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島版科學(2017)六三制五年級下冊全冊全單元全套教案教學設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0/15/wKhkGWcuytiAEKzUAAC9owGAKJU391.jpg)
![新青島版科學(2017)六三制五年級下冊全冊全單元全套教案教學設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0/15/wKhkGWcuytiAEKzUAAC9owGAKJU3912.jpg)
![新青島版科學(2017)六三制五年級下冊全冊全單元全套教案教學設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0/15/wKhkGWcuytiAEKzUAAC9owGAKJU3913.jpg)
![新青島版科學(2017)六三制五年級下冊全冊全單元全套教案教學設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0/15/wKhkGWcuytiAEKzUAAC9owGAKJU3914.jpg)
![新青島版科學(2017)六三制五年級下冊全冊全單元全套教案教學設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0/15/wKhkGWcuytiAEKzUAAC9owGAKJU39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青島版科學(2017)六三制五年級下冊全冊全單元教案教學設計(2021-2022)班級:教師班級:教師目錄1.1《我們的腦》教案 21.2《神經系統(tǒng)》教案 61.3《保護腦》教案 101.4《心臟和血管》教案 151.5《我的健康檔案》教案 212.6《空氣的成分》教案 272.7《氧氣》教案 312.8《二氧化碳》教案 342.9《燃燒》教案 382.10《滅火與逃生》教案 432.11《讓空氣更清新》教案 483.12《看星空》教案 523.13《春季星空》教案 573.14《夏季星空》教案 614.15《電磁鐵一》教案 654.16《電磁鐵二》教案 704.17《電磁鐵三》教案 745.18《光合作用》教案 795.19《生物的棲息地》教案 855.20《生物鏈》教案 906.21《蠟燭燃燒》教案 946.22《鐵生銹》教案 986.23《防銹技術》教案 1067.24《我們的住宅》教案 1127.25《展示創(chuàng)意》教學設計 1197.26《照明拖鞋》教學設計 122
新青島版科學(2017)六三制五年級下冊全冊全單元全套教案教學設計1.1《我們的腦》教案【教學目標】1.知道人腦具有高級功能,是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的生物基礎。2.能基于所學的知識,根據人的行為和情感表現分析得出腦的功能;通過交流討論,知道大腦有不同的區(qū)域,各有不同的功能。3.表現出對腦的結構和功能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4.了解人類對腦功能的好奇和社會需求是腦科學研究和技術發(fā)展的動力?!窘虒W重難點】知道人腦具有高級功能,是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的生物基礎。能基于所學的知識,根據人的行為和情感表現分析得出腦的功能;知道大腦有不同的區(qū)域,各有不同的功能?!窘虒W過程】一、導入新課1.教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平時在課堂上和課間有哪些行為。學會匯報:課堂上讀書、寫字、聽講、思考等,課下運動、聊天、喝水等。教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平時容易產生哪些情緒。學生匯報:喜、怒、哀、樂等。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人為什么會有這些表現。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交流討論。2.教師提問:你知道這些是人體的哪部分在起作用嗎?師生交流總結,引入課題(板書課題:我們的腦)?!驹O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回顧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結合搜集的資料,讓學生初步建立腦與其功能的聯系。】二、活動過程(一)“誰”在支配人的行為和情感?1.教師出示女排隊員奪冠領獎、學生在考場中認真答題、人們參加全民健身長跑活動3幅圖片,讓學生觀察他們的行為和情感表現。學生交流、匯報。師生總結:女排隊員喜笑顏開,學生全神貫注,人們步伐矯健。2.教師追問:他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行為和情感?學生交流、匯報。3.教師提出問題:誰在支配人的行為和情感?學生交流后匯報。師生小結:腦在支配人的行為和情感。它是人體的“司令部”,能夠指揮人的行動,產生思想和情感,進行認知和決策?!驹O計意圖:通過觀察生活中人們不同的行為情緒的表現,分析產生這些行為和情緒的原因,認識到腦的作用?!浚ǘ┱J識我們的腦。1.認識腦的外部特征。教師出示人腦結構模型讓學生觀察,描述人腦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學生觀察,匯報。教師出示有關腦的結構、功能、大小、顏色、形狀等資料,引導學生交流思考,讓學生認識到腦的重要性,形成保護腦的意識。師生小結:腦分為大腦、小腦、腦干三個部分。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大腦有不同的區(qū)域,不同的區(qū)域有不同的功能。2.認識大腦的功能。(1)教師出示跑步、感知水溫、接聽電話、瀏覽書籍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他們在做什么。學生觀察,匯報。教師引導學生猜測腦怎樣控制人的這些行為。學生猜測,交流。(2)教師出示運動中樞、感覺中樞、聽覺中樞、視覺中樞等的資料,讓學生了解其在大腦中各功能區(qū)的劃分、位置和作用。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大腦還有哪些中樞,分別有什么作用。學生交流,匯報。教師補充語言中樞、呼吸中樞、記憶中樞等的資料。(3)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大腦不同區(qū)域的功能是否相同。學生猜測,交流。教師提出問題:大腦某個區(qū)域受到損傷,會導致什么后果?學生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說一說大腦分管運動、語言等的區(qū)域受損后的表現。師生總結:大腦存在不同的區(qū)域,不同區(qū)域有著不同的分工,分別處理不同的任務。教師出示因左腦受損右側軀體行動不便的病例,引導學生思考大腦兩半球對身體部位的管理有什么特點。師生總結:大腦交叉控制著身體另一側,即左腦管右側身體,右腦管左側身體?!驹O計意圖:通過觀察人腦模型,讓學生對腦的外部特征有初步了解;通過分析具體事例,讓學生意識到大腦分不同區(qū)域,有不同的功能,支配著人的行為和情感。同時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可以用科學知識進行解釋,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是密切聯系的?!咳⑼卣够顒咏處煵贾谜n下任務:搜集資料,了解大腦左、右兩個半球功能的區(qū)別。讓學生更全面了解我們的腦。1.2《神經系統(tǒng)》教案【教學目標】1.知道神經系統(tǒng)是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共同組成的;了解人體對環(huán)境刺激做出反應的過程。2.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方式獲取有關人體怎樣對環(huán)境刺激做出反應的信息。3.表現出對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當多人測的反應速度不一致時,不急于下結論,而是分析原因,再次實驗,以事實為依據作出判斷。4.初步了解有關神經系統(tǒng)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樹立保護神經系統(tǒng)的意識;了解人類對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好奇和社會需求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動力。【教學重難點】知道神經系統(tǒng)是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共同組成的;了解人體對環(huán)境刺激做出反應的過程。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方式獲取有關人體怎樣對環(huán)境刺激做出反應的信息?!窘虒W過程】一、導入新課1.教師提出游戲要求:我們一起做一個游戲,老師丟沙包,同學們躲沙包。游戲中注意觀察我們的身體都有哪些器官(或部分)參與其中。2.師生進行游戲。3.學生在班級中交流,教師隨機相應板書:眼睛大腦四肢。4.教師提出疑問:眼睛和我們的大腦有一定的距離,眼睛是通過什么把接收到的信息傳遞給大腦的?大腦又是靠什么指揮四肢做出反應的呢?僅僅有大腦就能完成人體活動的指揮的任務嗎?還有什么器官也參與其中?5.學生交流匯報。6.師生小結:人們能做出這些反應,是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的結果。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神經系統(tǒng)(板書課題:神經系統(tǒng))。二、探究活動活動一:神經系統(tǒng)由哪幾部分組成?1.教師提出問題:你知道神經系統(tǒng)由哪幾部分組成嗎?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回答:由腦、脊髓、神經組成。教師繼續(xù)提問:你知道這幾部分的結構嗎?它們又有什么功能?學生說出腦的結構和功能。2.教師出示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圖,指導學生認識各組成部分及功能:腦位于顱腔內,由大腦、小腦、腦干三部分組成,是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的生物基礎;脊髓位于脊柱內,上端與腦相連,能對外界或體內的刺激產生有規(guī)律的反應,還能將對這些刺激的反應傳導到大腦,是腦和軀干、內臟之間的聯系通道;神經是人體的“電話線”,能把身體各部分獲得的信息及時報告給腦,并把腦下達的命令傳達給身體各部分。由脊髓發(fā)出的神經叫脊神經,分布在軀干、四肢的皮膚和肌肉。由腦發(fā)出的神經叫腦神經,大部分分布在頭部的感覺器官、皮膚、肌肉等處。腦和脊髓還有通向內臟器官的神經。