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藤野先生》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6課《藤野先生》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6課《藤野先生》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
第6課《藤野先生》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
第6課《藤野先生》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課《藤野先生》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6課《藤野先生》

一.教學目標:

認識藤野先生的“偉大”,理解魯迅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二.教學重點:

梳理文章內容,概括人物形象特征,認識藤野先生的“偉大”,理解魯迅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三.教學難點:

結合相關背景材料,理解魯迅對藤野先生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藤野先生。這篇文章同學們并不陌生,我們在七年級就學過魯迅先生的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就是其中的一篇,這本書同學們已經(jīng)讀過半年多了,有些內容可能已經(jīng)模糊。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本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1926年創(chuàng)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其中前7篇記敘他童年時代在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敘述他從家鄉(xiāng)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后回國教書的經(jīng)歷。

藤野先生這篇文章所寫的就是青年魯迅在日本留學時與藤野先生交往的經(jīng)歷。

青年魯迅在仙臺學醫(yī)的時間是1904年至1906年,而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間是1926年,也就是說魯迅是在20年后寫下了這篇回憶藤野先生的文章。20年時光已逝,魯迅仍然時時記起,看來藤野先生對青年魯迅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那么藤野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魯迅又對藤野先生有一份怎樣的特殊情感?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今天要完成三個學習任務任務,一梳理文章,把握先生的形象。任務二,結合背景認識先生之偉大。任務三,理解感激的原因,感受先生精神。

課前預習任務,要求同學們通讀文章,找出文章描寫藤野先生的語句,概括相關事件。(此處可提前給學生設置課前預習任務)

(二)任務一梳理文章,把握先生的形象

今天我們的學習就根據(jù)課前學習任務來進一步把握先生的形象。

通過閱讀文章我們發(fā)現(xiàn)文章對藤野先生的描寫并不多,主要是第一次見面時簡潔的幾筆描寫,勾勒出藤野先生的外在形象。

從這樣的外貌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藤野先生什么樣的形象特征呢?

有的同學認為藤野先生迷糊,粗心大意,也有同學認為他生活不拘小節(jié),你認為哪個同學說的更準確?

生活不拘小節(jié)是含有褒義的評價,寫出了不拘泥于生活細節(jié),與文章中的藤野先生專注于學術的正面形象相符合,而迷糊強調的往往是神智或視覺模糊不清,與藤野先生不在意衣著的細節(jié)形象不符合。兩者相比較,生活不拘小節(jié)更好一些。

初步了解了藤野先生的形象。我們再來概括作者與藤野先生之間發(fā)生了哪些往事?

1.先生幫"我“添改講義

2.先生幫“我”糾正解剖圖

3.先生關心“我"的解剖實習

4.先生向“我”了解中國女人裹腳的事

接下來,我們再細讀品析我與藤野先生相處的事件,說說從中你感受到了藤野先生怎樣的品質和性格特點。

藤野先生為“我"添改講義。從“每一星期”可以看出先生給我填改講義的頻率高;“從頭到末"都”“不但...也..."一一訂正”可以看出先生給我填改講義的范圍廣;“許多"可以看出先生給我填改講義的數(shù)量多;“添改”“增加"訂正”可以看出先生給我填改講義的方法多;“一直繼續(xù)"可以看出先生給我填改講義的時間長。從這些就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位對工作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人。

藤野先生糾正解剖圖。主要是通過對藤野先生的語言細節(jié)進行描寫,先生先對我的解剖圖句陳述現(xiàn)狀,然后表示肯定安慰,接著再指出事實,最后再提出要求?!耙罩?,表明藤野先生在學術上嚴格要求學生,特別講原則??梢钥闯?,藤野先生是一位在教學上循循善誘、嚴格要求的人。

藤野先生關心“我"的解剖實習。同樣也是通過語言細節(jié)來刻畫,“又”可以看出先生關心我的頻率高;“很高興"極有抑揚的聲調”可以看出先生的熱情;“很擔心"怕你”可以看出先生對我關系的程度深;“現(xiàn)在總算"可以看出先生關心的時間長。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位對教學充滿熱情,真誠關心學生。

