戶外運動不能被當成“縮小版的成人”》)(注)“WHO”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的英文名稱縮寫。1.下列對“青少年缺乏身體運動”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世衛(wèi)組織經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全球八成以上在校青少年沒有達到每天身體活動至少一小時的運動量。B.因為青少年運動不足趨勢持續(xù),所以2030年全球身體活動不足比率降至70%以下的目標已無法實現(xiàn)。C.事實證明,青春期養(yǎng)成積極運動的生活方式對健康大有益處,而且對認知的發(fā)展和社交也有積極影響。D.調查顯示,全球女性青少年缺乏足夠身體運動的比例明顯高于男性,并且精力大都集中在電子熒幕上。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目前,有計劃的體育鍛煉、步行、騎車和做家務等身體活動,全球大部分女孩和男孩都不達標。B.將“戶外動態(tài)變化的自然光”引入室內,對學生的眼睛進行調節(jié),有利于控制近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C.學習壓力加劇、電子屏幕普及和戶外活動時間減少是導致近視高發(fā)且快速低齡化的最關鍵因素。D.我同青少年戶外運動迅猛發(fā)展,但專業(yè)人才的缺乏和培訓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受傷的后果。3.針對青少年身體運動不足出現(xiàn)的問題,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加以改善?請根據(jù)材料簡要概括。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贈賣松人于武陵①入市雖求利,憐君意獨真。欲將寒澗樹,賣與翠樓人。瘦葉幾經雪,淡花應少春。長安重桃李,徒染六街②塵。[注]①于武陵,中唐詩人,曾考取進士。一生仕途不達,遍游天下。②六街,指長安城內的六條主要街道。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賣松人把松樹送到長安賣與那些住在翠樓中的富貴人家,這樣的行為不合時宜。B.頷聯(lián)“寒澗”寫出了松樹長于深山大谷中,生長環(huán)境惡劣,為下聯(lián)“瘦葉幾經雪”作鋪墊。C.桃李雖然沾染了長安城的塵土,但難掩妖艷嫵媚,仍是長安城富貴人家的喜愛之物。D.本詩寫法上多用對比。比如“寒澗”“翠樓”的環(huán)境對比,“松”與“桃李”的際遇對比。2.本詩語言婉中帶諷,請結合全詩進行賞析。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1)___________,小人比而不周。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論語》)(2)悲夫!有如此之勢,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趨于亡。___________!(蘇洵《六國論》)(3)白露橫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赤壁賦》)(4)北冥有魚,其名為鯤。___________,___________。(莊子《逍遙游》)(5)此情無計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家國情懷是一種人類的共通意識,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有它的特殊性。第一,家與國的統(tǒng)一性。中國社會以家為本位。西安半坡所發(fā)掘的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有著大量的適合于一夫一妻居住的小屋子,顯然,家是這個部落的基本單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聯(lián)盟,在此基礎上,擴大到非血緣關系的社會聯(lián)盟,由此出現(xiàn)了中國最早的準國家性質的社會。盡管此后在國家層面上,血緣關系的實際意義有所淡化,但它一直是中國社會結構的精神紐帶。家庭倫理用于治國就成為政治原則。治家與治國具有內通性,所以《大學》說“治國必先齊其家”,“一家仁,一國興仁”。第二,國與族的統(tǒng)一性。國是政權概念,族是種群概念。中國這塊大地上,存在過許多民族。這許多民族,不管是共時態(tài)存在還是歷時態(tài)存在,均可以尋到某種內在的關系。族與族之間的關系有兩種:一為血緣性,另為社會性。民族之間不只是存在著血緣性的關系,也還存在社會性的關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關系。文化關系當它內化為民族精神,就具有類血緣的意義,這就是說,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緣性,還具有文化的血緣性。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諸多民族是有共祖的。共祖不是一位,而是多位,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炎帝和黃帝。炎帝和黃帝不獨是華族的共祖,也是諸多少數(shù)民族的共祖?!渡胶=洝吩疲骸包S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薄邦呿湥S帝孫)生驩頭,驩頭生苗民?!庇衷疲骸把椎壑畬O名曰靈恝,靈恝生氐人?!薄渡胶=洝肥且徊砍鲎詰?zhàn)國時期的人文地理書,兼有神話性質,所言民族之間的自然血緣性關系也許不一定是科學的,但如若從文化上考慮,它們之間也是有可能存在著文化上的血緣性的。第三,國與國民、國土(國域)的統(tǒng)一性。中國的國土其核心地區(qū)是相當穩(wěn)定的。談到中國,人們會自然地聯(lián)系到中國這一疆域。這疆域既是國之域,也是民之家?!兑葜軙吩疲骸皣斜荆懈?,有倫質,有樞體。土地,本也;人民,干也;敵(他)國侔交,權也;政教順成,倫質也;君臣和(悅),樞體也?!边@是說,國土即疆土是國家之本;國民是國家主干;國權是國家的基礎,與他國進行交往,國權是首位的原則;國學即“倫質”,是國家意識形態(tài);君臣和睦是國家穩(wěn)固的樞機即關鍵。在中華民族的意識中,國家、國土、國民、國君、國權、國學、國樞是一體的。家國情懷究其本是一種哲學意識,是人對其本——家與國的意識。與別的哲學意識不同的是家國意識的突出特點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國情懷與其說更多地體現(xiàn)為一種理念,還不如說更多地體現(xiàn)為一種情感——一種既厚重又綿長的家國濃情。正因為如此,家國情懷也被視為一種美學情懷。家國情懷以及家國情懷的放大版——天下情懷,是中華美學精神的內核。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陽樓記》得到彰顯。在同一個時期,張載倡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曾讓張載以師事之的范仲淹則高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庇捎诜N種原因,張載、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體現(xiàn)在有限的實踐中,而絕大部分只是作為一種夢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時代不同了。中華民族遇到了從來沒有過的歷史機遇。振興中華不再只是夢,而是正在真正化為現(xiàn)實。在舉國上下都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砥礪奮斗的今天,我們的詩人、作家、藝術家、美學家是不是應該有不負時代的新作為新創(chuàng)造呢?回答無疑是肯定的。(摘編自陳望衡《中國美學的“家國情懷”》)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在中國生活過的民族存在某種內在關系,具體來說是指血緣性關系或社會性關系。B.文化關系內化為民族精神后具有類血緣的意義,文化的血緣性決定著各民族關系。C.血緣關系是中國社會結構的精神紐帶,治家與治國具有內通性,家庭倫理用以治家,也是治國的政治原則。D.國土即疆土是國家之本,所以國家、國土、國民等概念在中華民族意識中是一體的。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認為情理合一是家國意識的突出特點,因而家國情懷是一種哲學意識。B.文章從家與國、國與族等三個統(tǒng)一性,系統(tǒng)闡釋了中國人家國情懷的特殊性。C.文章最后呼吁當代文藝工作者抓住機遇,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砥礪奮斗。D.