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單元達標檢測_第1頁
03-第三單元達標檢測_第2頁
03-第三單元達標檢測_第3頁
03-第三單元達標檢測_第4頁
03-第三單元達標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密○封○裝○訂○線密○封○裝○訂○線密○封○裝○訂○線密○封○裝○訂○線密封線內(nèi)不要答題姓名班級考號姓名班級考號密○封○裝○訂○線密○封○裝○訂○線密封線內(nèi)不要答題第三單元達標檢測全卷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史記》是史傳散文,《離騷》是抒情長詩,兩者文體不同,形式有別。魯迅先生能異中見同,一眼看出司馬遷的《史記》就是一篇“無韻之《離騷》”?!妒酚洝放c《離騷》確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首先,《史記》所表現(xiàn)的審美理想與《離騷》一脈相承。司馬遷的審美觀有著明顯的尚奇傾向。尚奇的審美觀,使他對歷史上大量的奇人、奇事、奇功、奇計、奇言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從而影響到《史記》的取材和藝術(shù)風格。屈原的審美觀也有著尚奇的傾向。且不說詩中人物的穿戴與眾不同,就是從《離騷》中所寫的以鷙鳥自比、以精玉為糧、驅(qū)策龍鳳、役使風云雷神等情節(jié)來看,已經(jīng)令人嘆奇不止了。這些只是外在表現(xiàn)方面的,就精神實質(zhì)而言,屈原與司馬遷都稱得上是悲劇詩人。他們的精神是相通的。屈原的《離騷》打上了艱巨斗爭的烙印,顯示出戰(zhàn)國后期楚國歷史上忠與奸、善與惡、美與丑相對抗、相斗爭的深刻過程,因而富于悲劇的崇高美;司馬遷的《史記》同樣打上了艱巨斗爭的烙印,顯示了中國上下數(shù)千年間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相對抗、相迭代的深刻過程,因而也富于悲劇的崇高美。其次,《史記》深得《離騷》的情韻,具有濃郁的抒情性。司馬遷富于詩人氣質(zhì),感情特別豐富。他說:“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币馑际钦f:《離騷》是因情而生文的。他寫歷史,本不該夾帶過多的主觀感情,但由于受到《離騷》的感染,他以詩人的氣質(zhì)寫史,于是使史文多帶詩的情韻。劉熙載說:“學《離騷》得其情者為太史公?!币会樢娧刂赋隽恕妒酚洝放c《離騷》在情韻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再次,《史記》從《離騷》中吸取了諷興當世的力量和反傳統(tǒng)思想的精神。司馬遷曾說:“作辭以諷諫,連類以爭義,《離騷》有之?!边@一看法,說明他很推崇屈原諷諫、爭義的膽氣?!妒酚洝分杏邢喈斠徊糠之敶贰K抉R遷以屈原為榜樣,不怕觸犯忌諱,大膽地諷興當世。(有刪改)材料二:屈原是中國最早、最偉大的詩人。他“衣被詞人,非一代也”。一個人對后世文藝起了這么深遠的影響,確乎罕見。之所以如此,正由于屈原的作品集中代表了一種根底深沉的文化體系。這就是充滿浪漫激情、保留著遠古傳統(tǒng)的南方神話——巫術(shù)的文化體系。儒家在北中國把遠古傳統(tǒng)和神話、巫術(shù)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異傳說化為君臣父子的世間秩序。例如“黃帝四面”(四面臉)被解釋為派四個大臣去“治四方”,黃帝活三百年說成是三百年的影響,如此等等。在被孔子刪定的《詩經(jīng)》中,再也看不見這種“怪力亂神”的蹤跡。然而,這種蹤跡卻非?;顫姷乇4嬖谝郧瓰榇淼哪蠂幕?。王夫之解釋《九辯》時說:“辯,猶遍也。一闋謂之一遍。蓋亦效夏啟《九辯》之名,紹古體為新裁,可以被之管弦。其詞激宕淋漓,異于《風》《雅》,蓋楚聲也。后世賦體之興,皆祖于此?!边@段話也很重要,它點明了好幾個關(guān)鍵問題。第一,它指出楚辭是“紹古體”,并且“古”到夏初去了,足見源遠流長,其來有自,確乎是遠古社會的遺風延續(xù)和模擬。第二,它可以“被之管弦”,本是可歌可舞的。近人考證也都認為,像《九歌》等,很明顯是一種有關(guān)巫術(shù)禮儀的祭神歌舞和音樂。所以它是集體的活動而非個人的創(chuàng)作。第三,“其詞激宕淋漓,異于《風》《雅》”,亦即感情的抒發(fā)爽快淋漓,形象想象豐富奇異,還沒受到嚴格束縛,尚未承受儒家實踐理性的洗禮,從而不像所謂“詩教”之類有那么多的道德規(guī)范和理智約束。相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緒、無羈的想象在這里表現(xiàn)得更為自由和充分。