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_第1頁
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_第2頁
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_第3頁
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_第4頁
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漢字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存留歷史文化和造字時人類觀念的痕跡,這是漢字的表意性質決定的。這些歷史文化信息一般存留在一個或一組漢字的構形理據(jù)之中。但是,造字屬于不同時代,隨著構形和語義的發(fā)展演變,各種不同字樣的形體中的表意成分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即使是今天所見的甲骨文,也未必是最早的漢字,每個字樣造字或演成的準確時代難以確考,它對歷史文化的見證作用就難以作為一種科學的證據(jù),最多可以是一種假說。漢字的構形不是照相,而是一種特征的勾勒,必須有較多的雷同,才能夠歸納出一點信息,而且是籠統(tǒng)的信息,想到字形中去找故事,去證明具體的史實,是很難做到的。何況,構形反映出的文化信息,只有在對具體意象進行描述時,才能做到;而漢字的構形系統(tǒng)逐漸向形聲化發(fā)展,一切都漸漸概括、類化,信息量還要逐步減少。對漢字攜帶歷史文化信息求之太過的情況,比比有之。例如,有人以為甲骨文中有很多字是表示階級斗爭的;也有人認為漢字很多字形描述了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有人說,《說文解字》的《山部》《水部》字中暗含了河圖洛書的真意……這些都是無法驗證的說法,也違背漢字的實際??浯鬂h字對歷史文化的解釋作用,在例證不足、文獻依據(jù)不足的情況下,憑著個別的字形,猜測編造似是而非的故事或者附會某一具體史實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摘編自王寧《漢字構形與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關系》)材料二:漢字的文化闡釋,指通過對漢字構形及其發(fā)展過程中所積淀的文化信息的揭示和分析,來探討漢字的構造、發(fā)展與中華歷史文化的深層關系,從而闡釋漢字構形的理據(jù)、特點和規(guī)律的方法。漢字記載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傳承弘揚漢字文化,需要對其內涵進行多層次的揭示和科學的闡釋。以許慎《說文解字》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字學,在分析漢字時試圖揭示其構形的歷史文化背景,從而形成了漢字闡釋的深厚傳統(tǒng)。如《說文》開篇解釋“一”,謂“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說“示”為“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從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這些解釋體現(xiàn)了許慎對漢字構形的文化要素的辨析,開啟了漢字文化闡釋的先河。不過,許慎的漢字文化闡釋有其明顯的局限性,一面他所據(jù)以分析的漢字形體主要是小篆,盡管小篆是古文字的終極形態(tài),但經歷了漫長發(fā)展演變后,與古文字的早期形態(tài)相比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些字甚至已變得面貌全非,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構形分析難免會發(fā)生這樣那樣的差錯;另一方面,中華歷史文化也是一個不斷發(fā)展流變的系統(tǒng),漢字產生時的歷史文化背景,與后來闡釋者所處時代的歷史文化背景已有很大的不同,而作為闡釋者的任何人都難以擺脫時代文化的影響,因此,對漢字的文化闡釋,總是有著某個時代學者自身的歷史局限性。下面以“示”的闡釋為例來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笆尽弊肿钤绲男误w見于甲骨文,并不是由“二(上)”和“三垂”構成的,與“天垂象”毫無關系。“示”本是表示宗廟神主的象形字,“示”就是“主”。《史記?殷本紀》所記商代先公“主壬”“主癸”,甲骨文作“示壬”“示癸”。甲骨文祭祀先公先王,有“三示”“四示”“五示”“六示”“十又三示”“二十又三示”以及“大示”“小示”等。殷商甲骨文中出現(xiàn)的這些“示”,都是時王祭祀的先公先王,也就是宗廟里供奉的代表諸位先祖的神主?!墩f文》:“宗,尊祖廟也,從宀從示?!弊趶R之“宗”,是由廟宇和神主構成的會意字?!墩f文》所收錄的“主”“宔”“祏”等字,都是“示”的后起分化字,從這些后起字也可以推求“示”的原初含義?!墩f文》:“主,燈中火主也。”“宔,宗廟宔祏,從宀主聲?!薄暗u,宗廟主也?!吨芏Y》有宗郊石室。一曰:大夫以石為主。從示從石,石亦聲?!背恕爸鳌敝猓S慎對這些字的分析大體可據(jù)。根據(jù)“示”在甲骨文中的用法和上舉相關字,可以肯定“示”這個字原初的構形和含義,就是指宗廟供奉的祖先神主。古代宗廟祭祀活動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不僅記錄宗廟祭祀活動的各種漢字都從“示”,而且凡是涉及“天神、人鬼、地示之禮”,表示神靈祭祀等“神事”活動的字,也都以“示”作為意符來構造新字。這些從“示”構成的字記載了古代祭祀禮儀的大量信息,為們了解古人的宗教信仰和祭祀禮儀留下了珍貴的記錄。許慎對“示”字的分析和解說,顯然受到當時流行的天人感應學說的影響。同時,他也指出“示”還表示“神事”之意,這為《說文》所有從“示”旁的字提供了分析依據(jù)?!墩f文》關于“示”和從“示”字的分析,是建立在古代祭祀禮儀這個大的文化背景之上的。許慎的解釋雖然并不是“示”字所蘊含的原初文化信息,受到一定的時代局限,但其分析的路徑是大體正確的。(摘編自黃德寬《古文字與漢字文化的傳承》)材料三:(選自李學勤主編《字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漢字存留著歷史文化和造字時人類觀念的痕跡,為人們從文化角度解讀漢字構形提供了可能。B.漢字的文化闡釋是對漢字構形的理據(jù)、特點和規(guī)律的闡釋,旨在揭示漢字構形中的文化信息。C.只有依據(jù)甲骨文才能確定漢字的原初文化信息,避免以《說文》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字學的局限性。D.許慎從字的構形要素入手,依據(jù)當時流行的天人感應學說闡釋“示”字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歷經幾千年的演變,漢字字形攜帶的原初文化信息越來越少,所以不能僅以現(xiàn)代字形作為漢字文化闡釋的依據(jù)。B.許慎的漢字文化闡釋雖然有明顯的局限性,但那是無法避免的時代局限,傳統(tǒng)文字學不會因此而失去價值。C.從“示”的字形演變脈絡看,其字形在西周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由此可以確定當時的祭祀禮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D.科學的漢字文化闡釋,可以揭示漢字自身攜帶的歷史文化信息及其發(fā)展演變過程,可以彰顯漢字體系的文化屬性。(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能用于“孝”字的文化闡釋的一項是A.孝,甲骨文作猶如一個孩子扶持老人的形狀。B.《說文》:“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盋.宋人戴侗《六書故》指出,“孝”與“季”實為一字。D.《增廣賢文》:“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保?)關于“漢字的文化闡釋”,材料一和材料二闡述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5)材料二對“示”字進行文化闡釋的方法與材料一的相關論述是否相符?請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作畫韓映山東天邊有一縷嫩紅,朵朵白云也鑲上了金邊兒;青色的晨霧,罩著遠方的村樹;淀水光亮起來,透發(fā)出一股股清涼新鮮的氣息。林紅紅坐在岸邊,手拿畫筆,面對著晨景出神。她在凝神靜思:這大自然的景色是多么有生氣?。∽约涸趯W校里,天天跟書本打交道,很少體驗到如此生動的畫面,自己應該怎樣珍貴這段下鄉(xiāng)實地寫生的時間?。⊙巯抡乔锩竟?jié),隊長和社員們天天去勞動,不能坐下來讓你一筆筆地描畫。于是,她就住在生產隊長奎拴的家里。