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中學高二上學期9月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江西省上饒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九月考試語文檢測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材料一:
在紅色文化問題上,有兩種不自信:一種是誤以為文化自信只能建立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實際上排除了紅色文化,也就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同紅色文化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另一種是一談起紅色文化就有些不自信,以為紅色文化是革命時期誕生的文化,現(xiàn)在我們成為執(zhí)政黨了,要告別革命了。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按照這兩種觀點,文化自信根本建立不起來。
中華文化歷經(jīng)千年,始終沒有中斷,而且還獲得了新生。既然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過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繼承弘揚、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獲得了新生,那么我們當今所說的文化自信,自然是貫通古今,而絕非專指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也就是說,要做到文化自信,既要有對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的歷史形態(tài)的自信,也要有對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的當代形態(tài)的自信,更要有對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的未來發(fā)展以及在世界文化體系中的地位、貢獻的自信。唯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才能健康地、持久地支撐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摘編自李捷《紅色文化與文化自信》)
材料二:
遵義師范學院的百年建校歷史成就了學校豐厚的人文積淀,而影響學校至今的是,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是我們學校發(fā)展的力量源泉。"從遵義師范學院校黨委書記王大忠的這句話中,我們能感到一份自豪,這正是因為他們能夠發(fā)揮無數(shù)高校所沒有的人文資源——紅色文化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遵義師范學院一直本著“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育人準則,同時強調“堅持傳承紅色文化"。而這樣的育人標準,似乎也正是繼承了長征精神。遵義本地保留的紅色文化影響的不僅僅是學生個體,甚至還對引領學校發(fā)展有著重大意義。而打好教育這一勝仗,正需要學生個體和學校組織的共同努力?!凹t色”之于教育的影響可見一斑。
(摘編自徐逍君《紅色文化能給傳統(tǒng)教育帶來什么?》)
材料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分別指向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創(chuàng)建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無數(shù)革命先驅披肝瀝膽,就是為了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中國,這一偉大宏遠的人生理想始終是“紅色經(jīng)典"傳唱不衰的價值主調。革命志士之所以懷著執(zhí)著的信念,不懈奮斗,這一美好的社會愿景是“紅色經(jīng)典”全程展開的價值脈絡。出身不同的革命英雄克服重重困難,投身于民族大業(yè),目的就是消除差別,與民同樂。這一樸素的人格與操守是“紅色經(jīng)典"濃墨重彩的價值主體。因此,“紅色經(jīng)典”并非一般的歷史敘事文本,而是民族獨立解放的歷史記憶?!凹t色經(jīng)典"的價值元素也不單純具有文學的審美意義,更具有刻畫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現(xiàn)民族精神圖景的文化意義。
(摘編自惠雁冰、胡俊生《“紅色經(jīng)典”傳承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
材料四: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由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造的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它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其根本點在于紅色。中國人對紅色有著與生俱來的情結。華夏民族的祖先炎帝又稱赤帝,是中國的太陽神、火神;而黃帝的“黃"與“皇”字通假,在甲骨文中,“皇"字上面是光芒四射的太陽,下面是“王”字,因此,黃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陽神、火神的族群。
