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xùn)選擇性必修中冊 伶官傳序(新教材課內(nèi)必刷)_第1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xùn)選擇性必修中冊 伶官傳序(新教材課內(nèi)必刷)_第2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xùn)選擇性必修中冊 伶官傳序(新教材課內(nèi)必刷)_第3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xùn)選擇性必修中冊 伶官傳序(新教材課內(nèi)必刷)_第4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xùn)選擇性必修中冊 伶官傳序(新教材課內(nèi)必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伶官傳序未命名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問題?!读婀賯餍颉窔W陽修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①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注:①仇讎:仇人。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契丹與吾約為兄弟約:訂立盟約B.方其系燕父子以組組:繩索C.泣下沾襟泣:哭泣D.抑本其成敗之跡本:追究根本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世言晉王之將終也/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B.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以膏斯民C.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既得其尸于井D.及凱旋而納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3.下列四句加點的詞,與“函梁君臣之首”的“函”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 B.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C.擇善而從之 D.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4.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A.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B.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C.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D.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5.文中加點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A.少牢:古代祭祀用牛、羊、豬各一頭叫“太牢”;用羊、豬各一頭叫“少牢”。B.序:是說明書籍著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guān)問題的研究闡發(fā)。《伶官傳序》是為《伶官傳》寫的一篇短序。C.《書》:即《尚書》,又稱《書經(jīng)》,是儒家五經(jīng)之一。D.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他是北宋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和領(lǐng)袖,著名的散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6.根據(jù)文意,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文章開門見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決定于人事。B.文章以莊宗極盛之時“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的情景,與極衰之時“士卒離散”“泣下沾襟”的慘象進行對比,鮮明地推導(dǎo)出成敗由人的道理。C.“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前句以反問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難失天下易,后句則強調(diào)成敗在于“人事”。D.文章通過一個“夫”字,引出“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結(jié)論。這一結(jié)論既著眼于總結(jié)歷史教訓(xùn),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統(tǒng)治者,應(yīng)吸取歷史教訓(xùn),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以免重蹈莊宗的覆轍。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2)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3)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敬鸢浮?.C2.A3.A4.D5.D6.C7.(1)士大夫們又大多把不關(guān)心國家大事、以附和世俗之見討好眾人為美德。(2)推究莊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3)禍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積累而成的,聰明勇敢的人大多被所溺愛的人或事困擾?!窘馕觥?.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C.“泣下沾襟”是說“大家的淚水沾濕了衣襟”,泣:眼淚。故選C。2.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與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世言晉王之將終也”是說“世人說晉王將死的時候”?!氨P庚之遷,胥怨者民也”是說“盤庚遷都,表示怨恨的都是老百姓啊”。兩句中的“之”的作用都是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翻譯。B.“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是說“拿三支箭賜給莊宗,告訴他說”,“以”:介詞,把,拿?!耙愿嗨姑瘛笔钦f“來使這些老百姓得到好處”,“以”:目的連詞,來。C.“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是說“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愿望”,“其”:表示祈使語氣的副詞,“一定”?!