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印度教(一)_第1頁
第四講:印度教(一)_第2頁
第四講:印度教(一)_第3頁
第四講:印度教(一)_第4頁
第四講:印度教(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講:印度教(一)一:關于婆羅門教印度教被稱為新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是印度古代的宗教,是印度教的古老形式,以吠陀經為主要經典,因崇拜梵天及婆羅門種姓擔任祭司而得名。婆羅門教有三大綱領,它們是: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之上。天啟是梵文的意譯,婆羅門教用語。原意為“聽”,引申為“神的啟示”。婆羅門教宣稱,“吠陀”是圣人受神的啟示而誦出的,因此是神圣的知識。在婆羅門教看來,“吠陀”、“梵書”、“森林書”、“奧義書”等都是師徒口授的“天啟”著作。(一)經典婆羅門教的根本經典是吠陀。中國古代史籍中音譯為毗陀、薜陀、圍陀,意譯為明論、知論。愿意為宗教的知識,后轉化為對于婆羅門教、印度教經典的總稱。從廣義上說,吠陀是用吠陀梵文寫作的一些西北印度文獻的匯總,是關于神的頌歌和祈禱的文集;約在公元前二十世紀到前十世紀間形成,它包括吠陀本集、梵書、森林書、奧義書。從狹義上說,吠陀只是指吠陀本集。1、吠陀本集吠陀本集分為《梨俱吠陀》(《贊頌明論》)、《耶柔吠陀》(《祭祀明論》)、《莎摩吠陀》(《歌詠明論》)和《阿闥婆吠陀》(《禳災明論》)四部。這四部書有可以分為兩組,前三部為一組,后一部為另一組。《梨俱吠陀》是吠陀中最古老的本集,約在公元前二十世紀末形成,但其中部分可能出于公元前二十世紀中葉,全書共十卷,收集了對于自然諸神的贊歌和祭祀禱文共1028首。《莎摩吠陀》是把《梨俱吠陀》中的絕大部分的贊歌配上曲調的歌曲集或旋律集,在祭祀時用來歌唱,共1549首?!兑岱屯印返膬热葜饕钦f明在祭祀時如何應用這些詩歌,其中大多數贊歌引出現在《梨俱吠陀》本集中?!渡Ψ屯印泛汀兑岱屯印烦霈F的時間較《梨俱吠陀》為晚,大約在公元前十世紀以后?!栋㈥Y婆吠陀》約形成于公元前十世紀前后,是巫術、咒語的匯集,共二十卷,收集贊歌730首,記錄了各種巫術和咒法;它與民間信仰有著密切的關系,雖然主要記錄的是巫術、神話,但也包含一些天文學、醫(yī)學思想的萌芽。吠陀本集的漢譯名,在古代中國的各個時期不盡相同。如三國的《摩登伽經》譯為贊誦、祭祀、歌詠、禳災;南朝宋的《雜阿毗曇心論》譯為憶力、阿他、耶訓、三摩;梁陳的《金七十論》分別譯四吠陀為莎摩、夜集、力(第四部名稱原缺);隋《百論疏》譯為荷力、冶受、三摩、阿闥;唐《大唐西域記》譯為壽、祠、平、術;《金光明經疏》譯為顏力(壽明)、耶樹、莎摩、阿闥(術明)。這些不同的譯名,反映了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對婆羅門教的理解。2、梵書說明與吠陀本集有關的祭祀的起源、目的、方法、及贊歌、祭詞、咒術的意義的文集。四部吠陀本集都有各自的梵書。目前尚存14~15部,如《愛達羅氏梵書》是《梨俱吠陀》的梵書,《百道梵書》是《耶柔吠陀》的梵書。由于對梵書的解釋或流行地區(qū)的不同,還形成了眾多的派別。梵書的主要內容雖然是宗教儀式、神話、巫術,但也涉及當時的社會生活、歷史和自然科學。形成年代均在雅利安人從次大陸西北五河流域漸次向東南遷移,定居在恒河和朱木河流域以后,年代一般推定在公元前10~前8世紀前后。3、森林書是梵書的附屬部分,因在森林中傳授而得名。它不僅包括對祭祀的儀式和方法的說明,同時也涉及祭祀的意義,宇宙和人生的奧秘,人和自然、神的關系等哲學問題。4、奧義書森林書的附屬部分,也是吠陀的最后部分。