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學年第一學期浙江省縣域教研聯盟高三年級模擬考試 歷史答案_第1頁
2024學年第一學期浙江省縣域教研聯盟高三年級模擬考試 歷史答案_第2頁
2024學年第一學期浙江省縣域教研聯盟高三年級模擬考試 歷史答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浙江省縣域教研聯盟高三年級模擬考試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Ⅰ(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CBDCDBCDDACCCA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61718192021DABBBA1.D【解析】材料無法證明夏朝真實存在,因此不選①。從“人臣弒其君”可見,韓非對“四王”行為持否定態(tài)度,因此選②。從“舜逼堯,禹逼舜”可見,我們對禪讓制是否存在應存疑問,因此選③。從韓非對“四王”行為的否定態(tài)度,可以側面體現韓非要求加強集權的主張,因此選④。所以,答案是D。2.C【解析】經濟重心南移始于唐宋葉,不是南北朝,因此排除A。南北朝分裂戰(zhàn)亂不斷,因此排除B。材料體現了南朝劉宋時期南方經濟的發(fā)展;因此答案是C。材料反映不出休養(yǎng)生息政策,因此排除D。3.B【解析】裴秀是西晉著名地理學家,在《禹貢地域圖》中講述了地圖繪制的方法,因此選擇B。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學家,僧一行是唐代天文學家,徐光啟是明代科學家,他們都沒有講述過地圖繪制的方法,因此排除A、C、D。4.D【解析】中國古代的救濟主體是政府,因此排除A。材料無法體現當時政府救濟的重點是救災,因此排除B。慈善組織興起是在明代,因此排除C。材料講述了宋代范氏義田的出現及其救助宗族的目的,體現了宗族在社會救助中作用增大,因此選擇D。5.C【解析】宋代的路也帶有監(jiān)察地方的職能,因此排除A。元代地方行政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省路府州縣,為五級,因此排除B。明初廢除行中書省,設置承宣布政使司,因此C有誤,選擇C為正確答案。清代地方行政單位依次是省、府、縣,因此排除D。6.D【解析】從表格當中可以看出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對華貿易進口大于蟲口,處于入超地位,因此①錯誤。出現上述情況的根本原因是中國自然經濟的抵制,故③正確。英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之后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故②錯誤,④正確,故答案選D。7.B【解析】由“不否定皇帝制,就難有辛亥革命后的大幅進步?!笨芍?,該學者認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具有歷史性的進步作用,對近代中國民主革命影響深遠,故B正確。辛亥革命并未從根本上摧毀封建制度的經濟基礎,故C錯誤。辛亥革命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高潮,1919年五四運動才是新民主義主義革命的開端,故A錯誤。辛亥革命并未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因此D錯誤。8.C【解析】題干的時空落在1922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現的是地鐵。中國第一條地鐵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在北京,故選C。中國通商銀行是盛宣懷1897年上海創(chuàng)辦,1900年先施百貨公司首先在香港成立,之后,廣州、上海等地也出現。19世紀70年代隨著官督商辦與官商合辦的民用股份制企業(yè)的出現,股票走向市場,為了適應股票交易,上海出現了最早的專營股票的證券機構——上海平準股票公司。故ABD正確。9.D【解析】材料給的是民主革命時期共產黨的土地政策,中共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調整土地政策,反映了黨實事求是的精神,故D正確??谷諔?zhàn)爭時期中共的土地政策,并未改變土地所有制,因此A錯誤。材料得不出民眾積極擁護邊區(qū)政府,而且只有涉及到一個時期,故B錯誤。此表格材料未涉及國民黨的政策,得不出國民黨政策不得人心,故C錯誤。10.D【解析】中國處理與非洲關系的理念是“真實親誠”,故A不正確.中非合作論壇是2000年成立,反第1頁共4頁

映的是中國在進入21世紀將與發(fā)展中國家合作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戰(zhàn)略的一部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十八大以來形成的,中非合作不能體現中國構建的大國關系框架,因此B錯誤。世紀之交,中國把與發(fā)展周邊國家關系作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務,故C錯誤。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北京舉行體現了中國一系列主場外交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作出的貢獻,故D正確。11.A【解析】依據綱要下古代西亞文明的起源,西亞地區(qū)的原始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發(fā)端于公元前9000年左右,可知選項A正確。依據選必三,曾建造了長達數千千米的驛道和宏大的太陽廟是古代美洲印加人,而不是西亞人,選項B錯誤。依據選必二,房屋用混合麻纖維的黏土筑墻,用椰子葉鋪屋頂的是古代埃及,選項C錯誤。依據選必二,約公元前4世紀,出現了匯票雛形的是古代希臘,選項D錯誤。故答案選A。12.C【解析】判例法起源于英國;1878年德國頒布《國家律師法》奠定了近代律師制度的基礎;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出現在安特衛(wèi)普;18世紀晚期,英國醫(yī)生詹納發(fā)明牛痘接種法。故①④正確,答案選C。13.C【解析】依據材料所涉及的歷史事件指的是宗教改革,依據選必一教材,宗教改革后新教仍然堅持基督教的基本教義,適應了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訴求,推動了歐洲民族意識的增強,但新教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沖突,對教義持有不同意見的人被斥為“異端”。