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全國2015屆高中語文試題匯編(11月份)n單元文學類文本閱讀含解析_第1頁
【2015高考】全國2015屆高中語文試題匯編(11月份)n單元文學類文本閱讀含解析_第2頁
【2015高考】全國2015屆高中語文試題匯編(11月份)n單元文學類文本閱讀含解析_第3頁
【2015高考】全國2015屆高中語文試題匯編(11月份)n單元文學類文本閱讀含解析_第4頁
【2015高考】全國2015屆高中語文試題匯編(11月份)n單元文學類文本閱讀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N單元文學類文本閱讀

目錄

N1文學類文本閱讀——散文................................................-1-

N2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49-

N3文學類文本閱讀——戲劇...............................................-133-

N1文學類文本閱讀—散文

【語文卷?2015屆重慶市重慶一中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201410)]N1閱讀下文,完成第

15-18題。

可以預約的雪

林清玄

(1)東部的朋友約我,到陽明山往金山的陽金公路看秋天的菅芒花。說是在他生命的印象

中,春天東部山谷的野百合與秋季陽金公路的菅芒花,是臺灣最美麗的風景。

(2)如今,東部山谷的野百合,因為山地的開發(fā)與環(huán)境的破壞,已經不可再得,只剩下北

臺灣的菅芒花是唯一可以預約的美景。

(3)他說:“就像住在北國的人預約雪景一樣,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預約的雪呀!”

(4)我答應了朋友的邀約,想到兩年前我們也曾經在涼風初起的秋天,與一些朋友到陽明

山看菅芒花。

(5)經過了兩年,菅芒花有如預約,又與我們人間會面??墒峭摧衙⒒ǖ娜?,因為因緣

的變遷離散,早就面目全非了。

(6)一個朋友遠離鄉(xiāng)土,去到下雪的國度安居。

(7)一個朋友患了幻聽,經常在耳邊聽到幼年的駝鈴。

(8)一個朋友竟被稀有的百步蛇咬到,在鬼門關回走了三趟。

(9)約我看菅芒花的朋友結束了二十年的婚姻,重過單身漢無拘無束的生活。

(10)我呢!最慈愛的媽媽病故,經歷了離婚再婚,又在45歲有了第二個孩子。

(11)才短短的兩年,如果我們轉頭一看,回顧四周,兩年是足以讓所有的人都天旋地轉的

時間了,即使過著最平凡安穩(wěn)生活的人,也不可能兩年里都沒有因緣的離散呀!即使是最無

感冷漠的心,也不可能在兩年里沒有哭笑和波濤呀!

(12)在我們的生命里,到底變是正常的,或者不變是正常的?

(13)那圍繞在窗前的溪水,是每-個剎那都在變化的,即使看起不動的青山,也是隨著季

節(jié)在流變的。我們在心靈深處明知道生命不可能不變,可是在生活中又習慣于安于不變,這

就造成了人生的困局。

(14)我們誰不是在少年時代就渴望這樣的人生:愛情圓滿,維持恒久;事業(yè)成功,平步青

云;父母康健,天倫永在;妻賢子孝,家庭和樂;兄弟朋友,義薄云天……這是對于生命“常”

的向往。但是在歲月的拖磨里,我們逐漸看見隱藏在“?!钡拿婢咧?,那閃爍不定的“變”

的眼睛。我們仿佛縱身于大浪,雖然緊緊抱住生命的浮木,卻一點也沒有能力抵擋巨浪,只

是隨風波浮沉。也才逐漸了解到因緣的不可思議,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預約的。

(15)我們可以預約明年秋天山上的菅芒花開,但我們怎能預約菅芒花開時,我們的人生有

什么變化呢?

(16)我們也許可以預約得更遠,例如生的會面,但我們如何確知,在三生石上的,真是前

世相約的精魂呢?

(17)在我們的生命旅途,都曾有過開同學會的經歷,也曾有過與十年、二十年不見的朋友

不期而遇的經歷。當我們在兩相凝望之時常會大為震驚,因為變化之大往往超過我們的預期。

我每次在開同學會或與I日友重逢之后,心總會陷入一種可畏懼的茫然,我畏懼于生之流變巨

大,也茫然于人之渺小無奈。

(18)思緒隨著茫然跌落,想著:如果能回到三十年前多好,生命沒有考驗,情愛沒有風波,

生活沒有苦難,婚姻沒有折磨,只有歡笑、狂歌、顧盼、舞踴。

(19)可是我也隨之轉念,真能回到三十年前,又走過:十年,不也是一樣的變化,一樣的

苦難嗎?除非我們讓時空停格、歲月定影,然而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20)深深去認識生命里的“?!迸c“變”,并因而生起憫恕之心,對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

念,對生命的變化有寬容之心。進而對自身因緣的變化不悔不憂,對別人因素的變化無怨無

憂。這才是我們人生的課題吧!

(21)當然,因緣的“?!辈灰姷檬呛玫?,因緣的“變”也不全是壞的,春日溫暖的風使野

百合綻放,秋天蕭颯的風使菅芒花展顏,同是時空流變中美麗的定影、動人的停格,只看站

在山頭的人能不能全心投入,懂不懂得欣賞了。

(22)在歲月,我們走過了許多春夏秋冬;在人生,我們走過了許多冷暖炎涼。我總相信,

在更深更廣處,我們一定要保持著美好的心、欣賞的心,就像是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菅

芒花,永遠保持著預約的希望。

(23)尚未看到菅芒花的此時,想到車子在米色蒼茫的山徑蜿蜒而上,菅芒花與從前的記憶

美麗相迭,我的心也隨著山路而蜿蜒了。

15.怎樣理解文中“我們仿佛縱身于大浪,雖然緊緊抱住生命的浮木,卻一點也沒有能力抵

擋巨浪,只是隨風波浮沉”這句話的含意?(3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能力

層次為D級(鑒賞評價)。

【答案解析】(1)在力量巨大的機緣際遇面前,盡管人奮力抗爭,可依然顯得無力孤弱,只

能任憑命運擺布。表達了作者對生命渺小、人生變化無常的無奈。(或“對因緣不可思議,

生命的大部分不可預約的無奈”)解析:含意2分,情感態(tài)度1分,共3分。①審要求一

一明確答題指向的“理解含意”;②審位置——看語句出現(xiàn)在文中什么地方(開頭、結尾、段

首、段末);③審手法——語句有沒有采用修辭手法;④審關鍵詞——在這句話中,哪幾個詞

最為關鍵,其含義是什么。

【思路點撥】解答此類題的方法:1.從句子中的重要詞語入手。高考設置的“重要句子”多

為揭示文章主旨、體現(xiàn)行文思路、傳達作者情感、蘊涵豐富意味的語句。一般情況,這些語

句都有突顯其含意的一個或幾個關鍵性詞語。抓住了關鍵詞語,就等于拿到了開啟句子含意

之門的鑰匙。2.從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

的地位:如果是統(tǒng)領句,那么解釋句意時要從后面的語段中梳理內容層次;如果是過渡句,

就要密切關注上下文段的內容,準確理解它的內涵;如果是總結句,此時就需上溯,尋找相

關信息,確定答案要點。3.從分析句子的修辭手法入手。有些語句采用了一定的修辭手法,

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辭方法,常常能破解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4.從分析句子結構入手。

