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基礎》各講習題及參考答案(簡)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7/01/wKhkGWdjmBuAHnuFAAJYPQImFE8670.jpg)
![《經濟學基礎》各講習題及參考答案(簡)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7/01/wKhkGWdjmBuAHnuFAAJYPQImFE86702.jpg)
![《經濟學基礎》各講習題及參考答案(簡)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7/01/wKhkGWdjmBuAHnuFAAJYPQImFE86703.jpg)
![《經濟學基礎》各講習題及參考答案(簡)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7/01/wKhkGWdjmBuAHnuFAAJYPQImFE86704.jpg)
![《經濟學基礎》各講習題及參考答案(簡)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7/01/wKhkGWdjmBuAHnuFAAJYPQImFE867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經濟學》習題及參考答案
《經濟學基礎》第一講緒論習題及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資源的稀缺性是指()0
A、資源的絕對有限性;B、資源的充足性;C、資源的稀少性;D、資源的相對有限性;
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體是()o
A、居民戶;B、廠商;C、勞動者;D、政府;
3、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o
A、均衡價格理論;B、消費者行為理論;C、生產者行為理論;D、分配理論;
4、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
A、國民收入決定理論;B、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理論;C、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D、
宏觀經濟政策;
5、解決“應該是什么”問題的經濟學是()。
A、理論經濟學;B、應用經濟學;C、實證經濟學;D、規(guī)范經濟學;
6、解決“是什么”問題的經濟學是()。
A、理論經濟學;B、應用經濟學;C、實證經濟學;D、規(guī)范經濟學;
7、以個別居民與廠商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理論是()o
A、微觀經濟學;B、宏觀經濟學;C、實證經濟學;D、規(guī)范經濟學;
8、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理論是()。
A、微觀經濟學;B、宏觀經濟學;C、實證經濟學;D、規(guī)范經濟學;
9、()奠定了經濟學作為一個獨立學科的基礎。
A、亞當?斯密;B、馬歇爾;C、凱恩斯:D、薩繆爾森;
10、()為首的經濟濟學家把個量分析為主的微觀經濟學和以總量分析為主的宏觀經濟
學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經濟學派。
A、亞當?斯密;B、馬歇爾;C、凱恩斯;D、薩繆爾森;
二、判斷題
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點價格時供給小于需求的物品。()
2、經濟物品是零點價格時供給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
4、假設就是對兩個或更多的經濟變量之間關系的闡述,也就是未經證明的理論。()
5、通過驗證證明正確的假說就是理論。()
6、只要有人類社會,就會存在稀缺性()
7、“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這三個問題被稱為資源利用問題。()
8、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問題是資源利用,宏觀經濟學要解決的問題是資源配置。()
9、實證經濟學要解決“應該是什么”的問題,規(guī)范經濟學要解決“是什么”的問題。()
10、”人們的收入差距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的命題屬于實證經濟學問題。()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DAAADCABAD
二、判斷題
XJJXJJXXXX
《經濟學基礎》第二講均衡價格理論習題及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下列哪一項會導致糧食制品的均衡價格下降()
A、雞蛋價格上升B、良好的天氣情況
C、牛奶價格上升D、收入上升
