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單元教學課件_第1頁
第四單元單元教學課件_第2頁
第四單元單元教學課件_第3頁
第四單元單元教學課件_第4頁
第四單元單元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學概念的鏈條與邏輯推理的脈絡選擇性必修下冊第四單元名師單元教學課件單元導學

本單元學習自然科學論著,與選擇性必修中冊的社會科學經典理論著作研習,共同構成“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習”任務群的學習內容。根據(jù)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相關表述,可把本單元學習的大概念確定為:科學概念的鏈條與邏輯推理的脈絡。

本單元選入三篇文章,選入三篇文章,分為兩組?!蹲匀贿x擇的證明》和《宇宙的邊疆》闡明科學原理,介紹科學知識,引領我們了解自然,思考人類的未來;《天文學上的曠世之爭》研討科學史問題,追溯科學研究的歷程。這些文章以不同的方式展現(xiàn)了人類探索自然、反思自我的成果。單元目標科學精神:通過梳理、理解本單元選文內容,感悟科學文化論著中體現(xiàn)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茖W思維:通過嘗試自主抓取關鍵概念、總結內容并撰寫提要和筆記等,學習閱讀科學論著的一般方法,認識講求邏輯、理性、實證的科學思維??茖W表達:歸納總結科學文化論著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特點,學習科學嚴謹?shù)乇磉_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學板塊一:研讀《自然選擇的證明》(閱讀自然科學學術論著)1、初讀文本,標注概念術語,畫概念圖,理清概念之間的關系及概念與觀點、判斷之間的關系。標注:“自然選擇”“變種”“變異”“性狀分異”“競爭”“遺傳”“適應”“遷移”自然選擇←→適者生存(包含、因果關系)自然選擇←→特創(chuàng)論(對立關系)↑↓↓↑遷徙理論遺傳變異學說(交叉關系)(交叉關系)物種←→變種(從屬、并列關系)2、再讀文本,精讀重點內容,把握文章的思路,明白作者是如何構建文本內部的邏輯結構的??刹捎眯〗M合作探究的方式,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展示探究成果,師生共評展示成果。(1)梳理文章結構證明自然選擇的作用第1、2段積累馴養(yǎng)生物個體的微小差異第1段自然變種的存在第1段動植物適者生存第2段保存或選擇變異第2段擇優(yōu)棄劣的力量第2段支持自然選擇學說的具體事實和論點第3-14段物種只是特征顯著而穩(wěn)定的變種,而且每一物種開始時都只是變種第3段自然選擇的結果更傾向于保存物種中那些最為歧異的后代第4段為新知識證實的“自然界中沒有飛躍”這一格言符合自然選擇的學說第5-6段在一定程度上,自然界處處充滿著美,很大一部分應歸功于自然選擇第7段自然選擇表現(xiàn)為競爭,它使同時同地的生物都得到適應和改良第8段自然在賦予同一綱中不同動物的許多本能時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第9、10段物種和整個類群的絕滅,是遵循自然選擇的必然結果第11段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譜系相連接,并且其變異的方式也相同第12-14段(2)文本研讀任務一:從本文來看,特創(chuàng)論和達爾文的進化論的矛盾沖突主要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要點提示:①特創(chuàng)論認為物種都是獨立創(chuàng)造出來的;進化論則認為物種只是特征顯著而穩(wěn)定的變種,而且每一物種開始時都只是變種。②特創(chuàng)論認為物種一旦被創(chuàng)造出來就永恒不變,或只能在某種范圍內變化;進化論認為自然選擇的結果更傾向于保存物種中那些最為歧異的后代,在自然系統(tǒng)下所有的生物都可以劃歸大小不等的類群。③特創(chuàng)論認為各種生物之間并沒有任何親緣關系;進化論則認為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譜系相連接,并且其變異的方式也相同。任務二:請根據(jù)課文內容,結合你的理解,簡要概括“自然選擇”的主要內涵。