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3_第1頁
3.1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3_第2頁
3.1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3_第3頁
3.1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3_第4頁
3.1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1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聲音的產生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打擊樂器的聲音是靠空氣柱振動產生的B.月球上的物體可以發(fā)聲C.物體停止振動后的,聲音立即停止D.只有固體振動才能產生聲音【答案】B【解析】【分析】A.打擊樂器的聲音是由打擊面振動產生的,管樂器的聲音是由空氣柱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B.月球上的物體振動可以發(fā)聲,但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故B正確;C.物體停止振動后的,發(fā)聲立即停止,聲音還能在介質中傳播,故C錯誤;D.固體、液體、氣體振動都能產生聲音,故D錯誤。故選B。2.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不能產生聲音的是()A.敲擊水瓶琴 B.真空罩中響鈴的鬧鐘C.關閉的立體聲收音機 D.吹著的哨子【答案】C【解析】【分析】AD.敲擊水瓶琴、吹著的哨子都因為物體的振動發(fā)出聲音,故AD不符合題意;B.真空罩中響鈴的鬧鐘能產生聲音,但不能傳播,故B不符合題意;C.立體聲收音機關閉,振動停止,不能發(fā)聲,故C符合題意。故選C。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下列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A.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B.我們聽到雨滴落到雨傘上的“嗒嗒”聲C.將要上鉤的魚被岸邊的說話聲嚇跑D.人們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答案】C【解析】【分析】A.小鳥的“唧唧”聲也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的,故A不符合題意;B.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的,故B不符合題意;C.因為聲音可以通過水進行傳播,所以魚會被岸上的說話聲嚇跑,故C符合題意;D.流水的“嘩嘩”聲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4.在敲響大鐘時,停止對大鐘的敲擊后,大鐘“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鐘聲的回音B.大鐘還在振動,空氣也還在振動C.鐘的振動停止了D.人的聽覺發(fā)生“延長”【答案】B【解析】停止對大鐘的敲擊后,大鐘的振動會持續(xù)一段時間,空氣也還在振動,所以大鐘會“余音未止”.故B正確,ACD錯誤.5.如圖所示,將一個正在發(fā)音的音叉移近懸掛的塑料小球,當兩者接觸時,觀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復彈開,這樣做是為了()A.使音叉的振動時間延遲B.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C.利用小球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D.使聲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聲【答案】C【解析】正在發(fā)聲物體在振動但不易觀察,為了觀察到它的振動,放一小球,振動的音叉將小球彈開。通過小球的振動來反映音叉的振動。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6.如圖所示,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魚,在魚缸旁邊拍掌,金魚立即受驚,這時魚接收到聲波的主要途徑是A.魚缸→空氣→水→魚 B.空氣→水→魚C.魚缸→水→魚 D.水→魚【答案】B【解析】【分析】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而傳聲的介質可以是固體、液體,也可以是氣體,據(jù)此即可解答.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在魚缸旁鼓掌,聲音由于手掌的振動產生,它通過空氣傳給水,然后通過水傳給魚,即魚接收到聲波的主要途徑是空氣→水→魚,故選B.7.如圖所示,將正在發(fā)聲的小電鈴放在連通于抽氣機的密閉玻璃罩內,在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的過程中,所聽到的聲音將會逐漸減弱。則()A.此實驗現(xiàn)象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B.此實驗現(xiàn)象說明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C.該實驗也能說明真空能傳聲D.根據(jù)這個實驗,用理想推理法可以得出真空能傳聲的結論【答案】A【解析】【分析】ABC.在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抽出,在抽氣機向外抽氣的過程中,能傳播聲音的空氣越來越少,所以聲音會逐漸減弱。如果把瓶中的空氣完全抽出來,瓶內就成了真空,沒有了將聲音傳出瓶外的介質,就會聽不到聲音,此實驗現(xiàn)象說明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故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D.人們根據(jù)這個實驗,用理想推理法可以得出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8.在教室里聽不到說話的回聲,原因是()A.回聲和原聲混在一起B(yǎng).回聲被學生擋住C.教室里沒有回聲D.聲音分散傳出去,回聲太小聽不見【答案】A【解析】人耳區(qū)分開原聲和回聲的最小時間是0.1s,因此人耳區(qū)分開原聲和回聲最短距離是在教室里,由于我們說話的地點離墻較近,當我們說話時,聲音傳到墻壁上反射回來的時間與我們說話的時間幾乎是同時的,時間差太短,因此人耳區(qū)分不開原聲與回聲,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9.甲同學把耳朵貼在一根注滿水的自來水管的一端,當乙同學用力敲擊一次水管的另一端時,甲同學會聽到幾次敲擊聲()A.1次 B.2次 C.3次 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因為聲音在不同物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如果這根自來水管足夠長時,在一端敲擊一下,在另外一端能夠聽到三次聲音:鐵管傳來的、水傳來的、空氣傳來的。但是如果鐵管不是足夠長,接收到的兩次聲音之間間隔短,人耳是區(qū)分不開這兩個聲音的,聽到的是一個聲音。因為不知道鐵管的長度,所以,可能聽到1次、2次或者3次。故A、B、C錯誤,不符合題意;D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10.下表是某些介質中的聲速v,分析表格的信息,下列判斷中是正確的是()介質v/(m?s﹣1)介質v/(m?s﹣1)空氣(0℃)331冰3230空氣(15℃)340軟橡膠(常溫)40至50空氣(25℃)346軟木500海水(25℃)1531鐵(棒)5200A.設海水溫度為25℃,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過2s后收到回波,根據(jù)公式,計算出海水深度為3062mB.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C.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傳播速度D.聲速大小可能跟介質的溫度、種類有關【答案】D【解析】【分析】A.計算出海水深度為故A錯誤;B.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變化的,溫度不同,傳播速度不同,故B錯誤;C.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一般大于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傳播速度,而不是一定,比如軟木塞中,聲音在其中傳播的速度小于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故C錯誤;D.溫度不同的空氣,聲速不同,介質不同,聲速不同,故聲速大小可能跟介質的溫度、種類有關,故D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11.當別人嚼脆餅時,你聽到的聲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樣的脆餅時,你會聽到較大的咀嚼聲。這是因為前者的聲音是靠________傳播,后者的聲音是靠________傳播,________的傳聲能力較強。(均填“氣體”“液體”或“固體”)【答案】