師生總結:神經系統(tǒng)是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共同組成的。活動二:人體怎樣對環(huán)境刺激做出反應?1.教師出示運動員聽到槍聲開始起跑的視頻,學生觀看視頻。2.教師提問:聽到發(fā)令槍聲后,運動員做出了哪些動作?引導學生發(fā)現:運動員支撐身體的雙手推離地面大幅前后擺動、身體前傾、腳尖蹬離地面等。再引導學生思考運動員身體各個部位為什么能夠協調一致、默契配合。學生交流討論,匯報可能是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的結果。教師出示完整的神經反射過程:發(fā)令槍響后,運動員的耳朵接收到聲音刺激,聽神經將信號傳給腦,腦判斷出是起跑信號,將指令通過神經傳給肌肉,運動員便開始奔跑。3.教師讓學生去拿桌上的蘋果(或鋼筆),說一說從看到拿的過程。師生共同完善:先是眼看到蘋果,并把這個信息由視神經(傳入神經)傳入大腦,腦決定“去拿這個蘋果”,這個命令由傳出神經傳到手上的某些肌肉,這些肌肉收縮,這樣就伸手拿到蘋果了。活動三:抓尺子游戲,測反應速度。教師談話:人與人之間的反應速度也有快慢的差異,下面我們做抓尺子游戲,體驗一下好嗎?教師呈現方法指導和活動圖片(課件出示),組織學生同桌之間進行游戲,做好記錄。班級交流匯報,說一說小組內誰的反應速度最快。教師小結:人與人神經反應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反應速度是可以經過訓練逐步提高的。三、總結拓展1.同學,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匯報。2.教師布置任務:課后,請大家查閱資料,了解運動員是怎樣提高反應速度的。1.3《保護腦》教案【教學目標】1.知道人體是怎樣對腦進行保護的;了解保護腦的方法。2.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通過觀察、查閱資料等方式獲取保護腦的信息,學會保護自己的腦,養(yǎng)成良好的用腦習慣。3.表現出對腦的保護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4.了解保護腦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了解人類對腦的好奇和社會需求是腦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動力;養(yǎng)成良好的用腦習慣?!窘虒W重難點】知道人體是怎樣對腦進行保護的;了解保護腦的方法。通過觀察、查閱資料等方式獲取保護腦的信息,學會保護自己的腦,養(yǎng)成良好的用腦習慣。【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談話引人:通過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和了解了腦,誰能說說,腦對我們人體有哪些作用?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腦?學生交流匯報。師生小結,導入新課(板書課題:保護腦)。二、探究新知(一)人是怎樣對腦進行自我保護的?1.初步認識人腦的外殼-顱骨的作用。教師課件出示謎語:殼兒硬,殼兒脆,四個姐妹隔墻睡,從小到大背靠背,蓋的一床疙瘩被。(打一堅果。)學生匯報。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從謎語中知道,核桃的外殼十分堅硬,有什么作用呢?學生回答:保護內部柔軟部分。教師出示核桃圖片,讓同學們認真觀察,它像什么?師生總結:核桃和人腦結構相似,都有堅硬的外殼。人腦的外殼是顱骨。顱骨就像核桃殼一樣,對腦具有保護作用。2.探究人腦的自我保護功能。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腦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我們要精心保護它。那首先要弄清影響腦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學生交流匯報:睡眠不足對腦健康有影響。我們會打哈欠。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時候會打哈欠?學生交流匯報:困倦的時候、疲勞的時候、熬夜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打哈欠?師生總結:這是身體告訴我們大腦和各器官已經疲勞,要我們趕快睡覺,及時休息,避免身體受到傷害,打哈欠時人的肺部擴張,心臟功能變強,可以增加人腦的血氧含量,能緩解疲勞。(二)我們如何保護腦?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課前搜集保護腦的相關資料。學生組內整理搜集到的資料,并展示匯報。1.保護腦-合理休息。師生交流:睡眠能使腦力得到恢復,尤其對兒童生長發(fā)育有影響。睡眠不足會使人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反應不靈敏。那么睡眠時間多少合適呢?學生匯報:我們少年兒童每天應保證9~10小時睡眠。教師補充:還要有清靜的臥室、舒適的臥具。臥室的通風十分重要,無論天冷天熱,睡前都應開窗換氣。選擇一張舒適的床,枕頭軟硬要適中。2.保護腦-體育鍛煉。談話:除了睡眠對腦健康有影響,還有哪些因素對腦健康有影響?有什么影響?師生總結:體育鍛煉對腦健康有影響。開展體育鍛煉,能提高我們的記憶力,可以使我們反應靈敏。3.保護腦-增加營養(yǎng)。談話:均衡的營養(yǎng)對腦的影響也很大。我們應增加哪些營養(yǎng)呢?學生交流匯報。師生總結:多吃瘦肉、魚、雞、牛奶等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質食品可以增加營養(yǎng)。4.保護腦-不吸煙,不酗酒。談話: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影響腦的其他因素嗎?學生交流匯報。師生總結:吸煙、酗酒會使人的大腦受到有害物質和酒精的嚴重損害,所以要做到不吸煙、不酗酒;經常彈奏樂器、跳舞或閱讀的人,腦老化速度會慢。5.保護腦-佩戴頭盔。教師引發(fā)學生思考:進行某些運動時,如騎車、滑冰,我們要佩戴保護裝置,特別是頭盔,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學生匯報:佩戴頭盔相當于給我們的腦又加了一層顱骨,保護能力更強。(三)做模擬頭盔保護腦的實驗。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雙手捧著西瓜)如果老師松手,西瓜會怎樣?如果把西瓜放在頭盔中,然后松手,西瓜會怎樣?學生交流匯報:直接松手會摔碎。如果把西瓜放在頭盔中松手后西瓜可能不會被摔碎。教師做演示實驗。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由此可以推想出什么?學生交流匯報:頭盔可以保護我們的腦。教師總結:頭盔對頭部和腦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合理使用頭盔。三、總結拓展1.教師引導學生談一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2.談話:我們已經了解了腦健康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影響腦健康的一些因素,為了讓腦更加健康,更好地發(fā)揮“司令部”的作用,我們來制作一份科學用腦計劃書。1.4《心臟和血管》教案【教學目標】1.了解心臟和血管的結構和功能,舉例說出保護心臟和血管的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2.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心臟和血管的結構、功能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能通過觀察、查閱資料等方式獲取心臟和血管的信息;初步學會保護心臟和血管的方法。3.表現出對心臟和血管的結構和功能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觀點。4.了解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需求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動力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福利。【教學重難點】了解心臟和血管的結構和功能,舉例說出保護心臟和血管的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心臟和血管的結構、功能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能通過觀察、查閱資料等方式獲取心臟和血管的信息;初步學會保護心臟和血管的方法?!窘虒W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課件出示中醫(yī)把脈看病的圖片。談話:同學們見過中醫(yī)把脈看病的場景嗎?具體怎么做?學生交流。2.教師邊講解邊演示:伸出左手,掌心朝上,右手中間3個手指并攏,將指腹放在左手手腕外側,其他手指自然放下,這時指腹就可以感覺到手腕處的脈搏了(學生自己動手為自己把脈)。3.談話:脈搏是由什么引起的?學生猜想:心臟跳動引起的;血管引起的……4.談話:這只是大家的猜想,我們的身體就像一架精密儀器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心臟、血管結構是怎樣的?在我們的身體中又起著怎樣的作用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心臟和血管(板書課題:心臟和血管)。【設計意圖:以中醫(yī)把脈的場景導入,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做出猜想,提出問題,為課堂探究做準備?!慷⑻骄炕顒?認識心臟和血管活動一:測一測我們的脈搏頻率。1.談話:同一個人的脈搏在不情況下有變化嗎?學生猜想,自由回答。2.學生兩人一組測脈搏,小組內成員分工合作,做好記錄。教師巡視指導。我的記錄同一個人不同狀態(tài)脈搏頻率(1分鐘)靜坐 輕微運動 劇烈運動 3.學生小組展示,匯報交流發(fā)現。4.談話:通過測量脈搏,你發(fā)現了什么?5.教師總結:脈搏頻率就是動脈每分鐘搏動的次數,心率就是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頻率和心率一致。人在情緒激動、從事體力勞動、參加體育運動時,心率會明顯加快。若人體某一器官發(fā)生病變,也常會使心跳發(fā)生快慢、強弱變化。不同年齡的人,心跳會有不同。少年兒童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心跳60~100次,也就是脈搏頻率為60~100次/分鐘?;顒佣赫J識心臟和血管。1.談話:脈搏可能是由心臟跳動引起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心臟是什么樣子嗎?