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高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試題:文言文閱讀(解析版)_第1頁
2023-2024年高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試題:文言文閱讀(解析版)_第2頁
2023-2024年高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試題:文言文閱讀(解析版)_第3頁
2023-2024年高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試題:文言文閱讀(解析版)_第4頁
2023-2024年高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試題:文言文閱讀(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一、(23-24高二上·河北·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陳惠公大城,因起凌陽之臺。未終而坐法死者數(shù)十人,又執(zhí)三監(jiān)吏,將殺之。夫子適陳,聞之,見陳侯,與俱登臺而觀焉。夫子曰:“美哉斯臺!自古圣王之為城臺,未有不戮一人而能致功若此者也?!标惡钅?,遽竊赦所執(zhí)吏。既而見夫子,問曰:“昔周作靈臺,亦戮人乎?”答曰:“文王之興,附者六州。六州之眾,各以子道來。故區(qū)區(qū)之臺,未及期日而已成矣,何戮之有乎?夫以少少之眾,能立大大之功,唯君爾?!狈蜃舆m齊,晏子就其館,既宴而私焉,曰:“齊其危矣!譬若載無轄之車以臨千仞之谷,其不顛覆亦難冀也。子,吾心也。子以齊為游息之館,當或可救,子幸不吾隱也?!狈蜃釉唬骸胺蛩啦〔豢蔀獒t(yī)。夫政令者人君之銜轡所以制下也今齊君失之已久矣。子雖欲挾其辀而扶其輪,良弗及也。抑猶可以終齊君及子之身。過此以往,齊其田氏矣。”齊東郭亥欲攻田氏,執(zhí)贄見夫子而訪焉。夫子曰:“子為義也,丘不足與計事?!币咀迂暿勾鹬?。子貢謂之曰:“今子士也,位卑而圖大。位卑則人不附也,圖大則人憚之,殆非子之任也,盍姑已乎?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之于無極之高,下垂之于不測之深。旁人皆哀其絕,而造之者不知其危,子之謂乎!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重而填之。馬奔車覆,六轡不禁,系絕于高,墜入于深,其危必矣?!睎|郭亥色戰(zhàn)而跪曰:“吾已矣,愿子無言?!奔榷蜃痈孀迂曉唬骸皷|郭亥欲為義者也,子亦告之以難易則可矣,奚至懼之哉?”宰我問:“君子尚辭乎?”孔子曰:“君子以理為尚。博而不要,非所察也。繁辭富說,非所聽也。唯知者不失理?!笨鬃釉唬骸拔嵊谟琚?,取其言之近類也。于賜②,取其言之切事也。近類則足以喻之,切事則足以懼之?!保ㄟx自《孔叢子·嘉言第一》,有刪改)[注]①予,人名,宰予。②賜,人名,端木賜。1.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夫政A令者B人君C之銜轡D所以制E下也F今齊君G失之H已久矣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句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夫子適陳”與“少無適俗韻”(《歸園田居(其一)》)中的“適”字意義相同。B.“何戮之有乎”與“為之于未有”(《<老子>四章》),兩句文言句式不同。C.卑,指地位低下,與“位卑則足羞”(《師說》)中的“卑”字意義相同。D.懼,使動用法,“故虧父而自利”的“虧”也是使動用法,兩者用法相同。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聽說陳惠公要將負責建造城臺的三名官吏殺掉,于是與他一同登上城臺觀望,乘機勸說陳惠公,陳惠公聽了孔子的話之后把三名官吏都放了。B.陳惠公向孔子打聽周文王修建靈臺一事,孔子回答說:周文王修建靈臺時,百姓都像子女敬愛父母一樣來為文王效命,只用不到一個晝夜就建成了靈臺。C.孔子來到齊國,晏嬰在賓館接待孔子。宴席結束之后,晏嬰又私下去會見孔子,請求孔子留下來挽救齊國目前的危險局勢。D.齊國大夫東郭亥想要攻打田氏,帶著禮物前來拜訪孔子,孔子讓弟子子貢去答復他,子貢成功地說服了東郭亥放棄攻打田氏并受到了孔子的稱贊。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自古圣王之為城臺,未有不戮一人而能致功若此者也。②旁人皆哀其絕,而造之者不知其危,子之謂乎!5.孔子是如何看待“君子尚辭”一事的?請概括說明?!敬鸢浮?.BDF2.A3.D4.①自古以來圣君賢王建造城臺,還從來沒有一個人也不殺就可以取得(獲得、得到)如此大的成就的。②旁觀的人都擔心它要斷了,然而做這事的人還不知道有多危險,說的就是你?。?.君子應該著重闡明道理,而不是不得要領的淵博,也不是辭藻華麗、夸夸其談的長篇大論?!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國家的政令,就好比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是用來制約臣下的,如今齊國國君失去這個制約臣下的工具已經(jīng)很久了。“者”為句末語氣詞,表停頓,“政令者”是“人君之銜轡”的主語,所以應在“者”后面斷開,即在B處斷開;“人君”是“銜轡”的定語,中間不用斷開,應在“轡”后面斷開,即在D處斷開;“制”的賓語為“下”,中間不應斷開,“也”為句末語氣詞,所以應在“也”后面斷開,即在F處斷開;“齊君”的謂語為“失”,賓語為“之”,“已久”為補語,中間都不應斷開。故BDF三處需要斷開。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意義相同”錯誤。“到/適合”。句意:孔子到陳國。/年輕時就沒有適應世俗的性格。B.正確。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有何戮乎?句意:哪里有必要殺人呢?介詞結構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于未有為之。句意: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fā)生以前就處理妥當。C.正確。句意:因為你地位卑下,所以人們不會服從你。/把地位低的人當做老師,就足以感到恥辱。D.正確?!笆箘佑梅?,使……畏服/使動用法,使……獲利”。句意:而以切于時事的方式講道理,則足以使人畏服。/因而損害父親而使自己獲利。故選A。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受到了孔子的稱贊”錯誤。由原文“子亦告之以難易則可矣,奚至懼之哉”可知,孔子認為他不該嚇唬東郭亥,沒有稱贊他。故選D。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為”,建造;“戮”,殺戮;“致”,取得。(2)“絕”,斷;“造”,做;“……之謂”,說的就是……。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君子以理為尚。博而不要,非所察也。繁辭富說,非所聽也。唯知者不失理”可知,孔子認為,君子應該著重闡明道理,而不是不得要領的淵博,也不是辭藻華麗、夸夸其談的長篇大論。參考譯文:陳惠公為擴建都城,要建造一座名為凌陽的城臺。城臺尚未完工,因犯法而被處死的就有幾十人,又將負責建造城臺的三名官吏抓了起來,準備殺掉他們。當時正在陳國的孔子聽說此事,便前去謁見陳侯(陳惠公),與他一同登上城臺觀望??鬃淤潎@道:“這座城臺真壯觀?。∽怨乓詠硎ゾt王建造城臺,還從來沒有一個人也不殺就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标惢莨犅劥搜裕蛔髀暎厝ブ缶屯低档厣饷饬四侨磺艚墓倮簟:髞黻惢莨忠姷娇鬃樱瑔柕溃骸爱敵踔芪耐跣藿`臺的時候,也殺過人嗎?”孔子說:“周文王初興的時候,天下九州之中前來歸附的有六個州。六州的百姓都像子女敬愛父母一樣來為文王效命。所以,區(qū)區(qū)一個靈臺,只用不到一個晝夜就建成了,哪里有必要殺人呢?用如此少的人,卻能成就如此大的事業(yè),恐怕只有國君您能做得到啊?!