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沿革——古代中國的國家制度與治理體系話題一“家國同構”——先秦國家治理體系的設計核心價值·引領先秦時期,在長期歷史實踐中,中華民族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閱歷和才智,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志向、“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操守、“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改革精神、“經國序民,正其制度”的治國理念,同時形成了一整套前后相繼、互為關聯(lián),又不斷發(fā)展、持續(xù)變革的國家制度。深化發(fā)掘歷史閱歷和歷史才智,既是對中國史學知古鑒今、經世致用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也是構建新時代中國史學的題中之義,這也是備受高考關注的熱點內容之一。熱點話題·認知1.商周治國思想從“神本”向“民本”的轉移(1)殷商尊神敬祖重巫,有著劇烈的“神本”文化特征。殷人迷信上天的權威具有確定性,對天命只能聽從,一切唯神,一切在卜,在政治生活中,神權專制統(tǒng)治得到進一步加強。(2)西周治國思想體現(xiàn)出對人事的重視,漸漸向“民本”思想轉變。①將重視神與人事結合起來。西周祖先神的地位大大提高,即先祖受命于天的天人合一思想。人王的地位大大提高,宣揚“天子”顯示人王至高無上的地位。具有民本思想的統(tǒng)治者將“天命”和“民情”聯(lián)系在一起,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大禹)、“敬天保民”(周公“德政”)等思想。②宗教與禮教(政治、道德、法律)漸漸分別。西周全面推行分封制,形成嚴密的等級結構,并通過“德”“刑”“政”“禮”等手段進行主動統(tǒng)治。③“天命可咒”。西周末年“天”不能保佑民最基本的生存,“天命不行信”思想萌芽。2.宗法制、分封制、禮樂制的內涵及關系(1)權利安排: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級化—天下歸周。(2)權力繼承:宗法制—家族生活政治化—天下歸宗。(3)權力認同:禮樂制—等級觀念生活化—天下歸心。(4)宗法制是內核,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現(xiàn),禮樂制度是維護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3.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四個特點關鍵能力·測量1.(2024·南通市大聯(lián)考)西周實行分封制,導致了周代普遍建立地方自治政權,各民族也漸漸融合,各諸侯國共尊一主。這加強了人們天下共主、天下同源的觀念,還把中心地帶的文化擴散到了周邊地區(qū),保證了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們有著大致相同的文化。材料意在強調,分封制(D)A.促進了民族交融B.隱含著分裂割據因素C.推動了文化旺盛D.有利于統(tǒng)一大國形成【解析】據材料“周代普遍建立地方自治政權,各民族也漸漸融合,各諸侯國共尊一主,加強了人們天下共主、天下同源的觀念,還把中心地帶的文化擴散到了周邊地區(qū)”可知,西周通過分封制推動了地方自治、民族交融、天下共主和文化擴散,有利于統(tǒng)一大國的形成,故選D;A、C以偏概全,B項與材料信息不符,解除。2.(2024·韶關市二模)西周實行樂懸規(guī)制,鐘、磬等樂器要據規(guī)定擺放,歌者象征仁德,歌于堂上,舞者象征勝利,舞于堂下。孔子贊其“言而履之”“行而樂之”。樂懸規(guī)制的推行(C)A.傳播了儒家的仁德思想B.提升了西周貴族的文化素養(yǎng)C.有助于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D.擴大了西周禮樂文化的影響【解析】由材料“鐘、磬等樂器要據規(guī)定擺放,歌者象征仁德,歌于堂上,舞者象征勝利,舞于堂下”可知西周樂懸規(guī)制嚴格規(guī)范各種樂器的擺放,象征仁德、勝利的歌舞表演也有明確的劃分,歌于堂上,舞于堂下,說明樂懸規(guī)制有利于維護等級秩序,推動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故選C項;西周時期儒家思想還未產生,解除A項;B、D非材料主旨,解除。