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15課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學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15課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學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15課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學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15課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學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15課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學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15課十月革命的成功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目標展示·定方向課程標準了解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爆發(fā)的緣由、過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歷史意義。問題導引1.列寧主義形成的背景、標記、內容和意義。(唯物史觀)2.十月革命的過程及意義。(歷史說明)3.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背景、目的、內容和影響。(史料實證)4.新經濟政策的時間、內容、影響。(歷史說明)5.蘇聯模式的建立、成就、表現和評價。(唯物史觀)歷史時空基礎必備·探新知一、列寧主義的形成1.背景(1)經濟: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__資本主義經濟__不斷發(fā)展。(2)政治:__沙皇專制__統治卻持續(xù)強化,社會沖突日益尖銳。(3)階級:工業(yè)的發(fā)展造就了俄國第一代__產業(yè)工人__。189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宣告成立,綻開了有組織的工人運動。(4)思想:1900年,流亡國外的列寧創(chuàng)辦《火星報》,宣揚__馬克思主義__,為建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作了思想和組織上的打算。2.標記: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實行其次次代表大會,列寧的擁護者在中心委員會中占多數,被稱作“__布爾什維克__”。這次代表大會標記著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黨的指導思想是“布爾什維主義”,也就是列寧主義。3.內容(1)列寧認為,__帝國主義__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最高階段,“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2)由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不平衡規(guī)律,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huán)”。(3)“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__單獨一個__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成功”。(4)__工人階級__要以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4.意義:列寧深刻洞悉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新特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__俄國__革命詳細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列寧主義,創(chuàng)建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成功等一系列__社會主義革命__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為帝國主義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供應了強大思想武器?!咎厥馓崾尽苛袑幹髁x被稱為“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它和馬克思主義一樣,是世界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因此,它經常和馬克思主義一起合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二、十月革命的成功1.過程(1)二月革命①爆發(fā):1917年3月,即俄歷2月,俄國爆發(fā)__二月革命__。②意義:推翻了沙皇統治,形成了資產階級__臨時政府__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并存的罕見局面。【概念闡釋】蘇維埃蘇維埃:意為“會議”或“代表會議”。俄國1905年革命時首創(chuàng)“工人代表蘇維?!保蔀轭I導革命斗爭的組織形式。1917年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與臨時政府形成“兩個政權并存”局面。布爾什維克駕馭蘇維埃領導權后,發(fā)動十月革命,推翻臨時政府,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蘇維埃政權,簡稱“蘇維埃俄國”(蘇俄)。在蘇聯國家體制中,最高蘇維埃是國家立法機構。③結果:二月革命成功后,彼得格勒__工兵代表蘇維埃__的領導人與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達成協議,將政權交給臨時政府,自己則處于次要地位;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雖然進行了一些改革,但它接著進行__帝國主義__斗爭,始終沒有滿意人民群眾對“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鎮(zhèn)壓人民的抗拒?!咎厥馓崾尽慷韲亩赂锩皇巧鐣髁x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斷一場革命的性質,不只要看領導階級,更重要的是看革命的任務。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沙皇專制統治,完成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因此,它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不是社會主義革命。