笨鬃觼淼烬R國,晏嬰在國賓館接待孔子,宴席結束之后,晏嬰私下會見孔子說:“齊國目前的形勢非常危險!打個比方來說,就好像一輛失控的馬車奔向萬丈深淵,最后要想不翻車恐怕是不可能的。先生是我的知心朋友。如果先生愿意把齊國作為交游居住的地方,齊國或許還有得救的可能,希望先生千萬不要對我隱瞞?!笨鬃诱f:“絕癥是根本無法醫(yī)治的。國家的政令,就好比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是用來制約臣下的,如今齊國國君失去這個制約臣下的工具已經(jīng)很久了。現(xiàn)在先生就是竭力抓住車轅和控制車輪,也實在是來不及的啊。不過,在齊國國君和先生你健在的時候,還能暫時維持。但到了你們百年之后,齊國政權恐怕將要屬于田氏家族了。”齊國大夫東郭亥想要攻打田氏,帶著禮物前來拜訪孔子??鬃诱f:“你做的事當然是義舉,但我卻無力參與此事?!笨鬃诱堊迂晛泶饛蜄|郭亥。子貢對東郭亥說:“你不過是一個士而已,地位不高卻企圖做大事。因為你地位卑下,所以人們不會服從你。地位卑下的人圖謀大事,會讓人擔心不會有好結果,攻打田氏這樣的大事似乎不是你所能勝任的,所以你還是放棄這個念頭吧?好比要用一根細線系起千鈞之重,還要懸掛在極高的地方,下面又是望不到底的深淵。旁觀的人都擔心它要斷了,然而做這事的人還不知道有多危險。說的就是你??!馬已經(jīng)受驚了,還擊鼓嚇唬它;系物的繩子眼看要斷了,還給它加大重量。馬受驚狂奔就會翻車,即使用六根韁繩也控制不住,高處系物的繩子斷了,東西就會墜入深淵。這種危險的結局是必然的?!睎|郭亥聽了子貢的這番話,嚇得臉色都變了,渾身顫抖,跪求子貢說:“我不做這件事了,請您不要再說了?!笔潞?,孔子對子貢說:“東郭亥是要維護君臣大義的人。你只要告訴他事情的難易程度就行了,何必把他嚇成這樣呢?”宰我問道:“君子應該能言善辯嗎?”孔子說:“君子應該著重闡明道理。一個人學識淵博卻不得要領,這種淵博就不應該是君子所追求的。辭藻華麗、夸夸其談的長篇大論,也不被人喜歡。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言簡意賅地闡明道理?!笨鬃诱f:“對于宰予,我欣賞他善于用類比的方法講道理。對于端木賜。我欣賞他的以事說理和以理服人。以類比的方式講道理。能夠使人觸類旁通,容易理解;而以切于時事的方式講道理,則足以使人畏服。”二、(23-24高二上·河南·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此謂治國在齊其家。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節(jié)選自《禮記·大學》)材料二: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當今之時,天下之害孰為大?曰:“若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之亂小家也,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敖賤,此天下之害也。又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姑嘗本原若眾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愛人利人生與?即必曰:“非然也。”必曰:“從惡人賊人生。”是故別①非也。是故子墨子曰:“兼②以易別?!比患醇嬷梢砸讋e之故何也?曰:“藉為人之國,若為其國,夫誰獨舉其國以攻人之國者哉?為人之都,若為其都,夫誰獨舉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為人之家,若為其家,夫誰獨舉其家以亂人之家者哉?為彼猶為己也。然即國、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亂賊,此天下之害與?天下之利與?即必曰天下之利也?!苯裎釋⒄笈c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為正③。是以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yǎng)以終其壽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長其身。不識天下之士,所以皆聞兼而非者,其故何也?故君子若欲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當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萬民之大利也。(節(jié)選自《墨子·兼愛下》)【注】①別:指將別人與自己區(qū)分開,分別對待(指相惡)。②兼:指視人如己(指相愛)。③正:同“政”。6.材料二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是以A老而無妻子者B有所侍養(yǎng)以終C其壽D幼弱E孤童F之無父母者G有所放依H以長其身。7.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家讓”與“無辭讓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兩句中的“讓”字含義相同。B.“兼以易別”與“其未兆易謀”(《<老子>四章》)兩句中的“易”字含義相同。C.“人家不相亂賊”與“賊愛其身”(《墨子·兼愛上》)兩句中的“賊”字含義不同。D.“而萬民之大利也”與“人而不仁”(《論語·八佾》)兩句中的“而”字含義不同。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禮記》認為,治國先要治理好家,孝順是用來侍奉君主的原則,尊兄是用來侍奉長官的原則,仁慈是用來使役民眾的原則。B.《禮記》認為,厭惡上級的所作所為,就不要用同樣的做法對待下級;厭惡下級的所作所為,就不要用同樣的做法對待上級。C.墨子認為,仁德的人應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畢生事業(yè),因此他提出了兼愛的觀點,主張要對他人有利。D.墨子認為,如果對待別人的國家、城邑和家族,就像對待自己的國家、城邑、家族一樣,就不會動用自己的力量去攻伐別人。9.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2)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敖賤,此天下之害也。10.兩則材料對“治天下”的看法有何異同?請簡要概括?!敬鸢浮?.BDG7.B8.C9.(1)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會孝順成風;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長,百姓就會敬重兄長;居上位的人憐愛孤小,百姓就不會背叛信義。(2)強大者強迫弱小者,人多者欺凌人少者,狡詐者算計愚笨者,尊貴者傲視卑賤者,這就是天下的禍害呀。10.相同:都認為治天下要重視孝、忠、慈、仁等倫理。不同:①材料一認為,治天下在于齊家與治國;

②材料二認為,治天下在于兼愛。【分析】6.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因此年老而沒有妻室兒女的,有人奉養(yǎng)而終其一生;沒有父母的幼弱孤童,有所依靠而長大成人?!袄隙鵁o妻子者”對應“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侍養(yǎng)以終其壽”對應“有所放依以長其身”,所以應在BDG三處斷句。故選BDG。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謙讓。句意:一家謙讓相敬。/沒有謙讓之心。B.錯誤。替代/容易。句意:要用兼(相愛)來取代別(相惡)。/事變沒有出現(xiàn)跡象時容易圖謀。C.正確。殘害/盜賊。句意:個人、家族不相互侵擾殘害。/盜賊只愛自己的家。D.正確。表并列/表假設。句意:萬民最大的利益。/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故選B。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因此他提出了兼愛的觀點”強加因果,依據(jù)原文“然當今之時,天下之害孰為大?