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E/02/wKhkGWdQkqOAHxc3AAE_xKrzw_w823.jpg)
![再別康橋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E/02/wKhkGWdQkqOAHxc3AAE_xKrzw_w8232.jpg)
![再別康橋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E/02/wKhkGWdQkqOAHxc3AAE_xKrzw_w8233.jpg)
![再別康橋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E/02/wKhkGWdQkqOAHxc3AAE_xKrzw_w8234.jpg)
![再別康橋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E/02/wKhkGWdQkqOAHxc3AAE_xKrzw_w82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再別康橋教案再別康橋教案「篇一」【學習目標】1、通過誦讀,了解詩中的意象2、感受詩歌的獨特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3、通過咀嚼、吟誦,學會鑒賞現代詩歌的“意象美”。【學習方法】以誦讀為主,反復朗誦鑒賞詩之美?!緦W過程】一、導入迄今為止,我們已經學過了不止一篇送別詩作。古人云:黯然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豪邁,也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更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傷感,這些都是古人對于離別的理解,那么現代人是如何看待離別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領略一下現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板書:再別康橋)二、自主學習1、了解作者及背景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筆名云中鶴。曾經在美國、英國留過學,回國后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與胡適等人成立了新月社,為新詩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話說,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文學期間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這首《再別康橋》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來到康橋后的歸國途中寫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詩人在他35歲時乘飛機從南京去北平,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死于泰山腳下。2、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語速、節(jié)奏、情感。3、朗讀比賽,注意感情與節(jié)奏。4、分析鑒賞——感受意象美(1)自古寫離別詩之作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大家比較熟悉的還記得有哪些詩詞?明確:駱賓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蓖醪摹端投派俑问裰荨罚骸芭c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蓖醪g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2)如果我們把這些詩歌和徐志摩的這首詩一下,在送別的對象上有什么不一樣呢?明確: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別對象由人間向自然景物轉移,跳出了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著詩人的感情,這種有著詩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詩歌的意象。詩人如何選擇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正是我們要重點賞析的部分。(3)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別是哪些?明確: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4)討論這些意象的選擇有什么作用?A、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fā)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第1節(jié),連用三個“輕輕的”,實寫只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同時透露了難分難舍的離情,并且以輕微跳躍的節(jié)奏,襯托了緩步飄然而去的形象,給全詩定下抒情的基調。第2節(jié),寫岸邊柳樹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第3節(jié),寫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詩人對康橋永久的戀情。第4節(jié),寫榆樹下的青潭。詩人融情人景,將留戀全都融入康橋的風光中。第5節(jié),詩人感情達到了高潮。他幻想著撐一桿長篙,泛舟到青草更青處尋他“彩虹似的夢”,“向星輝斑斕里”放聲高歌。第6節(jié),詩人由幻想回到現實。悄悄吹奏別離的簽蕭,在沉默中體味別離的惆悵。詩境依舊復歸和沉浸于寂然。第7節(jié),跟開頭呼應?!霸撇省北緛硎遣荒軒ё叩?,然而詩人卻說“不帶走一片云彩”。這種夸張手法,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這里,節(jié)奏相同,但以詞句的變換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至此,詩人把對康橋的“濃得化不開”的感情,于“沉默”、“輕輕”、“悄悄”中表現了出來。詩人告別康橋時,避開送行的人,周圍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等平常物象,而選取云彩等自然景物,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造出一種清新感。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陽中的新娘,這樣就把無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動,溫潤可人。柳樹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麗的新娘。這波光里的艷影,在水中蕩漾,也在詩人的心頭蕩漾。景中見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選擇也如此。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搖,仿佛在向詩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歸來,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斕里放歌”。詩人的快樂通過恰當的意象選擇達到了頂點。這正是本詩意象選擇的獨具特色之處。(5)《再別康橋》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繪畫美,音樂美,建筑美。1、形式:四行一節(jié)錯落排列字數相近回環(huán)呼應——建筑美明確:首句連用三個輕輕的,使我們仿佛感受到詩人踮著足尖,象一股清風一樣來了,又悄無聲息地蕩去;而那至深的情絲,竟在招手之間,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節(jié)以三個悄悄的與首闕回環(huán)對應。