如果所給的語句是一個結構復雜的語句,可以采用分析其句子成分,提取主干,梳理枝葉的

方式,理解其含意。

16.文章圍繞“預約”展開,請梳理文章的思路。(6分)

【知識點】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結構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級(分析綜合)。

【答案解析】(1)開篇由朋友邀約看秋天的菅芒花,點出題目“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預約的雪”;

(2)接著朋友的邀約讓我想到菅芒花可以預約,而這兩年中的人生卻無法預約,進而引發(fā)對人

生中“常”與“變”困局的思考;(3)最后作者寫了面對人生的不可預約,該如何認識和對待

生命里的“恒?!迸c“變化”。解析:每點2分,共6分。①審題目——明確答題指向“梳

理寫作思路”;②審文本——看內容,明確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③分層次——看文章怎樣

安排材料的。

【思路點撥】解答此類題的方法:1.通覽文本,把握大意。文章的結構層次是受內容制約的,

要想分清文章的層次,必須首先對全文、全段有大體的了解。從整體上把握全文,這是解答

文學作品閱讀題必經的一步。2.留心標志,辨明層次。文章或段落層次內,往往有一些銜接

上下文的標志性語句,這些語句具有提示、總結或承上啟下等作用,正是我們分析文章結構

時需要重點研讀的。這些標志性語句分為三類:中心句、結構句、議論句。3.概括文段,把

握整體。有些文章沒有外在的語言標志,閱讀時可采用一邊讀文章一邊概括每段內容的方法,

理清文章內部段與段、層與層之間的關系,快速了解全文內容、中心和結構層次。

17.請結合全文分析文章第6-10段所用材料的作用。(6分)

【知識點】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結構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級(分析綜合)。

【答案解析】內容上:用具體的事例說明了兩年中“我”與朋友們人生的“變”(因緣的變遷

離散離散),豐富充實了文章的內容。(2分)形式上:與上文菅芒花可以預約形成對比,引

出下文“我”對生命中“?!迸c“變”困局的思考(為下文寫“我”對生命中“常"與“變"

困局的思考作鋪墊)。(2分,對比1分,引出下文或者鋪墊1分)效果上:寫我與朋友人生

的親身經歷,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感,容易引發(fā)讀者的共鳴。(2分)解析:①審題目——明

確考查的語段和要求;②審語段一一細品語段的內容;③審關系一一本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位

置,與上下段落的內在聯(lián)系(內容上、結構上、表現(xiàn)的主旨上)。

【思路點撥】類題通法:1.閱讀區(qū)間的準確定位。要對語段或穿插性材料在文中的位置準確

定位,因為位置不同,其結構作用就不同。2.從三個角度去思考:①內容本身所寫。就是看

該句段寫了什么內容,對表現(xiàn)主旨、抒發(fā)情感等有哪些作用。②上下文關聯(lián)。即這些句段與

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樣的關聯(lián)作用。這是思考的主體部分。這時的答案應具體。如答“過

渡”,必須寫出由什么內容過渡到什么內容,“照應”是與哪些內容相照應。③結合表現(xiàn)手法

所起的作用考慮結構作用。3.了解答題方向和答題句式。

18.文中“常”與“變”的內涵分別是什么?作者認為我們應怎樣面對人生中的“常”與“變”?

請結合文意加以概括。并選擇其中一點,結合現(xiàn)實,談談你的理解。(7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探究散文的意蘊和創(chuàng)作意圖的能力,能力層次為F(探究)。

【答案解析】(1)“常”,指的是人們心中的美好愿望,-?種理想的恒常生活狀態(tài)?!白儭保?/p>

的是人們在生命歷程中不愿面對的種種變化。(每點1分,共2分)(2)作者的態(tài)度:①有憫

恕之心。要對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對生命的變化有寬容之心。②有欣賞之心。要善于體

味欣賞變化中的美麗。③有希望之心。要永遠保持著預約的希望,保持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每

點1分,共3分。)(3)能選擇一種態(tài)度,并舉出生活實例,談出對待人生中的“?!迸c“變”

的態(tài)度的理解。(2分)解析:①審題目——了解考查的能力類型和探究點;②審探究點一

一文中“?!迸c“變”的內涵,對這兩個字的探究,實際上是探究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

【思路點撥】解答此類題的方法:1.依本探源。就是依據(jù)文本中或顯或隱的有效信息,如主

旨句、過渡句、點睛句,含有作者情感傾向、暗示作者生平經歷、暗示社會環(huán)境的詞句等,

解讀作品的主題,從而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2.內引外聯(lián)。就是利用命題人在題

干中提供的作者與相關背景資料等信息,篩選辨析,聯(lián)系舊知,調動知識儲備,探尋創(chuàng)作背

景,解讀創(chuàng)作意圖。3.擴大儲備。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命題人肯定不會讓考生

漫無邊際地瞎猜,對考生不熟悉的作者與相關背景資料,?般會在題干中或通過注釋等形式

予以交代,這就要求考生不放過命題人給出的每一個信息;對考生應該熟悉的作者與相關背

景資料,出題人則不會在題面上再去多費筆墨,這就要求考生復習備考時應該具有足夠的知

識儲備。

【語文卷?2015屆浙江省溫州十校(溫州中學等)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201411)[N1(-)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1—15題(20分)

城市牛峰

劉亮程

①我是在路過街心花園時,一眼看見花園中冒著熱氣的一堆牛糞的。在城市能見到這種

東西我有點不敢相信,城市人怎么也對牛糞感起興趣?我翻進花園,抓起一把聞了聞,是正

宗的鄉(xiāng)下牛糞,一股熟悉的遙遠鄉(xiāng)村的氣息撲鼻而來,沁透心肺。那些在鄉(xiāng)下默默無聞的牛,

苦了一輩子最后被宰掉的牛,它們知不知道自己的牛糞被運到城市,作為上好肥料養(yǎng)育著城

里的花草樹木?它們知道牛圈之外有一個叫烏魯木齊的城市嗎?

②一次我在街上看到從鄉(xiāng)下運來的一卡車牛,它們并排橫站在車廂里,像一群沒買到坐

票的乘客,東張西望,目光天真而好奇。我低著頭,不敢看它們。我知道它們是被運來干啥

的,在卡車緩緩開過的一瞬,我聽到熟悉的一聲牛眸,緊接著一車牛的眼睛齊刷刷盯住了我:

它們認出我來了一一這不是經??敢话谚F鍬在田間地間轉悠的那個農民嗎?他不好好種地跑

到城里干啥來了?瞧他挾一只黑包在人群中奔波的樣子,跟在鄉(xiāng)下時挾一條麻袋去偷玉米是

一種架勢。我似乎聽到牛議論我,我羞愧得抬不起頭。

③這些牛不是乘車來逛街的。街上沒有牛需要的東西,也沒有牛要干的活。城市的所有

工作被一種叫市民的承攬了,他們不需要牲畜。牛只是作為肉和皮子被運到城市。他們?yōu)榱?/p>

牛肉的新鮮才把活牛運到城里。一頭牛從宰殺到骨肉被分食,這段時間體現(xiàn)了一個城市的胃

口和消化速度。早晨還活蹦亂跳的一頭牛,中午已擺上了市民的餐桌,進入腸胃轉化成熱量

和情欲。

④而牛知不知道它們的下場呢?它們會不會正天真地想,是人在愛護它們抬舉它們呢?

