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六單元中國地理
第一節(jié)中國地理概況
[地理必備考點]
1.結合各類地圖,掌握我國主要
自然地理特征。
2.結合典型區(qū)域或典型實例,掌[知識體系導圖]
握我國主要人文地理特征。|人口眾多不民族|
[人L看民族|T地形、地勢I
[學科核心素養(yǎng)]|緯度、海陸位置1
疆
I四至點、海域7域卜氣候|
和
區(qū)域認知:對我國典型區(qū)域的自然中國地
I眾多的鄰國下8理概況■I河流|
地理特征進行認知,并進行區(qū)域定區(qū)
個省級[_
34劃T自然資源|
行政區(qū)
位;了解我國自然資源、農業(yè)、工|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鹿]
業(yè)及交通運輸網(wǎng)絡的地區(qū)分布。I農業(yè)I|工業(yè)||交通運輸|
綜合思維:通過我國區(qū)域圖、統(tǒng)計
圖資料,從整體性、差異性角度分
析區(qū)域的自然環(huán)境要素及其相互
關系。
一、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qū)劃
1.中國的疆域
最北端:漠河縣北端黑龍江主
航道中心線上(約53。心
70°80°90°100°110°120°130°140°
最西端:帕
米爾圖原
(約73。£)
沙(約*N)
⑴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
①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熱帶。
②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背靠亞歐大陸。
<名師指津〉
?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兩方面描述中國疆域特點
(1)從緯度位置看,中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屬
于北溫帶,南部少數(shù)地區(qū)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
區(qū)才有類似寒帶的終年冰雪帶。
(2)從海陸位置看,中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一一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
入到亞歐大陸的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一一太平
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摇?/p>
(2)遼闊的疆域
①領土: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②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黃海,c
東海,d南海。
(3)眾多的鄰國
①陸上14個:A朝鮮,B俄羅斯,C蒙古,D哈薩克斯坦,E吉爾吉斯斯
坦,F(xiàn)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I尼泊爾,J不丹,K曳度,L緬
甸,M老報,N越南。
②隔海相望6個: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2.行政區(qū)劃
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其中23個省,&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2個特
別行政區(qū)。
二、中國地形
1.地形、地勢
[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⑴特征I地形:復雜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
⑵主要山脈
東西走向a天山一陰山、昆侖山一b秦嶺、南嶺
c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d巫山一雪峰山、長白山一e武
東北—西南走向
夷山、f臺灣山脈
西北一東南走向g祁連山、阿爾泰山
南北走向h賀蘭山、橫斷山脈
弧形山脈i喜馬拉雅山
?我國地勢特點對自然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
(1)西高東低的地勢使海洋的暖濕氣流能夠順著地勢深入,帶來豐沛降水。
⑵西高東低的地勢使我國的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淌,溝通了我國東部和西
部、沿海和內陸。(3)階梯狀的地勢特征使得階梯交界處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
2.主要地形區(qū)?
(1)四大高原
高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世界最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
以畜牧業(yè)為主;種植業(yè)主要分
上;多高大山脈;雪山連綿,
青藏高原布于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河水谷
冰川廣布,湖泊眾多,江河源
地;人口稀少
頭
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地形
內蒙古
平坦開闊;自東向西由植被類草原畜牧業(yè),灌溉農業(yè)
高原
型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
世界最廣的黃土分布區(qū);水土
以谷子為主的旱作農業(yè);以煤
黃土高原流失嚴重:地表千溝萬壑,支
炭為主的能源開發(fā)
離破碎
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從2
“壩子”農業(yè);交通落后,制約
000米降到1000米;地表崎嶇,
云貴高原經(jīng)濟發(fā)展;旅游資源豐富;少
石灰?guī)r廣布;喀斯特地貌發(fā)育
數(shù)民族分布廣?