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它是漢代賦體文學的祖宗。其實,漢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漢不可分。盡管在政治、經(jīng)濟、法律等制度方面,“漢承秦制”,劉漢王朝基本上是承襲了秦代體制。但是,在意識形態(tài)的某些方面,又特別是在文學藝術(shù)領(lǐng)域,漢卻依然保持了南楚故地的鄉(xiāng)土本色。漢起于楚,劉邦、項羽的基本隊伍和核心成員大都來自楚國地區(qū)。項羽被圍,“四面皆楚歌”;劉邦衣錦還鄉(xiāng)唱《大風》;西漢宮廷中始終是楚聲作主導(dǎo)……都說明這一點。楚漢文化一脈相承,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顯的繼承性和連續(xù)性,而不同于先秦北國。楚漢浪漫主義是繼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與之相輔相成的中國古代又一偉大藝術(shù)傳統(tǒng)。它是主宰兩漢藝術(shù)的美學思潮。不了解這一關(guān)鍵,很難真正闡明兩漢藝術(shù)的根本特征。(摘編自李澤厚《楚漢浪漫主義·屈騷傳統(tǒng)》)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司馬遷以《史記》記史,屈原以《離騷》抒情,兩人在精神追求方面相通,在審美觀上都有尚奇傾向。B.因為受到了屈原《離騷》中的抒情性的影響,司馬遷寫的《史記》帶有詩的情韻。C.儒家更強調(diào)理性和人倫秩序,較之以屈原為代表的南國文化,“怪力亂神”的蹤跡在儒家文化中難以尋見。D.楚辭是一種有關(guān)巫術(shù)禮儀的祭神歌舞和音樂,源遠流長,風格自由狂放,是集體的活動而非個人的創(chuàng)作。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離騷》《史記》都帶有艱巨斗爭的烙印,展現(xiàn)出善與惡的對抗斗爭的過程,因而富于悲劇的崇高美。B.從《史記·酷吏列傳》批評漢武帝對人民的高壓政策可看出司馬遷的諷諫精神。C.楚辭不像“詩教”之類有那么多道德規(guī)范和理智約束,在表現(xiàn)形式上更為自由和充分。D.楚漢浪漫主義和先秦理性精神作為兩漢藝術(shù)的根本特征主宰了兩漢藝術(shù)的美學思潮。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A.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盉.班固認為,《離騷》“弘博麗雅,為辭賦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華,則象其從容”。C.朱熹:“《離騷》以靈修、美人目君,蓋托為男女之辭而寓意于君,非以是直指而名之也?!盌.屈原“變國風雅頌而為《離騷》”,司馬遷“易編年而為傳紀”,均具有開創(chuàng)性。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結(jié)構(gòu)。(4分)

5.錢鍾書的《管錐編》言:“《史記》于‘怪事’‘軼聞’,固未能莈除凈盡,如劉媼交龍,武安謝鬼?!闭埥Y(jié)合材料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分析。(4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終以身死問蒼天孫皓暉太陽出來了。汨羅江畔晨霧渺渺,青山綠水陷在了無邊無際的迷蒙之中。屈原從茅屋中出來了,扶著一根青綠的竹杖,消失在彌漫的晨霧里,登上了那座高高的孤峰。晨霧消散,那個身影像一座石刻的雕像,久久地佇立著,久久地仰望著湛藍深邃的天空。漸漸地,蒼翠青山吻住了半邊紅日,晚霞彤云飛金流彩,天空充滿一種深不可測的神秘,一種主宰一切卻又永恒地保持著沉默的威嚴。山下,汨羅江水被霞光照得青綠中透著金紅,漁船正在江中緩行晚靠,隱隱有問答酬唱的漁歌傳來。那位圣哲般的老漁夫,依然肩扛漁叉漁網(wǎng),漫不經(jīng)心地從江畔走來。偶然,他抬頭看了一眼那熟悉的茅屋,眼神閃過一絲驚異。那柱像漁火一樣準時點燃的炊煙沒有了,茅屋上挑著一幅長長的白幡,門前也沒有了那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老漁夫的目光緩緩地向山頂移動著,他木然地站住了。白發(fā)飄飄的老人佇立在高高的孤峰頂端,山下是湍急的汨羅江。老人仰起了高傲而執(zhí)拗的頭顱,凝視著流云飛動的天空,長長嘆息一聲,沉重極了。上天呵上天,你醒著吧?不,你定然睡著了,睡著了。