課件展示心臟內剖面圖。教師結合課件圖片講解:心臟位于胸腔左側,形狀像一個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頭差不多。心臟是由發(fā)達的心肌構成的,內部是空的,分為4個腔室,分別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邊和右邊不通,四個腔都與血管相通。2.引導學生:現在摸一摸自己的心臟在哪里,指一指4個腔室分別在哪里。你能指出同伴心臟的位置和心臟4個腔室的位置嗎?3.學生學以致用,組內互動,指出心臟和4個腔室的位置。4.談話引導:再摸一摸自己的心臟,你感受到了什么?想聽嗎?學生再次感受心跳。5.學生分組實驗,用聽診器聽心跳。教師巡視指導。6.談話:同學們聽到心跳聲了嗎?心臟跳動的聲音和什么相似?學生回答:心跳的聲音和脈搏比較相似。7.教師小結:心臟跳動的情況和脈搏的情況相似,脈搏可能就是由心臟跳動引起的,我們身體中有很多地方都能感覺到脈搏的存在,如手腕處、脖頸處等。8.提出問題:心臟為什么跳動?作用是什么呢?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播放視頻:心臟和血管是如何工作的。9.師生小結: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環(huán)時經過的管狀結構,分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3種。收縮時,心臟把血液壓入動脈血管;舒張時,血液從靜脈血管流回心臟。心臟不停地收縮和舒張,從而推動全身的血液不停流動。心臟每收縮和舒張一次,我們就感覺到心跳一次。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就是心率。10.教師補充說明:心臟總是有規(guī)律地收縮和舒張,從而推動全身血液不停地流動。一般情況下,心臟每跳動一次泵出的血液約為70毫升。算一算,心臟每分鐘泵出的血液,相當于多少瓶500毫升的礦泉水呢?學生計算得出約為8~14瓶,通過真實的數據感受心臟對身體的重要。11.師生總結:心臟像發(fā)動機,血管像縱橫交錯的管線,心臟收縮泵出血液,血液沖擊動脈管壁,導致動脈血管收縮或者舒張,這樣就產生了脈搏,因此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頻率和心跳頻率是一致的。【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學生互動,將隱藏于身體內部的心臟展示在學生面前,恰當“補白”,形象直觀,學生興趣濃厚。用類比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心臟的作用,既直觀形象又準確到位?!炕顒尤涸鯓颖Wo我們的心臟和血管?1.談話:心臟像一臺不知疲倦的發(fā)動機,一旦心臟停止跳動,會發(fā)生什么呢?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結合生活經驗,自由回答。如心臟停止跳動,血液循環(huán)停止了,人的身體各部分得不到氧氣和養(yǎng)分,人的生命就會結束。2.同學們分析得很正確,心臟和血管對我們人體至關重要,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會給人帶來巨大的痛苦和不便,那么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心臟和血管呢?學生互相交流,自由回答。例如:每天進行戶外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保持平和的情緒,樂觀向上;合理膳食,飲食有節(jié)等?!驹O計意圖:使學生認識到保護心臟和血管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意識?!炕顒铀模褐谱饕粋€簡易聽診器。1.課件展示醫(yī)生聽診的圖片,談話:剛才我們用了專業(yè)的聽診器聽心跳,你知道聽診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嗎?學生討論交流。2.播放視頻:聽診器的由來以及工作原理。3.小組合作,制作簡易聽診器,為同伴測心跳。教師巡視指導?!驹O計意圖:通過自制簡易聽診器,加深學生對聽診器工作原理的認識,使學生意識到工具的使用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三、拓展活動1.談話: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回答,暢談收獲。2.請同學們根據所學,統(tǒng)計家庭成員每分鐘心跳的次數,看看有什么發(fā)現。家庭成員 年齡 性別 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設計意圖: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并將課堂探究延伸至課外?!?.5《我的健康檔案》教案【教學目標】1.知道身體健康的主要指標有哪些;了解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2.能基于所學知識,通過觀察、查閱資料等方式獲得人體健康的信息;能夠關注并記錄自身健康狀況,自覺采取行動,預防健康問題和疾病。3.表現出對人體健康狀況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在進行多人合作學習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意見,形成集體觀點。4.意識到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是人體健康的重要保障;珍愛生命,健康生活。【教學重難點】知道身體健康的主要指標有哪些;了解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能基于所學知識,通過觀察、查閱資料等方式獲得人體健康的信息;能夠關注并記錄自身健康狀況,自覺采取行動,預防健康問題和疾病?!窘虒W過程】導入新課1.教師出示學校附近體檢中心圖片:你知道這些機構是干什么的嗎?學生交流:體檢中心,是檢查身體是否健康的地方。2.教師出示體檢報告:體檢結束后,體檢中心都會出示一份體檢報告, 上面記錄了體檢者的健康狀況,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做一份屬于自己的健康將案。教師板書課題《我的健康檔案》。二、活動過程(一)了解體檢報告包括哪些項目,知道項目中的數據分別有什么含義。1.學生小組內交流自己帶來的體檢表,教師巡視指導。2.學生代表在全班匯報交流結果:(1)體檢表常見的項目有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口腔、血壓等。(2)不同人同一項目的數據不同。(3)同一人同一項目不同時間的數據也不相同。3.觀看視頻,了解體檢表常見項目中數據的意義。教師播放視頻,學生觀看,交流匯報。4.分小組(身高組、體重組、視力組……)分析從一年級(6歲)到現在的數據,發(fā)現變化。學生交流發(fā)現:(1)身高從6歲到現在都長高了。(2)視力從以前到現在下降了不少。(3)體重這幾年增長較快。(4)有些同學發(fā)現了齲齒。(5)血壓近幾年的數據比較接近,變化不大。5.教師課件出示視力下降的原因、齲齒產生的原因,并提問: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視力和牙齒?小組討論、交流、匯報后,教師總結:良好的讀寫姿勢可以有效預防近視的產生;少吃甜食、早晚有效刷牙可以預防齲齒的產生。6.教師提出問題:體重的增長是正常的嗎?需要減肥嗎?(1)學生談論、交流、匯報。(2)教師總結:男生和女生的身體發(fā)育有早有晚,所以體重指數不一樣。教師隨機并出示體重指數表,說明計算方法:體重指數=體重÷(身高x身高)。(3)學生根據體重指數計算方法計算自己的體重指數,并查看是否屬于正常范圍。7.教師出示本校去年的體檢報告:學生體重指數偏高,這一體檢數據提示營養(yǎng)過剩學生較多,與飲食結構不合理,肉類食物攝入過多有很大關系。第一單元心和腦8.師生小結:由此可見,一張小小的體檢表,蘊含的健康信息可真不少。視力的下降提醒我們要注意用眼衛(wèi)生;體重指數的高低告訴我們要均衡飲食;身高的增長速度也提示我們需要適當運動、補充營養(yǎng);齲齒的出現也給我們的牙齒衛(wèi)生狀況敲響了警鐘……(二)了解人體的健康標準。1.學生小組內交流對人體健康標準這一問題的看法。(1)結合體重指數表,知道“體重適當”是健康的標準之一。(2)學生心理健康課上的學習收獲:心態(tài)陽光也是健康的標準之一。2.教師課件出示常見的心理疾?。ㄒ钟舭Y、自閉癥等)資料,說明心理健康也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標準。3.播放視頻:世衛(wèi)組織公布的人體健康表現為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當運動等10大標準。學生觀看視頻,并通過“閱讀探究”的介紹進一步了解健康標準并在小組內交流感受。(三)建立自己的健康檔案。1.根據前面的學習,小組討論建立健康檔案需要哪些項目。小組討論交流:要填寫好個人信息。2.教師課件出示健康檔案樣表,進一步規(guī)范健康檔案項目。學校建檔時間學生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班級:照片父親姓名:母親姓名:聯系方式家庭住址:藥物和食品過敏史牙齒情況身高和體重情況眼睛情況今年的生病情況皮膚和頭發(fā)情況睡眠狀況3.小組討論建立健康檔案的注意事項。(1)為什么要寫上過敏史呢?教師講解過敏的危害,記錄過敏史可以降低在以后的診療中用藥危險性,比如有青霉素過敏史的病人,在診療時盡量避免使用含有此成分的藥物,降低用藥風險。(2)記錄的健康檔案數據一定要真實,真實的數據才能客觀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3)“備注”欄可以根據健康狀況制訂防治方案,比如:體重指數偏高要在以后的生活中調整飲食結構,控制體重;偏低則需要增強蛋白質及肉類的攝入,保證健康的體魄。4.動手制作《健康檔案》。(1)根據提示,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健康檔案》,教師巡視指導。(2)小組推選制作好的健康檔案進行全班展示。(3)根據交流反饋情況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5.教師小結:健康檔案是我們人體健康的晴雨表,關注健康檔案的數據,可以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行科學的評估,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理念。三、拓展活動1.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健康檔案》教師總結:生活中還有哪些健康方面的內容可以記入我們的健康檔案?讓我們做一個有心人,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更清晰地認識。2.教師布置課后作業(yè):給自己的家人建立健康檔案,引導家人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單元《空氣》全單元全套教案2.6《空氣的成分》教案【教學目標】