紅色是中國人民價值追求和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紅色文化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運用。正是因為有了紅色文化的引領,中華民族才逐步從落后挨打的狀態(tài)中掙脫出來,逐步實現(xiàn)了由落后衰敗到繁榮富強的偉大轉折。紅色文化彰顯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是中國人民精神等的綜合體現(xiàn),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科學性。
革命先烈、英模人物是紅色文化的人格化身,是紅色基因的鮮活體現(xiàn),從他們身上我們能夠感受到催人奮進的力量。要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就要廣泛開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紅色文化宣傳,豐富紅色教育內容,不斷為紅色文化教育注入新的時代內涵,讓年輕一代了解革命斗爭的光榮歷史和偉大功績,引導他們理解紅色文化的意義,使他們堅定振興中華的理想信念,繼承革命意志,在新征程上始終保持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狀態(tài)。
一個民族在其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一定會受到敵對勢力的干擾和破壞,要想不被敵對勢力摧垮,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能喪失自己民族的共同信仰。喪失了信仰,就沒有了凝聚力,這是我們在新時代斗爭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因而,我們一定要將紅色文化的種子不斷根植于每個人,使其成為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的重要動力,成為我們偉大事業(yè)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
(摘編自唐宏《用紅色文化培養(yǎng)斗爭精神》等)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色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繼承和發(fā)展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當代獲得新生。
B.遵義師范學院建校歷史悠久,人文底蘊豐厚,其所擁有的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一直對學校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C.對優(yōu)秀文化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能否保持始終如一的自信,取決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是否擁有自信。
D.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中國,是無數(shù)革命先驅孜孜以求的偉大理想,也是“紅色經(jīng)典"一貫的價值追求。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將紅色文化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不僅僅是對紅色文化的不自信,同樣也影響著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
B.遵義師范學院將教書育人與堅持傳承紅色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二者齊頭并進,相輔相成,彰顯了紅色文化獨特的教育價值。
C.作為民族獨立解放的歷史記憶,“紅色經(jīng)典”刻畫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現(xiàn)民族精神圖景的文化意義超越了文學審美意義。
D.四則材料從不同角度闡釋了紅色文化的深遠歷史意義和當代實踐價值,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有著重要指導意義。
3.根據(jù)材料四,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習近平曾說“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所強調的精神同材料四的主旨是一致的。
B.紅色是流動在中華民族血脈里的東西,是想拋棄也拋棄不了的,紅色文化必定能在新時代的偉大斗爭實踐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C.紅色基因鮮活地體現(xiàn)在革命先烈、英模人物身上,只要宣傳他們的英勇故事和革命精神,人們就能艱苦奮斗、力爭上游。
D.因為我國正處于社會發(fā)生質的飛躍的關鍵時期,受到了敵對勢力的干擾和破壞,所以我們才要大力弘揚紅色文化。
4.材料四論述“紅色文化"時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
5.從前三則材料看,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和對待紅色文化?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文本一:
簸箕
張金鳳
