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數(shù)學(xué)統(tǒng)考二輪復(fù)習(xí)第二部分專題3立體幾何第2講空間位置關(guān)系的判斷與證明教師用書教案理_第1頁
2025屆高考數(shù)學(xué)統(tǒng)考二輪復(fù)習(xí)第二部分專題3立體幾何第2講空間位置關(guān)系的判斷與證明教師用書教案理_第2頁
2025屆高考數(shù)學(xué)統(tǒng)考二輪復(fù)習(xí)第二部分專題3立體幾何第2講空間位置關(guān)系的判斷與證明教師用書教案理_第3頁
2025屆高考數(shù)學(xué)統(tǒng)考二輪復(fù)習(xí)第二部分專題3立體幾何第2講空間位置關(guān)系的判斷與證明教師用書教案理_第4頁
2025屆高考數(shù)學(xué)統(tǒng)考二輪復(fù)習(xí)第二部分專題3立體幾何第2講空間位置關(guān)系的判斷與證明教師用書教案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專題3第2講空間位置關(guān)系的推斷與證明空間線、面位置關(guān)系的推斷授課提示:對應(yīng)學(xué)生用書第30頁考情調(diào)研考向分析主要考查與點、線、面位置關(guān)系有關(guān)的命題真假推斷和求解異面直線所成的角,題型主要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的形式出現(xiàn),解題要求有較強的空間想象實力和邏輯推理實力.1.空間線面位置關(guān)系的推斷.2.異面直線所成角.3.線面角.[題組練透]1.在下列命題中,不是公理的是()A.平行于同一個平面的兩個平面相互平行B.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C.假如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nèi),那么這條直線上全部的點都在此平面內(nèi)D.假如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解析:選項A是由公理推證出來的,而公理是不須要證明的.答案:A2.(2024·張家口、滄州模擬)已知直線a,b和平面α,a?α,則b?α是b與a異面的()A.充分不必要條件B.必要不充分條件C.充要條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解析:由題意,若直線b不在平面α內(nèi),則b與a相交或b∥a,不確定有b與a異面,反之,若b與a異面,確定有直線b不在平面α內(nèi),即b?α是b與a異面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故選B.答案:B3.(2024·南寧模擬)如圖所示,長方體ABCD-A1B1C1D1的棱AB和A1D1的中點分別為E,F(xiàn),AB=6,AD=8,AA1=7,則異面直線EF與AA1所成角的正切值為()A.eq\f(7,5) B.eq\f(5,7)C.eq\f(5\r(74),74) D.eq\f(7\r(74),74)解析:作FG⊥AD,垂足為G,連接EG,因為FG∥AA1,所以∠EFG為異面直線EF與AA1所成的角(或補角),且tan∠GFE=eq\f(EG,FG),因為EG=eq\r(32+42)=5,F(xiàn)G=AA1=7,所以tan∠GFE=eq\f(5,7).故選B.答案:B4.(2024·湘潭模擬)已知四棱錐P-ABCD的底面邊長都為2,PA=PC=2eq\r(3),PB=PD,且∠DAB=60°,M是PC的中點,則異面直線MB與AP所成的角為________.解析:如圖所示,連接AC與BD相交于N,則MN∥PA,依據(jù)異面直線所成角的定義,可得MB,AP所成的角為∠NMB或∠NMB的補角,由題意,在△MNB中,NB=1,MN=eq\r(3),BN⊥MN,則tan∠NMB=eq\f(NB,MN)=eq\f(\r(3),3),所以∠NMB=30°.答案:30°[題后悟通]1.推斷與空間位置關(guān)系有關(guān)命題真假的3種方法(1)借助空間線面平行、面面平行、線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zhì)定理進行推斷.