1.知道空氣是混合氣體并非單一的氣體,氮氣和氧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
2.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設計實驗探究空氣成分。
3.激發(fā)學生出對空氣組成成分的探究興趣。
4.認識到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社會和生活的影響?!窘虒W重難點】知道空氣不是單一的氣體,氮氣和氧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能基于所學知識,制訂比較完整的空氣成分探究方案。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談話:沒有空氣,就沒有燦爛的云霞、風霜雨露、花謝花開,更沒有生命的多彩……空氣里究競有什么?讓我們共同探究吧!揭題導入,導入新課并板書課題《空氣的成分》二、活動過程活動一:空氣中有哪些成分?1.提出問題,做出假設(猜測空氣成分)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猜測空氣的組成成分,空氣并非單一的氣體還是由不同氣體混合而成的。學生根據生活經驗進行猜測:空氣可能不是單一氣體組成的。有可能是不同氣體的混合而成,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設計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2.通過實驗證明自己猜測(燃燒用去部分氣體)。(1)引導設計實驗:材料包中取出蠟燭粘在水盆的底部,并往水盆里加入適量的水,向水中加入墨水將其染色,點燃蠟燭。引導學生思考蠟燭在空氣中能燃燒說明了什么。(蠟燭在空氣里可以被點燃燃燒,推測出空氣里面有支持燃燒的氣體,通過學生以往經驗及以前所學知識,能知道支持燃燒的氣體是氧氣,可以推測出空氣的成分中有氧氣。)(2)拿出準備好的空的礦泉水瓶子指導學生用剪去底部并擰緊瓶蓋罩在燃燒的蠟燭上面,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生的現象并記錄下來記錄在活動手冊上面。請學生仔細觀察實驗并交流分享(注意觀察蠟燭熄滅后,瓶中水位的變化?并思考剩下的氣體支持燃燒嗎?):扣上礦泉水瓶,蠟燭會燃燒一段時間,過段時間蠟燭會熄滅,水進入礦泉水瓶內,瓶內的水面高于瓶外水盆的水面。(3)交流匯報師總結: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會熄滅,說明支持燃燒的氣體沒有了。水進入礦泉水瓶,說明說明杯內的空氣少了。水并未占據杯全部空間,說明瓶內還有其他氣體且剩下的氣體比能支持燃燒的氣體多。師總結:燃燒只消耗了一部分能支持燃燒的氣體。3.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燃燒后剩下的氣體能否支持燃燒并設計實驗證明。引導學生猜想:此時礦泉水剩下的氣體支持燃燒嗎?并思考應該怎樣證明?設計實驗,驗證猜想。教師提出實驗要求:先向水盆中加入水,使瓶內、瓶外水面一樣高,然后擰開瓶蓋,把燃燒的木條迅速插入瓶口。(提醒學生一定注意安全,防治燒傷燙傷)觀察實驗現象做好實驗記錄。交流分享實驗結果:燃燒的木棒立即熄滅。引導學生思考:木棒的火焰立即熄滅,說明什么?師總結:燃燒剩下的氣體不支持燃燒。初步判斷空氣中至少含有兩種氣體,一種支持燃燒,另一種不支持燃燒。4.課件出示空氣成分比例圖以及相關資料引導學生閱讀。思考:空氣中哪種成分支持燃燒?交流分享匯報:通過以上實驗發(fā)現燃燒后進入礦泉水瓶內的水量比例較小,支持燃燒的氣體可能是氧氣。結合學生回答師總結:空氣是由多種氣體混合而成的,不是一種單純的氣體,主要成分有氧氣、氮氣,還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氣等?;顒佣旱獨獾膽?。1.思考: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氮氣,利用氮氣可以做什么呢?引導學生交流分享自己知道的生活中氮氣的作用及應用,師出示相關課件,總結相關氮氣在生活中的應用。2.多媒體課件出示。(1)食品:氮氣可以保護食品,是利用了氮氣的不活潑性。(2)農業(yè):植物需要氮,所以施氮肥有助于植物生長。(3)醫(yī)療:液氮冷凍治療是指治療學領域中的一門技術,可以通過極速的冷凍殺死病毒。三、拓展活動:1.課后請學生查閱資料,了解科學家探索空氣成分的歷程。2.查找資料分享空氣中其他成分的作用。(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科學家探索空氣成分的歷程,感受科學家追求真理,堅定的科學探索精神。)2.7《氧氣》教案【教學目標】
1.知道氧氣的特點和作用。
2.能基于所學知識,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獲知氧氣的特點。
3.在進行多人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形成集體的觀點。
4.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需求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動力,以及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fā)展。【教學重難點】知道氧氣的特點和作用。能基于所學知識,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獲知氧氣的特點。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提出問題:我們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認識了空氣,誰來說說空氣由哪些氣體混合前成?2.教師拿出一個集氣瓶,讓學生猜測里面是什么氣體?二、學習新課(一)指導學生探究氧氣的特點。1.直接觀察、感受氧氣的特點。(1)提出問題:用什么方法觀察這種氣體的特點呢?(2)學生交流,教師指導。(3)小組活動:通過看一看、聞一聞了解氣體的特點。教師出示觀察要點:學生觀察時不能隨便移開玻璃蓋。聞瓶中氧氣的氣味時,教師要提示學生不能一下子把玻璃片全部移開,應該邊移動玻璃片邊用手輕輕扇動瓶口的氣體,與此同時將鼻孔靠近扇過來的氣體。(為了規(guī)范學生的操作流程,必要時教師可以示范給學生看,然后再讓學生去聞。)(4)小組匯報。(5)師生歸納總結:這種氣體沒有顏色、沒有氣味。2.實驗探究氧氣的性質。(1)提出問題:怎樣探究這種氣體能否支持燃燒?(2)學生交流,教師指導,確定實驗方案。出示實驗要求:實驗用的木條只要有火星即可,不應是帶著火苗的;在向集氣瓶中插木條時,移開玻璃片的縫隙只要能插進木條即可;當木條插進瓶口后, 移動玻璃片的手應立即拿開;觀察木條是否燃燒時臉部不要靠近瓶口,以免因木條燃燒劇烈而受傷。(3)學生分組實驗;把帶火星的木條插入集氣瓶中,觀察現象并記錄。(4)小組匯報實驗結果。(5)師生歸納總結:觀察完畢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實驗現象總結出氧氣的特點。如果學生總結得不夠完善,教師出示規(guī)范的結論。(6)師生小結:集氣瓶中的氣體是氧氣。通常情況下,氧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能支持燃燒的氣體。(二)氧氣有什么作用?1.提出問題:你們知道氧氣都有哪些作用嗎?2.小組討論、交流。3.小組匯報。4.師生交流。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氧氣的作用進行梳理、補充和完善:氧氣對生命的作用;氧氣在國防、航空航天方面的作用;氧氣在醫(yī)療保健方面的作用;氧氣在冶煉、化工方面的作用。(三)吸入的氧氣越多對健康越有利嗎?1.提出問題:氧氣可以供人呼吸,人們吸入的氧氣是否越多越好?2.小組討論、交流。3.小組匯報,教師指導。4.師生小結:如果吸入氧氣含量過高,會出現中毒反應。要學會科學地利用氧氣。三、拓展活動1.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師生交流,梳理課堂收獲。2.提出問題:植物是否需要氧氣?3.提出要求:課后查閱資料,了解植物是否需要氧氣,下節(jié)課把搜集的資料帶來交流。2.8《二氧化碳》教案【教學目標】1.知道二氧化碳的特點和作用。2.能基于所學知識,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獲知二氧化碳的特點。3.在進行多人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形成集體的觀點。4.了解社會需求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動力,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fā)展?!窘虒W重難點】知道二氧化碳的特點和作用。能基于所學知識,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獲知二氧化碳的特點?!窘虒W過程】一、激趣導入多媒體播放一段廣告:可口可樂廣告引入,讓我們爽動起來!在炎炎的夏日,喝一點冰鎮(zhèn)的可樂,簡直是透心爽,在這里我也給大家準備了廣告上的可樂,現在請大家品嘗一小口,嘗嘗是不是有讓我們爽動起來的味道邊看廣告邊品嘗,不知大家的視覺是不是一樣的好,大家有沒有發(fā)現在打開汽水瓶時(故意放慢聲速)生:有大量的氣泡冒出師:(興奮的)都發(fā)現了?大家的視力也很不錯,請同學們猜測該氣體可能是什么?并設計相關的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測。結合學生回答引出二氧化碳板書課題。二、活動過程(一)制取二氧化碳。1.師提出問題:要想研究二氧化碳,我們就需要制取一些二氧化碳,用什么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呢?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評價。2.教師出示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1)取一只玻璃杯,放入3匙小蘇打。(2)沿杯壁小心倒入一些白醋。(3)待泡沫下降時蓋上玻璃片。3.教師出示注意事項,學生分小組制取二氧化碳,教師巡視指導。4.各小組展示匯報。5.教師談話:在實驗室中,為了方便觀察和實驗,我們一般要把制取的氣體存放到集氣瓶中。所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需要一種特殊的實驗裝置,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錐形瓶口塞有帶導氣管的橡膠塞,導氣管的另一端插入集氣瓶的底部,集氣瓶瓶口蓋有玻璃片。6.教師演示用這種裝置制取二氧化碳的過程:錐形瓶中放入小蘇打,倒入少量醋后,迅速塞上錐形瓶瓶塞。