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肇慶市地豆中學高二地理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肇慶市地豆中學高二地理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肇慶市地豆中學高二地理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肇慶市地豆中學高二地理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肇慶市地豆中學高二地理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肇慶市地豆中學高二地理月考試題含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

1.2014年6月絲綢之路和大運河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之前,為把中國絲綢之路旅

游線打造成世界級旅游品牌,國家旅游局啟動了《絲綢之路旅游區(qū)總體規(guī)劃》。據此回答

1?2題。

1.合理的旅游規(guī)劃能夠()

①促進旅游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②增強旅游景區(qū)的吸引力

③提高旅游景區(qū)的經濟效益

④徹底避免旅游活動中的環(huán)境問題

A.①@③B.②③④

C.?@@D.①②④

2.《絲綢之路旅游區(qū)總體規(guī)劃》的意義不包括()

A.提升該旅游景區(qū)的品位

B.擴大該旅游景區(qū)的規(guī)模

C.提高該旅游景區(qū)的效益

D.開發(fā)該旅游景區(qū)的旅游資源

參考答案:

1.A2.D

第1題,合理的旅游規(guī)劃能夠促進旅游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提高旅游景區(qū)的經濟效益、減少旅

游活動中的環(huán)境問題,但不能徹底避免。第2題,本題考查旅游景區(qū)規(guī)劃的意義。旅游景

區(qū)規(guī)劃的意義可總結為“提品位、擴規(guī)模、增效益”,D項屬于旅游規(guī)劃的具體內容而不

是意義。

4?、修“困*'!”892-氽-勖與?

a

301500IW300X)IS00100200

▼匕

一式1—

30IS00too200aoISe0100200

ma

2.W?

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

B.乙圖與圖2反映的氣候類型相同

C.丙圖氣候,類型在非洲和南美洲均無分布

D.丁圖氣候類型只分布在亞洲和北美洲

3.圖2氣候條件下的典型水果有()

A.蘋果、梨B.舜猴桃、檸檬.C.葡萄、柑橘D.哈.密瓜、荔枝

參考答案:

BC

3.2010?2011年冬春季節(jié),我國部分地區(qū)遭遇了歷史上罕見的持續(xù)干旱。讀“我國

部分地區(qū)旱情分布(陰影)示意圖(圖1)”,回答4?5題。

圖1

4、導致此次氣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風勢力強,旱區(qū)長期受冷氣團控制B.夏季風勢力強,鋒面雨帶位置

持續(xù)偏北

C.亞洲高壓勢力強,沙塵暴頻繁影響我國D.全球氣候變暖,出現暖冬,蒸

發(fā)量增大

5、此次干旱對冬小麥影響較大。對冬小麥產量進行預估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主

要有

①遙感②全球定位系統(tǒng)③地理信息系統(tǒng)④數字地球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參考答案:

(A5.A

4.下圖是露天采礦留下的獷坑。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4.對這種采礦方式的描述,正確的是

A.污染環(huán)境,導致當地氣候惡化B.浪費土地資源,采礦成本高,開采困難

C.造成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D.有利于地下水循環(huán)

15.治理礦坑最好的措施是

A.坑坡上植樹種草B.坑內放水進行水產養(yǎng)殖

C.禁止人畜進入,讓植被自然恢復D.廢渣、廢土填埋后復墾還綠

參考答案:

C.區(qū)域可劃分為下一級區(qū)域

D.區(qū)域的邊界是明確的

4.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南北地理分界

線標志園,圖乙為標志園內分界線標志物模型。該標志物應位于圖甲中的()

A.①處R.②處

C.③處D.④處

參考答案:

BC

可逐項分析突破。A項:圖甲中三類干濕地區(qū)基本各自獨立,水田、旱地、牧區(qū)之

間以差異為主,沒有內在聯系;B項:任何一個區(qū)域,內部都有相對一致性;C項:

圖甲中三類干濕地區(qū)是并列關系,而非包含關系;D項:三個干濕地區(qū)的界線是一

個過渡帶,而并非是明確的界線。

7.有關印度經濟作物與其主要分布地區(qū)搭配正確的是

A.水稻一一東北部及半島沿海地區(qū)B.棉花一一德干高原西部

C.茶葉一一德干高原I).黃麻一一印度河流

參考答案:

