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9國家治理與經濟管理-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強化和經濟發(fā)展含解析_第1頁
通史版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9國家治理與經濟管理-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強化和經濟發(fā)展含解析_第2頁
通史版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9國家治理與經濟管理-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強化和經濟發(fā)展含解析_第3頁
通史版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9國家治理與經濟管理-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強化和經濟發(fā)展含解析_第4頁
通史版2025屆高考歷史統考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9國家治理與經濟管理-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強化和經濟發(fā)展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課后限時集訓(九)國家治理與經濟管理——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強化和經濟發(fā)展(時間:40分鐘分值:8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24·宜賓模擬)明初,設都察院專司監(jiān)察百官。后來又設大理寺,與都察院、刑部合稱三法司。大案由三法司會審,再奏請皇帝裁決。這一舉措()A.避開利用權力干預司法B.使皇帝的權力漸趨衰弱C.利于實現對朝政的限制D.遏制了朝廷官場的腐敗C[依據從“明初,設都察院專司監(jiān)察百官”,后來“大案由三法司會審,再奏請皇帝裁決”可知,皇帝通過設置三法司這一舉措,實現了對司法權等朝政的限制,故選C項;皇帝裁決三法司的會審結果體現了利用權力干預司法,解除A項;“再奏請皇帝裁決”進一步加強了皇帝的權力,解除B項;朝廷官場腐敗的根源是專制主義中心集權制度,這一舉措不能真正遏制官場腐敗,解除D項。]2.(2024·河南聯考)《中國大歷史》中寫道:張居正常常以個人之書牘和各地巡撫總督談論國事中之各種問題,當各臣僚建議于御前,而張居正以高校士的資格代皇帝批答時,不過將經過協定的謀略詳細化。材料說明明代內閣()A.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B.使決策機制發(fā)生了異變C.推動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D.促進了內廷機構外延化A[依據材料“不過將經過協定的謀略詳細化”可知,內閣高校士張居正在各臣僚奏議前提前了解國事,待“各臣僚建議于御前”時,已經有了各種相應的對策,這明顯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選A項;材料只提到明代決策過程的變更,并不是決策機制的異變,解除B項;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標記是軍機處的設立,解除C項;內閣始終是皇帝的內侍機構,解除D項。]3.(2024·湘豫聯考)明代設通政司管理向皇帝轉呈百官奏章,并負責在奏章和外封上書寫奏章摘要和條目要點以便皇帝御覽。而清代各種奏章直送內閣,密折連內閣都不用經過,通政司只負責核對公文程式和轉呈。這一變更反映出()A.內閣實權的加強 B.君主集權的強化C.行政體制的僵化 D.通政司名存實亡B[依據材料“明代設通政司管理向皇帝轉呈百官奏章,并負責在奏章和外封上書寫奏章摘要和條目要點以便皇帝御覽”可知,明代通政司權力較大,依據材料“清代……密折連內閣都不用經過,通政司只負責核對公文程式和轉呈”可知,清代通政司權力減弱,密折直遞皇帝,說明君主專制加強,故選B項;依據材料“而清代各種奏章直送內閣,密折連內閣都不用經過”可知,清代內閣權力減弱,解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從明代至清代通政司權力減弱,與行政體制僵化無關,解除C項;依據材料“通政司只負責核對公文程式和轉呈”可知,清代通政司的權力雖然減弱,但仍有肯定的作用,解除D項。]