文章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文字、名人名言,用于佐證說理,論述有理有據(jù)。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炎帝和黃帝是中國諸多民族的祖先,由《山海經》的特點推測其記載的血緣性關系可能是指文化血緣性。B.家國情懷是一種哲學意識,因其在生活中更多地體現(xiàn)為一種既厚重綿長的家國濃情而成為一種美學情懷。C.由于時代等原因,張載、范仲淹的家國情懷也都只能體現(xiàn)在有限的實踐中,而絕大部分只是作為一種夢想而存在。D.天下情懷是中華美學精神內核,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就彰顯了這種美學精神。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一個人的名字劉亮程人的名字是一塊生鐵,別人叫一聲,就會擦亮一次。一個名字若兩三天沒人叫,名字上會落一層土。若兩三年沒人叫,這個名字就算被埋掉了。上面的土有一鐵锨厚。這樣的名字已經很難被叫出來,名字和屬于他的人有了距離。名字早寂寞地睡著了,或朽掉了。名字下的人還在瞎忙碌,早出晚歸,做著莫名的事。馮三的名字被人忘記五十年了。人們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馮三。馮三一出世,父親馮七就給他起了大名:馮得財。等馮三長到十五歲,父親馮七把村里的親朋好友召集來,擺了兩桌酒席。馮七說,我的兒子已經長成大人,我給起了大名,求你們別再叫他的小名了。我知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沒用,只要你們不叫,他就永遠沒有大名。當初我父親馮五給我起的名字多好:馮富貴??墒?,你們硬是一聲不叫。我現(xiàn)在都六十歲了,還被你們叫小名。我這輩子就不指望聽到別人叫一聲我的大名了。我的兩個大兒子,你們叫他們馮大、馮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們改不了口了??墒俏业娜齼鹤?,就求你們饒了他吧。你們這些當爺爺奶奶、叔叔大媽、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個口,我的三兒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墒?,沒有一個人改口,都說叫習慣了,改不了了?;蛘弋斨T七的面滿口答應,背后還是馮三馮三的叫個不停。馮三一直在心中默念著自己的大名。他像珍藏一件寶貝一樣珍藏著這個名字。自從父親馮七擺了酒席后,馮三堅決再不認這個小名,別人叫馮三他硬不答應。馮三兩個字飄進耳朵時,他的大名會一蹦子跳起來,把它打出去。后來馮三接連不斷灌進耳朵,他從村子一頭走到另一頭,見了人就張著嘴笑,希望能聽見一個人叫他馮得財??墒?,沒有一個人叫他馮得財。馮三就這樣蠻橫地踩在他的大名上面,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名字。夜深人靜時,馮三會悄悄地望一眼像幾根枯柴一樣朽掉的那三個字。有時四下無人,馮三會突然張口,叫出自己的大名。很久,沒有人答應。馮得財就像早已陌生的一個人,五十年前就已離開村子,越走越遠,跟他,跟這個村莊,都徹底地沒關系了。為啥村里人都不叫你的大名馮得財,一句都不叫。王五爺說,因為一個村莊的財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別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別人就沒了。當年你爺爺給你父親起名馮富貴時,我們就知道,你們馮家太想出人頭地了。誰不想富貴呀??墒谴遄泳瓦@么大,財富就這么多,你們家富貴了別人家就得貧窮。所以我們誰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馮七把他叫到老。你想想,我們能叫你得財嗎。你看劉榆木,誰叫過他的小名。他的名字不惹人。一個榆木疙瘩,誰都不眼饞。還有王木叉,為啥人家不叫王鐵叉,木叉柔和,不傷人。虛土莊沒有幾個人有正經名字,像馮七、王五、劉二這些有頭面的人物,也都一個姓,加上兄弟排行數(shù),胡亂地活了一輩子。他們的大名只記在兩個地方:戶口簿和墓碑上。你若按著戶口簿點名,念完了也沒有一個人答應,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你若到村邊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認識一個。似乎死亡是別人的,跟這個村莊沒一點關系。其實呢,你的名字已經包含了生和死。你一出生,父母請先生給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紀,有時是王五、劉二,也可能是路過村子的一個外人。他看了你的生辰八字,捻須沉思一陣,在紙上寫下兩個或三個字,說,記住,這是你的名字,別人喊這個名字你就答應。可是沒人喊這個名字,你等了十年、五十年。你答應了另外一個名字。起名字的人還說,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盡頭一堵墻上,寫著你的名字。不過,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個村子。被我們埋沒的名字,已經叫不出來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喚,相互擦亮。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著小名,莫名其妙地為一個小名活著一輩子。(節(jié)選自《虛土》)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虛土莊的人們相互之間都只叫對方姓氏加上兄弟排行數(shù)而成的小名,他們的大名多數(shù)都是“榆木”“木叉”等不正經的名字。B.馮三父子取名為“富貴”“得財”,卻不被村民認可,是因為村民喊“富貴”“得財”,馮家就會遂愿,而村民不愿馮家獨得富貴。C.虛土莊人們的名字只記在戶口簿和墓碑上,說明虛土莊的人們雖平時對名字不上心,但還是非??粗厣c死這樣的大事的。D.“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個村子”,“另外一個村子”指的是另一個世界——死亡之后,這反襯出現(xiàn)實世界的無奈。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的語言樸實無華,生活氣息濃厚,如“上面的土有一鐵锨厚”,運用人們日常語言,形象地表現(xiàn)了名字棄之不用的情形。B.作者在文中有不少的議論,形象而生動,如以“生鐵”被“擦亮”設喻,既新奇又契合村民生活的特征,讓人印象深刻。C.小說中寫夜深人靜時,馮三突然張口叫自己的大名但沒有人答應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了他對聽到人們叫他大名的渴望。D.“虛土”,具有很強的象征意味,讓人聯(lián)想到“虛空”“虛幻”等詞語,表明故事是作者虛構的,但也削弱了小說的現(xiàn)實意義。3.村里沒有一個人叫馮三的大名,這折射出村民怎樣的心理?請根據(jù)小說內容簡要分析。4.有人稱這部作品為“散文化小說”,請分析其“散文化小說”的特點。9.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①對于散文而言,除了“文類之母”這個曖昧不清的指稱之外,能夠直指人心的命名是匱乏的。無論是在散文研究界還是在散文理論界,“散文理論的貧困”幾乎成了認知的共識。部分學者還進一步闡發(fā),認為散文理論的貧乏是世界性的,散文理論建設是個普遍性的難題。②新時期文學以來,文學理論與寫作教材的豐富與多元,又加劇了散文定義不斷膨脹的趨勢。而在散文理論專著之中,首先以定義的形式解決散文的內涵問題,似乎也成了某種約定俗成。每一種定義往往是不重復的,區(qū)別于前人的,有獨立性特征的定義。源于各自闡釋立場的不同,以及基于創(chuàng)新的心理訴求,造成了關于散文的定義差異性顯著、互不搭界的情況。下面分別就文學理論教材、寫作教材、散文理論專著這三種載體形式為例,探查關于散文定義的林林總總。③童慶炳的《文學理論教程》對散文的定義如下:文學散文是一種題材廣泛、結構靈活,注重描寫真實感受、境遇的文學樣式。它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題材廣泛多樣,結構自由靈活,描寫真實感受。④在劉海濤的《文學寫作教程》中,關于散文的定義是這樣的:散文是一種可以充分利用各種題材,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各種文學的、藝術的表現(xiàn)手段,自由地展現(xiàn)主體個性風格,以抒情寫意、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為主要目的的文學文體。⑤而陳劍暉是當下散文理論研究界的代表性人物,再看其理論專著《中國現(xiàn)當代散文的詩學建構》中關于散文的定義:散文是一種融記敘、抒情、議論為一體,集多種文學形式于一爐的文學樣式,它以廣闊的取材、多樣的形式、自由自在的散文文句,以及優(yōu)美和富于形象性、情感性、想象性和趣味性的表述,詩性地表現(xiàn)了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心靈狀態(tài),它是人類精神的一種實現(xiàn)方式。