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救國之路-以顧準和殷海光為例_第1頁
探索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救國之路-以顧準和殷海光為例_第2頁
探索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救國之路-以顧準和殷海光為例_第3頁
探索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救國之路-以顧準和殷海光為例_第4頁
探索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救國之路-以顧準和殷海光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探索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救國之路——以顧準和殷海光為例【內容提要】近代中國的歷史是一段多災多難的歷史,也是一段由受盡欺壓走向民族自救的歷史。前赴后繼的革命者為挽救民族危亡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他們是中國得以保全的強大力量。然而,知識分子這一特殊群體在中國近代史上發(fā)揮的作用也不容小覷。五四新文化的宣揚,民主和科學的啟蒙,推動民眾的覺醒,凝聚起社會的力量,探索出中國的出路。沒有革命,沒有利器,中國近代知識分子如何救國?本文重點探索兩位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典型——顧準和殷海光。第一部分介紹了學界對顧準和殷海光的已有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不足之處。第二部分介紹了這篇文章的邏輯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回答了兩個問題:為什么要比較顧準和殷海光?顧準和殷海光何以能加以比較?。第三部分對顧準的生平和思想進行梳理,將顧準生平劃分為三個階段,將他的思想概括為一個轉變,一條線索,三個關鍵詞。第四部分對殷海光的生平和思想進行梳理,將殷海光的生平劃分為三個階段,將他的思想概括為“兩個走向”,分兩個階段介紹其思想內容。第五部分比較了顧準和殷海光,發(fā)現(xiàn)二人無論在生平經歷還是在思想上都是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第六部分對文章作出小結,由顧準和殷海光推而廣之,探究出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救國之路。【關鍵詞】知識分子;顧準;殷海光

目錄【內容提要】 2【關鍵詞】 2引言 5一、研究綜述 5(一)學界對顧準的研究回顧 5(二)學界對殷海光的研究回顧 6二、邏輯思路和研究方法 8三、顧準思想梳理 9(一)顧準生平——歷經坎坷,堅持探索 91、少年得志 102、投身革命 103、潛心探索 11(二)顧準思想——獨樹一幟,未來先見 121、一個轉變——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 122、一條線索——娜拉走后怎樣 133、三個關鍵詞——市場取向,民主思想,資本主義。 14(三)評價顧準——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堅守 18四、殷海光思想梳理 19(一)殷海光生平——五四之子,一心救國 191、 早年求學 192、 投筆從戎 203、坎坷晚年 22(二)殷海光思想——思想啟蒙,理論建構 231、第一階段——從背景走向前臺 232、 第二階段——從思想啟蒙走向學理構建 27(三)評價殷海光——一心救國的民主斗士 28五、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29(一)人生經歷 291、人生中的第一次轉折——投身革命與投筆從戎 292、人生中的第二次轉折——懷疑與背離 29(二)思想內涵 301、民主 302、科學 313、西方思想本土化 31六、小結 32參考文獻 33

引言從古至今,知識分子一直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或考取功名,成為士大夫階層的一員,參與政治,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或游離于朝野之外,遠離紛爭,活出自己的一番天地。近代中國的歷史是一部多災多難的歷史,列強的步步入侵使中國人喪失了幾千年來一以貫之的民族自信,陷入到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觀念相互激蕩又無所適從的困境中。在一個政治混亂、社會混亂、思想混亂的年代,中國不知該何去何從。沉睡的人民需要啟蒙,混亂的社會需要引導,失落的民族需要精神上的領航人。就在這時,中國的知識分子在推動思想啟蒙、探索救國道路方面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重點探索兩位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典型——顧準和殷海光,結合社會背景和人生經歷探索他們思想的動因和精神支點;并通過對比分析,發(fā)掘異同之處;再推廣到更加普遍的意義上,探索出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救國之路。一、研究綜述(一)學界對顧準的研究回顧縱向來看,對顧準的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以1994年為分界線。從顧準逝世到1994年,他的學術思想并沒有引起很大的重視,只是“在1980年代中期,學界對顧準的學術思想進行了一次小范圍的討論”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頁。。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頁。橫向來看,我認為,學界對顧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個部分:其一,對顧準生前的譯作、論文、筆記、日記、書信、書稿等進行整理并出版,這項工作主要是由顧準的胞弟陳敏之等人完成的。其二,對顧準生平經歷的研究,包括他人生的起起伏伏,他的家庭、性格和品格等內容。其三,對顧準思想的研究和爭論。第一部分,對顧準生前所作的整理出版,主要有:顧準的兩本譯作——《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熊彼特著,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和《經濟學論文集》(羅賓遜夫人著,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顧準的著作《社會主義會計的幾個理論問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會計原理》和《希臘城邦制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此外,顧準的文稿、日記、書信、筆記經過陳敏之等人的收集整理,獲得出版。主要有:《顧準文集》(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收集了顧準本人的讀書札記和與陳敏之的書信;《顧準文稿》(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顧準自述》(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顧準日記》(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顧準筆記》(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等。這些作品成為研究顧準及其思想的重要資料。第二部分,對顧準生平的研究。顧準一生頗為坎坷,起起落落多次,他的思想轉變與他的人生經歷有著很大關聯(lián)。對顧準生平的研究很多,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書籍有:《顧準傳》(羅銀勝著,團結出版社1998年版),《拆下肋骨當火把》(高建國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顧準的最后25年》(羅銀勝著,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陳敏之的多篇論文對顧準生平做了介紹,如《顧準傳略》,收錄在《當代中國社會科學名家》一書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同上書,第同上書,第7頁。第三部分,對顧準思想的研究與爭論。有一部分學者是將顧準生平與其思想放在一起研究的,主要是上文提到的傳記。單純研究顧準思想,無論是發(fā)掘其價值,還是提出質疑,多以論文的形式出現(xiàn)。新近出版的《顧準再思錄》(羅銀勝編,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收錄了研究顧準思想的多篇論文。對顧準思想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對他的定位上,有學者將顧準定位為自由主義者,有學者評價他為馬克思主義者,也有學者認為他為社會民主主義者。對顧準的研究不足之處在于:第一,缺乏對顧準思想個性、思想特色的評價。當然,學生個人認為,顧準的思想本身并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較為零散,內容雖豐富但研究深度不夠。第二,對顧準的研究重復較多。