話題二集權于上——古代中樞管理體系的演化核心價值·引領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制度優(yōu)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yōu)勢,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zhí)行實力的集中體現(xiàn)。讀懂“中國之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實力現(xiàn)代化,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yè)興盛發(fā)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華蜜安康的重大問題。中國的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有別于西方,具有自身的理論特質和實踐模式。當前,社會開放性所帶來的全球風險、社會危機以及新型社會治理力氣的興起,迫切須要中國從古代政治運行機制中吸取才智,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體制予以回應,這也必將成為高考命題關注的熱點主題。熱點話題·認知1.中國古代加強君主專制的四大手段2.制約皇權的四種力氣(1)朝議(廷議)制度:指國家遇到重要事務,由皇帝或皇帝責成中樞首腦召集相關官員進行探討,探討結果由皇帝決斷的制度。在保障決策的合理性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體現(xiàn)了地主階級內部最高層次的民主,確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權力。(2)官僚制度:秦朝時期確立,官員有法律制度作為辦事依據,有制度給予的權力,朝議制、三省六部制等,官僚制度制約皇權,確定程度上削減決策失誤和抑制暴政,有利于鞏固統(tǒng)治。(3)重史傳統(tǒng):青史留名為自己找尋高尚的歷史定位,是帝王們極為重視的。重史傳統(tǒng)可以借鑒歷史的力氣以及前代帝王尤其是有作為的帝王對同類事務的處理方法,來表達觀點、制約帝王或影響朝廷決策。(4)儒學對皇權的制約:儒家的“德治”“仁政”從道德層面制約皇權;“孝順倫理”從價值觀層面制約皇權;“天人感應”和“天理”的主見則從敬畏層面制約皇權。3.中樞權力體系演化特點特點詳細表現(xiàn)皇權不斷強化相權不斷減弱宰相制度沿著相權的步步減弱、君權的漸漸強化這根主線發(fā)展演化內朝官向外朝官轉化內朝在牽制、架空外朝的同時,久而久之逐步發(fā)展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心機構宰相職位的設置由實位轉向虛位由實位到虛位反映出宰相權限及權威的下降,宰相不再專職是對相權的限制、壓縮宰相權力不斷分化宰相既實行分權,在同一機構中,往往設置幾個宰相職位,又留意事權的相對集中,彌補分權效率低下的弊端關鍵能力·測量3.(2024·哈師大附中等三校二模)與兩漢時期丞相一人獨任或最多兩人相比,唐朝宰相一般由多人擔當,是一種“集體領導”制度,其中為首一人稱為“執(zhí)政事筆”。安史之亂后,唐肅宗建立宰相“十日一秉筆”的輪番執(zhí)政制度。這反映了(D)A.宰相制度發(fā)展有利于決策正確B.皇權受到制約C.唐代官僚機構膨脹遠勝于漢代D.相權趨于弱化【解析】據材料“從兩漢時期的一人獨任或最多兩人到唐朝時期由多人擔當,從一人‘執(zhí)政事筆’到安史之亂后的‘十日一秉筆’的輪番執(zhí)政制度”可知,宰相的數量越來越多,由宰相一人執(zhí)政到輪番執(zhí)政,說明相權漸漸被減弱,故選D項;唐朝時期“集體領導”制度有利于決策正確,但材料強調的是宰相人數增多帶來的影響,解除A項;增加宰相數量可以加強皇權,解除B項;材料僅說明白唐朝時期宰相數量的變更,未說明其他機構官員的數量,故無法推斷出官僚機構膨脹,解除C項。4.(2024·齊齊哈爾市高三三模)宋太祖時期,建立了由中書、樞密院“對持大柄”的二府制度。中書“為宰相治事之所”,樞密院掌“天下兵籍”。太宗淳化元年(990年),凡政事送中書,機事送樞密院,財貨送三司。這說明宋初體制的演化特點是(A)A.事權分化,皇權加強B.軍權獨立,形成割據C.軍政統(tǒng)一,效率提升D.吸取教訓,重文輕武【解析】據材料“凡政事送中書,機事送樞密院,財貨送三司”并結合所學可知,宰相事權分工明確,有利于加強皇權,故選A項;據所學,宋代的軍權并不獨立,中心是樞密院與“三衙”分權,地方統(tǒng)兵權與調兵權分別,不簡單形成割據,解除B項;據材料“凡政事送中書,機事送樞密院,財貨送三司”可知,軍政是分別的,影響了行政效率,解除C項;材料主旨是宋代中心的分權,沒有涉及重文輕武,解除D項。