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口語交際《中國民間故事》閱讀推進課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1頁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口語交際《中國民間故事》閱讀推進課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2頁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口語交際《中國民間故事》閱讀推進課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3頁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口語交際《中國民間故事》閱讀推進課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4頁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口語交際《中國民間故事》閱讀推進課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口語交際《中國民間故事》閱讀推進課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五上第三單元《中國民間故事》閱讀推進課教學設計

圖書概述

《中國民間故事》收錄的都是經典民間故事,其內容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知識,體現(xiàn)了深厚的民族情感,講述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民間故事作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事中蘊含的英雄主義、樂觀主義、人道主義等崇高的思想與美德,給人以知識、教誨、鼓勵和希望?!吨袊耖g故事》多采用象征的修辭手法,展現(xiàn)了豐富的想象力,利于引導學生打開思路、發(fā)展思維。學生閱讀《中國民間故事》,對傳承文化、啟迪智慧、拓寬視野也有著積極有益的作用。

我的設想

1.故事,播下文學種子。

不少作家回憶童年文學啟蒙時,都談到“聽故事",其中聽得最多的是爺爺奶奶講的民間故事。正是這種茶余飯后、農閑睡前悠悠道來、口耳相傳的中國民間故事,在他們小時候撒下了一粒粒沉睡著的文學種子。等到年歲漸長,閱歷增多,那顆種子便生根發(fā)芽,抽枝長葉,迅速地壯大起來,成就了一個個筆底生花的文人墨客。

家長給孩子講經典的民間故事,往往是抱坐在膝頭,娓娓道來,這是愛的體現(xiàn);老師帶領學生讀經典的民間故事,不僅是愛的體現(xiàn),更是文化傳承、文學接力的需要。

2.講述,貼合民間故事特點。

中國民間故事是口耳相傳的民間藝術,是古代人們用來解釋自然現(xiàn)象而創(chuàng)造的民間文學。這些故事從生活本身出發(fā),但又不局限于實際情況,多采用象征形式,內容往往包含著超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情節(jié)夸張、充滿幻想,表現(xiàn)了人們的美好愿望;雖然距今年代久遠,但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經過后人的再創(chuàng)造,伴隨著人類的成長歷程而經久不衰。

學習中國民間故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講述,讓學生在講述中感悟故事的年代感、趣味性及其蘊含的美好愿望,感受故事中勞動人民樸素的價值觀。

3.童心,用美德來養(yǎng)護。

民間故事中蘊含的英雄主義、樂觀主義、人道主義等崇高的思想與美德,對兒童讀者起著童蒙養(yǎng)正的作用,如代父從軍的花木蘭、親嘗百草的神農、勇于救人與自我犧牲的阿里,都令人肅然起敬。

民間故事還反映了勞動人民對歷史人物的認識與評價,如《寒食節(jié)》中贊美了介子推淡泊名利的精神;《西門豹治鄴》中說明了作為官員應該為民謀取福祉的道理;《包公的故事》向我們展現(xiàn)了包公剛正不阿、廉潔自律的品格.....·這些都給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典范與素材。在這些美德養(yǎng)護下的童心更加純凈,成長的腳步更加堅定。

教學目標

1.為學生搭建交流、分享的平臺,推進閱讀的速度和質量的提升。

2.為擁有不同興趣的學生創(chuàng)造合作的機會,提升其閱讀的深度。

3.探究故事情節(jié)沖突,進一步感受中國民間故事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了解整本書故事內容,認識中國民間故事的基本特點。

教學過程

一、閱讀打卡結果公示

導入:同學們,過去這一周我們共讀《中國民間故事》,按照班級共讀要求,每個人依照閱讀計劃按質按量完成,然后進行了線上打卡,下面公布打卡結果。(實際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情況制訂打卡方式。)

小結:同學們,與閱讀方法同樣重要的是閱讀習慣,按時閱讀,堅持閱讀,好的閱讀習慣讓我們受益一生。(板書:按時閱讀)

二、閱讀記錄卡欣賞

教師組織學生欣賞閱讀記錄卡:同學們,不動筆墨不讀書。在共讀過程中,不少同學做了閱讀記錄卡,留下了思考的痕跡,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1.讀一讀積累的好詞。

2.說一說摘錄的好句。

3.與同桌分享書中的批注。

設計意圖:閱讀記錄卡是學生讀書行動的見證,是養(yǎng)成良好讀書習慣的方向引領。欣賞學生的閱讀記錄卡,并讀一讀他們積累的詞、句、段,都是鼓勵學生持久閱讀并保持良好閱讀習慣的動力來源。