它們耕了一輩子地,它們拉了一輩子車,它們馱了一輩子東西。人把它們當老工人或勞動模

范一樣尊敬和愛戴,從千萬頭牛中選出些代表,免費乘車到城里旅游一趟,讓它們因這僅有

的一次榮耀而忘記一輩子的困苦和屈辱,對熬煎了自己一生的社會和生活再沒有意見,無怨

無悔。牛會不會在屠刀搭在脖子上時還做著這樣的美夢呢?

⑤我是從裝滿牛的車廂跳出來的那一個。

⑥是沖斷韁繩跑掉的那一個。

⑦是掙脫屠刀昂著鮮紅的血脖子遠走他鄉(xiāng)的那一個。

⑧我最終逃到城市,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讓他們再認不出來。我盡量裝得跟人似的,

跟一個城里人似的說話、做事和走路。但我知道我和他們是兩種動物。我沉默無語,偶爾在

城市的喧囂中發(fā)出一兩聲沉沉牛眸,驚動周圍的人。他們驚異地注視著我,說我發(fā)出了天才

的聲音。我默默接受著這種贊譽,只有我知道這種聲音曾經遍布大地,太普通、太平凡了。

只是發(fā)出這種聲音的喉管被人們一個個割斷了。多少偉大生命被人們當食物吞噬。人們用太

多太珍貴的東西喂了肚子。渾厚無比的牛陣在他們的腸胃里翻個滾,變作一個咯或一個屁被

排掉——工業(yè)城市對所有珍貴事物的處理方式無不類似于此。

⑨那一天,擁擁擠擠的城里人來來往往,沒人注意到坐在街心花園的一堆牛糞上一根接

一根抽煙的我。他們頂多把我當成給花園施肥的工人或花匠,我已經把自己偽裝得不像農民。

幾個月前我扔掉鐵鍬和鋤頭跑到城市,在一家文化單位打工。我遇到許多才華橫溢的文人,

他們家里擺著成架成架的書,讀過古今中外的所有名著。被書籍養(yǎng)育的他們,個個滿腹經綸。

我感到慚愧,感到十分窘迫。我的家除了成堆的苞谷棒子,便是房前屋后的一堆堆牛糞,我

惟一的養(yǎng)分便是這些牛糞。小時候在牛糞堆上玩耍,長大后又擔著牛糞施肥。長年累月地熏

陶我的正是彌漫在空氣中的牛糞味兒。我不敢告訴他們,我就是在這種熏陶中長大,并混到

文人作家的行列中。

⑩這個城市正一天天長高,但我感到它是脆弱的、蒼白的,我會在適當?shù)臅r候給城市上

點牛糞,我是個農民,只能用農民的方式做我能做到的,盡管無濟于事。我也會在適當時候

邀請我的朋友們到一堆牛糞上來坐坐,他們飽食了現(xiàn)代激素,而人類最本原的底肥是萬不可

少的。沒這種底肥的人如同無本之木,是結不出碩大果實的。

(本文有刪改)

11.文章第①段中,“我翻進花園,抓起一把聞了聞",“我”為什么會有這種異于常人的舉動?

(3分)

【知識點】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F(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1)因為“我”是農民(或“對鄉(xiāng)村生活有濃厚的感情”),牛糞引發(fā)

我對鄉(xiāng)村生活的親切感和想馬上看到“牛糞”時的急切的心情。(2分)

(2)鄉(xiāng)村的牛糞出現(xiàn)在美麗的城市花園里,“我”很好奇。(1分)

解析:第(1)點中,“我”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感情,學生可根據(jù)文章主旨回答,也可根據(jù)后文的“一

股熟悉的遙遠鄉(xiāng)村的氣息撲鼻而來”來回答。本句有三個“舉動”:翻、抓、聞,體現(xiàn)“我”

的急切的心理。雖然兩者感情指向是一致的,但是具體的心情是有差別的。所以設置2分,

一點1分。第(2)會被部分學生遺漏,就算對牛糞再怎么親切,如果不是因為出現(xiàn)地點的奇

特,一般農民也不會如此急切地“抓”著“聞”,所以街心花園這個地點,讓“我”好奇地“翻”

進去;文章第①段“城市能見到這種東西我有點不敢相信,城市人怎么也對牛糞感起興趣”

也有所提醒。

【思路點撥】回答此類題的前提是①細讀全文,抓住關鍵再品味。②從字眼、意思、意境等

方面來考慮他們的相同之處,題目有時會很明確地指定了閱讀范圍,所以也要注意題干要求。

12.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含意。(每題2分,共4分)

(1)我羞愧得抬不起頭。

(2)我感到慚愧。

【答案和解析】答案:(1)①“我”逃離鄉(xiāng)村、背棄樸實的生存方式。(1分)②“我”在城

市生活得很窘迫。(1分)

(2)①城市人飽讀詩書,而我沒有文化底蘊,生存境況明顯處于劣勢。(1分)②“我”偽裝

得不像農民,混跡于城市文人的隊伍。(1分)

解析:第①點只要學生說出“我”逃走(或離開、背棄、仍掉)鄉(xiāng)村、農村、鄉(xiāng)村文化、樸實

生活方式等即可。第②點“我”在城市生活得很窘迫,可以從“挾”包“在人群中奔波”中

看出。

第(2)小題:第①點意思相近即可。第②點:結合文章第⑨段中有相關的信息“偽裝得不像

農民”、“并混到文人作家的行列中”。

【思路點撥】理解句子的含義,要想到以下幾個方面:①是句子可能采用了某種修辭手法或

者某種表現(xiàn)手法(如果是比喻,則應該找到本句中的本體,是說明生動形象的本體的什么特

點呢,還是化抽象為具體來說明什么道理;如果是象征,則應先找出其象征的對象是什么,

其含蓄而形象地顯示了對象的什么特點)。②是句子可能在結構上具有某種特殊的功能(總

結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啟下)。③是一些文中的重要語句,有時受文章寫作背景和思想內

容的制約,給人以撲朔迷離之感,這時僅靠上下文難以理解句子的含義,還需結合文章的時

代背景、主題等內容加以理解。

13.請賞析第④段中劃線句子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4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鑒賞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級(分析綜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1)排比,運用“耕”、“拉”、“馱”這個動作描寫,強調了牛辛勞的

命運和奉獻的精神。(2分)

(2)擬人,將牛比作“老工人或勞動模范”來城里旅游,與牛被宰殺的悲慘命運形成了反差,

表達“我”對牛的悲憫和自身生存狀態(tài)的反省。(2分)

解析:寫出一種手法并分析得2分(手法1分,分析1分)。

【思路點撥】解答這類題需要掌握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及其各自的特點和作用。

14.文章第⑨段中的“那一天,擁擁擠擠的城里人來來往往,沒人注意到坐在街心花園的一堆

牛糞上一根接一根抽煙的我”這個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理解關鍵句作用的能力,能力層次為B級(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承上啟下(或“呼應開頭、照應結尾”):承接開頭“我”在花園