話題三輕重相維——古代地方行政體制的沿革核心價值·引領基層穩(wěn),國家安,地方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加強和創(chuàng)新基層社會治理,關乎黨長期執(zhí)政、國家長治久安和廣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習近平同志強調,政府的工作最堅實的力氣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民生最突出的沖突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需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松。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強調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我們要依據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確定》的部署,著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熱點話題·認知1.中國古代加強中心集權的四種方式(1)縱向收權:對地方進行分級管理,層層限制;將地方權力收歸中心。(2)橫向分權:分割地方權力,相互制約。(3)加強對地方官的監(jiān)察:對地方主要長官規(guī)定任期年限并須籍貫回避。(4)采納犬牙交織的地方行政區(qū)劃原則。秦漢以來,地方行政區(qū)劃一般是依山川形勢的自然界限或歷史傳統(tǒng)等來確定。從元代起先,行政區(qū)劃主要以中心軍事限制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以及區(qū)域經濟聯(lián)系,人為地造成犬牙交織和以北制南的統(tǒng)治格局。2.地方管理體制演化的特點(1)動態(tài)變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演化,變革是確定的,穩(wěn)定則是相對的。(2)經濟差異:一般說來,經濟發(fā)展較為發(fā)達地區(qū),其行政區(qū)劃的地位較高,設置也比較密集,經濟落后地區(qū)則相反。(3)下穩(wěn)上動: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區(qū)劃受中心集權與地方分權的博弈,處于震蕩變更之中,而“縣”一級行政區(qū)則具有穩(wěn)定性。(4)由高到低:愈早設置的行政區(qū)劃單位,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有地位愈低的發(fā)展趨勢。如州由東漢晚期的一級行政區(qū)到唐演化為二級行政區(qū)。(5)由虛入實:歷代高層政區(qū)都由非行政區(qū),即監(jiān)察區(qū)或軍區(qū)演化而來,政區(qū)長官由中心官員演化而來,如宋代的路、明代的巡撫等。關鍵能力·測量5.(2024·紹興市高三4月診斷性考試)讀下表,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時期地方行政體制時期地方行政體制秦漢郡、縣二級制,后在郡之上設州宋朝路、州、縣三級制唐朝道、州、縣三級制元朝省、路、府、州、縣五級制A.便于中心對地方的管理B.中樞權力體系日趨完備C.地方自主權力不斷擴大D.地方割據局面徹底消退【解析】上述表格說明秦漢時期地方行政機構由二級演化成三級,而到元朝則演化為五級,地方行政機構層級越多,則越有利于中心集權,所以便于中心對地方的管理和統(tǒng)治,故選A項,解除C項;本題未涉及中樞權力,解除B項;D項表述確定化,解除。6.(2024·山東省試驗中學高三模擬)元朝統(tǒng)治者吸取了漢唐以來地方區(qū)域的設置“人為地使自然區(qū)域分開”,打破了山川形便,實行犬牙交織的行政劃分方式。這有助于(B)A.強化行省對地方有效管轄B.增加對國家政治認同感C.推動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化D.促進民族大交融的趨勢【解析】元朝統(tǒng)治者打破了山川形便,實行犬牙交織的行政劃分方式,有利于加強中心集權,這就等于增加對國家統(tǒng)一的政治認同感,故選B項;題干僅涉及行省的劃分原則,不涉及詳細行省對地方的有效管轄,解除A項;元朝統(tǒng)治者的行政劃分方式主要是有助于其政治統(tǒng)治,而不是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化,解除C項;元朝統(tǒng)治者的行政劃分方式主要是出于維護統(tǒng)治的須要,促進民族交融是其客觀影響,解除D項。話題四“選賢任能”——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核心價值·引領中國古代的官員選拔和管理是保證國家政治運行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強國家治理實力的重要一環(huán)。統(tǒng)編新教材講解并描述了中國古代官員選拔與管理的演化等內容。