……此天下之害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從惡人賊人生”“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別’”可知,是因為當時憎惡別人殘害別人產(chǎn)生很多大害,因此,墨子提出兼愛的觀點。故選C。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第一個“老”、“長”,都是形容詞用作動詞,敬重;第二個“老”,“長”,都是形容詞用作名詞,老人,兄長;“恤”,憐愛;“倍”,通“背”,背叛。(2)“強”“弱”“眾”“寡”“詐”“愚”“貴”“賤”,都是形容詞用作名詞,……的人;“劫”,脅迫;“暴”,欺凌;“敖”,通“傲”,傲視;“此天下之害也”,判斷句式。10.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相同:材料一寫到“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材料二寫到“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又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可見兩則材料都認為治天下要重視孝、悌、忠、慈、仁等倫理。不同:材料一:由“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此謂治國在齊其家”可知,認為治天下在于齊家與治國;材料二:“今吾將正求與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為正……故君子若欲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當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萬民之大利也”可知,認為治天下在于兼愛。參考譯文:材料一:所謂要治理好國家,必須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因為自己家族的人不能管理好而能管理好一國之民,這是沒有的事情。孝順,可以用來侍奉君主;尊兄,可以用來侍奉長官;仁慈,可以用來使役民眾。一家仁愛相親,一國就會仁愛成風;一家謙讓相敬,一國就會謙讓成風;一人貪婪暴戾,一國就會大亂。這就叫做治理好國家首先要管理好家族。所謂要平定天下,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會孝順成風;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長,百姓就會敬重兄長:居上位的人憐愛孤小,百姓就不會背叛信義。厭惡上級的所作所為,就不要用同樣的做法對待下級;厭惡下級的所作所為,就不要用同樣的做法對待上級。百姓喜愛的他就喜愛,百姓厭惡的他就厭惡,這就是所說的百姓的父母。這就是說得到民眾的擁護就會得到國家,失去民眾的擁護就會失去國家。(節(jié)選自《禮記·大學》)材料二:墨子說道:“仁人的事業(yè),應當努力追求興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比欢F(xiàn)在,天下之害,什么算是最大的呢?回答說:“例如大國攻伐小國,大家族侵擾小家族,強大者強迫弱小者,人多者欺凌人少者,狡詐者算計愚笨者,尊貴者傲視卑賤者,這就是天下的禍害呀。又如做國君的不仁惠,做臣下的不忠誠,做父親的不慈愛,做兒子的不孝敬,這又都是天下的禍害?!惫们以囍凭窟@許多禍害產(chǎn)生的根源,這是從哪兒產(chǎn)生的呢?這是從關愛別人有利別人產(chǎn)生的嗎?就必然說:“不是這樣的。”必然要說:“是從憎惡別人殘害別人產(chǎn)生的?!彼苑謩e對待是不對的。所以墨子說:“要用相愛來取代相惡?!奔热蝗绱?,那么可以用相愛來替換相惡的原因何在呢?回答說,“假如對待別人的國家,像對待自己的國家,誰還會動用本國的力量用以攻伐別人的國家呢?對待別人的城邑,像對待自己的城邑,誰還會動用自己城邑的力量用以攻伐別人的城邑呢?對待別人的家族,就像對待自己的家族,誰還會動用自己的家族用以侵擾別人的家族呢?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既然如此,那么國家、城邑不相互攻伐,個人、家族不相互侵擾殘害,這是天下之害呢?還是天下之利呢?就必然要說是天下之利了。”現(xiàn)在我將尋求興起天下之利的辦法而采取它,以相愛來施政。因此年老而沒有妻室兒女的,有人奉養(yǎng)而終其一生;沒有父母的幼弱孤童,有所依靠而長大成人。不知道天下的士人聽到相愛之說而加以非議的原因,這是什么緣故呢?所以君子假如想要做仁惠之君、忠誠之臣、慈愛之父、孝敬之子、友愛之兄、敬順之弟,對于兼愛就不可不去實行。這是圣王的大道,萬民最大的利益。(節(jié)選自《墨子·兼愛下》)三、(23-24高二上·江西贛州·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節(jié)選自《孟子·公孫丑上》)(乙)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薄案覇柡沃^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渥于叾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薄霸孜?、子貢善為說辭,冉牛、閔子、顏淵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辭命,則不能也?!粍t夫子既圣矣乎?”曰:“惡!是何言也?昔者子貢問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蚴ィ鬃硬痪??!保ü?jié)選自《孟子·公孫丑上》)1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2B鉛筆在答題卡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上填涂。無若宋人A然B宋人有閔C其苗之D不長而揠之者E芒芒然F歸G謂H其人曰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四體,指四肢,與成語“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四體”意思相同。B.事,指侍奉、贍養(yǎng),與“民之從事”(《老子》)中的“事”字含義不同。C.子,指對人的尊稱。如“夫子”指對年長而學問好的人的尊稱。D.病,指擔心、憂慮,與“賊人以利其身”(《墨子》)中的“賊”字用法相同。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運用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強調“惻隱心、羞惡心、辭讓心、是非心”是人應有的四種德行,讀來氣勢酣暢。B.甲文綜合運用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假設論證和對比論證,思路清晰,有說服力。此文借助故事,婉曲達義,增強了說理的效果。C.乙文中對于所養(yǎng)之“氣”是什么性質的東西,孟子認為難以用言語表述,并借用“揠苗助長”的寓言,形象地闡述了“助長”對“知言”的嚴重危害。D.兩篇選文體現(xiàn)出孟子長于說理,善于論辯,邏輯嚴密,思路清晰。孟子“仁政”學說的德政思想繼承了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并在其基礎上進行發(fā)展。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2)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15.試概括兩則材料中,孟子所表述的儒家的思想觀點?!敬鸢浮?1.BEG12.D13.C14.(1)這不是因為要想去和這孩子的父母結交,不是因為要想在鄉(xiāng)鄰朋友中博取聲譽。(2)助長浩然之氣的做法,相當于把禾苗拔高,不僅沒有益處,卻又去傷害禾苗。15.(1)主張“人皆有不忍之心”,提出“四端”說——仁、義、禮、智,并將其發(fā)揚光大。(2)靠平時不斷積累來培養(yǎng)浩然之氣,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痉治觥?