瀟灑地來,又瀟灑地走。揮一揮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須贅言。既然在康橋涅槃過一次,又何必帶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環(huán)呼應、結構嚴謹,給人以整體之美。2、語言:節(jié)奏感旋律美彈跳性——音樂美明確:這首詩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節(jié),每一節(jié)詩行的排列兩兩錯落有致,每句的字數基本上是6.7字(間有八字句),于參差變化中見整齊;每節(jié)押韻,逐節(jié)換韻,追求音節(jié)的波動和旋律感。此外,“輕輕”“悄悄”等疊字的反復運用,增強了詩歌輕盈的節(jié)奏。詩的第一旋律上帶著細微的彈跳性,仿佛是詩人用腳尖著地走路的聲音;詩的第2節(jié)在音樂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滿弓奏出的歡樂的曲子;詩的尾節(jié)與首節(jié)句式相似,遙相呼應,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如詩歌的第一節(jié),便三次用了“輕輕的”,這個形容詞,顯得節(jié)奏輕快、旋律柔和,帶著細微的彈跳性,仿佛是詩人用腳尖著地走路的聲音;詩的第2節(jié)在音樂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滿弓奏出的歡樂的曲子;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yōu)美的節(jié)奏象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jié)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面,郊寒島瘦的詩人氣度??梢哉f,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3、意境:金柳新娘招搖彩虹似的夢——繪畫美明確:八節(jié)詩,幾乎每一節(jié)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給人視覺上美的享受。畫面表現之一是,詩人使用了色彩較為絢麗的詞語,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鮮明生動的意境,披著夕照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樹蔭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兩個暗喻用得頗為精到:第一個將河畔的金柳大膽地想象為夕陽中的新娘,使無生命的景語,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溫潤可人;第二個是將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變了彩虹似的夢正是在意亂情迷之間,詩人如莊周夢蝶,物我兩忘,直覺得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條招搖的水草。這種主客觀合一的佳構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錘百煉之功;第5、6節(jié),詩人翻出了一層新的意境。借用夢/尋夢,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四個疊句,將全詩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處,星輝斑斕里跌足放歌的狂態(tài)終未成就,此時的沉默而無言,又勝過多少情語啊。詩人仿佛在悉心呵護一個情人的睡夢,生怕這個夢境有絲毫的殘損,輕柔的嘆息般的旋律與依依別情離緒完美地統(tǒng)一在一起。畫面美表現之二是,詩人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面變成了動態(tài)的畫面,給人以立體感?!菊故窘涣鳌?、朗讀2、選擇預習導學中的內容【反饋檢測】一、填空1、《再別康橋》中的“康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2、《再別康橋》的中心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_3、《再別康橋》整首詩的感情基調是_______________二、閱讀《再別康橋》,回答下列問題。1、詩的開頭三個“輕輕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作者時而放歌,時而沉默,你覺得這樣寫矛盾嗎?說說你的理由。3、本詩在結構上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作用是什么?4、古人云:“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睆脑娊浀摹拔粑彝樱瑮盍酪馈钡搅赖摹岸嗲樽怨艂x別”時至今日李叔同“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抒離別之情的詩作可謂數不勝數,大家比較熟悉的還有哪些呢?明確: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色輕輕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柳宗元《別舍弟宗一》)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再別康橋教案「篇二」《再別康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學設計)中國中學
劉藝林課文導讀:在康橋的時光是徐志摩短暫一生中最愉快的時光,康橋是他靈魂的開啟地和棲息地。他曾經這樣寫到:“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蜜甜的機會了。我不敢說康橋給了我多少學問或是教會了我什么。我不敢說受了康橋的洗禮,一個人就會變氣息,脫凡胎。我敢說的只是--就我個人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有了這樣的了解,我們就能領悟作者在離別康橋時的那份戀戀不舍,那份依依別情,我們才能讀懂這樣一首從心底里流淌出來的精美詩作。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層面:體會全詩巧妙的構思,初步掌握通過意象分析鑒賞新詩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層面:朗讀、設問、啟發(fā)、講解相結合。3.情感與價值觀層面:領會詩人的惜別深情。教學重點:全詩意象的把握和體味。教學難點:詩人對康橋的深沉情感及新詩鑒賞方法。教學設想:一.回顧離別詩作,引出《再別康橋》二.介紹徐志摩個人資料,他與康橋的淵源。作者徐志摩,筆名云中鶴。曾經在美國、英國留過學,回國后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與胡適等人成立了新月社,為新詩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話說,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文學期間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他曾經這樣寫到:“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蜜甜的機會了。我不敢說康橋給了我多少學問或是教會了我什么。我不敢說受了康橋的洗禮,一個人就會變氣息,脫凡胎。我敢說的只是--就我個人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边@首《再別康橋》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來到康橋后的歸國途中寫下的切身感受。
三.朗讀。
學生自由朗讀,
指名朗讀
,
欣賞配樂詩朗誦
,
體會、找差距
四、分析鑒賞--引導學生感受意象美
1、[問]:讀了許多遍課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詩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外,對于作者所描寫的康橋有什么印象?