顧準留下的資料本就不是很多,研究他的人卻不少,這導致了大量重復研究。羅銀勝的《顧準評傳》與《顧準的最后25年》內容大體相同,卻作為兩本書出版。(二)學界對殷海光的研究回顧國內學者對殷海光的研究頗為豐富??v向來看,綜合國內學者的觀點,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時間分段部分參考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時間分段部分參考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7-10頁。第一階段:殷海光逝世至1987年。此間,殷海光的著作經整理,在臺灣、香港出版。部分學者對殷海光的思想進行了評論,但由于當時臺灣社會尚未解禁,對殷海光的研究局限在少部分學者范圍內。第二階段:1988-1994年。臺灣解禁后,殷海光的諸多著作在臺灣得以整理出版,其《中國文化的展望》(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也在大陸出版。此間,臺灣學者對殷海光的研究建成規(guī)模。第三階段:1994年以后。值得一提的有兩個標志性事件:第一,1994年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成立,立意于推動殷海光研究和發(fā)展殷海光思想。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9頁。第二,1995年,方克立主編的《中國現(xiàn)代哲學家評傳》專設殷海光傳,標志著殷海光在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和哲學史上的地位在內地得到正式承認。同上書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9頁。同上書,第10頁。橫向來看,對殷海光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殷海光著作、書信的整理出版,對殷海光生平事跡的研究,對殷海光思想的研究。第一部分:殷海光著作、書信的整理出版。香港有《殷海光選集》(香港友聯(lián)出版社1971年版)、《殷海光書信集》(香港文藝出版社1975年版)等;臺灣有《殷海光先生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9年版)、《殷海光書信集》、《中國文化的展望》(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版)、林正宏主編的十八卷本的《殷海光全集》(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等;大陸有《中國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2年版)、賀照田主編的《殷海光書信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林毓生整理的《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吉林出版集團2008年版)、何卓恩主編的四卷本《殷海光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第二部分:對殷海光生平事跡的研究。這部分研究主要是傳記類,較為出名的有:陳平景根據(jù)殷海光生前口述整理的《殷海光傳記》,載于陳鼓應《春蠶吐絲——殷海光的最后話語》(世界文物供應社1969年版),主要介紹了殷海光的前半生;汪幸?!稇?zhàn)犯、斗士、籠中鳥——殷海光傳》(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介紹了殷海光的生平概要;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詳細介紹了殷海光的成長與思想轉變;此外,還有王中江《煉獄:殷海光評傳》(群言出版社2003年版)等。第三部分:對殷海光思想的研究。這部分內容十分豐富,主要分為論文與著作兩個部分。首先,研究殷海光思想的論文可謂浩如煙海,且涉及殷海光的邏輯思想、自由主義政治觀、歷史觀、文化觀、科學觀、人生觀等各個方面,一些論文集凸顯了思想研究的成果。比較著名的論文集有韋政通編的《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年版),收錄了1989年紀念殷海光逝世2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的論文;1998年6月殷海光基金會與湖北大學聯(lián)合舉辦“海峽兩岸殷海光學術研討會”,會后論文由張斌峰、王中江匯編成《西方現(xiàn)代自由主義與中國古典傳統(tǒng)》(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由張斌峰、張曉光編成《殷海光學術思想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出版。其次,在著作方面,上文提到的章清所著《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分七章對殷海光的生平及其每個階段的思想,主要是自由主義思想,作了研究。王中江所著《煉獄:殷海光評傳》(群言出版社2003年版),主要介紹了殷海光思想中“自由和民主的定位及訴求”、“經驗實證主義與啟蒙”、“中西文化的認知及重建”以及其自由主義思想。黎漢基的《殷海光思想研究——由五四到戰(zhàn)后臺灣,1919-1969》(臺北正中書局2000年版),主要研究了殷海光的文化觀,認為他是一個“全盤反傳統(tǒng)主義”者。何卓恩所著《殷海光與近代中國自由主義》研究了殷海光從三民主義到自由主義的轉變,及其晚年提出的自由主義與中國文化如何結合的問題。謝曉東的《現(xiàn)代新儒學與自由主義——徐復觀殷海光政治哲學比較研究》則比較了徐、殷二人政治哲學思想的異同重疊,凸顯了現(xiàn)代新儒學與自由主義西化派在政治哲學方面的微妙關系。當然,研究殷海光的論文和著作浩如煙海,無法窮盡。當然,對殷海光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多數(shù)學者把研究重點放在《自由中國》時期殷海光的思想上,對其晚年的思想及轉變不夠重視。第二,對于殷海光思想轉變的確切時間,不同學者觀點不同,沒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二、邏輯思路和研究方法在開始本文研究之前,首先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殷海光與顧準,一個是激烈反共,跟隨國民黨逃往臺灣的黨國人才;一個是擁護中共,曾在共產黨隊伍中擔任過重要職位的共和國的知識分子,如何能放在一起加以比較呢?學生認為,所處年代大致相當?shù)念櫆逝c殷海光,正因為身份的不同,人生選擇的不同,才有了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的經歷與思想,也才具有了可比性。此外,殷海光是一位自由主義者,國內學者李慎之等人將顧準定位為自由主義思想家,這表明二者的思想有相似之處。第二,為什么要比較顧準與殷海光?這個問題的回答有三個要點:其一,顧準與殷海光在中國思想界都有著深遠影響,也許顧準稍遜一籌。他們是值得研究的兩個人。其二,思想是時代的產物,是對時代困局的反映,而海峽兩岸在時代上有著某種相通性。顧準和殷海光的思想基本上成形于20世紀50年代以后。20世紀六、七十年代,身處中國大陸的顧準經歷了文革時期中國社會的混亂,身處中國臺灣的殷海光經歷了蔣家王朝專制統(tǒng)治的黑暗,兩人都為打破時代困局、尋找出路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相似的人生經歷和時代背景使顧準和殷海光在思想上也應該有著某種相通性。其三,學界少有人將顧準與殷海光放在一起比較;本文將二者加以對比,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價值。本文的邏輯思路是:先分別梳理顧準與殷海光的生平經歷和思想內容,當然,生平經歷作簡要介紹,時代背景穿插其中,重點在思想梳理;再將兩人的經歷和思想進行比較,找出異同之處;最后推廣到普遍意義上,探索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救國之路。思想史的研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闡釋性為主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將研究對象放在思想史的脈絡中進行比較分析、深度闡釋;另外一種是以梳理性為主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將研究對象的思想放在他所處的時代、思想的背景中梳理清楚,力圖還原研究對象的思想的理論來源、真實意圖和風格。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頁。本文多采用一手資料,如《顧準日記》、《顧準自述》、《顧準文稿》、《殷海光書信集》等,適當參考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但由于顧準與殷海光思想內容都極其豐富,學生能力有限,不能詳盡研究,難免有疏漏之處。三、顧準思想梳理(一)顧準生平——歷經坎坷,堅持探索思想是對生活的思考和反射,要想對顧準的思想有更加全面的理解,不得不先了解他的生平經歷。顧準的生平,我認為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少年得志,投身革命,潛心探索。1、少年得志1915年7月1日,顧準出生于“上海陸家濱顧家灣的一所院子里”。顧準:《顧準自述》,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1頁。