里發(fā)現(xiàn)牛糞,引出下文邀請朋友親近牛糞。

(2)坐在牛糞上的“我”被城市人忽視,說明繁華工業(yè)城市對鄉(xiāng)村事物的漠視,引出了作者

對于文明沖突這一主旨的思考。

解析:這里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主要指是結構和內容主旨上的作用,各2分。

【思路點撥】理解句子的作用,常常根據(jù)句子所在的位置去判斷,解答時從結構和內容兩個

方面考慮。

15.本文標題是“城市牛眸”,有人建議改為“城市牛糞”,你覺得哪一個更合適?請談談你的

觀點和具體理由。(5分)

【知識點】考查考生探索作品內涵的能力,能力層級為F(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城市牛眸”更合適:

(1)“??谲嚒迸c“牛糞”相比,顯得文雅。

(2)“牛咋”是“我”在喧囂的工業(yè)城市中因逃離鄉(xiāng)村的苦悶心情的宣泄,是“我”對鄉(xiāng)村

文化的深厚感情的流露和表達,而牛糞無法起到“宣泄”的作用。

(3)“牛陣”呼吁工業(yè)城市對于鄉(xiāng)村蓬勃生命力的重視,進而推動城市的健康發(fā)展。而牛糞

無法起到“呼吁”的作用。

“城市牛糞”更合適:

(1)“牛糞”是文章的線索,貫穿全文,而牛眸只在文章中間出現(xiàn)。

(2)“牛糞”與“城市”對舉,在視角上形成強烈的對比,給人的感官造成強烈沖擊,從而

更好地表現(xiàn)了城市和鄉(xiāng)村文明沖突這一主旨。而“牛眸”缺乏強烈視覺的沖擊力。

(3)“牛糞”是鄉(xiāng)村蓬勃生命力的養(yǎng)分的象征,也正是工業(yè)城市發(fā)展中欠缺的。而??谀彩恰昂?/p>

吁”的象征,但缺乏呼吁的具體內容。

解析:答出一點得2分,答出兩點得4分,語言流暢1分。意思接近即可,如有其他理解,

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思路點撥】解答這類題要注意:①審清題目,明確答題方向,問什么答什么;②挖掘含意,

注意表里虛實,指代雙關比喻;③體會用意,注重多個角度,時間地點氛圍;④形象為題,

側重線索情節(jié),強調主旨情感;⑤思路清晰,答題分清要點,盡量對號入座。

【語文卷?2015屆山東省萊州一中高三10月月考(201410)1N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

—22題。

可以預約的雪

林清玄

⑴東部的朋友來約我,到陽明山往金山的陽金公路看秋天的菅芒花。說是在他生命的印象中,

春天東部山谷的野百合與秋季陽金公路的菅芒花,是臺灣最美麗的風景。

(2)如今,東部山谷的野百合,因為山地的開發(fā)與環(huán)境的破壞,已經不可再得,只剩下北臺灣

的菅芒花是唯一可以預約的美景。

⑶他說:“就像住在北國的人預約雪景一樣,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預約的雪呀!”

⑷我答應了朋友的邀約,想到兩年前我們也曾經在涼風初起的秋天,與一些朋友到陽明山看

菅芒花。

⑸經過了兩年,菅芒花有如預約,又與我們來人間會面??墒峭摧衙⒒ǖ娜?,因為因緣的

變遷離散,早就面目全非了。

⑹一個朋友遠離鄉(xiāng)土,去到下雪的國度安居。

⑺一個朋友患了幻聽,經常在耳邊聽到幼年的駝鈴。

⑻一個朋友竟被稀有的百步蛇咬到,在鬼門關來回走了三趟。

(9)約我看菅芒花的朋友結束了二十年的婚姻,重過單身漢無拘無束的生活。

(10)我呢!最慈愛的媽媽病故,經歷了離婚再婚,又在45歲有了第二個孩子。

(11)才短短的兩年,如果我們轉頭一看,回顧四周,兩年是足以讓所有的人都天旋地轉的時間

了,即使過著最平凡安穩(wěn)生活的人,也不可能兩年里都沒有因緣的離散呀!即使是最無感冷

漠的心,也不可能在兩年里沒有哭笑和波濤呀!

(12)在我們的生命里,到底變是正常的,或者不變是正常的?

(13)那圍繞在窗前的溪水,是每一個剎那都在變化的,即使看起來不動的青山,也是隨著季節(jié)

在流變的。我們在心靈深處明知道生命不可能不變,可是在生活中又習慣于安逸不變,這就

造成了人生的困局。

(14)我們誰不是在少年時代就渴望這樣的人生:愛情圓滿,維持恒久;事業(yè)成功,平步青云;

父母康健,天倫永在;妻賢子孝,家庭和樂;兄弟朋友,義薄云天……這是對于生命“?!?/p>

的向往。但是在歲月的拖磨里,我們逐漸看見隱藏在“常”的面具中,那閃爍不定的“變”

的眼睛。我們仿佛縱身于大浪,雖然緊緊抱住生命的浮木,卻一點也沒有能力抵擋巨浪,只

是隨風波浮沉。也才逐漸了解到因緣的不可思議,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預約的。

(15)我們可以預約明年秋天山上的菅芒花開,但我們怎能預約菅芒花開時,我們的人生有什么

變化呢?

(16)我們也許可以預約得更遠,例如來生的會面,但我們如何確知,在三生石上的,真是前世

相約的精魂呢?

(17)在我們的生命旅途,都曾有過開同學會的經歷,也曾有過與十年、:十年不見的朋友不期

而遇的經歷。當我們在兩相凝望之時常會大為震驚,因為變化之大往往超過我們的預期。我

每次在開同學會或與舊友重逢之后,心總會陷入一種可畏懼的茫然,我畏懼于生之流變巨大,

也茫然于人之渺小無奈。

(18)思緒隨著茫然跌落,想著:如果能回到:十年前多好,生命沒有考驗,情愛沒有風波,生

活沒有苦難,婚姻沒有折磨,只有歡笑、狂歌、顧盼、舞踴。

(19)可是我也隨之轉念,真能回到三十年前,又走過三十年,不也是一樣的變化,一樣的苦難

嗎?除非我們讓時空停格、歲月定影,然而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20)深深去認識生命里的“?!迸c“變”,并因而生起憫恕之心,對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

對生命的變化有寬容之心。進而對自身因緣的變化不悔不憂,對別人因素的變化無怨無憂。

這才是我們人生的課題吧!

(21)當然,因緣的“?!辈灰姷檬呛玫?,因緣的“變”也不全是壞的,春日溫暖的風使野百合

綻放,秋天蕭颯的風使菅芒花展顏,同是時空流變中美麗的定影、動人的停格,只看站在山

頭的人能不能全心投入,懂不懂得欣賞了。

(22)在歲月,我們走過了許多春夏秋冬;在人生,我們走過了許多冷暖炎涼。我總相信,在更

深更廣處,我們??定要保持著美好的心、欣賞的心,就像是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菅芒花,

永遠保持著預約的希望。

(23)尚未看到菅芒花的此時,想到車子在米色蒼茫的山徑蜿蜒而上,菅芒花與從前的記憶美麗

相迭,我的心也隨著山路而蜿蜒了.