三、故事接龍

1.教師引導:中國民間故事的內容很生活化,語言較為通俗易懂,口耳相傳是其主要傳播方式。講述,在今天仍然是讀民間故事的好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接龍講民間故事,感受民間故事的韻味。(板書:講述故事)

2.學生按照四人一小組分組,接龍講故事:由組長抽簽確定篇目,第一人講故事的開頭,第二人講故事的發(fā)展,第三人講故事的高潮,最后一人講故事的結局。3.全班分小組接龍講民間故事,師生共同依據(jù)評價單評價。

民間故事接龍講評單

評價項目評價星級(五星優(yōu)秀,三星良好)

起因是否講清楚說明:

經過是否講清楚說明:

結果是否講清楚說明:

4.教師小結:依據(jù)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可以把故事講述完整。(板書:講清清楚——起因、經過、結果)

四、聚焦情節(jié)沖突,探究民間故事的魅力源泉

1.引導:在一篇民間故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預設:故事的高潮部分最吸引人。

點撥: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為有情節(jié)沖突。高潮部分情節(jié)沖突最激烈,也就最吸引人。高潮部分一般是反面人物給主人公制造困難,主人公需要克服困難,打敗敵人,才能成功。優(yōu)秀的民間故事一般都有這樣的情節(jié)沖突,不僅在故事的高潮部分,發(fā)展部分也同樣有情節(jié)沖突。請你默讀《牽牛星和織女星》《寒食節(jié)》《梁山伯與祝英臺》,試著找出一些片段來。(板書:講生動—抓住情節(jié)沖突)

2.學生默讀故事,從書中找出片段。

3.全班交流有情節(jié)沖突的片段。

預設一:追啊追啊,牛郎終于透過云縫兒看見了王母和織女。王母往前拉,織女向后掙,還向后望著。牛郎牙一咬,步子更大了。王母娘娘見牛郎追上來了,忙從發(fā)髻上取出一根金簪一劃,一條茫茫大河突然出現(xiàn),攔住了牛郎。牛郎想從河面上跑過去,卻提不起勁兒。原來他走時太慌,沒顧得上往靴子里放青草。牛郎沒力氣了,想游過河,卻又不會游泳。他一急,見竹簍里有一個牛梭頭,拿著就使勁朝織女扔去,牛梭頭不偏不斜地落在織女身邊。—選自《牽牛星和織女星》

這一段牛郎追趕王母救織女的片段看得人驚心動魄,多么希望牛郎能救回織女,這樣兩人就不用飽嘗離別之苦啦。

預設二:晉文公想,介子推是個大孝子,要是放火燒山,介子推必定背負著母親逃避山火下山來,這樣就能見到介子推了。于是晉文公就派人放火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把一片青山燒成了焦土,但仍然不見介子推出山來?!x自《寒食節(jié)》

介子推哪里去了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忍不住想繼續(xù)讀下去。

預設三:臨走的時候,她終于跟梁山伯說出了自己是個女孩的秘密,讓梁山伯去找她父親提親。沒想到,祝英臺的父親是個貪戀富貴的人,他嫌棄梁山伯是個窮書生,不同意女兒嫁給他,還把他羞辱了一番。見不到祝英臺,梁山伯回到家里急得茶飯不思,沒幾天就病死了?!x自《梁山伯與祝英臺》

一個“沒想到”,情節(jié)反轉,讓沖突尖銳起來,而梁山伯竟然就這樣死了,真令人沒想到,也讓人不由得替兩人惋惜起來。

4.進一步引導:仔細想來,這些情節(jié)沖突都是故事中人物間的沖突。其實,情節(jié)沖突還包括人物內心的沖突,你能從故事《茍杳與呂洞賓》中找出來嗎

5.學生瀏覽故事,圈畫出人物內心有沖突的語句并交流。

預設:茍杳別無辦法,又氣又恨,想道:“原來他竟是個禽獸不如的偽君子。"他想不答應,又不忍丟了這門親事,可要是答應,如何對得起林小姐想來想去,只得咬咬牙說道:“小弟答應,兄長請便。”——選自《茍杳與呂洞賓》

這一段人物內心沖突讓人們看到茍杳的為難,側面烘托了呂洞賓的用心良苦。

小結:文似看山不喜平,是否有情節(jié)沖突是判斷故事好壞的一個衡量標準。正是這些沖突讓情節(jié)更加曲折,更加吸引人,讓中國民間故事流傳千載而不衰。

6.引導思考:故事中激烈的情節(jié)沖突還有什么作用

點撥:情節(jié)沖突可以推動故事的發(fā)展,使人物形象豐滿,為故事的結局埋下伏筆。

7.閱讀方法回顧:閱讀《中國民間故事》,關注情節(jié)沖突,品味人物形象,猜想故事結局,更能提升閱讀的深度和質量。

五、作業(yè)布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