當前國家提倡反腐倡廉,加強干部隊伍的選拔與監(jiān)督,是增加國家治理實力的必要手段,也是高考命題考查的重要依托點。高考命題主要以選官制度中察舉制、科舉制為主,科舉制以考查主動影響居多。復習時留意中國古代選官與管理制度形成過程、制度特點、影響作用及宋朝的文官政治等。熱點話題·認知1.古代選官制度的演化趨勢2.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的特點(1)監(jiān)察出于皇權、維護皇權,位卑權重。為了保證監(jiān)察的有效性,給予監(jiān)察官員位卑權重的監(jiān)察地位,是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的顯著特點之一。(2)單線垂直,監(jiān)察機構自成系統(tǒng)。從中心(皇帝)到地方的各級監(jiān)察機構形成單線垂直的相對獨立體系。這種以皇權為中心的監(jiān)察體制確保了監(jiān)察權力的獨立運作,監(jiān)察機構的上下一體,監(jiān)察官員行使權力的高效。(3)重視監(jiān)察官員的選任和素養(yǎng)。要求監(jiān)察官員既有剛正不阿的品質,又有豐富的為官閱歷和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并依據政績對監(jiān)察官員進行考核。(4)監(jiān)察制度以小制大,以內制外。監(jiān)察官員品級不高,但可“風聞奏事”,凡屬國家政事,無論大小均可監(jiān)察,在執(zhí)行監(jiān)察時可不受任何機構、官員的約束,干脆對皇帝本人負責。關鍵能力·測量7.(2024·廣東省華南師大附中5月高三綜合測試)秦漢時期,地方長官要每年定期派計吏向中心匯報本地狀況,相關文書稱為“計簿”,內容包括戶口、墾田、賦役、治安和自然災難等。這些原始數據經核實后,朝廷會依據結果對各級官吏予以黜陟賞罰,也會依據結果編制財政預算。據此可知,秦漢時期的上計制度(A)A.具有農耕文明治理特點 B.杜絕了吏治腐敗C.促進個體小農經濟形成 D.抑制了豪強地主【解析】依據材料“地方長官要每年定期派計吏向中心匯報本地狀況”“朝廷會依據結果對各級官吏予以黜陟賞罰,也會依據結果編制財政預算”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秦漢政府定期對地方官員進行考核,并依據考核結果對各級官吏予以黜陟賞罰,也會依據結果編制財政預算,這是農耕文明治理的特點,故選A項,解除B、C、D三項。8.(2024·貴州省高考適應性測試)某學者統(tǒng)計:唐朝290年中,科舉共取進士6603人。在兩宋316年中,完全依靠考試成果的進士達4.3萬人,宋代共有135位宰相,其中90%以上系科舉出身。該材料說明宋朝(A)A.基本實現(xiàn)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目的B.宰相完全把持朝政C.科舉制度促進社會階層的有序流淌D.政府行政效率較高【解析】依據“在兩宋316年中,完全依靠考試成果的進士達4.3萬人,宋代共有135位宰相,其中90%以上系科舉出身”可以看出宋朝科舉錄用人數增多,尤其是宰相基本出身于科舉,這說明宋朝基本實現(xiàn)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目的,故選A項;材料主要體現(xiàn)的是考試選拔官吏,而不是講宰相對朝政的把持狀況,解除B項;材料主要體現(xiàn)的是宋朝基本實現(xiàn)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目的,沒有講到科舉制促進士農工商之間的流淌,“有序”也不能干脆得出,解除C項;材料主要體現(xiàn)的是宋朝基本實現(xiàn)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目的,而政府行政效率主要與政府的行政有關,解除D項。專題沖關訓練(一)一、選擇題1.(2024·湘豫名校聯(lián)盟高三5月聯(lián)考)周天子以“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對國人進行統(tǒng)治,“君父之命不?!北闶侵艹w運行機制的基本原則。材料說明周朝(B)A.代天牧民 B.家國一體C.以民為本 D.以德治國【解析】由材料可知,周天子以百姓父母的身份統(tǒng)治,王權與父權重合,這表明周朝奉行的是家國一體的執(zhí)政理念,故B項正確;材料僅提到父母、天子、君父等,這些與代天牧民和民本無關,故解除A、C兩項;材料主旨與以德治國無關,故解除D項。2.(2024·廣東省二模)戰(zhàn)國時期的官僚隊伍,主要由三部分人組成:一是軍功之士,二是文士,三是宗室貴族。在商鞅變法后的秦國,軍功之士所占比重較大,而在關東六國,則是文士和宗室貴族所占比重較大。這三類人在各國官僚隊伍中所占比重的差異緣于(B)A.變法運動在列國風靡 B.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C.