⑥對照以上三種關于散文的定義,基于立場的不同,闡釋的內容相去甚遠,童慶炳的定義取泛化的散文定義,從中可見“真情實感論”的余波。劉海濤的定義則基于文學是對社會生活反映的立場來闡釋散文的基本特性。而陳劍暉的定義則去除了附加在散文身上的其他要素,回到散文自身來考察散文的基本內涵,涉及散文的取材、表現(xiàn)形式、□□□□及□□□□,因此,更接近散文的本體內涵。⑦不過,即使是考慮到學科要求,決定了不同定義間的差異性,但相互之間形同陌路的狀態(tài),還是令人感到詫異。好像彼此說的是不同的事物,或者可以這樣說,考辨諸多教材或者學術專著里關于散文的定義,它們之間缺乏基本的通約性。這種現(xiàn)象也充分表征了散文的困境和難題所在。⑧如果說因為學科建設的思路不同,導致了散文定義的相互獨立尚能夠理解的話,那么,在散文研究、散文理論內部,散文定義的不相切性依然突出,這一點尤其能夠充分說明問題。新時期文學以來,佘樹森、林非、傅德岷、梁向陽、范培松、劉錫慶、樓肇明、吳周文、陳劍暉、孫紹振等專家學者,紛紛就散文的定義或者散文的類型立言。對比這些散文的定義或者散文分類方法,即可發(fā)現(xiàn),他們彼此間各自成說,令人眼花繚亂,彼此間看不到理論的繼承性,這也意味著新時期散文理論史上,關于散文何以是散文的問題,不斷地被推倒然后重建,然后再推倒,再重建。這足以說明,散文是難于被準確定義的,只能根據(jù)個體的方法論和立場,給以描述性的說明。同時,通約性的喪失以及理論積累的匱乏,恰是散文理論難以建構,趨于貧乏的重要原因。⑨散文創(chuàng)作盡管也有遲滯的時候,但總的來看,有一直往前的審美態(tài)勢。這種情況下,試圖給予散文一個定義,然后一勞永逸地解決散文內涵問題,明顯是不現(xiàn)實的?;谶@些情況,散文何以為散文的問題,并非散文理論建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即使無法繞過,也應該充分考慮前人的論述,面對的對象同一的情況下,不必自立門戶?!?。⑩在學科建設問題上,作為文類特征突出且兼具實用功能的散文,不妨先擱置散文是什么的問題,在幾個重要的問題上發(fā)力,以理清脈絡,聯(lián)系實際,并對散文創(chuàng)作形成指導性意義。這些問題包括:散文觀念演變的梳理與考辨,散文文體的演化與分蘗情況,當代散文的經典化問題,白話散文與中國文統(tǒng)的繼承性,散文思潮與散文現(xiàn)象背后的思想文化機制構成,散文在取材、藝術處理、語言傳統(tǒng)系統(tǒng)上的獨特性,散文的審美個性與散文的主體性,散文與小說、詩歌的相切部分的內容與獨立部分的內容。如果能夠對上述八個問題加以厘清,那么,散文何以是散文的問題也許就能夠迎刃而解。?總的來說,對于散文何以是散文的問題,應該把重點放在厘清散文的文體特性、散文的審美品格上。繞開慣用的下定義的方法,逐漸達成有效的觀點聲音,進而在散文批評與創(chuàng)作實踐中達成共識。如此這般,對散文場域的健康生態(tài)或許方有良好的推進。(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1.第⑨段加點詞“自立門戶”在文中具體是指______________。2.請聯(lián)系上下文,在第⑥段加框處填入合適的詞語。3.第⑦段畫線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4.請將下面的語句正確排序后放入第⑨段的方框處①尤其是伊格爾頓,在還原和論證文學的一個個經典定義之際,總能找出反證來突破定義的限定,他甚至宣稱,文學根本就沒有什么“本質”。②在這個問題上,也許英國文學理論家伊格爾頓和美國學者卡勒能夠帶來啟示。③作為反本質主義的理論巨擘,伊格爾頓和卡勒認為,所謂文學就是某一時期人們所認為它是文學的那個東西。④他們在各自的文學理論體系建構過程中,對于文學是什么的問題,并沒有強行給出一個通用的定義。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 D.②①④③5.能依據(jù)文意做出推斷的一項是A.在學科建設中,散文創(chuàng)作比散文理論更重要。B.通約性的喪失以及理論積累的匱乏是散文理論貧困的根本原因。C.厘清散文文體特性、審美品格,達成散文批評和實踐共識,是建構散文理論的前提。D.闡述立場的不同、學科思路的差異,造成了散文定義差異性顯著。6.請梳理本文結論的推導過程。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韓弘,滑州匡城人。少孤,依其舅劉玄佐。舉明經不中,從外家學騎射。由諸曹試大理評事,為宋州南城將。事劉全諒,署都知兵馬使。貞元十五年,全諒死,軍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為留后,請監(jiān)軍表諸朝,詔檢校工部尚書,充宣武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先是,曲環(huán)死,吳少誠與全諒謀襲陳許,使數(shù)輩仍在館。弘始得帥,欲以忠自表于眾,即驅出少誠使斬之,選卒三千,會諸軍擊少誠,敗之。汴自劉士寧以來,軍益驕,及殺陸長源,主帥勢輕,不可制。弘察軍中素恣橫者劉鍔等三百人,一日,數(shù)其罪斬之牙門。流血丹道,弘言笑自如。自是訖弘去,無一敢肆者。李師古屯曹州,以謀鄭、滑,或告:“師古治道矣,兵且至,請備之?!焙朐唬骸皫焷聿怀酪??!睅煿徘榈?,乃引去。累授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弘以官與太原王鍔等,詒書宰相,恥為鍔下。憲宗方用兵淮西,藉其重,更授檢校司徒,班鍔上。嚴綬以王師敗,乃拜弘淮西諸軍行營都統(tǒng),使捍兩河,而今李光顏、烏重胤擊賊。元濟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許國公李師道誅弘大懼因請入朝冊拜司徒中書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愿留京師。帝崩,攝冢宰。俄出為河中節(jié)度使。以病請還,復拜司徒、中書令。卒,年五十八,贈太尉,謚曰隱。始,弘自汴來朝,獻馬三千、絹五十萬、它錦彩三萬。而汴之庫廄錢尚百萬緡,絹亦百余萬,馬七千,糧三百萬斛,兵械不可數(shù)。弘為人莊重寡言,罪殺人,問法何如,不自為輕重,沉謀勇斷,故少誠、師道等皆憚之。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元濟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許國公/李師道誅弘/大懼/因請入朝/冊拜司徒/中書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愿留京師/B.元濟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許國公/李師道誅弘/大懼/因請入朝/冊拜司徒/中書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愿留京師/C.元濟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許國公/李師道誅/弘大懼/因請入朝/冊拜司徒/中書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愿留京師/D.元濟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許國公/李師道誅/弘大懼/因請入朝/冊拜司徒/中書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愿留京師/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外家,泛指母親和妻子的娘家。文中韓弘喪父后,投靠舅舅,學習了騎馬射箭。B.宰相,是君主之下總攬政務的人,各朝代多另有正式官名,職權范圍也有不同。C.攝與兼、領、行、署、權、判、補、假等詞意思較為相近,都表示兼職、代理官職。D.斛,是古代量器、容量單位。唐朝之前,一斛是十斗;宋朝開始,一斛是五斗。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韓弘身世悲慘,棄文從武。他在幼年喪父,只能依靠舅舅生活;他參加了明經科的考試,但是沒有考中,轉面學習騎馬射箭,后來擔任了宋州南城守將。B.韓弘頗具魄力,忠于朝廷。韓弘出任宣武節(jié)度副大使時,當眾表示對朝廷的忠義,從驛館中趕出吳少誠與劉全諒的使者并立即斬殺,襲擊并打敗吳少誠。C.韓弘重典治軍,威震汴州。汴州軍隊驕橫,主師權勢很輕,無法控制,韓弘斬殺了軍中一貫橫行的劉鍔等三百人,鮮血染紅逍路,之后再無法放肆。D.韓弘判罪依法,沉謀勇斷。韓弘為人莊重少言,判人死罪的時候,不擅自決定,而是先詢問法律,深沉勇敢善于決斷,吳少誠、李師道等都害怕他。4.把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或告:“師古治道矣,兵且至,請備之?!保?)憲宗方用兵淮西,藉其重,更授檢校司徒,班鍔上。