它往往和森林書相混,不易辨別。它的梵文原意是“近坐”、“秘密的相會”,引申而成為師生對坐所穿的秘密教義。奧義書也被稱為“吠檀多”(意為“吠陀的末尾”或“吠陀的最高意義”)。流傳下來的奧義書有200多種,一般認為成書于公元前7~前5世紀,最晚的是十六世紀的作品。奧義書內容極為龐雜,且相互矛盾,其中古老的部分據考證為13種,重要的有《廣森林奧義》和《唱徒奧義》等。奧義書在很多方面已經開始擺脫宗教神話的內容,以探討人的本質、世界的根源、人和精神世界的關系、死后的命運等哲學的問題。因此有人認為奧義書的哲學思辨是與吠陀的祭祀儀式主義相對立的。5、傳承經典除吠陀本集、梵書、森林書、奧義書等所謂天啟圣典之外,還有另一種稱作經書(契經)的傳承(圣人學者所傳承)經典。這種經典是婆羅門學者在講解吠陀時的記述或教科書。經書文體很短,中國唐代高僧義凈曾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謂其“略詮意明”。內容大致分為:①法經:對四種姓的義務(法)、行為、和行事等規(guī)定的匯集,后世又有解釋法經的法論;②天啟經:祭官所司重要祭祀的說明;③家庭經:家長所司重要祭祀的說明;④祭壇經(準繩經):對祭壇、祭場、祭火等的設置規(guī)定。以上四者總稱為祭事經,著作年代大概在奧義書之后,即公元前6~前2世紀之間或更后一些時間。另外還有解釋吠陀的吠陀輔助學,即從經書發(fā)音、詩韻、語法、字源、和天文學等方面解釋吠陀的分類著作。(二)信仰1、多神崇拜雅利安人在印度次大陸西北地區(qū)定居以后,他們崇拜的大都是自然神。公元前五世紀吠陀著名的注釋家耶斯迦在其所著《尼祿多》中把神分為天、空、地三界。天界有天神或司法神婆樓那、天神特尤斯、方位不同的太陽神蘇利亞、莎維德麗、密多羅、曉神烏莎斯;空界有雷神因陀羅(帝釋天)、暴風神樓陀羅或摩錄多、風神伐由、雨神帕阇尼耶、水神阿帕斯等;地界有火神阿耆尼、酒神蘇摩、地母神波利蒂毗、河神或智神莎羅室伐底。對地界諸神特別歌頌火神,它被看作是“力量的兒子”和“水的孫子”。此外還有馬神達弟克羅、牛神毗濕奴(遍入天,后在印度教中轉化為主神之一)、管理死鬼之神閻摩,兇神羅剎、惡神阿修羅(意譯非天)、語言神伐尸、無限神阿弟蒂。2、主神崇拜在較后時期輯成的《梨俱吠陀》特別是梵書、奧義書中,可以看出多神教已有向一神教發(fā)展的明顯傾向,出現了很多統一的、抽象的神,例如諸神天、造一切神、祈禱主、原人等。在梵書、奧義書時期,吠陀萬神殿中的一些神祇開始成為婆羅門的主神,從而出現“三神一體”的梵天(創(chuàng)造神)、毗濕奴(護持神)和濕婆(破壞神)。梵天是根源神,有人認為他淵源于《梨俱吠陀》的祈禱主。祈禱主是地上的祭壇之神,在火祭中起著祭官的作用。《百道梵書》稱梵天為“世界之主”在世界形成之際,他創(chuàng)造諸神,護持天地空三界。森林書也宣稱萬物從梵天而產生,依梵天而存在。毀滅時又歸于梵天。至奧義書時期,印度的思想家們對梵天作了系統的哲學論證。婆羅門教的另一主神濕婆的雛形是吠陀萬神殿中的暴風神樓陀羅。在《梨俱吠陀》中被稱為暴風神之父,全身褐色,頸青發(fā)結,千眼多手,持弓箭;有善惡二重性格,發(fā)怒時用霹靂之矢,損傷人畜草木;但在人畜受病害時,又以草藥治之,使之化險為夷,吉祥如意,成為家畜之主(獸主)或惡魔之主。后來樓陀羅又演化為山區(qū)獵人和居民的“萬眾之主”(群主),其吉祥慈愛的特性也為人們崇拜,在吠陀后期文獻中常將樓陀羅和濕婆并稱。公元前六世紀前后出現的法經中,稱樓陀羅-濕婆為大天神或自在主。公元前350年編纂的《白騾奧義》稱為掌管天地生滅的“唯一神”(世尊)。貴霜王朝國王閻高珍曾在金幣上鑄造濕婆神的形象。(三)教義1、梵我一如神學家們從梵天一詞中概括與抽象出一個形而上學“梵”,并將其作為世界的最高實在,一切事物的主宰。