O
?填圖繪圖:填出下圖字母所示地形區(qū)的名稱
高原: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C黃土高原、D云貴高原
盆地:E塔里木盆地、
F準嘴爾盆地、G柴達木盆地、H四川盆地
平原:I東北平原、J華北平原、K長江中下游平原
?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的原因
石灰?guī)r廣布,可溶性強;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崎嶇,水流較
快,侵蝕作用強。
?壩子:我國云貴高原上的局部平原的地方名稱。主要分布于山間盆地、
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帶,壩上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云
貴高原上農業(yè)興盛,人口稠密的經(jīng)濟中心。
(2)四大盆地
盆地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內有我
國最大的沙漠一一塔克拉瑪干綠洲農業(yè),種植棉花和葡萄等;
塔里木盆地沙漠,它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動人口和城市沿盆地邊緣呈環(huán)狀
沙漠。內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分布;油氣資源豐富
壁
綠洲農業(yè),種植春小麥、甜菜;
準嘎爾盆地內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人口和城市沿盆地邊緣呈環(huán)狀
分布;油氣資源豐富
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內陸高
礦產資源開發(fā),青藏鐵路沿線
柴達木盆地原盆地;西部多戈壁、沙漠;
將要崛起的經(jīng)濟區(qū)
東部多沼澤、鹽湖
低山丘陵起伏,海拔在500米農業(yè)較發(fā)達,成都平原是重要
四川盆地左右;只有成都平原較為平坦;的商品糧基地;人口、城市密
紫色土廣布集;天然氣、水能豐富
(3)三大平J原?
平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海拔大
多在200米以下,地勢坦蕩;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
東北平原
肥沃的黑土;多沼澤地;煤、的商品糧基地
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
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勢平全國重要的商品棉、油生產基
華北平原
坦,又稱黃淮海平原:黃土、地;人口眾多,經(jīng)濟發(fā)達;中
鹽堿地分布廣,旱澇、風沙災低產田需改良
害多
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基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東西狹長,海拔低,河湖密布“魚米之鄉(xiāng)”;長江沿岸經(jīng)濟
地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主要平原的分布特點及產生的影響
我國的平原主栗集中在東部,這里土壤肥沃,開發(fā)歷史悠久。我國絕大部
分經(jīng)濟林木,2/3以上的農業(yè)人口和耕地以及3/4以上的糧、棉、油都集中在這
里,是農業(yè)發(fā)達、城鎮(zhèn)集中、經(jīng)濟繁榮的地區(qū)。
三、中國氣候
1.氣候特征: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
2.我國氣溫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
季
分布規(guī)律形成原因
節(jié)
南暖北寒、南北溫差大,①我國跨緯度廣,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方的
漠河最冷。1月皿等溫正午太陽高度小于南方、晝長短于南方,使得北
冬
線大致經(jīng)過青藏高原東方獲得的熱量遠小于南方;②南方離冬季風源地
季
部邊緣,東至秦嶺一淮河遠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氣的影響弱于
一線北方
①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陽高度雖
然小于南方,但晝長卻長于南方,得到的光熱與
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溫差
南方相差不大;②受夏季風影響程度不同,北方
不大
晴天多,日照時間長,氣溫回升快;南方雨季長,
陰雨天多,日照時間短?
青藏高原和天山、小興安
地勢高,空氣稀薄?
嶺等山地氣溫偏低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熱,且外部氣流越過山地在
夏
吐魯番盆地最熱此下沉,增溫作用強,形成獨風;②沙漠吸熱增
季
溫快;③空氣干燥,少云,太陽輻射強
?我國氣溫年較差的地區(qū)分布規(guī)律
氣溫年較差北方大,南方?。粌汝懘?,沿海小。
?夏季,我國最低氣溫并非出現(xiàn)在緯度最高的地區(qū)
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qū)出現(xiàn)在青藏高原地區(qū),這里地勢高,氣溫低;而
我國緯度最高的東北地區(qū),雖然緯度高,但夏季白晝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角
較大,故氣溫較高。
3.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
基本特點(規(guī)律)原因影響
東南部受夏季風影
東南濕潤,愈向西
響大,降水多;西
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北內陸愈干燥;從
空間分布規(guī)律北內陸受夏季風影
內陸遞減沿海向內陸地帶性
響不明顯,降水稀
明顯??