太陽一露面,它的光彩便耀眼輝煌,陽光在村莊、樹梢、莊稼、淀水上流蕩著。林紅紅剛收起畫具,只聽背后有一個小姑娘的聲音。林紅紅回頭一看,是房東的女孩小丫。小丫說:“我娘讓我叫你回家洗臉呢!我娘說,往后天涼了,別在淀水里洗了?!彼齻兺易咧?,林紅紅問:“你哥哥哩?”“我哥哥起來就到隊部里去了?!毙⊙菊f,“你還找他畫像嗎?”林紅紅笑了,想起給她哥哥奎拴畫像的情形:這小伙子坐著,一動不動。臉上不自然極了,連出氣都不勻稱了,頭上滿是汗水。坐了沒一會兒,奎拴就說:“不行,饒了我吧!比打夯挖渠還累呢!”想到這,林紅紅不由得笑了,她又問小丫:“你哥哥今天要干嗎活哩?”“聽說高粱熟透了,準是削高粱?!毙⊙菊f。林紅紅跟小丫來到房東家門口。房東大娘端著泔水正在院里喂雞。小丫說:“娘,我哥哥怎么還不家來呀?”正說著,只聽院子里有個小伙子喊:“娘,飯熟了唄?吃了飯,俺們得去削高粱,你跟那畫畫兒的說說,就說沒空,晚幾天再畫?!蹦锩ο蛭堇锱?,意思是:什么畫畫兒的,連個林紅紅同志也不叫。林紅紅在屋里說:“奎拴同志,當然生產要緊,畫畫不著急。吃了飯我還想跟你們一塊干活兒去哪!”奎拴也對著里屋的門簾說:“那敢情好。我們正缺幫手哩!不過,你行嗎?這凈是累活兒?!绷旨t紅走出里屋,眉眼含著笑說:“鍛煉鍛煉唄!我就是決心跟你們學學哩!”小丫也高興地跑出來說:“我給你找個快爪鐮,咱婦女們掐穗兒?!背灾?,奎拴忽然想起什么,端起半碗飯湯,走出去了。只聽奎拴那粗嗓門在各家響著:“大爹,吃了飯咱去削高粱?。 薄岸?!帶著鐮,咱河套的高粱該削了。”奎拴頭里叫,人們就隨后跟了出來。很快,街上就齊了人。林紅紅也往這里走來,小丫背個筐也跑來了,她給林紅紅找來一個爪鐮。人們唱唱喝喝,走出村外。太陽升到東南角,一望大片的河套地,紅艷艷的凈是高粱,像是平原上著了火。細一看,每個穗頭,像是一把火炬。林紅紅看得呆住了。到了地頭,奎拴給大家分好夾壟,男的在前邊削,女的在后面掐穗??┟搨€光膀,領在頭里干。田野里一片勞動的聲響。林紅紅跟大家投入到緊張的勞動里,她什么活兒也想學:學削、學掐穗、學捆高粱頭,人們也都愿教她。到下午收工的時候,她似乎什么都入點門了。晚上下起雨,聽著外面的雨聲,她寫下了一天的日記,旁邊還勾勒了一幅圖。到天明,雨停了,但天還沒晴。吃早飯的時候,小丫躥跳著說:“哥哥,今個陰天下不了地,該讓紅姐給你畫像了?!绷旨t紅梳著辮子也走出來說:“真的,奎拴同志,今天能畫一會兒嗎?”“陰天有陰天的事。”奎拴那大臉又紅漲起來,咧著大嘴嘿嘿光笑。收獲的季節(jié),一天天地過去,地里由淺綠變成金黃,一塊塊的莊稼成熟著,收割著。在這豐收的季節(jié),農村呈現(xiàn)一片忙碌景象。林紅紅把自己投入生活的海洋里,勞動鍛煉著她,使她的感情一天天地充實起來。她的腦海里,積滿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美麗的大自然畫面。她作了幾幅自己比較滿意的畫,她想帶回學校去,向領導匯報。想到要和這一家、這一村分別了,她實在覺得有些難舍。這天早晨,林紅紅又一個人來到白洋淀邊。東天邊確又升起一縷嫩紅,但這顏色更鮮艷了,有如胭脂和櫻桃的紅色。她又仰看天空的云朵,云朵雖然也鑲上了金邊兒,但那金邊簡直像是金黃的絲絨織成的,那么鮮亮、那么柔和。平原上的遠村,雖然也有一縷輕紗似的霧,但這霧氣是透明的,像是流蕩的水銀。林紅紅一筆筆地涂著色,她想:生活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般化的?。〖词故且粋€早晨的風景,都是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等到太陽露面的時候,她已完成了這幅畫?;氐郊?,她想再找奎拴同志完成那幅肖像畫,但奎拴早又到公社里去了。他越來越忙了。林紅紅對這年輕的隊長懷著深深的敬佩!回憶起這些日子的相處,這個樸實的小伙子的形象,又映現(xiàn)在她的眼前了。她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坐在屋里,拿起畫筆,一幅肖像,竟畫得十分順手,十分出色。那是一位敦厚的小伙子的形象:粗墩墩的個子,方頭大臉,粗眉大眼,肩膀很寬;右手拿一把鐮刀,左手拿毛巾拭汗。在他的身后,好像還有好多社員跟上來﹣這分明是削高粱的那個情景。門簾一響,小丫跑來看,不由高聲喊起來:“真像,真像我哥哥喲!你看他那大厚嘴唇,咧著在笑哩!”她一喊,娘也急忙過來問:“什么呀?什么呀?快叫我看看?!蹦锬眠^去,端詳了一會兒,一拍巴掌說,“喲!真像我兒子那個傻樣子!”(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奎拴對當畫像的模特感到不自在,加上忙于秋收無暇他顧,之后,對林紅紅畫肖像畫的要求一再推脫。B.面對河套平原,林紅紅“看得呆住了”,紅艷如火的平原秋景給她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與心靈震撼。C.“背個筐也跑來了”“躥跳著說”“不由高聲喊起來”,活潑的小丫,給故事增添了許多靈動和生氣。D.小說的最后一句側面反映了林紅紅對奎拴的深刻認識,的這幅作品畫出了奎拴憨厚傻氣的精神氣質。(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以“作畫”為題,意蘊豐富,林紅紅以淀上生活為素材作畫,淀上生活也在她心靈上留下深刻印跡。B.林紅紅的勞動經歷,使她產生豐富的藝術創(chuàng)作靈感,這為后文畫出肖像畫的情節(jié)做了鋪墊,深化了主題。C.小說截取多個日常生活的場景,串聯(lián)成篇,同時以人物對話推動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完整緊湊,引人入勝。D.小說獨具匠心,將林紅紅作品里的勞動者形象和淀上人民的生活相互映照,揭示了藝術與生活的關系。(3)有人評價:“韓映山一生都用猶如泥土中散發(fā)著淡淡荷香的語言來描寫家鄉(xiāng)?!闭垞?jù)此對小說的語言進行分析。(4)作品以林紅紅的視角來描寫淀上的風景與生活,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初,武帝征伐匈奴,匈奴罷極,常有欲和親意。宣帝五鳳四年,匈奴閏振單于率其眾東擊郅支單于。郅支與戰(zhàn),殺之,遂進攻呼韓邪。左伊秩訾王為呼韓邪計,勸令稱臣入朝事漢,從漢求助。諸大人相難久之。呼韓邪從其計,遣子入侍。甘露二年冬,匈奴呼韓邪單于款五原塞,愿奉國珍,朝三年正月。詔有司議其儀。太子太傅蕭望之以為:“單于非正朔所加,故稱敵國,宜待以不臣之禮,位在諸侯王上。外夷稽首稱藩,中國讓而不臣,此則羈縻之誼也。如使匈奴后嗣卒有鳥竄鼠伏,闕于朝享,不為畔臣,萬世之長策也?!碧熳硬芍?。呼韓邪單于來朝,贊謁稱藩臣而不名。置酒建章宮,饗賜單于。二月,遣單于歸國。發(fā)邊郡士馬以數(shù)千,助誅不服。又轉邊谷米糒,給贍其食。建昭三年,使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共誅斬郅支單于于康居。始,郅支單于自以大國,又乘勝驕。漢遣使三輩至康居,郅支困辱使者,不肯奉詔,而因都護上書,言:“居困厄,愿歸計強漢,遣子入侍。”其驕嫚如此。五年,呼韓邪單于聞郅支既誅,且喜且懼。竟寧元年,呼韓邪單于來朝,自言愿婿漢氏以自親。帝以后宮王嬙字昭君賜單于。單于歡喜,上書:“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請罷邊備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崩芍泻顟曔吺乱詾椴豢稍S曰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漢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對奏,天子有詔:“勿議罷邊塞事?!笔管囼T將軍許嘉口諭單于曰:“單于鄉(xiāng)慕禮義,所以為民計者甚厚,此長久之策也。中國四方皆有關梁障塞,亦以防中國奸邪放縱,出為寇害?!眴斡谥x曰:“愚不知大計,天子幸使大臣告語,甚厚?!保ü?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匈奴歸漢》)(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郎中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許曰/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漢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B.郎中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許/曰/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漢/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C.郎中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許曰/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漢/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D.