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湖州長史蘇君墓志銘故湖州長史蘇君,有賢妻杜氏,自君之喪,布衣蔬食。居數(shù)歲,提君之孤子,斂其平生文章,走南京,號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猶可伸于死?!逼涓柑犹珟熞愿嬗谟瑁铻榧纹湮亩蛑灾蠊?jié),與其所以屈伸得失,以深誚世之君子當為國家樂育賢材者,且悲君之不幸。其妻卜以嘉祐元年十月某日,葬君于潤州丹徒縣義里鄉(xiāng)檀山里石門村。又號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人間,猶可伸于地下。”于是杜公及君之子泌,皆以書來,乞銘以葬。君諱舜欽,字子美。君之祖諱易簡,以文章有名,官至禮部侍郎。父諱耆,官至工部郎中。君少以父蔭補太廟齋郎,調滎陽尉。非所好也,已而鎖其廳去。舉進士中第,知蒙城縣。丁父憂,服除,遷大理評事。君狀貌奇?zhèn)ィ犊写笾?。少好古,工為文章。所至皆有善政。官于京師,位雖卑,數(shù)上疏論朝廷大事,敢道人之所難言。范文正公薦君,召試,得集賢校理。自元昊反,兵出無功,而天下殆于久安,尤困兵事。天子奮然用三四大臣,欲盡革眾弊以紓民。于是時,范文正公與今富丞相多所設施,而小人不便。顧人主方信用,思有以撼動,未得其根。以君文正公之所薦,而宰相杜公婿也,乃以事中君,坐監(jiān)進奏院祠神,奏用市故紙錢會客為自盜除名。君名重天下,所會客皆一時賢俊,悉坐貶逐。然后中君者喜曰:“吾一舉網盡之矣?!逼浜笕拇蟪祭^罷去,天下事卒不復施為。君攜妻子居蘇州,買木石作滄浪亭。日益讀書,大涵肆于六經。時發(fā)其憤悶于歌詩至其所激往往驚絕又喜行草書皆可愛故雖其短章醉墨落筆爭為人所傳。天下之士,聞其名而慕,見其所傳而喜,往揖其貌而竦,聽其論而驚以服,久與其居而不能舍以去也。居數(shù)年,復得湖州長史。慶歷八年十二月某日,以疾卒于蘇州,享年四十有一。初,君得罪時,以奏用錢為盜,無敢辯其冤者。自君卒后,天子感悟,凡所被逐之臣復召用,皆顯列于朝。而至今無復為君言者,宜其欲求伸于地下也,宜予述其得罪以死之詳,而使后世知其有以也。(取材于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時發(fā)其憤悶/于歌詩至其所激/往往驚絕/又喜行/草書皆可愛/故雖其短章/醉墨落筆/爭為人所傳B.時發(fā)其憤悶于歌/詩至其所激/往往驚絕/又喜行草/書皆可愛/故雖其短章醉墨/落筆爭為人所傳C.時發(fā)其憤悶于歌詩/至其所激/往往驚絕/又喜行草/書皆可愛/故雖其短章/醉墨落筆/爭為人所傳D.時發(fā)其憤悶于歌詩/至其所激/往往驚絕/又喜行草書/皆可愛/故雖其短章醉墨/落筆爭為人所傳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舉進士中第:又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朝廷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B.服除:指守喪期滿。古時父母去世,在朝做官的兒子要辭官回家為父母守喪。C.六經: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詩》《書》《禮》《易》《樂》《論語》六部儒家經典。D.慶歷:是宋仁宗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名號,始于漢武帝。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蘇舜欽生于官宦世家,結交之人亦為當朝名士,職位雖低,卻敢議論朝廷大事。B.皇帝重用范文正公、蘇舜欽等三四位大臣推行改革措施,卻因小人阻撓而失敗。C.蘇舜欽因被小人告發(fā)用賣舊公文紙所得的公款宴請賓客而獲罪,被除去了官籍。D.自蘇舜欽去世之后,與他同案被牽連的大臣都被再度起用,官位顯赫重登朝堂。4.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1)予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節(jié)(2)宜予述其得罪以死之詳,而使后世知其有以也5.本文開頭寫“故湖州長史蘇君,有賢妻杜氏”。請結合文章第一段內容,分條概括杜氏的“賢”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12.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有一種觀點認為:教育是競技比賽,贏在起點,贏得先機,贏得成功,愛拼才會贏。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教育是生長、成長,無所謂輸贏,自然而然就好。站在基礎教育即將結束的今天,一路走來,你對“教育”一詞是怎么看的,說說你的理解。根據(jù)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參考答案1、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了對對聯(lián)的能力。所謂對聯(lián),是指結構形式上由上下兩句構成,字數(shù)相等,內容相關,講究對偶的一種聯(lián)語。A項,不符合春聯(lián)的仄起平收要求,該項錯誤;B項,內容是寫元宵節(jié),該項錯誤;C項,正確。D項“佳節(jié)”時間模糊,不能具體體現(xiàn)是春聯(lián),該項錯誤。故選C?!军c睛】對對子,俗稱“對課”,是漢文化在社會生活中貫古通今,應用范圍最廣泛,生命力最強,最精煉也是最經濟適用的文學藝術。也叫“對聯(lián)”,對聯(lián)是我國人民喜聞樂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是語言藝術,書法藝術和裝飾藝術的完美結合。2、1.B2.尾聯(lián)的大意是:主人在這里著書立說,時間已久,他親手栽種的松樹已經很蒼老了,樹皮都像龍鱗一樣。這兩句詩,一方面表達了詩人對呂逸人淡定灑脫、精神自足的人生境界的贊美之情;另一方面,也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之意?!窘馕觥?.本題綜合考查了詩歌的內容、表達技巧、思想情感、語言。解答本題注意每個選項一個考點,每個選項對應一聯(lián),注意結合詩句分析。主要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語言主要是風格不正確,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B項,“無限懊惱”不對。訪人不遇,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有無限懊惱,然而詩人卻引用歷史故事來表達對呂逸人的仰慕之情,故B錯誤。故選:B。2.本題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以及詩人的情感。解答本題考生要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可以抓住題干、作者、注釋、關鍵詞、意象等方面進行分析。詩句的意思是:主人在這里著書立說的時間已經很長了,他親手栽種的松樹已經很老了,樹的表皮都象龍鱗一樣。這兩句從正面寫隱逸。呂逸人無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塵世,長時間閉戶著書,是真隱士而不是走“終南捷徑”的假隱士,這就更為詩人所崇尚,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之意。松皮作龍鱗,標志手種松樹已老,說明時間之長,顯示呂逸人隱居之志的堅貞和持久,表達了詩人對呂逸人淡定灑脫、精神自足的人生境界的贊美之情?!袄淆堶[”給“多歲月”作補充,并照應開頭的“一向絕風塵”,全詩結構嚴謹完整。3、1.C2.B3.C【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時,關鍵是掌握相關成語的意思,正確辨別他們的感情色彩、修飾對象、使用范圍等。解答時聯(lián)系上下文,從詞語與語境的語意關系、搭配關系等方面篩選,再運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選項。第一個空白處要辨析“發(fā)源地”和“發(fā)祥地”兩個詞語?!鞍l(fā)源地”多指河流開始流出的地方,后借指事物發(fā)端所在;“發(fā)祥地”原指帝王祖先興起的地方,現(xiàn)用來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文中指的是文化領域,所以此處用“發(fā)祥地”更恰當。第二個空白處要辨析“相得益彰”和“天衣無縫”兩個詞語?!跋嗟靡嬲谩敝富ハ鄮椭?,互相補充,更能顯出各自的好處;“天衣無縫”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渾然天成,沒有破綻。綜合文意可知,文中說上下兩部分圖案合在一起并不是為了突顯彼此的好處,而是為了強調二者完美融合組成一幅富有內涵的圖案,所以此處用“天衣無縫”更恰當。第三個空白處要辨析“崛起”和“繁盛”兩個詞語?!