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不要像宋國的某個人那樣。宋國有個擔憂他家的禾苗生長太慢就去用手把禾苗拔高了的人,他疲倦地回到家,對家人說?!盁o若宋人”,“無”是狀語,“若”是謂語,“宋人然”是賓語,其中“然”是“……的樣子”,不能與“宋人”斷開,B處斷開;“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為定語后置句,“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作“宋人”的定語,E處斷開;“芒芒然歸”,省略主語“宋人”,“芒芒然”是狀語,“歸”是謂語,“謂”是下句的謂語,G處斷開。故選BEG。12.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句意:就像有四肢一樣。/指人懶惰不勞動,分不清常吃的糧食作物。形容脫離生產(chǎn)勞動,缺乏生產(chǎn)知識。B.正確。侍奉、贍養(yǎng)。/事情。句意:就連贍養(yǎng)父母都成問題。/老百姓做事。C.正確。D.“病,指擔心、憂慮”錯誤。名詞作形容詞,疲憊、疲倦;/名詞作動詞,傷害。句意:今天累極了。/傷害別人來對自己有利。故選D。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形象地闡述了‘助長’對‘知言’的嚴重危害”錯誤,應該是“形象地說明了浩然之氣要日積月累而非一朝一夕之功”;故選C。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內”,通“納”,結交;“要”,博??;“鄉(xiāng)黨”,同鄉(xiāng),鄉(xiāng)鄰。(2)“助之長者,揠苗者也”,判斷句式;“揠”,拔;“徒”,只,僅僅。1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1)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可知,主張“人皆有不忍之心”;由“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可知,提出“四端”說——仁、義、禮、智,并將其發(fā)揚光大。(2)由“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可知,靠平時不斷積累來培養(yǎng)浩然之氣,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參考譯文:(甲)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用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是因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里面去了,必然會產(chǎn)生驚懼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要想去和這孩子的父母拉關系,不是因為要想在鄉(xiāng)鄰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chǎn)生這種驚懼同情心理的。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簡直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簡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發(fā)端;羞恥心是義的發(fā)端;謙讓心是禮的發(fā)端;是非心是智的發(fā)端。人有這四種發(fā)端,就像有四肢一樣。有了這四種發(fā)端卻自認為不行的,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棄君主的人。凡是有這四種發(fā)端的人,都知道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泉水剛剛開始流淌。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yǎng)父母都成問題。

(節(jié)選自《孟子·公孫丑上》)(乙)公孫丑問:“請問夫子所擅長的是哪一方面?”孟子說:“我可以明辨是非善惡之言,我善于養(yǎng)護我的浩然之氣。”公孫丑說:“請問浩然之氣是何意?”孟子說:“難以說清楚。它作為一種氣來說,可謂最廣大而且最剛健,用正直之道而養(yǎng)護卻不去妨害,那么,可以充盈于天地之間。它作為一種氣來說,與道義相匹配;如果沒有這種浩然之氣,就會內心空虛而氣不足。內心不要忘記,也不要揠苗助長。不要像宋國的某個人那樣。宋國有個擔憂他家的禾苗生長太慢就去用手把禾苗拔高了的人,他疲倦地回到家,對家人說:‘今天太勞累了,我?guī)椭堂缟L了?!膬鹤涌觳节s到了田地之中去觀看,禾苗卻干枯了。天下不去揠苗助長的人很少見了。助長浩然之氣的做法,相當于把禾苗拔高,不僅沒有益處,卻又去傷害禾苗?!保ü珜O丑說:)“宰我、子貢擅長言談辭令,冉牛、閔子、顏淵擅長闡述德行??鬃蛹嬗羞@兩方面的特長,(卻還)說:‘我對于辭令,是不擅長的?!ɡ蠋熂热徽f擅長識別言論,)那么老師已經(jīng)是圣人了吧?”孟子說:“豈敢!怎么能這么說呢!當初子貢向孔子詢問說:‘夫子已經(jīng)可以說是圣人了吧?’孔子說:‘要說是圣人,那么,我能力不足,我只是學習的時候不滿足,行教化的時候不敢說疲倦?!ト耍鬃由星也桓易跃?。”

(節(jié)選自《孟子·公孫丑上》)四、(23-24高二上·福建廈門·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材料一:夫天之所愛育者民也,民之所系仰者君也。圣人上承天之意,下為民之主,其要在安利之。而能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風俗而已故風俗之變遷染民志關之盛衰不可不慎也。君子制俗以儉,其弊為奢。奢而不制,弊將若之何?夫如是,則有殫極財力,僭瀆擬倫以追時好者矣。且天地之生財也有時,人之為力也有限,而日夜之費無窮。以有時之財,有限之力,以給無窮之費。若不為制,所謂積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不貧且濫也!國家奄有諸夏,四圣繼統(tǒng),制度以定矣,紀綱以緝矣,賦斂不傷于民矣,徭役以均矣,升平之運未有盛于今矣,固當家給人足,無一夫不獲其所矣。然而竇人之子,短褐未盡完,趨末之民,巧偽未盡抑,其故何也?殆風俗有所未盡淳歟?(節(jié)選自王安石《風俗》)材料二:不侈于后世,不靡于萬物,不暉于數(shù)度,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古之道術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濟釐①聞其風而說之。為之大過,已之大循。作為《非樂》,命之曰《節(jié)用》②,生不歌,死無服。墨子泛愛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學而博,不異。不與先王同,毀古之禮樂。黃帝有《咸池》,堯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湯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樂,武王、周公作《武》。古之喪禮,貴賤有儀,上下有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獨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無槨,以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愛人;以此自行,固不愛己。未敗墨子道。雖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樂而非樂,是果類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③;使人憂,使人悲,其行難為也??制洳豢梢詾槭ト酥?,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離于天下,其去王也遠矣?。