19.請結合文意,概括文中“常”與“變”的內涵。(2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能力

層級為D(鑒賞評價)。

【答案解析】“常”,指的是人們心中的美好愿望,一種理想的恒常生活狀態(tài)。

“變”,指的是人們在生命歷程中不愿面對的種種變化。

解析:第14段開始對“?!薄白儭弊龀鲫U釋?!斑@是對于生命“?!钡南蛲闭f明人生向往常

態(tài);而在15-19段介紹人生中的變數(shù),即生命中有很多不可預料的東西。第20段進行深化。

【思路點撥】理解散文中的重點詞語,首先,找到答題區(qū)間,看一看那些語句在分析這些詞

語,第二,要結合文本中分析的事例,找到重點語句,然后進行總結概括。

20.請簡要賞析文中第14自然段畫線的句子。(4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能力

層級為D(鑒賞評價)。

【答案解析】這句話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生命比作浮木、把人生中的機緣際遇比作巨浪

風波,生動形象地寫出在力量巨大的機緣際遇面前,生命無力孤弱、只能任憑命運擺布的特

點,表達了作者對人生變化無常、生命渺小無奈的認識(“因緣不可思議,生命的大部分不可

預約”的觀點)。(手法2分,內容效果2分,共4分)

解析:“仿佛”“浮木”“巨浪”等詞語暗示我們這是一句比喻句,寫出我們在“變”面前手無

足措,在命運面前的渺小。

【思路點撥】文章中的重點語句的解讀,首先要分清句子特點,看一看是否有修辭,是否有

象征,是否具有表層、深層含義,然后,根據(jù)句子特點,結合語境及文章主旨,在從淺到深

這一順序去解讀。注意:解答時,不能直接寫出深層的、主旨的東西,要寫出自己的答題思

維過程。

21.本文內容不是寫雪,為什么以“可以預約的雪”為題?(6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分

析綜合)。

【答案解析】(1)文題中“可以預約的雪”意指秋天的菅芒花,文章內容也是寫由朋友預約看

菅芒花而引發(fā)的人生感悟,雖然沒有寫雪,但“菅芒花”和“雪”都有“可以預約”、可與人

的主觀期許愿望達成一致的相似點?(2)與人生的“不可預約”形成鮮明對比,反襯出人生的

變化無常,更能凸顯文章主體內容。(3)“可以預約的雪”別致而富有詩意,與文章清新雅致

的風格一致,也更能引發(fā)讀者的閱讀期待。(每點2分,共6分)

解析:首先,這里的“雪”是指“菅芒花”,由和朋友預約欣賞,而得出自己的人生感悟,可

見,這里的“雪”只是作者抒發(fā)情感的憑借。由于“雪”的可預約性,寫出人生的“變”,即

無常,二者對比,凸顯主題。同時,文中不出現(xiàn)雪,而題目有雪,使讀者更加有有興趣讀下

去。

【思路點撥】解答本類題,首先,辨明文本特征,如本文是散文,我們可以從散文的特點去

解讀。散文是抒情性的,因此,文中所述事件、描繪景物一般為抒情憑借。然后,再進一步

說明與作者情感以及篇章結構的關系。

22.作者認為我們應該采用怎樣的態(tài)度去面對人生中的“?!迸c“變”?請聯(lián)系你的生活經

歷或閱讀經歷,評價作者觀點。(7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能力層級為F(探究)。

【答案解析】作者觀點:(1)憫恕之心,要對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對生命的變化有寬容

之心。(2)欣賞之心,要善于發(fā)現(xiàn)體味變化中的美麗。(3)希望之心,要永遠保持著預約的

希望,永遠保持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每點1分,3分)

聯(lián)系自身生活經歷或閱讀經歷(2分)

評價作者觀點(2分)

解析:從第20段起,開始闡述作者的觀點,對“?!迸c“變”展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學生對作

者觀點簡單概括即可。而作答時,從作者觀點引入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有自己的認知去解

讀文本,形成自己的觀點。

【思路點撥】探究題作答,要在理解作者文本的基礎上加進行,對文章所抒之情,所表達的

觀點加以概括,并能夠用這些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用正確的觀點理解生活,這才是命題

者的本意。

【語文卷?2015屆山東省濰坊市重點高中上學期期中考試(201410)word版】N1閱讀下面的

文字,完成19?22題。

傾聽蛙鼓

楊軍

①蛙鼓,顧名思義。夏秋之交,蛙鼓在經過了一年的蟄伏和歷練后,終于在一片潮濕的、

漫溢著濕潤的氛圍中開始歡鳴。一聲聲,如浪如波,鋪天蓋地席卷而來,聲勢浩大中又透出

一份精慎細膩,且不煩耳,讓人聽了心曠神怡。

②故鄉(xiāng)在滇西,那里氣候溫和,水量充沛,是蛙鼓棲身的理想之地。在美麗的故鄉(xiāng),我

是枕著蛙鼓聲長大的。那曼妙動聽的蛙鼓,在我聽來,如一首清雅高亢的詩,又如一曲遒勁

有力的生命進行曲。

③蛙鼓唱起來的時候是激越壯觀的。日落西山,當最后一抹紅云隱退時,蛙鼓終于沿著

清風流動的方向,沿著水草間的縫隙,在草芽拔節(jié)、花苞綻放的瞬間來了。開始是一兩聲,

接著是蛙聲一片。在鄉(xiāng)間的一角,借著空氣和微風這無聲的翅膀,蛙鼓透著細瓷的質感清清

脆脆地傳過來,只聞蛙聲,不見蛙影,讓人可以隨意想象蛙的模樣。

④在鄉(xiāng)村的黃昏,張開耳膜,最先聽到的一定是這像鐮刀放倒麥子一樣的放倒夜色的蛙

鳴。蛙鼓來時,?如淅淅瀝瀝的雨聲,循序漸進,堅韌激越,恍然間,已是氣勢磅礴卻又整

齊有序的一片。屏息靜聽,又宛如一曲來自城市的金屬管弦合奏,如此清麗,如此跌宕起伏,

如此雄渾壯觀;這時,暮風也微微的、柔柔的,夾雜著泥香吹來了,伴著蛙鼓聲拂過人的發(fā)