凹鹊闷涫诰笔钦f“從井中打撈上他的尸體以后”,“其”:代詞,他的。D.“及凱旋而納之”是說“等到凱旋時再把箭藏入祖廟”,“而”:連詞,表示承接關(guān)系?!昂笕税е昏b之”是說“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嘆而不引為鑒戒”,“而”:連詞,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故選A。3.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昂壕贾住笔钦f“用木匣裝著梁君臣的首級”,“函”是名詞動用,用木匣裝。A.“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是說“復(fù)道飛跨天空中,不是雨后剛晴,怎么出現(xiàn)了彩虹”,“虹”是名詞動用,出現(xiàn)彩虹。B.“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是說“畏懼說壞話的人,就要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來斥退奸惡小人”,“正”是使動用法,使……端正。C.“擇善而從之”是說“選擇好的意見采納它”,“善”是形容詞用作名詞,好的意見。D.“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是說“國內(nèi)虛弱對外與各國諸侯結(jié)仇”,“外”是名詞作狀語,對外。故選A。4.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肮史狡涫⒁病?,是說“因此當(dāng)莊宗強盛的時候”,是后面句子“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的狀語,可以排除A項;“舉天下豪杰”是說“普天下的豪杰”,“舉天下”修飾“豪杰”,構(gòu)成偏正短語,中間不能斷開??梢耘懦鼴和C項。此句的完整翻譯是“因此當(dāng)莊宗強盛的時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fàn)?;等到他衰敗的時候,幾十個伶人圍困他,就自己喪命,國家滅亡,被天下人譏笑”。故選D。5.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D.說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錯誤,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韓愈。故選D。6.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C.“前句以反問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難失天下易”錯誤,“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句子采用反問句的形式,應(yīng)該表示否定,所以“肯定得天下難失天下易”一說不準(zhǔn)確,應(yīng)為“否定”了“得天下難失天下易”的說法。故選C。7.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以……為……”應(yīng)理解為“把……作為”;“陰恤”應(yīng)理解為“關(guān)心”;“同俗”應(yīng)理解為“附和世俗之見”;“自媚于眾”應(yīng)理解為“討好眾人”。第二句中,“原”是名詞動用,應(yīng)理解為“推究”;“所以”應(yīng)理解為“……的原因”。第三句中,“禍患常積于忽微”是狀語后置句;“忽微”是形容詞用作名詞,應(yīng)理解為“微小的事情”;“困于所溺”是被動句;“智勇”是形容詞用作名詞,應(yīng)理解為“聰明勇敢的人”?!军c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guān)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fù)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dāng)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唉!國家興盛與衰亡的道理,雖然說是天命,難道不是由于人事嗎?推究莊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世人說晉王將死的時候,拿三支箭賜給莊宗,告訴他說:“梁國,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來的;契丹與我訂立盟約,結(jié)為兄弟,他們卻都背叛晉而歸順梁。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憾;給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愿望?!鼻f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廟里。此后出兵,就派隨從官員用豬、羊各一頭祭告祖廟,請下那三支箭,用錦囊盛著,背著它走在前面,等到凱旋時再把箭藏入祖廟。當(dāng)莊宗用繩子捆綁著燕王父子,用木匣裝著梁君臣的首級,進入太廟,把箭還給先王,向先王稟告成功的時候,他意氣驕?zhǔn)?,多么雄壯啊。等到仇敵已?jīng)消滅,天下已經(jīng)平定,一個人在夜間呼喊,作亂的人便四方響應(yīng),他倉皇向東出逃,還沒有看到叛軍,士卒就離散了,君臣相對而視,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對天發(fā)誓,割下頭發(fā),大家的淚水沾濕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頹啊。難道是得天下艱難而失天下容易嗎?或者說推究他成功與失敗的事跡,都是由于人事呢?《尚書》上說:“自滿招來損害,謙虛得到好處?!睉n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閑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當(dāng)莊宗強盛的時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fàn)?;等到他衰敗的時候,幾十個伶人圍困他,就自己喪命,國家滅亡,被天下人譏笑??梢姷溁汲3J怯晌⑿〉氖虑榉e累而成的,聰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愛的人或事困擾,難道只有寵愛伶人才會這樣嗎?于是作《伶官傳》。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選自《新五代史·伶官傳序》)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B.函梁君臣之首函:木匣子C.憂勞可以興國興:使……興盛D.舉天下之豪杰舉:全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爾其無忘乃父之志其意氣之盛B.世言晉王之將終也莫能與之爭C.及凱旋而納之而皆背晉以歸梁D.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方其系燕父子以組10.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伶官傳序”的“序”屬于書序,和“跋”一樣,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B.