郎中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許/曰/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漢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和親,是中原王朝與外族或者外國間的政治聯(lián)姻,和親人選須為皇帝之女或宗室之女。B.單于,匈奴的最高首領,西漢后期匈奴內部發(fā)生爭權斗爭,出現(xiàn)五單于并立的局面。C.中國,古華夏族建國于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文中是漢朝的自稱。D.都護,意即總監(jiān),漢朝始設西域都護,既理民政,也理軍政,為駐西域地區(qū)的最高長官。(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與漢戰(zhàn)爭使匈奴疲憊不堪,加之內部爭斗激烈,左伊秩訾建議呼韓邪審時度勢,向漢朝借力,但受到大臣們強烈反對。B.蕭望之認為匈奴不奉漢朝歷法,與漢朝本是敵對國家,不應接受其臣服,如此若其將來不再朝貢,也不算漢朝的叛臣。C.漢朝對呼韓邪單于禮遇有加,不僅在贊謁時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還設宴款待,后又在軍事和財物上為其提供支援。D.漢朝慎重對待兩國關系。呼韓邪和親后請求漢朝撤除邊塞守備,漢帝遣使口諭單于,以防范奸邪侵害西域為由婉拒。(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甘露二年冬,匈奴呼韓邪單于款五原塞,愿奉國珍,朝三年正月。②單于鄉(xiāng)慕禮義,所以為民計者甚厚,此長久之策也。(5)文中說匈奴郅支單于“驕嫚如此”,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請簡要說明。(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喜從弟雪中遠至有作杜荀鶴深山大雪懶開門,門徑行蹤自爾新。無酒御寒雖寡況,有書供讀且資身。便均情愛同諸弟,莫更生疏似外人。晝短夜長須強學,學成貧亦勝他貧。(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深山大雪,屋門少開,一個“懶”字襯托出天寒地凍的冷意。B.屋外人跡罕至,堂弟卻踏著大雪遠道而來,令詩人喜不自禁。C.家中很少出現(xiàn)沒有酒御寒的情況,而且又有書可與堂弟共讀。D.詩人勸堂弟不必生分,惜時求學,語言淺易卻飽含手足深情。(2)后人認為“學成貧亦勝他貧”一句意味深長,請說說你對這句詩的理解。(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秦王朝滅亡的原因是“仁義不施”;杜牧《阿房宮賦》中的“,”兩句,也強調了民心對鞏固秦朝政權的重要性。(2)《琵琶行》中白居易聽完琵琶女自敘身世之后,發(fā)滿腔遷謫之感,抒同病相憐之情的兩句是:“,”。(3)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精神,唐宋詩詞中表達舍身報國豪情壯志的詩句比比皆是,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9分)6.(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長期受到各方詬病。在越來越重的書包、奔波趕場的培訓面前,壓得孩子和家長喘不過氣來。教育領域被濃重的焦慮裹挾,攪得各方苦不堪言。市面上遍地開花的培訓班,名目花哨,卻(),含金量極其有限,多是在營銷上極盡所能。久而久之,在“焦慮一報班一更焦慮”的螺旋中,家庭和社會資源被嚴重錯配乃至虛耗,不僅家長和孩子身心俱疲,而且教培市場畸形膨脹,也()出收費混亂、無序競爭等問題。亂象頻仍、焦慮蔓延,到了必須整治的時候。從此番“雙減”政策的具體指向看,一大關鍵就是對校內校外的角色與責任進行了(),以正本清源,穩(wěn)定社會預期,給廣大家長吃了一顆定心丸。人為制造的內卷焦慮少了,高度緊繃的神經就能慢慢()下來,全社會的教育心態(tài)也會更加理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做實“雙減”,不僅是給孩子書包“減重”給家庭支出“減壓”,更是一次對高度焦慮的社會心理的必要校正。(1)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茿.大同小異滋生厘清松弛B.如出一轍派生厘清松懈C.大同小異派生理清松弛D.如出一轍滋生理清松懈(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在越來越重的書包、奔赴趕場的培訓面前,把孩子和家長壓得喘不過氣來。B.越來越重的書包、奔赴趕場的培訓,使孩子和家長壓得喘不過氣來。C.在越來越重的書包、奔赴趕場的培訓面前,孩子和家長壓得喘不過氣來。D.越來越重的書包、奔赴趕場的培訓,壓得孩子和家長喘不過氣來。(3)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畫橫線句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A.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B.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C.“一起向未來”,激勵著北京冬奧賽場上的各國運動員,盡情綻放體育之美,全力挑戰(zhàn)運動之巔。D.“碳中和”是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一個重要內容,對推進全球氣候治理進程,意義重大而深遠。(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11分)7.(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臻g站是載人空間站的簡稱,它在距離地面400~500千米高度的近地軌道上長期運行,可供人居住,和載人飛船都屬于載人航天器。既然載人飛船可以將航天員送入太空,實現(xiàn)人類的飛天夢,①?首先,載人飛船受到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被設計成了一種體積小、運行時間較短、一次性使用的返回式載人航天器。其次,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②在這種環(huán)境中能夠生產出新材料、新產品,培育出地球上沒有的新物種。為了利用太空的微重力環(huán)境資源,科學家們研制出了新的航天器﹣空間站。③能夠攜帶較大的試驗設備,而且其太陽能電池翼更大,電力系統(tǒng)能夠,滿足大型設備及大規(guī)??臻g實驗的需要。同時,空間站支持長期太空飛行,允許航天員在太空中進行長時間的空間實驗,探索更多未知。(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奈淖?,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根據(jù)文段的內容,用單句的形式為“空間站”下個定義,不超過65個字。四、寫作(60分)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高中就要畢業(yè)了,理想和遠方在召喚。回看學過的經典課文,你心里有哪些感受和思考?請從下列課文中選取兩到三篇,形成有機關聯(lián),以“帶著課本去遠行”為主題,寫一篇文章。《沁園春?長沙》《燭之武退秦師》《離騷》《荷塘月色》《赤壁賦》《蘭亭集序》《勸學》《師說》《廉頗藺相如列傳》《老人與?!芬螅哼x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答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漢字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存留歷史文化和造字時人類觀念的痕跡,這是漢字的表意性質決定的。這些歷史文化信息一般存留在一個或一組漢字的構形理據(jù)之中。但是,造字屬于不同時代,隨著構形和語義的發(fā)展演變,各種不同字樣的形體中的表意成分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即使是今天所見的甲骨文,也未必是最早的漢字,每個字樣造字或演成的準確時代難以確考,它對歷史文化的見證作用就難以作為一種科學的證據(jù),最多可以是一種假說。漢字的構形不是照相,而是一種特征的勾勒,必須有較多的雷同,才能夠歸納出一點信息,而且是籠統(tǒng)的信息,想到字形中去找故事,去證明具體的史實,是很難做到的。何況,構形反映出的文化信息,只有在對具體意象進行描述時,才能做到;而漢字的構形系統(tǒng)逐漸向形聲化發(fā)展,一切都漸漸概括、類化,信息量還要逐步減少。