士人階層的強勢崛起 D.世族世官制度的消亡【解析】商鞅變法之后,秦國國富兵強,社會階層流淌性增加,而東方六國則持續(xù)之前的官僚隊伍,這主要是由于秦國與東方六國之間政治經濟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不平衡導致的,故選B項;解除A、C、D三項。3.(2024·濰坊市高三5月模擬)下表為東漢獲鄉(xiāng)論支持者仕進途徑表。這些史實可用來說明,東漢時期(A)姓名鄉(xiāng)論事跡入仕途徑趙宣鄉(xiāng)邑稱孝州郡數禮請之張霸年數歲而知孝讓舉孝廉光祿主事江革鄉(xiāng)里稱之曰“江巨孝”舉孝廉為郎朱儁以孝養(yǎng)致名為縣門下書佐A.地方輿論影響人才選拔B.察舉制度得到了完善C.鄉(xiāng)論支配國家統(tǒng)治秩序D.社會階層間流淌固化【解析】據材料可知,東漢趙宣、張霸等獲鄉(xiāng)論支持而入仕,說明地方輿論影響人才選拔,故選A項;“完善”說法過于確定,解除B項;“支配”說法過于確定,解除C項;“固化”說法錯誤,材料有利于社會階層間流淌,解除D項。4.(2024·湖北省高三4月模擬)魏晉南北朝時期一般實行的是“身份內婚姻”和“等級內婚姻”。但是到了唐朝中期,“文章、人物、門第”成為士人仕宦、婚姻的標準。這種變更體現(xiàn)了(A)A.科舉制對婚姻觀的影響B(tài).世家大族勢力受到重創(chuàng)C.社會生活的世俗化傾向D.唐朝婚姻走向自由同等【解析】依據“身份內婚姻”“等級內婚姻”“文章、人物、門第”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士人做官、婚姻的標準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強調“身份”“等級”,發(fā)展到唐朝中期重視“文章、人物、門第”,體現(xiàn)了科舉制對社會生活和婚姻觀的影響,故選A項;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唐朝時期世家大族勢力受到減弱,但是仍舊有確定影響,“重創(chuàng)”表述太確定,解除B項;社會生活的世俗化與市民階層的興起有關,材料涉及的是“士人仕宦”,解除C項;結合所學學問可知,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婚姻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不行能走向自由同等,解除D項。5.(2024·邯鄲市一模)唐朝建立之初,不設監(jiān)察區(qū),只是派遣監(jiān)察官員,即巡察使、巡撫使等定期巡察,事畢使除。而一旦派出了監(jiān)察官員,就有分區(qū)負責的必要,于是貞觀元年(627年)因山川地形將全國分為十道,以“察吏人善惡,觀風俗得失”。據此可知,唐初(C)A.地方行政區(qū)劃日益細化B.監(jiān)察區(qū)劃向行政區(qū)劃轉化C.留意整頓地方行政秩序D.已起先出現(xiàn)藩鎮(zhèn)割據局面【解析】本題考查唐代的監(jiān)察制度,考查學生獲得材料和解讀材料信息、運用所學學問分析歷史現(xiàn)象的實力。據材料可知,唐初派遣監(jiān)察官員對地方官員的政績進行監(jiān)察并了解當地風俗,這有利于整頓地方行政秩序,故選C項;材料反映的是對監(jiān)察區(qū)的劃分,故解除A項;材料信息不能表明當時監(jiān)察區(qū)劃向行政區(qū)劃轉化,故解除B項;唐中后期節(jié)度使制的實施致使藩鎮(zhèn)割據形成,故解除D項。6.(2024·長郡中學高三模擬考試)唐初,只有三省的長官才可以進入政事堂參議軍國大事,后來皇帝給一些職位較低的官員加上“參議朝政”“參知政事”“參知得失”的頭銜,讓他們進入政事堂參加議政。這一措施導致(D)A.行政效率提高B.三省長官漸漸失去決策權C.中心集權強化D.皇權至上的格局得到鞏固【解析】職位較低的官員進入政事堂,目的是分散、牽制宰相,使得行政效率降低,A錯誤;宰相只是輔佐皇帝決策,在君主專制政體下是皇帝駕馭決策權,所以既未駕馭,也就無所謂漸漸失去,B錯誤;材料所述現(xiàn)象加強了皇權,但并未涉及中心和地方權力的分割,C錯誤。7.(2024·武漢市高三四月調研考試)在唐代,進士出身成為“士林華選”,位極人臣而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而在唐朝后期,多次出現(xiàn)特賜進士及第的特殊現(xiàn)象,成為皇帝乃至某些權臣用以籠絡人心的工具。此現(xiàn)象從側面反映了唐后期(D)A.官員的文化素養(yǎng)顯著提高B.官吏選拔的程序日趨完善C.世家大族的地位日益沒落D.