搬绕稹币鉃橥黄?、興起,與“絲綢之路”搭配不夠貼切;“繁盛”意為繁榮興盛,文中認為圖案是中亞、西亞人們爭相進入中原的形象再現(xiàn),“爭相進入”呈現(xiàn)出繁榮興盛景象,所以此處用“繁盛”更恰當。第四個空白處要辨析“精美絕倫”和“美輪美奐”兩個成語?!熬澜^倫”意為精致美妙,沒有可以相比的;“美輪美奐”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綜合文意可知,此處旨在突出古代樂器的精美,而美輪美奐使用對象多限于房屋、裝飾、布置等,所以此處用“精美絕倫”更恰當。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時,先要熟悉常見的病句類型及其特點,要特別注意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不當、結構混亂的語??;然后采用語感審讀、句子緊縮、邏輯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對癥下藥”,根據(jù)語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變句子的原意。文中畫橫線句子有結構混亂和不合邏輯兩處語病。首先是前一分句說“螺鈿是一種手工藝品”,后一分句本該用判斷句或名詞性短語補充說明“是什么樣的手工藝品”或“這一手工藝品是怎么做的”,但后一分句卻用“用貝殼薄片制成……形象鑲嵌在器物表面”這一動詞性短語,導致前后分句結構混亂銜接不起來。其次是“松菊”與“花草”概念有交叉,且句中“人物、鳥獸、花草”均為集合概念,而“松菊”為非集合概念,并列不合邏輯。先看A、D兩項的修改,這兩項都沒有解決“松菊”與“花草”并列不合邏輯的問題,故A、D可以排除。再看C項,C項雖然解決了并列不合邏輯的問題,但“螺鈿是用……形象鑲嵌在器物表面”一句缺少賓語中心詞,結構混亂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故C項也可排除。B項對兩處語病都進行了恰當?shù)男薷模冶硎鐾樅侠?,是本題的答案。故選B。3.本題考查考生的言語邏輯推斷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要理解題干要求,然后在文中找到對應的語段,細細品讀,再結合選項逐一進行分析。A項,材料指出彈琵琶者的長相與唐朝漢人不同,就邏輯而言,與唐朝漢人長相不同并不意味著就是石國胡人,因為彈琵琶者也可能是其他人種,故A項無法支持文中的推斷。B項,材料指出彈奏者的琵琶出自胡地,就邏輯而言,彈胡人的琵琶并不能推出彈奏者就一定是胡人,因為彈琵琶者也可以是其他人種的人,故B項無法支持文中的推斷。D項,材料指出石國胡人擅長音樂,就邏輯而言,并不能反推出擅長音樂的人就是胡人,因為其他人種的人也有擅長音樂的,可見D項也無法支持推斷的成立。C項,材料指出彈琵琶者和國家博物館所收藏的北齊時期文物上的石國胡人相貌高度相似,分析這一材料可知,它主要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出石國胡人的容貌特征有考古實物(北齊“黃釉樂舞圖瓷扁壺”)可證,二是指出彈琵琶者的容貌和考古實物上石國胡人的相貌高度吻合,從邏輯的角度來看,這兩層意思構成了推斷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是可以推出“彈琵琶者應為來自中亞一帶的石國胡人”這一結論的。故選C。【點睛】解答詞語題,第一、逐字解釋詞語,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詞語潛在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詞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詞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lián)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后語義矛盾或者前后語義重復的現(xiàn)象。4、1.B2.C3.①政府采取緊急行動。從學校、家庭、城市規(guī)劃、道路安全等多方面著手,提供更多運動,游戲和娛樂的機會,促進青少年進行身體活動。②改善用眼環(huán)境。改變不良的用眼習慣,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控制近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③控制手機及有關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間,增加戶外運動的時間。④根據(jù)青少年參與戶外運動有其自身年齡特點,要有的放矢,編制教學計劃,進行理論培訓,讓青少年享受戶外運動,并獲取參與戶外運動的知識與技能?!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如“對‘青少年缺乏身體運動’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然后瀏覽選項,到材料中圈出相關的內容,進行比對,做出判斷。B項,“因為青少年運動不足趨勢持續(xù),所以2030年全球身體活動不足比率降至70%以下的目標已無法實現(xiàn)”,混淆或然和必然、未然和已然。原文說“如果青少年運動不足的趨勢繼續(xù)下去”,這只是一種假設,一種可能,并非必然;“……的目標將無法實現(xiàn)”,基于前述可能,“將”無法實現(xiàn),這是未然的事情,并非已然。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內容要點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擇“正確”或“錯誤”“一項”或“兩項”的要求,如本題“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然后瀏覽選項的內容,到文章中圈出相關的句子,再一一進行比對。C項,“……是導致近視高發(fā)且快速低齡化的最關鍵因素”,把或然說成已然。原文說“……可能是導致近視高發(fā)且快速低齡化的最關鍵因素”,原文只是說“可能”。故選C。3.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內容、篩選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大意,在此基礎上,仔細閱讀題干,明確題目要求,然后回歸文本,仔細閱讀相關材料,從中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進行整合概括回答問題?!耙虼撕粲醺鲊扇【o急行動,從學校、家庭、城市規(guī)劃、道路安全等多方面著手,提供更多運動、游戲和娛樂的機會,促進青少年進行身體活動”這是從政府層面來說的,可以概括為“政府采取緊急行動。從學校、家庭、城市規(guī)劃、道路安全等多方面著手,提供更多運動,游戲和娛樂的機會,促進青少年進行身體活動”?!安涣嫉挠醚哿晳T與用眼環(huán)境對近視的發(fā)病概率有很大影響”“學習壓力加劇、電子屏幕的普及化和戶外活動時間減少可能是導致近視高發(fā)且快速低齡化的最關鍵因素”,可以概括為“改善用眼環(huán)境。改變不良的用眼習慣,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控制近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全球80%的青少年缺乏足夠的運動,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大部分人的精力都集中在了電子熒幕上”可以概括為“控制手機及有關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間,增加戶外運動的時間”?!榜R欣祥博士表示,青少年參與戶外運動有其自身年齡特點,培養(yǎng)青少年同樣要有的放矢”“針對青少年不僅要有迥異于成年戶外愛好者的培訓理論,更要根據(jù)各年齡層人群的理解能力與運動能力編制教學計劃,讓青少年以享受運動為前提,獲取參與戶外運動的知識與技能”,可以概括為“根據(jù)青少年參與戶外運動有其自身年齡特點,要有的放矢,編制教學計劃,進行理論培訓,讓青少年享受戶外運動,并獲取參與戶外運動的知識與技能”?!军c睛】解答實用類文本閱讀可以從如下幾個步驟進行:首先是閱讀,注意整體閱讀,注意抓三個方面:一是要有文體特征意識(如新聞、傳記);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識(邊讀邊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三是要有尋找中心句意識(每段的中心句,特別是文章的開頭,結尾,過渡句以及標題)。其次是審題:從題干中求啟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準確答題。