待錐形瓶內泡沫下降時,取出集氣瓶內的導氣管,同時用玻璃片蓋上集氣瓶口。(二)探究二氧化碳的特點。1.教師提出問題:你們想怎樣觀察二氧化碳的特點?2.學生交流,教師引導:用眼睛看顏色、用鼻子聞氣味。3.教師指導學生開展下列實驗:(1)把二氧化碳沿杯壁倒入放有兩支點燃蠟燭(高低不同)的燒杯中,觀察現象。(2)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搖晃集氣瓶,觀察現象。4.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注意事項,學生分組探究并完成記錄。5.小組展示匯報,全班交流。6.師生小結: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不燃燒, 也不支持燃燒,比同體積的空氣重。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三)探究二氧化碳的用途。1.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嗎?2.學生根據已有經驗發(fā)言。3.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出示圖片,補充介紹二氧化碳的其他用途。4.教師談話:二氧化碳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服務于我們的生產生活。大家知道在使或儲存二氧化碳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嗎?5.學生小組內交流。6.小組展示匯報,教師引導。7.教師出示資料或課件播放視頻:介紹干冰、了解二氧化碳使用注意事項。8.教師提問:現在同學們知道可樂中的氣體是怎么做出來的吧?學生回答,呼應導課情景。三、拓展活動教師提出課外拓展活動主題:進入封閉時間較長的地窖或者地井前,應該怎樣做才能確保安全?查閱資料,了解一下。2.9《燃燒》教案【教學目標】1.認識燃燒的現象,知道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知道燒燙傷的預防和應急處理方法。2.能基于所學知識,制訂比較完整的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方案;學習燒燙傷應急處理的技能。3.能大膽質疑,從不同視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4.了解社會需求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動力,技術的發(fā)展影響著社會發(fā)展。【教學重難點】燃燒的現象,知道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知道燒燙傷的預防和應急處理方法。能制訂比較完整的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方案;學習燒燙傷應急處理的技能。【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物體燃燒嗎?都在哪里見到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交流。(預設:燒水時煤氣的燃燒、冬天的爐火、篝火晚會上的火堆……)2.教師小結:通過交流,我們知道燃燒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這堂課,就讓我們走近“燃燒”,去發(fā)現它的更多奧秘。(板書課題:燃燒。)二、活動過程(一)觀察燃燒時會有什么現象。1.教師首先提出問題:我們經常看見燃燒,燃燒時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學生交流分享,師生歸納總結。2.教師繼續(xù)提問:眼見為實,現在老師把“燃燒”搬到了課堂上,有沒有興趣看一看?(1)教師順勢點燃一團蘸有酒精的棉花,并提出要求:認真觀察燃燒的棉花,仔細觀察燃燒現象。(2)學生根據觀察,匯報實驗現象。(3)師生小結:燃燒時會發(fā)光,有的會產生煙霧,如果靠近會感覺到熱。(二)了解燃燒需要哪些條件。1.根據生活經驗猜想燃燒需要哪些條件,并設計實驗方案。(1)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同學們,剛才我們觀察了燃燒現象,你能圍繞“燃燒”提出什么問題?學生根據已有的認知經驗,提出問題: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有哪些?(2)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作出假設,在班內匯報。(3)老師繼續(xù)追問:同學們的假設很多,但是這樣的假設是否正確呢?怎樣驗證?(4)教師出示實驗材料:酒精燈、紙條、小木條、玻璃棒、磚塊、鑷子、小煤塊、棉花、蠟燭等。提出活動要求:學生根據現有的實驗材料,設計實驗方案。(5)分組設計實驗。(6)班內匯報,學生互評,優(yōu)化實驗方案。(7)學生討論實驗中的注意事項。(提醒學生注意安全,要用鑷子夾著物體加熱,防止燒傷、燙傷。)2.探究實驗:燃燒需要哪些條件?(1)教師提出實驗要求:一是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探究實驗,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實驗現象,并將實驗現象和結論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二是具體步驟;將粉筆、磚塊分別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然后將紙條、小木條分別在酒精燈上加熱;點燃酒精燈,然后用燈帽蓋滅,反復幾次。三是實驗完成后以小組為單位,選出代表進行匯報。(2)學生分組進行實驗。3.匯報現象,分析后得出結論。(1)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內匯報實驗現象:粉筆、磚塊在火焰上加熱了很長時間也沒有燃燒;紙條靠近火焰后立即燃燒;木條在火焰上加熱一會后燃燒。(2)教師利用思維導航引導學生根據現象進行分析。①教師提問:粉筆、磚塊為什么不能被點燃?紙條、木條為什么能被點燃? 學生自由回答:粉筆、磚塊不能燃燒,紙條、木條能夠燃燒,蓋上燈帽后酒精燈熄滅。師生小結:能夠燃燒的物體是可燃物,燃燒需要可燃物。②教師提問:為什么紙條很快被點燃,而木條不能馬上被點燃?學生自由回答。師生小結:每個物體燃燒需要的溫度不一樣,某種物質燃燒需要的最低溫度叫作這種物質的燃點。紙條燃點低,所以很快被點燃。木條比紙條的燃點高,所以不能馬上被點燃。以此現象可以知道: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也就是需要達到這種物質的燃點。③教師提問:蓋上燈帽后,酒精燈為什么會熄滅?學生自由回答。師生小結:因為蓋上燈帽,燃燒一會就把氧氣用完了,沒有氧氣,酒精燈就熄滅了。老師總結: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達到可燃物的燃點。(三)了解怎樣預防和處理燒傷、燙傷。1.教師提出要求:怎樣預防燒傷、燙傷?如果不小心被燒傷、燙傷,怎樣處理?(1)學生分組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再利用搜集的資料進行討論交流。(2)全班匯報。(3)教師播放微視頻《燒傷、燙傷該咋辦?》。(4)學生根據視頻內容,交流經驗。(5)師生小結:平時我們要注意遠離溫度高的危險源,比如倒開水時要小心,別倒到手上,拿熱的東西時要用隔熱的物體。燙傷后需要迅速將受傷的部位用流動的冷水沖洗或浸泡在冷水中,應急處理后應盡快到附近的醫(yī)院治療。三、拓展活動1.教師提出要求:談一談有哪些收獲。2.提出課后活動要求:檢查家中是否存在火災隱患,并提出自己的改進建議,把改進建議記錄在活動手冊中,下節(jié)課匯報。2.10《滅火與逃生》教案【教學目標】
1.知道滅火和逃生的方法。
2.能基于所學知識,制訂比較完整的滅火的探究計劃。
3.能大膽質疑,從不同視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4.了解社會需求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動力,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fā)展。【教學重難點】知道滅火和逃生的方法。制訂比較完整的滅火的探究計劃。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教師提問:我們上節(jié)課研究了燃燒的有關知識,誰說一說燃燒需要哪些條件?2.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并提出問題: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即可燃物、氧氣和達到可燃物的燃點。燃燒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現象,燃燒產生的火給人類帶來了什么?3.學生在班內自由回答。4.教師談話導入新課:火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火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是用火不當往往會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和損失。發(fā)生火災時,怎樣滅火?怎樣逃生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滅火與逃生》(板書課題)。二、活動過程活動一:了解滅火的方法有哪些。1.了解導致火災發(fā)生的原因。教師提問:關于火災的發(fā)生,同學們知道什么?生活中哪些原因可能導致火災發(fā)生?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小結并過渡到下一個活動:生活中發(fā)生火災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火災,滅火的方法一樣嗎?滅火的原理是什么?請同學們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分析。2.交流滅火的方法及原理。學生組內討論、交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3.模擬實驗,探究滅火的方法及原理。教師談話:同學們想了這么多方法,老師準備了一些材料,我們模擬一下,看看大美的方法是否可行。(1)情景模擬:在準備好的金屬盆中點燃廢紙,讓學生想出多種方法滅火,引導學生可以用土埋、用水澆、用浸濕的被子蓋住、用滅火器等方法,并交流每種滅火方法的原理(2)學生實際操作。(3)學生在班內匯報。(4)師生小結:我們用的這些方法可以隔絕空氣、降低溫度,因此達到了滅火的目的。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切斷可燃物的來源,如:煤氣著火時,如果條件允許,先把煤氣閥門關上,沒有了可燃物,燃燒就不能進行;森林著火,人們會把火源周圍一圈鏟除樹木,雜草等,這一圈沒有了可燃物,燃燒就不再往處蔓延。