《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也屬紀(jì)傳體,記載了梁、唐、晉、漢、周五代史實。C.“太廟”是指皇帝的宗廟,與“一夫作亂而七廟隳”的“七廟”意思一樣。D.“少牢”是指古代祭祀用羊、豬各一頭;“太牢”是指古代祭祀用牛、羊、豬各一頭。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傳說晉王李克用臨終前交給莊宗三支箭,目的是希望莊宗牢記遺命,為父復(fù)仇。B.作者認(rèn)為國家興盛與衰亡的道理,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事。C.莊宗把箭“藏之于廟”,用兵時則“以一少牢告廟”,表現(xiàn)出對父親遺命的恭謹(jǐn)態(tài)度。D.作者認(rèn)為“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是一種普遍的歷史經(jīng)驗。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2)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答案】8.B9.D10.A11.B12.(1)難道是得天下艱難而失天下容易嗎?或者說推究他成功失敗的事跡,都是由于人事呢?(2)禍患常常是從細(xì)微的事情積累起來的,有才智勇氣的人往往被他所溺愛的事物困擾,難道只是溺愛伶人(才如此嗎)?【解析】8.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B.函:名詞用作動詞,用木匣子裝。故選B。9.本題考查學(xué)生辨析文言虛詞用法及含義的能力。A.副詞,一定;代詞,他。B.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代詞,他。C.連詞,表順承,就;表轉(zhuǎn)折,然而。D.都是介詞,用。故選D。10.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A.“‘序’……和‘跋’一樣,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錯誤,列于書后的稱為“跋”或“后序”。故選A。1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原文內(nèi)容的能力。B.“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事”錯誤,“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作者認(rèn)為國家興衰與天命有關(guān),只不過也與人事有關(guān)。故選B。12.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豈:難道;抑:或者;本:推究;皆:都是。(2)忽微:細(xì)微的事情;智勇:有才智勇氣的人;困于所溺:被動句,被他所溺愛的事物困擾;豈獨:難道只是?!军c睛】文言文翻譯記清兩原則,一是直譯為主,字字落實。所謂“直譯”就是字字落實,不可憑大意去翻譯。所謂“字字落實”,就是在翻譯時,要將文言語句中的每個字都落實到譯文中去,這是文言文翻譯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譯為主”是文言文翻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證達(dá)到“字字落實”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爸弊g為主”是說對于大多數(shù)句子、大多數(shù)詞語,可以采取直接翻譯的方式來進行。二是意譯為輔,文句通順。所謂“意譯為輔”就是在難以直譯或直譯后難以表達(dá)原文意蘊的時候,酌情采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文句通順是語言表達(dá)的一般要求,凡是語言表達(dá)都必須遵從??忌欢ㄒB(yǎng)成推敲語句的習(xí)慣。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以后一定要讀一讀,看看是否通順、流暢。如果不通順、不流暢,就要對它進行修改、潤色,適當(dāng)?shù)剡M行意譯。參考譯文:唉!盛衰的道理,雖說是天命決定的,難道說不是人事造成的嗎?推究莊宗取得天下的原因,與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世人傳說晉王臨死時,把三支箭賜給莊宗,并告訴他說:“梁王朱溫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與我約為兄弟,可是后來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恨。交給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記你父親報仇的志向?!鼻f宗受箭收藏在祖廟。以后莊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隨從官員,用豬羊去祭告祖先,從宗廟里恭敬地取出箭來,用漂亮的錦囊裝著,背著它走在前面,等到凱旋時再把箭藏入祖廟。當(dāng)他用繩子綁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裝著梁國君臣的頭,走進祖廟,把箭交還到晉王的靈座前,告訴他生前報仇的志向已經(jīng)完成,他那神情氣概,是多么威風(fēng)!等到仇敵已經(jīng)消滅,天下已經(jīng)安定,一人在夜里發(fā)難,作亂的人四面響應(yīng),他慌慌張張出兵東進,還沒見到亂賊,部下的兵士就紛紛逃散,君臣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頭發(fā)來對天發(fā)誓,抱頭痛哭,眼淚沾濕衣襟的可憐地步,怎么那樣的衰敗差勁呢!難道說是因為取得天下難,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這樣的嗎?還是認(rèn)真推究他成功失敗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書》上說:“自滿會招來損害,謙虛能得到益處?!睉n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當(dāng)他興盛時,普天下的豪杰,沒有誰能和他相爭;到他衰敗時,數(shù)十個樂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國滅,被天下人恥笑。禍患常常是由一點一滴極小的錯誤積累而釀成的,縱使是聰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種愛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結(jié)果陷于困窮,難道只有樂工(是所溺的成分)嗎?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W陽修《(伶官傳〉序》)(乙)莊宗好俳優(yōu),自其為王,至于為天子,常身與俳優(yōu)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其戰(zhàn)于胡柳也嬖伶周匝為梁人所得其后滅梁入汴周匝謁于馬前莊得之喜甚賜以金帛勞其良苦。