顧準在自述中說自己“幼年時是生活在一個破產的中等資產階級家庭之中”同上書,第7頁。。1924年,花行倒閉,家境衰敗。次年,小學五年級的顧準考取中華職業(yè)學校的初中商科。1927年,顧準進入潘序倫會計師事務所當練習生,這一年他12歲。1932年,顧準擔任立信學校部主任;到1934顧準:《顧準自述》,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1頁。同上書,第7頁。同上書,第10頁。2、投身革命1934年2月,顧準“和同事學生等共八個人組織了進社”同上書,第10頁。。這是顧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轉折——投身革命。有不少人研究過顧準投身革命的原因,說法大致相同。從《顧準自述》中可以看出,大抵有以下幾個原因:其一,對家庭的厭惡之感。顧準生活在“一個互相埋怨、糾紛無窮的家庭”,同上書,第3頁?!拔野司艢q(1923-1924)的時候,這個家庭破產了,又因為資產階級家庭的腐朽的糾紛,使我在家庭中處于卑微的地位,這是促使我走上革命道路的一個因素”同上書,第10頁。同上書,第3頁。同上書,第7頁。顧準:《顧準自述》,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頁。同上書,第20頁。然而,顧準的革命道路并非一帆風順。1934年8月,領導進社的劉丹被捕,顧準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也開始了他的上海地下工作。1935年2月,顧準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后,顧準因為各種原因經歷了四次起落。第一次起落以1934年8月被任命為武衛(wèi)會上海市分會主席、武衛(wèi)會宣傳部副部長為開始,以1940年由中共江蘇省委職員運動委員會書記降為職文委副書記為結點。第二次起落以1940年7月被任命為蘇南根據(jù)地東路特委宣傳部長為起始,以1941年7月被東路特委撤職查辦為結點。第三次起落以1941年10月被任命為鹽阜區(qū)財經處副處長為起始,以1943年3月被罰去延安學習改造為結點。第四次起落以1945年12月任華中財委委員為起始,以1952年在“三反”運動中被撤銷一切職務為結點。參見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參見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3-44頁。3、潛心探索1952年在“三反”運動中被撤除一切職務對顧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倒不是因為他貪戀權勢,而是因為這樣的撤職來得太突然,且是因為一些莫須有的罪名。1952年到1955年,顧準參加了建筑業(yè)的工作;1955年9月進入中共中央高級黨校學習。1956年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揭露后,顧準對革命產生了“幻滅”之感。在自述中,顧準寫道:“我感到‘幻滅’的是總的比較抽象的問題,由此我決心要‘進行探索’,而不是躺倒不干了。”顧準:《顧準自述》,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顧準:《顧準自述》,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頁。1957年11月,顧準被劃為“右派”,1958年開始被下放到農村接受監(jiān)督勞動。盡管生活艱苦,顧準仍然沒有放棄探索,“不僅1957年留下許多問題要‘探索’,兩年農村勞動的經歷也提出一系列問題有待于‘探索’”同上書,第同上書,第271頁。1961年黨摘掉了顧準的“右派”帽子,卻在1965年又給顧準重新戴上。此后,顧準作為被批斗對象,身心備受折磨。1966年初妻子汪璧與顧準離婚,次年12月,二兒以下的四個孩子與顧準斷絕父子父女關系。除了這些打擊之外,顧準面對的還有一場接一場的批斗會。1969年到1972年,顧準在五七干校度過了三年艱苦生活。在勞動、批斗和“交代”之余,顧準仍抓緊時間讀書和思考。他在1979年1月1日的日記中寫道:“要繼續(xù)革命,就要在任何環(huán)境下繼續(xù)觀察思考和研究……我決心在五七干校一面勞動,一面繼續(xù)觀察思考和研究。”顧準:《顧準日記》,陳敏之、丁東編,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顧準:《顧準日記》,陳敏之、丁東編,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174頁。1972年回到北京后,顧準更是抱著多病之身潛心研究,筆耕不輟,直至1974年逝世。(二)顧準思想——獨樹一幟,未來先見上文介紹了顧準的生平,可以看出,1956年蘇共二十大后,顧準由一個革命者轉向一個思想者。顧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述以及文稿、日記、書信之中。通過閱讀,我將顧準的思想概括為:一個轉變,一條線索,三個關鍵詞。“一個轉變”指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的轉變;“一條線索”是指“娜拉走后怎樣”的命題;三個關鍵詞分別是:市場取向,間接民主,資本主義。(顧準關于會計學的著作,我認為是純學術著作,并不能反映顧準的思想,因而本文不予研究。)1、一個轉變——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1992年,《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在香港出版,陳敏之在序中說:“這本集子是作者和我1973年至1974年兩年間在通信中進行學術討論,作者應我的要求寫下的筆記形式的學術論文?!绷_銀勝:《當代思想史的失蹤者:顧準評傳》,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羅銀勝:《當代思想史的失蹤者:顧準評傳》,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28頁。從1934年堅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唯一的前途和希望”而投身革命洪流,到1956年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被揭露,可以說顧準一直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信仰馬克思主義,崇拜蘇聯(lián)革命和斯大林,懷抱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讓他產生了一種“幻滅”感,他開始懷疑,開始反思。在黨校學習期間,顧準潛心研讀了大量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的著作,以及西方歷史書籍。通過閱讀,顧準發(fā)現(xiàn)了問題——“除了德捷兩國外,社會主義世界其他國家都是落后國家,其中自本國革命運動獲得勝利的中蘇兩國,都是民主革命緊跟著社會主義革命,也就是說勝利以前沒有一個資本主義化的時期”顧準:《顧準日記》,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顧準:《顧準日記》,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頁。告別了理想主義,顧準開始大量研讀西方學者的著作。這些著作促進了顧準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的轉變。正如日記中所寫,“我相信人類的不斷進步,我注目現(xiàn)世,不信有什么地上天國。對于未來的瞻望,必肇始目前。沒有未來會出現(xiàn)的東西,而目前沒有萌芽的。因此我注意經驗的歸納,不信從經驗方面無根據(jù)的對未來的預言”。顧準:《顧準日記》,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顧準:《顧準日記》,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頁。實現(xiàn)了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的轉變后,顧準繼續(xù)閱讀西方書籍,更堅定了他的這一轉變。據(jù)顧準自述,“1960、1961兩年,主要是讀哲學和歷史,哲學方面,康德、黑格爾、羅素、杜威都讀了一些,歷史,讀了一些西方古代和中世紀史,也讀了一些西方近代現(xiàn)代史和史料”顧準:《顧準自述》,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顧準:《顧準自述》,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頁。國內學者蔣賢賦認為,顧準的經驗主義世界觀有兩大核心內容:一為多元主義,二為經驗主義進步觀。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88頁。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88頁。顧準:《哲學雜談》,載于《顧準文稿》,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365頁。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頁。2、一條線索——娜拉走后怎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順利完成。由此看來,中國的革命成功了。然而,革命成功并不是一個終點,革命成功以后,國家的政治經濟體制應該如何運行才能確保社會正常發(fā)展呢?這就是顧準所說的“娜拉走后怎樣”的命題?!