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121-2010 在用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_第1頁
DB11 121-2010 在用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_第2頁
DB11 121-2010 在用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_第3頁
DB11 121-2010 在用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_第4頁
DB11 121-2010 在用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DB11/121—2006在用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2010-02-04發(fā)布2010-06-01實施I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與定義 14檢測方法和檢查項目 25限值及結果判定 2 3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在用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測量方法對車輛預檢要求 4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在用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測量規(guī)程 6附錄C(規(guī)范性附錄)實驗設備的檢查和實驗方法 21附錄D(規(guī)范性附錄)實驗設備的技術要求 附錄E(資料性附錄)在用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測量報告格式 本標準正文第4、5章強制,其余為推薦性要求。本標準依據GB3847—2005《車用壓燃式發(fā)動機和壓燃式發(fā)動機汽車排氣可見污染物排放限法》制訂,同時參照香港環(huán)保署的柴油車加載減速煙度排放法規(guī)(CAP.374中77F(1)(a)部分、2000年6本標準是對DB11/121—2006的修訂。本標準自實施2圖有6種,對應為6級,0級為全白,1級黑度為20%,2級為40%,3級為60%,4級為80%,5級為全黑。檢查項目國Ⅲ標準以下(含)車輛國IV標準車輛3——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29日注冊登記的柴油車,執(zhí)行表2中IⅡ類限值標準?!?005年12月30日以后登記注冊的柴油車,和經市環(huán)保局核準,2005年12月29日之前登記類別3個測量點的光吸收系數(或HSU)不大于不小于I類II類III類IV類控制裝置相關的4A.1范圍6(規(guī)范性附錄)B.1前言B.2測量規(guī)程B.2.2檢測人員配備適用)不滿足B.2.3.3條d)項要求的車輛應直接判定排放檢測不合格,對于其他項檢查或預檢不合格的B.2.3.2對預檢合格的車輛,在受檢車輛完成檢測登記后,駕駛操作員應將車輛駕駛到底盤測功機前a)中斷所有主動型制動和扭矩控制功能(自動緩速器除外),例如制動防抱死系統(tǒng)(ABS)、電c)除檢驗駕駛員外,受檢車輛不能裝載貨物或其他乘客,也不能有附加的動力裝置。如果需要,d)對于滿足GB17691中IV階段以上(含)排放標準且?guī)в?BD系統(tǒng)的車輛,應在試驗開始前完e)在檢測準備工作中,應特別注意以下事項:1)對非全時四輪驅動汽車,應選擇驅動輪;f)車輛預檢應符合附錄A的要求,對預檢不合格的車輛不得進行加載減速煙度檢測,待修理合格78b)自動控制系統(tǒng)采集三個測量工況點的檢測數據,三個測量工況點分別在VelMaxHP點、9f)具有冷卻裝置(氣冷或水冷);受檢車輛的行駛速度底盤測功機滑行阻力檢查及不透光煙度計標定日期和時間日期/時間的永久數組底盤測功機標定日期和時間日期/時間的永久數組號牌號碼車輛類型廠牌型號發(fā)動機號發(fā)動機型號登記日期計算的最大力力數據區(qū)1實數(煙度和轉鼓轉速)表B.2(續(xù))實數(煙度和轉鼓轉速)文本(簡寫符號)手動檢查不透光煙度計零點/量距點通過與否“此項僅適用于需要手動標定不透光煙度計的檢測系統(tǒng)。