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列強的侵略與中國社會的變化 課件-2025屆高考歷史統(tǒng)編版一輪復習_第1頁
晚清時期:列強的侵略與中國社會的變化 課件-2025屆高考歷史統(tǒng)編版一輪復習_第2頁
晚清時期:列強的侵略與中國社會的變化 課件-2025屆高考歷史統(tǒng)編版一輪復習_第3頁
晚清時期:列強的侵略與中國社會的變化 課件-2025屆高考歷史統(tǒng)編版一輪復習_第4頁
晚清時期:列強的侵略與中國社會的變化 課件-2025屆高考歷史統(tǒng)編版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晚清時期:

列強的侵略與中國社會的變化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第9課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太平天國“中體西用”維新思想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線索:侵略史抗爭史探索史課程標準:

認識列強侵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概述晚清時期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事跡,理解其性質和意義;認識社會各階級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明確時空,概括特征壹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1840—1842)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1860)19世紀70年代:英國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出兵占領伊犁地區(qū)中法戰(zhàn)爭(1883—1885)甲午戰(zhàn)爭(1894—1895)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1900—1901)晚清時期列強侵華的特征:1.從侵略方式看:2.從侵略國家看:3.從侵略范圍看:從商品輸出為主到資本輸出為主;從直接出兵到“以華治華”。從英國到多個列強共同侵略。從沿海不斷深入內地。(2022·全國甲卷·28)1846年,上海的進口貨值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減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雖有回升,但極不穩(wěn)定,一直到1854年還沒有恢復到1845年的水平。這可用于說明,進口貨值的下降()

A.阻止了自然經濟的解體B.導致西方商品傾銷重心轉移

C.促使傳統(tǒng)手工業(yè)的恢復D.成為列強進一步侵華的借口D

(2023·天津卷·5)下表所示英國對華貿易的總體狀況直接導致了()A.中國社會性質的改變B.搶奪中國權益的加劇C.以夷制夷主張的提出D.列強瓜分狂潮的出現B分析變化,突破概念貳(一)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綱要上P91)

自從一八四〇年的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一步一步地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有如下的幾個特點:一、封建時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是被破壞了;但是……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占著顯然的優(yōu)勢。二、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某些發(fā)展,……它的力量是很軟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對于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封建主義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的。三、……專制政權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帝國主義及其傀儡的統(tǒng)治。四、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的命脈,并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的力量。

……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含義:

指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會國家機關及主權所有,同時在經濟、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國家控制與壓迫的社會。2.表現:(1)政治上,喪失部分主權而不是全部的獨立主權,侵略者逐漸控制內政外交;地主階級仍居于統(tǒng)治地位,封建勢力與外國侵略勢力相勾結。(2)經濟上,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淪為原料產地、商品市場;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但產生了新的資本主義經濟,沖擊瓦解著舊的自然經濟。(3)文化上,“西學東漸”,受到外來文化的滲透,西方思想傳入并有所發(fā)展,但傳統(tǒng)儒家倫理思想仍占統(tǒng)治地位。(一)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思考:為什么中國近代遭到列強侵略后是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不是完全殖民地?(1)內因:①面對外來侵略,中國人民展開了激烈的反侵略斗爭,沉重打擊了侵華勢力②中國長期處于封建社會的形態(tài),自然經濟根深蒂固(2)外因①列強希望共同瓜分中國,不愿意中國被獨占②列強采取“以華治華”的策略控制中國(一)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4.形成過程1840鴉片戰(zhàn)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56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1894甲午戰(zhàn)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1900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二)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動(綱要上P97、選必二P25)

近代經濟結構:

小農經濟、外國資本主義、洋務經濟、民族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動動手:請同學們繪制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動示意圖①自然經濟

②洋務經濟

③外國資本主義

④民族資本主義

⑤官僚資本主義(三)19世紀中葉以來的西學東漸(綱要上P93、選必三P70)1.含義:指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通常包括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兩個時期。2.19世紀中葉以來的表現:(1)傳教士來華開學校,辦印刷所,出版書籍報刊,傳播西學(2)外國人在通商口岸傳播宗教、開設學堂、開辦醫(yī)院(3)“開眼看世界”、“中體西用”、維新思想等(三)19世紀中葉以來的西學東漸3.特點歐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在歐洲的殖民侵略中,文化侵略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殖民國家往往通過向被殖民地區(qū)輸出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觀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滅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識,達到殖民目的。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來文化,但也努力保護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現出新的多樣性。

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面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以林則徐、魏源、鄭觀應等為代表的志士仁人,主張向西方學習以求自強。他們的思想,對周邊國家如日本也產生了影響。清政府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也使一些新技術、新思想傳入中國。

——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三)19世紀中葉以來的西學東漸3.特點:(1)一方面為西方殖民侵略服務,另一方面客觀上有助于推動中國社會的發(fā)展(2)經歷了從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層面的過程(3)中華文明根脈未絕,精神不倒,傳統(tǒng)文化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向多樣性發(fā)展晚清時期中國社會變化的整體表現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綱要上P91)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動(綱要上P97、選必二P25)19世紀中葉以來的西學東漸(綱要上P93、選必三P70)政治近代化、外交近代化(綱要上P102、選必一P14)、教育近代化、社會生活近代化(綱要上P97、選必P26)……真題演練,深化認識叁合作探究:(2021·海南卷·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清末京師大學堂的置廢頗為曲折。甲午戰(zhàn)爭后,改革求變呼聲起,光緒帝下旨興建京師大學堂,工部尚書孫家鼐負責籌備工作。1898年9月27日,“在孫家鼐上奏籌備方案之后,光緒帝面見各軍機大臣,對此沒有進行太多的討論,大學堂籌備被擱置”。1898年12月6日,上諭令“各直省添置學堂,實力舉辦”,“著由戶部籌定的款,按年撥給京師大學堂,以崇體恤”。12月31日,京師大學堂正式開辦。1899年5月6日,因御史參奏京師大學堂“靡費過甚,請飭歸并刪除”,清廷要求孫家鼐對其整頓。7月17日,上諭批準孫家鼐因病續(xù)假,由吏部左侍郎、大學堂總教習許景澄“暫行管理”大學堂事務。1900年4月20日,許景澄上奏,稱大學堂開辦以來,圖書、儀器購置費用在常年經費動支,未動用20萬兩開辦經費,呈請繳還此款。適逢“庚子事變”,他再次奏請“暫行裁撤京師大學堂”,并說:“創(chuàng)建大學堂之意,原為講求實學、中西并重,西學現非所急,而經史諸門,本有書院、官學”,不必另立學堂。7月9日,該折獲準。1901年9月14日,清廷頒布興學上諭:“京師已設大學堂應切實整頓”。1902年1月10日,京師大學堂正式復辦。——摘編自蔣寶麟《從京師大學堂到學部:清末中央教育財政的形成》(1)根據材料,概括京師大學堂創(chuàng)辦曲折的原因。(9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