傲袑帍娬{直接民主的無產階級專政,奪取了政權,掃蕩了沙皇政治的污泥濁水,他對了。他和考茨基之間的區(qū)別,是無謂的革命(者)和膽怯的庸人之間的區(qū)別。這是無疑的。問題還在‘娜拉走后怎樣’?!鳖櫆剩侯櫆剩骸额櫆饰募?,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1頁。“娜拉走后怎樣”這一命題最早是由魯迅提出的。1923年12月26日,魯迅在北平女子師范大學發(fā)表了《娜拉走后怎樣》的演講。魯迅希望“革命者”不要去用“犧牲”來喚醒群眾/社會——因為這種犧牲只會成為看客(群眾)的材料,而是要通過平凡的持久的啟蒙去改變群眾/社會,這才是“出走”的正道。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25頁。顧準提出“娜拉走后怎樣”的命題與魯迅含義不同。在這里,“娜拉”指的是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中國人的群體;“出走”指的是革命,這里指中國幾十年以來的革命。革命成功之后,中國社會面臨各種問題——經濟發(fā)展落后,政治體制不健全,尤其是文革的到來,對國家政治生活造成了很大沖擊。作為一個愛國知識分子,顧準開始了對國家未來發(fā)展道路的探索?!澳壤吆笤鯓印?,可以說是顧準對中國革命進行的反思,探索的是中國向何處去的龐大問題。中國向何處去?顧準的答案是“回到經驗主義”顧準:《一切判斷都得自歸納,歸納所得的結論都是相對的》,載《顧準文稿》,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432顧準:《一切判斷都得自歸納,歸納所得的結論都是相對的》,載《顧準文稿》,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432頁。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頁?!澳壤吆笤鯓印辈皇且粋€具體的小問題,不是一兩篇文章就能闡釋清楚的。它包括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實踐的比較,它涵蓋了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研究。我認為,它是一個體系,一個框架,一個動機,一條線索——顧準的探究,無論是社會主義社會中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也好,希臘城邦制度也好,資本主義為什么最早在英國產生也好,都是服務于這一命題,都是為了探求中國的發(fā)展之道,都是為了救國;這一命題,把顧準從1956年開始進行的探索串聯(lián)到了一起,形成一條明顯的線索。3、三個關鍵詞——市場取向,民主思想,資本主義。關鍵詞之一:市場取向對中國市場經濟理論有重大貢獻的吳敬璉“在改革之初,力主以市場經濟為體制改革的取向,并力舉顧準為主張市場經濟第一人”陳敏之:《重讀顧準筆記: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載于羅銀勝:《顧準再思錄》,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陳敏之:《重讀顧準筆記: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載于羅銀勝:《顧準再思錄》,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頁。1956年5月25日,顧準在黨校的夏季學期將要結束時,毛澤東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了《關于十大關系》的報告,顧準學習之后,“以《學習毛主席關于十大關系報告的體會》為題,寫了一二萬字”,“企圖闡述國家在農產品收購中貫徹等價交換政策的必要性”顧準:《顧準自述》,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顧準:《顧準自述》,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頁。據(jù)顧準自述,“試論的寫作開始于1956年第一次來所前后。寫作的主觀動機有二:第一是想把《體會》的主旨即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擴大到整個經濟生活,而不局限于農產品收購?!蓖蠒?,第232頁。歷經一年多時間,《試論》完稿,發(fā)表在《經濟研究》1957年第5同上書,第232頁。同上書,第233頁。這篇文章的重點就是強調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首先,社會主義經濟必須實行經濟核算。顧準在《試論》中寫道:“社會主義經濟所以必須實行經濟核算,從理論和歷史經驗上說,都只是因為價值規(guī)律制約著經濟計劃,經濟計劃必須運用價值規(guī)律,如果不是由經濟核算來補充經濟計劃,計劃經濟運用價值規(guī)律有無法克服的困難之故?!薄督▏詠砩鐣髁x商品生產和價值規(guī)律文選》上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8-59《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價值規(guī)律文選》上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8-59頁。顧準:《試論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商品生產和價值規(guī)律》,載《顧準文稿》,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頁。其次,運用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能使經濟效果最大化。顧準認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價格對于商品的生產與轉移,也能起調節(jié)作用。因為既然各個企業(yè)都有核算盈利的責任,盈利的來源又不外是提高勞動生產力與獲得有利的產品價格兩者,那么,企業(yè)總是愿意進行那種價格有利的生產”同上書,第同上書,第100頁。從以上文字中不難看出,顧準主張通過經濟核算的手段,運用價值規(guī)律調節(jié)經濟,來達到最大的經濟效果。文章雖未提及“市場”二字,而是運用了適合當時政治環(huán)境的語言,但是,我們卻能理解顧準在倡導市場取向。然而,我認為,在“市場取向”之前,不能忽略了“社會主義”這個關鍵詞。顧準強調價值規(guī)律,但并不否認社會主義。因此,準確的說,顧準是在社會主義的條件下強調市場的作用。正如顧準自己所述,“只要經濟核算制度不發(fā)展到否定計劃的程度,以上兩種作用,不妨歸總起來,都稱為價值規(guī)律通過經濟計劃調節(jié)全部經濟生活。資本主義則是令價值規(guī)律作為自發(fā)的規(guī)律,通過競爭,自發(fā)的調節(jié)全部生產。這就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區(qū)別所在?!薄督▏詠砩鐣髁x商品生產和價值規(guī)律文選》上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價值規(guī)律文選》上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9頁。陳敏之也說:社會主義制度“是顧準寫作《試論》的出發(fā)點、立足點,不能含混……顧準的《試論》從頭到尾都是在論證即使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也不能否定、拒絕、拋棄以至消滅商品貨幣關系和價值規(guī)律,相反還必須允許它們的存在,并充分利用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服務于社會主義并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健康發(fā)展,這與單純提倡市場經濟顯然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概念、兩種結果,絲毫也含混不得”陳敏之:《重讀顧準筆記: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載于羅銀勝:《顧準再思錄》,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陳敏之:《重讀顧準筆記: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載于羅銀勝:《顧準再思錄》,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頁。綜上所述,顧準是在“社會主義”前提下倡導“市場取向”,與三十多年后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想法不謀而合。關鍵詞之二:民主思想顧準的民主思想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希臘城邦制度的研究,另一部分對中國應該實行什么樣的民主的探索。文革時期的“大民主”讓顧準深受迫害。“大民主”一詞是李慎之首先提出的,后來得到了毛澤東的肯定。毛澤東曾說:“以后要把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這種形式傳下去。這種形式充分發(fā)揮了社會主義民主。這種民主,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能有,資本主義國家不可能有?!泵珴蓶|:《做革命的促進派》,載《毛澤東選集》第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第467-468頁。