你有雙眼么?不,你定然沒有生得雙眼,沒有!沒有!那你為何要做天?為何要受人的頂禮膜拜?上天呵上天,都說你是太古自生,不是人造,不受人制,洞察奸邪,懲惡揚善。真是這樣么?不!你混混沌沌,無邊無際,不識人間是非功過,全然沒有公平,沒有正義,沒有愛心!你,你還是天么?天空神秘而沉默,七彩流云的漩渦積淀著久遠的愚昧,平靜、麻木而又詭異。太陽完全沉沒于山后了,天際陷入了茫?;璋?。老人仰天大笑,笑一陣又大哭一陣,搖著頭,拭著淚,釋然而又迷惘地喃喃著:“上天呵上天,不要責怪屈原罵你問你。你要有靈魂,有雙眼,你可能早早都悲傷死了,激憤死了,對么?是了,你聽不見屈原的話,你不過一片流云一團大氣而已!真想教你變成威力無邊的神座。你?你答應(yīng)了?答應(yīng)了?呵,上天答應(yīng)屈原了!上天開眼了!啊哈哈……”老人大笑著,從高高的峰頂躍入了一片幽冥的汨羅江。“屈原大夫,回來了——”老漁人悠長的喊聲響徹河谷,“漁哥們,救屈原大夫,屈原大夫投江嘍——”頃刻間山鳴谷應(yīng),江面上點點漁火競相而來,漁人們在船上喊成了一片:“屈原大夫,你在哪里——”山間火把也從四面八方涌來,人們邊跑邊喊:“快救屈原大夫,快跳水了——”茫茫江面上,漁人們的喊聲漸漸地變成了無邊無際的哭聲。魯仲連與春申君聞訊趕來時,已經(jīng)是三日之后了。汨羅江的春水靜靜地流淌著,空曠的山谷唯有大片的水鳥在那座孤零零的茅屋上空盤旋飛舞,嘶啞悠長地嘎嘎鳴叫,彌漫出無盡的悲愴。驟然之間,春申君變得枯瘦蒼老,軟癱在茅屋前泣不成聲了。“春申君,屈原大夫不足效法。”魯仲連平靜得有些冰冷。“沒有屈原,黃歇何堪!楚國何堪!”春申君猛然跳起,對著魯仲連大喊起來?!傲毁囈毁t?!濒斨龠B依舊平靜得冷漠,“屈原之心,已經(jīng)在放逐歲月中衰朽了??v是秉政變法,也是刻舟求劍。君自思之。告辭了?!贝荷昃蠹?“噢呀,仲連,你如何能在此時離開我了?”“春申君,時也勢也。”魯仲連笑了,分明是無奈的苦笑,“我接到密報:燕國樂毅正在奔走聯(lián)絡(luò),意在滅齊。本想扶楚帶齊,不想楚國衰頹如山倒。仲連總得盡力周旋,保住齊國,給天下抗秦留得一線生路?!贝荷昃@愕了,良久沉默,低聲道:“仲連,黃歇縱然無能,也要拼力撐持住楚國了。齊國若有急難,也好有一片根基?!薄按荷昃?仲連先行謝過?!濒斨龠B嘆息了一聲,“春申君,臨別一言,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君姑妄聽之:要得撐持楚國,不能效法屈原。屈原之失,在于愚忠。以楚懷王之顢頇昏聵,正是楚國衰落根源,屈原卻始終寄予厚望。最終如何?楚王悲慘地死了,屈原也跟著悲慘地死了。仲連以為,謀國良臣,絕非一個‘忠’字所能囊括,忠而喪志,照樣誤國害民。撐持危局,更根本者是膽略,是勇氣,是見識,是強韌。君若奮力振作,聯(lián)結(jié)各方,挺身朝堂,擁立新君,疾呼國難而聲討國賊,昭雎們縱然陰險奸詐,安知不會鏟除!但有此舉,楚國豈能癱倒滅亡!若一味效法屈原伸頸等死,非但君身敗名裂,楚國又豈能不亡?”魯仲連戛然打住,對春申君深深一躬,飛身上馬,風馳電掣般去了。春申君癡癡地望著魯仲連的背影,驟然一個激靈,向著茅屋深深一躬,猛然飛身上馬,出了幽靜空曠的汨羅江。(節(jié)選自《大秦帝國》,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屈原登上江邊的孤峰,眼前所見天空奇異而神秘,流云繁復(fù)變動,也是屈原在投江之前復(fù)雜心境的寫照。B.老漁夫從江畔走來,由“漫不經(jīng)心”到“眼神閃過一絲驚異”,源于熟悉的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及他對屈原的關(guān)切。C.“向著茅屋深深一躬”,春申君在茅屋前表達對屈原的歉意,也對自己撐持楚國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D.小說采用人物獨白、對話等多種手法,刻畫了不同人物的狀態(tài),使表達豐富靈動,增強了文本的可讀性。7.關(guān)于文中談?wù)撉赖牟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春申君認可屈原對楚國的意義與價值,所以他對屈原之死表現(xiàn)得很悲痛,瞬間枯瘦蒼老。B.魯仲連認為屈原對楚王是愚忠,其行為不值得效法,故對屈原之死“平靜得有些冰冷”。C.漁人們哭喊,春申君對著魯仲連大喊,前后照應(yīng),彰顯了屈原在楚人心目中地位的崇高。D.屈原以身死問蒼天,漁人們放歌于江上,一壯烈,一悠閑,其實質(zhì)都是對楚國現(xiàn)實不滿。8.在投江之前,屈原的情緒通過兩次問天得到一一宣泄。請結(jié)合文中相關(guān)部分簡要分析。(6分)