梢眉間、眼角耳際……

⑤我常常被那些熟悉親切的來自蛙鼓的鄉(xiāng)音所感動。在灰蒙蒙的城市高樓中,許多陌生

面孔的話語和負重的心緒常常將我折磨得不堪憔悴。唯有那歡悅的、了無愁緒的蛙鼓聲,飄

蕩著,擁擠著,聲聲入耳,從遙遠且熟悉的鄉(xiāng)間向我的夢境中傳來。那一聲一聲刻進心靈深

處的親切鄉(xiāng)音,用它高亢的鼓點快慢有致地撫慰著我的內心世界,愈合我的憂傷,熨帖我的

困乏,讓我跟隨著這生命律動的聲音,在靈魂深處與一生走不出的故鄉(xiāng)臨近。

⑥蛙鼓這東西是有靈性的。它此起彼伏,前呼后應,?個高潮接著一個高潮。在短短的

瞬間便喚醒天空,喚醒大地,喚醒莊稼,喚醒花草……在蛙鼓的合唱聲中醒來,耳畔飄拂著

大自然幻化出來的美妙靈息。這絲絲縷縷的天籟之音,宛如行云流水,又仿佛我故鄉(xiāng)土地上

父老鄉(xiāng)親脫手而出的種子,撒到哪里,長到哪里。無時無刻不在我的靈魂深處流淌著生命的

韻律。那種源于生命,發(fā)自內心的美妙音樂,?如天籟,?絲一絲叩擊著耳膜,撞擊著生命

的動感。

⑦在溫暖的鄉(xiāng)間,蛙鼓唱的時間長了,累了,隨著一聲清亮而感染力極強的蛙鳴,更多

的蛙鼓便會四聲:聲,以至兩聲一聲,慢慢的越來越稀薄,瞬間便了無聲息,那流動的韻腳

也隨之化為彌散的音符,在大地和天空之間泅染溶化開去。這時只有人的內心還在強烈地跳

躍,在脈搏震顫的節(jié)律中感悟那從自然時空中迸涌而出的、富有生命穿透力的鼓點。

⑧蛙鼓這東西又是極富詩意極富含蓄的。不是么?看到一片落葉,聽到一聲蟬鳴,你或

許會想到一首意境深遠的詩,一段難忘難了的情。而傾聽蛙鼓,你會感到這之中不僅有詩、

有情,還有畫;有寓意深邃的哲理,也有耐人尋味的意韻。這是對生命的本質感悟。它夾雜

著泥巴味、青草味、鄉(xiāng)土味的歌唱,是鄉(xiāng)村一切聲音里最美妙的一種。的確,沒有蛙鼓的鄉(xiāng)

村,又怎么稱得上是完美的鄉(xiāng)村呢?

⑨蛙鼓最讓人受用的不是它的鼓噪,而是它鼓噪中滲透了哲理意味和活力的那種不屈不

撓展示其生命力和生命態(tài)度的精神。蛙鼓給人的永遠是一種堅定的無畏的生命韌性,一種激

昂的奮發(fā)向上的斗志和豪情。蛙鼓所昭示的,永遠是一種偉大的生命力的存在。

⑩我曾經癡癡地聆聽過蛙鼓,對那種執(zhí)著的生命表白方式產生了一份濃厚的情結,以至

不愿走出那濃郁的氛圍。但我終究走出了。我想我是明白蛙鼓的意味的。對我來說,蛙鼓蘊

含著簡潔、生動的生命過程。在內心需要清洗的時候,在平淡、詩意的生活中偶爾睜開眼睛,

張開耳朵,傾聽一下蛙鼓,那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佛山文藝》2013年第7期,有改動)

19.從全文看,蛙鼓有那些特點?請簡要概括。(4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綜合分析)。

【答案解析】①鋪天蓋地,聲勢浩大,激越壯觀;②富有靈性;③極富詩意,含蓄;④滲透

了哲理意味和活力(展示了生命力和生命態(tài)度)(每點1分)

解析:文章從第一段到第九段寫蛙鼓的特點,我們將其分層,找到關鍵句?!巴芄某饋淼?/p>

時候是激越壯觀的”“蛙鼓這東西是有靈性的”“蛙鼓這東西又是極富詩意極富含蓄的”“蛙

鼓最讓人受用的不是它的鼓噪,而是它鼓噪中滲透了哲理意味和活力的那種不屈不撓展示其

生命力和生命態(tài)度的精神”,在作答時,考生要注意提煉,不能原搬照抄。

【思路點撥】散文閱讀中,篩選物象的特點,要根據(jù)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在全篇范圍

內找到描寫物象的語段,從中找到關鍵語句(即概括性語句),然后將其整理成答案。

20.簡要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綜

合分析)。

【答案解析】①表明了歡悅的、了無愁緒和高亢的蛙鼓對身處異鄉(xiāng)憔悴不堪的我的撫慰,強

調了蛙鼓對人的靈魂的作用。(2分)

②承上啟下,由上文對蛙鼓聲音的具體描寫過渡到蛙鼓對人的生命和靈魂的影響,由實到虛,

升華主題。(2分)

解析:第五段寫了蛙聲在城市中響起,使我想起了家鄉(xiāng)的蛙聲,想起了家,蛙聲是對我的安

慰。同時,第五段起一直到結尾,是在寫蛙聲對人的生命的影響,所以,它還有承上啟下的

作用。

【思路點撥】作答語段的作用的習題,首先,分析語段的具體內容,并對其概括;其次,注

意語段的具體位置,分析它和前后語段的關系。語段在文首、文中、結尾處的作用各不相同,

考生要熟練掌握。

21.簡要賞析第⑥段中畫線的句子。(4分)

在短短的瞬間便喚醒天空,喚醒大地,喚醒莊稼,喚醒花草……在蛙鼓的合唱聲中醒來,

耳畔飄拂著大自然幻化出來的美妙靈息。這絲絲縷縷的天籟之音,宛如行云流水,又仿佛我

故鄉(xiāng)土地上父老鄉(xiāng)親脫手而出的種子,撒到哪里,長到哪里。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能力

層級為D(鑒賞評價)。

【答案解析】①運用排比(比擬),連用幾個“喚醒”,句式整齊,富有氣勢,充分表現(xiàn)了

蛙鼓的靈性和生氣。②運用比喻,將蛙鼓比作“行云流水”“種子”,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蛙

鼓的美妙和強大的生命力。(每點2分,手法和作用各1分)

解析:“喚醒大地,喚醒莊稼,喚醒花草”為排比,表現(xiàn)出蛙聲的活力?!斑@絲絲縷縷的天

籟之音,宛如行云流水,又仿佛我故鄉(xiāng)土地上父老鄉(xiāng)親脫手而出的種子”是比喻句,行云流

水寫出蛙聲的美妙,而種子寫出蛙聲的生命力。

【思路點撥】賞析文章中的語句,首先,要分析語句所用的表達技巧,如修辭,整散句等,

考生根據(jù)語句特點進行判斷;其次,說明語句在表達文章主旨的作用,作答時,要既結合語

句,用結合主旨。

22.本文寫蛙鼓,卻多次提到“生命”一詞,你認為作者借寫蛙鼓表現(xiàn)了那些“生命之思”?

