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誡子書》知識點梳理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D/2C/wKhkGWcpVkuAFr8EAALaeMRXY-c939.jpg)
![第16課《誡子書》知識點梳理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D/2C/wKhkGWcpVkuAFr8EAALaeMRXY-c9392.jpg)
![第16課《誡子書》知識點梳理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D/2C/wKhkGWcpVkuAFr8EAALaeMRXY-c9393.jpg)
![第16課《誡子書》知識點梳理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D/2C/wKhkGWcpVkuAFr8EAALaeMRXY-c9394.jpg)
![第16課《誡子書》知識點梳理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D/2C/wKhkGWcpVkuAFr8EAALaeMRXY-c93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6課《誡子書》知識點梳理《誡子書》知識清單
一、作者簡介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xiāng)侯,死后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二、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三、全文翻譯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寫作背景
本文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言中。通過這些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如此深切。
題解
《誡子書》是諸葛亮晚年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罢]"的意思是“告誡、勸誡”,“書"是指“書信”。
六、重點詞句積累
一詞多義
【學】
①夫學須靜也:動詞,學習
②非志無以成學:名詞,學業(yè)
【以】
①靜以修身:介詞,表目的
②非寧靜無以致遠:介詞,用來
【志】
①非淡泊無以明志:遠大志向
②非志無以成學:名詞活用為動詞,立志
【成】
非志無以成學:完成,實現(xiàn)
遂成枯落:成為,變?yōu)?/p>
詞類活用
【廣】
非學無以廣才形作動,增長
【多】
多不接世多:形作名,多數(shù)人
【遠】
非寧靜無以致遠遠:形作名,高遠的目標
古今異義_________古_________今
險躁則不能治性___輕薄\修理地勢險惡、險要\治理
淫慢則不能勵精___懈怠_________速度低
特殊句式
①倒裝句: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賓語前置句,正常句式應為“將復及何")
②判斷句:夫學須靜也
(“……也”表判斷)
七、文本分析
1.文本主題
課文是諸葛亮以一個父親的身份寫給他的兒子的一封帶有警告性質的信,告誡兒子要讀書修身、靜心養(yǎng)德,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在這封信中,既有慈父的殷殷期待,也有圣賢的諄諄教誨,感人肺腑。
寫作思路
這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言文,主要論述修身治學,強調(diào)了淡泊寧靜的重要性。文章開頭作者即提出“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的觀點,接下來以雙重否定的形式“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對“靜"的價值的闡發(fā),指出唯有寧靜專一才能明確志向,達到遠大目標;之后先正后反,論述“靜”與“學"才”“志"的關系,核心是實現(xiàn)志向的途徑——學。最后,從反面論證,說明荒廢學業(yè),終將“枯落”。文章先立論,再闡述,由總到分,又運用正反對比論證,邏輯嚴密。
3.怎樣理解文中的“靜"?
①:“靜”是修身養(yǎng)德的基礎。修身養(yǎng)德需要保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庭都有家訓、家規(guī),都有持內(nèi)心的寧靜,只有內(nèi)心寧靜,方能自省、自察。
②:“靜"是學習的前提。“靜”指的是一種摒除雜念和干擾而安寧專一的精神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中,可以心無旁騖地學習,可以靜靜地沉思,可以安靜地反思自己的作為。
③:要做到“靜”,就要摒除名利的束縛和干擾,這就是“淡泊”。只有做到“淡泊"和“寧靜”,才能使志向堅定、明確,并最終實現(xiàn)遠大目標。若心不靜,陷入“險躁”,則不能專心學習,也就不能增長才干,更談不上修養(yǎng)心性了。
4.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誡兒子要注意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品德,并要注意珍惜時光,勉勵他刻苦學習,表達了諸葛亮對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
5.作者抓住“靜”字,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才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從語句看多用什么句式?