藤野先生想了解中國女人裹腳。通過語言細節(jié)描寫,如“聽說”“問我"看一看”,可以看出先生的求實精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可以看出先生的專業(yè)志趣。

我們來小結一下,通過這些事件,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是:

關懷備至、充滿尊重

重視情感、珍惜情誼

誨人不倦、一絲不茍

和藹可親、嚴謹嚴格

嚴謹認真、求實治學

通過概括人物事件,梳理人物形象,我們對藤野先生的形象有了一定的認識,請你根據(jù)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藤野先生的形象。

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上不拘小節(jié),對學術嚴謹求實、一絲不茍,關心、尊重“我”這位清國留學生的日本教師。

(三)任務二結合背景,認識先生之“偉大"

從這樣的概括來看,藤野先生是一位普通的日本教師,我們再來看看文章中作者對藤野先生是如何評價的?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

魯迅用偉大一詞來評價一位普通的老師,合適嗎?讀到此處,同學們是否會有這樣的疑問?接下來我們探究魯迅先生為什么用偉大一詞評價這位老師?

先來看一看偉大的含義是什么?偉大一詞。有下面三個義項,你認為作者在這里使用的是哪一個義項?根據(jù)文章對藤野先生的描述,藤野先生沒有卓越的成就,所以不能用卓越來描述,而雄偉宏大,多用來形容高山建筑場面不用于形容人,可見作者在這里使用的是超出尋常,令人欽佩敬仰的這個意象。

我們再來梳理文章,看看藤野先生哪些形象特征是超出尋常,令人欽佩敬仰的,生活不拘小節(jié),有這樣生活習慣的人隨處可見,更談不上令人欽佩敬仰,對學術嚴謹認真,一絲不茍,這是一個科學工作者必備的科學素養(yǎng),也談不上超出尋常。關心尊重我這位清國留學生是不是屬于超出尋常,令人欽佩敬仰的?

要理解這一點,需要我們結合背景材料,先來看魯迅先生的個人背景,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是按時間先后順序來安排的,瑣記是藤野先生的前一篇文章。在此文中寫道:

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鉆下地面二十丈,結果還是一無所能,學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了。所余的還只有一條路:到外國去。

這是魯迅對自己在南京礦路學堂學習三年的評價,一無所能。而此時魯迅對自己的前途是迷茫的,處于迷茫之中的魯迅只能到日本探索出路。

然而日本的情況又如何?在東京他看到的是不思進取,游玩賞櫻的清國留學生。在東京還有不學無術,學習跳舞的清國留學生。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一個也字,既寫出了清國留學生不思進取,不學無術的事實,也表達了魯迅內心的失望氣氛,沒有志同道合的人,這讓魯迅深感孤獨,

怎么辦?到仙臺去,魯迅不敢與這些人為伍,于是他離開了東京,獨自一人到了仙臺一個沒有中國學生的地方,我們可以想象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xiāng),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是何等的孤獨無助。如果是你,此時最需要的是什么?對關愛。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藤野先生走進了他的生活,關心他的學習,給他鼓勵與安慰,這是多么難能可貴。

我們再來看當時的社會背景,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shù)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

這種歡呼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的刺耳。

作者為什么有這樣的感慨?又為什么會有刺耳的感受?

當時的社會背景是這樣的,無論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戰(zhàn),還是1900年的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中國都是戰(zhàn)敗國,而日本都是戰(zhàn)勝國。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中國子民到日本必然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歧視。文中的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就是這種歧視的體現(xiàn)。

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藤野先生不但沒有歧視他,還給一個中國留學生送上了真誠的飽含尊重的關心關愛與鼓勵,這定然是超出尋常令人欽佩敬仰的偉大了。

下面我們再通過兩個細節(jié),具體感受這份偉大。

例如填改講義的細節(jié),我交出所抄的講義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還我,并且說,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給他看一回……原來我的講義已經(jīng)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給他看一回,這可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的待遇,屬于藤野先生對魯迅超乎尋常的特別關照,而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定正,文法錯誤不屬于醫(yī)學教授的職責,更是超出尋常的關愛。