周匝對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陳俊、內(nèi)園栽接使仇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報此兩人?!鼻f宗皆許以為刺史。郭崇韜諫曰:“陛下所與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賞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屢以為言,莊宗謂崇韜曰:“吾已許周匝矣,使吾慚見此二人。公言雖正,然當(dāng)為我屈意行之?!弊湟钥榫爸荽淌罚略礊閼椫荽淌?。(節(jié)選自《新五代史·伶官傳》)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其戰(zhàn)于胡柳也/嬖伶周匝為梁人/所得其后/滅梁入汴/周匝謁于馬前/莊宗得之喜甚/賜以金帛/勞其良苦/B.其戰(zhàn)于胡柳也/嬖伶周匝為梁人所得/其后滅梁入汴/周匝謁于馬前/莊宗得之喜甚/賜以金帛/勞其良苦/C.其戰(zhàn)于胡柳也/嬖伶周匝為梁人所得/其后滅梁/入汴周匝謁于馬前莊宗得之/喜甚賜以金帛/勞其良苦/D.其戰(zhàn)于胡柳也/嬖伶周匝為梁人/所得其后滅梁/人汴周匝謁于馬前/莊宗得之/喜甚賜以金帛/勞其良苦/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廟,指宗廟,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下文的“太廟”也同此意。B.牢,祭祀用的牲畜。用一豬一羊為“少牢”,牛、羊、馬三牲全備為“太牢”。C.伶人,戲子,或唱戲雜技演員。伶官,是宮廷中的樂官和授有官職的演戲藝人。D.刺史,古代官名,自漢設(shè)立本為監(jiān)察郡縣的官員,宋元以后沿用為一州長官的別稱。15.下列對甲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總結(jié)了后唐莊宗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歷史教訓(xùn),闡明了國家盛衰取決于人事,諷諫后唐統(tǒng)治者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B.第三段由敘事轉(zhuǎn)入議論。先以飽蘸感情的筆墨贊嘆莊宗的成功,用“意氣之盛”回應(yīng)文章開頭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順承第二段的敘事。C.本文通過正反兩方面的鮮明對比,既突出了中心論點,使說理深刻,透徹,也使文章一氣貫通,前后呼應(yīng),脈絡(luò)清晰,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D.本文敘事議論波瀾起伏,對唐莊宗的揚和抑的對比度越大,便越能證明作者所要宣揚的“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道理。16.簡要分析甲乙兩文表達(dá)的異同。1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陳情表》)(2)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六國論》)【答案】13.B14.B15.A16.同:乙文與甲文立足點是一致的,都揭示了莊宗失敗的原因在于人事。異:甲文是史論文,議論性強,邏輯嚴(yán)密;乙文是史傳文,故事性強,史學(xué)味濃。17.(1)希望陛下能憐憫我的誠心,滿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許能夠使祖母劉氏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2)如果憑借偌大國家,卻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這就又在六國之下了!【解析】13.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子的翻譯是:與梁在胡柳打了一仗,他的一個寵愛的伶人周匝被梁人抓獲。后來他滅掉梁進入汴州,周匝拜于馬前,唐莊宗得到他非常喜歡,賜給他黃金與布帛,犒勞他的辛苦?!盀椤笔枪潭ńY(jié)構(gòu),表被動,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D;“入汴”的主語承上文是莊宗,與“滅梁”構(gòu)成連動短語,“周匝”是人名,應(yīng)作下一句的主語,故“周匝”前斷開,排除C。故選B。14.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能力。B.“牛、羊、馬三牲全備”錯,牛、羊、豬三牲全備為“太牢”。故選B。15.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A.“諷諫后唐統(tǒng)治者”錯,本文借古喻今,歐陽修是宋代人,是為了諷諫北宋統(tǒng)治者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故選A。16.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表達(dá)特點并進行比較鑒賞的能力。本題要求分析甲乙兩文表達(dá)的異同,從相同的角度看,甲文“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是文章的中心論點,指出國家興盛與衰亡都是由于人事的道理。乙文“莊宗好俳優(yōu),自其為王,至于為天子,常身與俳優(yōu)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也指出莊宗失敗的原因在于人事??梢?,兩文立足點是一致的。從不同的角度看,甲文通過對五代時期的后唐盛衰過程的具體分析,推論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和“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結(jié)論,說明國家興衰敗亡不由天命而取決于“人事”,借以告誡當(dāng)時北宋王朝執(zhí)政者要吸取歷史教訓(xùn),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力戒驕侈縱欲。文章開門見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決定于人事。然后便從“人事”下筆,敘述莊宗由盛轉(zhuǎn)衰、驟興驟亡的過程,以史實具體論證主旨。具體寫法上,采用先揚后抑和對比論證的方法,先極贊莊宗成功時意氣之盛,再嘆其失敗時形勢之衰,興與亡、盛與衰前后對照,強烈感人,最后再輔以《尚書》古訓(xùn),更增強了文章說服力。全文緊扣“盛衰”二字,夾敘夾議,史論結(jié)合,筆帶感慨,語調(diào)頓挫多姿,感染力很強。乙文以敘事為主,主要敘述莊宗寵幸伶人之事,重點記敘寵幸伶人周匝的事件,文章故事性強,史學(xué)味濃,是典型的史傳文。17.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關(guān)鍵詞:愿,希望;矜憫,憐憫;聽,準(zhǔn)許、成全;庶,或許;卒,終。(2)關(guān)鍵詞:茍,如果;天下之大,定語后置,偌大國家;故事,舊例、先例。參考譯文:【甲】唉!國家興盛與衰亡的道理,雖然說是天命,難道不是由于人事嗎?推究莊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世人說晉王將死的時候,拿三支箭賜給莊宗,告訴他說:“梁國,是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