--(美麗),可以說是風光如畫。蘇軾在評價王維的詩時說:“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比缃裎覀兤肺吨熘灸Φ倪@首《再別康橋》是不是可以稱得上“詩中有畫”。(板書:風光如畫)
2、找尋意象:這康橋以及它周邊的秀麗都是通過描寫景物感受的。
[問]:詩中的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云彩,金柳,艷影,青荇,潭水,長篙,星輝)
沒有告別送行的人,以及車水馬龍,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輝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種清新感。
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們都已超越了它們的自然屬性,浸透了作者對康河的永久戀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意的意象。
3、總結意象: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們本身的自然屬性。這種“經詩人運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稱之為意象。
引導學生感受全詩意象之美:全詩通過意象構筑了夢幻般的氛圍,如一首小夜曲,讓人如癡如醉,表達了詩人在離別康橋時的那份戀戀不舍,那份依依別情,詩人對康橋由衷的喜愛。邊仁杰再別康橋教案「篇三」教學目的:1、通過誦讀,了解詩中的意象2、感受詩歌的獨特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3、通過咀嚼、吟誦,學會鑒賞現代詩歌的“意象美”。教學重點:從誦讀加深理解,通過理解提高誦讀能力。教學難點:從詩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詩的藝術美。教學方法:以誦讀為主,教師從旁點撥指導,學生反復朗誦鑒賞詩之美。教學手段:配樂詩朗誦,營造詩意氛圍,師生共同進入意境。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迄今為止,我們已經學過了不止一篇送別詩作。古人云:黯然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豪邁,也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更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傷感,這些都是古人對于離別的理解,那么現代人是如何看待離別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領略一下現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板書:再別康橋)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1、閱讀注釋①回答問題:由康橋你想到了什么?[解釋]:康橋=劍橋,想到了英國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以及美國的哈佛大學等世界名校。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筆名云中鶴。曾經在美國、英國留過學,回國后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與胡適等人成立了新月社,為新詩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話說,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文學期間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這首《再別康橋》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來到康橋后的歸國途中寫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詩人在他35歲時乘飛機從南京去北平,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死于泰山腳下。三、指導朗讀1、學生自由朗讀(2分鐘)2、指名朗讀3、欣賞配樂詩朗誦4、體會、找差距①感情:可以感受到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感情,那么這種感情是濃還是淡呢?(濃)(板書:依依惜別的深情)②全詩的高潮在第幾節(jié)?(第五節(jié))因此全詩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③句式:四行一節(jié)(整齊)④節(jié)奏:每節(jié)押韻、節(jié)節(jié)換韻⑤語氣:舒緩、輕柔、低沉(悄悄、輕輕、沉默)5、學生默讀、體會感情(2分鐘)6、指名朗讀,注意感情與節(jié)奏四、分析鑒賞——引導學生感受意象美1、[問]:讀了許多遍課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詩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外,對于作者所描寫的康橋有什么印象?——(美麗),可以說是風光如畫。蘇軾在評價王維的詩時說:“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比缃裎覀兤肺吨熘灸Φ倪@首《再別康橋》是不是可以稱得上“詩中有畫”。(板書:風光如畫)2、找尋意象:這康橋以及它周邊的秀麗都是通過描寫景物感受的。[問]:詩中的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云彩,金柳,艷影,青荇,潭水,長篙,星輝)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們都已超越了它們的自然屬性,浸透了作者對康河的永久戀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意的意象。3、總結意象: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們本身的自然屬性。