“簸,簸,簸簸箕,米過來,糠過去。”一首遙遠的童謠穿越時空而來,久遠的鄉(xiāng)村往事洶涌而至。突然強烈地想念簸箕,想念那些粗衣大襟的鄉(xiāng)村女人。
簸箕是大腹便便并不美觀的農(nóng)具,就像那些被困苦遮掩了光芒的鄉(xiāng)下婦女,粗陋簡單但心性剛烈。簸箕的職責是篩選。與篩和籮不同,篩和籮是從眼睛上篩選,看表面,誰大誰小,尺度恒常,誰也蹬不了渾水,小的就讓你過去,大的留下來,可簸箕不這樣看,一張文憑就能糊弄得了我嗎?冠冕堂皇的外表不是我審視的尺度,我是簸箕,專門挑內核、選品質。于是,簸箕憑空制造了風,將那些混跡在糧食中外表靚麗的虛空的偽君子們吹出了原形、干癟的種子、徒有其表的殼子、假冒的草籽,簸箕將它們一一擒拿出來,吹出自己的視線,將體系龐大的雜草摘除,將內心堅硬惡劣的石塊剔除,最后,只留下最根本、最誠實的糧食。
北方的簸箕是用勻稱的細柳條編成,脫了皮的柳條雪白,一張新的簸箕便雪盈盈的。那些柳條剛剛定格的青春還有些生澀,純潔的夢想還沒有經(jīng)過雨露風霜的打磨,它們意氣風發(fā)地面對糧食和草糠。溫潤的枝條在層層打磨之后,才具有了柔軟的筋骨、闊大的承載胸襟。一扇專事篩選的簸箕,成長是一幀月光里的史書。一根經(jīng)過了多次磨礪的柳條,柔軟如線若絲,左插右穿,見縫插針一般,經(jīng)緯縝密,變格勻稱。經(jīng)烈日刺痛,歷風霜浸潤、火光映烤、時光腌漬的柳條,從芬芳水澤轉身走進村莊,走進一戶戶農(nóng)家,走成一個個腰身闊大的婆娘,去完成一個新賦予的使命。
一扇簸箕用久了就有了這家女人的氣質,它飽經(jīng)了谷物的打磨、草糠的挑釁、石塊和土坷垃的進攻,甚至蒺藜種子的匕首,光鮮逐漸褪去,硬度變成韌性。一扇在農(nóng)家駐守過的簸箕,連把手上都是被勞作的手撫摸得光滑可人的光芒。
土里尋食的母親,硬要兒女學習簸簸箕?,F(xiàn)在都什么世道了,還要這些老規(guī)矩!世道不管怎么變,理是不變的,簸簸箕的時候,心要沉下來,只有沉到底,你才能像一顆豐滿瑩潤的糧食或者種子,永遠不被生活的風扇到邊緣。生活的路有千萬條,你選擇走哪一條呢?每一條都有不同的風景和坎坷,你選好了就一條道走到黑,可別這山望著那山高,把人生荒廢了。
端正一顆心,該去的都會去,該留的一定會留下來.簸箕是送種子出征的地方,也是驗收種子的后代回歸的地方,生活就是這樣周而復始地輪回,日子就是在龐雜里選擇豐盈、丟棄荒蕪。
打滿補丁的簸箕最后掛在墻上,閑下來的簸箕感覺到筋骨都松散了,補丁再硬也掏不住時光的散沙,老了就是老了。那個端了它一輩子的女人也被手術刀縫縫補補打滿了補丁,她說,一只滿身是裂紋的破陶罐,說不定哪一天就嘩啦碎了。當有一天,那個簸箕思念了好久的女人終于回來,和它一樣掛在墻上,簸箕默默合上了眼睛,一朵淚花包在一片脫落的碎屑里落在地上。
(節(jié)選自《空碗朝天》)
文本二:
寫作時我盡量做到低姿態(tài)高視角寫作。每一篇文章我都是伏在大地上觀察、體驗、思考,我常常自我定位:我是大地虔誠的朝拜者,在它面前,我只有俯身甚至跪拜的姿勢。只有把自己放在大地上,與它零距離,才能感受到它真實的脈動。寫作的時候卻是采用高視角的寫作角度.我可以仰望一株莊稼,一朵微不足道的野花,一只瓢蟲的低空飛翔。但是,我的視野不是只有這么短的距離,而是,把距離最大限度地拉開,像從云端里看它一樣去審視,去把要描述的事物放在最客觀的宏觀坐標上。
我固執(zhí)地去寫已經(jīng)拉上帷幔的農(nóng)耕時代的故鄉(xiāng),是因為我不想讓我們的后人,在看不到具體的那個時代的風物的時候,連文字庫里也沒有它們具體的影子。我常常有種使命感,認為,我這一代人不去記錄,就沒有人能真實呈現(xiàn)它們了。我就像一位史官,枯坐在書房里,一點點梳理,寫下鍋灶木紀,碗本紀,窗世家,門世家,鐮刀列傳,瓦列傳,犁鏵列傳……
……
我的寫作對象沒有新異的物象,都是司空見慣的也是被別人多次寫過的題材。我所說的“獨特性"就是力求在這些舊題材上寫出新意,形成自己獨特的文風,即把尋常事物開挖出新的高度、廣度和亮度。具體是,在寫作上,我著重開挖這些平凡事物的內涵,不流于生活表面,將它們寫出自己的特色。用一位文學前輩的話說,寫某物就要把它寫窮、寫盡、寫死,寫得一般人再也沒辦法寫。還有就是距離的彈性,我筆下的鄉(xiāng)土風物看起來都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但它們卻與當下的生活一脈承接,距離上看起來既遠在童年,又近在眼前。它們不是單純的懷舊,而是具有當下的深度思考。
(節(jié)選自于國鵬《張金鳳:鄉(xiāng)土文學是民族的根文學》)
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敘童謠,引出寫作對象“簸箕”,借此表達了對鄉(xiāng)村的思念,奠定全篇情感基調。
B.作者將“簸箕"和“篩、籮”作對比,表達了對“簸箕"的偏愛,對“篩、籮”的不滿。
C.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形象地描繪出“簸箕"牢記自身職責,嚴格把好篩選關的這一功能。
D.文章構思巧妙,從敘寫“簸箕”一生的經(jīng)歷中,發(fā)掘生活哲理,以小見大,有啟示意義。
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寫作時我盡量做到低姿態(tài)”,是說作者在描寫對象面前,采取俯身甚至跪拜的姿勢。文本一中說簸箕“大腹便便并不美觀”,就體現(xiàn)了這種寫作態(tài)度。
B.“像從云端里看它一樣去審視”,體現(xiàn)的是作者寫作時的“高視角”,如對將要消失的“簸箕”,作者既歷史又從現(xiàn)實的角度去思考了這一事物。
C.文本一第5段畫橫線的部分敘寫母親要求兒女學習簸簸箕一事,不僅是懷舊,還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寫作使命感和對當下人們行為的深度思考。
D.作為普通的鄉(xiāng)土農(nóng)具,“簸箕”卻被作者寫出了特色,體現(xiàn)了作者“把尋常事物開挖出新的高度、廣度和亮度"的寫作實踐。
8.文本一是怎樣圍繞“簸箕”來組織全文的,請對此作簡要分析。