(2)借助空間幾何模型,如從長方體模型、四面體模型等模型中視察線面位置關(guān)系,結(jié)合有關(guān)定理,進行確定或否定.(3)借助于反證法,當(dāng)從正面入手較難時,可利用反證法,推出與題設(shè)或公認的結(jié)論相沖突的命題,進而作出推斷.2.用平移法求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的三步法(1)一作:依據(jù)定義作平行線,作出異面直線所成的角.(2)二證:證明作出的角是異面直線所成的角.(3)三求:解三角形,求出所作的角.假如求出的角是銳角或直角,則它就是要求的角;假如求出的角是鈍角,則它的補角才是要求的角.空間線面平行、垂直關(guān)系的證明授課提示:對應(yīng)學(xué)生用書第31頁考情調(diào)研考向分析直線、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zhì)是高考中的重點考查內(nèi)容,涉及線線、線面、面面平行與垂直的判定及其應(yīng)用等內(nèi)容.題型主要以解答題的形式出現(xiàn),解題要求有較強的推理論證實力,廣泛應(yīng)用轉(zhuǎn)化與化歸的思想.1.線面、面面平行關(guān)系的證明.2.線面、面面垂直關(guān)系的證明.[題組練透]1.(2024·烏魯木齊質(zhì)檢)已知直線l⊥平面α,直線m?平面β,以下四個命題:①若α∥β,則l⊥m;②若α⊥β,則l∥m;③若l∥m,則α⊥β;④若l⊥m,則α∥β,其中正確的兩個命題是()A.①與② B.③與④C.②與④ D.①與③解析:對于①,因為直線l⊥平面α,α∥β,所以直線l⊥平面β,因直線m?平面β,所以l⊥m,故①正確;對于②,l與m異面、平行或相交,故②錯誤;對于③,因為直線l⊥平面α,l∥m,所以m⊥α,而m?β,所以α⊥β,所以③正確;對于④,當(dāng)直線l⊥平面α,直線m?平面β,l⊥m時,α、β平行或相交,故④錯誤,綜上,①與③正確,故選D.答案:D2.(2024·泰安模擬)如圖,在下列四個正方體中,P,R,Q,M,N,G,H為所在棱的中點,則在這四個正方體中,陰影平面與PRQ所在平面平行的是()解析:A中,因為PQ∥AC∥A1C1,所以可得PQ∥平面A1BC1,又RQ∥A1B,可得RQ∥平面A1BC1,從而平面PQR∥平面A1BC1B中,如圖,作截面可得平面PQR∩平面A1BN=HN.C中,如圖,作截面可得平面PQR∩平面HGN=HN.D中,如圖,作截面可得QN,C1M為兩相交直線,因此平面PQR與平面A1MC1答案:A3.(2024·北京西城區(qū)模擬)如圖,在多面體ABCDEF中,底面ABCD為矩形,側(cè)面ADEF為梯形,AF∥DE,DE⊥AD,DC=DE.(1)求證:AD⊥CE;(2)求證:BF∥平面CDE;(3)推斷線段BE上是否存在點Q,使得平面ADQ⊥平面BCE?并說明理由.解析:(1)證明:由底面ABCD為矩形,知AD⊥CD.又因為DE⊥AD,DE∩CD=D,所以AD⊥平面CDE.又因為CE?平面CDE,所以AD⊥CE.(2)證明:由底面ABCD為矩形,知AB∥CD,又因為AB?平面CDE,CD?平面CDE,所以AB∥平面CDE.同理AF∥平面CDE,又因為AB∩AF=A,所以平面ABF∥平面CDE.又因為BF?平面ABF,所以BF∥平面CDE.(3)結(jié)論:線段BE上存在點Q(即BE的中點),使得平面ADQ⊥平面BCE.證明如下:取CE的中點P,BE的中點Q,連接AQ,DP,PQ,則PQ∥BC.由AD∥BC,得PQ∥AD.所以A,D,P,Q四點共面.由(1),知AD⊥平面CDE,所以AD⊥DP,故BC⊥DP.在△CDE中,由DC=DE,可得DP⊥CE.又因為BC∩CE=C,所以DP⊥平面BCE.又因為DP?平面ADPQ,所以平面ADPQ⊥平面BCE(即平面ADQ⊥平面BCE).即線段BE上存在點Q(即BE中點),使得平面ADQ⊥平面BCE.[題后悟通]1.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zhì)(1)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a∥b?a∥α.(2)線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a∥α,a?β,α∩β=b?a∥b.