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師招聘高中化學必修一第3章 第1節(jié)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第1課時教案設(shè)計_第1頁
高中化學教師招聘高中化學必修一第3章 第1節(jié)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第1課時教案設(shè)計_第2頁
高中化學教師招聘高中化學必修一第3章 第1節(jié)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第1課時教案設(shè)計_第3頁
高中化學教師招聘高中化學必修一第3章 第1節(jié)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第1課時教案設(shè)計_第4頁
高中化學教師招聘高中化學必修一第3章 第1節(jié)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第1課時教案設(shè)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jié)金屬的化這性質(zhì)

第1課時

教學設(shè)計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鈉、鎂、鋁、鐵的重要性質(zhì),認識鈉是一種活潑的金屬。

2.了解鈉、鎂、鋁、鐵的存在及用途。

過程與方法

1.采用實驗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實驗、觀察、分析、得出結(jié)論的方法進行啟發(fā)式教學。

2.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做好探究性實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介紹鈉的用途,如制取過氧化鈉,指出化學工業(yè)在國民經(jīng)濟中的地位,激發(fā)學生報效國家的責任感。

2.通過介紹鋁的冶煉,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和嚴格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3.通過動手實驗,體驗化學的奧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鈉的氧化和鈉與水的反應

教學難點

鈉與水反應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

教具準備

多媒體及課件,鈉、過氧化鈉、鋁箔、還原鐵粉、酚前、鹽酸、氫氧化鈉、肥皂液、水、試管架、試管、玻璃片、

小刀、鎰子、濾紙、用期、珀蝸鉗、三腳架、泥三角、酒精燈、砂紙、燒杯、酒精噴燈、棉花、火柴、水槽、蒸發(fā)皿、

膠塞、導管、圖片。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五千年前人類進入青銅器時代,三千年前進入鐵器時代,20世紀鋁合金成為僅次于鐵的金屬材料金屬在人類社

會發(fā)展、改善人類生活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金屬和它的化合物有著截然不同的性質(zhì),例如:鋁是一種常見金屬,具

有金屬的通性(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高溫時可以燃燒,而氧化鋁卻耐高溫,為什么?本章就來討論它們的性質(zhì)。

推進新課

[板書]第一節(jié)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思考與交流:1.舉例說明金屬能發(fā)生哪些化學反應。

生: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金屬與一些鹽溶液的反應...

教師精講:金屬可以與非金屬反應、可以與酸反應、可以與水反應、可以與某些鹽反應等等。

如:2Mg+C)2====2MgO

3Fe+2ChFeaO4

Fe+CuSO4====Cu+FeSO4

2.多媒體投影課本圖3-2

分析:圖3-2四幅圖分別是鋁絲與CuSO4溶液反應形成銅樹、鎂條燃燒、銅絲與AgNCh溶液反應形成銀樹、鎂條與鹽

酸反應。

思考與討論:鎂條燃燒發(fā)生了什么反應?銅樹、銀樹是怎樣形成的?這些反應有什么特點?它們各屬于什么反應類型?

寫出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置換反應

2AI+3CUSO4====3CU+A12(SO4)3

Cu+2AgNO3====2Ag4-Cu(NO3)2

Mg+2HCl====MgCl2+H2T

化合反應

2Mg+O2====2MgO

[板書](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實驗3-1]切開金屬鈉前先觀察鈉的表面,以便與切后進行比較。切割金屬鈉在玻璃片上進行。

[觀察現(xiàn)象]生:取出的金屬鈉表面有一灰黃色層,切開后的切口處露出銀白色光澤;切口在空氣中露置一會兒,會逐漸

變暗;久置表面還會形成溶液,再變成白色粉末。

講解:實驗說明,鈉具有金屬光澤,質(zhì)軟。放置后,鈉表面逐漸變暗生成新物質(zhì)。

[實驗改進](1)取兩支口徑不同而長短適當?shù)脑嚬?,一支試管較小,可以緊密地放到另一支試管里而不留下較多空隙。

先在口徑較大的試管里注入1mL潔凈的煤油,取金屬鈉一小塊(黃豆大?。?,除去表面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的部分,露出金