氣體

固體

固體【解析】【分析】[1][2][3]當別人嚼脆餅時,發(fā)出的聲音通過空氣傳播;自己嚼同樣的脆餅時,發(fā)出的聲音通過人體的骨頭傳導。前者聽到的聲音小,后者聽到的聲音大,說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慢,所以,前者的聲音是靠空氣傳播,后者的聲音靠固體傳播,且固體的傳聲能力強。12.我國古書《夢溪筆談》中記載: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較早地聽到夜襲的敵人的馬蹄聲,其原因是__________能夠傳聲,且聲速較快。音樂會上正演奏著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優(yōu)美的音樂是由于琴弦的________產生;觀眾能在觀眾席上聽到音樂,是因為聲音能在空氣中以_________的形式傳播?!敬鸢浮?/p>

固體

振動

聲波【解析】[1]由于馬蹄聲在土地中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更快,故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較早地聽到夜襲的敵人的馬蹄聲。[2]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所以,優(yōu)美的音樂是由于琴弦的振動產生的。[3]聲音在空氣中以聲波的形式傳播,被人耳接收,從而觀眾能在觀眾席上聽到音樂。13.學習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后,小明同學做了以下小結。請你在橫線上為小明填上空缺。(1)悠揚的笛聲是空氣柱_________產生的;(2)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在月球上,聲音不能傳播的原因是_______?!敬鸢浮?/p>

