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中生物課時作業(yè)4基因在染色體上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2025版高中生物課時作業(yè)4基因在染色體上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2025版高中生物課時作業(yè)4基因在染色體上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2025版高中生物課時作業(yè)4基因在染色體上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2025版高中生物課時作業(yè)4基因在染色體上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9課時作業(yè)4基因在染色體上一、選擇題1.薩頓將“看不見”的基因與“看得見”的染色體行為進行類比,提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他所應用的科學探討方法是()A.假說—演繹法 B.模擬試驗法C.雜交試驗法 D.類比推理法解析:薩頓利用類比推理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結論,選D。答案:D2.下列關于人類染色體、基因和減數分裂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基因的主要載體是染色體,所以染色體和基因的行為具有平行關系B.在體細胞中,等位基因存在于成對的同源染色體上C.減數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別D.正常狀況下,每個配子都含有體細胞中的每一對等位基因解析:人的細胞核基因全部位于染色體上,而細胞核是基因的主要儲存部位,所以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于同源染色體上;染色體和基因的行為具有平行關系,如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別;由于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別,導致了在配子中不含有等位基因。答案:D3.關于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雜交試驗和摩爾根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果蠅雜交試驗,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兩試驗都設計了F1自交試驗來驗證其假說B.試驗中涉及的性狀均受一對等位基因限制C.兩試驗都采納了統計學方法分析試驗數據D.兩試驗均采納了“假說—演繹”的探討方法解析:兩試驗都設計了F1測交試驗來驗證其假說,A項錯誤;在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中,豌豆的高莖和矮莖分別由一對等位基因D和d限制,在摩爾根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果蠅雜交試驗中,果蠅的紅眼和白眼分別由一對等位基因W和w限制,B項正確;孟德爾和摩爾根都運用了統計學的方法對F2中不同性狀的個體進行統計,發(fā)覺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量比接近3∶1,而且所采納的探討方法都是假說—演繹法,C、D項正確。答案:A4.下列有關基因和染色體的敘述,不能作為“薩頓假說”依據的是()A.在向后代傳遞過程中,都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B.在體細胞中一般成對存在,分別來自父母雙方C.基因限制生物的性狀D.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完全一樣解析:薩頓的假說有: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染色體也是成對的;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組合的,故A、B、D均正確,C錯。答案:C5.下列各項中,不能說明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平行關系的是()A.基因、染色體在生殖過程中的完整性和獨立性B.體細胞中基因、染色體成對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成單存在C.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同源染色體都是一個來自母方,一個來自父方D.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解析: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也自由組合,說明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平行關系。等位基因不會發(fā)生自由組合。答案:D6.下列關于基因與染色體關系的描述,正確的是()A.基因與染色體是一一對應的關系B.基因與染色體毫無關系C.一個基因是由一條染色體構成的D.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解析: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一條染色體上有若干個基因,故D正確。答案:D7.摩爾根勝利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下列敘述與他當時的探討過程不符合的是()A.以果蠅作為試驗材料B.運用假說—演繹法進行探討C.他敢于懷疑,勤奮實踐D.引用熒光標記這一新技術對基因進行定位解析:摩爾根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試驗用果蠅為試驗材料,運用了“假說-演繹”的探討方法進行試驗推理,敢于懷疑孟德爾試驗遺傳理論,勤奮實踐,該試驗過程沒有用熒光分子定位,選D。答案:D8.摩爾根用一只白眼突變體的雄性果蠅進行一系列雜交試驗后,證明白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其一系列雜交試驗過程中,最早獲得白眼雌果蠅的途徑是()A.親本白眼雄果蠅×親本雌果蠅B.親本白眼雄果蠅×F1雌果蠅C.F2白眼雄果蠅×F1雌果蠅D.F2白眼雄果蠅×F3雌果蠅解析:白眼為隱性性狀,且限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因此要獲得白眼雌果蠅,必需用白眼雄果蠅和攜帶白眼基因的雌果蠅雜交。