少
夏季受來自海洋的
濕潤氣流影響,降
季節(jié)季節(jié)分配不均,降
水豐沛;冬季受來使旱澇災害頻繁,
變化水集中在5?9月
自內陸的干燥空氣夏季風強或來得
時間變
影響,降水少早,北澇南旱;夏
化
降水年際變化大,季風弱或來得晚,
年際南方較小,北方較夏季風的強弱與進南澇北旱
變化大,西北干旱地區(qū)退規(guī)律反常造成
最大
由夏季風形成的鋒
面雨帶進退規(guī)律產形成北方的春旱、
北方:降水少,雨
生的雨季決定:南夏澇,江淮地區(qū)的
降水的南北差異季短;南方:降水
方雨季開始早,結梅雨和伏旱
多,雨季長
束晚;北方雨季開,
始晚,結束早
?濕潤地區(qū)的年降水量并非都大于800毫米
三江平原雖然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但是由于緯度較高,氣溫較低,蒸
發(fā)弱,屬于濕泗地區(qū);長白山地區(qū)處于夏季風迎風坡,降水豐富,同時蒸發(fā)量
少,也屬于濕潤地區(qū)。
?填圖繪圖:讀我國干濕地區(qū)分布圖,填寫內容。
(1)干濕地區(qū)名稱:
A逗遇區(qū)、B半濕潤區(qū)、C半干旱區(qū)、D干旱區(qū)
(2)A、B以800mm年等降水量線為界;B、C以400mm年等降水量線為界;
C、D以獨mm年等降水量線為界。
?我國鋒面雨帶的推移規(guī)律。
4?5月,東南季風沿海登陸北上;6月,停留在江淮地區(qū)(形成梅雨);7~8
月,北上東北、華北地區(qū),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出現(xiàn)伏旱(受副熱帶高壓影響);9
月,冬季風增強,雨帶迅速南撤;10月,雨帶撤離大陸,雨季結束。
四、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1.內外流區(qū):a外流區(qū),b內流區(qū)。
2.我國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異?
地區(qū)河流流量汛期含沙量結冰期
東北黑龍江、水量豐富汛期較短?。ㄉ置L(緯度高,
松花江(流經(jīng)濕潤、(有春汛、夏密)位于中溫
半濕潤區(qū))汛)帶、寒溫帶)
?
水量較小
⑤海河、大(植被少,
秦嶺一淮河(流經(jīng)半濕汛期短(雨短(位于暖
①黃河、水土流失
一線以北潤、半干旱季短)溫帶)
④淮河嚴重)
區(qū))
水量豐富無(流經(jīng)亞
小(流域內
秦嶺一淮河②長江、(降水量大,汛期長(雨熱帶、熱
植被覆蓋
一線以南③珠江流經(jīng)濕潤季長)帶,冬溫在
好)
區(qū))0℃以上)
夠我國的外流河并非都流向太平洋。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額爾齊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雅魯藏布江和怒江。
?東北地區(qū)河流春汛的補給水源主要是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夏汛的補給
水源主要是雨水。
3.長江'黃河'珠江的開發(fā)與治理
長江黃河珠江
灌溉;航運:“黃金水
道”;發(fā)電:“三峽”;
引黃灌溉;發(fā)電(上中水能的梯級開發(fā);航
水利調水:“南水北調”;長
游水能的梯級開發(fā))運
江中下游平原及長江三
角洲:主要農業(yè)區(qū)
上游凌汛;下游“地
下游河口附近“咸
水害中下游洪澇災害上河"、凌汛?
潮”;中下游洪澇
?
