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同步優(yōu)化訓練:向量在物理中的應(yīng)用舉例_第1頁
數(shù)學同步優(yōu)化訓練:向量在物理中的應(yīng)用舉例_第2頁
數(shù)學同步優(yōu)化訓練:向量在物理中的應(yīng)用舉例_第3頁
數(shù)學同步優(yōu)化訓練:向量在物理中的應(yīng)用舉例_第4頁
數(shù)學同步優(yōu)化訓練:向量在物理中的應(yīng)用舉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2.5。2向量在物理中的應(yīng)用舉例5分鐘訓練(預(yù)習類訓練,可用于課前)1.用力F推動一物體G,使其沿水平方向運動s,F(xiàn)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為θ,則F對物體G所做的功為()A。F·s·cosθB.F·s·sinθC.|F||s|cosθD。|F||s|sinθ解析:根據(jù)力對物體做功的定義,W=|F||s|cos(90°-θ)=|F||s|sinθ。答案:D2。一船從某河一岸駛向另一岸,船速為v1、水速為v2,已知船可垂直到達對岸,則()A。|v1|<|v2|B.|v1|>|v2|C。|v1|≤|v2|D.|v1|≥|v2|解析:只有當船速大于水速時,船速在水速方向的分速度能夠和水速抵消,船才能垂直到達對岸.答案:B3.已知三個力F1=(3,4),F(xiàn)2=(2,-5),F(xiàn)3=(x,y)的合力F1+F2+F3=0,求F3的坐標.解:由題設(shè)F1+F2+F3=0,得(3,4)+(2,-5)+(x,y)=(0,0),即∴∴F3=(—5,1)。10分鐘訓練(強化類訓練,可用于課中)1.一位年輕的父親將不會走路的小孩的兩條胳膊懸空拎起,結(jié)果造成小孩胳臂受傷,試用向量知識加以解釋.解:設(shè)小孩的體重為G,兩胳膊受力分別為F1,F2,且F1=F2,兩胳膊的夾角為θ,胳膊受力分析如圖(不計其他因素產(chǎn)生的力),不難建立向量模型:|F1|=,θ∈[0,π],當θ=0時,|F1|=;當θ=時,|F1|=|G|;又∈(0,)時,|F1|單調(diào)遞增,故當θ∈(0,)時,F1∈(,|G|),當θ∈(,π)時,|F1|>|G|。此時,欲懸空拎起小孩則容易造成小孩受傷.2。某人騎車以每小時a千米的速度向東行駛,感到風從正北方向吹來;而當速度為2a時,感到風從東北方向吹來.試求實際風速和方向。解:設(shè)a表示此人以每小時a千米的速度向東行駛的向量,無風時此人感到風速為-a,設(shè)實際風速為v,那么此時人感到的風速為v-a.設(shè)=-a,=—2a.∵,∴=v—a.這就是感到由正北方向吹來的風速?!?,∴=v—2a.于是當此人的速度是原來的2倍時所感受到由東北方向吹來的風速就是.由題意知∠PBO=45°,PA⊥BO,BA=AO,可知△POB為等腰直角三角形,∴PO=PB=,即|v|=。∴實際風速是的西北風。3。已知兩恒力F1=(3,4),F2=(6,-5)作用于同一質(zhì)點,使之由點A(20,15)移動到點B(7,0).試求:(1)F1、F2分別對質(zhì)點所做的功;(2)F1、F2的合力F對質(zhì)點所做的功。解析:設(shè)物體在力F作用下位移為s,則所做的功為W=F·s。=(7,0)-(20,15)=(-13,—15)。(1)W1=F1·=(3,4)·(-13,—15)=-99(焦耳)。W2=F2·=(6,—5)·(-13,—15)=—3(焦耳).(2)W=F·=(F1+F2)·[(3,4)+(6,—5)]·(-13,—15)=(9,-1)·(-13,-15)=-102(焦耳)。4。在靜水中劃船的速度是每分鐘40米,水流的速度是每分鐘20米。如果從岸邊O點出發(fā),沿著垂直于水流的航線到達對岸,試問小船的行進方向應(yīng)指向哪里?解析:用向量的長度和方向分別表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用表示船行進的方向,它的長度表示船的速度.以、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OACB,連結(jié)OC.