再看關心解剖實習的細節(jié),我因為聽說中國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擔心,怕你不肯解剖尸體?,F(xiàn)在總算放心了,沒有這回事。藤野先生用敬重鬼,而不是相信鬼,迷信鬼,相信鬼是對客觀事實的陳述,沒有什么情感色彩,迷信鬼則帶有貶義的情感,而敬重鬼,小而言之是藤野先生對我的尊重。大而言之是對中國文化的尊重。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這不僅是超出尋常,更是令人欽佩敬仰的偉大了。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對魯迅的關愛、尊重,與當時日本社會上那些歧視中國人的日本人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一位心懷大愛的老師,給處于歧視漩渦中的中國學生送來了細致

(四)任務三理解“感激"原因,感受先生精神

我們再來看看文章中作者用什么語言來表達對藤野先生的情感,用文中的話說是最使我感激。作者為什么最感激藤野先生?

下面我們完成下一個任務,理解感激原因,感受先生精神。

文章第三十七段寫道,在我所認為我?guī)煹闹?,它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藤野先生,最使我感激的原因是什么?請同學們思考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分析藤野先生,最使我感激。

根據(jù)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這樣回答,因為魯迅當時身處異國他鄉(xiāng),但他最孤獨、失望、迷茫,遭受歧視的時候,毫無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給予了他真誠的關心,關愛,學業(yè)上的幫助、督促,讓他感受到了溫暖。所以魯迅對這樣的恩師充滿感激。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份感激的時間點在哪?對,這是20年前感激先生的原因。

可是對于回憶性散文而言,我們理解作者表達的情感不能僅僅停留在過去,因為回憶性散文中常常有兩個我,一個是過去的我,表達過去的情感,一個是寫作時的我,表達寫作時的情感。

我們前面分析了作者20年前感激現(xiàn)實的原因,要想知道20年后魯迅寫作時感激先生的原因,我們還需要研讀3738兩段。

其中38段這樣寫道,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fā)現(xiàn),而且增加勇氣,于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xù)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從這段文字看,在魯迅疲倦想偷懶之時,藤野先生又再次對他產(chǎn)生的影響,使他良心發(fā)現(xiàn),增加勇氣。從文章內容看,這也是作者感激先生的一個原因。

然而20年時光已經(jīng)過去,先生為什么能喚醒作者的良心?給他勇氣,我們再來看37段的文字。有時我常常想: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y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yī)學傳到中國去。這是在20年后魯迅先生寫作此文時,對藤野先生作出的評價。

在魯迅看來,藤野先生這種為中國為學術的崇高境界是超越了國界的,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當下,都是超出尋常令人欽佩敬仰的偉大。一個日本人都可以為中國為學術努力,作為一個中國人,更應該為自己的國家努力。這正是藤野先生讓魯迅良心發(fā)現(xiàn)增加勇氣的原因,也是最使作者感激。

第二個原因,良心發(fā)現(xiàn)的是什么?良心,增加勇氣又是做什么的勇氣?我們當如何理解,請同學們閱讀下面的背景材料,思考這個問題。

本文寫于1926年10月。1926年3月18日,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制造“三·一八"慘案。擔任大學講師的魯迅寫下《紀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熱情支持學生的正義斗爭,控訴北洋軍閥政府的殘暴,因此受到當時所謂“正人君子”的流言攻擊和排擠,遭到北洋軍閥政府的通緝而不得不遠走廈門避難。

通過這一段背景資料,我們知道了魯迅先生當時的處境。

從小環(huán)境看,魯迅正處在遭受政治迫害的嚴酷環(huán)境中,從大環(huán)境看,魯迅懷著救國的夢想回到中國,然而20年過去了,中國仍處于軍閥混戰(zhàn)之中,政治黑暗,國家的前途在哪里?魯迅先生仍然很迷茫,很苦惱,在處于困頓中的他想偷懶之時,看到藤野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