振動

大于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解析】(1)[1]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吹笛子時空氣柱會振動發(fā)出聲音。(2)[2]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在月球上聲音不能傳播。14.小紅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觸及平靜的水面,觀察濺起的水花而不是直接觀察音叉是否振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當小紅用手握住正在振動的音叉后,小紅________(填“能”或“不能")聽到音叉發(fā)出的聲音,這是因為_________?!敬鸢浮?/p>

水面可以使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

不能

手阻止了音叉的振動【解析】[1]小紅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觸及平靜的水面,而不直接觀察音叉是否振動,原因是音叉振動幅度小,水面可以使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2][3]當小紅用手捂住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后,小紅不能聽到音叉發(fā)出的聲音,這是因為手阻止了音叉的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就停止。15.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被________回來,形成________.【答案】

反射

回聲【解析】[1][2]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障礙物會被反射回來,這種現(xiàn)象稱為聲音的反射,被反射回來的聲音再次被我們聽到就形成了回聲16.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30米/秒,為了開辟新航道,某科學探測船裝有回聲探測儀器,探測水下有無暗礁,探測船發(fā)出的聲音信號0.6

秒后被探測儀器接收,則海底障礙物物到探測船艙底的距離是_______m.【答案】459【解析】因探測船發(fā)出的聲音信號經過0.6s被探測儀器接收到,所以,聲音信號從船所在的位置到障礙物的時間:t=×0.6s=0.3s由v=可得,海底障礙物到探測船艙底的距離:s=vt=1530m/s×0.3s=459m17.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約是_______.目前,已有飛機的速度超過聲音的傳播速度,稱為超音速飛機,則超音速客機每小時飛行的距離至少在_________________km以上.【答案】

340米/秒

1224【解析】根據(jù)常識通常情況下,15℃左右,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大約是340米/秒,超音速飛機顧名思義,飛機速度要大于聲速,而進行單位換算可知,340米/秒=1224千米/小時,所以超音速客機每小時飛行的距離至少在1224km以上.18.如圖是在調整公路上用超聲波測速儀測量車速的示意圖.測速儀發(fā)出并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jù)發(fā)出和接收到的信號間的時間差,測出被測物體的速度.圖乙中、是測速儀發(fā)出的超聲波,、分別是、由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設測速儀勻速掃描,、之間的時間間隔,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若汽車是勻速行駛的,則根據(jù)圖乙可知,圖中每小格表示的時間是______秒,汽車在接收到、兩個信號之間的時間內前進的距離是__________米.【答案】

0.027

13.6【解析】【分析】由題意可知,P1、P2的時間間隔為0.8秒,根據(jù)圖乙所示P1、P2的間隔的刻度值,即可求出圖中每小格表示的時間;以及P1、n1和P2、n2之間間隔的刻度值.可以求出P1、n1和P2、n2之間的時間,即超聲波由發(fā)出到接收所需要的時間.從而可以求出超聲波前后兩次從測速儀汽車所用的時間,結合聲速,進而可以求出前后兩次汽車到測速儀之間的距離.P1、P2的間隔的刻度值為30個格,時間長為0.8秒,因此圖中每小格表示的時間為;因為P1、n1之間間隔的刻度值為12,所以對應的時間為0.32秒;P2、n2之間間隔的刻度值9,所以對應的這兩點之間對應的時間為0.24秒.P1、n1之間的時間為超聲波第一次從測速儀發(fā)出后遇到行進的汽車又回來所用的時間,所以超聲波傳播到汽車所用的時間t1=0.16秒.由此可以求出汽車在接收到P1的信號時汽車與測速儀之間距離:;同理可求出汽車在接收P2信號時汽車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由此可知,汽車在接收到P1、P2兩個信號之間的時間內前進的距離:.