轉引自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58頁。然而,這樣的民主并不是真正的現(xiàn)代民主,真正的現(xiàn)代民主產生于西方。現(xiàn)代民主為什么產生于西方?由此,顧準追溯到西方文明中最早出現(xiàn)民主政體的源頭——古希臘城邦時期,探索希臘城邦制度。從《顧準日記》我們可知,1974年2月12日起,顧準開始撰寫希臘史筆記,即后來以《希臘城邦制度》為名出版的書。1982年3月,《希臘城邦制度》出版,被成為“我國城邦史的開山之作”。在《希臘城邦制度》一書中,顧準研究了古希臘民主的演進過程。首先,顧準探究了希臘城邦“主權在民”的思想和“直接民主”的實踐。但是,他認為,直接民主只適合疆域很小的城邦國家,而在領土國家,“因為疆域廣闊,人民之間不可能有緊密的政治生活”,亦即“領土國家沒法實行主權在民的‘直接民主制度’”。顧準:《希臘城邦制度——讀希臘史筆記》,載《顧準文稿》,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顧準:《希臘城邦制度——讀希臘史筆記》,載《顧準文稿》,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467頁。其次,顧準還探索了古希臘城邦特有的僭主政治,它在古希臘由貴族專政轉變到民主體制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盀榱酥袊磥砻裰鞯臉嫿ǘ剡^頭到異域的歷史中去研究中國自古缺失的民主的起源和演變”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80頁。早在1963年底,顧準翻譯了熊彼特《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一書,這本書對民主進行了較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顧準深受影響。顧準針對文革中出現(xiàn)的“大民主”現(xiàn)象,結合中西歷史比較,對民主進行研究,提出“真正的民主只有建立在科學之上、中國的民主只有實行代議制的間接民主、實行兩黨制的民主思想”同上書,第同上書,第168頁。首先,顧準反對民主集中制,強調把科學精神作為民主的前提。在《科學與民主》一文中,顧準寫道:“把民主作為前提,不免有一種危險:人家可以把民主集中制說成民主,也可以恩賜給你一些‘民主’,卻保留權威主義的實質。相反,把科學精神當做前提,就可以把‘集中起來’的神話打破?!鳖櫆剩骸犊茖W與民主》,載《顧準文稿》,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顧準:《科學與民主》,載《顧準文稿》,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364頁。顧準提出實行間接民主和兩黨制。首先,顧準用歷史分析的方法論證了兩個觀點:第一,直接民主在中國不可行。顧準引用蘇聯(lián)欲實行直接民主卻最終導致專制的實例證明了直接民主的不現(xiàn)實性。第二,人民群眾在政治上當家作主是不可能的。為論證這一觀點,顧準舉出了以陳勝、吳廣為代表的農民起義的歷史事例。反對秦朝暴政的戰(zhàn)爭勝利之后,“廣大農民群眾的處境改善了一些,活得下去了,但是,在政治上當家作主的,并沒有輪上他們。這不僅在專制主義的中國如此,在大革命以后的法國也是如此”顧準:《漫談民主》,載《顧準文稿》,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顧準:《漫談民主》,載《顧準文稿》,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389頁。由此,顧準提出了議會制的間接民主和兩黨制的想法。顧準在《漫談民主》一文中闡述了議會的重要性——“唯有有了真正的議會,不僅政策受到監(jiān)督,日常行政也可以受到監(jiān)督”同上書,第387頁。同上書,第387頁。同上書,第391頁。關鍵詞之三:資本主義解決“娜拉出走后怎樣”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民主,之二是現(xiàn)代化。顧準是在1968年初,認真閱讀了羅斯托的《經濟成長的階段》一書后,開始接受并使用“現(xiàn)代化”這一概念的。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33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33頁。顧準:《關于原始積累和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筆記》,載《顧準文稿》,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349頁。其實,顧準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研究是是通過研讀馬克思的《資本論》開始的。1955年,顧準在黨校學習,其中政治經濟學的內容是《資本論》摘要。顧準在自述中說:“到那時為止,我還沒有系統(tǒng)讀完《資本論》,感謝他的講課,推動我通讀了幾遍《資本論》,這也是我系統(tǒng)地讀馬恩著作的開始。”顧準:《顧準自述》,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顧準:《顧準自述》,陳敏之、顧南九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頁。為什么資本主義最早在英國產生?顧準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究。在《關于原始積累和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筆記》中,顧準得出結論,“在英國產生出資本主義來,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單獨一個因素都不能達到這種結果”顧準:《顧準文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顧準:《顧準文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頁。同上書,第225頁。不過,由于時間、精力有限,顧準對資本主義的研究并不全面深入,重點在于探究了資本主義在英國產生的原因。(三)評價顧準——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堅守顧準一生歷經坎坷,卻堅持不懈奮斗,在極其艱苦的環(huán)境下也能堅持探索、研究與思考。顧準一生的兩次轉變,可以說都是為了救國。第一次轉變,顧準堅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唯一的前途和希望”,因而在職業(yè)上升期毅然選擇投身革命,為救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第二次轉變,顧準反思現(xiàn)實,借用魯迅“娜拉出走后怎樣”的命題,試圖探索出革命后的中國將往何處去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理論見解。觀其一生,滿懷愛國報國熱情,卻遭受各種打擊;生活境遇困頓,卻仍堅持探索救國之路,堅持自己思想的獨立性,體現(xiàn)了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堅守。四、殷海光思想梳理(一)殷海光生平——五四之子,一心救國殷海光的經歷對他的人格性情的養(yǎng)成和思想志業(yè)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因而,在探討殷海光的思想之前,先梳理他的人生經歷。我把殷海光的人生經歷分為三個階段:早年求學,投筆從戎,潛心學術。早年求學殷海光,本名殷福生,1919年12月5日出生在湖北省黃岡縣回龍山鎮(zhèn)殷家樓村。黃岡地處鄂東,一直是個人杰地靈、名人輩出的地方。殷海光的家庭是一個“經濟破產,思想新舊雜糅的大家庭”陳平景:《殷海光傳記》,載陳鼓應:《春蠶吐絲——殷海光最后的話語》,臺灣:臺灣遠景出版社1979年版,第171頁。轉引自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陳平景:《殷海光傳記》,載陳鼓應:《春蠶吐絲——殷海光最后的話語》,臺灣:臺灣遠景出版社1979年版,第171頁。轉引自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36頁。同上書,第39頁。值得一提的是殷海光出生的年代——五四運動狂飆突進的年代。1919年5月4日,以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為導火索,五四運動爆發(fā)。五四運動既是一場愛國運動,也是一場傳播科學和民主的啟蒙運動。“救亡”的思想培育了那個時代的人的愛國救國熱情,“啟蒙”則給那個時代的人以新知識、新思想的熏陶和教育。作為“五四之子”的殷海光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因而生命中抹不去兩個關鍵詞:愛國救國——殷海光的一生都在為救國而努力;文化新人——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殷海光小學畢業(yè)后,到武昌讀中學。那時武昌的中學教育已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單純的四書五經的教育,而是包含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化、外國語、歷史、地理、博物、理化、圖畫、法制及財政、體操等科目教育部編,《中國第一次教育年鑒》,“丙編·教育概括”,第190-191教育部編,《中國第一次教育年鑒》,“丙編·教育概括”,第190-191頁。