4.了解消防員滅火的方法。教師提出要求:我們看一段視頻,觀察消防員是什么方法進行滅火的。這種方法的滅火原理是什么?(1)學生觀看大興安嶺發(fā)生火災時消防員滅火的視頻。(2)學生在班內匯報,知道消防員是用滅火器滅火的,從而引出學習怎樣使用滅火器滅火。5.學習怎樣使用滅火器。(1)教師提出問題:(拿出二氧化碳滅火器)看!這是什么?我們先觀察一下滅火器,看看滅火器有哪幾部分。(2)學生分組觀察滅火器,然后在全班匯報交流。(3)師生小結:滅火器主要由簡體、手柄、器頭、噴嘴等部分組成。提問:怎樣使用滅火器呢?使用滅火器時需要注意什么?下面,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學習、交流教科書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的資料卡,了解怎樣使用滅火器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4)學生分組觀察滅火器使用方法的步驟圖,交流資料卡內容,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匯報交流。(5)教師小結滅火器的使用步驟是先提起滅火器,再拔下保險銷,然后用力壓下手柄,最后對準火源根部掃射。我們現在使用的滅火器里面一般是二氧化碳,使用時要注意事項。(教師用課件出示資料卡內容。)(6)教師播放視頻介紹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然后現場演示,再讓學生練習操作?;顒佣毫私庥龅交馂脑鯓犹由?。1.教師播放火災視頻,提問:我們是小學生,如果遇到火災應該怎么辦?怎樣逃生呢?2.學生小組討論后在班內匯報交流。3.教師用視頻展示火災逃生的生活常識。4.師生小結:火災發(fā)生時,首先要保證自身安全;火災逃生時,不能乘坐電梯;火災現場的濃煙溫度較高,會先充滿屋頂,再逐漸向地面下移,直至充滿整個空間,因此逃生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壓低身體,以減少濃煙傷害?;顒尤禾骄刻由鷷r為什么要披濕被褥保護身體。1.教師提問:火災現場可以披濕被褥保護身體,有什么科學道理呢?我們做個實驗試試吧。2.教師出示實驗器材:酒精燈、三腳架、紙鍋、熱水、燒杯,并提出要求,具體步驟如下:在紙鍋中加入一定量的熱水;點燃酒精燈,利用酒精燈的外焰進行加熱,觀察實驗現象。實驗完成后以小組為單位匯報。3.學生分組完成實驗活動。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內匯報實驗結果,并進行分析:用“紙鍋”可以燒水嗎?為什么?5.教師小結:正常情況下,用火燒紙,紙肯定會燃燒。為什么用紙鍋燒水,紙鍋卻沒有燒著呢?紙的上面是水,紙吸收的熱量會傳遞給水,而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溫度不會超過100攝氏度,紙的燃點大約是183攝氏度,所以紙是無法達到它的燃點的,就不會燒著。6.教師提問:聯想逃生方法推測為什么逃生時可以披濕被褥保護身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在班內匯報。7.教師小結:把濕棉被披在身上可以有效防止皮膚被火灼傷。我們現在是未成年人,遇到火情時,首先要保護好自己。根據火情,要趕緊撥打火警電話119,打電話時要講清楚著火的位置、可燃物、火勢、有無爆炸或燃氣泄漏等,以便救火人員選擇滅火方法。三、拓展探究教師談話:火災發(fā)生后,不僅要掌握火災逃生的要點,還要知道應急安全逃生路線。你能試著畫一畫學校和家里的應急安全逃生路線嗎?課下仔細觀察,畫出逃生路線圖,下節(jié)課匯報交流。2.11《讓空氣更清新》教案【教學目標】
1.了解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
2.能基于所學知識,通過觀察、調查等方式獲取周圍空氣污染情況的信息;能夠針對空氣污染問題提出適當建議。
3.在探究空氣污染時,能進行多人合作,愿意溝通交流,形成集體的觀點。
4.了解人類活動會對環(huán)境產生影響,自覺采取行動,保護環(huán)境?!窘虒W重難點】了解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通過觀察、調查等方式獲取周圍空氣污染情況的信息;能夠針對空氣污染問題提出適當建議。【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課件播放“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受污染環(huán)境”的視頻。提出問題:你在視頻中看到了什么?那里的空氣怎么樣?你喜歡在哪種環(huán)境中生活?為什么?2.學生匯報交流,引導學生意識到清新的空氣有益于身體健康。3.小結:同學們都選擇了環(huán)境優(yōu)美、鳥語花香的地方。是的,清新的空氣不僅使我們感到舒適,更使我們的身體健康得到保證。那么,怎樣才能保持空氣清新呢?二、活動過程(一)調查我們周圍空氣污染的情況。1.談話:同學們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清新的空氣中,但我們周圍的空氣究竟怎樣呢?我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空氣中有沒有污染物?受污染的情況如何呢?學生交流自己想到的方法,可以去環(huán)保局查,也可以親自去調查。然后,師生評價各種方法,最后確定采用實地考察法。學生分組討論考察的項目、考察方式和方法,并做好分工,教師參與,進行指導。2.教師用課件展示具體要求:(1)選擇學校花壇中或教室門口的植物,借助放大鏡觀察植物葉片上的細小灰塵,并做好記錄。(2)選擇學校門口的馬路,在馬路旁固定好一個觀察點記錄經過的車輛數,考察車輛流量,統(tǒng)計時間為10分鐘。(3)考察時小組內要明確分工,相互協作。(4)在考察的過程中要注意安全。3.學生分組考察兩個項目。(二)分析梳理考察結果。1.提問:同學們通過考察肯定有很多發(fā)現,誰愿意把考察結果跟大家分享?學生匯報交流。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報告單、視頻、圖片、數據等。匯報后,師生對考察報告進行評價。2.分析:從考察的過程中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回答。3.小結:由于人們不科學的活動,給周圍環(huán)境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使大氣也受到污染。(三)分析空氣污染的原因。1.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空氣的污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匯報。教師播放空氣污染原因的視頻,引導學生更加明確空氣污染的原因。2.師生小結:造成污染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工業(yè)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四)為了讓空氣更清新,人們采取了哪些措施?1.談話:空氣污染對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為了讓空氣更清新, 必須設法保護境,我們生活的地區(qū)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治空氣污染?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交流討論,分享讓空氣更清新的方法,并對他人分享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2.小組討論,完成《我的建議書》。完成后,引導學生展示《我的建議書》,師生勢同交流。3.用課件出示“法治在線”,引導學生了解有關法律,使學生懂得污染空氣的行為是違法行為。4.小結:保護空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guī)定公民應當增強大氣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采取低碳、節(jié)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大氣環(huán)境保護義務。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為凈化空氣盡自己的一分力量,只要對保護空氣有益的事,哪怕微不足道,我們也應該努力做好,讓我們的空氣更加清新。三、拓展活動1.提問: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國家為了防治空氣污染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作為小學生,我們怎樣讓自己家中的空氣更清新呢?小組內先交流,然后在全班匯報。2.談話:大家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只要我們人人嚴格要求自己,自覺保護空氣,“生病”的空氣會很快恢復健康,我們也能重新享受清新的空氣。希望同學們課后把你們想到的好辦法付諸行動,也發(fā)動周圍的人加入保護空氣的隊伍,讓我們的空氣更清新。第三單元《春夏星空》全單元全套教案教學設計3.12《看星空》教案【教學目標】1.知道夜空中星的亮度有區(qū)別;知道觀星箱的制作和使用方法。2.能基于所學知識,對星亮度不同的原因展開猜測;會制作觀星箱;能正確使用觀星箱觀察夜空中的星,做好記錄;能制訂觀星計劃,開展中長期觀察活動。3.樂于參加中長期觀察活動,并能在活動中克服困難、完成預定任務。4.認識到大氣污染、光污染會影響到星空觀測的效果,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了解人類的好奇心和社會的需求是星空觀察技術發(fā)展的動力。【教學重難點】空中星的亮度有區(qū)別;知道觀星箱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能基于所學知識,對星亮度不同的原因展開猜測;會制作觀星箱;能正確使用觀星箱觀察夜空中的星,做好記錄;能制訂觀星計劃,開展中長期觀察活動。【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1.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在晴朗的夜晚有沒有觀察過天空呢?有什么發(fā)現?(學生討論交流。)2.教師引入新課:天上星,數不清,一顆一顆亮晶晶。浩瀚的蒼穹像一個古老而神秘的童話王國,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為我們編織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夢。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被美麗的星空迷住,傾注了畢生的心血,觀察它、研究它,揭開了一個個謎團,打開了探究星空的大門。