9.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寫屈原之死:“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北疚脑黾恿藵O人搜救、仲連話別等情節(jié),有何文學效果?請結(jié)合文本談?wù)勀愕睦斫狻?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以有所為耶?仲尼圣人,歷試于天下,茍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將之荊①,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齊,三宿而后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本又蝗虠壠渚?如此其厚也。公孫丑問曰:“夫子何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誰哉!而吾何為不豫?”君子之愛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矣。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夫絳侯②親握天子璽而授之文帝,灌嬰③連兵數(shù)十萬,以決劉、呂之雄雌,又皆高帝之舊將,此其君臣相得之分,豈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賈生,洛陽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亦已難矣。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yōu)游④浸漬⑤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談之間,而遽為人痛哭哉?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紆郁憤悶,趯然⑥有遠舉之志。其后卒以自傷哭泣,至于夭絕,是亦不善處窮者也。夫謀之一不見用,安知終不復(fù)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節(jié)選自蘇軾《賈誼論》,有刪改)[注]①荊:指楚國。②絳侯:周勃,漢朝開國功臣,曾與陳平共誅諸呂,迎立文帝,跪獻天子璽。③灌嬰:漢朝開國功臣,曾隨劉邦轉(zhuǎn)戰(zhàn)各地,后與陳平、周勃共同平定呂氏叛亂,迎立文帝。④優(yōu)游:從容不迫的樣子。⑤浸漬:漸漸滲透。⑥趯然:超然遠去的樣子。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寫在下面的橫線上,每寫對一處給1分,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大臣A不忌B然后C舉天下D而唯吾之E所欲為F不過G十年H可以得志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生,古代對有學識的人的尊稱,猶后世之“先生”,與《勸學》中“君子生非異也”的“生”含義不同。B.漢文,即漢文帝劉恒。他采取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和他的兒子漢景帝劉啟創(chuàng)造了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C.“何為不豫”中的“豫”意為“快樂、高興”,與《五代史伶官傳序》中“逸豫可以亡身”的“豫”含義相同。D.“不善處窮者”的“窮”意為“困厄,處于困境”,與《屈原列傳》中“人窮則反本”的“窮”的含義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蘇軾對賈誼的卓越才華不能為世所用感到惋惜,并認為自古以來很多不世之才不能得志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們自身。B.孔子去楚國之前,先后派冉有、子夏去反復(fù)溝通;孟子離開齊國時,在晝地待了三夜,都是期望得到君主的重用。C.絳侯和灌嬰為漢文帝掌握政權(quán)立下汗馬功勞,君臣情分勝過骨肉親情,賈誼是無法撼動他們來推行自己改革政治的理想的。D.從賈誼過湘江所作的《吊屈原賦》中,可以看出他的內(nèi)心非常憂郁,甚至有退隱之意。他最終自我殘害郁郁而終也就不難理解了。1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茍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

(2)夫謀之一不見用,安知終不復(fù)用也?