對漢字攜帶歷史文化信息求之太過的情況,比比有之。例如,有人以為甲骨文中有很多字是表示階級斗爭的;也有人認為漢字很多字形描述了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有人說,《說文解字》的《山部》《水部》字中暗含了河圖洛書的真意……這些都是無法驗證的說法,也違背漢字的實際??浯鬂h字對歷史文化的解釋作用,在例證不足、文獻依據(jù)不足的情況下,憑著個別的字形,猜測編造似是而非的故事或者附會某一具體史實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摘編自王寧《漢字構形與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關系》)材料二:漢字的文化闡釋,指通過對漢字構形及其發(fā)展過程中所積淀的文化信息的揭示和分析,來探討漢字的構造、發(fā)展與中華歷史文化的深層關系,從而闡釋漢字構形的理據(jù)、特點和規(guī)律的方法。漢字記載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傳承弘揚漢字文化,需要對其內涵進行多層次的揭示和科學的闡釋。以許慎《說文解字》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字學,在分析漢字時試圖揭示其構形的歷史文化背景,從而形成了漢字闡釋的深厚傳統(tǒng)。如《說文》開篇解釋“一”,謂“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說“示”為“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從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這些解釋體現(xiàn)了許慎對漢字構形的文化要素的辨析,開啟了漢字文化闡釋的先河。不過,許慎的漢字文化闡釋有其明顯的局限性,一面他所據(jù)以分析的漢字形體主要是小篆,盡管小篆是古文字的終極形態(tài),但經歷了漫長發(fā)展演變后,與古文字的早期形態(tài)相比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些字甚至已變得面貌全非,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構形分析難免會發(fā)生這樣那樣的差錯;另一方面,中華歷史文化也是一個不斷發(fā)展流變的系統(tǒng),漢字產生時的歷史文化背景,與后來闡釋者所處時代的歷史文化背景已有很大的不同,而作為闡釋者的任何人都難以擺脫時代文化的影響,因此,對漢字的文化闡釋,總是有著某個時代學者自身的歷史局限性。下面以“示”的闡釋為例來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示”字最早的形體見于甲骨文,并不是由“二(上)”和“三垂”構成的,與“天垂象”毫無關系?!笆尽北臼潜硎咀趶R神主的象形字,“示”就是“主”?!妒酚?殷本紀》所記商代先公“主壬”“主癸”,甲骨文作“示壬”“示癸”。甲骨文祭祀先公先王,有“三示”“四示”“五示”“六示”“十又三示”“二十又三示”以及“大示”“小示”等。殷商甲骨文中出現(xiàn)的這些“示”,都是時王祭祀的先公先王,也就是宗廟里供奉的代表諸位先祖的神主?!墩f文》:“宗,尊祖廟也,從宀從示?!弊趶R之“宗”,是由廟宇和神主構成的會意字?!墩f文》所收錄的“主”“宔”“祏”等字,都是“示”的后起分化字,從這些后起字也可以推求“示”的原初含義。《說文》:“主,燈中火主也?!薄皩e,宗廟宔祏,從宀主聲?!薄暗u,宗廟主也?!吨芏Y》有宗郊石室。一曰:大夫以石為主。從示從石,石亦聲?!背恕爸鳌敝?,許慎對這些字的分析大體可據(jù)。根據(jù)“示”在甲骨文中的用法和上舉相關字,可以肯定“示”這個字原初的構形和含義,就是指宗廟供奉的祖先神主。古代宗廟祭祀活動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不僅記錄宗廟祭祀活動的各種漢字都從“示”,而且凡是涉及“天神、人鬼、地示之禮”,表示神靈祭祀等“神事”活動的字,也都以“示”作為意符來構造新字。這些從“示”構成的字記載了古代祭祀禮儀的大量信息,為們了解古人的宗教信仰和祭祀禮儀留下了珍貴的記錄。許慎對“示”字的分析和解說,顯然受到當時流行的天人感應學說的影響。同時,他也指出“示”還表示“神事”之意,這為《說文》所有從“示”旁的字提供了分析依據(jù)。《說文》關于“示”和從“示”字的分析,是建立在古代祭祀禮儀這個大的文化背景之上的。許慎的解釋雖然并不是“示”字所蘊含的原初文化信息,受到一定的時代局限,但其分析的路徑是大體正確的。(摘編自黃德寬《古文字與漢字文化的傳承》)材料三:(選自李學勤主編《字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A.漢字存留著歷史文化和造字時人類觀念的痕跡,為人們從文化角度解讀漢字構形提供了可能。B.漢字的文化闡釋是對漢字構形的理據(jù)、特點和規(guī)律的闡釋,旨在揭示漢字構形中的文化信息。C.只有依據(jù)甲骨文才能確定漢字的原初文化信息,避免以《說文》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字學的局限性。D.許慎從字的構形要素入手,依據(jù)當時流行的天人感應學說闡釋“示”字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CA.歷經幾千年的演變,漢字字形攜帶的原初文化信息越來越少,所以不能僅以現(xiàn)代字形作為漢字文化闡釋的依據(jù)。B.許慎的漢字文化闡釋雖然有明顯的局限性,但那是無法避免的時代局限,傳統(tǒng)文字學不會因此而失去價值。C.從“示”的字形演變脈絡看,其字形在西周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由此可以確定當時的祭祀禮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D.科學的漢字文化闡釋,可以揭示漢字自身攜帶的歷史文化信息及其發(fā)展演變過程,可以彰顯漢字體系的文化屬性。(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能用于“孝”字的文化闡釋的一項是DA.孝,甲骨文作猶如一個孩子扶持老人的形狀。B.《說文》:“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盋.宋人戴侗《六書故》指出,“孝”與“季”實為一字。D.《增廣賢文》:“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保?)關于“漢字的文化闡釋”,材料一和材料二闡述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5)材料二對“示”字進行文化闡釋的方法與材料一的相關論述是否相符?請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容的概括與分析。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較辨別,確認正確選項。(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的論點論據(jù)的分析,答題前先通讀原文,整體理解把握文本的內容,明確文章的觀點是什么,文章從哪些角度和層面進行分析論證的,使用了哪些論據(jù),然后結合選項所給的材料進行分析,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4)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容的理解與概括。解答本題,需要結合題干信息篩選相關內容,進而概括作答。(5)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論述關系的理解。解答本題,需要理解兩則材料的主要內容,結合題干具體分析?!窘獯稹浚?)B.“漢字的文化闡釋是對漢字構形的理據(jù)、特點和規(guī)律的闡釋,旨在揭示漢字構形中的文化信息”錯誤,根據(jù)材料二“漢字的文化闡釋,指通過對漢字構形及其發(fā)展過程中所積淀的文化信息的揭示和分析,來探討漢字的構造、發(fā)展與中華歷史文化的深層關系,從而闡釋漢字構形的理據(jù)、特點和規(guī)律的方法”可見,“闡釋漢字構形的理據(jù)、特點和規(guī)律”是主旨,而“揭示漢字構形中的文化信息”是方法。C.“只有依據(jù)甲骨文才能確定漢字的原初文化信息”錯誤,材料一說“即使是今天所見的甲骨文,也未必是最早的漢字”,除漢字形態(tài)的影響外,“作為闡釋者的任何人都難以擺脫時代文化的影響”“有著某個時代學者自身的歷史局限性”會帶來局限性。D.“依據(jù)當時流行的天人感應學說闡釋‘示’字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錯誤,材料二說“許慎對‘示’字的分析和解說,顯然受到當時流行的天人感應學說的影響”,是“受到影響”,而非“依據(jù)”天人感應學說。故選:A。(2)C.