功率(或者額定功率的百分比)和發(fā)動機轉速(或者標定轉速的百分比a)檢測順序號(即排放檢測報告(ETN)編號);起始載荷(70km/h車速時)穩(wěn)定時間(速度掃描時)穩(wěn)定時間(3煙度測試點)最終試驗車速百分比實數(80%)北京市環(huán)保局實數(50%)北京市環(huán)保局HSU或m1北京市環(huán)保局北京市環(huán)保局2.0km/h/s。板,結束煙度測量。B.4.12功率修正過程B.4.12.1軟件應能自動處理在檢測期間存入數據庫中的未經處理過的煙度、發(fā)動機轉速和吸收功率等原始數據。B.4.12.2在加載減速測試存儲的數據組中,篩選出實際VelMaxHP時的發(fā)動機轉速、轉鼓速度、吸收功率和煙度測量值輸入表B2中的數據區(qū)1,相應地將90%和80%VelMaxHP時的同類測量值分別輸入數據區(qū)2和數據區(qū)3。B.4.12.3在數據區(qū)1,根據輸入的環(huán)境溫度和大氣壓力,將測量得到的吸收功率修正到標準狀態(tài),修正公式見式(B.5):對自然吸氣式和機械增壓發(fā)動機,fa通過式(B.6)計算:對渦輪增壓和渦輪增壓中冷發(fā)動機,fa通過式(B.7)計算::fa—大氣修正系數;fm——發(fā)動機系數;Bd——進氣干空氣壓力,kPa;t——進氣溫度,℃。B.4.13程序防范故障的安全要求B.4.13.1啟動加載減速試驗規(guī)程以后,對力、發(fā)動機轉速和轉鼓速度等參數的監(jiān)測采樣頻率應不低于10Hz。并實時計算發(fā)動機轉速與轉鼓轉速的比值,該比值的變化率大約在3%~5%。B.4.13.2上述的比值發(fā)生突然變化時,控制軟件應減少PAU電流,直至輪胎與轉鼓之間的附著力,以及比值恢復到正常水平為止(并應有明顯的提示)。如果在3s之內采用調整電流的方法仍不能使試驗狀態(tài)恢復正常,則程序應將提供給PAU的電流設定為零。B.4.13.3此外,顯示器屏幕應不停閃爍,以提示操作員啟動至PAU的電路斷電器,切斷電源。只有當切斷PAU電源以后,駕駛員才可以松開油門,程序應中止試驗。a)車輛底盤號(或VIN號)與發(fā)動機號;n)燃料/供油系統(tǒng)(增壓或者非增壓機型);a)相對濕度(%);b)環(huán)境溫度(℃);b)工況時間(s);B.6實驗用燃油滿量程的80%以上);12345678a.速度(km/h)474734C.1.7.2驗收標準:在300ms內,對扭矩階躍變化的響應應達到90%。負荷負荷負荷表C.2(續(xù))負荷負荷負荷C.1.8.2底盤測功機經上面各步驟減速所需時間應滿足表C.3要求:名義時間允差從0到100(至少為99.9)。兩種計量單位的量程,均應以光全通過為0,全遮擋時為滿量程。C.2.3.4接收器a)接收器應由光電池組成,其光譜響應應類似于人眼的光適應曲線(最大響應應當在550nm~570nm,在波長小于430nm或超過680nm,其響應應小于該最大響應的4%);b)包括顯示儀表的測量電路,應保證在光電池的工作溫度范圍內,光電池的輸出電流與所接收的光強度成線性關系。C.2.3.5測量刻度a)光吸收系數k應按公式(C.5)計算……(C.5)L——為通過被測氣體的光通道的有效長度(m);b)當不透光煙度計的有效長度L不能從其幾何形狀直接確定時,應當按用C2.3.12.4.5所述方法確定,或通過與另一臺有效長度已知的不透光煙度計對比;c)線性分度0~100與光吸收系數k之間的關系應由式(C.6)給出:N——線性分度單位的讀數(%);K——相應光吸收系數值(1/m)C.2.3.6測量儀器的調整和標定a)光電池和顯示儀表的電路應是可調的;b)當關掉燈泡、斷開或短路測量電路時,線性分度的讀數應當為滿量程,而當測量電路重新接通時(打開燈泡),讀數應當為0;c)應當將一片遮光屏放置在煙室中進行中間檢查,此遮光屏代表一種光吸收系數k已知的氣體,k值應當在1.6m1~1.8m1,其精度在0.025m1以內。當遮光屏插入光源和光電池之間時,不透光煙度計顯示的讀數與此數值相差不超過0.05m1(或者1個線性分度值)。