轉引自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頁。1936年秋天,高中畢業(yè)的殷海光只身前往北平求學。清華大學哲學系的教授金岳霖給予了他很大的幫助與鼓勵,不僅出資維持他的生活,還帶他結識一些著名學者;金岳霖的寬容、隨和也感染著他。此間,殷海光還結識了北大哲學系教授熊十力,他的獨斷、偏激的性格也對殷海光產生了很大影響。1937年,準備了一年的殷海光準備報考清華大學哲學系,然而就在這時,盧溝橋事變爆發(fā),中日戰(zhàn)爭全面拉開了序幕。戰(zhàn)火紛飛,時局動蕩,殷海光的求學夢化為泡影,不得不返回家鄉(xiāng)。1938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南遷至昆明,組成西南聯(lián)合大學。同年,殷海光進入西南聯(lián)大哲學心理學系就讀。西南聯(lián)大良好的學術氛圍為殷海光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同時,志同道合的老師和同學也對殷海光產生了深刻影響。在給盧鴻材的信中,殷海光寫道:“在昆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的歲月里,和我心靈契合的老師和同學隨時可以碰見……現(xiàn)在,我回憶起來,總覺得‘夢魂不到關山難’!內心說不出的想念。”殷海光:《致盧鴻材》,賀照田編《殷海光書信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殷海光:《致盧鴻材》,賀照田編《殷海光書信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第319頁。當然,在西南聯(lián)大求學七年,對殷海光影響最大的還是老師金岳霖。正如殷海光所說:“他不僅是一位教授邏輯和英國經驗論的教授而已,并且是一個道德感極強烈的知識分子。昆明七年的教誨,嚴峻的論斷,以及道德意識的呼吸,現(xiàn)在回想起來實在是鑄造了我的性格和思想生命?!币蠛9猓骸吨铝重股罚R照田編《殷海光書信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殷海光:《致林毓生》,賀照田編《殷海光書信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第185頁。在西南聯(lián)大的七年,殷海光學到了知識,結識了良師益友,道德意識也受到了老師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人格性情在這里養(yǎng)成,思想生命從這里開始。投筆從戎1944年10月24日,蔣介石發(fā)表《告知識青年從軍書》,號召知識青年奮起從軍,以身許國。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頁。受宣傳鼓舞,西南聯(lián)大的學生積極報名從軍,這其中也有殷海光。殷海光當時正在讀研究生二年級,還沒有完成學業(yè),便滿懷愛國熱情和一腔熱血,投筆從戎,成為“全國第一個從軍的研究生”王中江:《煉獄——殷海光評傳》,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頁。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頁。王中江:《煉獄——殷海光評傳》,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頁。退伍的殷海光輾轉來到重慶,在國民政府要員潘公展主持的獨立出版社謀到一份編輯工作。不久,他以一本《中國國民黨之危機》的小冊子得到了國民黨黨員王道的賞識,遂搬至任家花園——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的編審室所在地。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梁寒操對殷海光也頗為器重,把他留在中央宣傳部做編審工作。此后,殷海光安心做研究工作。也就在這一時期,殷海光結識了與他志同道合的徐復觀。隨著中國共產黨的壯大,殷海光開始“系統(tǒng)地向中共挑戰(zhàn)”。他撰寫了《中國共產黨氣象學》,在黃少谷主持的《掃蕩報》上連載;又撰寫了《光明前之黑暗》,于1945年12月出版。在此書的前言中殷海光寫道:“一九二七年以來,我們的政府和人民一直為這種勢力所困擾,而無以自拔。”殷海光:《光明前之黑暗》,《殷海光全集》第殷海光:《光明前之黑暗》,《殷海光全集》第1卷,第122頁。轉引自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頁。1946年秋,殷海光前往南京。憑著豐富的學識,經人推薦他進入金陵大學教書;又因為才學頗具和極端反共,他被攬入《中央日報》任主筆。這時的殷海光,徘徊于學術與政治之間。在擔任《中央日報》主筆的日子里,殷海光繼續(xù)撰寫文章批評中共,但對于國民黨的態(tài)度卻有了變化——不再一味擁戴崇拜,而是對某些現(xiàn)象提出批評。殷海光對國民黨一直抱有很大的期望,認為國民黨能夠救中國。然而,接觸得多了,希望慢慢變成了失望。在1948年9月發(fā)表的《我們走哪條路?》一文中,殷海光憤然批評道:“國民黨的作風是這樣令人憎惡,國民黨的領導如此錯誤,跟著這個樣子的國民黨跑,會有什么前途?”殷海光:《我們走哪條路?》,《殷海光全集》第殷海光:《我們走哪條路?》,《殷海光全集》第11卷,第7-8頁。1949年1月,殷海光攜夏君璐前往臺灣,仍擔任《中央日報》主筆,后又受邀擔任《民族報》總主筆;4月,解放軍渡江戰(zhàn)役成功,占領南京,國民政府遷至廣州;10月,新中國成立;12月,國民黨中央機關正式遷往臺灣。因為種種原因,殷海光于1949年8月離開《中央日報》,轉而在臺灣大學教授邏輯學,并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之一。同時,他也為《民主評論》、《自由世紀》等刊物撰稿。同年11月,《自由中國》半月刊在臺北正式創(chuàng)刊,殷海光成為編輯部成員之一。從此,《自由中國》成為殷海光思想的主陣地。1952年,34歲的殷海光與夏君璐結婚。1954年,殷海光升任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1957年升任教授。歷史還是發(fā)展到了1960年,由于《自由中國》不斷挑戰(zhàn)臺灣國民黨當局的權威,9月4日,雷震被捕;隨后,《自由中國》???。幸免于難的殷海光為救雷震,對臺灣國民黨當局公開抗議,但仍無濟于事。自此,殷海光再無處論政,甚至“連臺大學生刊物也不能刊登殷海光的文章”,被迫轉向學術。以上部分參見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以上部分參見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附錄一:殷海光生平、著作年表,第309-340頁。3、坎坷晚年在“雷震案”中,顧慮到殷海光在學術界的重要地位和聲望,國民黨當局沒有將他逮捕。然而,殷海光始終是國民黨當局的眼中釘,欲除之而后快。1961年,國民黨特務的“除三害”計劃出爐,企圖設計陷害殷海光。然而,這個陰險的計劃最終被殷海光的學生胡學古識破,胡被捕入獄。1962年11月,《文星》第52期上刊登了李敖的《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頁。,列出了中國文化人的11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頁。同上書,第257頁。然而,實際上殷海光并沒有參與論戰(zhàn),他在給林毓生的信中說:“據(jù)道路傳聞,說在西化派這一方面,是我在后面調度??龋∵@真是天大的冤枉。年來我形同隱居,不問外事,報也不看了。除教書糊口外,我唯一努力的工作就是完成中國近代思想史。哪有空去攪這趟混水!”殷海光:《致林毓生》,賀照田編《殷海光書信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第137頁。當然,說殷海光在殷海光:《致林毓生》,賀照田編《殷海光書信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第137頁。同上書,第137頁。1966年,殷海光住宅受到特務嚴密監(jiān)視,為避免株連學生,閉門謝客。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附錄一:殷海光生平、著作年表,第346頁。然而,更殘酷的打擊還在后面。就在這段時間,在臺灣大學和其他學校同時出現(xiàn)了一種宣言,主要內容是批駁費正清等在美國國會的證詞,指其為“助匪”、“犯罪”。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頁。表面上,這份宣言采取“自由簽名”的方式,而實際上,這是國民黨測驗文化工作者忠誠度的一個手段。1400多名文化工作者,不管出于何種原因,在宣言上簽了名。然而倔強的殷海光“實在不屑這種可笑的把戲”,拒絕簽名,校方黨部人員的勸說也動搖不了他。同年8月5日,教育部去函臺大,擬聘請殷海光為“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員。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頁。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頁。先是《自由中國》停刊,失去了發(fā)言場所;再是被迫離開臺大,與青年學子隔離;加之沒有工作,生活沒了來源,殷海光在精神和肉體上受到了雙重打擊。然而災難并沒有結束。1967年4月,殷海光被查出患有胃癌。此時的殷海光可謂貧病交加。5月,他的海內外學生籌資資助他在臺灣大學醫(yī)院進行了手術治療。被迫離開臺大后,殷海光一直努力離開臺灣,但始終未果。1968年,殷海光胃癌復發(fā);1969年6月,病情惡化;9月16日,殷海光帶著遺憾離世。