B

8.氣溫直減率是指氣溫的垂直變化與高度的線性關系,下圖是氣溫直減率示意圖,下圖是

秦嶺主峰太白山南北兩坡的某年氣溫直減率比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5.太白山北坡空氣對流最強的是

A.2月B.5月C.8月D.11月

6.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氣溫直減率出現差異的原因是

A.南坡是陽坡,太陽輻射強,所以氣溫隨高度升高降低幅度大

B.南坡比北坡的緯度低,熱量充足,所以氣溫隨高度升高降低幅度大

C.南坡比北坡的植被覆蓋好,能調節(jié)溫差,所以氣溫隨高度升高降溫幅度小

D.南坡比北坡的降水多,水汽凝結釋放熱量,所以氣溫隨高度升高降溫幅度小

參考答案:

5.C6.D

【5題詳解】

氣溫直減率越大,對?流越顯著,故C正確。

【6題詳解】

夏季,氣溫直減率北坡大,南坡小。南坡為夏季風的迎風坡,陰雨天氣多,地面得到的太

輻射少;同時陰雨天氣,水汽凝結,釋放潛熱。故D正確,A、B、C錯誤。

10、關于亞洲經濟發(fā)展狀況的正確敘述是

A波斯灣沿岸出口石油的國家都為發(fā)達國家

B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都是發(fā)達國家

C整個亞洲經濟發(fā)展水平比較平衡,地區(qū)差異不是很大

D大多數是國家為發(fā)展中國家,而且經濟發(fā)展差異也很大

參考答案:

D

10.東北三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耕地占全國16.8%,水資源占全國

4.01%。讀圖(I)和(2),結合相關知識回答23?24題。

220r

W

:

C

D

,=?

)

1990199219941996I99X20002002(年)

(I)1990-2002年東北三省有效泳溉向枳變化圖

(

-

-

U

C

3

W

W

1990199219941996I99K200020024

(2)1990-2002年東北:行灌溉川水H變化圖■

23.有關東北三省農業(yè)灌溉狀況描述正確的是()

①農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長態(tài)勢②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自1996年以來呈快速增長態(tài)

勢③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來呈減少趨勢④有效灌溉面積與灌溉用水量同步

增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4.有關東北三省水土資源利用狀況描述正確的是()

①水土資源豐富②耕地資源集中在東部③水資源呈現東多西少的特點④耕地

資源豐富,水資源相對短缺

A.①②B.②③C.③④1).②④

參考答案:

BC

11.下圖是“世界局部地區(qū)氣候類型分布圖〃,讀圖回答11?12題。

11.下列因素中,與①沿岸氣候類型分布特征的形成無關的是

A.地形

B.洋流

C.東南信風

D.氣壓帶的季節(jié)移動

12.關于圖中①②③三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地是熱帶草原氣候

B.②地多火山和地震,旅游業(yè)發(fā)達

C.③地氣候的雨季在11月至次年4月

D.③地受暖流影響

參考答案:

DB

12.魚鱗坑是在山坡上修筑的半月狀蓄水小坑,呈魚鱗狀品字形排列。卜.面是魚鱗坑景觀

8.建魚鱗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加速沖積扇的形成B.提高植被存活率

C.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D.提高土壤濕度

9.下列地區(qū)中最適合建魚鱗坑的是()

A.西北地區(qū)B.華南地區(qū)C.華東地區(qū)D.東北地區(qū)

參考答案:

8.D9.B

【8題詳解】

據圖可知,魚鱗坑是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錯排列、類似魚鱗狀的半圓型或月牙型土坑,它能

夠攔截地面徑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提高植被存活率,無法提高土壤濕度,故答案為

D項。

【9題詳解】

據上題分析可知,魚鱗坑主要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應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qū)建立,選

項四地中華南地區(qū)水土流失最為嚴重,故B項正確。

13.從地質構造考慮,圖中①②③④處修建公路,相對不容易出現滑坡的是

A.?@B.①③C.②④D.③④

參考答案:

B

從地質構造的角度考慮,受力穩(wěn)定的是①③處,選擇B項。

14.據報道,我國江西省南部山區(qū)出現了大片的“紅色荒漠”,據此判斷回答下列問題。

17.“紅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條件主要是()

A.風蝕作用B.水蝕作用C.沉積作用D.風化作用

18.“紅色荒漠”形成的人為原因是()

A.濫伐森林B.開山取石C.過度放牧D.風化作用

參考答案:

17.B18.A

試題分析:

17.江西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基且集中在夏季,山區(qū)植被的破壞導致水土渣失,流水侵蝕使紅色基巖

裸露形成紅色荒漠,B正確.