4.(2024·南京六校聯考)“清制,凡巡幸上陵、經筵、蠲(juān)賑、內臣外臣黜陟,及曉諭中外事,用明發(fā)上諭,交內閣,以次交部、科。凡誥誡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責問刑罪之不當者等事,用寄信上諭,由軍機大臣面承后撰擬進呈,動身即封入紙函,用辦理軍機處銀印鈐(qián)之,交兵部加封,發(fā)驛馳遞。”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內閣是法定的中心行政機構B.六部已經變成內閣下屬機構C.軍機處有軍國大事的確定權D.中樞機構分權提高行政效率D[材料中“用寄信上諭,由軍機大臣面承后撰擬進呈,動身即封入紙函,用辦理軍機處銀印鈐(qián)之,交兵部加封,發(fā)驛馳遞”強調廷寄制度,保證了皇帝政令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傳達各地,該制度的實施有利于皇帝對全國軍政大事的限制,“用明發(fā)上諭”“用寄信上諭”體現了中樞機構分權,故選D項;A項史實錯誤,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心行政機構,解除;B項史實錯誤,解除;軍國大事的確定權在皇帝,軍機處只是傳達,解除C項。]5.(2024·懷化模擬)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設有總督或巡撫,布政使成為其下屬,總督、巡撫變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腦。這種制度還是一種軍事統治,可是真到軍事時期,中心還要另行派人。可見,督撫()A.是臨時性官職 B.行使職能單一C.完全代表中心 D.權力歸屬中心D[明清督撫制度下的督撫長官隸屬于中心機構,由材料中“可是真到軍事時期,中心還要另行派人”可知,督撫的權力歸中心全部,故選D項;從材料中“總督、巡撫變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腦”可知,督撫不是臨時性的官職,解除A項;從材料可知督撫既是地方行政首腦,還可以管理軍事,督撫行使的職能不是單一的,解除B項;從材料可知督撫已經成為地方的行政首腦,但是隸屬于中心官員體系,故“完全”代表中心表述過于肯定,解除C項。]6.(2024·濟南模擬)下表是學者對明清時期4035位舉人通過進士考試的概率進行的分類統計。據此可知科舉制()類別通過進士考試的概率鄉(xiāng)試中的排名每提高10%增加8.3%考取舉人的年齡每增加一年下降4.8%A.公允公正選拔人才 B.立足提高官員素養(yǎng)C.加強社會的流淌性 D.任用官員不重資格C[依據表格反映的信息可知,明清時期影響舉人通過進士考試概率的主要因素是鄉(xiāng)試的排名和舉人的年齡,這說明科舉制選拔人才的標準主要是考生才華,而不是家世門第,這有利下層平民通過科舉制獲得晉升,加強了社會的流淌性,故選C項;表格反映的是影響科舉選拔的因素,而公允公正是選拔人才過程中才體現的特點,解除A項;科舉制的立足點應當是選拔人才,提高官員的素養(yǎng)是其客觀效果,解除B項;表格反映的是科舉制選拔人才,沒有體現官員的任用狀況,解除D項。]7.(2024·濟南模擬)明代以每納糧一萬石的地區(qū)為一糧區(qū),選派當地大戶擔當“糧長”,負責催征稅糧,參加編制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有的還包攬地方事務。政府還以“稅戶人才”的名義,選拔優(yōu)秀糧長為基層官吏。由此可知“糧長制”的推行()A.違反了商品經濟發(fā)展的要求B.擴大了封建統治的基礎C.推動了明代賦役制度的完善D.適應了強化君權的須要B[依據材料“負責催征稅糧,參加編制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有的還包攬地方事務?!x拔優(yōu)秀糧長為基層官吏”可知“糧長制”的推行加強了中心集權,擴大了封建統治的基礎,故選B項;材料涉及主旨為“糧長制”,是加強地方管理的制度,與“商品經濟發(fā)展”無關,解除A項;依據材料“負責催征稅糧,參加編制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有的還包攬地方事務”可知“糧長制”的推行推動了明代賦役制度的改革,并非“完善”,解除C項;依據材料“負責催征稅糧,參加編制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有的還包攬地方事務”可知“糧長制”的推行適應了強化中心集權的須要,解除D項。]