淡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語句多用雙重否定句、對偶句。
6.寫作特色
多用對偶句,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文中多用對偶句,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對偶句的使用使文章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也使要表達的主旨更加嚴密而深刻。
7.成語歸納
淡泊明志
解釋: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
寧靜致遠
解釋:只有心境平穩(wěn)沉著、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fā)、有所作為。
八、拓展延伸——古代家訓
1.咬得菜根,百事可做?!骱閼鳌恫烁T》
2.吾家風教,素為整密。昔在齠齔,便蒙誘海;每從兩兄,曉夕溫清。規(guī)行矩步,安辭定色,鏘鏘翼翼,若朝嚴君焉。——隋顏之推《顏氏家訓》
3.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惰士鮮明體,昏人無出意。兼茲庶其立,缺之安所詣。珍重少年人,努力天下事。——明湯顯祖《智志詠》
4.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鳚h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九、鞏固練習
完成下列小題。
【甲】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誡子書》)
【乙】
別人筆下的諸葛亮
南陽臥龍有大志,腹內(nèi)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臨行語,茅廬相顧心相知。先生爾時年三九,收拾琴書離隴畝;先取荊州后取川,大展經(jīng)綸補天手;縱橫舌上鼓風雷,談笑胸中換星斗;龍驤虎視安乾坤,萬古千秋名不朽!
(節(jié)選自羅貫中《三國演義》)
1.請寫出下面加點詞語的古今義。
加點詞語古義今義
險躁①遭到不幸或發(fā)生災難的可能;險要。
枯落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②
淫慢③④
2.諸葛亮在教育孩子時強調(diào)“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他自己也做了很好的榜樣,請從【乙】文中找出體現(xiàn)他本人“廣才”的一聯(lián)詩句。
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只因徐庶臨行語,茅廬相顧心相知。
結合文本,完成題目。
【甲】
誡子書
[三國]曹丕
父母于子,雖肝腸腐亂,為其掩蔽,不欲使鄉(xiāng)黨士友聞其罪過。然行之不改,久久人自知之。用此仕官,不亦難乎?
【乙】
誡子書
[東漢]王修自汝行之后,恨恨不樂,何哉?我實老矣,所恃①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也。人之居世,忽去便過。日月可愛也!故禹不愛尺璧而愛寸陰。時過不可還,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讀書,并學作人。汝今逾郡縣,越山河,離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見舉動之宜效高人遠節(jié),聞一得三,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際也。行止與人,務在饒之。言思乃出,行詳乃動,皆用情實道理,違斯敗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殺身,其余無惜也。
(甲乙選文均來自《全三國文》)
【注釋】①恃:依賴,依靠。
4.請根據(jù)提示,完成文言詞語梳理表。
字詞例句解釋文官現(xiàn)象
雖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1)一詞多義
雖肝腸腐亂(曹丕《誡子書》)(2)
逾、越汝今逾郡縣,越山河(王修《誡子書》)(3)多詞一義
5.聯(lián)讀課文《誡子書》(諸葛亮),按提示完成表格。
出處家書內(nèi)容語言形式教育影響
《誡子書》(諸葛亮)通過“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等告誡兒子:努力做到寧靜專一、淡泊明志?!办o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等句子句式工整,語言凝練。幼子長大后德才兼?zhèn)?,忠君愛國?/p>
《誡子書》(曹丕)推測造成“久久人自知之”的原因。探究文末“用此仕官,不亦難乎?"句中用問號的原因。其子在位期間防御外敵,平定鮮卑,頗有建樹。
《誡子書》(王修)王修告訴孩子們:“年老的自己因子女都不在眼前而感到惶恐不安”,文中與之對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他又通過“行止與人,務在饒之。"告誡兒子:_________________?!案赣钭由?,唯不能殺身,其余無惜也?!贝司渲械募狱c字有什么表達效果?長子有政績,次子德才兼?zhèn)洹?/p>
6.有人認為現(xiàn)代信息社會人們很少寫信,家書已不再重要。你是否認同這一看法?請你結合上述三篇《誡子書》的內(nèi)容,以及你對前三則材料的理解,闡述理由。
經(jīng)典古詩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班級舉辦“學習先賢品德·體悟生命意義"專題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甲】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誡子書》)
7.“靜”是上文中的一個關鍵詞?!办o"指的是一種摒棄雜念和干擾而寧靜專一的精神狀態(tài),“淡泊”“寧靜"是它的正面表現(xiàn),“淫慢”“險躁"是其反面表現(xiàn)。其中“淡泊”和“險躁"的意思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上文中,諸葛亮教育兒子,要“淡泊”自守,“寧靜"自處,鼓勵兒子勤學勵志,從淡泊和寧靜的自身修養(yǎng)上下功夫。他說:“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币馑际钦f;學習必須寧靜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諸葛亮提倡“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論語》中孔子也具有與此相同的品質。請摘抄《論語》中體現(xiàn)孔子這種品質的句子,并將其優(yōu)秀品質批注出來。
句子:批注:
10.《誡子書》中有很多格言警句,如果要選擇其中一句作為座右銘,你會選擇哪句?為什么?