他們用否定達到肯定的方法(遮詮,即遮其所非),論證凡在本體的意義上是既不具有任何屬性,也不表現任何形式;既超越于人類感覺經驗,又不能用邏輯概念或用語言來表達。他們把這個梵和作為人的主體的“阿特曼”(靈魂,我)結合并相等同,建立了“梵我一如”的原理,其意為:作為外在的、宇宙的終極原因的梵和作為內在的、人的本質或靈魂的阿特曼在本性上是同一的。阿特曼終究應該從梵得到證悟,但是由于人的無明(無知),人對于塵世的眷戀,受到業(yè)報規(guī)律的束縛,因而把梵和我看作了兩種不同的東西,如果人們能夠擯棄社會生活,抑制五情六欲,實行達磨(法)的規(guī)定,那么,他就可以直觀阿特曼的睿智本質,親證梵和我同一,從而獲得解脫。2、業(yè)報輪回這是與“梵我一如”相輔相成的思想。輪回業(yè)報的思想在《梨俱吠陀》中尚未出現,梵書中間或談到死后轉生的問題,但并不一致,在奧義書中則有系統的論述。其主要內容是:每一個人的靈魂在死后可以在另一個身體軀殼里復活,一個人重新轉世的形態(tài),首先取決于他本人現在的行為——業(yè)(羯磨),即依照人的行為決定那個人將來要成什么樣子,行善的成善,行惡的成惡。如果崇信神明,奉行吠陀的規(guī)定,死后可以投入“天道”(神的地位);次之可以投入“祖道”(人的地位),轉生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等。至于不信奉神明,違逆種姓義務的人,則沉淪于“獸道”,即地獄之中,來世變?yōu)殪雇恿_和動植物等。奧義書據此把有生命的物類(“有情”)分為胎生、卵生、濕生、種生四種。所謂胎生,如人、獸等;卵生是從卵化生;如鳥、雞等;濕生是從濕氣生,如蚊蚋等;種生是從種子生,如草木等。這就是所謂的“三道四生”的教義。旃陀羅:譯曰屠者、嚴熾、執(zhí)暴惡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殺為業(yè)者,男曰旃陀羅,女曰旃陀利。(《佛學大辭典》)。奧義書也規(guī)定了各種種姓斷滅輪回的解脫方法,主要是證悟梵我同一和從事艱苦卓絕的修行,即苦行、布施、不殺生(即非暴力)、實語、禁欲、同情等。(四)祭祀祭祀萬能是婆羅門教的重要綱領之一。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次大陸以前,其宗教信仰可能與波斯有很多相同之處,崇拜象征光明的火神,但沒有偶像崇拜。在次大陸定居并與土著結合之后,他們發(fā)展了祭祀儀式。據《梨俱吠陀》的記述,可以推知當時火祭已很盛行,祭品主要是牛乳、谷物、蘇摩酒、肉類等。著名的《原人歌》雖然已提到“諸神以人為犧牲”,但人祭可能還沒有成為規(guī)定的儀式。《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以及各種梵書中對祭祀的意義、贊歌、咒術、儀軌、祭官等都有了較系統的規(guī)定與說明。在經書中又進一步作了發(fā)揮,并附以繁瑣的注解。祭祀大致可以分為家庭祭和天啟祭或稱火祭兩類。1、家庭祭:在家庭中進行,以人事為主。通常有十二種祭儀:①受胎:一般在婦女懷孕后進行;②成男:祈求胎兒為男性;③分發(fā):婦女懷孕3、4個月后,將頭發(fā)分開,祈求母親和胎兒安泰;④出生:嬰兒出生后,祈求滌除胎前的不凈,祝將來幸福;⑤命名;⑥出游:嬰兒初次出行;⑦哺養(yǎng):最初吃食物;⑧結發(fā):表示已入童年;⑨剃發(fā):表示已成年;⑩入法:從師學習吠陀,接受宗教訓練,成為婆羅門教徒;⑾歸家:學成歸家,開始過世俗的生活;⑿結婚。此外,還有新月祭、祖先祭等定期舉行的祭祀2、天啟祭奉祀方位不同的“三火”(家主火、供養(yǎng)火、祖先祭火),由祭官主持。祭官分為勸請僧、行祭僧、祈禱僧;祭官屬下還有宣詞者、贊酒者、引導者、拂穢者等輔助人員。不同的祭祀要有不同的祭官主持或監(jiān)督。