A選項中親本雌果蠅不攜帶白眼基因,不符合題意;B選項中F1雌果蠅攜帶白眼基因,符合題意;C、D選項用的時間較長,不符合題意。答案:B9.(2024年高考·天津卷)果蠅的生物鐘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有節(jié)律(XB)對無節(jié)律(Xb)為顯性;體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灰身(A)對黑身(a)為顯性。在基因型為AaXBY的雄蠅減數分裂過程中,若出現一個AAXBXb類型的變異細胞,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該細胞是初級精母細胞B.該細胞的核DNA數是體細胞的一半C.形成該細胞過程中,A和a隨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發(fā)生了分別D.形成該細胞過程中,有節(jié)律基因發(fā)生了突變解析:雄蠅的基因型為AaXBY,而變異細胞的基因型為AAXBXb,由于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別會導致等位基因分別,而變異細胞中無等位基因A和a而含有兩個A且無Y染色體,推斷該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A錯誤;處于減數其次次分裂時期的細胞中核DNA數與體細胞的核DNA數相同,B錯誤;形成該次級精母細胞的過程中,A和a伴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分別而分別,C錯誤;次級精母細胞中應含有XBXB或YY基因,但該次級精母細胞含有XBXb,說明在形成該細胞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B突變成b,D正確。答案:D10.紅眼(R)雌果蠅和白眼(r)雄果蠅交配,F1全是紅眼,自由交配所得的F2中紅眼雌果蠅121只,紅眼雄果蠅60只,白眼雌果蠅0只,白眼雄果蠅59只,則F2卵細胞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分別是()A.卵細胞:R∶r=1∶1精子:R∶r=3∶1B.卵細胞:R∶r=3∶1精子:R∶r=3∶1C.卵細胞:R∶r=1∶1精子:R∶r=1∶1D.卵細胞:R∶r=3∶1精子:R∶r=1∶1解析:親代紅眼雌果蠅基因型可能為XRXR、XRXr,白眼雄果蠅基因型為XrY,因為F1全為紅眼個體,所以親代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只能為XRXR,F1中紅眼雄果蠅基因型為XRY,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RXr,二者交配,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XRXR∶XRXr∶XRY∶XrY=1∶1∶1∶1,表現型及比例為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白眼雄果蠅=2∶1∶1。F2中紅眼雌果蠅產生的卵細胞有兩種類型:R∶r=3∶1,紅眼雄果蠅和白眼雄果蠅產生含R、r兩種類型的精子,其比例為1∶1。答案:D11.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交配,子一代雌雄果蠅均為紅眼,在子一代的紅眼果蠅交配產生的子二代中,紅眼雄果蠅占1/4,白眼雄果蠅占1/4,紅眼雌果蠅占1/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紅眼對白眼是顯性B.子二代紅眼雌果蠅有兩種基因型C.眼色的遺傳遵循分別定律D.眼色和性別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解析:由題意分析可知該性狀和性別有關,子一代都是紅眼,說明紅眼對白眼是顯性,A正確;子二代中的紅眼雌果蠅有純合子和雜合子兩種,B正確;眼色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別定律,C正確;限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眼色和性別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D錯誤。答案:D12.果蠅的紅眼基因(R)對白眼基因(r)為顯性,位于X染色體上;長翅基因(B)對殘翅基因(b)為顯性,位于常染色體上?,F有一只紅眼長翅果蠅與一只白眼長翅果蠅交配,F1雄蠅中有eq\f(1,8)白眼殘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親本雌蠅的基因型是BbXRXrB.F1中出現長翅雄蠅的概率為eq\f(3,16)C.雌、雄親本產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殘翅雌蠅可形成基因型為bXr的極體解析:依據分析,親本雌雄果蠅的基因型為BbXRXr和BbXrY,A正確;F1出現長翅雄蠅(B_X-Y)的概率為eq\f(3,4)×eq\f(1,2)=eq\f(3,8),B錯誤;母本BbXRXr產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eq\f(1,2),父本BbXrY產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eq\f(1,2),因此雌、雄親本產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都占eq\f(1,2),C正確;白眼殘翅雌蠅的基因型為bbXrXr,經減數分裂產生的極體和卵細胞的基因型都為bXr,D正確。答案:B13.已知果蠅的長翅對殘翅為顯性、灰身對黑身為顯性、紅眼對白眼為顯性。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殘翅雌果蠅與長翅(純合)雄果蠅雜交,若F1雌雄均為長翅,則相關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B.灰身(純合)雌果蠅與黑身雄果蠅雜交,若F1雌雄均為灰身,則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或X染色體上C.紅眼(純合)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雜交,若F1雌雄均為紅眼,則相關基因肯定位于常染色體上D.