(二)殷海光思想——思想啟蒙,理論建構本文要探討的殷海光的救國思想,主要是他的自由主義思想和文化觀。盡管殷海光在邏輯學等方面也頗有造詣,但本文不探討他這些方面的成就。殷海光的自由主義思想的產生及內容,我認為可以概括為兩個“走向”:從背景走向前臺(借用章清在《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中的說法),從思想啟蒙走向學理構建。這兩個“走向”也反映了殷海光自由主義思想的兩個階段。1、第一階段——從背景走向前臺 國內學者章清認為,殷海光的自由主義思想“從背景走向前臺”是在1952-1953年。從這時起到1960年,是殷海光自由主義思想的第一階段。1953年,殷海光開始接觸新古典自由主義大師哈耶克的著作,并翻譯了《到奴役之路》一書。哈耶克的思想對殷海光自由主義思想的形成,影響不可謂不深刻。在這一階段,殷海光思想最大的特點在于啟蒙性,在《自由中國》上發(fā)表多篇文章,沿襲“五四”傳統(tǒng),以民主與科學的呼吁啟迪民眾。殷海光的自由主義思想包含三個關鍵詞:自由民主,科學,反傳統(tǒng)。關鍵詞一:自由民主殷海光的自由主義思想在內容上有兩大特色:其一,政治民主重于經濟平等;其二,將民主政治落實于基本人權;其三,反對極權政治。起先,與臺灣大多數(shù)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一樣,殷海光將政治民主、經濟平等設想為解決中國問題的不二法門。然而,在政治民主與經濟平等兩者不能兼顧的情況下,何者更為重要呢?1952年6月,殷海光撰寫了《我為什么反共?》一文,在這篇文章中,殷海光探討這樣一個問題——今日中國政治上亟應把握的重點究竟是“政治民主”還是“經濟平等”?經過對西方政治哲學的研讀,對中國政治動亂的反思,他得出的結論是:“在中國的現(xiàn)在,政治民主重于經濟平等。沒有政治民主,一切都無從談起?!币蠛9猓骸段覟槭裁捶垂??》,《殷海光全集》第11殷海光:《我為什么反共?》,《殷海光全集》第11卷,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259頁。那么,什么是政治民主?廣泛涉獵西方著作的殷海光將民主與自由聯(lián)系起來,把民主政治落實于個人自由,落實于基本人權。在1954年1月殷海光發(fā)表的《政治組織與個人自由》一文中,殷海光詳細介紹了他對個人自由的看法。首先,個人自由是什么?殷海光認為,個人自由“是每個人所能實實證證地感受到的那些基本人權,例如言論自由、學術自由、行動自由、住居自由、建構自由等等”,而且這些個人自由是同人的生命一樣“不可渡讓和剝奪的”殷海光:《政治組織與個人自由》,《殷海光全集》第11卷,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298殷海光:《政治組織與個人自由》,《殷海光全集》第11卷,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298頁。同上書,第327頁。同上書,第331頁。1955年,殷海光發(fā)表了《民主的試金石》一文,他在文中強調:“在民主制度下,個人不能被視作任何達到目標的工具:每一活生生的個人之本身就是終極的目標。”殷海光:《民主的試金石》,《殷海光全集》第殷海光:《民主的試金石》,《殷海光全集》第11卷,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355頁。從上述兩篇文章可見,殷海光將個人的基本權利和個人自由作為政治民主的基石。在殷海光的生平介紹中,可以知道他一生堅持反對中國共產黨。在1952年發(fā)表的《我為什么反共?》一文中,殷海光明確表示:“我反共的理由,簡單地說,只有這一句話:反對極權政治。”殷海光:《我為什么反共?》,《殷海光全集》第11殷海光:《我為什么反共?》,《殷海光全集》第11卷,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259頁。1952年,蔣介石主導的“國民黨改造運動”宣布完成,國民黨逐漸走向專制極權。國民黨的一黨專政、黨化教育引起了殷海光的極大反感,他拿起筆,對國民黨進行嚴厲批判。1956年,國民黨教育部長張其昀發(fā)表題為《民主政治的三大真諦》的演講,提出“民主政治的三大真諦,一曰愛民,二曰教民,三曰養(yǎng)民”張其昀:《民主政治的三大真諦》,《政論周刊》第88期。轉引自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張其昀:《民主政治的三大真諦》,《政論周刊》第88期。轉引自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134頁。殷海光:《教育部長張其昀的民主觀》,《殷海光全集》第11卷,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413頁。1957年,《自由中國》推出“今日的問題”時事評論專欄,殷海光在這一專欄里言辭激烈地批評了國民黨的專制,發(fā)表了包括《反攻大陸問題》、《關于“反攻大陸問題”的問題》、《自由民主是反共的活路》、《認清當前形勢,開展自新運動》、《自由中國之路》等一系列文章。在這些文章中,殷海光指責國民黨政府一黨專政,破壞民主自由。此后,他又針對國民黨的黨化教育撰寫了《我們的教育》、《請勿濫用“學術研究”之名》、《學術教育應獨立于政治》、《科學教育的基本知識》等一系列文章,指責國民黨的黨化教育,政治壓制學術。關鍵詞二:科學民主的實現(xiàn)還有賴于科學的支持。五四運動時期,“民主”與“科學”成為口號,深入人心。以“五四的兒子”自謂的殷海光,在強調民主的同時,自然也少不了科學。1955年,殷海光發(fā)表《論科學與民主》一文,強調“民主與科學二者,猶人之左右兩腿,缺一不可”。一方面,“民主必須科學”,民主的養(yǎng)成需要要科學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科學必須民主”,科學要在民主的制約下正常發(fā)展。在這里,殷海光強調的科學,指的是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精神,科學的態(tài)度。關鍵詞三:反傳統(tǒng)殷海光的反傳統(tǒng)觀念深植于他的思想,與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的關系。在給林毓生的信中,殷海光曾經談道:“當我童少年時,家道已經中落,但是長一輩的人還要擺出一副架子,說話矯揉造作,室屋之里充滿理學式的虛偽。我簡直討厭透了!這成為我日后不分青紅皂白地反傳統(tǒng)文化的心理基礎?!币蠛9猓骸吨铝重股?,賀照田編《殷海光書信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殷海光:《致林毓生》,賀照田編《殷海光書信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第184頁。殷海光所反對的傳統(tǒng),其中之一便是以道學為代表的傳統(tǒng)哲學。殷海光“平生思想上最大的敵人就是道學”殷海光:《當街接吻》,《殷海光全集》第9卷,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殷海光:《當街接吻》,《殷海光全集》第9卷,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39頁。轉引自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154頁。張春林:《殷海光政治哲學思想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頁。殷海光反對的傳統(tǒng)之二,便是中國產同代表的專制主義。當時的臺灣,國民黨實行黨化教育,強化對人民的思想控制。深受西方思想的影響,殷海光尤其推崇個人自由,思想自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曾毫不客氣地指出:“目前在臺灣的黨化文化是從舊有文化里取材的,而且二者互為表里:黨化文化是表,舊有文化是里?!币蠛9猓骸懂斀纸游恰?,《殷海光全集》第殷海光:《當街接吻》,《殷海光全集》第9卷,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39-40頁。轉引自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160頁。殷海光反對的傳統(tǒng)之三,便是以徐復觀為代表的知識分子主張的新儒家思想。自由主義思想與新儒家思想的交鋒集中在兩個陣地——宣傳自由主義的《自由中國》和宣傳新儒家的《民主評論》。雙方論戰(zhàn)的焦點集中在以下幾處:第一,對“自由”的定義。以殷海光為首的自由主義者傾向于“消極自由”,而徐復觀傾向于“積極自由”。第二,關于如何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問題。殷海光認為傳統(tǒng)文化中存在阻礙自由與民主發(fā)展的因素,因而必須揚棄傳統(tǒng)文化(但不是全盤否定)。新儒家則認為一切新文化的建立必須立足于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之上,即所謂的“返本以開新”的觀點。雙方就這些問題針鋒相對。1957年,殷海光發(fā)表《重整五四精神》社論,評價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實如一垂危的老人,只要一點細小的偶然因素,就可致其死亡”。張春林:《殷海光政治哲學思想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張春林:《殷海光政治哲學思想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頁。第二階段——從思想啟蒙走向學理構建1960年“雷震案”后,《自由中國》???,甚至連臺大學生刊物也不能刊登殷海光的文章。