18.紅色荒漠形成的人為原因是濫伐森林、破壞植被,A正確。

15.讀中國自然災害區(qū)劃圖,完成20?21題。

20.①處主要的自然災害是()

A.滑坡、泥石流B.寒潮、沙塵暴

C.臺風、暴雨D.洪澇、水土流失

21.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最產重的地區(qū)分別是()

A.②?B.③④

C.②@D.③⑦

參考答案:

BB

16.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回答下列各題。

A.46mB.65mC.54mD.62n

18.圖中陡崖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18mB.42mC.46mD.33n

19.有關P、Q兩地的判斷正確的是()

A.P地為山峰,Q地為盆地

B.P、Q兩地都為盆地

C.兩地的海拔是P250n、Q<60m

D.P地海拔介于40?501n之間,Q地海拔介于60?70nl之間

參考答案:

17.C18.I)19.I)

17.讀圖可知,圖中等高距為10米,在陡崖處有3條等高線重合,其中最高處為50米,

所以陡崖頂部的海拔在50-60米之間,故選C。

18.讀圖可知,圖中等高距為10米,在陡崖處有3條等高線重合,根據陡崖相對高度計算

公式(x-l)d^AH<(x+1)d(d為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差即等高距,X為重疊的等高線條

數),計算可得陡崖相對高度為20-40米,故選D。

19.讀圖可知,圖中P外國為50米等高線,為相鄰等高線中的小值,所以P小于50米,

為盆地,Q外圍為60米,為相鄰等高線中的大值,所以Q應大于60米,為山峰,故選

Do

17.讀圖14,完成第38

38示信息表明,我國的經濟增長()

A.與資源國情相適應

B.消耗的物質資源少,環(huán)境成本低

C.只能依靠物質資源的高消耗

D.要切實轉變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過大的方式

參考答案:

D

18.讀圖6,完成13?15題。

圖例?

山曜、海拔m

河流、湖泊

66:

圖6

13.圖示島嶼的山脈主體走向大致為

A.南北B.東

西

C.東北―西南D.西北一東

14.根據圖示信息可以判斷出

A.甲、乙兩河流汛期均出現在夏季B.平均流速甲河較乙河快

C.含沙量甲河較乙河大D.流量甲河較乙河大

15.甲河流域處于

A.熱帶雨林帶B.亞熱帶常

綠闊葉林帶

C.熱帶草原帶D.亞熱帶常

綠硬葉林帶

參考答案:

13.BI4.D15.A

19.下圖是一組世界區(qū)域地圖。根據所學知識,完成39?40題。

/照博II案1黑加映演1

心/——

39.圖中甲、乙兩地發(fā)展種植業(yè)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

A.土壤、水源B.光熱、降水C.風向、地勢D.地形、河流

40.乙地由于不合理灌規(guī)而引發(fā)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是()

A.水土流失B.沙塵暴C.土地鹽漬化D.洪澇災害

參考答案:

BC

20.讀“中國東部雨帶示意圖”,回答第16T8題。

16.根據雨帶在I、HI地區(qū)的時間,可以推論,在一般年份,雨帶推移至上海地區(qū)的時間

大致是()

A.4-6月B.6-7月C.6-8月D.5-8月

17.如在7月以后,雨帶仍未推移進入I地區(qū),我國東部地區(qū)將可能產生災害的狀況是

()

A.南旱北澇B,南北皆早C.南澇北旱D.南北皆澇

18當I區(qū)進入雨季時,II區(qū)出現的天氣和控制的天氣系統(tǒng)分別是()

A.梅雨江淮準靜止鋒B.寒潮蒙古―西伯利亞高壓

C.梅雨昆明準靜止鋒D.伏旱副熱帶高氣壓帶

參考答案:

16.B17.C18.D

21.蜀道是占代由長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詩仙李白曾作《蜀道難》一詩,具言蜀道之艱

難。通常的“蜀道”,是指由關中通往漢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儻駱道(堂光道)

以及由漢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倉道等。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圖例?城市—山脈5號道

4.蜀道屬于

A.地文景觀B.水域風光C.遺址遺跡D.人文活動

5.蜀道突出體現了旅游資源的

A.美學價值B.科學價值C.歷史文化價值D.空間分布多樣

6.2015年四川省啟動了蜀道申遺工作,蜀道申遺的主要優(yōu)勢是

A.反映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B.展示我國獨特地貌的形成過程

C.發(fā)掘我國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

I).擴大影響發(fā)展特色旅游經濟

參考答案:

4.C5.C6.A

4.蜀道是古代的道路,是指由關中通往漢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儻駱道(堂死

道)以及由漢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倉道等,屬于遺址遺跡。故答案選C項。

5.旅游資源的價值有美學價值、科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經濟價值。歷史文化價值主

要是人文景觀對丁研究歷史上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工程建筑等具有的重要價值,蜀

道作為古代的遺址遺跡,具有歷史文化價值。故答案選C項。

6.“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蜀道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地貌最復雜、道路最艱

險、遺存最豐富的古代陸地交通系統(tǒng)之一,是我國長江文明和黃河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蜀道不僅是中華民族形成、維系和發(fā)展以及不同文化傳播、交流的歷史見證,還代表了山

地險峻環(huán)境下古代人類克服自然阻礙而體現出的智慧杰作,最能反映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

燦爛文化,故答案選A。

點睛:旅游價值的評價:

游資源質量(旅游景區(qū)的等級、稱號);②集群狀況(數量多、密集);

域組合狀況(自然條件多種多樣,自然旅游景觀豐富;歷史文化燦爛,各地有獨特的風土

人情,人文景觀豐富);④與周邊旅游資源組合(不雷同)。

22.下圖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三家境外投資工廠的原料地、加工地和產品市場示意圖。讀

圖回答35-36題。

35.圖中甲、乙、丙三家工廠依次可能是()

A.紡織廠、汽車廠、服裝廠

B.鋼鐵廠、紡織廠、食品廠

C.食品廠、紡織廠、汽車廠

D.服裝廠、紡織廠、鋼鐵廠

36.三家企業(yè)的加工地都在我國境內,其中()

A.甲廠主要是利用我國政策優(yōu)勢

B.乙廠主要受我國龐大市場的吸引

C.丙廠既利用我國的資源優(yōu)勢,又利用我國廣大的市場

D.三家企業(yè)選擇我國加工,其共同區(qū)位因素是我國有豐富的原料

參考答案:

AB

23.在人類面臨的各種資源危機中,淡水危機是其中之一,據預測,到2025年,全世界

2/3的人口將生活在缺水狀態(tài)中。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32.當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B.地下水和冰川

C.河流水和深層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33.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緊張的原因主要有

①環(huán)境污染嚴重,水質下降②全球氣候變暖,蒸發(fā)量大,江河徑流量下降

③人口急劇增長,工農業(yè)及生活用水增長過快④世界上的水資源總量不足

⑤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③?

參考答案:

32.D33.D

試題分析:

32.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部分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但泳川

和深層地下水的利用難度過大.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僅占全球淡水資源的0.3$.

33.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緊張,其中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表現在水

資源總量豐富,但時空分布不均;人為原因主要是過度利用水資源及水資源的污染、浪費

嚴重。從全球而言,水資源總量是不變的,蒸發(fā)和降水保持均衡。

24.下圖中a、b、c、d四點分別表示我國的最西、北、東、南端,據圖回答

圖中四地位于中俄邊境的

A.abB.acC.b

cD.bd

參考答案:

C

25.濕地作為與森林、海洋并稱的全球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

洪防旱、調節(jié)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tài)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和

天然物種庫。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7.湖泊是重要的濕地形式,除了補給河流、調蓄洪水之外還有重要的生態(tài)價值。下列選

項中與表中所示現象發(fā)生無關的是()

