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大學附中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一(11月)期中考試(總第二次)歷史試題考查時間:80分鐘滿分:100分考查內容:先秦至宋元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5題,計70分)1.根據(jù)考古發(fā)掘的成果,陶寺遺址的同一墓地中有大墓和小墓之分且差別十分突出,大墓往往隨葬上百件器物,其中不乏十分珍貴的玉器、象牙和漆器。小墓大部分沒有任何隨葬品,即或有,也只有一二件粗劣的陶器或骨器。這說明陶寺遺址A.產生明顯的貧富分化B.有可能是夏文化遺存C.屬于母系氏族的遺存D.國家已經產生2.成語“問鼎中原”指的是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借攻打陸渾之戎之機,率楚軍至東周都城洛陽南郊并舉行閱兵儀式。周定王派王孫滿前去慰勞,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起象征周天子權力的九鼎的大小和輕重,宣稱楚國也可鑄九鼎。該事件反映出當時A.傳統(tǒng)政治秩序遭到沖擊B.兼并戰(zhàn)爭加快統(tǒng)一的步伐C.諸侯爭霸格局發(fā)生巨變D.楚國取代周王室統(tǒng)治地位3.戰(zhàn)國時期,各國基本形成了“國君在上、萬民在下”的二元社會結構。對此,有學者認為:“戰(zhàn)國社會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方面與春秋社會均有所不同,此一時期……群體性家族組織的社會功能已十分微弱,傳統(tǒng)家族形態(tài)已基本瓦解?!边@表明戰(zhàn)國時期A.新的國家形態(tài)出現(xiàn)B.貴族政治開始出現(xiàn)C.家國同構觀念消亡D.諸侯紛爭局面結束4.秦朝政府的普通百姓、宗親貴族、官吏、商賈的戶籍分屬不同類別??たh官員負責戶口登記和查驗。戶籍登記與注銷由百姓自報,謊報者則要受罰。百姓遷移需在官府辦理“更籍”手續(xù),擅自遷移將遭懲處。秦朝政府此舉A.提升了地方官員權力B.加劇了社會等級分化C.強化了社會管控力度D.確保了國家賦稅征收5.如表關于秦朝的歷史評價主要反映了摘錄內容來源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并吞戰(zhàn)國,海內為一、功齊三代。班固《漢書·主父偃傳》然而公天下之端至秦始。柳宗元《封建論》A.華夏認同觀念的形成B.公天下取代了家天下C.以法治國理念的推行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建立6.漢初幾位統(tǒng)治者大力推崇黃老之學,秉持“無為而治”之策。然而,漢武帝在董仲舒的提議下,罷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說”,轉而尊崇儒術。這一轉變主要是基于A.維護大一統(tǒng)政治局面的需要B.黃老之學無法解決社會矛盾C.儒學家積極宣揚儒學的作用D.漢武帝個人的學術興趣偏好7.據(jù)《漢書·食貨志》記載,漢初承秦末之弊,國家財用不足、人民饑饉,天子的車駕無法備齊四匹毛色一樣的馬,將相大臣只能乘坐牛車。在此背景下,漢朝廷所采取的措施是A.“事征四夷”“圖制匈奴”B.“掃除煩苛,與民休息”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察茂才尤異孝廉之吏”8.據(jù)下表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資料資料出處西晉“廣州包帶山海,珍異所出,一篋之寶,可資數(shù)世”《晉書》南朝“(建康)小人率多商販,……市廛列肆,埒(等)于二京(長安、洛陽)”《隋書》劉宋時“荊城(荊州)跨南楚之富,揚郡(揚州)有全吳之沃……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A.江南城市經濟得到發(fā)展B.南北經濟差距擴大C.北民大量遷入南方地區(qū)D.長途販運貿易發(fā)達9.“王與馬,共天下”開創(chuàng)了東晉門閥政治的模式。高門士族瑯邪王氏、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繼掌權。甚至出現(xiàn)了“朝權國命,遞歸宰輔;君道雖存,主威久謝?!斑@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說明A.兩晉政體混亂B.君主專制加強C.東晉士族專權D.宗室爭奪權力10.下圖為魏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示意圖。與圖中數(shù)字①②③④對應正確的是A.北齊、北周、陳、梁B.北周、北齊、梁、陳C.北齊、北周、梁、陳D.北周、北齊、梁、唐11.隋唐以前,端午節(jié)習俗南北不同。南方賽龍舟、吃粽子;北方禁火,佩戴百索綬帶(辟邪彩帶)。