這種“經詩人運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稱之為意象。五、比較閱讀與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較本詩的藝術特色。特點:構思別出心裁,不落俗套。①一般別離的詩,告別的是人,而此詩不是,告別的是康橋,作別的是西天的云彩。②一般別離的詩,告別時會有千言萬語的囑托與叮嚀,或牽手頓足,或肝腸寸斷;而此詩卻從“輕輕、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個只著色不摹聲的寂靜環(huán)境,可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郦毦咛厣囊庀筮x取。沒有告別送行的人,以及車水馬龍,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輝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種清新感。六、學生討論作鑒賞小結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康橋如畫的美景,景中又蘊涵了詩人濃濃的深情,情于與景的交融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意象的選取也值得我們學習。鑒賞這樣的詩歌精品,朗讀與理解互相促進,我們便仿佛步入藝術殿堂與作者做心與心的交流這難道不是一種美的享受嗎?再別康橋教案「篇四」《再別康橋》由實到虛,借潭寫夢,融情于夢,借夢發(fā)感,以實襯虛,虛實相映,詩意地表達了詩人的浪漫情懷。下面一起來欣賞一則名師教案吧。【教學目的】1、體會詩中健康美好的感情。2、鑒賞其意象所營造的空靈的意境和清新飄逸的風格?!窘虒W重點】鑒賞其意境美、抒情美、音韻美。【教學時數】2課時?!窘虒W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的〗了解徐志摩的創(chuàng)作與對康橋的感情。〖教學內容與步驟〗一、背誦課文,導入新課,板書課題作者并析題二、了解徐志摩的創(chuàng)作與對康橋的感情1、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料,先自行了解作者。2、學生回答“我所知道的徐志摩及其創(chuàng)作”。3、補充知識:梁啟超說:“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國新詩壇的基礎”。胡適說:“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里面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夢想這三個理想的條件能夠合在一個人生里,這是他的單純信仰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的實現的歷史”。短短的36年的人生中,徐志摩創(chuàng)作出版的作品有:詩集4部《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4部《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小說集1部《輪盤》,劇本1部,譯作5種,以及信札、日記4種。已編為《徐志摩文集》出版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并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蔡元培挽聯(lián)曰: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乘船可死,驅車可死,斗室生臥也可死,死于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康橋生活:徐志摩生活中的“康橋”實際上是在英國東南部的劍橋。1920年6月,24歲的徐志摩,通過論文《論中國的婦女地位》的答辯,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后,赴英國,入倫敦劍橋大學研究院為研究生,跟賴斯基教授學政治,擬攻博士學位。1921年,認識了狄更生,并入劍橋大學王家學院當特別生。1922年10月從英國返回中國??禈蛑溃汗棚L古色,橋影藻密。嫵媚河身的兩岸。穆靜騰輝的晚景,富麗的溫柔;和緩的鐘聲春陽晚照,潑翻一海純金。千百家屋頂煙突,白水青田,黃昏,“遠樹凝寂,象墨潑的山形,襯出輕柔螟色,密稠稠,七分鵝黃,三分桔綠。村里姑娘腮紅頸白;屏繡康河垂柳婆娑。此地人天妙合,雖微如寸芥殘垣,亦不乏純美精神,流貫其間??禈蚯榻Y:“康橋”在徐志摩,只有三十六分之二的時光,而這兩年,卻是那么魂牽夢縈的兩年?!熬臀覀€人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由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翱禈虻撵`性全在一條河上;康河,我敢說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有一個老村子叫格蘭騫斯德,有一個果子園,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樹蔭下吃茶,花果會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會到你桌上來啄食,那真是別有一番天地”。──(選自《我所知道的康橋》)“你是我難得的知己,”?!叭暧罏槲揖褚缿僦l(xiāng)!”?!澳阖M非是我生命的泉源?你惠我珍品,數不勝數;”?!按巳ド黼m萬里,夢魂必常繞汝左右,”?!叭蔚刂泻<诧L東指,我亦必紆道西回,瞻望顏色;”?!皻w家后我母若問海外交好,我必首數康橋,”?!百嚹愫蛺倢庫o的環(huán)境,和圣潔歡樂的光陰,我心我智,方始經爬梳洗滌,靈苗隨春草怒生,沐日月光輝,聽自然音樂,哺啜古今不朽”?!拔掖巳ルm歸鄉(xiāng)土,而臨行怫怫,轉若離家赴遠;”。別時之情景:“心頭盛滿了別離的情緒”?!坝晟嗲?,小鳥無歡,悵別情深,涕淚交零,”。別后愿望:“來春花香時節(jié),當復西航,重來此地,再撿起詩針詩線,繡我理想生命的鮮花”。