9.文本二指出,作者力求在寫作時“形成自己獨特的文風”,請從語言角度談談文本一是如何實現(xiàn)這一主張的。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材料一:
豫讓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說,去而就知伯,知伯寵之。及三晉分知氏,趙襄子最怨知伯,而將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矣?!蹦似嵘頌閰枺瑴珥毴ッ?,自刑以變其容,又吞炭為啞,變其音。居頃之襄子當出豫讓伏所當過橋下襄子至橋而馬驚。襄子曰:“此必豫讓也。"使人問之,果豫讓。于是趙襄子面數(shù)豫讓曰:“子不嘗事范、中行氏乎?知伯滅范、中行氏,而子不為報仇,反委質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獨何為報仇之深也?”豫讓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眾人遇臣,臣故眾人報之;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襄子乃喟然嘆泣,使兵環(huán)之。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義,忠臣不愛死以成名。今日之事,臣故伏誅,然愿請君之衣而擊之,雖死不恨?!庇谑窍遄恿x之,乃使使者持衣與豫讓。豫讓拔劍三躍,呼天擊之曰:“而可以報知伯矣!"遂伏劍而死。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趙策一》)
材料二:
豫讓既自謂智伯待以國士矣,國士,濟國之士也。當伯請地無厭之日,縱欲荒暴之時,為讓者正宜陳力就列,諄諄然而告之曰:“諸侯大夫各安分地,無相侵奪,古之制也。今無故而取地于人,人不與,而吾之忿心必生;與之,則吾之驕心以起。忿必爭,爭必敗;驕必傲,傲必亡。”諄切懇至,諫不從,再諫之,再諫不從,三諫之。三諫不從,移其伏劍之死,死于是日。伯雖頑冥不靈,感其至誠,庶幾復悟。和韓、魏,釋趙圍,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則讓雖死猶生也,豈不勝于斬衣而死乎?
讓于此時,曾無一語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觀,坐待成敗,國士之報,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氣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節(jié)選自方孝孺《豫讓論》)
【注】①知伯,即智瑤,也稱“智伯”,春秋末期晉國大夫知(智)氏家族的家主。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居頃A之B襄子C當出D豫讓伏E所當過F橋下G襄子至H橋而馬驚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漆,涂漆,“素善留侯張良”的“善"意為“與……交好”,兩者活用類型不相同。
B.眾人,指一般人,與《師說》“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的“眾人”詞義相同。
C.愛,愛惜、吝惜,與《齊桓晉文之事》“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的“愛”詞義不相同。
D.厭,也作“饜”,意為滿足,與《六國論》“暴秦之欲無厭”的“厭"詞義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趙襄子因為最怨恨知伯,把知伯的頭拿來當作盛酒器皿。豫讓認為知伯把自己當國士對待,所以不顧一切要為知伯報仇。
B.豫讓為了刺殺趙襄子,不惜傷害自己的身體,刺殺未能成功,他請求擊刺趙襄子的衣服,然后被殺,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C.豫讓認為刺殺趙襄子替知伯報仇是國士報答君主的方法,但方孝儒認為豫讓沒能盡到國士應盡的職責,自甘淪為刺客。
D.方孝孺認為如果豫讓在知伯肆意妄為時直言勸諫,甚至以死勸諫,使知伯醒悟,避免滅亡的命運,則豫讓雖死猶生。
13.把材料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豫讓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說,去而就知伯,知伯寵之。
(2)伯雖頑冥不靈,感其至誠,庶幾復悟。
14.方孝孺為什么認為豫讓不配稱“國士”?請結合材料二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詠桂
【唐】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詠桂花
【宋】呂聲之
獨占三秋壓眾芳,何詠橘綠與橙黃。自從分下月中種,果若飄來天際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叢偏帶晚煙蒼。高枝已折郄生手,萬斛奇芬貯錦囊。
【注】郄生,指《晉書·鄰選傳》中鄰選舉賢良對策第一。
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白的這首詠桂詩,全文只有一個“桂"字,寓意卻極其深刻,主要用襯托的手法抒發(fā)了詩人的思想感情。
B.李詩寫桂樹雖然生長在無人問津之地,卻綠葉繁茂,根柢芬芳,清陰怡人,勸告后人在自家院子多種一些。
C.呂詩首聯(lián)“獨”字突出了桂花一家獨秀,別無對手;“三秋"表明時間之長;“壓”字顯得桂花超群絕倫。
D.呂詩尾聯(lián)說桂花高枝已為郄生所折,是借郄生折枝代指英才折桂,以喻天上仙物與人間英才相配,堪稱雙美。