防洪是首要任務。加固江關鍵是治沙,根本在
整治措引淡壓咸;植樹造
防大堤,興建分洪、蓄洪于加強黃土高原的
施林,保持水土
工程;營造防護林(長江中水土保持。興修水
上游防護林)和退耕還湖利,上攔下排;退耕
還林、還草、還蓄洪
區(qū),營造水土保持
林;加固堤壩
4.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區(qū)和東部平原湖區(qū)。?
?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小,幾乎無支流匯入的原因
黃河下游由于泥沙大量沉積,形成“地上河”,河床高于兩岸地面,支流
無法匯入。
?黃河凌汛主要發(fā)生河段及形成凌汛的條件
(1)凌汛主要發(fā)生在上游寧夏段和下游的山東段。
(2)形成條件:有結冰期;河流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
?我國最大的湖泊并非鄱陽湖
鄱陽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泊;而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是
斷層陷落形成。
五、中國的自然資源
1.特征: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2.主要的自然資源
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
總量豐富,分布類型多樣,比例分布廣泛,相對條件優(yōu)越,類型
特點
不均不當集中豐富
耕地:平原、盆
魚類:集中于東
空間分布不均,地和丘陵地區(qū)
海(舟山漁場);
南多北少,西北(濕潤、半濕潤煤、鐵、石油產
海鹽:集中于渤
更少;時間分配區(qū));草地:北方區(qū)北方居多,有
分布海(長蘆鹽場);
不均,夏秋多,高原山地和青藏色金屬礦產南方
石油:集中于渤
冬春少,各年之高原(干旱、半干居多
海、東海、南海
間變率大旱區(qū));林地:東
北、西南山區(qū)和
東南部丘陵、山
地
水土流失嚴重;
水土配合欠佳,
土地沙化嚴重;亂采濫挖;破壞過度捕撈;海洋
問題淡水日趨緊張,
森林資源減少;環(huán)境;浪費嚴重污染
污染浪費嚴重
草場資源超載
“開源”“節(jié)流”;
貫徹《礦產資源
跨流域調水;興依法管理;保護適度捕撈;防治
對策法》;合理使用;
修水庫;節(jié)約用性使用污染
綜合利用
水;防治水污染
3.合理利用
(1)可再生資源注意合理利用,加強保護和促進更新。
(2)非可再生資源要節(jié)約利用,綜合開發(fā)。
命我國土地資源的優(yōu)勢和不足
優(yōu)勢: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土地利用類型齊全,利于農業(yè)因地
制宜,利于農、林、牧、副、漁業(yè)全面發(fā)展,開展多種經(jīng)營。
不足: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煌恋刭Y源構成比例不合理;各類土地資源
分布不均;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舟山漁場成為我國最大漁場的條件
(1)大陸架寬、淺,水溫適宜。
(2)地處臺灣暖流和沿岸寒流交匯處,魚的種類多。
(3)有長江、錢塘江等河流注入,帶來大量的有機物質和營養(yǎng)鹽類,餌料豐
富。
(4)周圍島嶼眾多,為魚的生長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
(5)位置適中,處在我國海岸線的中心地帶。
六、中國經(jīng)濟
1.中國的農業(yè)
⑴我國重要的農作物:①小麥;②水稻;③棉花;④甘蔗。
(2)農業(yè)分布
①地區(qū)分布?