要點提示:達爾文認為,在自然系統(tǒng)中,生物幾乎都表現(xiàn)出個體差異,并有過度繁殖的傾向;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能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逐漸被淘汰。此種擇優(yōu)棄劣或適者生存的原理,達爾文稱之為自然選擇。任務三:本文是一篇學術論文的結論,其語言特點是準確嚴密,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舉例加以分析。要點提示:①關聯(lián)詞語的恰當運用。如第11段,“如果物種只是特征明顯而穩(wěn)定的變種……”“如果……那么……”“然而……因為……”“雖然……但是……”等關聯(lián)詞語的使用,使語句表達既準確又嚴密,體現(xiàn)很強的邏輯性;②修飾、限制性詞語用得恰到好處。如最后一段中“屬于同一類群的”“一些可疑”等詞語,準確表達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③動詞、形容詞使用準確,有利于表達作者觀點和情感。如第五段“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變異的”中“重大革新”“微小變異”表現(xiàn)了作者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態(tài)度,也充分表達了作者熱愛科學的思想情感。也可精析論證,引領學生從舉例、對比和道理論證分析。3、三讀文本,撰寫內容摘要。

作者用大量資料證明了自然界中的生物是在遺傳、變異、競爭等自然選擇的過程中,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這種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和最好的證明。教學板塊二:研讀《宇宙的邊疆》(閱讀自然科學論著、科普作品)1、初讀文本,標注概念術語,畫概念圖,理清概念之間的關系及概念與觀點、判斷之間的關系。標注:“宇宙結構”“天體”“星云”“星系群”“星系”“恒星”“黑洞”“行星”等概念的邏輯鏈條。從宇宙的演化來看,先有構成宇宙的原始物質,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又有行星,符合宇宙基本的演化規(guī)律。2、再讀文本,精讀重點內容,把握文章的思路,明白作者是如何構建文本內部的邏輯結構的。第一部分:第1-4段,介紹人類探索宇宙。第二部分:第5-6段,概括介紹宇宙,重點介紹探索宇宙的尺度“光年”。第三部分:第7-11段,介紹星系,重點介紹本星系群中的M31星系和銀河系。第四部分:第12-14段,介紹銀河系的恒星。第五部分:第15-16段,介紹行星和太陽系。第六部分:第17-18段,回歸地球。行文的結構脈絡和概念的邏輯鏈條自然吻合。文本研討:(1)作者把自己想象成空間旅行者,從文中摘出表明作者探索行蹤的語句,然后思考:這是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作者為什么要采用這種順序?語句:“從一個星系際的優(yōu)越地位上”、“我們所見到的星云離地球80億光年”—第七段“這個時候,我們的旅程只到達地球上的天文學所通稱的’本星系群’”、“我們現(xiàn)在離地球200萬光年”—第10段“現(xiàn)在,我們離地球4萬光年,我們正處于密集的銀河中心”—第11段“我們現(xiàn)在已經回到了我們的后院—離地球1光年的地方”—第15段“我們現(xiàn)在來到我們星系的行星上?!薄?6段。要點提示:順序:由整體到局部,由外到內,空間尺度由大到小。原因:①由外到內,跳出宇宙之外,這樣能夠更清晰、直觀的介紹;②由整體到局部,由大到小,先從整體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細微,層次分明,符合讀者的思維習慣;③由宇宙再反觀地球,這是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這是人類的未來之路。(2)本文把深刻抽象的科學知識解說得淺顯易懂、具體可感而又充滿趣味,賞析本文語言?!拔覀冊谶@個宇宙中只不過是晨空中飛揚的一粒塵?!薄昂K艅倓倹]及我們的腳趾,充其量也只不過濺濕我們的踝節(jié)”“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濱”—比喻,形象生動,體現(xiàn)宇宙的無邊無際,表達了對崇高、廣袤宇宙的深深敬畏?!捌渲杏行┦枪陋毜呐腔舱?,大部分則群集在一起,擠做一團,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飄搖”—擬人,形象貼切,直觀表現(xiàn)星系的存在狀態(tài)?!