從這節(jié)課起,讓我們一起來研究星空吧,愿我們能像科學家那樣揭開星空之謎,拿到打開宇宙之門的金鑰匙。(板書課題:看星空。)二、探究新知(一)怎樣觀察星空?1.交流觀察方法。(1)教師出示星空圖片,談話并提問:通過課前觀察星空,有的同學看到了北斗七星,有的同學還辨別出了大熊星座,你們真棒!大家有什么觀察星空的好方法嗎?(學生分組交流、匯報。)(2)師生小結:可以用肉眼直接觀察星空;在天氣晴朗的夜晚,要選擇周圍沒有強光的地方觀察星空;觀察星空時要明確站立方位,確定參照物,做好記錄。2.探究星亮度不同的原因。(1)教師提問:在星空中,有的星比較亮,而有的星比較暗。這是為什么?(2)學生猜測:可能是星本來的亮度就不同,也有可能是星距離人們的遠近不同導致的。(3)教師進行模擬實驗:距離相同,光源亮度不同,比較影子顏色的深淺;光源亮度相同,距離不同,比較影子顏色的深淺。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豎立物體(粉筆)的影子,幫助學生理解星亮度不同的原因。(4)教師借助資料卡講授星等相關知識。(二)做個觀星箱,觀察星空。1.做觀星箱。(1)教師提問:不同星的亮度是有等級的,你們觀察到的最亮的星是在天空中的哪個位置?(學生交流,發(fā)現很難描述星的位置。)(2)教師出示自制的觀星箱并介紹:我們可以借助觀星箱觀察星空。(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觀星箱的結構,啟發(fā)學生猜測其制作過程和使用方法。(4)教師通過課件演示觀星箱的制作過程,引導學生利用課前準備的材料,分組制作觀星箱。2.制訂觀星計劃。(1)教師提問:觀察星空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在觀察前,我們要制訂觀星計劃,你們打算如何利用觀星箱觀察星空?應如何記錄呢?(學生分組交流。)(2)教師小結:你們的方法真不錯!我們可以將觀星箱固定在便于觀察星空的位置。在整個觀測活動中,觀星箱不能移動;從觀星箱的小孔觀測選定的區(qū)域,在記錄紙上相應的格子里畫出看到的星。(3)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觀察星空的時間。(4)教師引導學生參考教科書的示例,制訂自己的觀星計劃。觀星計劃:方法一:同一晚不同時刻觀察19:0020:0021:00方法二:每晚同一時刻觀察第1天20:00第2天20:00第3天20:003.比較不同時期星空圖,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意識。(1)教師展示本地20年前的夜晚星空圖和現在夜晚星空,提問:為何在同一片天空中看到的星空大不相同?(學生交流。)意識。(2)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大氣污染、光污染會影響星空觀測,幫助其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三、拓展活動教師提出活動指向:浩瀚的宇宙蘊藏著無窮的奧秘,同學們都是愛探索的小天文學家。課后,請大家完善自己制訂的觀星計劃,利用自制觀星箱觀察星空,相信你們一定會有很多收獲。3.13《春季星空》教案【教學目標】
1.知道星座的概念;認識春季星空中的顯著星座;知道在宇宙中不同的位置觀察某個星座,星座的形狀及星座內各星的位置關系是不同的。
2.能基于所學知識,找到春季的顯著星座;能通過北斗七星找尋北極星;能制作北斗七星的空間分布模型。
3.對星空的變化表現出探究興趣;能開展中長期的觀察活動,樹立中長期探究的意識。
4.了解人類的好奇心和社會需求推動了星空觀測技術的發(fā)展。【教學重難點】知道星座的概念;認識春季星空中的顯著星座;知道在宇宙中不同的位置觀察某個星座,星座的形狀及星座內各星的位置關系是不同的。找到春季的顯著星座;能通過北斗七星找尋北極星;能制作北斗七星的空間分布模型。【教學過程】教師課前布置觀察任務:利用觀星箱堅持觀察一段時間的春季星空,并把觀察結果記錄在網格紙上。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1.教師談話:最近一段時間,大家都認真觀察了星空并做了記錄,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的觀察記錄嗎?2.學生拿出觀察記錄,在班內分享交流?!驹O計意圖:檢驗學生能否掌握使用觀星箱的方法。】二、探究活動(一)交流觀察星空的發(fā)現。1.教師談話:我們連續(xù)觀察了一個月的星空,請大家分析一下我們的觀察記錄,分享一下你的發(fā)現。(學生分小組交流。)2.學生交流:每天都能觀察到固定的一些星。比較亮的星較少,用肉眼只能看到幾顆。有幾顆星會排列成固定的形狀,比如很像勺子的北斗七星……3.教師提問:我們發(fā)現觀察到的星有相對固定的位置,你們能從觀察記錄中找到哪些組合的星?它們組成什么形狀?4.學生交流:像勺子一樣的北斗七星。有3顆星星是直角三角形排布的……5.師生小結:經過長期觀察,人們發(fā)現恒星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固定不變的。6.(出示星空圖)教師總結:為了更好地觀察和研究星空,人們把星空劃分成很多區(qū)域,這些區(qū)域稱為星座。全大共分為88個星座,天空中每一顆恒星都屬于某一特定星座?!驹O計意圖: 通過分析課前的觀星記錄,找出恒星相對位置不變的特點,了解全天星座的劃分及其依據和意義?!浚ǘ┱J識春季星空的顯著星座。1.教師談話:剛才大家在自己的觀察記錄中發(fā)現了好幾個星座,你們還知道它們的哪些信息?(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搜集到的信息。)2.教師介紹春季星空中的顯著星座。(1)教師(出示大熊座圖片)介紹:春季的夜晚,面向北仰望星空,可以看到有7顆亮星組成勺形,這就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屬于大熊座,在“大熊”的臀部和尾部,是尋找大熊座的重要標志。(2)教師(出示北斗七星與北極星關系圖)介紹找到北極星的方法:北極星又名勾陳一,是小熊座的一顆2等星。因為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基本不變,它所在的方向幾乎是正北方向,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北極星來辨認方向。(3)教師(出示小熊座圖片)介紹:向北仰望星空我們還能看到小熊座,小熊座里7顆星排成一個小北斗。小熊座最亮的星正是北極星。(4)教師(出示獅子座圖片)介紹:獅子座最亮的星叫作軒轅十四,它象征著獅子的心臟。β星五帝座一與牧夫座的大角星及室女座的角宿一組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稱為“春季大三角”?!驹O計意圖:通過了解春季星空中的顯著星座,學會通過北斗七星找到北極星。】(三)模擬觀察宇宙中的北斗七星。1.教師提問:我們站在地球上觀察,發(fā)現北斗七星是勺子形,離開地球時看到的北斗七星還是勺子形嗎?(學生討論交流。)2.教師介紹北斗七星的七顆星與地球的相對距離。3.教師展示制作模型的方法:根據相對距離將代表星球的彩球和細線進行組合;細線一端固定在透明的亞克力板上;制作完成后,分別從上面和側面看7顆小球。4.教師指導學生制作北斗七星模型。學生交流觀察發(fā)現。5.師生總結:在不同位置上看“北斗七星”,看到的結果差別很大,可以想象我們從地球觀察到的星座在宇宙中的空間排布可能和我們看到的樣子差距很大?!驹O計意圖:通過查找資料,制作北斗七星模型,引導學生了解北斗七星在宇宙中的空間關系?!咳?、拓展探究教師提出拓展活動指向:選擇一個星座,利用觀星箱對它進行長期觀察,同時做好記錄。【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觀星箱觀察一個選定的星座,為下節(jié)課研究夏季星空以及星空運動規(guī)律作鋪墊;培養(yǎng)學生長期觀察、記錄的能力?!?3.14《夏季星空》教案【教學目標】
1.知道夏季星空與春季星空的不同;認識銀河與夏季星空中的顯著星座。
2.能對課前觀察記錄進行整理分析,從中歸納得出星空的運行規(guī)律;初步學會通過已知星座找尋其他星座的方法。能進行中長期的觀察活動。
3.對星空的變化表現出濃厚的探究興趣;樂于參與中長期觀察活動,并能在活動中克服困難,完成預定任務。
4.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需求是星空觀測技術發(fā)展的動力?!窘虒W重難點】知道夏季星空與春季星空的不同;認識銀河與夏季星空中的顯著星座。能對課前觀察記錄進行整理分析,從中歸納得出星空的運行規(guī)律;初步學會通過已知星座找尋其他星座的方法。能進行中長期的觀察活動?!窘虒W過程】一、導入新課1.教師談話:同學們,夏季來臨,美麗的星空更加燦爛。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美麗的夏季星空,去探索雄偉壯觀的銀河,去觀察傳說中的牛郎星和織女星。(板書課題:夏季星空。)2.教師播放夏季星空的視頻,提問:看了視頻,你們有什么收獲?(學生交流。)3.教師總結:夏季晴朗的夜空繁星密布,星的數量好像又多了不少。星空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讓我們繼續(xù)來研究。二、探究新知(一)探究北斗七星和北極星變化的規(guī)律。1.教師談話:同學們,星座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課前,我們已經在同一天晚上,利用觀星箱每隔半小時觀察一次北斗七星和北極星。現在,請以小組為單位,根據之前的觀察,把材料袋中北斗七星和北極星的圖片貼在你們認為的合適的位置。在擺放的過程中,你們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學生小組內探究。)2.教師引導學生交流一天中北斗七星和北極星的位置變化規(guī)律。3.教師總結:一天中,北極星的位置基本不變,北斗七星的位置以北極星為中心逆時針轉動。(二)認識銀河。1.教師談話:你們聽說過“牛郎織女”的傳說嗎? 誰來給大家講一講?(學生交流。)2.教師提問:你們見過故事中的“銀河”嗎?它是什么樣子的?(學生交流。)3.教師談話:晴朗的夏夜,星空中一條銀色的帶子就是“銀河”,它真的是一條河嗎?(學生交流。)4.教師小結:夏季的夜空中,能看到一條淡淡的光帶跨越天空,好像一條大河,那是銀河。(三)認識牛郎星和天鷹座、織女星和天琴座。1.教師(出示牛郎星和織女星圖片)談話:在銀河的兩岸有兩顆很亮的星,你們認識嗎?(學生交流。)2.教師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牛郎星和織女星的知識?能具體說說它們分別屬什么星座嗎?(學生交流。)3.教師總結:同學們知道得真多!位于銀河東岸的這顆亮星叫牛郎星,它屬于天鷹座位于銀河西岸的這顆亮星叫織女星,它屬于天琴座。(四)認識天蝎座。1.教師談話:除了這條耀眼的銀河,夏季星空中還有一個最顯眼的星座,里面亮星集,可以說是夏夜星座的代表,它就是天蝎座。關于天蝎座也有一個有趣的故事。2.教師播放天蝎座視頻,提問:視頻中提到的天蝎座中有一顆很亮的星,它叫什么名字?(學生交流。)3.教師總結:天蝎座中有一顆紅色亮星,猶如天蝎的“心臟”,它就是著名的心宿二也叫“大火”。三、課后拓展教師提出拓展活動指向:浩瀚的宇宙中還藏著更多的奧秘,觀察星座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希望同學們課后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星座,每天在固定時刻利用觀星箱觀察,并把發(fā)現記錄下來。相信這個夏天你們能有更多新的收獲! 第四單元《電磁鐵》全單元全套教案教學設計4.15《電磁鐵一》教案【教學目標】1.知道電磁鐵是由鐵芯和線圈構成的,電磁鐵是將電能轉換成磁能的裝置;電磁鐵通電有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