科舉制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解析】“位極人臣而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說明科舉制對即使高官也有很大的影響,可見這一制度的影響力變大,故選D項;“多次出現(xiàn)特賜進士及第的特殊現(xiàn)象,成為皇帝乃至某些權臣用以籠絡人心的工具”體現(xiàn)了科舉這一制度的政治傾向,卻無法說明其官員的素養(yǎng),解除A項;“多次出現(xiàn)特賜進士及第的特殊現(xiàn)象,成為皇帝乃至某些權臣用以籠絡人心的工具”這種做法并非正常的選拔程序,也是對程序的破壞,解除B項;“位極人臣而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這種現(xiàn)象體現(xiàn)的是一種社會傾向,無法推斷當時世家大族在政權中的地位,解除C項。8.(2024·南通市高三3月大聯(lián)考)宋人自稱“立國在乎臺諫”。臺諫官是御史、諫官合一的統(tǒng)稱,由皇帝干脆任命,“百職之中,其任最重”。宋仁宗時,王隨等四人任宰執(zhí)而少有作為,被左司諫韓琦連疏其過,四人竟同日被罷職。此后臺諫彈罷官員屢見不鮮。這表明宋代(C)A.吏治腐敗問題嚴峻 B.專制皇權達到頂峰C.監(jiān)察制度效能提升 D.臺諫官員職權擴大【解析】“王隨等四人任宰執(zhí)而少有作為,被左司諫韓琦連疏其過,四人竟同日被罷職”這件事體現(xiàn)了臺諫官的功能強大,說明宋朝對官員的監(jiān)察功能增加,故選C項;“王隨等四人任宰執(zhí)而少有作為”指政績平平,不是腐敗,解除A項;“皇帝干脆任命,‘百職之中,其任最重’”體現(xiàn)了皇權的強化,但不能說明達到頂峰,其頂峰的標記是清代的軍機處設立,解除B項;“被左司諫韓琦連疏其過,四人竟同日被罷職”說明諫官的職責是上疏,任免官員并不是他們所為,其職權并沒有變更,解除D項。9.(202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二模)兩宋時期,中心機構的設置,形成了相互維系的態(tài)勢。官僚政治事務的運作,也形成了一套制度化的做法。追求公允、擇優(yōu)的考試錄用方式和一系列技術性手段的完善,使各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人為弊端的可能性削減。這說明當時(B)A.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B.國家治理實力提升C.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D.政治制度高度發(fā)達【解析】依據“官僚政治事務的運作,也形成了一套制度化的做法”“追求公允、擇優(yōu)的考試錄用方式和一系列技術性手段的完善”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材料反映了兩宋時期在中心機構、官僚政治事務和考試錄用方式等方面漸漸完善并走向制度化。這反映了當時國家治理實力提升,故選B項,解除A、C、D項。10.(2024·茂名市二模)漢代皇帝有6璽,隋以后皇帝的玉璽增加到了8個,明代的皇帝用印不僅從隋、唐、宋時期的八璽激增到24個,而且在文書制度上還增加了行移勘合(將兩半文書合在一起,通過對其印識、字號與內容的比較、勘驗,以辨別真?zhèn)?,防止欺詐)這一變更反映了(A)A.君主集權強化 B.行政效率提高C.政治制度成熟 D.官僚機構僵化【解析】“璽”是權力的體現(xiàn),璽的數量增加說明皇帝的權力不斷強化,A項正確;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組織和行政工作人員從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種資源與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間的比例關系,所以B項不符合題意,解除;印璽數量不是政治制度是否成熟的標記,C項錯誤;材料看不出官僚機構是否僵化,D項錯誤。11.(2024·呂梁市高三模擬)元代建立后,元世祖在朝廷中設中書省,并由其管理全國政務。之后頻繁派中書省宰執(zhí)帶相銜臨時到某一地區(qū)負責行政或征伐事務。元世祖后期,行省具備“分鎮(zhèn)方面”“方面之寄”權力,行省的治所多在水陸交通要道和軍事要地。據此可知,元代行省的設置(C)A.變更了地方積貧積弱的現(xiàn)狀B.消退了地方分裂割據的隱患C.順應了加強中心集權的須要D.體現(xiàn)了因俗而治的治國理念【解析】據材料“元世祖在朝廷中設中書省,并由其管理全國政務。之后頻繁派中書省宰執(zhí)帶相銜臨時到某一地區(qū)負責行政或征伐事務。元世祖后期,行省具備‘分鎮(zhèn)方面’‘方面之寄’權力,行省的治所多在水陸交通要道和軍事要地”,可知元代行省由原來臨時機構漸漸轉變?yōu)槌TO的地方制度,代表中心管理地方的作用比較明顯,故選C項。12.(2024·濟寧市高三3月模擬)如何調整中心與地方的關系,使地方官既擁有相對集中、足以應付突發(fā)事變的權力,又不使其權力尾大不掉而違反中心集權原則,是歷史統(tǒng)治者反復思索的一大難題。這一難題在清代得到了相對完滿的解決,表現(xiàn)在(C)A.