“其字形在西周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由此可以確定當時的祭祀禮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錯誤,“示”的本意是“宗廟供奉的祖先神主”,與“祭祀禮儀”關系不大,涉及祭祀禮儀的應該是“這些從‘示’構成的字記載了古代祭祀禮儀的大量信息”,而不是“示”字本身。故選:C。(3)材料中對于字的文化闡釋,是“通過對漢字構形及其發(fā)展過程中所積淀的文化信息的揭示和分析,來探討漢字的構造、發(fā)展與中華歷史文化的深層關系,從而闡釋漢字構形的理據(jù)、特點和規(guī)律”。A.從甲骨文中“孝”字的構形來分析其含義,可以作為“孝”字的文化闡釋。B.“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也是對漢字構形特點的分析,可以作為“孝”字的文化闡釋。C.分析了“孝”字發(fā)展過程中的異體字,是對構造發(fā)展的分析,可以作為“孝”字的文化闡釋。D.該條目闡釋的是“孝”的意思,而不是“孝”字構形的理據(jù)、特點和規(guī)律,不能作為“孝”字的文化闡釋。故選:D。(4)材料一主要論述“每個字樣造字或演成的準確時代難以確考,它對歷史文化的見證作用就難以作為一種科學的證據(jù),最多可以是一種假說”“夸大漢字對歷史文化的解釋作用,在例證不足、文獻依據(jù)不足的情況下,憑著個別的字形,猜測編造似是而非的故事或者附會某一具體史實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即,想要從漢字中闡釋歷史文化信息,往往“求之太過”,甚至可能“無法驗證的說法,也違背漢字的實際”“不足取”,主要側重闡述漢字對歷史文化闡釋的有限性。材料二先解釋什么是漢字的文化闡釋,再結合許慎《說文解字》中對“示”字的闡釋,論述漢字闡釋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如“文字的發(fā)展演變”“歷史文化的發(fā)展流變”等,側重闡述如何擺脫傳統(tǒng)文字學的局限性,科學地進行漢字文化闡釋。(5)根據(jù)材料一“在例證不足、文獻依據(jù)不足的情況下,憑著個別的字形,猜測編造似是而非的故事或者附會某一具體史實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可見,作者認為科學的漢字文化闡釋不僅要憑著字形,還需要“例證”“文獻依據(jù)”。材料二對“示”字的闡釋,從“最早的形體見于甲骨文”分析其原初構形,再從各種文獻如《史記?殷本紀》《說文》《周禮》等具體運用中確定“‘示’這個字原初的構形和含義,就是指宗廟供奉的祖先神主”,并分析了“從‘示’構成的字記載了古代祭祀禮儀的大量信息”,即它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對“示”字進行了文化闡釋,符合材料一中要求要從“字形”“例證”“文獻依據(jù)”出發(fā)進行闡釋的觀點。答案:(1)A(2)C(3)D(4)材料一側重闡述漢字對歷史文化闡釋的有限性,材料二側重闡述如何擺脫傳統(tǒng)文字學的局限性,科學地進行漢字文化闡釋。(5)相符。理由如下:材料一認為,對漢字進行文化闡釋既要憑借字形,又要有足夠的例證和文獻依據(jù)。材料二通過考察“示”字的原初構形、發(fā)展演變(它的相關字)及其在古代文獻中的具體運用,對其進行文化闡釋。(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作畫韓映山東天邊有一縷嫩紅,朵朵白云也鑲上了金邊兒;青色的晨霧,罩著遠方的村樹;淀水光亮起來,透發(fā)出一股股清涼新鮮的氣息。林紅紅坐在岸邊,手拿畫筆,面對著晨景出神。她在凝神靜思:這大自然的景色是多么有生氣??!自己在學校里,天天跟書本打交道,很少體驗到如此生動的畫面,自己應該怎樣珍貴這段下鄉(xiāng)實地寫生的時間??!眼下正是秋忙季節(jié),隊長和社員們天天去勞動,不能坐下來讓你一筆筆地描畫。于是,她就住在生產隊長奎拴的家里。太陽一露面,它的光彩便耀眼輝煌,陽光在村莊、樹梢、莊稼、淀水上流蕩著。林紅紅剛收起畫具,只聽背后有一個小姑娘的聲音。林紅紅回頭一看,是房東的女孩小丫。小丫說:“我娘讓我叫你回家洗臉呢!我娘說,往后天涼了,別在淀水里洗了?!彼齻兺易咧旨t紅問:“你哥哥哩?”“我哥哥起來就到隊部里去了?!毙⊙菊f,“你還找他畫像嗎?”林紅紅笑了,想起給她哥哥奎拴畫像的情形:這小伙子坐著,一動不動。臉上不自然極了,連出氣都不勻稱了,頭上滿是汗水。坐了沒一會兒,奎拴就說:“不行,饒了我吧!比打夯挖渠還累呢!”想到這,林紅紅不由得笑了,她又問小丫:“你哥哥今天要干嗎活哩?”“聽說高粱熟透了,準是削高粱?!毙⊙菊f。林紅紅跟小丫來到房東家門口。房東大娘端著泔水正在院里喂雞。小丫說:“娘,我哥哥怎么還不家來呀?”正說著,只聽院子里有個小伙子喊:“娘,飯熟了唄?吃了飯,俺們得去削高粱,你跟那畫畫兒的說說,就說沒空,晚幾天再畫。”娘忙向屋里努嘴,意思是:什么畫畫兒的,連個林紅紅同志也不叫。林紅紅在屋里說:“奎拴同志,當然生產要緊,畫畫不著急。吃了飯我還想跟你們一塊干活兒去哪!”奎拴也對著里屋的門簾說:“那敢情好。我們正缺幫手哩!不過,你行嗎?這凈是累活兒?!绷旨t紅走出里屋,眉眼含著笑說:“鍛煉鍛煉唄!我就是決心跟你們學學哩!”小丫也高興地跑出來說:“我給你找個快爪鐮,咱婦女們掐穗兒。”吃著飯,奎拴忽然想起什么,端起半碗飯湯,走出去了。只聽奎拴那粗嗓門在各家響著:“大爹,吃了飯咱去削高粱??!”“二叔!帶著鐮,咱河套的高粱該削了。”奎拴頭里叫,人們就隨后跟了出來。很快,街上就齊了人。林紅紅也往這里走來,小丫背個筐也跑來了,她給林紅紅找來一個爪鐮。人們唱唱喝喝,走出村外。太陽升到東南角,一望大片的河套地,紅艷艷的凈是高粱,像是平原上著了火。細一看,每個穗頭,像是一把火炬。林紅紅看得呆住了。到了地頭,奎拴給大家分好夾壟,男的在前邊削,女的在后面掐穗??┟搨€光膀,領在頭里干。田野里一片勞動的聲響。林紅紅跟大家投入到緊張的勞動里,她什么活兒也想學:學削、學掐穗、學捆高粱頭,人們也都愿教她。到下午收工的時候,她似乎什么都入點門了。晚上下起雨,聽著外面的雨聲,她寫下了一天的日記,旁邊還勾勒了一幅圖。到天明,雨停了,但天還沒晴。吃早飯的時候,小丫躥跳著說:“哥哥,今個陰天下不了地,該讓紅姐給你畫像了?!绷旨t紅梳著辮子也走出來說:“真的,奎拴同志,今天能畫一會兒嗎?”“陰天有陰天的事?!笨┠谴竽樣旨t漲起來,咧著大嘴嘿嘿光笑。收獲的季節(jié),一天天地過去,地里由淺綠變成金黃,一塊塊的莊稼成熟著,收割著。在這豐收的季節(jié),農村呈現(xiàn)一片忙碌景象。林紅紅把自己投入生活的海洋里,勞動鍛煉著她,使她的感情一天天地充實起來。她的腦海里,積滿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美麗的大自然畫面。她作了幾幅自己比較滿意的畫,她想帶回學校去,向領導匯報。想到要和這一家、這一村分別了,她實在覺得有些難舍。這天早晨,林紅紅又一個人來到白洋淀邊。東天邊確又升起一縷嫩紅,但這顏色更鮮艷了,有如胭脂和櫻桃的紅色。她又仰看天空的云朵,云朵雖然也鑲上了金邊兒,但那金邊簡直像是金黃的絲絨織成的,那么鮮亮、那么柔和。平原上的遠村,雖然也有一縷輕紗似的霧,但這霧氣是透明的,像是流蕩的水銀。林紅紅一筆筆地涂著色,她想:生活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般化的??!即使是一個早晨的風景,都是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等到太陽露面的時候,她已完成了這幅畫?;氐郊遥朐僬铱┩就瓿赡欠は癞?,但奎拴早又到公社里去了。他越來越忙了。林紅紅對這年輕的隊長懷著深深的敬佩!回憶起這些日子的相處,這個樸實的小伙子的形象,又映現(xiàn)在她的眼前了。她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坐在屋里,拿起畫筆,一幅肖像,竟畫得十分順手,十分出色。那是一位敦厚的小伙子的形象:粗墩墩的個子,方頭大臉,粗眉大眼,肩膀很寬;右手拿一把鐮刀,左手拿毛巾拭汗。在他的身后,好像還有好多社員跟上來﹣這分明是削高粱的那個情景。門簾一響,小丫跑來看,不由高聲喊起來:“真像,真像我哥哥喲!你看他那大厚嘴唇,咧著在笑哩!”她一喊,娘也急忙過來問:“什么呀?什么呀?快叫我看看。”娘拿過去,端詳了一會兒,一拍巴掌說,“喲!真像我兒子那個傻樣子!”(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A.奎拴對當畫像的模特感到不自在,加上忙于秋收無暇他顧,之后,對林紅紅畫肖像畫的要求一再推脫。B.面對河套平原,林紅紅“看得呆住了”,紅艷如火的平原秋景給她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與心靈震撼。C.“背個筐也跑來了”“躥跳著說”“不由高聲喊起來”,活潑的小丫,給故事增添了許多靈動和生氣。D.小說的最后一句側面反映了林紅紅對奎拴的深刻認識,的這幅作品畫出了奎拴憨厚傻氣的精神氣質。(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CA.小說以“作畫”為題,意蘊豐富,林紅紅以淀上生活為素材作畫,淀上生活也在她心靈上留下深刻印跡。