薩頓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通過試驗證明白“基因在染色體上”解析:殘翅雌果蠅與長翅(純合)雄果蠅雜交,若F1雌雄均為長翅,則相關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假如是性染色體上雄性應是殘翅,雌蠅應是長翅,A正確;灰身(純合)雌果蠅與黑身雄果蠅雜交,若F1雌雄均為灰身,因為母本是顯性純合的,無論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性染色體上子一代都是灰身,B正確;紅眼(純合)雌果蠅即顯性純合子與白眼雄果蠅雜交,若F1雌雄均為紅眼,則相關基因應位于常染色體上或性染色體上,C錯誤;薩頓運用類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通過試驗證明白“基因在染色體上”,D正確。答案:C14.在果蠅中,長翅(B)對殘翅(b)是顯性,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眼(A)對白眼(a)是顯性,位于X染色體上?,F有兩只雄果蠅甲、乙和兩只雌果蠅丙、丁,這四只果蠅的表現型全是長翅紅眼,用它們分別交配,后代的表現型如下:甲×丁→長翅紅眼、長翅白眼乙×丙→長翅紅眼乙×丁→長翅紅眼、長翅白眼、殘翅紅眼、殘翅白眼對這四只果蠅基因型的推斷正確的是()A.甲為BbXAY B.乙為BbXaYC.丙為BBXAXA D.丁為bbXAXa解析:由于四個親本都是長翅紅眼,乙和丁的后代有殘翅白眼,說明乙的基因型是BbXAY,丁的基因型是BbXAXa;甲和丁的后代只有長翅,說明甲的基因型是BBXAY;乙和丙的后代只有長翅紅眼,說明丙的基因型是BBXAXA。答案:C二、綜合題15.下圖中甲表示某果蠅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乙表示該果蠅所產生的一個異樣的生殖細胞,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果蠅的一個精原細胞中X染色體上的W基因在________期形成兩個W基因,這兩個W基因在________________期發(fā)生分別。(2)基因B、b與W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定律,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該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次級精母細胞后期性染色體的組成為________。(4)圖乙是一個異樣的精細胞,造成這種異樣的緣由是在該精細胞形成過程中,________。(5)若某精原細胞進行正常的減數分裂產生了4個精細胞如下圖所示。①圖Ⅰ、Ⅱ、Ⅲ連續(xù)的分裂過程是不是一個細胞周期?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果蠅的紅眼(W)對白眼(w)為顯性,這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若圖Ⅰ表示一紅眼雄果蠅的精原細胞,若圖Ⅲ中的a變形后的精子與一只紅眼雌果蠅產生的卵細胞結合發(fā)育成一只白眼果蠅,該白眼果蠅的性別為__________,b的基因型為________。解析:(1)果蠅X染色體上的兩個W基因是DNA分子復制的結果,形成于細胞分裂的間期,這兩個W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單體上,故其分別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其次次分裂后期。(2)由于B、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而W基因位于性染色體(X染色體)上,故它們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3)經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4)圖乙細胞內含有兩條Y染色體,緣由可能是減數其次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后形成的染色體(Y染色體)未分別,從而進入同一精細胞中。(5)①減數分裂過程不能周而復始地進行,因此圖中Ⅰ、Ⅱ、Ⅲ連續(xù)的分裂過程不能說是一個細胞周期;②一個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的4個精細胞是兩兩相同的,即兩個含XW、兩個含Y。a變形后的精子與一只紅眼雌果蠅產生的卵細胞結合發(fā)育成一只白眼果蠅,則該白眼果蠅為雄性,a的基因型為Y,b與a相同,也為Y。答案:(1)細胞分裂間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其次次分裂后(2)基因的自由組合這兩種基因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3)XX或YY(4)減數其次次分裂時一對姐妹染色單體(或Y染色體)分開后沒有分別(5)①不是,因為減數分裂不能周而復始地進行連續(xù)分裂②雄性Y16.果蠅是遺傳學中常用的試驗材料。請回答下列利用果蠅進行遺傳學探討的一些問題。(1)野生型果蠅的翅長遠遠大于體長,間或發(fā)覺一些小翅突變型,翅長小于體長。用正常翅雌果蠅與小翅雄果蠅交配,子代雌雄果蠅翅長均表現正常;這些雌雄果蠅交配產生的后代中,雌蠅翅均正常,雄蠅中正常翅與小翅大約各占一半。由此推斷限制小翅的基因為__________(填“隱性”或“顯性”)基因。試驗中兩親本的基因型可分別表示為__________(用M和m表示相應基因)。有關翅長的遺傳符合__________定律。(2)已知確定果蠅剛毛分叉與否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表現型均為直毛的雌雄果蠅交配,后代既有直毛也有分叉毛,即出現__________現象。請寫出后代中各種表現型及大致比例關系______________。欲通過子代的不同表現型來區(qū)分性別,則需選擇表現型為________的雌蠅和__________的雄蠅進行交配即可。(3)上述確定翅長短的基因和確定剛毛分叉與否的基因在遺傳上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解析:(1)依題意,正常翅雌果蠅與小翅雄果蠅交配,子代雌、雄果蠅翅長均表現正常,說明限制小翅的基因為隱性基因。子代雌雄果蠅交配產生的后代中,雌蠅翅均正常,雄蠅中正常翅與小翅大約各占一半,說明該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與性別相關聯,有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試驗中兩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XMXM、XmY,其遺傳遵循基因的分別定律。(2)表現型均為直毛的雌雄果蠅交配,后代既有直毛也有分叉毛,說明后代出現了性狀分別,而且直毛為顯性性狀。設相關的基因用N和n表示,則雙親的基因型分別為XNXn、XNY,二者交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