天啟祭大致可以分為供養(yǎng)祭和蘇摩祭兩類:供養(yǎng)祭是以動植物供奉諸神和祖先神的祭祀,分為七種:①置火禮:即在家宅置三火作為公開的禮儀,一般是在新婚、滿月日舉行;②火祭:此祭的目的和意義較為廣泛,在梵書中被認為是祈求牧畜(牛)的繁殖,每天早晚兩次,把牛酪及其他供物投入祭火;③新滿月祭④初穗祭:向神供奉各種新產谷物或果蔬,祈求豐收,每年三次,秋季獻米,春季供麥、稗,夏季供竹筍;⑤四月祭:印度古代根據氣候將一年分為三季,每滿四個月舉行一次,祈求農作物茂盛、豐收;⑥獸祭:祈求豐年,排除各種障害,一般在新滿月祭中舉行;⑦修陀羅摩尼祭:奉祀因陀羅。獻祭者各有其目的,婆羅門想獲得名聲,剎帝利希望取得勝利,吠舍企求財富。蘇摩祭以蘇摩酒奉獻于神或祖先,名目繁多,凡不屬于供養(yǎng)祭的,都稱為蘇摩祭,印度文獻中有時稱為“七會”。跟據學者的研究,次祭通常有六種:①火神贊:對火神阿耆尼的贊誦。為了實現獻祭者重大的愿望而舉行,對祭官、祭場、祭儀等都有嚴格的要求;②力飲祭:以奉獻七杯或更多的蘇摩酒而得名。國王剎帝利或婆羅門為了獲得更高的權力而舉行;③即位禮:國王即位時舉行;④馬祭(馬祀):婆羅門教最重要的祭祀。在行祭期間,祭官通過一定的儀式選定一批健壯的牡馬,使之在外游蕩一年,在馬游蕩時伴有國王或者由國王代表率領的軍隊,若馬闖入其他國家的領土時,就逼使該國降服,否則就用武力征伐;一旦取勝,被打敗的國王要作為扈從列入戰(zhàn)勝者行列陣,否則要遭恥笑。在勝利者率馬回國后,還要有祭官舉行盛大儀式,唱吠陀贊歌,將馬宰殺,或用其他動物代替作為犧牲,這種祭禮曠日持久,耗資巨大。⑤人祭:施祭的目的是祈求在馬祭中所沒有獲得的東西。很多學者都認為,馬祭是代替人祭的一種形式,在吠陀文獻中屢次提及以人作為犧牲的事實。近年的考古發(fā)掘也證實了這種祭祀儀式的存在。如《白耶柔吠陀》中曾列舉可作犧牲的184種人,并各有獻祭的特定對象,如對閻摩神用石女,對暴風神摩錄多用農民,對天神用禿頭翁,對地神用跛者,對死神(米利多)用獵人,對眠者用盲人,對舞者用詩人,對歌者用職官,對地域用殺人犯,對黑暗用盜賊等。作犧牲的方式不一,有的可自投于水,有的在禮拜太陽神后永遠隱遁山中等。但吠陀文獻中也規(guī)定可用牲畜、谷物等替代。⑥全祭:婆羅門出家時舉行的祭祀,出家者將其全部財產與眷屬都奉獻于神和人。(五)社會思想和倫理原則婆羅門教的宗教活動和社會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梵書、奧義書的時代,一切社會意識形態(tài)——哲學、政治、法律、、等無不包括在婆羅門教的神學體系之中。其社會思想和倫理原則體現在種姓制度、教徒修行和生活歷程的四行期方面。1、種姓制度種姓是以血緣、職業(yè)世襲、內部通婚與不準外人參加等為特征的社會等級集團。從屬父母,永世不能改變。各個不同種姓都有各自不同的社會職責和義務,包括傳統的職業(yè)、一定的生活方式和習俗等。印度的種姓思想在《原人歌》中已見端倪。吠陀詩人宣稱:婆羅門從原人口中生出,剎帝利從臂中生出,吠舍從腿中生出,首陀羅從腳生出。種姓制度的正式確立,大約在公元前十世紀之后,即梵書制作和奴隸制國家形成的時期,當時的種姓分為四等:即婆羅門(祭司)、剎帝利(王族、武士)、吠舍(農民、手工業(yè)者及商人)、首陀羅(奴隸)。四種姓中婆羅門最高貴,首陀羅最卑下,首陀羅一般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此外,在吠陀末期,還出現了種姓以外的旃陀羅(賤民)。他們被稱為“掃除污物的人”賤民處于社會最底層。根據婆羅門法典規(guī)定,前三種姓可以誦讀吠陀經并參加宗教祭儀,從父母親那里獲得第一生命,通過“入法禮”再獲得第二次生命,因此被稱為再生族;首陀羅不準讀或聽吠陀,亦不能參加宗教儀式,被稱為一生族。