題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題區(qū)域,暗示答題思路,暗示答題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審題時注意:是否選準題眼(答題重點),是否選全要點(要答幾個方面),是否選準角度(以誰為陳述主體),是否選好恰當?shù)木涫?要與設問的句式一致)。組織語言時,注意“問”與“答”要照應好。最后是答題:“規(guī)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⑴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或從文中提煉);⑵選擇并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3)分點分條作答(高考閱卷采點給分)。即:問什么答什么,怎么問怎么答;就近找答案,盡量抄原文;抓住關鍵詞,短語答題目,分條來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據(jù)。5、1.C2.(1)本詩“婉”體現(xiàn)在巧用比喻手法。用“松樹”喻有德有才之人,用“翠樓人”喻朝廷掌權之人,用“桃李”喻趨時媚俗無德之人。言在此而意在彼,用語委婉。(2)本詩的“諷”體現(xiàn)在詩人對權貴不識人才、只喜歡趨時媚俗的社會現(xiàn)實的諷刺。【解析】1.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合詩歌的內容進行分析。C項,“桃李雖然沾染了長安城的塵土,但難掩妖艷嫵媚”錯誤。沾染“六街塵”的是松樹,注意“徒”意為“白白地”。賣松人似乎是認識到松樹的美的價值了,可惜他不懂得這個社會,結果只能使寒澗青松徒為六街塵染而已。故選C。2.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需要審清題干要求,如本題“本詩語言婉中帶諷,請結合全詩進行賞析”,需要結合詩句內容分析“婉”“諷”。詩人慨嘆的是長安只能夠欣賞夭艷的桃李,松樹的價值當然不被認識,但是賣松人不賣春花,只賣青松,似乎是認識到松樹的美好價值了,可惜他不懂得這個社會。無怪乎所得的結果,只能是寒澗青松徒為六街染塵而已。用意很微婉,松樹也只是個比喻。詩人所諷喻的是:一切像松樹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長安來謀求出路,他們決不會得到這個朝廷掌權的人的重視,因為他們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樣趨時媚俗的人。這首詩對當時的社會是諷刺,對賣松樹的人是曉諭,是勸告;而那種不希求榮利的心情,卻是詩人的自寓。6、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喻于義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解析】【分析】【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本題屬于直接性默寫,要求學生平時要注意記憶、積累。在做題時首先要讀懂題干,明確要求。其次要鎮(zhèn)定作答,規(guī)范寫字。此題要注意的易錯字有:劫、葦、凌、鯤?!军c睛】名句默寫題,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所學篇目,只有少數(shù)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lián)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qū)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shù)。7、1.C2.A3.D【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選擇題,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對法,就是把選項內容與原文有關內容認真、仔細地比較、對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錯誤項,反之則為正確項。A項,“血緣性或社會性的兩種關系”錯誤,原文是“民族之間不只是存在著血緣性的關系,也還存在社會性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關系”,兩種關系是并存的,選項“或”表述不當。B項,“文化的血緣性決定著各民族關系”錯誤,無中生有。D項,“國土即疆土是國家之本,所以……是一體的”錯誤,強加因果。故選C。2.本題主要考查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此類試題解答時,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jù),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jù)。A項,“因而家國情懷是一種哲學意識”錯誤,原文是說“家國情懷究其本是一種哲學意識,是人對其本——家與國的意識。與別的哲學意識不同的是家國意識的突出特點是情理合一”,選項強加因果。故選A。3.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明確題干的提問方式,然后瀏覽選項,到文中圈出相關的句子,再進行比對,設題的誤區(qū)如下:因果關系不當、于文無據(jù)、以偏概全、說法過于絕對化、變未然為已然等。D項,“天下情懷是中華美學精神內核”錯誤,原文是說“家國情懷以及家國情懷的放大版——天下情懷,是中華美學精神的內核”,選項以偏概全,還有家國情懷。故選D?!军c睛】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解答此類試題首要的就是整體閱讀,把握中心論點或論題,找出文中所用論據(jù),分析論證方法,明辨論據(jù)與論點之間的關系,不僅要明辨中心論點與論據(jù)之間的關系,更要明辨各個分論點與論據(jù)之間的關系,最后提煉整合。同時還要注意論述類試題設題常見陷阱:答非所問、以偏概全、混淆時態(tài)、因果混亂、主次顛倒、混淆是非、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等等。對于試題選項內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對應信息區(qū)間,然后再進行判斷。8、1.D2.D3.①從俗、從眾心理。村里人都習慣叫別人小名,不叫別人戶口簿上的正式名字,這是一種慣性,體現(xiàn)了村民從俗/從眾的心理。②狹隘自私心理。馮三大名馮德財,村民害怕村里財富都被馮家得去而自己受窮,提防、戒備不叫馮三的大名,這是一種狹隘自私的心理。③封閉的心理。村里的人互叫著小名,在村子里生活一輩子,計較著村里的財富被別人得去,從沒有想過走出去創(chuàng)造財富或者把村外的財富引進來。④冷漠的心理。馮三渴望名字被“擦亮”,自己可以“大大方方”做人,村里人根本不理睬,不會彼此呼喚,互相擦亮,是一種冷漠的心理。4.①淡化情節(jié)。小說只有馮七大擺酒席,馮三自叫大名,王五爺細說原因等生活片段的敘寫,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甚至沒有完整的情節(jié)鏈。②虛化人物。小說主要人物是馮三,但缺少個性化的特征,除了大名叫馮得財外,與村中其他人并沒有大不同。③營造意境。擺脫對人物生活現(xiàn)實的敘寫,著力于對風土習俗的描繪以及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畫,營造出一種迷蒙的氛圍。④抒情味濃。小說語言敘事性弱化,多人物心理描寫和作家直接的議論,具有很強的抒情性。【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要先通讀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內容和主旨,在此基礎上,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文本內容對文章某一內容要點進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題,可將各選項文字同文本相關內容進行比較,以確定正誤。A項,“他們的大名多數(shù)都是‘榆木’‘木叉’等不正經的名字”錯誤。原文說“虛土莊沒有幾個人有正經名字”是說沒有幾個人會被別人叫他們大名,并非“榆木”“鐵叉”等名字不正經。B項,“村民喊‘富貴’‘得財’,馮家就會遂愿”錯。是因為村民不愿馮家獨得富貴。C項,“非常看重生與死這樣的大事”錯。文本中沒有透露出這個信息。故選D。2.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題干的選擇要求,如本題“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立足考查“藝術特色”,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D項,“削弱了小說的現(xiàn)實意義”錯。