故答案選C。14.C【解析】依據選必三,奠定了分科教育基礎的是古希臘,近代科學革命興起于16--17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具有服務公眾職能的是圖書館,選項ABD表述與史實不符。依據所學及材料美國大學提出了將“社會服務”作為現代大學的職能可知美國大學逐漸傾向于世俗化與商業(yè)化。故答案選C。15A【解析】赫魯曉夫改革加大農業(yè)投入、將農產品義務交售制改為收購制,注入了市場經濟成分,故A項正確。赫魯曉夫改革沒有突破計劃經濟體制,國民經濟比例仍然嚴重失調,B項錯誤;赫魯曉夫改革并未改變原有集體農莊的生產體制,C項錯誤;斯大林執(zhí)政時期實現了工業(yè)化,為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創(chuàng)造了條件,D項錯誤。16.D【解析】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在秦代還沒有普及,因此A錯誤。秦代嚴格執(zhí)行重農抑商政策,未出現松動,因此B錯誤。這是秦統(tǒng)一之后的史實,不是戰(zhàn)國時代的史實,因此排除C。寡婦清得到秦始皇的肯定和贊揚,確實體現了富豪在當時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因此選擇D。17.A【解析】黃宗羲所描述的明代宦官專權的現象,在根本上是君主專制空前強化的產物,因此皇帝用宦官來制約內閣,進而達到加強君主專制的目的,宦官權力來自君主,因此A是正確答案,而B、C、D不符合題意。18.B【解析】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根據材料中發(fā)表的文章““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登國內各省要聞,同時譯載重要政論及名著,如嚴復譯的赫胥黎《天演論》”可知辦報刊的目的是開啟明智,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突破傳統(tǒng),故B正確。材料未涉及實業(yè)救國,故A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宣傳維新思想,而不是革命思想,故C錯誤。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故D錯誤。19.B【解析】本題考查的建國以來的經濟發(fā)展,根據三幅圖可以判斷圖甲是1959—1963年,1959-1961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增長率大幅下降,出現三年經濟困難,主因是原因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左”傾錯誤,所以A錯誤。圖乙是2001—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增長率持續(xù)增長,加入WTO積極融入全球化是我國經濟快速、穩(wěn)定發(fā)展的原因之一,所以B正確。丙是1954—1958年,這一時期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增長率上升,原因是1954-1956年過渡時期總路線指導,“一化三改造”開展;195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增長率大幅上升,原因是“大躍進”運動開始,工農業(yè)產量提高。所以C,D錯誤。20.B【解析】:①指的是19世紀末的蘇丹領導人自稱“馬赫迪”,號召人民反英斗爭,但是時間發(fā)生在一戰(zhàn)前,故A錯;②指一戰(zhàn)后西亞的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等地爆發(fā)了反對英法占領的斗爭,故B正確;③指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領導了反對荷蘭殖民統(tǒng)治的民族大起義,而不是反對法國侵略,故C錯;④指一戰(zhàn)后尼加拉瓜以“把美國侵略者趕出國土”為目標的民族民主革命,而不是驅除西班牙侵略者,故D錯。21.A【解析】美國制裁華為,西方國家采用貿易和科技壁壘等手段遏制其他國家,不利于全球化的發(fā)展,表明全球化進程中的曲折。材料與信息安全無關,材料沒法體現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全球化的開啟可以追溯到新航路開辟,因此BCD錯誤。故答案選A。第2頁共4頁

(四)史料實證(6分)層次1:觀點正確,但史實零散,或運用不恰當,或史論未結合,未涉及救亡圖存相關史實及其產生的作用。層次2:觀點正確,能結合比較充分、恰當的史實進行比較深入的論證,史論結合較好,能突出救亡圖存運動對近代中國歷史的作用。層次3:觀點正確,能結合充分恰當的史實,進行全面、深入的論證,史論結合好,能突出救亡圖存運動的作用并清晰表達出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內容的演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五)歷史表述(2分)層次1:思路不清,詞不達意,表述不成文層次2:思路基本清晰,邏輯基本合理,語句通暢,表述成文層次3:思路清晰,邏輯嚴密,語言流暢,表述成文示例一:主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必然選擇。闡述:經過兩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日益加深,地主階級洋務派興起30多年的洋務運動,在甲午戰(zhàn)爭中未能避免中國在半殖民半封建道路上繼續(xù)淪陷,證明了地主階級不能夠挽救嚴重的民族危機。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瓜中國的狂潮,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加深,資產階級維新派于1898年6月推動開展“百日維漪”。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發(fā)動戊戌政變,維新變法運動失敗。歷史證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1912年,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tǒng)治,成立了中華民國,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