C.2.3.7不透光煙度計:漂移C.2.3.7.1.1在預熱試驗完畢之后應立即進行零漂試驗,如設備不能顯示負值,則應將直接從光學測量單元(bench)的輸出端取信號,或在信號通道上的可以監(jiān)測到負值的其他位置取信號。C.2.3.7.1.2在預熱一小時后,每隔5min記錄每一通道的數據。第一個讀數(時間為零)是設備完成預熱時段后的第一個讀數;第二個讀數(時間為5min)是預熱試驗中的第二個讀數。C.2.3.7.1.3在此試驗中,當設備對EIS計算機提出要求而發(fā)生自動置零操作時應調整零點,在10min內這種要求不能超過次;在進行排放檢測過程中任何時間都不能發(fā)生置零操作。C.2.3.7.1.4在1h試驗中,所有部件如電動機、泵及照明均應保持接通。C.2.3.7.1.5合格標準:在一小時時段內漂移不能超過1個線性分度;在10min內無峰值大于1.5倍精度公差的周期性變化。C.2.3.7.2.1本3小時試驗應與零漂試驗同時進行的。C.2.3.7.2.2在第一個30min內的每5min插入低量程煙度卡,而在第二個30min內每10min一次而在第二及第三小時中則每15min一次。第一個讀數(時間=零)是設備完成預熱實驗后取得的第一個數據;第二個數據(時間=5分鐘)是預熱試驗中取得的第二個數據。C.2.3.7.2.3只有當分析器對EIS計算機提出要求自動發(fā)生置零時,才允許電子清零;預熱后第一小時之后10min內這個要求不能超過一次。C.2.3.7.2.4排放合格標準:在第一小時中,量矩漂移不應大于1.5個線性分度值;在第二、第三小時內量矩漂移不應超過1個線性分度值。C.2.3.8對測量準確度的認證C.2.3.8.1本試驗確認被測試設備在規(guī)范要求的誤差范圍內測量各種煙度的能力。C.2.3.8.2本試驗應在完成漂移試驗后進行,先將測試設備先進行置零與標定。C.2.3.8.3然后用下列煙度數值的煙度卡進行試驗,煙度卡的線性分度數值大致為:30,50,70,90。C.2.3.8.4認證步驟如下:a)開始用零刻度調零,然后按順序插入煙度卡,記錄被測試設備的相應讀數值。b)當最高值輸入并記錄之后,向被測試的不透光煙度計按煙度值逐漸減小次序(包括零氣體)插入煙度卡。記錄分析儀對每種煙度卡的響應,記錄零的負值(若有的話)。c)對被測試設備重復步驟a)、b)4次,一共5次。2)對每種煙度值,用(C.7)與(C.8)計算下面的數值:K3a=標準差×3.04(對0與最高煙度值值)………(C.9)或K3a=標準差×0.715(對所有其他煙度值)………(C.10)(1)3)用式(C.11)與(C.12)計算每一煙度值的標定曲線不確定度:U?=煙度值一Y?(C.11)U?=煙度值一Y?(C.12)C.2.3.8.5合格標準:每一煙度值的平均值(X)的誤差不應大于1.5個線性分度;U?-U?的值不能大于2個線性分度值。C.2.3.9不透光煙度計的響應C.2.3.9.1測量電路的響應時間應在0.9s~1.1s。C.2.3.9.2測量電路的阻尼應在輸入發(fā)生任何瞬變之后(例如插入標定遮光屏),指針在線性刻度上的最初偏擺,其超過最終穩(wěn)定讀數的幅度,應不大于該讀數的4%。C.2.3.9.3不透光煙度計響應時間應不超過0.4s。C.2.3.10被測氣體和清掃空氣的壓力C.2.3.10.1煙室中排氣的壓力與大氣壓力之差不應超過735Pa。C.2.3.10.2對于光吸收系數為1.6m1的氣體,被測氣體和清掃空氣的壓力波動引起的光吸收系數的變C.2.3.10.3儀器制造廠應標明煙室中氣體和清掃空氣的壓力波動極限。C.2.3.11被測氣體的溫度C.2.3.11.1測量時,煙室中各點的氣體溫度應當在70℃至不透光煙度計制造廠規(guī)定的最高溫度之間。C.2.3.11.2不透光煙度計表應裝有可以測量煙室中的氣體溫度的裝置。C.2.3.11.3不透光煙度計應能夠測量進入測量室之前的煙氣的溫度,測量準確度不低于±1℃。C.2.3.12不透光煙度計的有效長度(L)的確定C.2.3.12.1有些型式的不透光煙度計C.2.3.12.3應快速連續(xù)的讀取用作比較的讀數。C.2.3.12.4確定L的方法C.2.3.12.4.1試驗氣體應為不透光度恒定的排氣,或者是一種能與排氣比重接近的吸收光線的氣體。透光煙度計的讀數應用記錄儀連續(xù)記錄下來,記錄儀的響應時間應等于或小于不透光煙度計的響應時C.2.3.12.4.5有效長度按式(C.11)計算:T——氣體平均溫度(K);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