小說中的村莊名為“虛土”,增強了故事的虛構性,而且具有很強的象征意味,讓人聯(lián)想到“虛空”“虛幻”等詞語。故選D。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村里沒有一個人叫馮三的大名,這一現(xiàn)象背后折射出村民怎樣的心理?請根據(jù)小說內容簡要分析”,然后要到文中找到馮三的大名是什么,村民為何會一直喊馮三,而不喊他的大名,根據(jù)這些內容進行概括。答題時注意梳理文章的情節(jié),尤其是根據(jù)人物的言行來分析人物的心理。如“村里人都習慣叫別人小名,不叫別人戶口簿上的正式名字”“馮三大名馮德財,村民害怕村里財富都被馮家得去而自己受窮,提防、戒備不叫馮三的大名”“村里的人互叫著小名,在村子里生活一輩子,計較著村里的財富被別人得去,從沒有想過走出去創(chuàng)造財富或者把村外的財富引進來”“被我們埋沒的名字,已經叫不出來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喚,相互擦亮”等內容,以及馮三渴望名字被‘擦亮’,自己可以‘大大方方’做人,村里人根本不理睬,不會彼此呼喚,互相擦亮,由此可以折射出村民的從俗、狹隘自私、封閉、冷漠等心理。4.此題考核分析文章的文體特征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有人稱《虛土》為‘散文化小說’,請根據(jù)節(jié)選部分分析其‘散文化小說’的特點”,然后要回顧散文和小說各自的特點,再看本文雖然為小說,卻有哪些散文的東西。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jié)和環(huán)境,散文的要素主要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語言優(yōu)美。從文中來看,本文雖然是小說,但沒有完整的情節(jié),主要是馮七給兒子馮三擺酒席、馮三半夜喊自己大名以及王五爺述說不喊馮三大名的原因,淡化了情節(jié);從形象上來看,本文的主人公是馮三,但馮三并沒有鮮明突出的個性,虛化了人物形象;本文小說的特征淡化了,卻在散文意境的營造以及抒情議論手法的運用上更為突出??忌梢詮牡楣?jié)、虛化人物、重視營造意境、抒情性味濃等方面分析。分析的時候要明確本文的體裁,即小說,淡化情節(jié)并不是沒有情節(jié),人物虛化不是沒有人物,是群像。9、1.散文研究者基于獨特/創(chuàng)新的立場重建散文定義。2.語言傳達;精神內涵3.散文定義差異顯著已到了形同陌路的程度,學科要求只是一方面原因,指出散文定義的難度之大。該句承上啟下,承接上文作者列舉童慶炳、劉敏濤、陳劍暉等人的散文定義,引出下文作者對散文定義差異顯著原因的探究:通約性的喪失和理論積累的匱乏。4.A5.C6.作者認為:擱置散文定義問題,先厘清散文的文體特性和審美品格等是散文理論建構的重點。文章先指出“散文理論的貧困”是普遍難題并指出散文貧困的一大原因是散文定義差異顯著且互不搭界,接著舉童慶炳、劉敏濤、陳劍暉三人的散文定義并加以對比分析,得出通約性的喪失和理論積累的匱乏是散文理論難以建構的重要原因,而后提出散文理論建構可先繞開給散文下定義的方法,重點理清八個重要問題,達成共識;最后總結“厘清散文的文體特性和審美品格等是散文理論建構的重點”這一結論?!窘馕觥?.本題考查理解詞語含義,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理解句子或者詞語含義,指的是既要說出詞句的表層意思,又要說出深層內容。但是作者所附加的情感與應用的寫作方法所表現(xiàn)出的深層含義決不可忽視,這也是得分點。對文章中具體詞語含義的理解必須把詞語放在文章具體語境中來辨析,通過對具體詞語前后句含義的分析,來弄清所問詞語的含義。一般來說,對所要解釋的具體詞句,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詞語,或者需要考生稍微變通一下即可。此題中的“自立門戶”本義指“單獨成立家庭”,用在此處的語境意“學術上不依賴前人而另立一派”,也就是文中研究散文的學者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給散文重新下定義。2.本題考查篩選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類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概括要抓住本質,繼而學會審題,此題要求“聯(lián)系上下文,在第⑥段加框處填入合適的詞語。”,方框處在段尾中間處,這就暗示考生,既要關注方框前面的內容,又要關注它后面的內容,方框要填的內容和陳劍暉給散文下的定義有關,答案在第五段中“以廣闊的取材、多樣的形式、自由自在的散文文句,以及優(yōu)美和富于形象性、情感性、想象性和趣味性的表述,詩性地表現(xiàn)了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心靈狀態(tài),它是人類精神的一種實現(xiàn)方式?!焙Y選和概括,此段文字的內容可概括為:散文的取材,表現(xiàn)形式,語言形式,人的精神內涵等。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句子的作用的能力,通常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來答。內容方面要先概括句子的內容,然后分析這個內容能表現(xiàn)所闡述對象的什么特點,有什么作用,如是人,則分析表現(xiàn)人什么形象特點,表現(xiàn)作者對他什么情感態(tài)度。如是景物,則分析表現(xiàn)景物什么特點,渲染什么氣氛,能烘托人物什么心情或形象。分析結構,則考慮其和上下文這間的關系,是否照應前文,是否為下文某內容做鋪墊,是否與什么內容形成對比等。此題要求考生答出第⑦段劃線句子的作用,劃線句子在第⑦段的段首,“不過,即使是考慮到學科要求,決定了不同定義間的差異性”承接上文作者列舉童慶炳、劉敏濤、陳劍暉等人的散文定義,“但相互之間形同陌路的狀態(tài),還是令人感到詫異?!币鱿挛淖髡咛骄亢我陨⑽暮茈y下定義的原因,故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內容是,此句的意思是散文定義差異顯著,讓人吃驚,學科要求是其中原因之所在,從而指出散文定義的難度之大。4.此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通觀原文,了解大概內容,然后默讀所給各句子,找出句中的關聯(lián)詞、人稱代詞、指示代詞,關注句首和句尾。關聯(lián)詞常常成對出現(xiàn),代詞出現(xiàn)前前面一定要出現(xiàn)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應該是一致的。此題第一個銜接的句子要關注原文“基于這些情況,散文何以為散文的問題,并非散文理論建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即使無法繞過,也應該充分考慮前人的論述,面對的對象同一的情況下,不必自立門戶”這個句子,根據(jù)語意銜接自然的原則,②句銜接最緊密,故應放于句首,④句的代詞“他們”指的是②句中“英國文學理論家伊格爾頓和美國學者卡勒”,故緊隨②后,據(jù)此可排除剩下的三項。故選A。5.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分析與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要先通讀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內容和主旨,在此基礎上,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文本內容對文章某一內容要點進行分析和概括。A項,“在學科建設中,散文創(chuàng)作比散文理論更重要。”,推斷不準確,依據(jù)原文“不妨先擱置散文是什么的問題,在幾個重要的問題上發(fā)力,以理清脈絡,聯(lián)系實際,并對散文創(chuàng)作形成指導性意義?!保噬⑽膭?chuàng)造比理論更重要表述有誤,曲解原文;B項,“根本原因”表述有誤,絕對化,原文“通約性的喪失以及理論積累的匱乏,恰是散文理論難以建構,趨于貧乏的重要原因?!?,原文表述“重要原因”,而非根本原因;C項,依據(jù)原文“總的來說,對于散文何以是散文的問題,應該把重點放在厘清散文的文體特性、散文的審美品格上?!?,故此項表述正確;D項,“闡述立場的不同、學科思路的差異,造成了散文定義差異性顯著。”表述有誤,依據(jù)原文“如果說因為學科建設的思路不同,導致了散文定義的相互獨立尚能夠理解的話,那么,在散文研究、散文理論內部,散文定義的不相切性依然突出,這一點尤其能夠充分說明問題。”,原文是假設論證,故表述有誤。故選C。6.此題考查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做此題,考生要有文本意識,學會梳理文章的思路,本文是一篇論述類文本閱讀,談論的對象是散文如何下定義,文章總體結構是一篇議論文,開篇點出散文下定義的林林總總,得出散文貧困的一大原因是散文定義差異顯著且互不搭界,此段屬于提出問題部分,接著,③④⑤文段分別列舉童慶炳、劉敏濤、陳劍暉等人的散文定義,引出下文作者對散文定義差異顯著原因的探究:通約性的喪失和理論積累的匱乏。