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年語文《師說》教案優(yōu)秀
語文《師說》教案優(yōu)秀1
教學目標:
1、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2、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掌握有關(guān)"說"的文體知識。
4、掌握重要字詞及古今異義詞,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3、區(qū)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p>
善者而改之"導入。
板書課題。解題。
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可按
懈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guān)于"從師"的‘道理。初
中學過的《愛蓮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
二、作者簡介及背景: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
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
結(jié)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散文,堅決搟棄只講形
式不重內(nèi)容華而不實的文風。經(jīng)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的駢文中
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chǔ)。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nèi)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zhì)樸,
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
安石)之首。
(寫作背景)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yè)
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愿從師學習,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恥于從師的風氣很盛行。柳
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
以為狂人?!闭窃谶@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抗顏而為
師”,并著《師說》來抨擊恥于從師的風氣,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提倡能者為師,
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過去的舊框框,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
三、初讀課文
1、第一、三、四段學生齊讀,第二段師領(lǐng)讀。
2、訂正以下字音:
句讀不阿諛鄭子ch臺ng茯弘師襄老聃蟠貽
四、研讀課文第一段
(-)字詞疏通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求學的人是靠(他)傳授道理講畏學業(yè)解答疑難的
學者:者字短語,相當于名詞受同授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卻跟從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惑的
而,表順承而,表轉(zhuǎn)折
3、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在懂得的道理本來比我早跟從(他)拜他為師
相當于介詞"于"于:表比較,比。師:名作意動:以……為師
4、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向他們)學習道理的哪管他們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晚呢?
5、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無論地位尊貴地位卑賤年齡大年齡小
無……無……:無論……還是
語文《師說》教案優(yōu)秀2
教學目標
1、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2、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jīng)"12個文言常用實詞;
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
通假字。
3、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4、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5、掌握有關(guān)"說"的文體知識。
重點、難點分析
(2)姓+籍貫:韓昌黎
(3)姓+官:韓吏部
(4)姓+謚號+敬稱:韓文公
教師參考: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
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xiàn)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
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jié)度使屬官,
后來任國子監(jiān)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
結(jié)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散文,堅決懈棄只講形
式不重內(nèi)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
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jīng)過他和柳宗元等人
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chǔ)。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一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yōu)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
廣泛,內(nèi)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zhì)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
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
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
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
弓I,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
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tài)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
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二、指導朗讀課文。
提醒:句讀(dou)、或不(否fou)、焉諛(yu)、歟(yu)、蟠(pan)
三、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讀
2、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1—7(1、老師;2、老師;3、老師;4、5意動"以……為師";6、動詞,學
習,也可意動;7、老師)
(2)所以——"用他來……的”憑借
(3)固——本來
(4)庸——難道,豈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傳道守業(yè)解惑也(判斷語氣,可以譯成一個合適的語氣詞,或者不翻譯)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句間舒緩語氣,停頓,可以譯成一個合適的語氣詞,或者不翻譯)
3、學生問疑
4、翻譯
5、論證分析
論述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
(1)古代傳統(tǒng)一(2)從師作用——(3)以“道”擇師之標準
6、試背誦
7、作業(yè)
第四課時
1、齊背誦第一段,指名翻譯第一段
2、朗讀第二段
3、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吾師道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A從師學習的道理,B從師學習的風尚)(注意后一
個"也”的用法)
(2)問焉(兼詞"于之”)
(3)下圣人(名次活用為動詞"低于")
(4)恥學于師(意動)
(5)圣益圣(A名詞,B形容詞"圣明")
(6)其皆出于此乎(語氣副詞,猜測性語氣,可翻譯為“大概")
其可怪也歟(同上)
(7)則恥師焉(恥,意動;師,動詞;焉,朝詞,"了")
(8)受業(yè)一授之書(注意寫法)
(9)句讀之不知(倒裝)
(10)或師焉,或不焉(或,有人;師,從師;焉,語氣詞,不翻譯;"或不焉"省略句
4、學生問疑
5、試翻譯
6、論證分析
批判輕師的世俗:
對比古圣人和今眾人的態(tài)度與結(jié)果一對比"小學"而"大遺"的兩種做法一對比下等
人
問:最后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局限?
7、試背誦
8、作業(yè)
第五課時
1、背誦、翻譯1、2段
2、朗讀第3段
3、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獛?——于——如是一是故
恒常,固定一意動一比一是,這樣一因此
4、學生問疑
5、試翻譯
6、論證分析
論述能者為師的道理:
以孔子為例—師與弟子的辯正關(guān)系
7、試背誦
8、討論最后一E殳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古文----六藝----■?-1,2-----嘉
古散文一(聯(lián)想四書五經(jīng))一^于1被,于2向——贊揚
9、書后問題討論
10、作業(yè)
(2)之課文中出現(xiàn)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tǒng)一關(guān)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鄭子之徒,巫醫(yī)樂幣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jié),無意義
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xiàn)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shù)表示心理
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二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為奇異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為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A)研讀課文(結(jié)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
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怵",把學者之所以有成
就、有專長歸結(jié)為從師的結(jié)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nèi)容、
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yè)、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zhì),"以"
是介詞構(gòu)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
"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句
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nèi)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
教育等思想觀點;"業(yè)”就是下文的"六藝經(jīng)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yè)"中的疑難問
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shè)關(guān)系的連詞"如果"講。
后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
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guān)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jié)構(gòu),譯為"……地方"句中
"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
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
想。
2.分析第2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lián)系的?
第1段正面闡明了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jù),批判
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jié)。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
四個"圣"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
種是名詞,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
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徇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
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
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xiàn)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
"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作
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fā)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jié),并請學生填寫課后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guān)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鄭子,訪樂于茯弘,學琴
于師襄,問禮干老聃的事例??鬃友哉撝械?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
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xiàn)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
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shù)業(yè)有專攻”的結(jié)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硬
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
"貽"現(xiàn)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jié)全文。同
時"不拘于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I)整句散句結(jié)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
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
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
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jié)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
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懸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
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yī)樂陌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jié)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lián),上遞下接。本文有
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p>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diào)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
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
封建統(tǒng)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yè)‘,是"六藝經(jīng)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yè)"的內(nèi)涵是
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
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偏見。
語文《師說》教案優(yōu)秀3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關(guān)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
的意義和用法,區(qū)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碗果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國,自古以來
就有從師的風尚,但是唐朝時候,人們卻以從師為恥。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quán)】 IEC 62746-4:2024 EN-FR Systems interface between custome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 Part 4: Demand Side Resource Interface
- 2025-2030年中國銻摻雜二氧化錫氧化錫行業(yè)運行動態(tài)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酸奶冰淇淋市場運行狀況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造船板市場運行動態(tài)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軟體家具制造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yè)競爭策略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負載均衡器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航空飛行培訓行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糖醇市場運營狀況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米香型酒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高三一?!吧媾c強弱關(guān)系思辨”審題立意及范文
- 2025年茂名市高三年級第一次綜合測試(一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電子商務法律法規(guī)》電子商務專業(yè)全套教學課件
- 《產(chǎn)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2023)》解讀課件
- 全套教學課件《工程倫理學》
- 江蘇省建筑與裝飾工程計價定額(2014)電子表格版
- 清華大學考生自述
- 幼兒園中班繪本:《我喜歡我的小毯子》
- 法社會學(上課)
- 沉積學與古地理
- 化工原理課程設(shè)計(換熱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