斑@里有充滿氧氣的藍天,有碧波蕩漾的海洋,有涼爽的森林,還有柔軟的草地”—排比,表達作者對地球的熱愛、贊美之情?!昂闷媸侨祟惖奶煨?,理解是一種樂趣,知識是生存的先決條件”,這句話說明,對知識的追求,對智慧的渴望,是人類的本能,人類文明依靠知識的時代累計和發(fā)展,人類未來就取決于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程度。(3)語言運用下面是《宇宙的邊疆》中的文字,請篩選并整合重要信息,為“行星系”下一個定義。有些恒星可能被數(shù)百萬個沒有生物的由巖石構成的小星球所包圍,這些小星球是在它們演化的某個初級階段凍結而成的行星系。大概許多恒星都有跟我們類似的行星系:在外圍具有由大氣環(huán)所包圍的行星和冰凍衛(wèi)星,而在接近中心處,則有溫熱的、天藍色的、覆蓋著云的小星球。要點提示:行星系是眾多由巖石構成的外圍具有大氣環(huán)所包圍的行星和冰凍衛(wèi)星,而在接近中心處則有溫熱的、天藍色的、覆蓋著云的,并圍繞恒星運動的小星球組成的星系。(4)文本素材運用學完《宇宙的邊疆》,你發(fā)現(xiàn)文本中哪些材料可以用到寫作之中?你的發(fā)現(xiàn)與運用:3、三讀文本,撰寫內容摘要。本文是一部介紹科學知識的大型電視片的解說詞。文章以由外到內,由大到小,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說明了宇宙的廣闊、星系的形成、恒星的性質、太陽系及其行星的知識,推測宇宙中會有其他生命形式存在,揭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意義。教學板塊三:研讀《天文學的曠世之爭》(閱讀科學史論著)1、初讀文本,抓概念,理線索。標出主要概念,把握文章內容。標注:“范式”“宣夜說”“蓋天說”“渾天說”“宇宙結構”等(1)中國古代的宇宙結構說:“天圓地方”說、“宣夜”說、蓋天說、渾天說、《安天論》、《穹天論》、《昕天論》。(2)混天說與蓋天說之爭:《太初歷》引發(fā)的爭論;西漢揚雄、桓譚之爭;東漢王充、晉代葛洪、南北朝何承天之爭;南宋學者朱熹的態(tài)度。秉持的原則是符合實際情況。2、再讀文本,探討科學理論、思想的演變。(1)閱讀課文,填寫下面的表格中國古代宇宙結構學說學說內容可考時間及任務或著作“天圓地方”說天是圓形平蓋,在人的頭頂上方懸置;地是方的,靜止不動??鬃有拐f日月星辰自由漂浮在虛空之中漢代郗萌蓋天說天地是兩個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天離地的距離是8萬里,日月星辰圍繞北極依附在天殼上運動。西漢《周髀算經》渾天說天是個圓球,天包著地,天大而地小。西漢民間天文學家落下閎(2)閱讀課文,請?zhí)顚懴旅娴闹袊糯鷼v史上渾蓋之爭內容表格。時間參與人物歧異所在爭論成就漢武帝時司馬遷、落下閎、鄧平雙方主張的宇宙結構不同,所采用的測量儀器和測量方法不同渾天說勝出,漢武帝采納鄧平的《太初歷》西漢末年揚雄、桓譚批駁蓋天說關于“天至高,地至卑,太陽依附在地殼上運動”的觀點揚雄撰寫《難蓋天八事》東漢王充責難渾天說關于“天在外,表里有水;地在內,漂浮水上”的觀點擊中渾天說的軟肋晉朝葛洪針對王充的責難,提出“橫破鏡”的事實依據(jù)(橫破鏡即太陽自下而上升起或自上而下落下)證明蓋天說是錯誤的南北朝何承天太陽從水中出沒的問題對渾天說未起到太大的作用南宋朱熹從天文觀測儀器的制作角度反對蓋天說《朱子語類》(3)本文以記錄科學史的形式,引導我們認識科學,理解科學,你認為我們應該具有怎樣的科學態(tài)度?要點提示:務實進取的實干態(tài)度;實事求是的客觀態(tài)度;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3、三讀文本,撰寫內容摘要。本文回顧我國古代關于宇宙結構模式的論爭,向讀者介紹了中國古代天文學關于宇宙結構的幾種主要學說,以中國古代天文學上的一場持續(xù)千余年之久的學術爭論為話題,表現(xiàn)了中國古人對宇宙的關注程度,指出中國古代天文學有重視實際校驗和不受政治和宗教迫害的傳統(tǒng),向讀者普及了中國古代天文學方面的知識。教學板塊四:撰寫讀書報告1、讀書報告的構成:(1)先簡介論著的內容和作者情況,如果是圖書,還要記錄書的出版時間、出版社等基本信息以備以后查考。(2)書寫評論,包括對論著的理解、評價和提問,包括對作者觀點的評價,對作者論述依據(jù)的分析,對論著的突出特點的梳理,對論著在所在領域的價值的評估等;(3)做好讀書筆記,隨時摘抄、評注,記錄心得。(4)擴展閱讀,了解作者思想的發(fā)展,寫作時的背景,別人對這一論著的研究等。(5)文字表達要求邏輯清晰、語言簡潔流暢。(6)引用資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