依題意OC⊥OA,BC=OA=20,OB=40,∴∠BOC=30°,即船應(yīng)沿上游與河岸夾角為30°的方向行進。30分鐘訓練(鞏固類訓練,可用于課后)1.平面上有兩個向量e1=(1,0),e2=(0,1),今有動點P從P0(—1,2)開始沿著與向量e1+e2相同的方向作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e1+e2|.另一點Q從Q0(-2,1)出發(fā),沿著與向量3e1+2e2相同的方向作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3e1+2e2|.設(shè)P、Q在t=0秒時分別在P0、Q0處,則當PQ⊥P0Q0時,t=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P0(-1,2),Q0(-2,1),∴=(—1,—3)。又∵e1+e2=(1,1),∴|e1+e2|=?!?e1+2e2=(3,2),∴|3e1+2e2|=.∴當t時刻時,點P的位置為(-1+t,2+t),點Q的位置為(-2+3t,—1+2t)?!?(—1+2t,—3+t).∵PQ⊥P0Q0,∴(—1)·(—1+2t)+(-3)·(-3+t)=0?!鄑=2。答案:22。如圖2-5—6所示,已知兩個力F1、F2的夾角是直角,且已知它們的合力F與F1的夾角是60°,|F|=10N。求F1圖2-5-6解:|F1|=|F|cos60°=10×=5N,|F2|=|F|sin60°=10×=N?!郌1的大小為5N,F(xiàn)2的大小為N.3。一艘船從A點出發(fā)以v1的速度向垂直于對岸的方向行駛,同時河水的流速為v2,船實際航行的速度的大小為4km/h,方向與水流間的夾角是60°,求v1和v2.解:|v1|=|v|·sin60°=4×=(km/h),|v2|=|v|·cos60°=4×=2(km/h)。∴v1的大小為km/h,v2的大小為2km/h。4.飛機從A地向北偏西60°的方向飛行1000km到達B地,然后向C地飛行.設(shè)C地恰好在A地的南偏西60°,并且A、C兩地相距2000km,求飛機從B地到C地的位移.解:如圖所示,設(shè)A在東西基線和南北基線的交點處.依題意,的方向是北偏西60°,||=1000km;的方向是南偏西60°,||=2000km,所以∠BAC=60°.過點B作東西基線的垂線,交AC于點D,則△ABD為正三角形.所以BD=CD=1000km,∠CBD=∠BCD=∠BDA=30°.所以∠ABC=90°.BC=ACsin60°=2000×=(km),||=(km).所以飛機從B地到C地的位移大小是km,方向是南偏西30°.5.已知力F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0°(斜向上),大小為50N,一個質(zhì)量為8kg的木塊受力F的作用在動摩擦因數(shù)μ=0.02的水平平面上運動了20m.問力F和摩擦力f所做的功分別為多少?(g=10m/s2)解:如圖所示,設(shè)木塊的位移為s,則F·s=|F||s|cos30°=50×20×=(J)。將力F分解,它在鉛垂方向上的分力F1的大小為|F1|=|F|sin30°=50×=25(N),所以,摩擦力f的大小為|f|=|μ(G—F1)|=(80-25)×0.02=1。1(N)。因此f·s=|f||s|cos180°=1.1×20×(—1)=-22(J).即F和f所做的功分別是J和—22J。6。如圖2-5-7所示,有兩條相交成60°的直線xx1、yy1,交點為O。甲、乙分別在Ox、Oy1上,起初甲位于離O點3km的A處,乙位于離O1km的B處.后來兩個人同時用每小時4km的速度,甲沿xx(1)起初兩個人的距離是多少?(2)什么時候兩人的距離最近?(△ABC的三邊長為a,b,c,則有如下結(jié)論:b2=a2+c2—2accosB)圖2解:(1)起初兩人分別在A、B兩點,則||=3,||=1。∴||=||2+||2—2||||cos60°=9+1-2×3×1×=7.∴||=km,即起初兩人相距km。(2)設(shè)甲、乙兩人t小時后的位置分別是P、Q,則||=4t,||=4t,又∵甲沿xx1的方向,乙沿yy1的方向運動,∴當0≤t≤時,||2=(3—4t)2+(1+4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