,屬于分析問題的部分,⑥⑦⑧⑨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后提出散文理論建構可先繞開給散文下定義的方法,重點理清八個重要問題,達成共識;⑩段得出結論:總的來說,對于散文何以是散文的問題,應該把重點放在厘清散文的文體特性、散文的審美品格上。10、1.D2.C3.B4.(1)有人報告:“李師古正修整道路,大軍馬上就要到了,請做好防備?!?2)憲宗正出兵淮西,(希望)借助他的力量,改授檢校司徒,班列在王鑼之上?!窘馕觥俊痉治觥?.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文言斷句能力是文言文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斷句時首先要仔細閱讀文段,把握語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種標志詞及句式特點斷句。劃線句的翻譯是:吳元濟被平定,因功加授兼侍中,封許國公。李師道被誅殺,韓弘非常恐懼,因此請求入朝,冊拜司徒、中書令,因患腳病,命官宮攙扶下拜;堅決要求留在京師。“李師道誅弘/大懼”和“李師道誅/弘大懼”,單從語法成分上看,“弘”做前一句的賓語或后一句的主語都可以,但根據(jù)后文“故少誠、師道等皆憚之”可以推知,“李師道誅弘/大懼”的斷法錯誤,由此排除A、B兩項;“掖”用手攙扶別人,“掖”做“拜”的狀語,二者不能分開,因此排除B、C兩項。故選D。2.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C項,“補”不表示兼職、代理官職,是補充缺職。故選C。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B項,“從驛館中趕出吳少誠與劉全諒的使者并立即斬殺”錯誤,原文“即驅出少誠使斬之”斬殺的是吳少誠的使者。故選B。4.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語句翻譯能力。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做到字字落實的同時,要重點關注得分點:(1)或,有人;治,修整。(2)方,正;藉,借助;班,班列、等級,指官位?!军c睛】常用的斷句方法有:①根據(jù)文意斷句。②利用對話標志斷句,對話常以“曰”、“云”、“言”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寫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③借助文言虛詞斷句,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也、矣、焉、耳等經常用于陳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斷開;疑問語氣詞: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后,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④借助對比、對偶、排比、頂真等修辭斷句。參考譯文:韓弘,是滑州匡城人。年少時父母雙亡,他依附自己的舅舅劉玄佐。早年他參加明經科考試落第,就跟從外祖父家學習騎馬射箭。他由諸曹官直接試任大理評事,擔任宋州南城將軍。(后來),他受節(jié)度使劉全諒節(jié)制,擔任都知兵馬使。德宗貞元十五年,劉全諒去世,軍中將領懷念劉玄佐,認為韓弘有才能和勇武,于是共同確定韓弘做節(jié)度留后,請求監(jiān)軍表奏到朝廷。朝廷下詔任命他為檢校工部尚書,充任宣武節(jié)度副大使,主管節(jié)度使軍政事務。在這之前,陳許節(jié)度使曲環(huán)去世,淮西節(jié)度使吳少誠試圖和宣武節(jié)度使劉全諒謀劃著偷襲陳州、許州,(吳少誠派出的)幾個使者一直住在驛館里。韓弘剛剛獲得統(tǒng)帥職位,想在眾人面前用忠誠來自我表白,于是就把吳少誠使者驅趕出去斬首,然后選拔精銳軍士三千人,會合各路大軍攻打吳少誠,并且擊敗了吳少誠。韓弘觀察到軍隊里一向放縱驕橫的人就是劉鍔等三百人,有一天,韓弘列舉他們的罪行后在軍門前殺掉他們,流血染紅了道路,可韓弘依然輕松自然地說笑著。從這以后直到韓弘離任,軍中沒有一人敢于放縱。李師古率軍駐扎在曹州,想憑借這種形勢謀取鄭州、滑州,有人前來報告:“李師古在修理道路了,大軍將要來到,請您防備他。”韓弘說:“軍隊前來就不會修路?!崩顜煿诺玫竭@情報后,就帶領軍隊離開了。韓弘因累積戰(zhàn)功被授予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韓弘因為官職和太原人王鍔一樣大,于是就送信給宰相,說自己以做王鍔之下的官為恥。唐憲宗當時正在淮西調遣軍隊作戰(zhàn),需要依靠韓弘的重要作用,于是重新授予韓弘檢校司徒官職,位次在劉鍔之上。嚴綬因官軍受控,于是授任韓弘為淮西諸軍行營都統(tǒng),讓他防御兩河,而命李光顏、烏重胤攻打叛賊。吳元濟被平定,因功加授兼侍中,封許國公。李師道被誅殺,韓弘非??謶郑虼苏埱笕氤?,冊拜司徒、中書令,因患腳病,命官宮攙扶下拜;堅決要求留在京師。皇帝去世,他代理家宰,不久出任河申節(jié)度使。因病請求回朝,重新被授任為司徒、中書令。去世,終年五十八歲,追贈大尉,謚號隱。當初,韓弘從汴州前來朝見,進獻馬三千匹、絹五十萬、其他錦彩三萬,而汴州府庫的錢財還有百萬緡,絹也有百余萬,馬七千匹,糧三百萬斛,兵器不計其數(shù)。韓弘為人莊重少言,要判人死罪,先詢問按法律如何處置,不擅自決定,深沉勇敢善于決斷,因此吳少誠、李師道等人都害怕。11、1.D2.C3.B4.(1)我替他收集編輯他的文章并為文集作序,來彰顯他的大節(jié)。(2)應該由我詳細敘述他獲罪而死的過程,使后代的人了解其中的原因.5.①丈夫死后,勤儉持家(或“甘守貧困”)。②奔走呼告,為丈夫伸冤③收集丈夫遺作,結集刊?、懿俪终煞虻膯试崾聞?通過父親和兒子向作者求墓志銘?!窘馕觥?.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當?shù)某煞謥頂?。“于歌詩”是“發(fā)其憤悶”的后置狀語,即“于歌詩”“發(fā)其憤悶”,故“歌”和“詩”之間不能斷開,“于歌詩”與“發(fā)其憤悶”之間不能斷開,排除AB兩項?!靶胁輹币馑际恰皩懖輹?,“草書”是“行”的賓語,故在“書”后面斷開,故排除C項。故選D。2.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C項,“六經: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詩》《書》《禮》《易》《樂》《論語》六部儒家經典”錯誤,《論語》不是六經,應為《春秋》。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促進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的策略及實施路徑
- 二零二五年度大數(shù)據(jù)合伙企業(yè)股權綁定協(xié)議
- Moudle10如何用英語談論天氣情況(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上冊
- 早教中心裝修安全協(xié)議
- 辦公樓裝修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集團與旅行社聯(lián)合營銷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股東借款給公司及知識產權保護協(xié)議
- 2025年度礦山股份合作協(xié)議書:礦山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fā)安全保障
- 13《幻燈片編輯》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與教學反思2024年滇人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
- 三相智能物聯(lián)電能表技術規(guī)范
- 2023機械工程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精選裝飾工程室內拆除專項施工方案
- 《交通工程CAD》課程教學大綱(本科)
- 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 全冊各單元教材解析
- 2022年二年級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 換班申請表(標準模版)
- 豐田汽車戰(zhàn)略規(guī)劃與戰(zhàn)略管理體系研究(2021)
- 公共政策學(第三版)-課件
- 文物保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冷卻塔是利用水和空氣的接觸
- 我國古代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