故答案為0.027;13.6.三、實驗題19.如圖所示,兩位同學在一起做“土”實驗:(1)“土”能夠傳聲,說明聲音能在________中傳播。(2)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講話,若連接土的線是棉線,聽者聽到的聲音小,而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一些。這一實驗現(xiàn)象表明:________傳聲性能好。(3)如果在用土時,另一個同學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________。(4)如果在用土時,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弛狀態(tài),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對方的講話聲,其原因是松弛的線________(填“易”或“不易”)傳聲?!敬鸢浮?/p>

固體

細金屬絲

線不再振動

不易【解析】【分析】(1)[1]利用固體能實現(xiàn)通話,說明固體也是傳聲的一種介質。(2)[2]因為相距同樣遠,且說話的響度也相同,但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聽到的聲音大,原因是細金屬絲的傳聲性能比棉線的好。(3)[3]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該部分停止振動,則不會產生聲音。(4)[4]如果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弛狀態(tài),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對方講話的聲音了,這是由于棉線“松弛”會抑制、減弱并最終吸收振動。20.小麗同學做“探究聲音的產生”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當小麗用錘敲擊音叉的時候,既聽到音又發(fā)出的聲音,又觀察到______.通過這個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這種研究方法叫做______.(選填“等效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或“類比法”)(3)如將上述裝置右側再放一個音叉,組成如圖所示的裝置,并由航天員帶到月球表面做實驗,則敲擊右側的音又時,會看到乒乓球______(選填“彈開”或“不動”),這說明______.【答案】

乒乓球被彈起

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

將微小的振動放大

轉換法

不動

真空不能傳聲【解析】(1)[1][2]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用小錘敲擊音叉的時候,音叉發(fā)出聲音的同時,乒乓球會被彈起一定的角度,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2)[3][4]物體的振動有時用眼睛無法直接看到,可以通過乒乓球是否被彈起判斷物體是否在振動,被彈起的高度來判斷物體振動幅度的大小,這種思維方法叫做轉換法.(3)[5][6]在月球上做這個實驗,左邊的音叉不會振動發(fā)聲,小球就不會彈起,處于靜止不動,所以這表明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21.為了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幾個實驗;小明把手放在發(fā)聲的音箱上,感覺音箱在振動;小華把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過對上面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2)小華用手使勁敲桌子,發(fā)出很大的響聲,但是他看到桌子幾乎沒有振動,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____.(3)如圖所示,將正在發(fā)聲的放在與抽氣機連通的密玻璃瓶內.①在用抽氣機把玻璃內的空氣逐漸抽出的過程中,聽到的聲音將會逐漸________.②分析實驗現(xiàn)象,運用________填“推理”或“歸納”)的方法可得結論為真空不能傳聲.【答案】

發(fā)聲體在振動

在桌面上放置塑料泡沫或乒乓球等

變小

推理【解析】(1)[1]手放在發(fā)聲的音箱上感到振動,發(fā)聲的音叉激起水花,都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2]桌子發(fā)聲時的振動不易觀察,可轉換成觀察桌子上的塑料泡沫或乒乓球的振動,所以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些塑料泡沫或乒乓球;(3)①[3]罩內空氣越來越少,聲音就越來越小,是傳播聲音的介質逐漸減少造成的;②[4]由于抽氣設備總是很難將玻璃罩內抽成真空狀態(tài),因此需要我們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行推理來得到結論,真空不能傳聲.22.如圖小華和小蘭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1)如圖甲,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將懸掛著的兵乓球反復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_____產生的。(2)如圖乙,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把乒乓球彈起,說明_____可以傳聲;若將乙裝置搬上月球實驗,則乒乓球_____被彈起(選填“能”或“不能”).(3)如圖丙,抽氣機不斷向罩外抽氣的過程中,罩內音樂芯片的鈴聲會越來越_____,進一步推理得出:_____不能傳聲?!敬鸢浮?/p>

