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高一語文 第六單元 提分小卷【單元測試】解析版_第1頁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高一語文 第六單元 提分小卷【單元測試】解析版_第2頁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高一語文 第六單元 提分小卷【單元測試】解析版_第3頁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高一語文 第六單元 提分小卷【單元測試】解析版_第4頁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高一語文 第六單元 提分小卷【單元測試】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

提分小卷

(考試時間:45分鐘試卷滿分:50分),

一、基礎知識題(14分)

1.(2021全國高一課時練習)對下列標點符號使用分析錯誤的一項是()(3分)

A.革命一起,她的故鄉(xiāng)就到了一個都督,一一等于現(xiàn)在之所謂督軍,一一也是她的同志:王金發(fā)。(文中

的兩個破折號是表示夾注,相當于括號的作用)

B.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文中的分號表示上下文之間是遞進關系)

C.這人現(xiàn)在也已“壽終正寢”了,但在那里繼續(xù)跋扈出沒著的也還是這一流人,所以秋瑾的故鄉(xiāng)也還是那

樣的故鄉(xiāng),年復一年,絲毫沒有長進。(文中引號的作用是反語諷刺)

D.黨八股的第六條罪狀是:不負責任,到處害人。(文中冒號的作用是提示下文)

【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用

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間的關系,根據(jù)標點符號各自的作用,判

斷標點符號的正誤,尤其注意易錯易混的標點符號。

B項,“文中的分號表示上下文之間是遞進關系”對分號用法分析錯誤,此處分號是用于句內的較大停頓,

沒有遞進關系。

故選B。

2.(2021上海交大附中高一期末)小明請小魚看看自己的文章問題所在,小魚發(fā)現(xiàn)他的文章羅列了不少概

念,但卻疏于推敲概念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于是她說:“你學過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嗎?你文章的主要

問題就是這篇課文中提到的“”這一條()(3分)

A.空話連篇,言之無物B.裝腔作勢,借以嚇人

C.語言無味,像個癟三D.甲乙丙丁,開中藥鋪

【答案】D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課文重要概念的能力。

D.“甲乙丙丁,開中藥鋪”的意思是指單單按照事物的外部標志,使用一大堆互相沒有內部聯(lián)系的概念,

排列成一篇文章、一篇演說或一個報告,使人不用腦筋想問題,不去思考事物的本質,而滿足于甲乙丙丁

的現(xiàn)象羅列。與題干中的''羅列了不少概念”“疏于推敲概念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是一致的。

故選D。

3.(2020吉林四平高二期中)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

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

B.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C.那么,怎么辦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

D.我在這里不想討論梅博士演藝和象征主義的關系,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

點進步了。

【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B.“新人”后應為逗號;

C.“拿來!”中的感嘆號應在引號外;

D.“我敢說”后面應為逗號。

故選A。

4.(2021黑龍江雙鴨山一中高一期中)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點的詞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2分)

A,君子博學而可參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C.吾呼道也D.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

A.“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B.“水”,名詞作動詞,游泳;

C.“師”,名詞作動詞,學習;

D.“下”,名詞作動詞,低于。

故選Ao

5.(2021重慶八中高一期中)下列加點詞,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

A.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木直甲繩/其曲甲規(guī)

C.君子生非異也/蛟龍生焉

D.吾嘗終日期思矣/蟹六跪頊二螯

【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和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介詞,從;介詞,比。

B.兩個“中”,都是“合乎”的意思。

C.通“性”,資質、天賦;產生,出現(xiàn)。

D.連詞,表修飾關系;連詞,表并列關系。

故選B。

6.(2021吉林長春北師大附屬學校高一期中)下列詞類活用分類正確的一項是()(2分)

①不駐相師②則簟聚而笑之③至益圣,電益愚④孔子炳鄭子⑤個學而衣遺⑥吾財?shù)酪?/p>

⑦其下圣人也亦遠矣⑧吾從而呷之

A.①⑧/②③/⑤⑦/④⑥B.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C.①④⑧/②/③⑤/⑥⑦D.①③⑤/④⑧/②/⑥⑦