B.林紅紅的勞動經歷,使她產生豐富的藝術創(chuàng)作靈感,這為后文畫出肖像畫的情節(jié)做了鋪墊,深化了主題。C.小說截取多個日常生活的場景,串聯(lián)成篇,同時以人物對話推動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完整緊湊,引人入勝。D.小說獨具匠心,將林紅紅作品里的勞動者形象和淀上人民的生活相互映照,揭示了藝術與生活的關系。(3)有人評價:“韓映山一生都用猶如泥土中散發(fā)著淡淡荷香的語言來描寫家鄉(xiāng)?!闭垞?jù)此對小說的語言進行分析。(4)作品以林紅紅的視角來描寫淀上的風景與生活,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鑒賞。解答本題既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文章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文章的內容、人物、語言、觀點等進行分析概括,注意結合語境。(2)本題考查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這類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選擇要求,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3)本題考查分析小說的語言風格的能力。根據(jù)題目要求,先引原文,然后分析手法及效果。在指出原文內容之后針對手法進行分析并說出效果即可。(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學作品敘述視角的能力。小說中人物形象可以分為敘述者形象和塑造的形象,敘述者形象往往是第一人稱“我”,可以從小說中“我”對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其他人物、主旨、讀者感受等方面進行分析?!窘獯稹浚?)D.“傻氣”錯,結合“這個樸實的小伙子的形象”“敦厚的小伙子的形象:粗墩墩的個子,方頭大臉,粗眉大眼,肩膀很寬;右手拿一把鐮刀,左手拿毛巾拭汗。在他的身后,好像還有好多社員跟上來——這分明是削高粱的那個情景”分析應該是樸實、敦厚、勤勞的。故選:D。(2)C.“同時以人物對話推動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完整緊湊”錯,主要以林紅紅的視角來推動故事發(fā)展,通過她的所見所聞所感來展示日常生活場景,情節(jié)算不上完整緊湊。故選:C。(3)“泥土中”體現(xiàn)了地方色彩,“散發(fā)著淡淡荷香”體現(xiàn)了詩意美。由“你哥哥哩?”“你哥哥今天要干嗎活哩?”“娘,我哥哥怎么還不家來呀?”“鍛煉鍛煉唄!我就是決心跟你們學學哩!”“大爹,吃了飯咱去削高粱啊!”“二叔!帶著鐮,咱河套的高粱該削了”“奎拴頭里叫,人們就隨后跟了出來”“咧著在笑哩!”可見答案①小說敘事融入鄉(xiāng)音鄉(xiāng)語,如“怎么還不家來呀”“掐穗兒”“削高粱”等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散發(fā)著“泥土”氣息。由“太陽一露面,它的光彩便耀眼輝煌,陽光在村莊、樹梢、莊稼、淀水上流蕩著”“太陽升到東南角,一望大片的河套地,紅艷艷的凈是高粱,像是平原上著了火。細一看,每個穗頭,像是一把火炬。林紅紅看得呆住了”“收獲的季節(jié),一天天地過去,地里由淺綠變成金黃,一塊塊的莊稼成熟著,收割著。在這豐收的季節(jié),農村呈現(xiàn)一片忙碌景象”,可見答案②小說寫景語言富有詩意,如對淀上日出的描繪,比喻形象貼切,意境清新優(yōu)美,帶著“淡淡荷香”。(4)由“東天邊有一縷嫩紅,朵朵白云也鑲上了金邊兒;青色的晨霧,罩著遠方的村樹;淀水光亮起來,透發(fā)出一股股清涼新鮮的氣息”“我娘讓我叫你回家洗臉呢!我娘說,往后天涼了,別在淀水里洗了”“不過,你行嗎?這凈是累活兒”可見風光美,由“到了地頭,奎拴給大家分好夾壟,男的在前邊削,女的在后面掐穗??┟搨€光膀,領在頭里干。田野里一片勞動的聲響”可見人性美人情美,于是得出答案①以畫者的視角觀察審視,藝術地呈現(xiàn)淀上的風光美、人情美。由“這天早晨,林紅紅又一個人來到白洋淀邊。東天邊確又升起一縷嫩紅,但這顏色更鮮艷了,有如胭脂和櫻桃的紅色。她又仰看天空的云朵,云朵雖然也鑲上了金邊兒,但那金邊簡直像是金黃的絲絨織成的,那么鮮亮、那么柔和。平原上的遠村,雖然也有一縷輕紗似的霧,但這霧氣是透明的,像是流蕩的水銀”得出答案②以女性的視角描寫景物和生活,使之染上細膩豐富的情感色彩。由“林紅紅把自己投入生活的海洋里,勞動鍛煉著她,使她的感情一天天地充實起來。她的腦海里,積滿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美麗的大自然畫面。她作了幾幅自己比較滿意的畫,她想帶回學校去,向領導匯報”“林紅紅一筆筆地涂著色,她想:生活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般化的??!即使是一個早晨的風景,都是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得出答案③以藝術青年的視角觀察景物和生活,體現(xiàn)對藝術與生活關系的思考,深化主題。答案:(1)D(2)C(3)①小說敘事融入鄉(xiāng)音鄉(xiāng)語,如“怎么還不家來呀”“掐穗兒”“削高粱”等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散發(fā)著“泥土”氣息。②小說寫景語言富有詩意,如對淀上日出的描繪,比喻形象貼切,意境清新優(yōu)美,帶著“淡淡荷香”。(4)①以畫者的視角觀察審視,藝術地呈現(xiàn)淀上的風光美、人情美。②以女性的視角描寫景物和生活,使之染上細膩豐富的情感色彩。③以藝術青年的視角觀察景物和生活,體現(xiàn)對藝術與生活關系的思考,深化主題。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初,武帝征伐匈奴,匈奴罷極,常有欲和親意。宣帝五鳳四年,匈奴閏振單于率其眾東擊郅支單于。郅支與戰(zhàn),殺之,遂進攻呼韓邪。左伊秩訾王為呼韓邪計,勸令稱臣入朝事漢,從漢求助。諸大人相難久之。呼韓邪從其計,遣子入侍。甘露二年冬,匈奴呼韓邪單于款五原塞,愿奉國珍,朝三年正月。詔有司議其儀。太子太傅蕭望之以為:“單于非正朔所加,故稱敵國,宜待以不臣之禮,位在諸侯王上。外夷稽首稱藩,中國讓而不臣,此則羈縻之誼也。如使匈奴后嗣卒有鳥竄鼠伏,闕于朝享,不為畔臣,萬世之長策也?!碧熳硬芍?。呼韓邪單于來朝,贊謁稱藩臣而不名。置酒建章宮,饗賜單于。二月,遣單于歸國。發(fā)邊郡士馬以數(shù)千,助誅不服。又轉邊谷米糒,給贍其食。建昭三年,使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共誅斬郅支單于于康居。始,郅支單于自以大國,又乘勝驕。漢遣使三輩至康居,郅支困辱使者,不肯奉詔,而因都護上書,言:“居困厄,愿歸計強漢,遣子入侍?!逼潋湅犎绱?。五年,呼韓邪單于聞郅支既誅,且喜且懼。竟寧元年,呼韓邪單于來朝,自言愿婿漢氏以自親。帝以后宮王嬙字昭君賜單于。單于歡喜,上書:“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請罷邊備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崩芍泻顟曔吺乱詾椴豢稍S曰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漢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對奏,天子有詔:“勿議罷邊塞事?!笔管囼T將軍許嘉口諭單于曰:“單于鄉(xiāng)慕禮義,所以為民計者甚厚,此長久之策也。中國四方皆有關梁障塞,亦以防中國奸邪放縱,出為寇害?!眴斡谥x曰:“愚不知大計,天子幸使大臣告語,甚厚?!保ü?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匈奴歸漢》)(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BA.郎中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許曰/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漢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B.郎中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許/曰/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漢/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C.