ü?jié)選自《莊子·天下》)【注】①禽滑釐:為墨翟的學生。②《非樂》《節(jié)用》:《墨子》里的篇名。③觳:儉?。缓喡?。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而能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風俗而已/故風俗之變遷/染民志/關之盛衰/不可不慎也B.而能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風俗/而已故風俗之變/遷染民志/關之盛衰/不可不慎也C.而能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風俗而已/故風俗之變/遷染民志/關之盛衰/不可不慎也D.而能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風俗/而已故風俗之變遷/染民志/關之盛衰/不可不慎也17.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殫極,文中指窮盡,其中的“殫”與成語“殫精竭慮”中的“殫”意思相同。B.諸夏,在我國古代是對中原地區(qū)的稱呼,文中泛指宋王朝統(tǒng)治下的廣大國土。C.短褐,為粗布短衣,常用于指平民百姓,文中指的是穿著粗麻短衫的貧窮之人。D.服,指穿戴衣飾下葬,“朝歌夜弦”的“弦”表示彈奏,兩者的用法不相同。1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安石強調節(jié)儉的風俗之于國家的重要意義,天地生財具有時限性,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無窮無盡地花費,將導致百姓貧苦,甚至社會動亂。B.雖然國家政治清明,賦稅徭役合理,但依舊存在百姓貧困不堪、衣不蔽體,商人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的現(xiàn)象,王安石認為這都是因為風俗不夠純樸。C.莊子以簡潔的語言概括墨子的主張,內容包括“兼愛”“非攻”等,并肯定墨子自我匡正,救人急難的精神,以及主張性情溫和,追求博學的態(tài)度。D.墨子主張廢除古代的禮制和音樂,提倡人活著時要勤勞,死后要薄葬。莊子認為這些主張不能被稱為圣人之道,并由此斷定墨子終將被君王所疏遠。19.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和課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若不為制,所謂積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不貧且濫也。(材料一)(2)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墨子·兼愛》)20.請依據(jù)兩則材料的內容概括王安石和莊子對“儉”的看法有何異同?!敬鸢浮?6.C17.D18.D19.(1)如果不加限制,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財富像)流水(一樣)一點一滴地貯積,卻大股大股地傾瀉出去,這怎能使人民不貧困而且沒有節(jié)制呢?(2)所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為(自己的)事務的人,怎么能不禁絕仇恨而鼓勵相愛呢?20.同:王安石和莊子都贊同以儉治國,節(jié)儉為人。異:莊子反對過度節(jié)儉,認為節(jié)儉也要符合人情,否則難以實行?!窘馕觥?6.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使人民安定、富裕的關鍵不是別的,在于端正風俗罷了。所以風俗的變化,會影響、改變人民的思想,關系到國家的盛衰,不可不慎重對待?!澳馨怖敝械诙€“之”是結構助詞“的”,故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D;“遷染民志”是動賓結構,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故選C。17.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理解文言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能力。A.正確?!皻棥?,都是“窮盡”的意思。句意:有人會竭盡財力。/竭盡精力與心思。B.正確。C.正確.D.錯誤?!胺保┐饕嘛?;“弦”,彈琴。都是名詞活用為動詞。句意:死后無穿戴衣飾。/早晨唱歌晚上彈琴。故選D。18.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D.“被君王所疏遠”錯誤,由原文“離于天下,其去王也遠矣”可知,應是背離了天下人情,離開王道就遠了,而不是被君王所疏遠。故選D。1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制”,限制、節(jié)制;“泄”,傾瀉;“如之何”,怎么能。(2)“以……為”,把……作為;第一個“惡”,怎么;“勸”,鼓勵、勉勵。20.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探究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同:由原文“君子制俗以儉,其弊為奢。奢而不制,弊將若之何?夫如是,則有殫極財力僭瀆擬倫以追時好者矣。且天地之生財也有時,人之為力也有限,而日夜之費無窮。以有時之財,有限之力,以給無窮之費。若不為制,所謂積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不貧且濫也”“不侈于后世,不靡于萬物,不暉于數(shù)度,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可知,王安石和莊子都贊同以儉治國,節(jié)儉為人。異:由原文“以此教人,恐不愛人;以此自行,固不愛己。未敗墨子道。雖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樂而非樂,是果類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憂,使人悲,其行難為也。恐其不可以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離于天下,其去王也遠矣”可知,莊子反對過度節(jié)儉,認為節(jié)儉也要符合人情,否則難以實行。參考譯文:材料一:上天所鐘愛撫養(yǎng)的是人民,人民所牽掛并仰慕的是國君。國君上承天的意志,下做人民的主宰,他的主要任務在于使人民生活安定、富裕。使人民安定、富裕的關鍵不是別的,在于端正風俗罷了。所以風俗的變化,會影響、改變人民的思想,關系到國家的盛衰,不可不慎重對待。上層統(tǒng)治者用儉樸來制約風俗,而風俗的流弊是趨向奢侈。趨向奢侈如果不加以限制,流弊不知會發(fā)展到什么地步呵?這樣一來,有人會竭盡財力,超越本分,去模仿闊人,追求時俗的喜好(奢侈)了。況且大自然創(chuàng)造財富也有時限性,人們的能力也有限度,而日夜的花費卻是無窮無盡的。拿有時限性的財富,有限性的能力,供給無窮無盡的花費,如果不加限制,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財富像)流水(一樣)一點一滴地貯積,卻大股大股地傾瀉出去,這怎能使人民不貧困而且沒有節(jié)制呢?宋朝完全擁有整個中國,四個圣明的君主(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相繼繼承帝位,國家的制度得以確定,紀綱得以明確,征收的賦稅(也不算太重),不會損傷人民,國家征派人民服徭役,還算公平合理,安定太平的國運,從來沒有比今天更盛大了,本來應當家家富裕,人人豐衣足食,沒有一個人不得其所才是。然而貧家之子穿的粗布短衣也沒有完好的,那些投機商人,弄巧作假的行為并未完全壓制下去,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是因風俗還不夠淳樸吧?材料二:不使后世奢侈,不浪費萬物,不炫耀禮儀法度,用規(guī)矩來勉勵自己,以備擔當世間的急難。古來道術中有這一派,墨翟和禽滑厘(墨翟的學生)聽見這種風尚就喜好。但他們實行得太過分,節(jié)止得也太過分。