【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

①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②群,名詞作狀語,成群地;

③圣、愚,形容詞作名詞,圣人、愚人;

④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老師;

⑤小、大,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⑥師,名詞作動詞,學習;

⑦下,名詞作動詞,低于;

⑧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老師。

①④⑧為意動用法/②為名詞作狀語/③⑤形容詞作名詞/⑥⑦為名詞作動詞。

故選C。

二、閱讀與鑒賞(16分).

(一)(2020上海市實驗學校高一期中)閱讀下面文字,完成7-10題。(9分),

拿來主義

魯迅

①中國一向是所謂“閉關主義”,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自從給槍炮打破了大門之后,又碰了一

串釘子,到現(xiàn)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別的且不說罷,單是學藝上的東西,近來就先送一批古

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后事如何”;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

掛過去,叫作“發(fā)揚國光”。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lián)去,以催進“象征主義”,此后是順便到

歐洲傳道。我在這里不想討論梅博士演藝和象征主義的關系,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

得顯出一點進步了。

②但我們沒有人根據(jù)了“禮尚往來”的儀節(jié),說道:拿來!

③,能夠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

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fā)了瘋。中國也不是,——有人說,掘

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但是,幾百年之后呢?幾百年之后,我們當然是化為魂靈,或

上天堂,或落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是在的,還應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要不然,則當佳節(jié)大典之際,

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

④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咒些,可以稱之為“送來”,我

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

⑤我在這里也并不想對于“送去”再說什么,否則太不“摩登”了。載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

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

⑤但我們被“送來”的水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后有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

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于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于洋貨復生了恐怖。其實,這正是因

為那是“送來”的,而不是“拿來”的緣故。

⑦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⑧譬如罷,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

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那么,怎么辦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

二十一,“拿來”!但是,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

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澳脕碇髁x”者是全不這樣的。

⑨他占有,挑選??匆婔~翅,并不就拋在路上以顯其“平民化”,只要有養(yǎng)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

菜一樣的吃掉,只不用它來宴大賓;看見鴉片,也不當眾摔在茅廁里,以見其徹底革命,只送到藥房里去,

以供治病之用,卻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虛。只有煙槍和煙燈,雖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

伯的煙具都不同,確可以算是一種國粹,倘使背著周游世界,一定會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點進博物

館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毀掉的了。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要不然,“拿來主義”

怕未免有些危機。

⑩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

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

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7.聯(lián)系上下文,第③段空缺處應填入的詞語是()(3分)

A.所以然而盡管所以B.當然所以雖然因此

C.當然然而雖然所以D.所以然而盡管所以

8.對下列各句意思理解錯誤的一項是()(3分)

A.“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強調對于文化遺產的無條件接受。

B.”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批判了害怕繼承拒絕借鑒,主張“全盤西化”的逃避主義者。

C.“只不用它來宴大賓”不要讓文化遺產中的精華成為少數(shù)人擺闊氣、裝門面的東西。

D.“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中的“是”是“正確”的意思。

9.文章開頭為什么從“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開始寫?試作分析。(4分)

10.《勸學》和《拿來主義》都運用了比喻的方法來說理,請結合具體例子說說這種寫法的效果。(6分)