屬光澤,放入盛有煤油的試管里。在試管底部緩緩加熱,等鈉熔化后,插入較小口徑的試管,把鈉壓擠在兩個試管之

間,成為一個薄層,鈉的顏色和光澤就清楚地顯現(xiàn)出來。然后在兩支試管口間的縫隙涂上石蠟,以隔絕空氣。這樣可

使鈉的光澤在較長的時間內(nèi)不至消失。

(2)選取一根管壁較薄的玻璃管,用布包裹著玻璃管像使用鉆孔器一樣,慢慢地鉆入大的鈉塊里,使管中填有一段銀

白色的金屬鈉。用玻璃棒把鈉推到管的中央,然后用蠟封好玻璃管的兩端,樣品可以長期保存和使用。

[實驗3-2]

實驗現(xiàn)象:鈉先熔化后燃燒,燃燒時火焰呈黃色,最后生成的固體呈淡黃色。

講解:(1)鈉的燃燒實驗在川崩里進行比較規(guī)范。在石棉網(wǎng)上或蒸發(fā)皿里進行也比較安全,而且現(xiàn)象的能見度較大。如

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燥的小燒杯,還可以看到燒杯壁上附著的淡黃色的Na2O2o

(2)做此實驗時應注意,鈉開始燃燒后立即撤掉酒精燈。

I板書]2Na+Ch^=Na2O2

[小結(jié)]活潑金屬容易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膜,氧化膜疏松就不能保護內(nèi)層金屬(如鐵等),氧化膜致密就可以保護內(nèi)層

金屬不被繼續(xù)氧化(如鋁、鎂等)。

提問:點燃鎂條時為什么要用砂紙打磨?

思考回答:鎂條表面覆蓋著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內(nèi)部金屬繼續(xù)被氧化,因此要用砂紙打磨。

[科學探究1]首先提出“鋁與氧氣能否反應”的問題,然后分析若能反應應控制的條件,如:選鋁塊、鋁條還是鋁箔?

需不需要加熱?再分別用未打磨的鋁箔和已打磨的鋁箔在火焰上加熱。鋁箔厚度要適當。太薄,用砂紙打磨除去氧化

膜時難以操作或鋁箔破損。打磨時用精細砂紙較易打磨。

現(xiàn)象:將未打磨的鋁箔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發(fā)現(xiàn)鋁箔發(fā)紅蜷縮,變暗失去光澤,熔化不落下(表面有氧化膜,因此

不能燃燒)。將已打磨的鋁箔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發(fā)現(xiàn)鋁箔也蜷縮,變暗失去光澤,熔化不落下(打磨后鋁箔表面又

很快形成氧化膜,阻止了鋁的燃燒)??勺寣W生討論若要觀察到鋁的燃燒應采取哪些措施。例如,增大鋁與空氣(或火

焰)的接觸面,將鋁粉撒到火焰上;提高反應的溫度,即將鋁箔略卷,尖端夾一根火柴,然后將火柴引燃,把火柴和

鋁箔一起伸入到氧氣瓶中,均可觀察到耀眼的白光。

[小結(jié)]鋁容易被氧化,使鋁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科學探究2]將打磨過的鋁箔(或在酸中處理后,用水洗凈)加熱至熔化,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熔化的鋁仍不滴落。

分析:鋁的性質(zhì)活潑,打磨過的鋁在空氣中又很快生成一層新的氧化膜。

應用:鋁制品可以較長時間使用。

講述:鐵、鋁或銅制水壺可用來燒水,說明這幾種金屬與熱水不反應,是不是所有金屬都不與水發(fā)生反應呢?

[板書](二)金屬與水的反應

[實驗3-3]

說明:(1)鈉與水的反應若在燒杯中進行,可讓學生完成,但燒杯口上應蓋一張塑料片,以防止鈉反應時鈉塊或液體飛

濺傷人。應提示學生觀察反應時鈉所處的部位、形態(tài)、鈉球的運動和大小變化情況、周圍水霧的產(chǎn)生和發(fā)出的響聲,

以及溶液的顏色變化等。如果教師演示,最好用玻璃水槽代替燒杯,用投影儀投影,以利于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

(2)補充鈉與水反應收集氣體的實驗,以驗證反應生成的氣體是氫氣。

[實驗現(xiàn)象]生:鈉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迅速游動;鈉球周圍有水霧,有時可能有火花,或伴有爆鳴聲;鈉球在

反應中逐漸變小,最后消失;滴加酚酬的溶液變成紅色。

[結(jié)論]金屬鈉可以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氫氣)。

思考:金屬鈉應如何保存?

(師生活動)大量金屬鈉應密閉保存,少量鈉要保存在煤油中(鈉不與煤油反應且密度較煤油大)。

思考:鈉有哪些物理性質(zhì)?