2.會制作簡易的電磁鐵;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利用觀察、比較、類比推理等方法推測電磁鐵可能具有哪些性質,提出可探究的問題。
3.表現出對電磁鐵的結構、功能、變化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在進行多人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
4.了解電磁鐵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及給人類帶來的便利;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的需求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動力,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fā)展。【教學重難點】知道電磁鐵是由鐵芯和線圈構成的,電磁鐵是將電能轉換成磁能的裝置;電磁鐵通電有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會制作簡易的電磁鐵;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利用觀察、比較、類比推理等方法推測電磁鐵可能具有哪些性質,提出可探究的問題?!窘虒W過程】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1.播放提前錄制的視頻(本班同學舉行電動小車比賽,以電鈴聲為信號,鈴聲響比賽開始,第二次鈴聲響比賽結束)。2.提出問題:電鈴為什么能響?電動小車為什么能跑?它們內部有什么裝置嗎?學生自由回答。(學生對于電動小車比較熟悉,能夠知道其內部裝置,但是對電鈴的內部裝置所知較少,不管同學們回答什么,教師都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及時做好引導。)3.引導學生猜想假設。提出問題:馬達是怎么工作的?它有什么樣的構造?學生自由發(fā)言,大膽猜測。(是否需要引導學生猜測電鈴內部構造,要根據上面學生的回答情況而定,教師的導入語言也要根據情況及時調整。)二、探究新知活動一:認識電磁鐵。1.談話:“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現?!蓖瑢W們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大家的猜測到底對不對呢?電鈴內部又有哪些跟小馬達一樣的裝置呢?我們利用“解暗箱”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拆開我們準備的電動小車和電鈴,觀察它們的構造。教師出示溫馨提示:(1)拆分時注意保護部件完整。(2)把拆分的部件按一定的順序擺放在桌子上。(3)仔細觀察、及時記錄。(拆分小馬達和電鈴這個實驗,需要提前準備好工具并做好指導。拆解過程中,教師應適時進行點撥,指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到線圈和鐵芯上來,使學生拆解實驗具有針對性。)2.匯報交流: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學生發(fā)言,匯報總結:小馬達是由鐵芯、線圈和磁鐵構成的。電鈴是由線圈、鐵芯、觸點、發(fā)聲器等構成的。它們的共同部件是線圈和鐵芯。3.播放視頻,深化認識。(1)播放小馬達拆分過程的視頻,讓學生清晰地看到組成小馬達的核心部件(鐵芯、線圈),深化認識、總結提升。(2)師生總結:小馬達里由鐵芯和線圈兩部分構成的裝置就是電磁鐵?;顒佣鹤鰝€電磁鐵,試一試有什么發(fā)現。1.設計制作。教師出示并帶領學生認識實驗器材(鐵釘、導線、曲別針、電池、工具刀、膠帶、電池盒、開關)。(1)組內設計制作方案后班內交流,相互借鑒,改進完善。(2)利用提供的材料,組內動手制作一個簡單的電磁鐵。2.班內展示。學生互相評價各自制作的電磁鐵:是否精細、美觀?是否科學、實用?3.玩電磁鐵:試一試能不能吸鐵。(1)班內交流玩電磁鐵的方法。(2)教師提醒學生注意:①不能長時間通電。②不連接時開關應處于斷開狀態(tài)。③不能直接用導線連接電池的正負極。(教師在提醒學生安全實驗的同時,指導學生規(guī)范地使用器材,目的是讓學生注意電和磁的關系,搜集實驗中的信息,為交流、歸納得出結論提供事實依據。)(3)小組內玩電磁鐵。生實驗時,老師要對學生的操作及時進行指導,引導學生歸納實驗結果,為組報做好鋪墊。(4)匯報發(fā)現:通電時,能吸起曲別針;斷電時,不能吸起曲別針。(5)總結提升:通電時,電流通過繞在鐵芯上的線圈產生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電磁鐵是將電能轉化成磁能的裝置?;顒尤焊鶕盆F的性質,推想電磁鐵可能還有哪些性質。1.復習磁鐵的性質。教師提出問題:磁鐵具有哪些性質?學生交流:(1)有磁性,能吸鐵。(2)有兩個磁極(N、S),磁極的吸鐵能力最強,這兩個磁極能指示南北。(3)同極相斥、異極相吸。2.教師引導學生類比推理,電磁鐵還有哪些性質。教師提出問題:實驗證明了電磁鐵也能吸鐵。根據磁鐵和電磁鐵都能吸鐵的性質,可以推想:電磁鐵可能還有哪些性質呢?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談話:電磁鐵是否也具有同學們推想的性質?如果有,它們跟磁鐵的性質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這些是我們后面要探究的內容。3.師生概括總結:根據電磁鐵和磁鐵都具有吸鐵的性質,推想電磁鐵可能具有磁鐵的其他性質,就是在類比推理。類比推理的結果僅僅是一種可能性,推理結果是否正確,需要進一步驗證。我們剛才的推想也需要實驗的驗證。這些都是我們后面要學習探究的內容。三、課堂小結1.同學談收獲。2.引導學生完成小測驗。四、拓展活動1.教師播放簡短的視頻:電磁鐵斷電后,磁性沒有立即消失。2.教師提出問題:普通的鐵釘作鐵芯,制成電磁鐵,斷電后磁性不會立即消失。怎樣活動手冊中。才能讓電磁鐵斷電后磁性立即消失呢?課后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一下,并把研究結果填寫到活動手冊。4.16《電磁鐵二》教案【教學目標】
1.知道電磁鐵有兩極,兩極磁力最強,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知道電磁鐵的磁極是可以改變的:改變線圈的纏繞方向或改變線圈與電池正負極的連接方向,電磁鐵的磁極會發(fā)生改變。
2.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電磁鐵的結構、功能、變化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問題并展開問題猜想、假設、制訂科學探究計劃等系列科學探究活動。
3.表現出對電磁鐵的結構、功能、變化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在進行多人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觀點。
4.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的需求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動力,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fā)展?!窘虒W重難點】知道電磁鐵有兩極,兩極磁力最強,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知道電磁鐵的磁極是可以改變的:改變線圈的纏繞方向或改變線圈與電池正負極的連接方向,電磁鐵的磁極會發(fā)生改變。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電磁鐵的結構、功能、變化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問題并展開問題猜想、假設、制訂科學探究計劃等系列科學探究活動。【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1.教師板書兩個名詞:磁鐵、電磁鐵。問題導入:同學們,看到這兩個名詞,你們有什么疑問或猜測呢?學生猜測:電磁鐵是否跟磁鐵一樣有南、北兩個磁極?2.教師提出問題:電磁鐵和磁鐵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二、探究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圓形箱包店鋪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會展策劃施工合同范本
- 人參回收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在線影視剪輯課程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堅果禮品定制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文化用品國際品牌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全村物資采購合同范本
- 全版權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文化用品跨界合作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商業(yè)空間智能布局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法律職業(yè)倫理(第二版)完整版教學課件全書電子講義(最新)
- ESD測試作業(yè)指導書-防靜電手環(huán)
- 船模制作教程(課堂PPT)課件(PPT 85頁)
- 高一(4)班分科后第一次班會課件ppt課件(PPT 29頁)
- 春季開學安全第一課PPT、中小學開學第一課教育培訓主題班會PPT模板
- JJG30-2012通用卡尺檢定規(guī)程
- 部編版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分析
- APR版制作流程
- 《C++程序設計》完整教案
- 美國LM2500艦用燃氣輪機
- 《公共政策分析》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