主要部門主要分布區(qū)
種植業(yè)半濕潤、濕潤的平原地區(qū)
東部地
林業(yè)東北、西南的天然林區(qū),東南部的人工林區(qū)須
區(qū)
漁業(yè)東部沿海、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西部地畜牧業(yè)青海牧區(qū)、新疆牧區(qū)、西藏牧區(qū)、內蒙古牧區(qū)
區(qū)種植業(y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綠洲地區(qū)
?我國不同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的制約因素
東北地區(qū)和青藏她區(qū):熱量不足。
西北地區(qū):水資源不足。
華北地區(qū):旱澇、鹽堿、風沙。
南方地區(qū):平原少,耕地有限,旱澇頻發(fā)。
須人工林指通過人工措施形成的森林、人工林的經(jīng)營目的明確,樹種選擇、
空間配置及其他造林技術措施都是按照們的要求來安排的,重要的人工林樹種
有根樹、泓森槐、馬尾松、杉樹等。
②作物分布
作物主要分布地區(qū)
水稻秦嶺一淮河以南
主要糧食作
春小麥古長城以北
物
冬小麥古長城以南和秦嶺一淮河一線以北
棉花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新疆
花生山東、河南
主要經(jīng)濟作油菜長江流域
物甘蔗南部沿海、四川盆地
甜菜黑、吉、內蒙古、新
茶樹秦嶺一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
⑶我國農業(yè)生產所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①問題:耕地面積不斷減少,水土流失,自然災害,環(huán)境污染等。?
②解決措施:建立商品糧生產基地,提高糧食的生產能力;調整農業(yè)結構,
發(fā)展多種經(jīng)營;科技興農。?
?我國耕地減少的原因
建設用地占用大量耕地;耕地退化面積增多;生態(tài)退耕等。
命商品糧基地的選建條件
農業(yè)生產條件和基礎較好;糧食商品率較高;地區(qū)增產潛力大。
2.中國的工業(yè)
(1)四大工業(yè)基地;①遼中南工業(yè)基地,②京津唐工業(yè)基地,③長江三角洲
工業(yè)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業(yè)基地。?
(2)密集分布區(qū)
①沿鐵路線:虹、京滬、哈大等鐵路沿線,形成了多個具有全國意義的
工業(yè)基地。
②沿河: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fā)的重要工業(yè)帶:長江沿岸形成了以上海、南
京、武漢、重慶等城市為中心的沿江經(jīng)濟發(fā)達地帶。
③沿海:集中了京津唐、遼中南、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大工業(yè)基地
及經(jīng)濟特區(qū)和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yè)最發(fā)達的經(jīng)濟核心區(qū)。
(3)高新技術產業(yè)區(qū)必
①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現(xiàn)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
‘沿海:科技園區(qū)型高新技術產業(yè)
②開發(fā)差異,沿邊:貿易指向型產業(yè)
、內地:與軍工有密切關系的產業(yè)
③京津唐工業(yè)基地和長江三角洲工業(yè)基地在自然資源方面的差異
京津唐:有豐富的海鹽、煤、鐵、石油等資源,但水資源缺乏。
長江三角洲:能源和礦產資源缺乏,需要從外她調入,附近水資源充足。
第高新技術產業(yè)一般布局在技術發(fā)達、知識密集、人才聚集的地域,一
般要依附于一批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如珠江三角洲、京津唐、長江三角洲等
地區(qū)。
3.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wǎng)
(1)交通運輸網(wǎng)密度:東部大,西部小。?
(2)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一一鐵路運輸:a隴海線,b青藏線,c寶成一成昆線,
d南昆線,e京哈線,f京廣線,g京滬線,h滬杭線,i京九線。?