奏折制度的創(chuàng)設 B.軍機處的設置C.督撫制度的固定 D.改土歸流的推行【解析】清代巡撫成了一省長官,又設總督掌管一省或數省軍政大權,中心又在各省設置了藩、臬、將軍等職,分別對中心六部負責,以此分化督撫權力防止督撫坐大,且督撫的任命與罷黜受制于皇帝,故選C項;A、B、D均不符合題意,解除。13.(2024·泰安市高三三模)明代將行省的職權一分為三,布政使為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掌民政、財稅、賦役;提刑按察使掌刑獄、監(jiān)察;都指揮使掌軍政。它效仿了(C)A.漢代的地方體制 B.唐代的地方體制C.宋代的地方體制 D.元代的地方體制【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明代將地方職權一分為三,意在分化事權以減弱地方權力,這是對宋代地方制度的效仿,故選C項;漢代實行郡國并行制,并非分化事權,解除A項;唐代出現(xiàn)藩鎮(zhèn)割據現(xiàn)象,地方權力過重,解除B項;元代地方實行行省制,明代廢行省,設三司,解除D項。14.(2024·榆林市二模)近代有學者在評價清朝政治時說:“用人行政,事事悉仰君主一人之獨斷,務求柄不下稱,實中國有史以來之創(chuàng)局也?!边@一評價(A)A.揭示了清朝皇權專制的強化B.確定了皇帝勤勉從政的品質C.受到了先秦民本思想的影響D.詮釋了清廷腐敗加劇的緣由【解析】由材料“事事悉仰君主一人之獨斷”可知軍國大事均由君主一人決策,體現(xiàn)君主專制的強化,故選A項;由材料“事事悉仰君主一人之獨斷”可知該學者認為清朝政治獨斷專行,這是對清朝政治的批判而非確定,解除B項;先秦民本思想強調愛民親民,專制統(tǒng)治下無法體現(xiàn)出民本思想,解除C項;清政府的腐敗主要表現(xiàn)在晚清時期,且源自于封建制度的衰敗沒落,材料中強調的是封建君主專制的強化,并未體現(xiàn)出腐敗現(xiàn)象,解除D項。15.(2024·大連市一模)下表為中國古代史上歷代地方行政設置狀況。秦朝郡、縣西漢西漢初年沿襲郡、縣,還包括王國和侯國東漢州、郡、縣魏晉州、郡、縣隋朝廢郡,保留州、縣唐末道、州、縣宋朝路、州(府)、縣元朝省、路、府、州、縣明清省、府、縣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地方行政設置的突出特點是(B)A.機構完善 B.分級管理C.因俗而治 D.權力制衡【解析】據表格信息可知,秦漢時期,地方行政設置有郡縣二級制,到東漢州郡縣三級制,到元代省、路、府、州、縣五級制,到明清省、府、縣三級制,體現(xiàn)了中心對地方實行分級管理,故選B項;題干提及的應當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非機構本身的完善,解除A項;唐代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提出“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的主見,即整治周邊民族地區(qū)的政教而不變更他們的習俗,整治政令而不變更他們的風俗,后人簡化為“因俗而治”,題干未提及中心與少數民族地區(qū)的關系,解除C項;“權力制衡”不合史實,如郡、縣為上下級關系,縣隸屬于郡,不對郡制衡,解除D項。16.(2024·十堰市高三調研)清代對官員的考核分為京察和大計,分別對京官和外省文官進行考核??己私Y束后,京察一等、大計一等和二等的部分官員將被引見給皇帝。被引見的官員中,常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異”的評價。這一做法(D)A.表明皇權得到空前加強B.是吏治澄清的表現(xiàn)C.保證了國家的長治久安D.體現(xiàn)了人治的色調【解析】依據材料“被引見給皇帝……常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異’的評價”,可知清代官員的考核最終確定權取決于皇帝個人的決策,會常常出現(xiàn)被改動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人治色調,故選D項;官員考核只是皇帝強化對百官限制的一般手段,歷代封建王朝都存在,難以體現(xiàn)“空前強化”的程度,解除A項;“常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異’的評價”說明清代官員的考核結果具有確定的隨意性,會受到封建皇權的干擾,不利于吏治公允的發(fā)展,解除B項;“常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異’的評價”說明清代官員的考核結果具有確定的隨意性,不利于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穩(wěn)定,解除C項。二、非選擇題17.