14.蘇軾認為一個人要有所作為,需要具備多個條件,試概括其中三個條件。(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古瓦硯①歐陽修磚瓦賤微物,得廁②筆墨間。于物用有宜,不計丑與妍。金非不為寶,玉豈不為堅?用之以發(fā)墨,不及瓦礫頑。乃知物雖賤,當用價難攀③。豈惟瓦礫爾,用人從古難。[注]①古瓦硯:此硯系詩人朋友獲古銅雀臺瓦當制成,贈予詩人,為詩人所珍藏。②廁:置身。③攀:比較。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磚瓦能躋身于筆墨之間,是因為人們用它們制成了或美或丑、形態(tài)各異的硯臺。B.詩歌中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加強了語氣;運用了對比手法,強化了觀點。C.詩歌表面上詠物,實際上由物而及人,“豈惟瓦礫爾,用人從古難”點明了主旨。D.前人曾評價“宋詩主理”,可見宋詩強調(diào)義理思辨,從這首詩來看,這個評價是中肯的。16.從詩中看,歐陽修認為應(yīng)該如何用人?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賈誼《過秦論》中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陳涉起義后得到熱烈響應(yīng)的句子是“,”。

(2)《五代史伶官傳序》中用《尚書》中的話,引出“,”的道理,對莊宗的成敗作了理性的概括,說明盛衰之理的本源在于“人事”。

(3)古代詩歌作品中的“白發(fā)”意象,往往是作者形象的寫照,同時也多寄托作者功業(yè)未成或歲月易逝的感傷情懷。這樣的詩句有“,”。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互聯(lián)網(wǎng)媒體迅猛發(fā)展,使信息呈現(xiàn)幾何級數(shù)的增長態(tài)勢,人們渴望把更多的外在知識納入自我知識系統(tǒng)中,于是①地學習,卻不知不覺地引發(fā)了知識焦慮。這種知識焦慮成為一種普遍性的社會心理特征。

從表面上看,知識焦慮是個人渴望更多的信息為自己所用。其實,從深層來看,知識焦慮源于個人對知識的錯誤認知?,F(xiàn)代社會的知識,即使是某一個很小的方面,對于個人而言也是無限的。因為在學習知識的道路上沒有明確且堅定的方向,就會急于找人帶路,陷入盲目跟風。結(jié)果把自己的頭腦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同時也把自己的錢袋變成別人的提款機。任何一種成熟的知識都有其內(nèi)在體系,學習這些知識都需要經(jīng)歷復(fù)雜而深入的思考過程,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沒有專業(yè)、嚴謹甚至痛苦的訓練,難以習得真正的知識。而知識付費平臺提供的一些所謂“干貨”,則簡化和省略了其中復(fù)雜的思考過程和痛苦的訓練過程,給學習者帶去一種智力快速上升、知識量暴漲的幻覺。其實,沒有經(jīng)過思考而被灌輸?shù)闹R最終都是②。想通過投機取巧的方式獲得知識,結(jié)果只能是③。

知識是進步的階梯,也是發(fā)展的動力。信息爆炸的時代帶來了海量和便捷的信息,也帶來了環(huán)境的瞬息萬變,卻在一定程度上把人的心靈變得更為擁擠和孤獨。在一個知識漫天飛舞的時代,要做一個明白人,正確看待知識,這樣才能少一點焦慮。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以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分)

20.仔細閱讀下面的漫畫,根據(jù)上述材料內(nèi)容簡要說明畫面內(nèi)容和含義,不超過120個字。(5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為文學灌注了一種天下一統(tǒng)的宏偉氣概。此后中國文學,不管什么題材,都或多或少地有所隱含,李白就說過“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不僅如此,①,使中國文脈可以順暢地流瀉于九州大地。這種順暢,尤其是在極大空間中的順暢,又增添了中國文學對于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的視野和責任。我在世界上各個古文明的廢墟間考察時,總會一次次想到秦始皇。因為那些文明的割裂、分散,②。如果當年秦始皇不及時以強權(quán)統(tǒng)一文字,那么,中國文脈早就流逸不存了。

由于秦始皇既統(tǒng)一了中國又統(tǒng)一了文字,今后兩千多年,只要是中國文人,不管生長在如何偏僻的角落,一旦為文便是家國天下;不管面對著多么繁密的方言壁障,③??傊?統(tǒng)一中國和統(tǒng)一文字,為中國文脈提供了不可比擬的空間力量和技術(shù)力量。秦代匆匆,無心文事,卻為中華文明的格局進行了重大奠基。

21.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5分)