作《非樂》,講說《節(jié)用》(都是《墨子》里的篇名),(主張)生時不作樂,死后無服飾。墨子主張博愛、兼利而反對戰(zhàn)爭,他教人不恨怒;他又好學博聞,不求立異。也不和古代的圣王相同,(他嫌他們太奢侈),主張毀棄古代的禮樂。(關于古代的音樂)黃帝有《咸池》樂章,堯有《大章》樂章,舜有《大韶》樂章,禹有《大夏》樂章,湯有《大濩》樂章,文王有《辟雍》樂章,周武王和周公作《武》樂。古代的喪禮,貴賤有一定的禮儀,上下有一定的等級,天子的棺材有七層,諸侯的五層,大夫的三層,士兩層。墨子卻主張生時不歌詠,死后無穿戴衣飾厚葬,只用三寸厚的桐棺,連外面的槨都沒有,將此定為法式。用這個來教人,恐怕不是愛人的道理,用這個實行在自己身上,也實在不算是愛自己。但是并不會影響墨子的學說。雖然這樣,但當歌唱時卻反對歌唱,當哭泣時卻反對哭泣,當奏樂時卻反對奏樂,這樣果然和人情相合嗎?生時勤勞,死后菲薄,墨子之學說太苛刻了!令人憂苦,使人悲愁。他的主張難以實行??峙虏荒艹蔀槭ト酥?,違反了天下人的心愿,天下人不堪忍受。墨子雖能獨能擔當,奈何天下人不能履行!背離了天下人情,距離王道也遠了!五、(23-24高二上·江蘇蘇州·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東軒記蘇轍余既以罪謫監(jiān)筠州鹽酒稅,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俯江之潛,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處,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歲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補其圮缺,辟聽事堂之東為軒,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然鹽酒稅舊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適皆罷去,事委于一。晝則坐市區(qū),鬻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暮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則復出營職,終不能安于所謂東軒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然自笑也。余昔少年讀書,竊嘗怪顏子簞食瓢飲,居于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為雖不欲仕,然抱關、擊柝尚可自養(yǎng),而不害于學,何至困辱貧窶自苦如此?及來筠州,勤勞米鹽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于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升斗之祿以自給者,良以其害于學故也。嗟夫!士方其未聞大道,沉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為樂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區(qū)區(qū)欲磨洗濁污,睎圣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余既以譴來此,雖知桎梏之害,而勢不得去,獨幸歲月之久,世或哀而憐之,使得歸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廬,為環(huán)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顏氏之樂,懷思東軒,優(yōu)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選自《古文辭類纂》,有刪改)2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B.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C.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D.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2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水患尤甚”與“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兩句中的“甚”含義相同。B.“不知夜之既旦”與“不知東方之既白”(《赤壁賦》)兩句中的“之”含義相同。C.“然后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兩句中的“所以”含義相同,D.“余方區(qū)區(qū)欲磨洗濁污”與“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答司馬諫議書》)兩句中的“區(qū)區(qū)”含義不同。2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最初,作者想把東軒當作宴樂之所,特意種上了杉、竹;后來,每天出入時看到東軒只能啞然自笑,笑中含有苦澀之意。B.之前作者難以理解顏回為何要受困于貧賤,認為這樣的生活連看門人或打更人也不如;到了筠州后,才改變這一看法。C.士人未聽聞大道之前,易沉迷名利、兒女之樂;等到修煉成為有德者,才能真正擁有看輕貧困、傲視權勢的顏氏之樂。D.文章以建造東軒開頭,以懷思東軒收尾,中間由自身不得安于東軒引出對顏回安于陋巷的議論,文脈貫通,思路嚴密。2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既至,敝不可處,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2)使得歸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廬,為環(huán)堵之室而居之。25.蘇轍覺得自己未能實現(xiàn)顏氏之樂的原因是什么?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答案】21.A22.C23.B24.(1)(我)到了以后,房屋損毀不能居住,就向郡府報告,借戶部巡察使的府第來居住。(2)讓我能夠歸隱田園,修繕祖先破舊的房屋,再布置一間只有四面墻的簡陋的房間居住在那里。25.①被繁忙的公務京縛;②不能脫身離開;⑧自身德行不夠?!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等到他按著正理而尋求人生最高理想時,就能擺脫虛華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時就會從容自得,忘卻了天地廣大,以及死生變化,更何況其他事情呢!“求道”是動賓結構,不能斷開,排除BC;“收其實”是動賓結構,不能斷開,排除D。故選A。2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都是“厲害、嚴重”的意思。句意:水災尤其嚴重。/你太不聰明了。B.正確。都是助詞,用于主謂之間,無義。句意:不知道夜盡已經(jīng)天亮。/不知不覺天邊已經(jīng)顯出白色(指天明了)。C.錯誤?!脑颍挥脕怼?。句意:這以后才知道顏回甘心貧賤,不肯謀求一斗升的薪祿來養(yǎng)活自己的原因。/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答疑難問題的。D.正確。四處奔走,誠摯的心情;小,用作自稱的謙辭。句意:我正想以誠摯的心情洗心革面。/內心實在仰慕到極點。故選C。2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認為這樣的生活連看門人或打更人也不如”錯誤,原文為“私以為雖不欲仕,然抱關、擊柝尚可自養(yǎng),而不害于學,何至困辱貧窶自苦如此”,是認為雖然不想做官,但是做點看門打更的小差事,還是可以自己養(yǎng)活自己,而且不妨礙治學,哪里至于貧窮困苦、自討苦吃到這種地步。沒有說不如生活連看門人或打更人也不如,選項曲解文意。故選B。2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既”,……以后,已經(jīng);“敝”,損毀;“假”,借。