失去論政的平臺,殷海光潛心學術,過著“隱居”一般的生活。靜下心來有助于進行思考和反思,也就在這以后,殷海光才開始反思自己的自由主義思想,反思自由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發(fā)展,并發(fā)現(xiàn)了諸多缺陷和不足。國內學者何卓恩認為,殷海光個人的自由主義思想是理想型的,因而存在內在沖突,包括自由與獨斷的沖突,漸進與激進的沖突,道德精神與反傳統(tǒng)的沖突,西化與戀舊的沖突,個人主義與同胞愛的沖突等。殷海光反思過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自由主義思想寬泛空疏,距離成熟還有一段距離。在致盧鴻材的信中,殷海光寫道:“我對我過去的寫作,相當?shù)氖ヅd趣了。我甚至往往對半年以前的作品不滿。我認為我過去的寫作,除了文筆鋒利及思想快捷以外,在內容方面距離成熟還遙遠得很……我常常對人說,清末以來胡適等知名人物的著作,絕大部分只有‘歷史的價值’,很少有‘學術的價值’。我這樣批評別人的著作,我自己的寫作何嘗不也是如此?”殷海光:《致盧鴻材》,賀照田編《殷海光書信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殷海光:《致盧鴻材》,賀照田編《殷海光書信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第307頁。對于自由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殷海光認為,中國的自由主義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調”的問題。所謂先天不足,是指中國社會沒有自由主義的傳統(tǒng)。自由主義是由嚴復、胡適等人從西方引介進來的,卻找不到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契合點,缺乏根生長的根基。所謂后天失調,是指中國的自由主義者并沒有將自由主義系統(tǒng)化,也沒有結合傳統(tǒng)文化將其本土化,學理根基不牢。而且中國的環(huán)境不適合自由主義的生長。關鍵詞一:學理構建自己思想的浮泛空疏,中國自由主義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調”,加之其他一些原因如哈耶克、波普思想的影響,促使殷海光開始著重自由主義的學理構建。這一階段,如國內學者何卓恩所說,殷海光建立了“理知的自由主義”。首先,他擴大了自由的內涵。殷海光加入了“潛在的自由”、“外部自由”和“內心自由”等概念,將之劃入自由的范圍之內。其次,因海關談到了自由的相對性的問題,相對于權力而存在,受到權力的限制。第三,理清了自由與民主、自由與平等的關系,而不是向以前一樣混為一談。第四,殷海光探討了如何落實自由,即維持自由的條件,多受殷海光和波普思想的影響。關鍵詞二:自由主義本土化所謂自由主義本土化,也就是西方自由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晚年的殷海光已不似先前那般反對傳統(tǒng)文化,而是理性地發(fā)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值得稱道的優(yōu)點。如果說早年殷海光對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是“棄”的話,現(xiàn)在的態(tài)度則是“揚”。他終究做到了揚棄。在《中國文化的展望》一書中,已經顯示了殷海光對傳統(tǒng)文化態(tài)度的轉變。他提出要“從自己的文化和道德出發(fā)向世界普遍的文化和道德整合”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第699-700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第699-700頁。轉引自何卓恩:《殷海光與中國近代自由主義》,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231頁。在給林毓生的信中,顧準談道:“自‘五四’以來,中國的學術文化思想,總是在復古、反古、西化、反西化、或并盤式的折中這一泥沼里打滾,展不開新的視野,拓不出新的境界?!币蠛9猓骸吨铝重股?,賀照田編《殷海光書信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第184殷海光:《致林毓生》,賀照田編《殷海光書信集》,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第184頁。他又說:“胡適之流的學養(yǎng)和思想的根基太單薄。以‘終生崇拜美國文明’的人,怎能肩負起中國文藝復興的領導責任?”同上書,第185頁。他決定親自對這個問題下功夫研究。然而,當時的殷海光已被癌病產生,縱使有這樣的問題意識,也難以真正付諸研究。終究,沒有得到這一問題的答案,1969年9同上書,第185頁。(三)評價殷海光——一心救國的民主斗士與其稱殷海光為知識分子,我認為不如稱他為“斗士”,一心救國、捍衛(wèi)民主自由的斗士。早年只身求學,接受新式教育,開闊了他的思想。國難當頭之時,毅然中斷學業(yè),投筆從戎??箲?zhàn)勝利后進入國民黨中央機構工作,發(fā)表反共言論,為黨國貢獻自己的才華和能量。在目睹國民黨的極權政治后,大膽提出批判,毅然與之決裂。在《自由中國》發(fā)文,用民主和科學給民眾啟蒙。失去論政平臺后又潛心探討自由主義學理構建和本土化的問題。這一切的轉變,貫穿著一條線索——愛國。愛國的熱情支持著他投筆從戎,效忠黨國;對國家深沉的責任感給予了他批判國民黨極權政治、捍衛(wèi)自由民主的勇氣與力量。殷海光人生的第二條線索——捍衛(wèi)民主自由。殷海光堅持反共是因為反對極權政治,到臺灣后撰文批判國民黨并與之決裂也是因為反對極權政治。不懼權勢,不懼威脅,即使生活困頓也要堅持自己的思想,即使遭受迫害也不向國民黨屈服——殷海光不愧為一心救國的民主斗士。五、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回顧顧準和殷海光的生平,梳理他們的思想,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雖然選擇的人生道路不同——顧準忠于中國共產黨,殷海光跟隨國民黨前往臺灣,但是生平經歷卻有著很大的相似性;他們雖然宣揚的思想不同——顧準的思想屬于何種流派至今還存在爭議,殷海光是典型的自由主義者,但他們的思想當中又有著很多相似和契合的部分。正所謂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一)人生經歷顧準和殷海光在人生的兩次重大轉折上有很大的相似性。1、人生中的第一次轉折——投身革命與投筆從戎九一八以后的民族危機,激起了顧準的愛國熱情;他認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唯一的前途和希望,因而義無反顧地投身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中,為挽救民族危亡貢獻自己的力量??谷諔?zhàn)爭的全面爆發(fā)讓殷海光體會到了國難當頭滋味,在蔣介石《告知識青年從軍書》的號召下,還沒有完成學業(yè)的他毅然決然投筆從戎,希望上陣殺敵,保家衛(wèi)國。盡管兩人選擇的方向不同——顧準選擇了共產黨,殷海光選擇了國民黨,但他們都懷著同樣的愛國熱情,抱著一個共同的目的:救亡圖存。2、人生中的第二次轉折——懷疑與背離顧準之前一直篤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唯一的希望,并堅定地信仰馬克思主義,思想具有理想主義色彩。政治上的失利讓他有機會學習和思考。1956年在黨校學習期間及之后,通過對馬克思原著的閱讀,以及對西方歷史、哲學、政治等方面的書籍的廣泛涉獵,他開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馬克思主義,對它的真理性產生了懷疑。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秘密報告的揭露,讓顧準產生了“幻滅”的感覺;中國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的顯現(xiàn),促使他對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前途產生了懷疑。之后,顧準堅持探索,探索革命之后的中國應該往何處去,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到達想去的目的地,并最終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殷海光早年擁護蔣介石,并成為國民黨的反共先鋒。前往臺灣后,殷海光對國民黨走向專制極為不滿,因而在《自由中國》不斷發(fā)表批判國民黨的偽民主觀、宣揚西方民主自由思想、挑戰(zhàn)國民黨權威的文章,最終與國民黨徹底背離和決裂。(二)思想內涵1、民主顧準和殷海光都倡導民主,這是兩人思想的相通之處。然而,事實上顧、殷二人在民主方面的思想存在著較大差異。首先,民主制度與民主觀念的差異。顧準對中國文革時期“大民主”的現(xiàn)象進行反思,探索西方民主的起源——希臘的民主制度,并提出中國實行民主的制度設想——議會制的間接民主和兩黨制。與顧準不同,殷海光更強調的是民主觀念。他對“民主”這一概念的內涵作了界定,將民主與個人基本權利和自由聯(lián)系在一起,批判了國民黨的偽民主觀??梢哉f,顧準的民主思想是具體的,殷海光的民主思想是抽象的。其次,探索和啟蒙的區(qū)別?!叭础敝斜怀蜂N一切職務給了顧準極大打擊,卻同時也給了他一個冷靜思考的機會。社會需要一個冷靜的旁觀者,當眾人都參與到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時候,尤其如此。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