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下冊1.2誰輕誰重教學設計_第1頁
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下冊1.2誰輕誰重教學設計_第2頁
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下冊1.2誰輕誰重教學設計_第3頁
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下冊1.2誰輕誰重教學設計_第4頁
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下冊1.2誰輕誰重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下冊1.2誰輕誰重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是一年級下冊《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的第2課,其隱含的概念是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并且可以通過測量得到。在一年級階段學生不需要了解質量的概念,更無需準確測量物體的質量,只需要了解物體有輕重,能夠比較不同物體的輕重并排序即可。本課通過觀察、預測、手掂、用簡易工具測量等多種比較活動,促使學生逐步建立對“物體有輕重”的認識?!緦W生分析】在第一課的觀察活動中,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并實踐了一些觀察、描述物體的方法,積累了一些關于物體特征的科學詞匯,比如輕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們可能已經(jīng)注意到不同物體的輕重可以用掂的方式來比較。但是,這種簡單的方式能否準確比較物體的輕重呢?學生會發(fā)現(xiàn),對于兩個物體輕重的比較,不同的人可能會給出不同的結果,尤其是當兩個物體的輕重差不多的時候,就很難用“感覺”的方法來判斷。這就引發(fā)了學生的進一步思考:如何更為準確地判斷物體的輕重呢?針對一年級學生,可以用一種簡單的測量方法,即運用簡易天平來稱量,并通過觀察、簡單統(tǒng)計等多種手段來得到結果?!窘虒W目標】科學知識概念目標質量是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測量??茖W探究目標1.用掂量、稱量等測量方法可以比較物體的輕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導致比較結果的準確程度不同。2.輕重和大小適當?shù)奈矬w可作為稱量的標準物。科學態(tài)度目標發(fā)展進一步研究物體的興趣和愿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認識到掂量、稱量等方法的準確程度不同?!窘虒W重難點】重點:1.質量是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測量;2.用掂量、稱量等測量方法可以比較物體的輕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導致比較結果的準確程度不同。難點:用稱量的辦法進行測量并記錄【器材準備】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塊和塑料塊、相同材質和形狀的小橡皮和大橡皮、簡易天平1臺(含稱量盤)、同樣大小的回形針若干、學生活動手冊每組3條記錄單、班級記錄單?!窘虒W過程】一、復習導入,聚焦概念展示上節(jié)課用到的各種物體(乒乓球、木塊、橡皮……)的圖片,提問:“看一看我們觀察過的這些物體,我們怎樣知道它們的輕重呢?”讓學生說說如何知道物體的輕重。設計意圖:調查學生對比較輕重方法的原有認知水平,了解學習前的概念掌握程度,為認識并實踐科學的比較方法奠定基礎,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究的欲望。圍繞概念,實踐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較5個物體的輕重并排序。1.預測物體的重量。(1)出示5個物體: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塊和塑料塊、相同材質和形狀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預測輕重之前,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比較這幾個物體的形狀及大小。(其中,木塊和塑料塊的大小一樣,兩個橡皮的材質和形狀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塊大)(2)安排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預測排序結果并記錄下來。排序方法采用先提問“我們怎樣記錄排列的順序呢”,引導學生討論記錄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將學生討論的方法統(tǒng)一為一種,比如用數(shù)字表示輕重,數(shù)字越小,表示越輕,即學生認為最輕的物體,就用1表示,認為第二輕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準備一張記錄單發(fā)給每個小組,填好預測結果后貼在黑板上(這樣便于對比較的結果進行討論)。鼓勵學生說說預測的理由。(3)對每組的排序進行比較,將學生的討論聚焦在“對于兩塊橡皮,你們是如何預測的?同樣大小的木塊和塑料塊,你們又是如何預測的?”這類問題上,以引發(fā)他們的進一步思考。適當時,做簡要的小結,說明預測有可能不準,我們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來判斷物體的輕重,比如,掂量和稱量。設計意圖:借此活動了解學生的已有認知。比如,對同樣大小的木塊和塑料塊、相同材質和現(xiàn)狀但大小不同的橡皮,它們輕重學生是如何判斷的。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繼續(xù)指導、落實學生良好的表達習慣和傾聽習慣。