(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β,b?β,a∩b=P,a∥α,b∥α?α∥β.(4)面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α∥β,α∩γ=a,β∩γ=b?a∥b.2.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zhì)(1)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m?α,n?α,m∩n=P,l⊥m,l⊥n?l⊥α.(2)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a⊥α,b⊥α?a∥b.(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4)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α⊥β,α∩β=l,a?α,a⊥l?a⊥β.空間中的翻折問題授課提示:對應(yīng)學(xué)生用書第33頁考情調(diào)研考向分析將平面圖形翻折成空間圖形,既是實際應(yīng)用問題的須要,又具有考察學(xué)生空間想象實力、邏輯推理、數(shù)學(xué)實踐、綜合分析問題實力的功能,因此,它是高考中的一種常見題型.1.翻折后空間關(guān)系的證明.2.翻折中的探究性問題.[題組練透]1.(2024·東三省三校模擬)如圖,直角梯形ABCD,∠ABC=90°,CD=2,AB=BC=1,E是邊CD的中點,△ADE沿AE翻折成四棱錐D′-ABCE,則點C到平面ABD′距離的最大值為()A.eq\f(1,2) B.eq\f(\r(2),2)C.eq\f(\r(6),3) D.1解析:由翻折過程可得,在如圖所示的四棱錐D′-ABCE中,底面ABCE為邊長是1的正方形,側(cè)面D′EA中,D′E⊥AE,且D′E=AE=1.∵AE⊥D′E,AE⊥CE,D′E∩CE=E,∴AE⊥平面D′CE.作D′M⊥CE于M,作MN⊥AB于N,連接D′N,則由AE⊥平面D′CE,可得D′M⊥AE,∴D′M⊥平面ABCE.又AB?平面ABCE,∴D′M⊥AB.∵MN⊥AB,D′M∩MN=M,∴AB⊥平面D′MN.在△D′MN中,作MH⊥D′N于H,則MH⊥平面ABD′.又由題意可得CE∥平面ABD′,∴MH即為點C到平面ABD′的距離.在RtΔD′MN中,D′M⊥MN,MN=1,設(shè)D′M=x,則0<x≤D′E=1,∴D′N=eq\r(1+x2).由D′M·MN=D′N·MH可得x=eq\r(1+x2)·MH,∴MH=eq\f(x,\r(1+x2))=eq\f(1,\r(x+\f(1,x)))≤eq\f(\r(2),2),當(dāng)且僅當(dāng)x=eq\f(1,x),即x=1時等號成立,此時D′E⊥平面ABCE,綜上可得點C到平面ABD′距離的最大值為eq\f(\r(2),2).故選B.答案:B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點D為AB的中點,DE垂直AB交AC于E,如圖①.將△ABC沿DE折起,使A到達P的位置,且使平面PDE⊥平面DBCE,連接PC,PB,如圖②.(1)若F為PB的中點,求證:DF⊥PC;(2)當(dāng)三棱錐P-DBC的體積為eq\f(8,3)時,求點B到面PEC的距離.解析:(1)證明:∵DE⊥PD,DE⊥DB,∴DE⊥平面PDB,又在圖①中BC⊥BD,DE⊥BD,∴DE∥BC,∴BC⊥平面PDB,而DF?平面PDB,∴BC⊥DF,∵DP=DB,F(xiàn)是PB的中點,∴DF⊥PB,又BC∩PB=B.∴DF⊥平面PBC,而PC?平面PBC,∴DF⊥PC.(2)設(shè)DB=m,由三棱錐P-DBC的體積eq\f(1,3)eq\b\lc\(\rc\)(\a\vs4\al\co1(\f(1,2)m·2m))m=eq\f(8,3)得m=DB=2,∴PD=DE=DB=2,PE=EC=2eq\r(2),設(shè)M是PC的中點,則EM∥DF且EM=DF=eq\r(2),PC=2eq\r(6).設(shè)點B到平面PEC的距離為h,因VB-PEC=eq\f(1,3)SPEC·h=eq\f(1,3)eq\b\lc\(\rc\)(\a\vs4\al\co1(\f(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