對各個種姓在社會地位、權利、義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規(guī)定。婆羅門,意譯為“清凈”印度的第一種姓,在《梨俱吠陀》時代是管理祭祀的祭司或者祭官,在社會和宗教生活中沒有突出的地位。在梵書時期出現了世襲祭司的婆羅門家族,自詡為吠陀仙人的后裔。種姓制度確立后,他們的權力和地位日益提高?!兑岱屯印贩Q之為“人間的神”。他們不但是宗教的指導者,也是當時的知識階層。古印度一切知識的壟斷者,自認為是印度社會的“最勝種姓”,從事修行的婆羅門稱為梵志。他們享受種種特權:接受布施、豁免賦稅、犯重大罪行是可以免死、本人連同妻子甚至所有的牛都要受到公眾的敬禮。《摩奴法典》列舉他們的權利和義務,規(guī)定婆羅門有六法,它們分別為是:學習和教授吠陀、為自己和別人祭祀、接受和施放布施。印度奴隸制國家興起以后,剎帝利是國家的統治者,他們與婆羅門經常發(fā)生矛盾,因之,婆羅門的權威有時亦受到挑戰(zhàn)。2、四行期為了把世俗生活納入宗教行事中去,婆羅門教提出了教徒修行和生活歷程的四行期①梵行期:從師學習吠陀,接受宗教訓練,敬事師長,過苦行生活,一般為十二年;②家住期:在家過世俗生活,娶妻生子,經營與婆羅門身份不相違背的社會職業(yè),進行家祭并施舍;③林棲期:家事既畢,本人或攜妻隱居山林,作種種苦行,親證梵我,嚴格奉行祭祀的各種規(guī)定;④遁世期:棄家云游四方,靠接受施舍為生,把苦樂棄之度外,以期獲得最后解脫。在吠陀后期文獻中,有的主張把遁世期安排在林棲期之前,也有人認為在梵行期后即可漫游在外,成為行者、頭陀或苦行僧。以后,這種制度也為印度教所襲用。二、印度教的誕生與傳播印度教是從印度中世紀流傳到現代的傳統宗教,它在婆羅門教的基礎上,于公元四世紀前后,由婆羅門教吸收佛耆那教、等教的教義、以及民間信仰演化而成。實際上,所謂印度教,就是在婆羅門教的基礎上,融合了佛教、耆那教、印度民間信仰等的因素發(fā)展起來的一系列宗教信仰、哲學倫理觀念、儀式、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的總稱。四世紀時,在印度笈多王朝的大力扶持下,開始形成;到了8~9世紀,經過商羯羅的改革,逐漸定型。印度教也被稱為“新婆羅門教”。雖然印度教在某些方面與婆羅門教有所差異,但基本教義與婆羅門教類同,在其基本特征與文化傳統上,仍然因襲了婆羅門教。印度教的教徒絕大部分居住在南亞次大陸,在尼泊爾為國教。(一)印度教的誕生1、印度教誕生背景2、印度教的誕生公元四世紀,在笈多王朝的建立之后,婆羅門教的文化獲得了復興。在笈多諸王的統治之下,編纂了《摩奴法典》、《耶阇納瓦爾基耶法典》和《那羅陀達法典》等婆羅門教和后來印度教的基本法典,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波羅多》的最后形式也在這個時期完成。以承認吠陀位權威的正統派哲學(數論、勝論、吠檀多、瑜伽、正理論、彌曼磋)由于制作了大量的經綸,使婆羅門教的哲學開始系統化。這個時期以宗教為題材的藝術創(chuàng)作也極其繁榮。與此同時,神學家們還編寫了印度教的不少早期經典和神話集《普羅那》(《往世書》或《古史譚》)。吸收了大量的民間信仰,融合了佛教、耆那教甚至希臘宗教、羅馬宗教的思想內容。在史詩和《普羅那》的影響下,婆羅門教中的有神論信仰獲得了空前的發(fā)展,毗濕奴、濕婆兩位神祇被當做主神而普遍地加以崇拜,在婆羅門教的萬神殿中還吸收了印度各地的民間神祇,這些神祇被看作是最高神靈活最高存在在各種不同場合的顯現。另外,還認為最高存在在創(chuàng)造宇宙的過程中有著創(chuàng)造、破壞和護持三種不同的職能,因而又提出了對梵天、毗濕奴、濕婆“三位一體”的崇拜。由于崇拜的主神不同,又出現了各種教派。