(6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對作品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的能力,能力層級

為D(鑒賞評價)。

【答案解析】①要像蛙鼓一樣有源于生命,發(fā)自內心的表現(xiàn),這樣才能撞擊著生命的動感。

②要像蛙鼓一樣具有不屈不撓展示其生命力和生命態(tài)度的精神、堅定的無畏的生命韌性和一

種激昂的奮發(fā)向上的斗志和豪情。

③要像蛙鼓一樣在簡潔、生動的生命過程中,進行執(zhí)著地生命表白。

④蛙鼓一樣的鄉(xiāng)音刻進靈魂深處,成為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能夠清洗人的內心。(每點2

分,答出三點即可)

解析:文章在最后兩段向考生展示了蛙聲使作者產生生命之思的思維過程,使文章主旨的升

華,考生根據(jù)作者闡述,分條整理。

【思路點撥】分析作者在作品中闡釋的人生情感,一是要看文章思路,將散落在文章各個部

分的情思組合起來,進行概括;一是看文章結尾,作者做了哪些升華,根據(jù)文章主題,進行

概括。

【語文卷?2015屆山東省日照一中高三10月第一次階段復習質量達標檢測(201410)】N1五、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18分)

暮雨鄉(xiāng)愁

張清華

一個人在外面呆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詩歌里所寫的那些思鄉(xiāng)的愁緒,并非盡是“強說”

的裝點之辭。海德堡冬日的白晝格外短促,剛剛還是中午,一轉眼就到了黃昏,薄暮乍起。

涅卡河邊的那些柳樹在冷風中瑟縮著它們的枝條,幾天前還掛滿了深黃的枯葉,而今已如此

寥落寒修;還有那些枝條如亂箭般高插云霄的楊樹,在冬日的天空下也顯得格外蒼涼凄楚。

這些帶著東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別能夠勾起人思鄉(xiāng)的情懷。還有河邊的那群大雁,它們散

亂在草地上,整理著羽毛,在風中發(fā)著呱呱的悲鳴,看樣子這個冬天它們是不準備離開這里

了。天空中開始飄起蒙蒙細雨——更準確地說是那種“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東西,一切都是

濕漉漉的。景物深沉而斑駁起來,天空愈加陰郁低沉,濕云仿佛是貼地而行,而歸宿的烏鴉,

則互相追逐、鼓噪著,用大片的蔽空的烏黑翅翼,加深著暮色中蒼涼的氣息。

眼前的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國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詩詞里被反復吟詠描畫過的意境,

而今卻原封不動地搬到了迢迢萬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讓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

緒。

人們總是把鄉(xiāng)愁簡單地理解為對家的依戀或對故地的追憶,其實這樣的理解未免太褊狹

具體了,我此刻體會出了那種滋味,并非那么簡單。事實上鄉(xiāng)愁是一種真正的絕望,一種生

命里同來俱在的愁思;鄉(xiāng)愁不是空間的,而是時間的,它的方向是遙遠的過去;鄉(xiāng)愁不是戀

物,而是自戀,它所牽掛的不是那片事實上常常顯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

命與韶光。古往今來的那么多思鄉(xiāng)的詩篇,細細想來,原都是對自我的悲憐:“昔我往矣,楊

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备枵甙@的是歲月的逝水對自己無情的拋擲。

海德格爾說,“故鄉(xiāng)處于大地的中央”,看起來這是一個空間的理念,但細想這故鄉(xiāng)仍不

過是指人“長大的地方”,因為那里印下了稚兒的足跡,他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拋灑在了

那里——生命的家宅,記憶的歸宿。稚兒離開了那里,是因為童年那美好的時光已揮手遠去,

他已踏上被命運拋離的注定遠游他鄉(xiāng)的不歸途!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離,便是“去年今日此

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情景,一旦你回來追尋,也早已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

皆不見”的傷心之地。

我想象那位初唐的詩人,在登上幽州古臺時的悲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

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痹X得他的悲號未免有些夸張,但今想來,那命運對每個生為凡

胎的肉身不過就是這樣設定,“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憑你把酒問青天,悲

呼浩嘆,天道總不會屈就人道,肯給你些許絲毫的通融憐憫。因了這個宿命,中國的詩人騷

客們,自漢以后便都變成了唯美的感傷主義者,他們是文人,但同時又是詩哲,我想中國的

文學中之所以有一個很特殊很強烈的鄉(xiāng)愁的傳統(tǒng),恐與這種生命本體論的哲學,和他們悲劇

論的人生觀念不無關系。

但感傷主義并不見得就是只懂得頹傷,如果對生命的深在有所洞悉的話,感傷當然也包

含了真正的徹悟和堅強;因為一切并未緣此而中輟,生生不息,代代相接。因了那永遠的鄉(xiāng)

愁,他們去作那不斷的遠游,因為真正的故鄉(xiāng)是沒有人能夠返回去的。你看見了蒼茫的來路,

但循著那布滿荊棘的路途回去時,看到的無非是一個愁字,就像魯迅在他的小說里描繪的一

樣,你看到的是變了的一切,而別人看到的則是變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變成了永久的

追憶,童年時的伙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識。這就是故鄉(xiāng)——魯迅小說中的詩。沒有人像他

那樣明白,即便是置身于故地和親人中間,也仍有一種命定的深深的孤獨。更不要說在那脈

脈溫情之外,還布滿著溫柔的陷阱;在那繾綣的話語中間,也還響著令人心寒的弦外之音。

親情和愛在那里相迎,仇恨和刻毒也定然已經久候。就如那日與友人所談起的思鄉(xiāng)話題,開

始時都不免有些許的激動,各個爭相夸耀自己的城市和那一方的風物人情??梢幌氲浇K究要

回到那些煩心的勾心斗角與傾軋之中,回到那種種莫名其妙的關心與掣肘、還有那少不了專

橫和欺瞞的壓抑之中時,那心便直涼得寒氣四溢。

然而這也終究改不了那份執(zhí)著又強烈的向往與追懷。你知道,那些憂憤與不平,實際上

早已經與那份情感的執(zhí)拗斷了關系,你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無可救藥者,縱然那故地已是泥濘

的陷阱和煎熬的火坑,你也跳定了。

暮雨中思鄉(xiāng)的旅人啊,故鄉(xiāng)正離你越來越近,也離你越來越遠。

(選自作者散文集《海德堡筆記》,有刪改)

18.請簡要分析文章第一段中景物描寫的作用。(4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內容,概括作品人物性格特征的能

力,能力層次為C(綜合分析)。

【答案解析】(1)描寫了寥落寒愴、蒼涼凄楚、阻郁低沉的海德堡冬日景色.(2)照應題目中

的“暮雨”。(3)為下文闡釋“鄉(xiāng)愁”的內涵做鋪墊(答引出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也可)?!镜谝稽c2

分,后兩點各1分】

解析:第一段的景色有:薄暮、瑟縮著它們的枝條、深黃的枯葉,特點是“蒼涼凄楚”的,

這是海德堡的景色,是一幅哀景,為下文思鄉(xiāng)做了鋪墊;同時,也照應了題目。

【思路點撥】景色描寫在散文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往往是抒情的基礎。作答時,要概括景物

特點,分析景物所營造的氛圍與文章的情感的關系,考生交代清楚即可。而在本題中,題目

即是一種景色,二者又有照應作用。

19.“鄉(xiāng)愁”在本文中有多層內涵,請簡要概括。(4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鑒賞

評價)。

【答案解析】(1)鄉(xiāng)愁是對家的依戀或對故地的追憶。(2)鄉(xiāng)愁是一種真正的絕望,一種生命

里同來但在的愁思。

(3)鄉(xiāng)愁是時間的,方向是遙遠的過去。(4)鄉(xiāng)愁是自戀,是悲悼自己的生命與韶光?!久奎c1

分】

解析:文章第三段總體介紹了鄉(xiāng)愁的種類,以下各段對鄉(xiāng)愁進行進一步解釋,可以收,將第

三段分層,重新組織語言即可。同時,在段首“人們總是把鄉(xiāng)愁簡單地理解為對家的依戀或

對故地的追憶,其實這樣的理解未免太褊狹具體了”,可見,這“簡單的理解”也是鄉(xiāng)愁的一

種。

【思路點撥】散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一般是借助外在事物來完成的,我們作答時,要分