2.掂量不同物體的輕重。(1)掂重。學生親自動手掂量5個物體,感受5個物體的輕重,這時需再次將比較的結果記錄下來(提醒學生統(tǒng)一用數(shù)字來表示輕重)。分發(fā)給學生一條記錄單進行記錄,然后貼到黑板上進行展示比較。(2)掂重后,先小組研討,再圍繞數(shù)據(jù)全班研討。設計意圖:通過數(shù)據(jù)對比,使學生認識到掂重的方法并不完全準確。3.稱量物體的重量。(1)首先要確定標準物。教師通過多媒體屏幕呈現(xiàn)幾個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該選什么樣的物體作為標準物呢?“比較重的物體可以嗎?比如玻璃珠?!薄氨容^大的物體可以嗎?比如乒乓球。”通過這樣的引導,促使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應該選擇比較輕的、小的、容易放在盤子中的物體作為稱量的標準物。根據(jù)學生的討論結果證明,回形針的大小和輕重比較適合作為標準物。(2)說明稱重方法。將一個物體放在簡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個放入回形針(雖然這里不強調“左物右碼”,但仍建議給學生養(yǎng)成“左物右碼”的習慣),直到天平平衡。數(shù)出放入的回形針數(shù)量,根據(jù)回形針的數(shù)量比較物體的輕重,并記錄稱量結果。稱量后,學生要根據(jù)回形針的個數(shù)來給5個物體的輕重排序并記錄下來。(3)再發(fā)給學生一張新的記錄單進行記錄,然后貼到黑板上進行展示比較。(4)學生用稱量的方法進行比較并記錄。設計意圖:讓小組把稱量的結果呈現(xiàn)在黑板上,為后續(xù)的集體研討做準備。通過自己動手稱量物體重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記錄數(shù)據(jù)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探究習慣和態(tài)度。三、研討數(shù)據(jù),獲得概念1.班級匯總完成后,要先組織學生分別查看三次排序的結果,小組內討論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將小組的數(shù)據(jù)向全班同學匯報。學生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小組三次結果可能都不一樣,其他小組三次排序的結果也不盡相同。2.接下來,小組內要先討論三種比較輕重的方法中,“哪種方法的排序結果更準確”,從而轉入對不同測量方法準確程度的探討。預測是猜的,不太準確;不同的人感覺可能不同,掂量也不準;掂量次數(shù)多了,容易亂;用簡易天平稱量是比較準確、比較科學的方法。設計意圖:目的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的人預測的結果可能不同,甚至差異會比較大,因此預測是不可靠的。第二種方法是根據(jù)掂量的方法判斷輕重,這種方法需要兩兩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掂量的方法仍然是依靠人的感覺,當物體的輕重差不多時,會出現(xiàn)不同的判斷結果;而且這種方法的操作次數(shù)比較多,當有更多的物體時,操作會更麻煩,結果會更不準確。第三種方法是用同樣大小的回形針作為標準物測量,測量后記錄回形針的個數(shù),這樣得出的結果不僅比較精確,而且適合測量更多的物體。四、應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動中,學生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大小相同的木塊和塑料塊,輕重是不一樣的。以此為基礎給出問題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屬碗一樣重嗎?學生先相互交流,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引導學生聯(lián)系之前的實驗結果說出判斷的理由,再舉出生活中類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輕重可能不同等。設計意圖:問題指向核心概念“大小相同材質不同的物體,輕重可能不同”,比較出“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大小相同的碗,它們的輕重有可能不同”。五、小結今天同學們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什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在班級記錄單上做記錄。設計意圖:對一整節(jié)課進行歸納總結,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第2課誰輕誰重教案教學目標:科學知識概念目標:質量是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測量??茖W探究目標:1.用掂量、稱量等測量方法可以比較物體的輕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導致比較結果的準確程度不同。2.輕重和大小適當?shù)奈矬w可作為稱量的標準物??茖W態(tài)度目標:發(fā)展進一步研究物體的興趣和愿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認識到掂量、稱量等方法的準確程度不同。教學重點:1.質量是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測量;2.用掂量、稱量等測量方法可以比較物體的輕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導致比較結果的準確程度不同。教學難點:用稱量的辦法進行測量并記錄教學具準備: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塊和塑料塊、相同材質和形狀的小橡皮和大橡皮、簡易天平1臺(含稱量盤)、同樣大小的回形針若干、學生活動手冊每組3條記錄單、班級記錄單。教學過程:

教學隨記欄一、復習導入,聚焦概念展示上節(jié)課用到的各種物體(乒乓球、木塊、橡皮……),提問:“看一看我們觀察過的這些物體,我們怎樣知道它們的輕重呢?”讓學生說說如何知道物體的輕重。二、圍繞概念,實踐探究

用不同的方法比較5個物體的輕重并排序。1.預測物體的重量。(1)出示5個物體: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塊和塑料塊、相同材質和形狀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預測輕重之前,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比較這幾個物體的形狀及大小。(其中,木塊和塑料塊的大小一樣,兩個橡皮的材質和形狀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塊大)(2)安排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預測排序結果并記錄下來。排序方法采用先提問“我們怎樣記錄排列的順序呢”,引導學生討論記錄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將學生討論的方法統(tǒng)一為一種,比如用數(shù)字表示輕重,數(shù)字越小,表示越輕,即學生認為最輕的物體,就用1表示,認為第二輕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準備一張記錄單發(fā)給每個小組,填好預測結果后貼在黑板上(這樣便于對比較的結果進行討論)。鼓勵學生說說預測的理由。(3)對每組的排序進行比較,將學生的討論聚焦在“對于兩塊橡皮,你們是如何預測的?同樣大小的木塊和塑料塊,你們又是如何預測的?”這類問題上,以引發(fā)他們的進一步思考。適當時,做簡要的小結,說明預測有可能不準,我們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來判斷物體的輕重,比如,掂量和稱量。2.掂量不同物體的輕重。(1)掂重。學生親自動手掂量5個物體,感受5個物體的輕重,這時需再次將比較的結果記錄下來(提醒學生統(tǒng)一用數(shù)字來表示輕重)。分發(fā)給學生一條記錄單進行記錄,然后貼到黑板上進行展示比較。(2)掂重后,先小組研討,再圍繞數(shù)據(jù)全班研討。3.稱量物體的重量。(1)首先要確定標準物。教師通過多媒體屏幕呈現(xiàn)幾個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該選什么樣的物體作為標準物呢?“比較重的物體可以嗎?比如玻璃珠?!薄氨容^大的物體可以嗎?比如乒乓球。”通過這樣的引導,促使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應該選擇比較輕的、小的、容易放在盤子中的物體作為稱量的標準物。根據(jù)學生的討論結果證明,回形針的大小和輕重比較適合作為標準物。(2)說明稱重方法。將一個物體放在簡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個放入回形針(雖然這里不強調“左物右碼”,但仍建議給學生養(yǎng)成“左物右碼”的習慣),直到天平平衡。數(shù)出放入的回形針數(shù)量,根據(jù)回形針的數(shù)量比較物體的輕重,并記錄稱量結果。稱量后,學生要根據(jù)回形針的個數(shù)來給5個物體的輕重排序并記錄下來。(3)再發(fā)給學生一張新的記錄單進行記錄,然后貼到黑板上進行展示比較。(4)學生用稱量的方法進行比較并記錄。三、研討數(shù)據(jù),獲得概念1.班級匯總完成后,要先組織學生分別查看三次排序的結果,小組內討論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將小組的數(shù)據(jù)向全班同學匯報。學生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小組三次結果可能都不一樣,其他小組三次排序的結果也不盡相同。2.接下來,小組內要先討論三種比較輕重的方法中,“哪種方法的排序結果更準確”,從而轉入對不同測量方法準確程度的探討。預測是猜的,不太準確;不同的人感覺可能不同,掂量也不準;掂量次數(shù)多了,容易亂;用簡易天平稱量是比較準確、比較科學的方法。四、應用概念,拓展延伸

在探究活動中,學生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大小相同的木塊和塑料塊,輕重是不一樣的。以此為基礎給出問題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屬碗一樣重嗎?學生先相互交流,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引導學生聯(lián)系之前的實驗結果說出判斷的理由,再舉出生活中類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輕重可能不同等。五、小結今天同學們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什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在班級記錄單上做記錄。板書設計:

2.誰輕誰重

預測

掂量

稱量

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下冊1.7認識一袋空氣-教學設計內容概述前面課程已經(jīng)研究了固體(小木塊等)、液體(水等)的特征,學生對研究物體特征的方法和描述詞匯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本課內容是在此基礎上,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和方法,對空氣進行觀察,研究空氣的特征。二、教學準備下載美麗科學資源《認識一袋空氣》、《你同意嗎》教學素材。教師需參考教材結合實際,自行準備用于課堂探究活動的實物或圖片。三、教學建議課堂引入,展示《認識一袋空氣》視頻(大約5分鐘)這節(jié)課的研究對象是什么呢?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認識一袋空氣》實驗視頻,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包裹了充氣袋的雞蛋掉在桌面上完好無損,于是很自然地會好奇充氣袋里有什么(教師也可以準備一個實物充氣袋,用于課堂展示)。接著引出這節(jié)課的研究對象——空氣,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你知道空氣嗎?說說你對空氣的認識”,以此了解學生對空氣的已有認知?;仡櫛締卧獙W習中用到的研究方法和科學詞匯(大約5分鐘)如何研究空氣?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回顧本單元學過的研究方法和描述物體特征的科學詞匯。接著提出本課的探索任務,怎樣用學過的方法去觀察空氣的特征。課堂活動:收集一袋空氣,觀察描述它的特征(大約20分鐘)學生分組進行課堂活動,結合活動手冊觀察并記錄。1.用透明塑料袋收集一袋空氣,觀察它是什么樣的,你能看見空氣嗎?2.打開袋子,讓袋中的空氣吹向自己,你能感受到它嗎?它會流動嗎?3.比一比袋子里的空氣和袋子里的水的異同,把它們都倒入杯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空氣、水、木塊有什么不同?展示《你同意嗎》視頻,思考討論,總結空氣的特征(大約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