至唐則立法規(guī)定端午放假一天,食粽和佩戴百索綬帶漸為全國固定習俗。這種變化說明A.國家統(tǒng)一助推文化認同B.端午節(jié)習俗來源于官方C.法律嚴苛導致習俗固定D.習俗發(fā)展迎合市民生活12.朱紹侯在《中國古代史》中指出,“隋煬帝即位后,開通了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大運河。一方面,這加強了洛陽與江南地區(qū)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因關中和河洛地區(qū)的物資不足以供應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大運河可用來轉運南方的物資”。由此可見,隋朝大運河的開通A.暴露了隋煬帝奢侈腐化的生活B.適應了鞏固國家統(tǒng)一的需要C.提高了南方的政治地位D.推動了運河沿岸城鎮(zhèn)的形成13.“中正”是九品中正制中對人才進行品評的官員。據(jù)學者統(tǒng)計,西晉時期擔任各級中正且門第可考者共29人,其中出身自高門士族、一般士族者占總數(shù)的72.4%,東晉時期這一比例增加至93.5%。據(jù)此可知,當時A.官員素質提高B.階層流動受限C.門第觀念淡化D.中央集權加強14.唐朝中期推行的一項經濟制度規(guī)定:“戶無主客,以見居為薄;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居人之稅,秋、夏兩入之”。這一制度A.強化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B.可納絹和布代役以保證農時C.以資產差別為主要的納稅依據(jù)D.以均田制的實施為前提條件15.唐初三省長官尚書仆射為二品,后皇帝逐漸使用一些資歷較輕的官員為“同中書門下二品”。唐太宗時,蕭瑀、李勣并“同中書門下三品”;高宗以后,宰相必須加“同中書門下三品”之銜,否則即使擔任中書令也不能稱為宰相。這樣的做法A.提高了三省長官的權威B.擴大了任用宰相的范圍C.提升了中朝制度的效率D.加劇了相權皇權間矛盾16.唐朝科舉初期,明經科考儒家經典,進士科考涉及國家現(xiàn)實問題的“時務策”五條。唐高宗時進士科形成雜文(文學)、帖經(儒家經典)、策問三場考試制。唐玄宗時明經科加試時務策。這說明唐朝的科舉A.推動了中央集權逐步加強B.逐步走向八股取士的局面C.日益重視人才的綜合素質D.將明經科視為得人才關鍵17.從唐太宗時期開始,許多官員被賦予特殊的名號而指定參加政事堂會議如“參議朝政”“參議得失”知政事等名號。據(jù)(通典)記載這些宰相的名號有10多種這些人都是宰相,許多官員的級別遠低于三省官員。唐朝這一現(xiàn)象A.表明地方官員升遷機制得到完善B.保證了政府決策的正確性C.標志著古代的官僚政治走向成熟D.利于增強皇權統(tǒng)治的效能18.魏晉時期,地方撰寫的有關名士和豪強的人物傳記,是州郡長官了解地方社會的重要信息來源,也是中正評定士人資品的主要依據(jù)之—。這反映了該時期A.士人社會地位的提高B.歷史書寫對象的轉移C.地方豪強勢力的興起D.國家治理方式的調適19.有關玄奘及其西行,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玄奘“誓游西方以問所惑”,歷時17年,游歷天竺130國。后晉《舊唐書·玄奘傳》里,玄奘“往游西域,辯博出群,所在必為講釋論難,蕃人遠近咸尊伏之”。明代小說《西游記》中,玄奘被塑造為一心求法,歷經磨難,最終修成正果的高僧。這反映了A.文學作品與史傳記載差異巨大B.唐代典籍中玄奘形象更真實C.文學作品完全顛覆了歷史真相D.玄奘形象是層累建構的結果20.魏晉時期,佛教徒充分肯定儒家的綱常倫理,以佛教的內容比附儒家的名詞概念,如把佛教的“五戒”與儒家的“五?!毕嗯洹_@一做法A.推動佛學取得文化主導地位B.促成三教合一局面最終形成C.有助于減少佛學傳播的阻力D.反映儒佛思想內涵本質相同21.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思想活躍,道教在民間廣為傳播,佛教快速發(fā)展、魏晉玄學興盛、儒學在危機中前行。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該時期A.中外思想文化交流較頻繁B.儒學危機催生其重獲復興C.外來佛教出現(xiàn)本土化趨向D.思想發(fā)展呈現(xiàn)出多元特征22.佛典認為,雙親與孩子的關系是平等的,孩子并沒有義務為父母奉獻一切。而在公元4世紀的中國,則把孝敬雙親視為佛教教義之一,只有孝順父母和忠于君主才可以得到善報。這一變化反映了A.佛教思想的中國化B.藝術內容的時代性C.釋道融合漸成主流D.儒學喪失正統(tǒng)地位23.如圖為某同學在歷史學習時的筆記,推測該同學學習的主題應是天竺高僧來華玄奘西行取經空海大師求法鑒真東渡日本A.唐朝中外文化交流較少B.中外文化溝通交流互鑒C.中華文化影響周邊國家D.異域文化影響中華文化24.10—13世紀,是中國歷史上北方民族十分活躍的階段。這一時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不再是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原王朝(或偏安朝廷)的附屬性政權,它們處在與中原王朝的長期抗衡中,在軍事上表現(xiàn)得頗為強勢。