三、觀賞動畫課件,反復誦讀課文,初步體會情感四、布置作業(yè):熟讀并背誦課文〖板書設計〗《再別康橋》徐志摩:(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奠定了中國新詩壇的基礎。詩風: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并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康橋之美:人天妙合,雖微如寸芥殘垣,亦不乏純美精神,流貫其間。康橋情結:你是我難得的知己,汝永為我精神依戀之鄉(xiāng)!你豈非是我生命的泉源?第二課時〖教學目的〗鑒賞課文的思想感情和藝術表達之美。〖教學內容和步驟〗一、誦讀課文二、研討1、作者再來康橋,來去都有什么特點?輕輕地、悄悄地。2、為什么要這樣?對它愛得情深意摯,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兒,緩抱軟吻”(再會吧,康橋!),深怕驚醒了它。3、明明是“再別康橋”為何只說“作別西天的云彩“?借代指康橋美好的一切。4、重回康橋,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柳蔭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是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星輝斑斕,夏蟲鳴叫。5、常言“花紅柳綠”,在作者筆下,河畔的柳樹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再別康橋教案「篇五」一、導語“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牽動了多少文人學者的心。徐志摩,他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這樣悄悄地走了。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和志摩一起《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心。二、徐志摩其人及寫作背景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富商家庭。筆名云中鶴、南湖、詩哲。中學與郁達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并于同年應父命與年僅16歲的張幼儀成婚,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于婚外愛戀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與元配夫人張幼儀離異。同年8月辭別劍橋啟程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經常發(fā)表詩作,1923年與胡適等成立新月社,為主要成員,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徐志摩任翻譯,后隨泰漫游歐洲。同年認識有夫之婦陸小曼并相戀,1926年10月,與陸小曼結婚,1927年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華書局編輯。1930年秋,應胡適之邀,到北京大學任教授。在此期間,徐志摩為了生計,往返于北平與上海之間疲于奔命,然而仍舊難以滿足早已移情別戀的陸小曼,只是礙于舊情與面子,不好再次離異。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從南京乘飛機去北平,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死于泰山腳下,時年35歲。再別康橋教案「篇六」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大致了解該詩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2、分析理解詩人獨具特色的意象選擇。3、學生通過對文章情感的把握能夠有感情的朗讀這篇詩歌。教學重點1、理解詩人獨具特色的意象選擇2、學生通過對具體字句的感悟能夠把握作者感情的變化。教學難點1、對于“三美”主張的理解。2、對于詩歌情感的把握。教學方法美讀法、分組討論法、引導探究法教學步驟一、導語: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在中國詩壇上活躍著一個新的詩歌流派,這就是以《新月》月刊為陣地的致力于提高新詩藝,潛心于探索新詩律,以追求“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三美作為詩藝目標的“新月派”。在這個詩派里,有這樣一位詩人,他出身巨商名門,才情橫溢光耀,思想率真復雜,他深諳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又汲取了歐美文化——特別是劍橋文化的精髓,以他短暫而毀譽參半的35個春秋,像一顆劃過天邊的美麗的流星,在中國新詩史上創(chuàng)造了迷人的藝術奇觀,他就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徐志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他的經典之作《再別康橋》,領略這個傳奇人物筆下的現代詩歌之藝術魅力。二、學習目標1、品味語言,把握意象,體味詩歌的語言美和意象美。2、體會徐志摩感情方式與個人體驗在其詩歌中的融合。三、了解徐志摩與康橋徐志摩(1896—1931),筆名云中鶴、南湖、詩哲。浙江海寧人,現代詩人、散文家。生于浙江一個富商家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康橋cambridge,鄰近康河)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22年回國。劍橋大學對徐志摩的影響極大。1922年徐志摩回國前夕,曾作長詩《康橋再會吧》,在詩中稱康橋為“永為我精神依戀之鄉(xiāng)”。事實上,對康橋(劍橋)志摩有一種特別的情結。在這里,他接受了資產階級教育,形成以“愛、自由、美”為核心的人生觀和“康橋理想”;在這里,他結識了影響他生命、終生傾慕的一個重要女性——林徽音;在這里,他認識了狄更斯,遇到了當時偉大的詩人泰戈爾,他的詩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這些大師的影響。