總面積/km2面積大于1km2的湖泊數/個

20世紀50年代834002848

20世紀80年代709882305

減少數曷12412543

A.大規(guī)模圍湖造田,使水面H益退縮

B.過度引水灌溉,導致湖泊補給不足

C.水體富營養(yǎng)化,水華大量出現

D.人口增長,用地規(guī)模擴大

18.烏魯木齊市北郊的青格達湖周邊有30平方千米的濕地,被稱為“烏魯木齊的肺”,

這里也是數萬只候鳥的遷徙棲息地。2005年11月,這塊濕地周邊村莊發(fā)生了禽流感。這

說明

A.新疆氣候干旱,濕地不能充分發(fā)揮其生態(tài)作用

B.濕地周圍被大量開墾增加了人、畜與候鳥的接觸

C.為了防控禽流感的發(fā)生人類應該填平濕地,阻止候鳥

D.濕地面積與禽流感發(fā)生的范圍呈正相關

參考答案:

17.C18.B

【17題詳解】

據材料判斷,表格所述情況為湖泊面積減少,湖泊數量減少。A.大規(guī)模圍湖造田是面積

減小的原因之一,故A對,但不符合題意。

B.過度引上游的河水灌溉,導致湖泊補給不足,導致湖面面積減小,故B對,不符合題

思O

C.水體富營養(yǎng)化導致藍藻等現象爆發(fā),引發(fā)生態(tài)問題,但不會導致湖泊數量減少,故C

錯,符合題意。

D.人口增長,用地規(guī)模擴大,可能會圍湖搞建設,占用湖泊用地,故D對,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8題詳解】

A.根據材料,該湖泊被稱為“烏魯木齊的肺”,且候鳥集中,因此可以發(fā)揮其生態(tài)作

用,A不對。

B.這塊濕地周邊村莊發(fā)生了禽流感說明濕地周圍被大量開墾增加了人、畜與候鳥的接

觸,增加了病菌的傳播,B對。

C.人類通過填平濕地來阻止禽流感是不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的,C不對。

D.濕地面積與禽流感發(fā)生的范圍沒有材料證明呈正相關,D不對。

故選Bo

26.下列甲、乙圖為世界某兩個海區(qū)示意圖,讀圖回答23—25題。

23.A、D兩島附近海水鹽度偏低,其原因主要是()

A.都受陸地徑流的影響B(tài).都受海陸性質差異的影響

C.都受寒流的影響D.A島附近受海冰融化的影響,D島附近受

暖流的影響

24.A、E兩島嶼以東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漁場或區(qū)域性漁場,與其形成原因無關的

是()

A.有寒、暖流交匯,魚類的餌料豐富

B.有上升流,將海洋深處的營養(yǎng)物質帶到表層

C.位于淺海大陸架,光照條件好

D.陸地徑流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

25.C、D兩島地表景觀()

A.都被森林覆蓋

B.都為荒漠景觀

C.C島為亞寒帶針葉林,D島為溫帶落葉闊葉林

D.C島被冰川覆蓋,D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ks5u

參考答案:

23.A24.B25.D

二、多選題(共10分)

27.關于地理信息技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GIS技術是傳統(tǒng)地圖的延伸B.遙感的關鍵裝置

是航空器或衛(wèi)星

C.數字地球就是“3S”技術D.GPS可以為用

戶提供精確的三維坐標

參考答案:

AD

28.(雙項選擇題)圖27中的①②兩圖分別示意兩個國家近年的人口構成,這兩國

家最有可能是()

①0

歲及以上

90n

男盧帆于

塌歲及以上1I一工

4%65*〃〃〃〃〃,

I勿勿勿勿勿勿勿勿S

50—7/,/////〃////什/7/.7////////////A

40—?/////.〃?〃〃〃〃/:〃〃〃〃/〃.

30—勿勿勿"勿勿勿修I

20-1,L

7/7////7/Zr'.////77W//,〃/〃/〃〃〃〃,■

0fr,**T三.