(2)《四月提綱》:1917年4月,列寧從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將俄國革命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__社會主義革命__推動的戰(zhàn)略和策略,并親自領導了組織革命武裝奪取政權的斗爭。(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即俄歷10月25日,革命武裝占據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4)建立政權: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其次次代表大會宣布推翻臨時政府,成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蘇維埃政權,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這次大會標記著蘇維埃政權在俄國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__社會主義__國家的誕生。2.意義(1)十月革命的成功是俄國與__世界歷史__進程中的劃時代事務。(2)十月革命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__無產階級__領導的國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實現了__社會主義__從志向到現實的宏大飛躍,開拓了人類探究社會主義道路的新紀元。(3)十月革命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對世界的統治,極大地鼓舞了__殖民地半殖民地__人民的解放斗爭,變更了20世紀的世界格局。(4)從今,資本主義和__社會主義__兩種社會制度的并存與競爭,成為世界歷史的重要內容。三、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成功后,國內外的敵對勢力聯合起來,企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他們通過__武裝干涉__,使蘇俄陷入內戰(zhàn)當中。(2)目的:為了把有限的力氣集中起來保證斗爭的成功,蘇維埃政權實行了__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__。(3)內容:其中最重要的是__余糧收集制__,將農夫除口糧、種子糧以外的一切余糧收集到國家手中。(4)影響:余糧收集制保證了前線的__糧食供應__,緩解了城市饑荒,但嚴峻損害了__農夫__的利益,導致戰(zhàn)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咎厥馓崾尽繎?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行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保證了軍事斗爭的成功;但是很多措施超出了戰(zhàn)時須要的限度,導致了戰(zhàn)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2.新經濟政策(1)時間:1921年3月,蘇俄政府確定實行__新經濟政策__。(2)內容:新經濟政策的重心是調整國家與農夫的關系,通過__糧食稅__等市場機制建立工農聯盟,同時允許__私營企業(yè)__有肯定程度的發(fā)展,并以__租讓制__等形式在一些經濟部門引入外國資本。(3)意義: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穩(wěn)定和復原了國民經濟,鞏固了__蘇維埃__政權。3.蘇聯模式(1)建立:1924年1月,列寧逝世。在斯大林領導下,蘇聯先后實施“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__農業(yè)集體化__”?!靖拍铌U釋】農業(yè)集體化農業(yè)集體化是通過合作社把個體的小農經濟改造成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過程。1927年,聯共(布)十五大將農業(yè)集體化列為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1929年11月,依據斯大林指示,聯共(布)中心全會又通過“全盤集體化”決議,運動被推向高潮。到1936年,幾乎全部農戶都加入了集體農莊。農業(yè)集體化運動是運用“階級斗爭”方式進行的生產關系的變革,它為安排經濟體制供應了穩(wěn)定的來自農業(yè)的資源(糧食、原料和資金),滿意了高速工業(yè)化的須要。但它嚴峻損害了農夫的利益,違反了農業(yè)現代化的經濟規(guī)律,致使蘇聯的農業(yè)發(fā)展長期滯后。(2)成就:經過兩個“__五年安排__”,到1937年,蘇聯宣布基本實現了“工業(yè)化”目標,主要工業(yè)部門的產量躍居__歐洲__首位、世界其次位。蘇聯在很短時間內從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__小農國家__發(fā)展為世界工業(yè)強國,令世界矚目,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頻發(fā)狀況形成顯明的比照。(3)表現:斯大林領導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體制機制,后被稱為“__蘇聯模式__”。它在經濟上表現為生產資料__公有制__,實行自上而下的__指令性__安排體制;政治上表現為權力高度集中。(4)評價①主動作用:蘇聯模式使蘇聯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__工業(yè)化__,奠定了強大國家的基礎,為后來取得__衛(wèi)國斗爭__的成功創(chuàng)建了物質條件,為蘇聯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②消極影響:但蘇聯模式排斥市場經濟,片面發(fā)展__重工業(yè)__,在__農業(yè)集體化__中采納強制手段,導致國民經濟__比例失調__,農業(yè)和輕工業(yè)長期落后,消費水平相對較低。這些問題影響了蘇聯的發(fā)展。史料探究·釋疑難主題一十月革命(史料實證、唯物史觀)史料一俄國當前形勢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向革命的其次階段過渡。第一階段由于無產階級的覺悟和組織程度不夠,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其次階段則應當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夫手中。——《四月提綱》探究1:史料一中“革命的第一階段”和“革命的其次階段”各指什么性質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務是什么?提示1:革命的第一階段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任務是推翻沙皇專制制度;革命的其次階段是社會主義革命,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史料二現在和平發(fā)展和使政權無苦痛地轉歸蘇維埃已不行能,因為政權事實上已轉移到反革命的資產階級手中?,F在只有徹底殲滅反革命的資產階級專政才是正確的口號……——《1917年8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第六次代表大會關于政治形勢的決議》探究2:據史料二,指出布爾什維克黨奪取政權的兩種方式。最終選擇的是哪一種方式?(史料實證)提示2:和平發(fā)展與暴力奪權。暴力奪權。