它們迫使中原王朝A.對長城進行重建B.接受和親與會盟C.以“歲幣”換和平D.開始用火藥作戰(zhàn)25.宋太祖趙匡胤興起于五代藩鎮(zhèn)割據(jù)之后,對驕兵悍將給專制統(tǒng)治造成的巨大危害有著直接的感受,因此其在奪取政權后,針對將、兵中的不利于專制主義的各種因素采取措施,如“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纖細靡遺,至于“以防弊之政,作立國之法”。材料意在說明,宋太祖A.注重規(guī)范文武官員管理B.削弱割據(jù)勢力效果不佳C.被迫實行崇文抑武方針D.吸取教訓制定防范之策26.北宋統(tǒng)治者認為“饑歲莫急于防民之盜,而防盜莫先于募民為兵”,募兵過濫使得軍費數(shù)量不斷增加,成為財政支出的大宗;以消除動亂因素為目的的募兵導致軍隊素質和戰(zhàn)斗力下降,邊疆戰(zhàn)事中頻吃敗仗。這說明募兵政策A.是導致積貧積弱的重要因素B.消除了宋代社會的動亂因素C.增強了宋代的國家軍事實力D.結束了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27.如圖是宋代的地方權力分配示意圖,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設計A.實現(xiàn)了富國強兵目的B.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C.有利于強化中央集權D.觸犯了官僚集體利益28.面對國內既有“耕稼而食,城郭以居”的漢族居民,又有“漁獵而食,車馬為家”的契丹族人民的社會經濟狀況,遼代統(tǒng)治者推行的政治制度是A.南北面官制B.猛安謀克制C.四等人制D.土司制度29.與漢唐王朝通過冊封和朝貢控制邊疆不同,元朝統(tǒng)治者的邊疆管理體現(xiàn)在“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睋?jù)此可知元朝A.加強了邊疆管理力度B.靈活變通因地制宜C.推行各民族平等政策D.注重地方行政效率30.元朝地方設行中書省,在劃區(qū)時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環(huán)境劃分疆界的故例,將自然、人文和社會環(huán)境差異極大的地區(qū)拼成一個省級行政區(qū),人為地造成犬牙交錯和以北制南局面。此舉意在A.促進民族團結B.加強險要之地的經濟開發(fā)C.加強中央集權D.大力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31.書院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組織。下表反映了唐—五代、宋書院的數(shù)量變化情況。出現(xiàn)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朝代全國(所)北方(所)南方(所)唐—五代47839宋71331682A.重文輕武之風B.經濟重心南移C.印刷技術發(fā)展D.理學大力推動32.元代,云南設立行省后,改變了其分裂割據(jù)的狀態(tài)。漢族移民隨著交通線深入云南,使得精耕細作的方式得到大規(guī)模推廣?!对肥池洝酚涊d,云南行省納糧曾經達到277719石,遠超同期遼陽、四川、陜西等行省。據(jù)此可知元代A.南北經濟的差距繼續(xù)擴大B.邊疆與內地一體化趨勢加強C.因地制宜的模式收效明顯D.邊疆各民族之間的差異消失33.下圖是《東坡笠屐圖》。其文本故事最早的敘事是:東坡在儋耳→觀閔客草舍→偶得一箬笠戴歸→歸女小兒皆笑,邑犬皆吠,此后陸續(xù)增加了“遇雨”“從農家借箬笠穿屐而回”“東坡向海南友人黎子云借閱柳宗元文集”“東坡看過其笠屐圖像后自為題詠”等情節(jié)?!稏|坡笠屐圖》的故事不斷被演繹的主要原因是圖1A.文人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還原真實歷史場景B.民眾借助歷史人物故事表達精神訴求C.理學思想強化了社會的倫理道德秩序D.重視家族背景的門第觀念仍根深蒂固34.隋唐時期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大多屬名門望族;到了宋代,應試者“家不尚譜牒,身不重鄉(xiāng)貫”。據(jù)此可知,宋代科舉制A.降低了官員的政治素質B.鏟除了特權階層的根基C.增加了人才錄取的途徑D.推動了門第觀念的淡化35.下圖為唐宋時期政府的錢幣與實物收入數(shù)量統(tǒng)計圖。圖中的變化趨勢說明這一時期A.政府因稅制改革財政收入增加B.海外貿易推動經濟繁榮C.農產品商品化的程度逐漸提高D.傳統(tǒng)小農經濟開始解體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總30分)3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