[師生小結(jié)]金屬鈉質(zhì)地較軟,可以用刀切割。切開外皮后,可以看到鈉的“真面目”——呈銀白色,具有美麗的光澤。鈉

是熱和電的良導體,密度0.97g-cm-3,比水的密度還小,能浮在水面上,熔點97.81℃,沸點882.9℃。

[深入]能與冷水反應的金屬除鈉外,還有鉀、枷、葩、鈣等,鎂可以與熱水反應。試寫出金屬鉀、鈣與水反應的方程式。

[科學探究]

先讓學生用生活中的事例說明鐵不能與冷水或熱水反應。再提出若繼續(xù)提高溫度能否進行反應等問題展開討論(如

將鐵塊燒紅插入水中,或?qū)㈣F粉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等),逐漸引入到鐵粉與水蒸氣反應的主題。

鐵粉與水蒸氣反應,應從水蒸氣的產(chǎn)生、鐵粉與水蒸氣反應、反應產(chǎn)物的檢驗等環(huán)節(jié)討論反應裝置的設(shè)計。即導

出教材“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裝置,如下圖左。課堂上若演示一下更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演示時反應要在噴

燈加熱的條件下進行,硬質(zhì)玻璃管中的鐵粉應與石棉絨混合。在此基礎(chǔ)上再提出,用三支試管如何改進反應裝置,總

結(jié)改進后的方案(如下圖右)。最后介紹教科書中的實驗裝置,討論該裝置各部分的作用和裝置的優(yōu)點,然后用此裝置

進行演示。

鐵粉與水蒸氣的反應裝置圖

說明:教科書中介紹的是用一支試管完成鐵粉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試管底部塞有一團潮濕的棉花,在濕棉花左邊放

有鐵粉,蒸發(fā)皿中放肥皂水(或在水中加幾滴洗滌劑)。整套裝置試管口應低于試管底。鐵粉與濕棉花的距離可近一些,

加熱時用一盞酒精燈先后加熱兩處。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導入到肥皂水中吹成氫氣泡,再用燃著的火柴去點燃,可發(fā)出爆

鳴聲。這一實驗所用的時間短且很安全。

注意:(1)鐵粉不需要與石棉絨混合,因改用酒精燈加熱,溫度比用噴燈加熱時低。(2)酒精燈應先在放濕棉花

的位置上加熱一會兒,待試管底部溫度略高,且有部分水形成蒸汽時,再將酒精燈移至放鐵粉的位置加熱,可防止發(fā)

生倒吸現(xiàn)象。(3)加熱一會兒后再將導管插入到肥皂水中,最初插入時吹起的是空氣泡。肥皂水不宜太稀,否則吹起

的氫氣泡太小,點燃時難以有較大的爆鳴聲。(4)實驗結(jié)束時,應先從肥皂水中撤出導管,再移去燃著的酒精燈。

現(xiàn)象:加熱時試管內(nèi)鐵粉紅熱,點燃肥皂泡可聽到爆鳴聲。

結(jié)論:鐵可以與高溫水蒸氣反應。

反應方程式:3Fe+4H2。(g)—Fe3O4+4H2(g)

[小結(jié)]活潑金屬可以與冷水反應,較活潑金屬(如鎂、鐵)可以與熱水或水蒸氣發(fā)生反應。

[例題剖析]

(例1)把貯存在煤油里的金屬鈉取出后,切取一小塊投入水中。往反應后的水溶液中加入酚醐試液,呈紅色。試回答

下列問題:

(1)能用小刀切開金屬鈉,截面的色澤很快消失,這說明什么?

(2)鈉投入水中有哪些主要現(xiàn)象?這說明鈉哪些性質(zhì)?

(3)在反應后的水溶液里加入酚微試液,顯紅色,這是為什么?