22.根據(jù)材料,概括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的意義。(4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材料一“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于1935年9月17日在新學年“始業(yè)式”上提出振聾發(fā)聵的“愛國三問”,在風雨飄搖的舊中國,種下自強圖存的新希望。材料二近年來,“躺平”一詞躥紅社交網(wǎng)絡(luò),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當代部分青年在面對現(xiàn)實中難以改變、無力掌控、難于解決的事情時,擺出無所謂、不奮斗不努力、掙多少就花多少、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tài)。材料三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于砥礪奮斗。奮斗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wù)、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暯娇倳浽诩o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請結(jié)合以上材料,聯(lián)系自身實際,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體現(xiàn)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結(jié)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答案全解全析1.D“楚辭是一種有關(guān)巫術(shù)禮儀……是集體的活動而非個人的創(chuàng)作”錯誤。由材料二“近人考證也都認為……所以它是集體的活動而非個人的創(chuàng)作”可知,“一種有關(guān)巫術(shù)禮儀的祭神歌舞和音樂”“集體的活動而非個人的創(chuàng)作”說的是《九歌》等作品而非全部楚辭。2.D“楚漢浪漫主義和先秦理性精神作為兩漢藝術(shù)的根本特征主宰了兩漢藝術(shù)的美學思潮”說法錯誤。由原文“楚漢浪漫主義是繼先秦理性精神之后……主宰兩漢藝術(shù)的美學思潮……兩漢藝術(shù)的根本特征”可知,“它”指的是“楚漢浪漫主義”,不包含“先秦理性精神”。3.B材料二的主要觀點是楚漢文化一脈相承,具有浪漫主義色彩。A.“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說的是《史記》的創(chuàng)作目的。B.班固是東漢人,所以他所說的“后世”包括漢朝,能說明漢對楚文化的繼承。C.“《離騷》以靈修、美人目君,蓋托為男女之辭而寓意于君,非以是直指而名之也”闡述的是《離騷》對象征手法的運用。D.“屈原‘變國風雅頌而為《離騷》’,司馬遷‘易編年而為傳紀’”談的是《離騷》和《史記》各自具有開創(chuàng)性,沒有體現(xiàn)出漢對楚文化的繼承性。4.答案材料一采用總分的論證結(jié)構(gòu)。先提出觀點:《史記》與《離騷》確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然后從三個方面分別論證觀點:《史記》所表現(xiàn)的審美理想與《離騷》一脈相承;《史記》深得《離騷》的情韻,具有濃郁的抒情性;《史記》從《離騷》中吸取了諷興當世的力量和反傳統(tǒng)思想的精神。解析材料一采用總分的論證結(jié)構(gòu)。由材料一第一段關(guān)鍵句“魯迅先生能異中見同……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可知,材料一先提出觀點:《史記》與《離騷》確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由第二、三、四段首句可知,材料一又從“《史記》所表現(xiàn)的審美理想與《離騷》一脈相承”“《史記》深得《離騷》的情韻,具有濃郁的抒情性”“《史記》從《離騷》中吸取了諷興當世的力量和反傳統(tǒng)思想的精神”三個方面論證了觀點。據(jù)此整理作答即可。5.答案①司馬遷的審美觀有著明顯的尚奇傾向,《史記》在取材時喜歡保留“怪事”“軼聞”;②楚漢文化一脈相承,楚辭多有奇異的浪漫想象,《史記》繼承了這種浪漫主義傳統(tǒng)。解析由“司馬遷的審美觀有著明顯的尚奇傾向……影響到《史記》的取材和藝術(shù)風格”可知,司馬遷的審美觀有著明顯的尚奇傾向,《史記》在取材時喜歡保留“怪事”“軼聞”。由“之所以如此,正由于屈原的作品集中代表了……巫術(shù)的文化體系”“楚漢文化一脈相承……主宰兩漢藝術(shù)的美學思潮”可知,楚漢文化一脈相承,楚辭多有奇異的浪漫想象,《史記》繼承了這種浪漫主義傳統(tǒng)。6.C“歉意”理解有誤,“深深一躬”表達的是對屈原的尊敬,應(yīng)為“敬意”。7.D“都是對楚國現(xiàn)實不滿”錯誤。漁人們的放歌悠閑之態(tài),未見其對楚國現(xiàn)實的不滿。8.答案①屈原斥責上天“不識人間是非功過”,以表達對上天行為的質(zhì)疑與不滿、對現(xiàn)實的悲憤。②屈原意識到上天“沒有靈魂”又幻想其有靈魂,以表達對上天行為的釋然與迷惘、對現(xiàn)實的絕望。(每點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解析答題時,應(yīng)先在文中找到屈原兩次問天的具體內(nèi)容,然后分析其中蘊含的屈原的情緒?!澳慊旎煦玢?無邊無際……你,你還是天么?”屈原斥責上天“不識人間是非功過”,以表達對上天行為的質(zhì)疑與不滿、對現(xiàn)實的悲憤。“上天呵上天,不要責怪屈原罵你問你……上天開眼了!啊哈哈……”屈原意識到上天“沒有靈魂”又幻想其有靈魂,以表達對上天行為的釋然與迷惘、對現(xiàn)實的絕望。9.答案①使故事情節(jié)更豐富,使故事內(nèi)容更具悲劇效果。②對比黃、魯二人對屈原之死的態(tài)度,使屈原形象更立體。③在感性敘寫中融入人物的理性思考,深化了作品主題。