郎中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許曰/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漢/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D.郎中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許/曰/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漢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和親,是中原王朝與外族或者外國間的政治聯(lián)姻,和親人選須為皇帝之女或宗室之女。B.單于,匈奴的最高首領,西漢后期匈奴內部發(fā)生爭權斗爭,出現(xiàn)五單于并立的局面。C.中國,古華夏族建國于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文中是漢朝的自稱。D.都護,意即總監(jiān),漢朝始設西域都護,既理民政,也理軍政,為駐西域地區(qū)的最高長官。(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BA.與漢戰(zhàn)爭使匈奴疲憊不堪,加之內部爭斗激烈,左伊秩訾建議呼韓邪審時度勢,向漢朝借力,但受到大臣們強烈反對。B.蕭望之認為匈奴不奉漢朝歷法,與漢朝本是敵對國家,不應接受其臣服,如此若其將來不再朝貢,也不算漢朝的叛臣。C.漢朝對呼韓邪單于禮遇有加,不僅在贊謁時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還設宴款待,后又在軍事和財物上為其提供支援。D.漢朝慎重對待兩國關系。呼韓邪和親后請求漢朝撤除邊塞守備,漢帝遣使口諭單于,以防范奸邪侵害西域為由婉拒。(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甘露二年冬,匈奴呼韓邪單于款五原塞,愿奉國珍,朝三年正月。②單于鄉(xiāng)慕禮義,所以為民計者甚厚,此長久之策也。(5)文中說匈奴郅支單于“驕嫚如此”,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請簡要說明?!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jù)句意、虛詞和結構判斷。(2)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答題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5)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時明確題目要求,篩選正確信息,用簡明的語言概括。【解答】(1)B.“不可許”是“以為”的賓語,從其“曰”的內容可見他是不贊同答應的,故而不可能是“許曰”,排除AC?!暗隆笔鞘箘佑梅?,指使……感恩,其后要帶賓語“漢”,二者之間不應斷開,“請求無已”的主語是單于,應在其前斷開,排除D。譯文:郎中侯應熟悉邊塞各種事宜,認為不能答應,說:“如果撤去戍邊士兵,撤銷哨所,匈奴單于自認為保塞守邊,必定讓漢朝感恩戴德,請求賞賜無休止,如果稍不如意,那么后果難以預測?!惫蔬x:B。(2)A.“和親人選須為皇帝之女或宗室之女”錯誤,根據(jù)原文“帝以后宮王嬙字昭君賜單于”可見,不一定要皇帝或宗室之女,本文中皇帝派去和親的就是后宮的妃嬪。故選:A。(3)B.“認為匈奴不奉漢朝歷法,與漢朝本是敵對國家,不應接受其臣服”錯誤,原文“單于非正朔所加,故稱敵國,宜待以不臣之禮,位在諸侯王上”意思是:單于不實行我朝的歷法制度(即不受我朝管轄),所以算是對等的國家,不應該用臣屬的禮儀對待他,位次應在諸侯王之上。“敵國”在此處是“對等國家”的意思,“待以不臣之禮”并非不接受其臣服,而是不應用對待臣屬的禮儀對待匈奴。故選:B。(4)①“款”,至,到;“奉”,獻上;“朝三年正月”,介詞結構后置,“(于)三年正月朝”。譯文:甘露二年冬季,匈奴呼韓邪單于到五原塞表示歸順,愿意獻上匈奴的珍寶,于甘露三年正月朝見漢帝。②“鄉(xiāng)”,通“向”,向往;“慕”,仰慕;“計”,謀劃;“厚”,此處指深遠。譯文:單于向往仰慕漢朝的禮義,為天下百姓謀劃得很深遠,這是一項長久之策。(5)從“漢遣使三輩至康居,郅支困辱使者,不肯奉詔,而因都護上書,言:‘居困厄,愿歸計強漢,遣子入侍?!潋湅犎绱恕笨梢姡铦h朝使者,不肯奉詔,卻通過都護上書假裝說“愿歸計強漢,遣子入侍”,假意歸漢,言行不一。答案:(1)B(2)A(3)B(4)①甘露二年冬季,匈奴呼韓邪單于到五原塞表示歸順,愿意獻上匈奴的珍寶,于甘露三年正月朝見漢帝。②單于向往仰慕漢朝的禮義,為天下百姓謀劃得很深遠,這是一項長久之策。(5)①困辱漢使臣;②不肯奉詔;③假意歸漢,言行不一。參考譯文:當初,武帝派兵征伐匈奴,匈奴疲憊到了極點,常常有與漢朝和親的愿望。宣帝五鳳四年,匈奴閏振單于率軍向東攻打郅支單于。郅支單于與其交戰(zhàn),殺死了閏振單于,于是又進攻呼韓邪單于。左伊秩訾王為呼韓邪單于出謀劃策,勸他向漢朝稱臣,請求援助。各位大臣不斷向左伊秩訾王詰難。呼韓邪單于最終采納了左伊秩訾王的建議,派遣兒子到漢朝做人質。甘露二年冬季,匈奴呼韓邪單于到五原塞表示歸順,愿意獻上匈奴的珍寶,于甘露三年正月朝見漢帝。漢帝下詔命相關主管官員商議朝見的儀式。太子太傅蕭望之認為:“單于不實行我朝的歷法制度(即不受我朝管轄),所以算是對等的國家,不應該用臣屬的禮儀對待他,位次應在諸侯王之上。外族向我朝低頭甘做藩屬國,我朝謙讓而不視他們?yōu)槌紝伲@是籠絡他們的辦法。如果匈奴的后世子孫最終像鳥兒飛竄像老鼠躲藏,不來朝貢,也不算我朝的叛臣,這是萬世久安的策略?!睗h帝采納了他的建議。呼韓邪單于前來朝見漢帝,贊唱禮儀引導進見時稱藩臣而不直呼其名。漢帝在建章宮設酒宴款待單于。二月,朝廷派人送單于回國,征發(fā)邊疆各郡數(shù)以千計的兵馬,幫助誅殺不順服其統(tǒng)治的匈奴人。又轉運邊疆的谷米干糧,供其食用。建昭三年,派西域都護甘延壽與副校尉陳湯一起在康居誅殺郅支單于。最初,郅支單于自以為匈奴是一個大國,又倚仗勝利而驕慢。漢朝派遣三批使者到康居,郅支單于軟禁侮辱漢使,不肯接受漢朝的詔書,卻通過西域都護上書,說:“居住環(huán)境困苦,(我)愿意歸順強大的漢王朝,派兒子去當人質。”郅支單于的態(tài)度傲慢到如此地步。建昭五年,呼韓邪單于聽說郅支單于已經被誅殺,既高興又恐懼。竟寧元年,呼韓邪單于來漢朝見,自請成為漢家女婿來親近漢朝。漢帝把后宮王嬙(字昭君)賞賜給呼韓邪單于。單于非常高興,上書說:“愿意替漢朝保護從上谷以西至敦煌的邊塞。請撤去邊塞防務及守塞的官吏士卒,讓您的百姓得以休息。”郎中侯應熟悉邊塞各種事宜,認為不能答應,說:“如果撤去戍邊士兵,撤銷哨所,匈奴單于自認為保塞守邊,必定讓漢朝感恩戴德,請求賞賜無休止,如果稍不如意,那么后果難以預測。”奏書呈上后,漢帝下詔:“不再討論撤除邊塞防務的事情。”派車騎將軍許嘉向單于口頭傳諭說:“單于向往仰慕漢朝的禮義,為天下百姓謀劃得很深遠,這是一項長久之策??墒俏页拿姘朔蕉荚O有關卡要塞,也是為了防備我朝的奸邪之徒胡作非為,出關釀成賊寇之害?!眴斡诘狼刚f:“我不知道您的深遠謀劃,承蒙您派大臣來告訴我,待我很是優(yōu)厚?!保ǘ┕糯姼栝喿x(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喜從弟雪中遠至有作杜荀鶴深山大雪懶開門,門徑行蹤自爾新。無酒御寒雖寡況,有書供讀且資身。便均情愛同諸弟,莫更生疏似外人。晝短夜長須強學,學成貧亦勝他貧。(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深山大雪,屋門少開,一個“懶”字襯托出天寒地凍的冷意。B.屋外人跡罕至,堂弟卻踏著大雪遠道而來,令詩人喜不自禁。C.家中很少出現(xiàn)沒有酒御寒的情況,而且又有書可與堂弟共讀。D.詩人勸堂弟不必生分,惜時求學,語言淺易卻飽含手足深情。(2)后人認為“學成貧亦勝他貧”一句意味深長,請說說你對這句詩的理解?!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2)本題考查對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題要結合全詩分析?!窘獯稹浚?)C.“家中很少出現(xiàn)沒有酒御寒的情況”錯?!盁o酒御寒雖寡況”,意思是家中常常無酒御寒,這種滋味雖然寡淡。所以“寡況”不是很少出現(xiàn)這種情況之意。故選C。(2)“學成貧亦勝他貧”,意思是“只要學習有成,即使缺少衣食也好過其他困苦狀況”。聯(lián)系題目“喜從弟雪中遠至有作”以及上句“晝短夜長須強學”可知,這句話是勉勵從弟要努力讀書,學有所成;再聯(lián)系“有書供讀且資身”可知,詩人自己也以讀書為樂,認為讀書可以“資身”,可見此句也是詩人的自我勉勵;“無酒御寒雖寡況,有書供讀且資身”,詩人自己不以家貧為意,反而能夠享受讀書的樂趣,因此他認為“學成貧亦勝他貧”。“他貧”指的是一般意義上的物質的貧窮,與“學成貧”相對;“學成貧”是說讀書有所成就,即使物質依然清貧,也會感到快樂和滿足??梢姶司潢U述了深刻的道理,讀書不僅僅是為了做官,更是為了追求充盈的精神世界。答案:(1)C(2)這句詩的意思是:只要學習有成,即使缺少衣食也好過其他困苦狀況。這既是對堂弟刻苦求學的勸勉,也是對自我的寬慰與勉勵,同時闡述了深刻的道理,讀書不僅僅是為了做官,更是為了追求充盈的精神世界。