析文章語言中,哪些是介紹描寫景物(事物)的,哪些是作者情感升華的關鍵語句,要將它

一一抽取出來,然后再組織語言。

20.作者在文中多處引用古典詩詞,這樣有什么好處?(4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綜

合分析)。

【答案解析】(1)使文章的吾言更加真雅、富有詩意.(2)表現(xiàn)出作者灘的文學功底.(3)使作

者抒發(fā)的感情更加含蓄深沉.(4)更好地烘托了文章“鄉(xiāng)愁”的主題.【答出兩點即可】

解析:一般而言,只要是引用古詩文,都會增加文章的古典韻味,而所引詩詞“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去年今H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等都是為了說明鄉(xiāng)

愁,因此這使文章主題更為深刻。

【思路點撥】回答引用的作用,首先分析引用文字的內容,說明引用文字和文章主旨的關系;

其次,回答出引用這一手法本身的作用,比如,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增加文化底蘊,更加深

刻的表現(xiàn)主題等等。

21.結合文本,談談你對“故鄉(xiāng)正離你越來越近,也離你越來越遠”的理解。(6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能力層級為F(探

究)。

【答案解析】(1)故鄉(xiāng)正離體越來越近,是因為你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對故爭執(zhí)著又強烈的向往,

這拉近了你與故鄉(xiāng)的距離。(2)故鄉(xiāng)也離你越來越遠,是因為真正的故鄉(xiāng)是回不去的。你變了,

故鄉(xiāng)也變了。(3)從消極的角度分析,那些美好的年華、那個美好的故鄉(xiāng)是永遠回不去了,只

能把回憶珍藏在心里;從積極的角度分析,珍惜眼前的時光,打造美好的當下,他鄉(xiāng)即是故

鄉(xiāng)。(每點2分,前兩點必須有,第三點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因為鄉(xiāng)愁,作者思念家鄉(xiāng),家鄉(xiāng)即在眼前;“年那美好的時光已揮手遠去,他已踏上被

命運拋離的注定遠游他鄉(xiāng)的不歸途!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離”說明家鄉(xiāng)越來越遠,“真正的

故鄉(xiāng)是沒有人能夠返回去的",回不到過去,回不到家鄉(xiāng);“你看到的是變了的一切,而別人

看到的則是變了的你”家鄉(xiāng)和“我”都在變化??忌筛鶕?jù)現(xiàn)實,做出自己的評價。

【思路點撥】探究散文作品中的情感,首先,理解文中作者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取向,對文中主

旨進行闡釋;其次,散文中的情感一般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所以可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對文中情

感傾向進行評價或說明,言之成理即可。

【語文卷?2015屆四川省綿陽市高三第一次診斷性考試(201410)word版】N1閱讀下面

的文章,完成15—18題。

生活的視角

李林榮

①在課堂上常教訓學生,立論作文一定要有一個特定的視角。其實何止紙上談兵寫論文、

發(fā)議論,需要視角,實實在在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一定的出發(fā)點和觀察位置。別的不說,就

以這幾年我外出上班從騎車到擠公共汽車的交通形式變化而論,同?個北京城就因此而在我

的感覺里有了很多改觀。

②住在北四環(huán)外龍王堂時,因為多次經受自北太平莊坐公共汽車回家?guī)缀醣粍e人的前胸、

后背和膀子、胳膊肘擠成薄片的苦難,所以下定決心騎車出門。到了東三環(huán)麥子店安家之后,

我的騎車生涯達到了一個小小的巔峰狀態(tài)。最輝煌的一次紀錄是在2002年冬的一天,從早到

晚馬不停蹄跑了一大圈,將大半個北京城區(qū)盡收眼底。

③直到近一年前突然調到二外,把家搬到遠郊通州,在大貨柜車和小汽車密集交織的車

流和它們吐出的濃烈尾氣、卷起的陣陣塵土合力的排斥、包圍中,我的親愛的自行車,實在

是有點黔驢技窮,再也無從施展它的身手了。

④于是,我不得不改以坐公共汽車為主要的外出方式。也許正因為換了交通方式,先前

騎自行車上下班的那種生活所特有的感觸,現(xiàn)在倒越發(fā)清晰、明確起來。騎車人的視角,比

擠在公共汽車上的人,要開闊得多,也自由得多??缭谛⌒〉淖孕熊嚿希恳徊叫谐潭嫉米?/p>

己出力氣,這是真實的;每一處眼前的人、物、景觀,也都是行跡所至,自然撲近的,這也

是真實的;路面上每一個坑坑洼洼的細節(jié),也都是必須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及時小心予以

應對的,這同樣是真實的。自行車使我們獲得了一種與一個城市近距離接觸、甚至水乳相融

的真實感和細膩感。

⑤騎在自行車上,大概是一座城市里只比坐著、躺著和隨便走著的時候高一點的??種生

活姿態(tài)。騎在車座上,?個人看不到比自己站著時更遠的一片視野。但是感謝會旋轉的車蹬

和車輪吧,它會把一個人原本很平常、很狹小的這片隨意往那兒一站就可以得到的視野無限

放大、無限鋪展,最終,使一個經常騎自行車的人贏得遠勝過一個只滿足于步行和原地彷徨

的人的豐富見識和寬廣心胸。當然,這判斷僅限于城市生活,要是有人像徒步探險家那樣勇

于邁步走出城市,雙腳走路也是完全可能走出一片無邊的天地的。

⑥這么一想,擠在沙丁魚罐頭甚至壓縮餅干桶一樣的公共汽車里,就成了一種最沒出息、

最沒詩意的生活狀態(tài)??恐@么一種狀態(tài),自然也可以在一個城市里四處出沒、東游西蕩,

但對于公共汽車上的??停退闼杏啦幌说臒嶂杂跀D車的飽滿激情,他所得到的,至多

是一些困在車窗框里的一掠而過的風景片斷,一連串似是而非、指鹿為馬、南轅北轍的車站

名稱和行車線路,還有那種成分極其復雜、味道永遠可疑的公共汽車車廂里專有的氣息。

⑦而在自行車車座上和公共汽車車廂里,即便是同一個人,也不知道是入鄉(xiāng)隨俗呢,還

是象由心生呢,反正總是會有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表情。騎自行車的人,有悠然自得的

逍遙派,有越蹬越來勁的自我陶醉派,也有自言自語的思索者,還有橫沖直撞外帶呼嘯的野

蠻豪放派。愁眉苦臉面露猙獰的騎車人,大概也是有的,但一般總是難得?見。可在公共汽

車上,情形就大為不同。失去了審美必要的距離感,又缺乏流通的空氣、敞亮的環(huán)境,大家

一律油汗涔涔,倦容滿面,最低限度也總有一種坐著和站著兩種乘客間暗自較勁的心理失衡

掛在嘴角眉梢,至于丑惡的搶座和該讓座不讓座,以及因為擠手踏腳怒顏相向、惡語相加等

現(xiàn)象,更是令車廂生態(tài)進?步逼近了道道而遠離了人道。

⑧我唯一的奢求是,下一回擠在公共汽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