【答案】

7.C

8.B

9.“閉關主義”的實質是對別國的先進經(jīng)驗自己不去學習,也不許別人來傳播,“送去主義”的實質是崇

洋(投降)媚外或賣國主義,兩者的危害是落后挨打,貽害子孫,亡國滅種。文章先否定閉關主義和送去

主義,為下文提出拿來主義做鋪墊,符合駁論先破后立的寫法,論證層層深入,使文章更有針對性。

10.《勸學》和《拿來主義》都運用比喻,將抽象的道理說得具體形象。比如《勸學》用青出于藍”“冰寒

于水”兩個比喻形象地闡述了學習使人進步的道理。《拿來主義》將文化遺產比作大宅子,其精華和糟粕分

別比作魚翅和姨太太,對待魚翅建議將其“吃掉”,對待“姨太太”主張“請她們各自走散”,具體形象

地闡明了對待文化遺產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觀點。

【解析】

7.本題考查正確使用關聯(lián)詞語的能力。

“所以”表示因果關系,在該詞后應該接事情的結果;“當然”表示合于事理或情理,沒有疑問。第一空

在句子的開頭,前文中沒有對原因的闡述,故排除“所以”,根據(jù)后文“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

二者見得大度”,應選“當然”。據(jù)此排除AD。在第二空中,前文是“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后文是

“尼采究竟不是太陽”,前后文是轉折關系,故應選擇“然而”來表示語義上的轉折。據(jù)此排除選項B。

故選C。

8.本題考查對重點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B項,“批判了……主張’全盤西化’的逃避主義者”錯誤,應該批判的是盲目排斥,左派幼稚病患者,批

判的是虛無主義者。

故選B。

9.本題考查的是對議論文寫作手法的賞析能力。

開頭段中作者首先闡釋了“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的定義,通過文中“自從給槍炮打破了大門之后,

又碰了一串釘子”“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等句子可知,作者對這兩種“主義”

持否定態(tài)度,這是文章批駁的對象,在下一段中作者順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拿來主義”,這是議論文常

見的寫作手法,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同時用之前的兩種“主義”與“拿來主義”形成鮮明的對比,把“拿

來主義”襯托得更加突出。還需要注意,“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的內容放在了文章的開頭,可以結

合開頭段的作用進行回答,即引出下文觀點,為下文做鋪墊。

10.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比喻論證手法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本題要了解比喻論證的作用。比喻論證是指用比喻者之理去論證被比喻者之理的論證方法。在兩事物

之間,只需要有類似之點,即可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從而論證一個比較抽象的事理。它能使抽象道理

明白具體,深入淺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達效果。《勸學》中大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手法,如“蓼

藍“'‘水”這類客觀事物在變化過程中可以發(fā)展提高成為“青”和“冰”,以此來比喻人通過學習可以提

高自己。“直木”“彎木”“金”等客觀事物通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發(fā)展狀況,成為“車輪”“直

木”,可以變得“鋒利”,以此來比喻人如果能常?!安W”且“反省”,就可以達到“智明”且“行無

過”。《拿來主義》一文中,也巧妙地運用了比喻論證法。文中第八段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和外國

文化;用“徘徊不敢走進門”的“孱頭”,比喻懦弱無能、害怕繼承、拒絕借鑒的逃避主義者;用“勃然

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的“昏蛋”,比喻割斷歷史、盲目排斥的虛無主義者和貌似

徹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用“羨慕舊宅子”、“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

鴉片”的“廢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張“全盤西化”的投降主義者。這些比喻,新穎別致,形象生動,

收到了很好的表達效果,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2021浙江省岱山中學高一月考)閱讀下面文字,完成9-13題。(20分),

(甲)

勸學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蹉步,無以

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弩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

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鰻

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

勸學

秦觀

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啰之間,把卷無

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

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矣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數(shù)終,掩卷茫然,

輒復不省。故雖有勤勞之苦,而常廢于善忘。

嗟夫!敗吾業(yè)者,常此二物也。比讀《齊本》,見孫搴答邢詞曰:“我精騎三千,足抵君羸卒數(shù)萬?!?/p>

心善其說,因取“經(jīng)”“住”“子”“史”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為若干卷,題曰《精騎集》云。

噫!少而不勤,無知之何矣。長而善忘,庶幾以此補之。

11.秦觀《勸學》中畫波浪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矣/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

B.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矣/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

C.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矣/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