④由習慣于扁平人物塑造轉(zhuǎn)向了圓形人物塑造,作品創(chuàng)作別具一格。⑤打破了讀者對屈原的傳統(tǒng)認知,帶來新奇的閱讀效果。(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得滿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解析解答本題,可從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作品主題、讀者體驗等角度入手進行分析。增加情節(jié),使本來簡單的屈原“于是懷石遂自沉汨羅以死”的故事情節(jié)更加豐滿;同時“‘漁哥們,救屈原大夫,屈原大夫投江嘍——’……‘屈原大夫,你在哪里——’”,這樣的描寫很有畫面感,感人肺腑,使故事內(nèi)容更具悲劇效果。在春申君與仲連話別的情節(jié)中,他們二人對屈原之死的態(tài)度形成對比,如“驟然之間……泣不成聲了”,春申君對屈原之死深感悲愴,覺得“沒有屈原,黃歇何堪!楚國何堪”;而魯仲連卻認為“屈原之心……刻舟求劍”“屈原之失……悲慘地死了”。由二人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屈原身上既有值得人尊敬之處,也有值得人反思之處,使屈原的形象更加立體。魯仲連所說的“要得撐持楚國,不能效法屈原”“仲連以為,謀國良臣……楚國又豈能不亡”富有哲理,在感性的敘述中融入人物理性的思考,深化了作品的主題。屈原在藝術(shù)作品中一直以來都是正面形象,其忠君愛國的品格一直被人歌頌;但在本文中魯仲連卻認為屈原是“愚忠”,認為屈原的做法不值得效法,這樣就由習慣于扁平人物塑造轉(zhuǎn)向了圓形人物塑造,作品創(chuàng)作別具一格。一直以來,人們對屈原的品格都是贊頌的,但本文卻思考屈原的做法是否正確,是否對楚國有利,能否扭轉(zhuǎn)楚國衰敗的局面,塑造了一個與傳統(tǒng)認知中不同的屈原,帶來了新奇的閱讀效果。10.BFH“大臣不忌”與前文“天子不疑”結(jié)構(gòu)對稱,應(yīng)在“忌”后斷開;“所欲為”是固定結(jié)構(gòu),中間不能斷開,應(yīng)在“為”后斷開;“十年”作“過”的賓語,應(yīng)在“年”后斷。故應(yīng)在B、F、H三處斷開。11.C《五代史伶官傳序》中“逸豫可以亡身”的“豫”意為“安樂,安逸”。兩句中的“豫”含義不同。12.C“賈誼是無法撼動他們來推行自己改革政治的理想的”錯誤。原文“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不過十年,可以得志”說的是,賈誼應(yīng)當取得皇帝的信任和大臣的支持,不出十年,就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故“無法撼動”錯誤。13.答案(1)如果不是極端無道的國家,他都想努力去扶助,希望終有一天能實現(xiàn)他的政治理想。(2)一次謀劃沒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始終不再被采用呢?解析(1)“茍”,如果;“勉強”,努力去做;“庶幾”,希望。(2)“見”,表被動;“安”,怎么;“用”,被采用。14.答案①自身要有才干。②能夠忍耐并等待時機。③能得到位高權(quán)重者的包容和賞識。④要懂得愛惜自己。(答出三點即可)解析由原文“古之賢人,皆有可致之才”可知,自身要有才干。由原文“夫君子之所取者遠……有所忍”可知,能夠忍耐并等待時機。由原文“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可以得志”可知,能得到位高權(quán)重者的包容和賞識。由原文“君子之愛其身……而可以無憾矣”“其后卒以自傷哭泣,至于夭絕”可知,要懂得愛惜自己。[參考譯文]不是才能難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來實在困難??上О?賈誼是輔佐帝王的人才,卻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君子要想達到長遠的目標,就一定要等待時機;要想成就偉大的功業(yè),就一定要能夠忍耐。古代的賢能之士,都有建功立業(yè)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終未能施展他們?nèi)f分之一的才能,未必都是當時君主的過錯,也許是他們自己造成的。我看賈誼的議論,如他所說(的目標),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遠遠地超過?遇到像漢文帝這樣的明君,尚且因不被重用而郁郁死去。照這樣,如果天下沒有堯、舜那樣的圣君,人才就最終不能有所作為了嗎?孔子是圣人,周游天下,如果不是極端無道的國家,他都想努力去扶助,希望終有一天能實現(xiàn)他的政治理想。(他)將到楚國時,先派冉有去事先致意,再派子夏去說明情況,君子要想得到國君的重用,就要像這樣殷切。孟子離開齊國時,在晝地住了三夜才走,還說:“齊王或許會召見我。”君子不忍心離開他的國君,感情是這樣深厚。公孫丑向孟子問道:“先生為什么不高興?”孟子回答:“當今世上(治國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還有誰呢!我為什么要不高興?”君子愛惜自己到這種程度。如果做到了這樣,還是得不到重用,這樣之后就明白世上果真沒有可以共圖大業(yè)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沒有遺憾了。像賈誼,不是漢文帝不重用他,而是他不能利用漢文帝來施展自己的才能啊。周勃曾親手持著皇帝的印璽獻給漢文帝,灌嬰曾聯(lián)合數(shù)十萬軍隊,來決定劉、呂兩家勝敗的命運,他們又都是漢高帝的舊部,他們這種君臣之間互相投合的情分,難道只有父子骨肉兄弟之間才能有嗎?