(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秦王朝滅亡的原因是“仁義不施”;杜牧《阿房宮賦》中的“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兩句,也強調了民心對鞏固秦朝政權的重要性。(2)《琵琶行》中白居易聽完琵琶女自敘身世之后,發(fā)滿腔遷謫之感,抒同病相憐之情的兩句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3)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精神,唐宋詩詞中表達舍身報國豪情壯志的詩句比比皆是,如“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痉治觥看祟}考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高考時,以《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篇目為主,文體側重于詩歌和散文。完成此類型題目,主要是靠同學們平時的積累,同時也要注意突破關鍵字(生僻字,通假字,同義異形字,語氣助詞等),避免錯別字的出現(xiàn)。做題時,書寫要工整清晰,留意語句的出處和具體的語境。【解答】故答案為:(1)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重點字:秦)(2)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重點字:逢)(3)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重點字:攜)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9分)6.(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長期受到各方詬病。在越來越重的書包、奔波趕場的培訓面前,壓得孩子和家長喘不過氣來。教育領域被濃重的焦慮裹挾,攪得各方苦不堪言。市面上遍地開花的培訓班,名目花哨,卻(),含金量極其有限,多是在營銷上極盡所能。久而久之,在“焦慮一報班一更焦慮”的螺旋中,家庭和社會資源被嚴重錯配乃至虛耗,不僅家長和孩子身心俱疲,而且教培市場畸形膨脹,也()出收費混亂、無序競爭等問題。亂象頻仍、焦慮蔓延,到了必須整治的時候。從此番“雙減”政策的具體指向看,一大關鍵就是對校內校外的角色與責任進行了(),以正本清源,穩(wěn)定社會預期,給廣大家長吃了一顆定心丸。人為制造的內卷焦慮少了,高度緊繃的神經就能慢慢()下來,全社會的教育心態(tài)也會更加理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做實“雙減”,不僅是給孩子書包“減重”給家庭支出“減壓”,更是一次對高度焦慮的社會心理的必要校正。(1)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茿A.大同小異滋生厘清松弛B.如出一轍派生厘清松懈C.大同小異派生理清松弛D.如出一轍滋生理清松懈(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荄A.在越來越重的書包、奔赴趕場的培訓面前,把孩子和家長壓得喘不過氣來。B.越來越重的書包、奔赴趕場的培訓,使孩子和家長壓得喘不過氣來。C.在越來越重的書包、奔赴趕場的培訓面前,孩子和家長壓得喘不過氣來。D.越來越重的書包、奔赴趕場的培訓,壓得孩子和家長喘不過氣來。(3)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畫橫線句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BA.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B.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C.“一起向未來”,激勵著北京冬奧賽場上的各國運動員,盡情綻放體育之美,全力挑戰(zhàn)運動之巔。D.“碳中和”是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一個重要內容,對推進全球氣候治理進程,意義重大而深遠。【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此類試題的解答一般用排除法,但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必須加強對詞語的積累識記,在此基礎上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題的正確率。(2)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要結合常見病句的六種類型來分析語句,常見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句式雜糅等。根據(jù)病句類型去排除錯誤選項。(3)本題考查的是引號的具體作用。做此題需要學生對標點符號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在平時學習中注意積累?!窘獯稹浚?)大同小異:大體相同,略有差異。如同一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語境說輔導班名目不同,效果卻相差不多,應選“大同小異”。滋生:①繁殖;生長。②引起;發(fā)生。派生:從主要事物發(fā)展中分化出來。文中是說引起了亂收費現(xiàn)象,應選“滋生”。厘清和理清的區(qū)別:在“厘清”之前,人們或許對某個問題或現(xiàn)象沒有分辨得很清楚,“厘清”之后,往往就劃分了某種界限,使得某問題或現(xiàn)象的性質等得以分明地呈現(xiàn)出來。而“理清”一般用于有條理的事物,如“理清思路”“理清頭緒”。文中是將校內外的角色與任務劃分清楚,應選“厘清”。松弛:①放松;松散。②(紀律、制度等)實行不嚴厲的;松散。松懈:①松散、懈?。ㄖ妇瘢?。②紀律松弛,不嚴格。兩個都可以。故選:A。(2)畫線句子的語病是缺主語,“在……面前”掩蓋了主語,刪去。故選:D。(3)文中引號表強調。A.表示否定或反語。B.表示強調。C.表引用。D.表示特定稱謂。故選:B。答案:(1)A(2)D(3)B(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11分)7.(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空間站是載人空間站的簡稱,它在距離地面400~500千米高度的近地軌道上長期運行,可供人居住,和載人飛船都屬于載人航天器。既然載人飛船可以將航天員送入太空,實現(xiàn)人類的飛天夢,①為什么還要研制空間站呢?首先,載人飛船受到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被設計成了一種體積小、運行時間較短、一次性使用的返回式載人航天器。其次,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②太空的微重力環(huán)境資源很有價值在這種環(huán)境中能夠生產出新材料、新產品,培育出地球上沒有的新物種。為了利用太空的微重力環(huán)境資源,科學家們研制出了新的航天器﹣空間站。③空間站不僅體積更大能夠攜帶較大的試驗設備,而且其太陽能電池翼更大,電力系統(tǒng)能夠,滿足大型設備及大規(guī)模空間實驗的需要。同時,空間站支持長期太空飛行,允許航天員在太空中進行長時間的空間實驗,探索更多未知。(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奈淖?,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根據(jù)文段的內容,用單句的形式為“空間站”下個定義,不超過65個字。【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句子補寫的能力。解答時,先把握文段語脈,定位句子關系;然后根據(jù)上下語境,進行合理推導。(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文段信息的能力。解答時,要了解“下定義”是一種用簡潔明確的語言對事物的本質特征作概括說明的方法?!跋露x”必須抓住被定義事物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征,多采用判斷單句的形式。其格式多為“×××(種概念)是×××的×××(屬概念)”或“×××叫×××”?!窘獯稹浚?)文段后文從三方面強調空間站的優(yōu)點,而①處是以問句形式出現(xiàn),故可推知①處填“為什么還要研制空間站呢”;根據(jù)“在這種環(huán)境中能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