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氣壓帶和風帶-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2023京津冀極端降雨事件分析) 高二上學期 地理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3.2 氣壓帶和風帶-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2023京津冀極端降雨事件分析) 高二上學期 地理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3.2 氣壓帶和風帶-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2023京津冀極端降雨事件分析) 高二上學期 地理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3.2 氣壓帶和風帶-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2023京津冀極端降雨事件分析) 高二上學期 地理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3.2 氣壓帶和風帶-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2023京津冀極端降雨事件分析) 高二上學期 地理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2023京津冀極端暴雨為例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北京大部、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現(xiàn)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區(qū)特大暴雨,過程累計雨量100~600毫米,局地600毫米以上,最大雨量出現(xiàn)在河北邢臺臨城縣,達到驚人的1003毫米(相當于兩年的降水量),京津冀地區(qū)平均累計降水量175毫米,超過平均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一?!菊n前導入】京津冀暴雨事件1.5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并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理解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分析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的形成與季風環(huán)流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分析2023年京津冀極端暴雨成因課標要求學習目標復習三圈環(huán)流1.真實的地球表面是均勻的嗎?三圈環(huán)流的形成及氣壓帶和風帶分布是在假設地球表面均勻的前提下推測而來的理想模式。2.在考慮了海陸分布差異后,理想狀態(tài)下的氣壓帶和風帶會有怎樣的變化?大氣環(huán)流活動一實驗器材:小太陽1個小冰箱1個500ml燒杯6個

溫度計6個沙子、水各900g計時器1個實驗步驟:讓分別盛有300g水和沙子的三組燒杯在室溫下靜置一段時間,分別測量它們的溫度;讓其中的一組保持靜置,用小太陽和小冰箱同時加熱和冷卻另外兩組水和沙子40分鐘;同時關閉小太陽和小冰箱,用溫度計測量三組沙子和水的溫度,看看有什么差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模擬實驗】實驗準備時間裝水燒杯的溫度裝細沙燒杯的溫度對照組自然靜置對照組小太陽加熱溫度變化對照組小冰箱冷卻溫度變化任務一【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模擬實驗】大氣環(huán)流活動二探究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風、氣象、海洋全球地圖/zh-cn/步驟:①時間調整到2023年1月1日

②覆蓋模式調整到:MSLP

(平均海平面壓力)③觀察:北緯60°附近海洋和陸地氣壓狀況有何不同,對實際氣壓帶風帶有何影響?④覆蓋模式調整到溫度,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大氣環(huán)流活動二探究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1)冬季,大陸會形成高壓還是低壓?簡述理由。冬季大陸上形成高壓。冬季陸地降溫比海洋快,氣溫低,氣流下沉,形成高壓中心。副極地低壓帶冷高壓高北半球海陸氣壓中心的形成海陸熱力差異影響海陸的氣壓分布。北半球冬季(氣壓帶風帶南移)副極地低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所切斷,使副極地低壓保留在海洋上。冰島低壓勢力最強控制范圍最廣被保留在海洋上的副極地低壓亞洲高壓(西伯利亞高壓)阿留申低壓副

帶活動:繪制北半球氣壓中心分布圖1月份大氣環(huán)流活動二探究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風、氣象、海洋全球地圖/zh-cn/步驟:⑤覆蓋模式調整到風⑥覆蓋模式調整到水汽含量。通過觀察東亞和南亞的風向,思考會對當?shù)貧夂虍a生什么影響。活動:繪制東亞、南亞季風1月份大氣環(huán)流活動二探究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風、氣象、海洋全球地圖/zh-cn/步驟:①時間調整到2023年7月15日

②覆蓋模式調整到:MSLP

(平均海平面壓力)③觀察:北緯30°附近海洋和陸地氣壓狀況有何不同,對實際氣壓帶風帶有何影響?④覆蓋模式調整到溫度,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⑤覆蓋模式調整到風⑥覆蓋模式調整到水汽含量。通過觀察東亞和南亞的風向,思考會對當?shù)貧夂虍a生什么影響?;顒樱豪L制北半球氣壓中心分布圖7月份活動:繪制東亞南亞季風7月份結論:思維導圖風向隨季節(jié)發(fā)生改變,形成季風,進而對當?shù)貧夂虍a生影響海陸分布氣壓帶風帶高低氣壓中心季風環(huán)流切斷形成變化猜想此次極端強降雨受那些因素影響?副熱帶高壓地形臺風大氣環(huán)流活動三探究2023年京津冀極端暴雨的成因7月29日至8月1日,臺風“杜蘇芮”殘余環(huán)流攜豐沛水汽北上,受到華北北部“高壓壩”攔截,加上太行山和燕山山脈地形抬升等共同作用,京津冀地區(qū)出現(xiàn)一輪歷史罕見極端暴雨過程。本次降水持續(xù)時間長,擁有充沛水汽輸送,加上地形抬升增幅作用,共同導致了此次京津冀地區(qū)極端降水。本次降水受超強臺風“杜蘇芮”帶來的影響,具有強度大、水汽充足、影響范圍廣、持續(xù)時間長等特點。小組選擇其中一個特點,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和資料分析原因。大氣環(huán)流活動三探究2023年京津冀極端暴雨的成因風、氣象、海洋全球地圖/zh-cn/步驟:①時間調整到2023年7月29日

②覆蓋模式調整到:MSLP

(平均海平面壓力)③覆蓋模式調整到風④覆蓋模式調整到云中總水量。思考此次極端暴雨的成因成果展示結論:京津冀強降雨總結1、充足的水汽。臺風低壓環(huán)流攜帶的水汽與副高外圍水汽匯合,臺風“卡努”的遠程協(xié)助,三股水汽匯集直奔華北平原。2、持續(xù)時間長。副熱帶高壓和北方的高壓脊分別位于降水系統(tǒng)的東側和北側,合并形成高壓“大壩”,阻擋降水系統(tǒng)前進道路,導致京津冀等地的強降雨時間延長。3、強度大。太行山、燕山山脈的存在,迫使輸送而來的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進一步增強降雨強度。副高對我國的影響夏季:夏威夷高壓-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長江中下游的伏旱東部鋒面雨帶的推進副高強--雨帶快速北進--南旱北澇副高弱--雨帶緩慢北進甚至停滯--南澇北旱對我國的影響副高對臺風路徑的影響思考:臺風路徑和副熱帶高壓有什么關系?沿著副熱帶高壓的西側外延移動(2023·江蘇高考)蒙古氣旋是發(fā)源于蒙古國的溫帶氣旋。下圖為某年4月9日某時刻亞洲局部地區(qū)海平面天氣圖。據(jù)此完成(1)~(3)題。[課后作業(yè)](1)圖中蒙古氣旋總體上(

)A.氣壓梯度小,冷鋒活動弱B.氣壓梯度大,冷鋒活動強C.氣壓梯度小,暖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