(2024·濰坊市高三三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表為唐宋科舉制中進士科的不同。唐朝宋朝考試頻率及錄用人數每年一舉,每舉一二十人為常每四年一舉,太宗時每舉常一二百人,后來增至四五百人考試及錄用方式進士考試不彌封,不糊名,考官可憑試卷并參考舉子平日的聲譽錄用自真宗(一說太宗)時定糊名制后,考官只能憑舉子試卷錄用進士及第方式經禮部錄用后即為及第禮部錄用后,要到殿庭復試。及第與否、及第等級由皇帝確定出仕方式及第后,出仕要經吏部再定期考選,“吏部之選,十不及一”一經及第,即行授職,名次高的可以得到通判、知縣或其他同等級官職材料二宋朝官吏“任子”(子孫不經‘選舉’,特準宦仕)的權利特殊大。臺省官六品以上,他官五品以上,每三年南郊大禮時,都有一次“任子”機會,每次品級最低的蔭子或孫一人,品級最高的可蔭六人,不拘宗人、外戚、門客以至“醫(yī)人”(家庭醫(yī)生)。此外大臣致仕時有“致仕恩澤”,可蔭若干人;死后有“遺表恩澤”,可蔭若干人?!陨喜牧暇鶕埵a麟《兩宋史綱》結合所學學問,評述材料所反映的宋代立國特色。(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楚,邏輯嚴密)【解析】材料一主要將唐宋時期科舉制中進士科的不同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比較:“考試頻率及錄用人數”“考試及錄用方式”“進士及第方式”“出仕方式”,可以看出在宋朝時期,不論在通過科舉所錄用的人數、考試流程、及第方式、出仕方式等諸多方面都要比唐朝時期要嚴格許多;材料二主要論述了宋朝時期的“恩蔭制度”,據其內容中“宋朝官吏‘任子’(子孫不經“選舉”,特準宦仕)的權利特殊大”可以看出宋朝官吏“任子”的權利特殊大,據此可知,宋朝的立國特色是留意以文立國,重視培植文人士大夫。在詳細闡述階段,一般要依據以下步驟進行:形成這種立國特色的緣由何在、這種特色在宋朝有何表現(xiàn)、這種特色對宋朝的影響是什么。就“緣由”而言,依據所學學問可知,在唐末、五代十國時期,武將勢力強大,出現(xiàn)了“藩鎮(zhèn)林立”局面,并且,宋太祖趙匡胤是通過“兵變”的方式(“陳橋兵變”)登上皇帝位的,在他建立宋朝之后,就要竭力避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其方法就是重用文人;就“表現(xiàn)”而言,據材料一“錄用人數”“錄用方式”以及材料二中的“恩蔭制度”等相關內容可知,通過諸多途徑擴大文人的數量、權力,使得文人對朝廷感恩戴德;就“影響”而言,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這種立國特色能夠鞏固國家的統(tǒng)一,同時也出現(xiàn)了“二冗”(冗官、冗費)局面?!敬鸢浮?/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生軍訓活動總結
- 高中的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 工作計劃餐飲
- DB45T 2463-2022 方格星蟲池塘培育及養(yǎng)成技術規(guī)范
- 智能電網信息化建設一體化解決方案
- 2025簡單版裝修設計合同范本
- 邀請活動的邀請函四篇
- 2025餐飲特許經營合同常用范本
- 2025年加工合同書模板范文
- 2024事業(yè)單位季節(jié)性崗位聘用合同規(guī)范文本3篇
- 北京市西城區(qū)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
- 2024年世界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水利工程制圖與應用組”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常見的氨基酸的分類特點及理化性質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
- 【碳足跡報告】新鄉(xiāng)市錦源化工對位脂產品碳足跡報告
- 2024年高爾夫球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民事陪審員培訓課件
-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世界市場行情》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中醫(yī)師承及確有專長考核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
- 醫(yī)學細胞生物學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駐店藥師考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