這些有神論信仰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樹立了偶像、建立了寺廟和設置了圣地等等。這樣婆羅門教就完成了向新婆羅門教或印度教的過渡,就是說,印度教正是在這樣的過渡過程中正式誕生了。(二)中世紀時期印度教的發(fā)展1、印度教的早期傳播在笈多王朝之后,印度分裂為許多封建的小王朝,這些小王朝的統治者大多信奉印度教,因而,印度教在南北各地都得到了廣泛的傳播。7世紀初,我國著名僧人玄奘曾去印度各地訪問,他對印度教作了詳細的觀察和記錄。玄奘記載貝勒納斯有“天祠百余所,外道萬余人,并多宗事大自在天(濕婆),或斷發(fā)、或椎髻、露形無物,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玄奘還說,在恒河和朱木那河交界的阿拉哈巴德有“天祠數百,異道實多”,“城中有天祠,瑩飾輪換,靈異多端”。從玄奘的記錄中,可見當時印度教的隆盛情況。2、密教派別的出現在印度教的發(fā)展過程中,密教派別的出現對其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公元6、7世紀以后,印度教中出現了密教這樣的派別,并且和佛教的密宗想接近。密教是采用秘密儀式教派的總稱,它擁有一套特有的哲學、神學和祭祠儀式。景點稱為坦多羅。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禮、信仰為其特征,主要崇拜對象為女神。印度教的咒術在約公元前10世紀前后形成的《阿闥婆吠陀》就已經有了記載,以后的若干個世紀中又有了新的發(fā)展。笈多王朝時期,在民間信仰中流行著對于濕婆的妻子難近母的崇拜,以后又逐漸形成了性力派。印度教密教的出現,一般認為較佛教的密宗為晚,由于密教和密宗的融合,促使了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在印度佛教末期,大乘佛教的密宗中出現了左道密教或易行乘,它對于孟加拉印度教的中的毗濕奴信徒有相當的影響,因而在印度教中也出現了實行同樣原則的易行派。3、印度教發(fā)展中的挫折事實上,印度教的發(fā)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就在笈多王朝之后,西南印度分裂為許多小國,這些國在政治上實行專制統治,而在經濟上由于西羅馬帝國滅亡和阿拉伯人的入侵,西部海岸的重要商港、城市相繼遭到破壞,致使國際貿易和商業(yè)急劇衰落,進一步加深農村經濟的閉鎖和孤立,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印度教在很多地區(qū)趨于沉寂。這種情況直至公元8世紀,商羯羅對印度教進行了改革,才得以改觀。4、商羯羅和印度教的改革①商羯羅(約788~820),它是印度吠檀多派哲學家,婆羅門教的改革家,生于南印度的摩拉巴爾,曾經遍游印度各地,進行傳教活動。他在傳教的過程中,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部分教義,改稱婆羅門教為印度教。在他的宗教改革中,融合了佛教大乘等教義,以注釋吠陀文獻的形式,闡述并建立了絕對一元論或純粹“不二論”的完整體系,認為現實世界只是“摩耶”(虛幻)的,而不是真實的,只有個人的精神“我”和宇宙的精神“梵”才是同一(不二)的真實存在。商羯羅著有《梵經注》、《薄伽梵歌注》、《我之覺知》、《五分法》、《問答鬘》等。②商羯羅的改革商羯羅對印度教進行大的改革,是印度教出現了新的面貌,又重新煥發(fā)了活力,進一步推動了印度教的發(fā)展。