這首詩中提到的離別是徐志摩第三次告別康橋。第一次是1922年,徐志摩從劍橋進修回國,留下了長詩《康橋,再會罷》,第二次是1926年,第二次旅游該國后,留下了著名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第三次是1928年,詩人第三次旅游英國,懷著激動喜悅的心情誰也不通知地去看他康橋的英國朋友。可是不巧,由于事先沒約好,朋友們都不在,只有康橋默默地、一如既往地等候著他。在康橋邊上,七八年前的美好回憶接踵而來,在回國途中的中國海上,思緒不能自禁,留下了這著名詩篇《再別康橋》。1931年11月19日,詩人從南京乘飛機去北平,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死于泰山腳下,時年35歲。他一生留下四部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他的作品是其“愛、自由、美”的人生觀的融合與體現。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解讀這首20世紀最出色的一首離別詩,共同走進徐志摩的內心世界。四、誦讀詩歌1、檢查預習情況(要求個別學生朗讀,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加以指導,引導學生能用較恰當的情感朗誦詩歌)2、播放錄音朗讀五、分析鑒賞《再別康橋》是新格律詩,新格律詩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三美”主張——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音樂美是指在韻律方面給人的美;繪畫美是指描寫的內容方面給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觀整齊,給人建筑的美感。而徐志摩是十分贊成這種觀點的。1、引導學生感受詩的音樂美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詩在節(jié)奏上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看看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這兩節(jié)有什么特點?明確: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在語意上相似,結構上也相似,讀起來節(jié)奏也相同。這種方法叫做“回環(huán)往復”,在詩經中就叫做“復沓”。我們在《雨巷》中就接觸過的。這樣使得詩歌前后呼應,結構圓合,也增添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雨巷》是壓韻了的,而且是一韻到底,那么這首詩壓韻了沒有?請同學找出韻腳。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每一小的節(jié)2、4句壓韻,節(jié)節(jié)換韻。詩人追求的是詩歌韻律跳動的美感。詩歌節(jié)奏鮮明,韻律和諧。讀起來瑯瑯上口,悅耳動聽,充分體現了詩歌的音樂美。(學生可自由朗讀兩分鐘)2、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繪畫美。詩中給你留下最深的意象是什么?作者是怎樣用這些意象完成對自己情感的表達的?西天的云彩。云彩是非常美麗的,它可能代表了過去那些美好的記憶,也也許是朋友,或者是想念的人。這一節(jié)寫久違的學子作別母校時的萬千離愁,詩人以“輕輕的”告別突出了“寧靜”的基調。短短的四句詩映照出了一個非常寧靜的夕陽晚照的黃昏,做出了一個非常寧靜的做別姿態(tài)。詩的開頭有意連用的三個“輕輕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現了自己對康河的愛和依依惜別的情感,使我們仿佛感受到詩人踮著足尖,象一股清風一樣來了,又悄無聲息地蕩去;而那至深的情絲,竟在招手之間,幻成了“西天的云彩?!陛p輕的來,輕輕的走。又輕輕的告別,即使那揮手的招呼,也沒有一點點喧嘩,來打破康河的寧靜之美,給人一種寧靜和諧的意境。這也正是康河給詩人最美麗的印象。金柳。柳樹與夕陽相映,落日熔金,柳樹披金。金又是最富貴的一種顏色,這里的柳已經不是普通柳樹了,而是代表著整個康橋,作者對康橋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選擇了柳樹最美的時刻來加以描繪,還把柳樹比作新娘,連影子都是燦爛的,新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初中數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同步聽評課記錄第27章章末復習
- 瑜伽私教服務合同(2篇)
- 甲醛超標租賃合同(2篇)
- 湘教版九年級上冊聽評課記錄:4.2 正切
- 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一節(jié) 日本》聽課評課記錄2
- 四年級英語聽評課記錄表
- 五年級蘇教版數學上冊《認識負數》聽評課記錄(校內大組)
- 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上冊3.2 代數式教聽評課記錄
- 湘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4.1《多彩的人類文化》聽課評課記錄
-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3-2-2 圓錐的體積 聽評課記錄
- 四川省自貢市2024-2025學年上學期八年級英語期末試題(含答案無聽力音頻及原文)
- 2025年生物安全年度工作計劃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全冊核心素養(yǎng)目標教學設計
- 通用電子嘉賓禮薄
- DDI領導力-高績效輔導課件
- 水泥罐安裝與拆除專項施工方案
- 鋼筋工專項安全教育
-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學習解讀
- 大學語文課件(完整版)
- 新概念英語第三冊課后習題答案詳解
- 有機化學共振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