16.這兩首詩借桂花分別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共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人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要承擔起實現(xiàn)強國夢的重大責任,曾子在《〈論語〉十二章》中也說過類似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寬容一點,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這句話讓我們聯(lián)想起孔子在闡釋“恕"這種儒家思想時所說的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3)《大學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兩句,強調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為為人處世的根本。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信仰是什么?它是一個人生發(fā)出來的靈魂深處的追求,人畢生奮斗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它是人的骨頭,平時顯得出來,關鍵時候立得起來。人群中,有信仰的人是看得出來的,它讓人發(fā)光,哪怕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有信仰的人能于浮躁中保持一股靜氣,能在渾濁中保持一股清氣,能在困境中保持一股向上的正氣,他不會因一時得失而怨天尤人,有什么條件就用好什么條件,為了心中的理想圖景去奮斗;他不會輕易和光同塵,哪怕小環(huán)境壞到了“逆淘汰”的境地,也能心如止水,堅守著自己的陣地。然后,他們漸漸從人群中走了出來,站到了時代的前列,站成了焦裕祿,站成了孔繁森,站成了廖俊波……這些時代的楷模,他們的事跡(),保持著青春的姿態(tài),追本溯源就是信仰的力量使然。
18.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之所以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之所以感人至深,之所以長久駐在人心。
B.之所以長久駐在人心里,之所以感人至深,之所以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C.之所以感人至深,之所以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之所以長久駐在人心里。
D.之所以感人至深,之所以長久駐在人心里,之所以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19.下列各項中所用修辭手法,與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所用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B.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C.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D.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瀕危、特有、具有經(jīng)濟價值,是種子優(yōu)先采集的標準。種質資源庫相當于“種子銀行”,給野外植物做好備份。
喜馬拉雅紅豆杉、竹生羊奶子……因為野外種群數(shù)量很少,種子采集員會專門抓住種子成熟期進行“搶救式”采集;西藏八角蓮、貢山綠絨蒿……,因為植物屬于狹域分布物種,只分布在極少數(shù)山頭或者河谷等特定地區(qū),是我國甚至某地的特有植物。一旦出現(xiàn)自然災害,①。因此,即便它們的種群在某些區(qū)域數(shù)量龐大,也會被優(yōu)先收集入庫。還有一類植物的種子,因為具有潛在的經(jīng)濟價值,可以“插隊"入庫。比如野大豆、滄江海棠、尼泊爾榿木等各種水果、糧食作物的野生近緣種,觀賞或藥用、材用、綠化用植物的種子,種子采集員在野外時也會優(yōu)先采集。當然,②____,不少高校、科研院所、保護區(qū)研究人員在完成相關資源調查和科研任務后,也會將采集的一些其他種子交到種質資源庫保存。
21.文中畫框句子用了省略號,請分析其表現(xiàn)力。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論語·衛(wèi)靈公》
②大道之行,不貴于人?!献印兜赖陆?jīng)·第七十九章》
③不要因為你自己沒有胃口而去責備你的食物?!ㄓ《龋┨└隊枴讹w鳥集》
④世界潛能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提出解除痛苦的三個方案:第一,不要抱怨他人——就算自己當年很悲慘,但是你抱怨于事無補;第二,不要抱怨自己。抱怨是與過去有關系的,但是一點也沒有用;第三,改變自己對生活的設想,才可以真正解除病苦。
上述經(jīng)典名言,雖然產(chǎn)生于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但都閃者智的光芒,給我們以人生的啟迪。請你綜合以上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語文參考答案
1.C2.C3.A
4.①材料四第一段中為論述“中國人對紅色有著與生俱來的情結”,列舉了華夏民族的祖先與紅色的關聯(lián),運用了舉例論證;
②材料四最后一段運用了對比論證,論述了要讓紅色文化成為我們偉大事業(yè)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的觀點。
5.①正確認識紅色文化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建立對紅色文化應有的自信;