4202466420246

圖27”

A.①俄羅斯②印度

B.①巴基斯坦②日本

C.①肯尼亞②法國

D.①英國②巴西

參考答案:

BC

29.(雙選題)甲國地形崎嶇,喀斯特地貌廣布,水資源較為短缺,該國政府計劃修建西

水東調工程。讀甲國位置青,完成下列各題。

25.該國實施西水東調工程的原因有

A.西部地勢較高,調水可自流B.西部冬季降水多,水源充足

C.東部城市較多,需水量大D.東部水稻種植廣,需水量人

26.調水工程帶來的積極影響是

A.帶動調水沿線經濟發(fā)展B.促進東部園藝業(yè)發(fā)展

C.加強東西部港口聯系D.加快東部重工業(yè)發(fā)展

參考答案:

25.BC26.AB

本題主要考查高山流水工程及其帶來的影響。學生.要根據所學的南水北調工程知識分析解

在口0

25.地勢高低不是影響調水的主要原因,A錯;該國為地中海氣候,西部冬季受西風的影

響,降水多,水源充足,有水可調,B對;從圖中看主要大城市集中于東部。東部城市較

多,需水量大,C對;不可能為水稻種植建設這么大工程,D錯。

26.調水工程將西部的水調到東部,緩解水緊張問題,帶動調水沿線經濟發(fā)展,A對;有

了水源,促進東部園藝業(yè)發(fā)展,B對;不是用于航運,不能加強東西部港口聯系,C錯;

該國不是以重工業(yè)發(fā)展為主,D錯。

30.(雙項選擇題)關于開拓海洋生物資源新的捕撈空間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力開發(fā)資源豐富的近海漁業(yè)資源

B.由淺海大陸架向深海盆地發(fā)展

C.由傳統(tǒng)經濟魚類向頭足類等海洋經濟生物拓展

D.由深層向淺層拓展

參考答案:

BC

三、綜合題(共38分)

31.材料一:我國部分省區(qū)老年人口比重圖和人口分布密度統(tǒng)計圖,回答(1)(2)題:

2000年1990年

0

(1)習慣上,當一個地區(qū)老年人口比例達到7%以上時,說明該地區(qū)已進入老齡化

社會。從圖中可看

—四省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試分析這些地區(qū)老齡化產生的原因。

(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90年—2000年期間我國東部與中西部人口分

布的變化趨勢及其原因。

材料二:20世紀世界各大洲或地區(qū)人口與GDP占世界比重的變化表

人口占世界百分比GDP占世界百分比

區(qū)域

1900年2000年1900年2000年

57.460.532.637.4

卜:工洲24.61242.425.5

IK洲8.1133.43

北美55.516.624.6

拉丁美洲4.58.548.1

大洋洲0.40.511.4

(3)由上述表格中信息可知,20世紀人口貧困化越來越嚴重的大洲

是,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該大洲人口貧困化越來越嚴重

的原因。

參考答案:

(1)滬、蘇、津、粵

原因:①計劃生育,使人口的自然增長緩慢,年輕人比重下降:

②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高,醫(yī)療條件好,生活質量改善,平均壽命延長

(2)變彷勢?東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在加劇?

原因是:東部地區(qū)人口自然埠率并不五,但由于人口基數大,4年浮地人口仍然很多:

由于羥濟社會發(fā)展較快,短濟活力強,吸引了大量外*流動人口迸行勞工和好商,造成

東部地區(qū)人口密度噌加??

(3)非洲」

歷史原因:長期的殖民統(tǒng)治,FN絕大部分與二才結構的單一化,工業(yè)、安業(yè)生產落

后]“

社會庾因:舊的社會制度束縛經汗,麥展,社會政治不穩(wěn)定,戰(zhàn)爭衰繁.嚴重影響了經

濟的發(fā)展;人口地長過快阻礙了經濟的發(fā)展?/

自然原因,自然災害領螯,八門對自修公者的防治,力很低.導致農業(yè)生產不穩(wěn)定??

32.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新疆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產區(qū),產量占全國的1/3。國家《紡織工業(yè)調整和東興

規(guī)劃》明確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內地、面向中亞乃至歐洲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加工基地和

區(qū)域性國際商貿中心”。

材料二浙江省是我國紡織服裝產業(yè)大省,長期以來產品除滿足國內需求,還遠銷美國

和歐盟,產業(yè)整體效益水平在全國保持領先地位。近年來由于生產環(huán)境的變化,生產成本

不斷提高,浙江紡織服裝業(yè)開始實施向中西部轉移的策略。

材料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