振動

空氣

不能

真空【解析】(1)[1]如圖甲,實驗中采用轉換法將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為兵乓球的運動方便觀察,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將懸掛著的兵乓球反復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2][3]如圖乙,敲響右邊的音叉,由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且聲音能傳播能量,所以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把乒乓球彈起;若將乙裝置搬上月球實驗,由于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則乒乓球不能被彈起。(3)[4][5]如圖丙,聲音能夠通過氣體傳聲,抽氣機不斷向罩外抽氣的過程中,內部氣體濃度不斷降低,罩內音樂芯片的鈴聲會越來越小,進一步推理可知,若內部抽成真空,則將聽不到傳聲,即真空不能傳聲。23.在學習聲學時,小麗同學做了如圖的實驗:(1)如圖甲所示,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乒乓球被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______產生的;如圖乙所示,用小錘去敲打右邊的音叉,泡沫小球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聲音可以傳遞______。如果將甲、乙實驗裝置搬上月球,則兩小球會彈起的是______;A、甲B、乙C、都會D、都不會(2)如圖丙所示,把正在發(fā)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她聽到鬧鐘聲音逐漸變小。這個現(xiàn)象說明聲音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怎樣得出這一結論的______。A.通過日常生活經驗得出的B.用實驗直接證實的C.通過理論推導出來的D.建立在實驗基礎上加科學的推理得出的【答案】

振動

能量

A

不能

D【解析】(1)[1]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乒乓球被彈起,乒乓球將聲叉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這個現(xiàn)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發(fā)現(xiàn)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能把乒乓球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聲音通過空氣將能量傳遞給左邊音叉,使其振動發(fā)聲,即聲音可以傳遞能量。[3]將甲、乙實驗裝置搬上月球,甲實驗裝置的音叉仍會振動,所以小球仍會彈起。由于月球上是真空,乙裝置中敲打右邊音叉時,音叉振動,但是不能發(fā)出聲音,不能將振動的能量傳遞給左邊的音叉,所以乙裝置中的小球不會被彈起,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4][5]把正在發(fā)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鬧鐘和底座之間墊上軟的泡沫塑料,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傳播聲音的介質減少,傳播聲音的能力減弱,將聽到鬧鐘聲音逐漸變小,最后甚至聽不到聲音。在此實驗的基礎上可以進行科學的推理,如果將罩內空氣完全抽出,形成真空,由于沒有傳聲介質,聲音將不能傳播,即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24.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可觀察到_________,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________產生的,此探究中通過乒乓球來顯示音叉的現(xiàn)象,這種思維方法叫做________(選填“類比法”、“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2)如圖②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fā)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xiàn)象,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_____;(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泡沫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________可以傳聲;(4)如圖④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甚至最后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_________。【答案】

乒乓球彈起

振動

轉換法

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紙屑

空氣

變小

真空不能傳聲(或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解析】(1)[1][2][3]此實驗可以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發(fā)現(xiàn)小球被多次被彈起,這樣做是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利用了轉換法,便于觀察,該現(xiàn)象說明了音叉在振動。(2)[4]為了看到桌子振動更明顯,可在桌面上放一些小紙屑,把桌子振動轉化為小紙屑的振動,即把桌子振動放大,便于觀察。(3)[5]由圖可知,當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所以說明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發(fā)生了振動,而我們并沒有直接敲響左邊的音叉,證明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給左邊的音叉的,所以空氣能傳播聲音。(4)[6][7]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用抽氣機將瓶內的空氣抽出,在抽氣機向外抽氣的過程中,能傳播聲音的空氣越來越少,所以鬧鐘聲會逐漸減弱,如果把瓶中的空氣完全抽出來,瓶內就成了真空,沒有了將聲音傳出瓶外的介質,所以我們不能聽到音樂聲。這說明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25.(1)如圖a,小紅與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①他們用“土”能實現(xiàn)10m間的通話,這表明_____;②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講話,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現(xiàn)象表明:_____;③如果小紅對著“土”說話的同時,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小剛此時_____通過細棉線聽到聲音(填“能”或“不能”);④如果在用土時,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弛狀態(tài),則聽的一方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通過棉線聽到對方的講話聲;(2)如圖b所示,在探究真空是否能傳聲的實驗中,小明的猜想是:隨著玻璃罩內的空氣被逐漸抽出,電鈴的聲音將逐漸變小直至幾乎聽不到聲音。在做該實驗中雖然聽到的鈴聲逐漸減小,但始終都能聽到鈴聲。請你分析原因可能有:⑤_____;⑥_____;⑦實驗結論:真空不能傳聲。對于這個結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A.此實驗可以直接證明真空不能傳聲;B.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推理得到真空不能傳聲;C.此實驗結論沒有科學依據(jù),不值得相信?!敬鸢浮?/p>