②大力挖掘、充分發(fā)揮、努力實現(xiàn)紅色文化獨特的育人價值;
③將“紅色經(jīng)典"的價值追求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融合起來,彰顯“紅色經(jīng)典”傳承民族文化核心價值的當代意義。
6.B7.A
8.①以時間為序,先寫了簸箕的外形和作用,然后敘寫簸箕的編織(成長)過程,最后寫簸箕使命完成,掛在了墻上。②構思巧妙,將簸箕和鄉(xiāng)下的女人合二為一,賦予簸箕以樸實的品格。③以簸箕為載體,表現(xiàn)了“我"對生活的感悟。
9.①語言風格典雅雋永(含蓄蘊藉)。如“簸箕默默合上了眼睛,一朵淚花包在一片脫落的碎屑里落在地上”,蘊含著對簸箕這一尋常事物的深情。②句式整散結合,如大量的排比、對仗句式,又間以散句,既準確地表達意蘊,又富有節(jié)奏,鏗鏘有力。③善用修辭,生動形象。借助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賦予尋常的事物以鮮活的情感。如擬人句“它們意氣風發(fā)地面對糧食和草糠”,生動地表現(xiàn)了簸箕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④運用疊詞、動詞、形容詞等,對簸箕摹形繪聲,使文章富有畫面感和感染力。如“雪盈盈”“縫縫補補"等,生動地描繪出簸箕的形態(tài);“簸箕將它們一一擒拿出來,吹出自己的視線”中動詞“擒拿"的使用,表現(xiàn)了簸箕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等。
10.BDG11.C12.B
13.(1)豫讓最初侍奉范氏、中行氏而不受喜歡,他就離開而投奔了知伯,知伯很賞識他。(2)知伯雖然頑固愚昧,但被他的至誠感動,也許會再醒悟過來。
14.①方孝孺認為“國士”是能夠挽救國家危亡的人,應該在主人犯錯之時及時勸諫。②豫讓在知伯貪婪暴虐之時并沒有及時勸諫,導致知氏滅亡。③豫讓只是在知伯死后逞血氣之勇。
15.B
16.①李詩通過秋桂與桃李(趨勢媚俗)的對比,贊頌了秋桂清雅高潔的品性,借以諷刺世人附庸權貴、賢愚不分、好壞不辨,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②呂詩將桂花的形態(tài)和氣味都進行了描繪,運用襯托、典故等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桂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18.C19.D
20.它是一個人靈魂深處生發(fā)出來的追求,是人畢生奮斗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
21.①省略號表示列舉未完,表明狹域分布植物種類繁多;
②使敘述簡化,引起讀者思索。
22.①就有徹底消失的風險
②除了優(yōu)先采集的種子
23.例文:
莫責他人,勿怨自己,改變設想
老子言:“大道之行,不責于人。"泰戈爾說:“不要因為你自己沒有胃口而去責備你的食物?!卑矕|尼羅賓則提出解除痛苦的三個方案,其中包括不要抱怨他人和自己。這些來自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名言,都在告誡我們:莫責他人,勿怨自己,改變設想。
莫責他人,是一種寬容與理解。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產(chǎn)生矛盾和沖突。當問題出現(xiàn)時,若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三分能力七分責任心得體會模版(2篇)
- 二零二五版煤炭物流運輸新能源車輛采購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養(yǎng)殖場承包運營管理協(xié)議3篇
- 龍湖地產(chǎn)龍湖一期土石方工程二零二五年度質量保證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對公司養(yǎng)老產(chǎn)業(yè)借款合同(養(yǎng)老產(chǎn)業(yè)發(fā)展支持版)2篇
- 2024藥店藥品追溯系統(tǒng)建設及運營服務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內墻涂料施工與綠色建筑認證合同
- 2025年退休人員創(chuàng)業(yè)扶持勞動合同規(guī)范
- 二零二五年度內蒙古自治區(qū)肉牛良種引進與推廣合同
- 中小微企業(yè)2024合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合同稿版B版
- 物業(yè)民法典知識培訓課件
- 2023年初中畢業(yè)生信息技術中考知識點詳解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數(shù)學人教版上冊寒假作業(yè)(綜合復習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萬方數(shù)據(jù)資源介紹》課件
- 醫(yī)生定期考核簡易程序述職報告范文(10篇)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學概論
-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點解讀
- 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課件
- 交通運輸類專業(yè)生涯發(fā)展展示
- 2024年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神經(jīng)重癥氣管切開患者氣道功能康復與管理專家共識(2024)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