【乙】
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錦衣玉食而后謂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車馬仆從習慣為常,此即日趨于奢矣。見鄉(xiāng)人則嗤其樸陋①,見雇工則頤指氣使②,此即日習于傲矣。京師子弟之壞,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廢弛,亦以焦躁故爾。一經(jīng)焦躁,則心緒少佳,辦事不能妥善。弟總宜平心靜氣,爾與諸弟戒之,至囑至囑!
(節(jié)選自《曾國藩家書》,有刪改)
【注】①樸陋:粗俗鄙陋。②頤指氣使:不說話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氣發(fā)聲來示意,形容有權勢的人隨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氣。
11.查工具書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查閱《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并結合語境,可以判斷出“此即日趨于奢矣”中“奢"的意思是下圖中的第________個義項。
12.【甲】文中諸葛亮提出“儉以養(yǎng)德”的觀點,請你結合【乙】文內(nèi)容,談談在生活中如何培養(yǎng)“儉"的習慣。
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完成下列小題。
【甲】
讀書
(宋)陸九淵
讀書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放過,
切身須要急思量。
【乙】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選自《誡子書》)
【丙】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施惠無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節(jié)選自《朱子家訓》)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非學無以廣才()(2)淫慢則不能勵精()
(3)既昏便息()(4)宜未雨而綢繆()
14.用“/”給下面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劃3處)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2)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16.根據(jù)三個文段的內(nèi)容完成填空。
我們可以從這三篇文章中受到很多教益。甲、乙兩文都談到讀書需要①丙文“②"啟示我們對人施了恩惠,不要老是記在心里;當別人有了災難禍患,應該施以援手,不能③。
17.乙丙兩篇都是家訓名篇,試分析它們在內(nèi)容上的相同之處。
參考答案
1.“險”古義:輕薄“枯落"今義:植物凋落“慢”古義:懈怠今義:速度慢2.①“南陽臥龍有大志,腹內(nèi)雄兵分正奇;"
②“先取荊州后取川,大展經(jīng)綸補天手;”
③“縱橫舌上鼓風雷,談笑胸中換星斗;"
3.(1)不能淡泊自守,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2)只因為徐庶離開時對劉備的推薦,才有劉備和諸葛亮后來在茅廬里心心相印。
4.雖然;即使;越過。
5.示例:父母一味地文過飾非,不教育子女,不糾正他的錯誤言行,他就會愈演愈烈,以致鑄成大錯,就會“久久人自知之”。“不亦難乎"用反問語氣,增強語勢,突出嚴格約束自己,不文過飾非的重要意義。意遑遑也示例:待人和善“惟”“無"寫出了父母為子女會傾盡所有,竭盡全力,表現(xiàn)了父母對待子女的誠摯愛意。
6.示例:我不贊成這一看法。時代發(fā)展和用家書的形式教育孩子,交流溝通并不矛盾。材料中的《誡子書》均表達了作者對子女的殷切希望,情詞懇切,感人至深。信息時代并不會削弱家書的教育作用,相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區(qū)社會組織培育-深度研究
- 生物發(fā)酵工藝優(yōu)化-深度研究
- 智能電網(wǎng)建設對火電行業(yè)的影響研究-深度研究
- 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區(qū)域發(fā)展策略-深度研究
- 沖浪運動與海洋文化-深度研究
- 數(shù)學建模與決策支持-深度研究
- 水產(chǎn)養(yǎng)殖廢棄物處理-深度研究
- 安全協(xié)議設計與性能分析-深度研究
- 2025年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劑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度企業(yè)并購重組咨詢顧問服務協(xié)議-@-1
- 圖像處理技術在自動駕駛中的應用
- 爆破工程師培訓
- 2024年云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大灣區(qū)40校高二上學期聯(lián)考英語試題(含解析)
- 《飛科電器公司盈利能力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7800字論文)》
- 旅拍店兩人合作協(xié)議書范文
- 楚辭離騷的原文全文完整注音版、拼音版標準翻譯譯文及注釋
- 刑事訴訟法課件
- 肩袖損傷病例討論
- 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中小學組)
- 衛(wèi)生院中醫(yī)、康復??平ㄔO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