8.(2024·山東一般中學學業(yè)水同等級考)明代后期,政府改革工匠服役制度,允許部分工匠納銀代役,納銀之后由官府以銀雇工。這一舉措()A.提高了官營手工業(yè)的競爭力B.解決了政府的財政危機C.使白銀成為法定貨幣D.適應了商品經濟發(fā)展D[納銀代役、以銀雇工是工匠人身依附關系松弛的體現,有利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再者,這一舉措促進了白銀的流通,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D項正確;官營手工業(yè)的產品不會到市場參加競爭,A項錯誤;材料與政府財政危機的解決無關,解除B項;從材料只能看到白銀的重要性,并不能推導出白銀是法定貨幣,解除C項。]9.(2024·北海模擬)明朝建立之初,在婦女服飾上面,各有定制,禁止僭越。但“至嘉靖中,庶人之妻多用命服,富民之室亦綴獸頭,循分者嘆其不能頓革?!边@一變更反映了()A.經濟發(fā)展沖擊傳統觀念B.市民階層主導社會變革C.君主專制統治漸漸弱化D.奢侈之風動搖理學地位A[材料“明朝建立之初,在婦女服飾上面,各有定制,禁止僭越”說明明朝初期婦女服飾具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結合所學學問,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婦女突破了傳統等級觀念的束縛,故選A項;材料中的“庶人之妻”“富民之室”不能反映是市民階層,解除B項;結合所學學問,廢宰相、設內閣使明朝君主專制不斷強化,解除C項;結合所學學問,明朝時期理學的統治地位穩(wěn)固,依據材料反映不出理學地位受到動搖,解除D項。]10.(2024·濟南模擬)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直屬中心戶工兩部的寶泉、寶源兩京局鑄錢3.4億~4.6億文,18世紀中葉以后每年鑄錢約14億文,較前增加了2~3倍。各省鑄錢增長更快,年鑄錢總數保持在30億文以上。這一變更主要是因為()A.人口增長特別快速 B.商貿規(guī)模日漸擴大C.財政體系漸漸完善 D.白銀大量流入中國D[依據“18世紀中葉以后每年鑄錢約14億文,較前增加了2~3倍”“各省鑄錢增長更快,年鑄錢總數保持在30億文以上”并結合當時世界經濟形勢可知,新航路開拓后,大量白銀流入中國,為了平抑銀錢的比價,清朝加大了鑄錢的數量,故選D項;人口的增長與貨幣的發(fā)行量不呈正比關系,解除A項;商貿規(guī)模不是導致變更的主要緣由,解除B項;財政體系漸漸完善是這一變更的結果,不是導致這一變更的緣由,解除C項。]11.(2024·廣西四市聯考)明清時期,松江府各屬縣城鎮(zhèn),“每年口糧全賴客商販運”;蘇州府則“無論豐歉,江廣安徽之客米來售者,歲不下數百萬石”。雍正年間廣東“即豐收而乞糴于(廣)西省猶不下一二百萬石?!边@說明明清時期()A.出現民富國強的局面B.糧食的商品化趨勢增加C.南北經濟發(fā)展不平衡D.農業(yè)生產化水平待提高B[依據材料“明清時期,松江府各屬縣城鎮(zhèn)……‘即豐收而乞糴于(廣)西省猶不下一二百萬石’”,可知明清時期的松江府、蘇州府和廣東,糧食買賣現象及規(guī)模都比較大;不論是地方豐收還是歉收都有進行糧食買賣的商品化現象,這表明明清時期糧食的商品化趨勢增加,故選B項;材料說的是明清時期農產品商品化,并沒有提到民富國強,解除A項;材料只提到南方的三個地方,未涉及北方,解除C項;材料說的是農產品的商品化而不是生產化,解除D項。]12.(2024·安慶模擬)晉商在區(qū)域中充當著中介作用,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商品的長途販運,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區(qū)域的限制。這反映出晉商()A.促進區(qū)域間經濟溝通B.推動商業(yè)市鎮(zhèn)的興起和旺盛C.主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D.