商羯羅的改革簡單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看:其一是理論方面,他系統地闡述了奧義書一元論的原理,對當時印度的其他宗教和思想文化流派進行了眼的批判,為印度教的一些重要派別奠定了理論基礎,尤其是對于濕婆派與性力派的創(chuàng)建與推動它們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實際上濕婆派正是在商羯羅的影響下才形成的。其二是實踐方面,商羯羅也進行了具有深遠影響的改革,他在南亞次大陸的四個方位建立了四座寺院,作為教徒朝拜的中心,并仿照佛教的僧伽組織創(chuàng)建了“十名僧團”,這是印度教教徒有組織的開始??傊?,商羯羅的改革進一步推動了印度教的深入發(fā)展。人們往往把商羯羅改革以前的婆羅門教稱為古婆羅門教,而把商羯羅改革以后的婆羅門教稱為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也正是因為商羯羅的改革,印度教逐漸形成現代的雛形。③其他人的改革約略與商羯羅同時的鳩摩哩羅·吧陀(童中師),也在8世紀,對印度教進行了改革,它的主要貢獻在于重新解釋了《彌曼磋經》,由此確立了吠陀在印度教中的絕對地位,并且恢復了吠陀的某些固有的祭祀儀禮。(三)伊斯蘭教在印度的傳播及其與印度教的碰撞在中世紀印度教發(fā)展的歷史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伊斯蘭教在印度的傳播,及其隨之而來它與印度教之間的矛盾、沖突和融合,從而不僅對于印度教,而且對于印度社會的各個領域;不僅對于古代的印度,而且對于今天的印度都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巨大的影響。1、伊斯蘭教的傳入712年,阿拉伯人侵入印度河下游信德地區(qū),伊斯蘭教也隨之傳入。到了1526年,蒙古帖木耳六世孫巴卑爾建立莫臥兒王朝。在莫臥兒王朝的伊斯蘭教徒的統治之下,印度教曾一度受挫,不少寺院被毀,大量信徒被迫改信伊斯蘭教,當然也有大批賤民為了掙脫印度教種姓制度的桎梏,主動歸依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諸王中有的對印度教嚴厲鎮(zhèn)壓,有的則采用寬容的態(tài)度。莫臥兒王朝是英國人統一印度以前的大帝國,其勢力一直深入到了次大陸很多偏遠的地區(qū)。但也不是說這個時候整個印度就完全是伊斯蘭教一統天下了,在印度并沒有形成伊斯蘭教一統天下,完全成為伊斯蘭教的天下這樣的局面,如在南印度瓦吉耶拿伽羅王朝,仍然維持著印度教的繁榮局面。2、印度教的兩種情形在伊斯蘭教的統治之下,印度教本身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了兩種比較重要的傾向:其一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融合,其二是在印度教中出現了具有改良主義性質的虔誠派運動。3、虔誠派運動虔誠派運動最早出現于南印度的泰米爾地區(qū)。9世紀前泰米爾有兩個由民間詩人或僧侶組成的說唱團體,即信奉濕婆的那衍納羅和信奉毗濕奴的阿爾瓦爾。這兩個團體大力鼓吹對于神的信愛,在現世或來生中可以獲得解脫,他們崇拜印度教的主神及其化身,反對繁瑣的祭祀儀式和種姓制度。這種虔信的宣傳,經過幾個世紀的發(fā)展,由南方逐漸傳入北方,匯合各種教派,成為人數眾多的虔誠派運動。虔誠派運動是十二世紀印度教改革運動中的一種,這個運動受到伊斯蘭教的深刻的影響,代表了當時印度下層人的利益,反對偶像崇拜、種姓分離、歧視婦女和繁瑣禮儀。強調必須經過祭司的媒介,可以直接得到神的恩寵。主張各種種姓在神面前一律平等,只要對神虔誠就都可獲得解脫,故被視為印度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