D.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矣/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勝步:古代稱跨出一腳為蹉;跨出兩腳為“步”。

B.朔:古代有“月相紀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日。農歷每月第一天叫

“朔”,月中叫“望”,“望”后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C.《齊史》,“二十四史”之一?!岸氖贰笔侵肝覈糯亩牟考o傳體史書,“前四史”則指“二

十四史”中的《史記》《漢書》《后漢書》和《三國志》。

D.“傳”:大體分兩大類:一類是以記述詳實史事為主的史傳或一般紀傳文字;另一類屬文學范圍,以史

實為根據(jù),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13.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荀子的《勸學》,善用比喻來闡述道理。像選文中的第一段,便用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的角度反復說

明問題,強調觀點。

B.荀子在《勸學》選文中的第二段,運用了比喻、對比等多種論證方法,論證了學習應該注重積累,持之

以恒,專心致志。

C.秦觀在《勸學》中講述了自己幼時讀書不勤奮,成人后開始發(fā)憤讀書,可是聰明卻遠不如從前。這和顏

真卿“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感受相同。

D.秦觀在《勸學》中說到不勤奮和善忘讓他荒怠了學業(yè),但看到孫搴答邢詞中的句子,深表贊同,于是摘

取了“經(jīng)”“傳”“子”“史”中有文采的句子,編為《精騎集》。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1)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2分)

(2)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2分)

(3)少而不勤,無知之何矣。長而善忘,庶幾以此補之。(4分)

15.秦觀《勸學》中讀書的故事可否論證荀子《勸學》中的中心論點?請作出判斷并闡明你的理由。(3分)

【答案】

11.D

12.D

13.D

14.(1)君子的資質秉性跟一般人沒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2)積累善行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備。

(3)年輕時不勤奮,無可奈何啊。成年后健忘,也許可以用這個來補救吧。

15.示例:可以論證。荀子《勸學》的觀點是“學不可以已”。秦觀敘述了年少時憑記性好貪圖玩樂,以

及讀書時學時輟所導致的后果,屬于不專心讀書,不能積累學問,可以從反面論證“學不可以已”的觀點。

【解析】

1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為:等到數(shù)年之后,我開始發(fā)奮讀書用來懲戒自己,對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聰明

卻已經(jīng)衰竭許多了,幾乎不如過去時候的十分之一二。

其中,“來”,時間詞的詞綴,與“數(shù)年”不能分開,排除選項AB;

“懲矣”,懲治;“殆”,根據(jù)語境及實際生活經(jīng)驗推斷可解釋為“表推測,相當于‘大概‘‘幾乎’”,

正好搭配后面的約數(shù)“十一二”,排除選項C。

故選D。

12.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D.“大體分兩大類:一類是以記述詳實史事為主的史傳或一般紀傳文字;另一類屬文學范圍,以史實為根

據(jù),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錯誤,“傳”是古代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對《春秋》的系統(tǒng)注釋,流傳下

來的有《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和《春秋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故選D。

13.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和分析文章有關內容的能力。

D.“有文采的句子”錯誤,原文說“可為文用者”,意思是“在寫文章時可以用到的語句”。

故選D。

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的得分點為:“生”,通“性”,資質,稟賦;“假”,借助;“于”,向;“物”,外物,指各

種客觀條件。

第二句的得分點為:“而”,表因果關系;“神明”,精神智慧;“得”,獲得;“備”,具備。

第三句的得分點為:“勤”,勤奮;“善忘”,健忘;“庶幾”,差不多,也許;“補”,補救。

1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論點、論據(jù)、論證的能力。

秦觀《勸學》中“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敘述了

年少時憑記性好貪圖玩樂,以及讀書時學時輟所導致的后果,表達了不專心讀書,不能積累學問的觀點。

“秦觀讀書的故事”的特點就是時斷時續(xù),不能持之以恒,而荀子《勸學》中的中心論點是“學不可以已”

即“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