賈誼,不過是洛陽的一個少年,要想使?jié)h文帝在一日之間,全部棄舊圖新,也太難了。作為賈誼這樣的人,應(yīng)該向上取得皇帝的信任,向下取得大臣的支持,如周勃、灌嬰之類的大臣,要從容不迫地、逐漸地、深厚地結(jié)交他們,使得天子不疑慮,大臣不猜忌,這樣以后整個國家就會按自己的主張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頃刻之間就突然對人痛哭起來呢?看他路過湘江時作賦憑吊屈原,郁結(jié)憤懣,超然有遠走高飛之意。此后,自己終因感傷而哭泣,以至于夭折,這也說明他是個不善于身處困境的人。一次謀劃沒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始終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勢的變化,而自我摧殘到如此地步。唉!賈誼真是志向遠大而氣量狹小,才能有余而見識不足。15.A“或美或丑、形態(tài)各異的硯臺”錯誤?!坝谖镉糜幸?不計丑與妍”意為“對于事物來說只要是相宜的,成了有用之物,就不必計較它的丑與美”。可見本詩說的是,磚瓦能躋身于筆墨之間,是因為它們被制成硯臺之后在研墨方面有很大作用,并不是因為人們用它們制成了或美或丑、形態(tài)各異的硯臺。16.答案①要重視人的才能,用人不能看其地位高下、外貌美丑。磚瓦微賤,制成硯臺卻在研墨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人們不能計較事物外貌的丑與美,用人也應(yīng)重視其內(nèi)在才華。②要用人之長,避人之短。磚瓦不像黃金那樣寶貴,沒有玉那樣堅硬的質(zhì)地,制成的硯臺卻能在研墨方面有長處。用人也應(yīng)重在用人之長。解析本詩借物興感,借題發(fā)揮,從瓦硯的功用生發(fā)開去,表達了詩人在如何選拔人才這個問題上的觀點,慨嘆古今量才用人之難?!坝谖镉糜幸?不計丑與妍”意為“對于事物來說只要是相宜的,成了有用之物,就不必計較它的丑與美”,可見詩人認為用人同樣如此,不能只看人的出身、地位、外貌,應(yīng)重視其內(nèi)在的才華?!敖鸱遣粸閷?玉豈不為堅?用之以發(fā)墨,不及瓦礫頑”的意思是“金子不能說不是寶貴之物,玉石又怎能說它不是堅硬的物品呢?用這兩樣東西來磨墨,反而不如這瓦礫更適用”。磚瓦不像黃金那樣寶貴,也沒有玉那樣堅硬的質(zhì)地,但是用它制成的硯臺卻能在研墨方面有長處。詩人以此為喻,認為用人也應(yīng)重在用人之長。17.答案(1)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3)(示例)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18.答案(示例)①如饑似渴②空中樓閣③一無所得解析①結(jié)合“人們渴望把更多的外在知識納入自我知識系統(tǒng)中”可知,此處形容渴望學習的狀態(tài),可填“如饑似渴”。如饑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②此處用來形容沒有經(jīng)過思考而被灌輸?shù)闹R是虛幻而沒有根基的,可填“空中樓閣”??罩袠情w:指海市蜃樓,多用來比喻虛幻的事物或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等。③此處說想通過投機取巧的方式獲得知識,最終只能空手而歸,可填“一無所得”。一無所得:沒有得到收獲,空手而歸。19.答案如果在學習知識的道路上沒有明確且堅定的方向,就會急于找人帶路,陷入盲目跟風的狀態(tài)。解析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①“因為……就……”關(guān)聯(lián)詞使用不當,前后分句內(nèi)容是假設(shè)關(guān)系,改為“如果……就……”;②“陷入盲目跟風”成分殘缺,可在句末加上“的狀態(tài)”。20.答案①畫面內(nèi)容:一位戴著眼鏡的男子在一堆“學習資料”中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書本散落一地,他滿頭大汗也沒有找到,于是他發(fā)出感慨:資料找時方恨多啊!(3分)②含義:警示人們在信息爆炸時代,要正確看待知識,學習知識要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要對信息進行取舍,減少知識焦慮。(2分)解析畫面內(nèi)容:注意描述男子的行為,包括細節(jié)——滿頭大汗;描述周邊環(huán)境——書櫥、書籍很多,地上散落著書本;更要注意畫面中的文字——“學習資料”“資料找時方恨多啊!”。含義:漫畫中的人因在眾多資料中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資料而焦慮萬分,再結(jié)合材料中的“明確且堅定的方向”“盲目跟風”“信息爆炸的時代帶來了海量和便捷的信息……這樣才能少一點焦慮”等相關(guān)信息可知,此漫畫意在警示人們在信息爆炸時代,要正確看待知識,學習知識要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要對信息進行取舍,減少知識焦慮。21.答案①秦始皇還統(tǒng)一了文字②都與文字的不統(tǒng)一有關(guān)③一旦落筆皆是漢字漢文解析①處,由后文“使中國文脈可以順暢地流瀉于九州大地”“如果當年秦始皇不及時……中國文脈早就流逸不存了”分析可知,此處是說秦始皇統(tǒng)一了文字,故可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