史料三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者對其理論的一次實踐性試驗。它突破了西方資本主義三百年來一統天下的巨大危機;它用三十年時間完成了西方用兩百年才完成的工業(yè)化,把一個愚昧、落后、腐朽的三流國家改造成了一個超級大國……探究3:據史料三,概括十月革命的影響。提示3:使馬克思主義由志向變?yōu)楝F實,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打破了資產階級一統天下的局面,人類歷史進入了兩種制度并存競爭的時期;為俄國工業(yè)化強國的建立供應了政治前提?!就卣埂?.俄國十月革命的背景(1)客觀因素①俄國資本主義有了肯定程度的發(fā)展,具備了社會主義革命的物質基礎。②俄國發(fā)展落后,各種社會沖突尖銳,使其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③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使各種沖突進一步激化,為革命創(chuàng)建了有利的時機。(2)主觀因素①俄國無產階級相對集中,有很強的革命性和戰(zhàn)斗力。②俄國的無產階級政黨較為成熟。③有強有力的同盟軍——農夫。④有成熟的革命理論——列寧主義。2.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的比較類別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對象沙皇專制統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力氣資產階級參與并起主動作用無產階級和廣闊群眾結果推翻沙皇專制統治,形成兩個政權并存局面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聯系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開端和打算;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發(fā)展和結果3.十月革命的特點(1)從理論角度看:在列寧主義的指導下取得成功,列寧發(fā)覺了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fā)展不平衡規(guī)律,認為社會主義有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在單獨一個國家取得成功,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2)從革命道路看:所走的由中心城市武裝起義擴大到全國中小城鎮(zhèn)和農村地區(qū)的革命道路,這是俄國革命的特殊性。(3)從革命階段看: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動,形成了急劇發(fā)展的兩個不同性質階段的革命。(4)從斗爭方式看:是由設想和平奪權到組織革命武裝奪取政權。主題二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史料實證、歷史說明、唯物史觀)史料四否認戰(zhàn)時共產主義的歷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當時種種災難性后果的根源是離開了歷史的分析?!跛沟绿骄?:史料主見用什么方法評價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運用這一方法,評價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提示4:方法: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評價;進行全面的評價。評價:主動:集中了全國的物力、財力,取得了國內斗爭的成功。消極:嚴峻損害了農夫的利益,違反了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引發(fā)了嚴峻的政治、經濟危機。史料五市場關系的存在是新經濟政策的確定性因素。……我們過去認為,我們可以一舉殲滅市場關系。而實際狀況表明,我們恰恰要通過市場關系走向社會主義?!脊终勑陆洕咛骄?:依據史料五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蘇俄新經濟政策的突出特點是什么?提示5:特點:通過市場關系走向社會主義。史料六斯大林認為社會主義只能實行安排經濟,社會主義只能允許兩種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全部制越大越公就越優(yōu)越;以重工業(yè)為中心的工業(yè)化道路就是社會主義區(qū)分于資本主義的工業(yè)化道路,……——《世界歷史》雜志探究6:依據史料六并結合所學學問,歸納斯大林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基本觀點。提示6:建立單一公有制安排經濟體制;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就卣埂?.新經濟政策“新”的表現及作用(1)表現①全部制:允許私有制的存在,出現了多種全部制形式。②安排形式:實行按勞安排。③流通領域:允許自由貿易。④過渡方式:按經濟規(guī)律辦事,從干脆過渡轉變?yōu)橹鸩竭^渡。(2)作用①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穩(wěn)定和復原了國民經濟,鞏固了工農聯盟,使蘇維埃政權日益鞏固。②探究了在小農國家里建設社會主義的途徑和方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fā)展,為在蘇聯實現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農業(yè)集體化,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創(chuàng)建了條件。③從實踐上說明采納什么方式過渡到社會主義和建立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模式,必需和本土的詳細實際相適應。2.比較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的不同點(1)前者實行余糧征集制;后者實行固定糧食稅。(2)前者推行工業(yè)國有化;后者部分復原私營經濟,允許外商租賃經營。(3)前者取消自由貿易;后者允許市場自由貿易。(4)前者強制勞動;后者實行按勞安排。(5)從特點看,前者兼有“戰(zhàn)時”和“共產主義”特點;后者利用商品和貨幣關系(市場)發(fā)展經濟,部分復原私有制,公私并存。(6)從改造方式看,前者實行干脆過渡,即干脆和徹底地摧毀舊經濟體制,而代之以新經濟體制;后者實行逐步過渡,即在肯定時期內對社會的經濟結構逐步地進行改造。(7)從閱歷教訓看,前者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后者與生產力發(fā)展相適應,是符合俄國國情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3.全面相識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模式(1)形成緣由①根本緣由:蘇聯的小農生產占優(yōu)勢的社會經濟結構,經濟文化落后。②客觀緣由:過渡時期階級斗爭激烈,缺乏社會主義建設閱歷,帝國主義包圍下險惡的國際環(huán)境以及斗爭的危機感。③主觀緣由:斯大林對黨內斗爭的錯誤處理方法以及理論上的失誤。④歷史緣由:長期的封建專制遺留下了大量的個人專斷和個人迷信的殘余。(2)特征①在生產資料全部制形式上實行完全公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