滿意社會各階層的經濟需求A[由材料“晉商在區(qū)域中充當著中介作用,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商品的長途販運,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區(qū)域的限制”可知長途販運擴大了市場規(guī)模,促進區(qū)域間經濟溝通,故選A項;商業(yè)市鎮(zhèn)在明清晉商出現之前已經興起,解除B項;“主導”表述過于肯定,解除C項;晉商的商業(yè)活動滿意的是一般勞動人民的生活需求,“各階層”表述過于寬泛,解除D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農業(yè)技術、糧食產量等方面,明清農業(yè)較之前代的發(fā)展相對有限,但農作物品種的增加,多種經營方式的推廣,則是比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產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馬鈴薯(土豆)自海外傳入中國,它們不僅單位畝產量大,而且適應性強,不與五谷爭地,旱地、山地等處皆可種植,因此得到廣泛傳播,在肯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口增長對土地造成的壓力。煙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時引進。明清時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種植日益廣泛,產品大量流入市場?!幾詮埛吨袊糯喪?其次版)》材料二中國的南方人習慣于吃稻米,北方人則以粟、麥為主,采納新的糧食果腹,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被迫的過程。中國人采納美洲的高產糧食作物,自不待言的緣由是原產稻、粟、麥等糧食的不足;而美洲糧食作物在進入18世紀之后的快速推廣,也正是因為中國人口在成倍增長。玉米、番薯等作物的傳播路徑,與當時的移民路向大體一樣,主要是從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區(qū),向大河中游和上游漸漸推動。美洲作物的傳入與推廣,對于提高糧食產量無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們雖然也變更了人們的飲食結構,但總體上始終處于補充的地位,人們仍舊以稻、麥等為主要糧食?!幾詷怯盍抑骶帯吨腥A文明史(第四卷)》(1)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指出明清時期農作物種植的特點及其緣由。(16分)(2)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明清時期農作物種植狀況產生的影響。(9分)[解析]第(1)問應結合材料一、二,從農作物品種的增加、經濟作物的種植、美洲農作物的引入等方面說明明清時期農作物種植的特點,并分析其緣由。第(2)問應依據明清時期農作物的種植狀況,說明農業(yè)的發(fā)展、人口遷移等方面的影響。[答案](1)特點:農作物品種增加;經營方式多樣;美洲作物引入;經濟作物大量種植;經濟作物專業(yè)區(qū)出現;南稻北麥的格局(稻、麥等為主要糧食)。(任答5點即可)緣由:人地沖突突出;政府激勵農業(yè)發(fā)展,如墾荒、植棉等;新航路開拓加強了中外溝通;中國人口的大量增長;市場擴大,農產品商品化加強。(任答3點即可)(2)影響:促進糧食產量提高,緩解了人口增長壓力;優(yōu)化了人們的飲食結構;促進了人口的遷移和流淌;推動了農業(yè)生產的商品化。專業(yè)化農業(yè)區(qū)的出現,造成地方市場擴大;經濟作物種植區(qū)出現了貨幣地租。14.(2024·廣西四市聯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國兩千年社會的集權與分權秦至西漢時期皇權集中,對地方不斷打壓東漢至魏晉時期皇權衰弱,貴族、豪強、地方割據尾大不掉隋至唐代前中期權力集中,國家統一唐“安史之亂”至五代分權于地方藩鎮(zhèn)割據,四分五裂宋元時期兩宋中心集權,強干弱枝;元朝大帝國不行避開地分權明朝前期重新集權,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皇權更強明朝后期商品經濟發(fā)展,社會富人階層分別、朝廷黨派林立,權力分散清朝至民國清初集權統治,登峰造極;清末至民國軍閥混戰(zhàn),權力分散——摘編自鞠佳《變革之路—中國歷朝改革得失》結合中國歷史的所學學問,從上述簡表中相互關聯的事務中提取一個觀點并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言之成理)(12分)[解析]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解答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