生:(1)說明金屬鈉很軟。鈉表面呈銀白色光澤。由于鈉的化學性質(zhì)很活潑,表面很快被氧化而失去光澤變暗。(2)

金屬鈉熔化成小球,在水面游動并發(fā)出‘'嘶嘶”聲,不久小球消失。這些現(xiàn)象說明鈉的密度比水小。鈉能與水劇烈反應,

且是放熱反應,放出的熱量使未反應的金屬鈉熔化成液態(tài)形成小球狀,這也說明鈉的熔點較低;由于鈉浮在水面,表

面接觸部位先發(fā)生反應,放出的氫氣推動小球游動,但受力不均故小球不斷滾動。由于水遇到熔融的小球迅速汽化而

發(fā)出聲音。(3)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鈉,使溶液呈堿性,所以酚猷顯紅色。

(例2)對于下列有關(guān)金屬鈉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于鈉比較活潑,所以它能從溶液中置換出金屬活動順序表中鈉后面的金屬

B.1個鈉原子能失去1個電子,1個鎂原子能失去2個電子,所以鎂的還原性比鈉強

C.鈉能把鈦、錯等金屬從熔融鹵化物里還原出來

D.0.5L1moll」的鹽酸分別與1mol鈉、鎂、鋁反應,所生成的氫氣的量相等

教師精講:金屬鈉的化學性質(zhì)非常活潑,具有很強的還原性,按理金屬鈉能把較不活潑的金屬從它們的鹽中置換出來,

但若是鹽溶液,鈉首先要和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繼續(xù)與鹽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如鈉投入

FeCb溶液中的化學反應為:

2Na+2H2O====2NaOH+H2T

FeC13+3NaOH====Fe(OH)3l+3NaCl

因此,鈉與鹽溶液反應,不會有金屬單質(zhì)被鈉置換出來。

若鹽是熔融狀態(tài),則金屬鈉能將較不活潑的金屬置換出來。如鈉可以把鈦、錯、鋸、留等金屬從它們的熔融鹵化物中

置換出來。題中A項錯誤,C項正確。

B項中比較鈉、鎂兩種金屬的還原性強弱,物質(zhì)還原性的強弱是由其失電子的能力大小所決定的,與失電子多少無關(guān)。

由于鈉原子的半徑比鎂原子的半徑大,因此鈉原子中原子核與最外層電子間的相互作用較弱,最外層的I個電子易失

去,故還原性鈉強于鎂,B項錯誤。

D項中所述金屬與酸反應的本質(zhì)是金屬把H+還原成氫氣放出,呈不同化合價的金屬與酸反應消耗H+的量和生成氫氣的

量有如下規(guī)律:

呈+1價的1mol金屬(如Na)能還原1molH+,生成1mol氫原子,即0.5mol氫氣;

呈+2價的1mol金屬(如Mg)能還原2molH+,生成2mol氫原子,即1mol氫氣;

呈+3價的1mol金屬(如Al)能還原3molH+,生成3mol氫原子,即1.5mol氫氣。

D項中的鹽酸只含0.5molH+,因此酸為不足量,金屬過量,生成氫氣的量應按酸計算,酸完全反應均生成0.5mol

氫原子,即0.25mol氫氣,但忽視了剩余的鈉還能與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氣(水能微弱電離出H+,

H20k^H++0H;故鈉與水反應的本質(zhì)同樣是與H+反應),故1mol鈉與鹽酸反應能生成0.5mol氫氣。1mol鈉、

鎂、鋁分別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氫氣的量的關(guān)系應是n(Na)>n(Mg)=n(Al),所以D項錯誤。

答案:C

(例3)把一塊表面已部分被氧化的鈉0.77g放入10g水中,得到標準狀況下氨氣224mL。求

(1)若將金屬鈉表面的氧化物均視為氧化鈉,試求該氧化鈉的質(zhì)量。

(2)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和該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的密度為dgym。)。

教師精講:根據(jù)題意,一塊表面為Na?O的鈉塊0.77g投入10g水中,發(fā)生如下反應:

①Na2O+H2O====2NaOH②2Na+2H2O====2NaOH+H2T

由題給H2的體積,通過②式可計算出鈉的質(zhì)量以及Na?O的質(zhì)量。計算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時,要注意溶質(zhì)是NaOH,而溶

液的質(zhì)量等于10.77g減去氫氣的質(zhì)量。

解析:(1)設(shè)金屬鈉質(zhì)量為x,與水反應生成NaOH的質(zhì)量為y。

2Na+2H2O====2NaOH+H2T

2x23g2x40g22400mL

xy224mL

列比例式后解得x=0.46gy=0.8g

由此可得m(Na2O)=0.77g-0.46g=0.31go

⑵設(shè)0.31gNa2O與水反應生成NaOH的質(zhì)量為z。

Na2。+H2O====2NaOH

62g2x40g

0.31gz

列比例式后解得z=0.4g

NaOH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0.8g4-0.4g

x100%=11.37%

224mL

10g+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