(2)“歸伏”,歸隱;“治”,修繕;“敝”,破舊。2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由“及來筠州,勤勞米鹽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于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可知,等到我來到筠州,在鹽米這些瑣事上操勞,沒有一天休息。雖然很想離開人聲喧囂、塵土飛揚的市場,擺脫束縛,把自己放到能修身養(yǎng)性、培養(yǎng)品德的場所,但每每被繁雜的事務拖累而身不由己。由此可知,蘇轍受現(xiàn)實處境所累而又無法擺脫。由“余方區(qū)區(qū)欲磨洗濁污,睎圣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可知,我正誠心地想洗刷身上的污濁俗念,仰慕圣賢希望能達到至圣先賢們的萬分之一,自視不足,而希望達到顏回那樣憂道不憂貧的境界,當然做不到了!由此可知,蘇轍自視不足,未能達到安貧樂道(或甘心貧賤)的境界。參考譯文:東軒記蘇轍我因為獲罪已經(jīng)被貶擔任管理筠州鹽酒稅收政策的稅務官,我還沒有到任,天下大雨。筠水泛濫成災,淹沒了南岸的市場,漫上了北坡,沖壞了州府的大門。鹽酒稅所俯臨江邊,水災尤其嚴重。(我)到了以后,房屋損毀不能居住,就向郡府報告,借戶部巡察使的府第來居住。這年十二月,才能勉強支立起那傾斜的房子,修補好那倒塌的墻壁,開辟出聽事堂的東邊做書房,屋前種了二株杉樹,種了上百棵竹子,把它當作我工余休閑的地方。但是鹽酒稅務的差事過去有三個官員共同管理,我來到這里時,那二人正好都被罷免離開,所有的事務都托付在我一個人身上。白天我就坐守在市場上,賣鹽、賣酒、征收豬魚交易的利稅,與市場上的商人爭奪微薄的利益來完成自己的任務。晚上回來已經(jīng)精疲力盡,總是昏然入睡,不知道夜盡已經(jīng)天亮。第二天早上就又出去從事本職工作,始終不能在所謂的東軒安閑地休息。每天早晚從它旁邊出入,回頭看看,未嘗不嘲笑自己一番。我從前少年讀書時,私下曾經(jīng)奇怪顏回用一個竹器盛飯吃一個瓢盛水喝,住在簡陋的小巷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困苦,顏回卻怡然自樂。我私下認為雖然不想做官,但是做點看門打更的小差事,還是可以自己養(yǎng)活自己,而且不妨礙治學,哪里至于貧窮困苦、自討苦吃到這種地步呢!等到我來到筠州,在鹽米這些瑣事上操勞,沒有一天休息。雖然很想離開人聲喧囂、塵土飛揚的市場,擺脫束縛,把自己放到能修身養(yǎng)性、培養(yǎng)品德的場所,但每每被繁雜的事務拖累而身不由己。這以后才知道顏回甘心貧賤,不肯謀求一斗升的薪祿來養(yǎng)活自己的原因,實在是因為那樣的處境對治學是有害的。唉!讀書人在他還沒有最高理想境界的時候,深深的沉浸在權勢利益之中,用金銀財寶和子女厚自奉養(yǎng),自認為快樂。等到他按著正理而尋求人生最高理想時,就能擺脫虛華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時就會從容自得,忘卻了天地廣大,以及死生變化,更何況其他事情呢!所以那種樂趣,足夠對窮困饑餓的處境漠視不顧,毫無怨言,即使讓他南面稱王他也不會接受,大概品德不高尚的人是達不到這種境界的。我正想以誠摯的心情洗心革面,仰慕圣賢希望能達到至圣先賢們的萬分之一,自視不足,而希望達到顏回那樣憂道不憂貧的境界,當然做不到了!我既然因罪被貶謫到這里,盡管知道束縛于瑣事雜務的危害卻勢必無法擺脫,只希望時間久了,世人或許能哀憐我,讓我能夠歸隱田園,修繕祖先破舊的房屋,再布置一間只有四面墻的簡陋的房間居住在那里。然后追求顏回的那種快樂,懷想東軒之樂,悠閑自得而忘記了老之將至,然而這恐怕不是我所敢于奢望的。六、(23-24高二上·江蘇鎮(zhèn)江·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漢四年,遂皆降平齊。使人言漢王曰齊偽詐多變反復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zhèn)之其勢不定愿為假王便。當是時,楚方急圍漢王于滎陽,韓信使者至,發(fā)書,漢王大怒,罵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睗h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乃遣張良往立信為齊王,征其兵擊楚。齊人蒯通知天下權在韓信,欲為奇策而感動之,曰:“當今兩主之命縣于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表n信曰:“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豈可以鄉(xiāng)利倍義乎!”蒯生曰:“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韓信謝曰:“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毙胖獫h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鄙显唬骸坝诰稳??”曰:“臣多多而益善耳。”(節(jié)選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有刪改)材料二:漢五年,漢王與淮陰侯韓信、建成候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入壁,深塹而自守。謂張子房曰:“諸侯不從約,為之奈何?”對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zhàn),則楚易敗也?!睗h王曰:“善?!笔拐咧?,告韓信、彭越。二人皆報曰:“請今進兵?!表n信乃從齊往,劉賈軍從壽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舉九江兵,隨劉賈、彭越皆會垓下,詣項王。(節(jié)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有刪改)26.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用“/”斷6處。使人言漢王曰齊偽詐多變反復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zhèn)之其勢不定愿為假王便2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發(fā),指打開、開啟,與《促織》“窺父不在,竊發(fā)盆”中的“發(fā)”詞義相同。B.衣,破音異讀為“yì”,由名詞轉為動詞,“食我”中的“食”也是同種用法。C.壁,指軍營及圍墻、防御建筑等設施,與“作壁上觀”中“壁”的詞義相同。D.大司馬,古代官名,掌管邦政,與《答司馬諫議書》中“司馬”屬同一官職。2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信破齊之后自立為王,劉邦得知后雖心中不悅,但是迫于形勢也只能假意應允。B.蒯通認為韓信是左右未來政治走向的關鍵因素,于是主動獻策,向韓信言明利害。C.對于韓信、彭越未能如期到達會師地點,劉邦深感憂慮,張良卻認為是情理之中。D.劉邦采納了張良的計策,向韓信、彭越做出承諾,二人也隨即出兵,集結于垓下。2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2)君王能與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30.韓信對劉邦的脾氣秉性心知肚明,為什么還屢屢觸怒劉邦?【答案】26.使人言漢王曰/齊偽詐多變/反復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zhèn)之/其勢不定/愿為假王便27.D28.A29.(1)(您)如果能聽從臣下的計策,不如讓兩方都受利,使他們并存,形成鼎足的局勢,在這種形勢下,任何一方都不敢有所行動。(2)君王如果能和他們共分天下,就可以讓他們立刻前來。如果不能,形勢就難以預料了。30.①韓信自恃善于帶兵,且功勞很大。②韓信認為漢王待自己很優(yōu)厚,且自己一直忠于漢王,漢王不會和自己計較?!窘馕觥?6.