棉線能傳聲

金屬絲傳聲效果更好

不能

不能

空氣沒有被全抽出

懸掛鬧鐘的線能夠傳聲

B【解析】(1)[1]實驗中“土”能在10m間通話,而兩個紙杯間用細棉線來連接,所以這表明:棉線可以傳播聲音。[2]在距離相同,講話者講話響度相同時,用金屬絲連接土比用細棉線連接時,聽到的聲音大,這表明:金屬絲的傳聲效果比細棉線的好。[3]小紅對著“土”說話的同時,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時,小剛不能通過細棉線聽到聲音,因為用手捏住棉線時,棉線的振動會停止,則棉線不能把聲音傳播出去了。[4]作用土時,線沒有拉直,處于松弛狀態(tài)時,講話聲不能引起線的振動,所以不能將講話聲出去。(2)[5][6]在探究真空是否能傳聲時,若將玻璃罩內空氣逐漸抽出,電鈴的聲音雖減小,但始終能聽到,其原因可能是:在做該實驗時由于使用設備限制,可能玻璃罩內沒有完全抽成真空,聲音可以繼續(xù)傳播,所以還會聽到聲音;另外懸掛鬧鐘的線是固體,也可能傳播聲音。[7]實驗不是在真空環(huán)境中進行,且玻璃罩中也很難做到把空氣完全抽出,但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使玻璃罩內的空氣越來越稀薄,發(fā)現(xiàn)鬧鐘的聲音越來越?。豢蛇M一步推斷,當罩內完全沒有空氣時,聲音將完全消失,所以B選項正確。26.小明想比較幾種材料(毛衣、報紙、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還有:音叉、收音機、機械鬧鐘、鞋盒。(1)本實驗中適合聲源的是______;(2)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在其四周塞滿待測材料,再蓋上盒蓋。他設想了三種實驗比較方案,你認為最佳的是______;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外,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C.將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較小球彈起的距離(3)下面的表格是為了上述三種實驗方案設計的,其中與方案C相對應的是______;(4)待測材料隔聲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順序為______;(5)下面的四個實驗中:a.用鋼琴和小提琴演奏同一種樂曲時,很容易區(qū)分是哪種樂器演奏的。b.把樹枝放到自行車的輻條中,研究自行車轉的快慢發(fā)出的聲音。c.把發(fā)聲的音叉放到水中,激起水花。d.在大鐘上綁一個小沙袋,讓沙子沿小孔流出來,在大鐘下放一張白紙,敲響大鐘,沿直線方向勻速拉動白紙,看到沙子在紙上的圖形是個曲線。上面的四個實驗中能說明聲音產生的實驗有:________。(填序號)材料響度毛衣較響報紙響棉花較響泡沫弱表一材料距離毛衣較長報紙長棉花較短泡沫較短表二材料距離/m毛衣3.5報紙4.1棉花2.5泡沫3.0表三【答案】

機械鬧鐘

B

表二

棉花、泡沫、毛衣、報紙

cd【解析】(1)[1]機械鬧鐘發(fā)出的聲音有節(jié)奏,聲音較為穩(wěn)定,比較適合做聲源;而音叉聲音較小,收音機的聲音不穩(wěn)定,它們不適合。(2)[2]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外,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但是人的耳朵很難準確辨別聲音的大小,這樣不合適;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距離越大,證明聲音傳播的距離較遠,該材料的隔音性能較差,這樣合適;將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較小球彈起的距離,不能比較隔音性能。故選B。(3)[3]方案C是將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較小球彈起的距離,根據(jù)小球在報紙上彈起的距離大于毛衣的可知,表二較符合。(4)[4]由表三可知,人聽不到鐘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