⑶水運
①海運:沿海航線北方航區(qū)以上海、大連為中心,南方航區(qū)以廣州為中心:
遠洋航運包括東行、南行、西行和北行四個主要航線。
②河運:長江、京杭運河、珠江、松花江等。
(4)主要的國際航空港:北京、上涯、廣州。
③我國西南地區(qū)交通運輸網(wǎng)密度低的自然原因
云貴地區(qū):①喀斯特地貌廣布,地形崎嶇;②多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
青藏高寒區(qū):①地形崎嘔;②高寒缺氧、凍土發(fā)育。
須東部地區(qū)原有交通已較便利,但還要大力建設高速公路和鐵路的原因
滿足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對交通運輸不斷增長的需求,加強沿線城市之間的經(jīng)濟
聯(lián)系,與普通交通線路相比,高速公路或鐵路更為快捷。
-------------、關鍵能力?提升綜合性/--------------
考點一中國的地形與氣候的特征分析
「典題導悟」
下圖為我國某區(qū)域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武夷山脈是我國()
A.森林與草原的分界線
B.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C.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
D.江南丘陵與浙閩丘陵的分界線
(2)圖示區(qū)域()
A.山脈兩側自然環(huán)境差異顯著
B.山地與小興安嶺相比,生物種類更豐富
C.河流流量大且穩(wěn)定,含沙量小
D.降水量從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
【獲取信息】
①武夷山脈在圖示區(qū)域位置。
②圖示區(qū)域海陸位置。
③區(qū)域內河流密布。
【嘗試解答】(1)D(2)B
解析:第⑴題,武夷山為江南丘陵與浙閩丘陵的分界線。第⑵題,武夷山
脈兩側地形、氣候差別不大,A項錯;武夷山緯度比小興安嶺低,海拔較高,因
此氣候垂直地域分異更明顯,生物種類要多于小興安嶺,B項正確;該地屬亞熱
帶季風氣候,河流流量季節(jié)變化大,C項錯;圖示地區(qū)降水受地形影響明顯,迎
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D項錯。
「核心突破」
中國的天氣和氣候及其影響
1.我國鋒面雨帶的推移
我國鋒面雨帶的推移規(guī)律可以歸納為“三?!薄皟商薄耙煌恕保缦聢D
所示。
鋒面雨帶移動示意圖
⑴“三?!?/p>
①“一?!保?月份停留在南部沿海一帶(E),南部沿海進入雨季。
②“二?!保?月份停留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D),長江中下游“梅雨”到來。
③“三?!保?、8月份停留在華北、東北地區(qū)(C),華北、東北進入雨季。
⑵“兩跳”
①“一跳”:從南部沿海一帶跳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一般在5、6月份)。
②“二跳”:從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再跳到華北、東北地區(qū)(一般在6、7月份)。
⑶“一退”
“一退”:即9月份雨帶受北方強大冷空氣影響,迅速退回到長江以南;
10月份退出我國大陸地區(qū)。
2.我國的氣候特征及其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
使
溫,
遍高
國普
季全
①夏
米
稻、玉
一水
作物
季風喜溫
氣候
擴展;
大向北
地區(qū)大
等種植
顯著有
利
木、
于樹
有利
期,
熱同
②雨
長
物生
農作
牧草、
,春
夏季
中在
分集
水過
①降
降水
重;②
象嚴
夏澇現(xiàn)
旱、
災害頻
,水旱
化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小額貸款抵押合同資產評估及報告協(xié)議2篇
- 2025年度個人與公司租賃房屋修繕責任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旅游規(guī)劃與導游服務合同2篇
- 2025版室外照明燈具廣告宣傳與品牌推廣合同3篇
- 2025年度煤炭行業(yè)綠色運輸體系構建合同4篇
- 2025標準新能源材料研發(fā)與采購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生態(tài)環(huán)保瓷磚批量采購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5版醫(yī)療健康大數(shù)據(jù)合作開發(fā)合同3篇
- 個性化定制小區(qū)房產買賣合同(2024版)版B版
- 2025版國際貿易糾紛訴訟擔保委托服務協(xié)議3篇
- 五年級上冊寒假作業(yè)答案(人教版)
- 2025年山東浪潮集團限公司招聘25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財政部會計法律法規(guī)答題活動題目及答案一
- 2025年江西省港口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介紹課件
- 液化氣安全檢查及整改方案
- 《冠心病》課件(完整版)
- 2024年云網(wǎng)安全應知應會考試題庫
- 公園保潔服務投標方案
- 光伏電站項目合作開發(fā)合同協(xié)議書三方版
- 2024年秋季新滬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課件 第2章 空氣與水資源第1節(jié) 空氣的組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