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他派人向漢王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反復無常,南面的邊境與楚國交界,如果不設立一個暫時代理的王來鎮(zhèn)撫,局勢就無法穩(wěn)定。為有利于當前的局勢,希望允許我暫時代理齊王?!薄笆谷搜詽h王曰”中的曰表示引起后文所說的話,應停頓,所以“曰”后斷開;“齊偽詐多變”“反復之國也”,為“……,……也”式判斷句,所以“變”后斷開、“國也”后斷開;“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zhèn)之”中間停頓,“不為”為后一句的開頭,提出假設,所以“楚”后斷開;“不為假王以鎮(zhèn)之”“其勢不定”中間停頓,“不為假王以鎮(zhèn)之”是假設的前提,“其勢不定”是結果,所以“鎮(zhèn)之”后斷開;“其勢不定”“愿為假王便”中間停頓,“愿為假王便”是最后向漢王提出的請求和建議,所以“不定”后斷開。故斷句后的句子為:使人言漢王曰/齊偽詐多變/反復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zhèn)之/其勢不定/愿為假王便。27.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理解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句意:(漢王)打開書信。/偷看到父親不在家,就私下打開了盆。B.正確。句意:給我穿他的衣裳。/給我吃他的食物。C.正確。句意:漢王又逃回營壘。/作壁上觀:人家交戰(zhàn),自己站在營壘上觀看,比喻坐觀成敗,不給予幫助。D.錯誤。不同,“司馬”,官職;/姓氏。句意:大司馬周殷背叛楚王。/回給司馬諫議大夫的信。故選D。2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自立為王”錯,由“不為假王以鎮(zhèn)之,其勢不定,愿為假王便”可知,韓信是請求當“假齊王”,而不是“自立為王”;“迫于形勢也只能假意應允”錯,由“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可知,劉邦最后主動封韓信為“真齊王”,而不是“假意應允”。故選A。2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誠”,如果;“兩利”“俱存”,使動用法,使……都受利,使……并存;“勢”,形勢。(2)“與”,省略了“之”,應該是“與之”,和他們;“致”,到來,前來;“未可知”,難以預料。30.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臣多多而益善耳”“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等內容可知:韓信自恃善于帶兵,且功勞很大。②由“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豈可以鄉(xiāng)利倍義乎”可知:韓信認為漢王待自己很優(yōu)厚,且自己一直忠于漢王,漢王不會和自己計較。參考譯文

材料一:

漢四年,韓信降服且平定了整個齊國。他派人向漢王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反復無常,南面的邊境與楚國交界,如果不設立一個暫時代理的王來鎮(zhèn)撫,局勢就無法穩(wěn)定。為有利于當前的局勢,希望允許我暫時代理齊王?!闭斶@時,楚軍在滎陽緊緊地圍困著漢王,韓信的使者到了,漢王打開書信一看,勃然大怒,罵道:“我在這兒被圍困,日夜盼著你來幫助我,你卻想自立為王!”張良湊近漢王的耳朵說:“目前漢軍處境不利,怎么能阻止韓信稱王呢?不如趁機冊立他為王,很好地對待他,讓他自己鎮(zhèn)守齊國。不然可能發(fā)生變亂。”漢王醒悟,又故意罵道:“大丈夫既然平定了諸侯,就要做真王,何必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就派遣張良前去冊立韓信為齊王,征調他的軍隊攻打楚軍。

齊國人蒯通知道天下勝負的關鍵在于韓信,想出奇計打動他。說:“當今劉、項二王的命運都懸掛在您的手里。您協(xié)助漢王,漢王就勝利;協(xié)助楚王,楚王就勝利。(您)如果能聽從臣下的計策,不如讓兩方都受利,使他們并存,形成鼎足的局勢,在這種形勢下,任何一方都不敢有所行動。”韓信說:“漢王給我的待遇很優(yōu)厚,給我坐他的車子,給我穿他的衣裳,給我吃他的食物。我怎么能夠圖謀私利而背信棄義呢?”蒯通說:“您據(jù)有威脅君主的威勢,持有不能封賞的功績,歸附楚,楚人不信任;歸附漢,漢人震驚恐懼。您帶著這樣大的功績和聲威,哪里是您可去的地方呢?”韓信謝絕說:“先生暫且說到這兒吧!讓我考慮考慮。”

韓信知道漢王畏忌自己的能力,常常托病不參加朝見和侍行?;噬辖?jīng)常閑暇時和韓信議論將軍們的高下,認為各有長短。皇上問韓信:“像我的才能能統(tǒng)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tǒng)率十萬?!被噬险f:“你怎么樣?”回答說:“我是越多越好?!?/p>

材料二:

漢五年,漢王和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約好日期會合,共同攻打楚軍。漢軍到達固陵,而韓信、彭越的部隊沒有來會合。楚軍攻打漢軍,大敗漢軍。漢王又逃回營壘,掘深壕溝堅守。漢王對張良說:“諸侯不遵守約定,怎么辦?”張良回答說:“楚軍快被打垮了,韓信和彭越還沒有得到分封的地盤,所以,他們不來是很自然的。君王如果能和他們共分天下,就可以讓他們立刻前來。如果不能,形勢就難以預料了。君王如果把從陳縣以東到海濱一帶地方都給韓信,把睢陽以北到谷城的地方給彭越,使他們各自為自己而戰(zhàn),楚軍就容易打敗了。”漢王說:“好?!笔拐叩竭_之后,韓信、彭越都說:“我們今天就帶兵出發(fā)?!庇谑琼n信從齊國起行,劉賈的部隊從壽春和他同時進發(fā),屠戮了城父,到達垓下。大司馬周殷叛離楚王,以舒縣的兵力屠戮了六縣,發(fā)動九江兵力,隨同劉賈、彭越一起會師在垓下,逼向項王。七、(23-24高二上·江蘇常州·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成安文子李德林,恃其才望,論議好勝,同列多疾之。由是以佐命元功,十年不徙級。德林數(shù)與蘇威異議,高颎常助威,奏德林狠戾,上多從威議。上賜德林莊店,使自擇之,德林請逆人高阿那肱衛(wèi)國縣市店,上許之。及幸晉陽,店人訴稱高氏強奪民田,于內造店賃之。蘇威因奏德林誣罔,妄奏自入,司農(nóng)卿李圓通等復助之曰:“此店收利如食千戶,請計日追贓?!鄙献允且鎼褐?。虞慶則等奉使關東巡省,還,皆奏稱:“鄉(xiāng)正專理辭訟,黨與愛憎,公行貨賄,不便于民?!鄙狭顝U之。德林曰:“茲事臣本以為不可然置來始爾復即停廢政令不一,朝成暮毀,深非帝王設法之義。臣望陛下自今群臣于律令輒欲改張,即以軍法從事;不然者,紛紜未已?!鄙纤彀l(fā)怒,大詬云:“爾欲以我為王莽邪!”遷懷州刺史而卒。上性猜忌,不悅學,既任智以獲大位,因以文法自矜,明察臨下,恒令左右覘視內外,有過失則加以重罪。又患令史贓污,私使人以錢帛遺之,得犯立斬。每于殿庭棰人,一日之中,或至數(shù)四;嘗怒問事者揮楚不甚,即命斬之。尚書左仆射高颎、治書侍御史柳彧等諫,以為:“朝堂非殺人之所,殿廷非決罰之地?!鄙喜患{。颎等乃盡詣朝堂請罪,上顧謂領左右都督田元曰:“吾杖重乎?”元曰:“重?!钡蹎柶錉睿e手曰:“陛下杖大如指,捶人三十者,比常枝數(shù)百,故多死。上不懌,乃令殿內去杖,欲有決罰,各付所由。有司上言:“府藏皆滿,無所容,積于廊廡。”帝曰:“朕既薄賦于民,又大經(jīng)賜用,何得爾也?!睂υ唬骸叭胝叱6嘤诔?,略計每年賜用,至教百萬段,曾無減損?!痹t曰:“寧積于人,無藏府庫。河北、河東今年田租三分減一,兵減半功,調全免?!保ü?jié)選自《資治通鑒》)3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相應的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茲事臣本以為不可A然B置來C始D爾E復即F停廢G政令不一3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同列,古代指處在同一班列、具有同等地位的官員,即地位相同者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