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項以外都會使需求曲線移動()
A、購買者(消費者)收入變化B、消費者偏好變化
C、其他有關商品價格變化D、商品價格變化
3、當其他條件不變時,汽車的價格上升,將導致()
A、汽車需求量的增加B、汽車供給量的增加
C、汽車需求的增加D、汽車供給的減少
4、在需求和供給同時減少的情況下()
A、均衡價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將下降
B、均衡價格將下降,均衡交易量的變化無法確定
C、均衡價格的變化無法確定,均衡交易量將減少
D、均衡價格將上升,均衡交易量將下降
5、糧食市場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當糧食產量因災害而減少時()
A、糧食生產者的收入減少,因糧食產量下降
B、糧食生產者的收入增加,因糧食價格會更大幅度上升
C、糧食生產者的收入減少,因糧食需求量會大幅度減少
D、糧食生產者的收入不變,因糧食價格上升與需求量減少的比率相同
6、對一般的商品來說,當其供給不變時,如果其需求增加,則該商品的()。
A.均衡價格下降和均衡數量減少B.均衡價格上升和均衡數量增加
C.均衡價格上升和均衡數量減少D.均衡價格下降和均衡數量增加
7、如果價格下降1()%能使消費者的購買量增加1%,則這種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
A、富有彈性B、具有單位彈性C、缺乏彈性D、彈性不能確定
8.卜列哪種情況將導致商品需求量的變動而不是需求的變化()o
A、消費者收入的變化;3、技術水平變動;C、消費者預期該商品的價格上升;D、該商
品的價格下降;
9、均衡價格一定隨著()。
A、需求與供給的增加而下降;B、需求的增加和供給的減少而下降;
C、需求的減少和供給的僧加而下降;D、需求和供給的減少而下降。
10、假如生產某種商品所需原材料的價格上升,則這種商品()。
A、需求曲線向左方移動B、供給曲線向左方移動C、需求曲線向右方移動
D、供給曲線向右方移動
二、判斷題
1、需求就是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時愿意購買的商品量。
2、生產技術提高所引起的某種商品產量的增加稱為供給的增加。
3、兩種互補品之間,其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會使另一種商品需求增加。
4、購買者處于市場有利的地位,該市場為賣方市場。
5、直線型需求曲線的斜率不變,因此其價格彈性也不變。
6、均衡價格是政府規(guī)定的。
7、假定其他條件不變,某種商品價格的變化將導致它的供給量變化,但不會引起供給的
變化。
8、在商品過剩的條件下,賣者之間的競爭會壓低價格;在商品短缺的條件下,買者之間
的競爭會抬高價格。
9、商品短缺所帶來的價格變化,會進一步導致短缺數量的增加。
1()、假定需求不變,供給的增加將引起均衡價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減少。
三、計算題
1、已知某一時期內某商品的需求函數為Qd=100-5P,供給函數為Qs=-50+5p,求均衡價
格Pe和均衡數量Qe。
2、某商品的價格由20元上升到30元后,需求量相應減少10%,問該商品的需求彈性是
多少?該商品價格變化對總收益有何影響?
3、已知某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值Ed=0.5,該產品原銷售量為Qd=8()()件,單位產品價格
P=10元,若該產品價格上調1()%。計算該產品提價后銷售收入變動多少元?
四、問答題
1、試運用供求定理分析我國糧價走勢(設幣值穩(wěn)定)?
2、利用需求彈性理論對“薄利多銷”進行分析。
3、利用需求彈性理論對“谷賤傷農”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BDBCBCCDCB
二、判斷題
XJXXXXJJXX
三、計算題
1、已知某一時期內某商品的需求函數為Qd=l()()-5P,供給函數為Qs=-50+5p,求均衡價
格Pc和均衡數量Qc。
0=100-5尸£,=15
解:由均衡條件有:0、=-50+5^^
2=25
2、某商品的價格由20元上升到30元后,需求量相應減少10%,問該商品的需求彈性是
多少?該商品價格變化對總收益有何影響?
Afi
解:需求彈性一裊=一=端=0.2,
LAIJU—ZU
下20
由上式可知其需求價格彈性小于1,為缺乏彈性,所以期價格與總收益之間是同方向
變動的。價格上升,總收益增加。
3、已知某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值氏=0.5,該產品原銷售量為Qd=800件,單位產品價格
P=10元,若該產品價格上調10%。計算該產品提價后銷售收入變動多少元?
解:設提價后價格為P'=11,銷售量為2:
△Q2/-2/Q'-800
由需求價格彈性E產-條=——%—=——邈一=0.5nQ:=760
dAPAP10%
PP
則:提價前總銷售收入為:77?=27?尸=800x10=8000
提價后總銷售收入為:TR=Q:?P=760x11=8360
所以:A77?=360
四、問答題
1、試運用供求定理分析我國糧價走勢(設幣值穩(wěn)定)?
答:糧價呈上升趨勢。
從需求方面分析:對糧食的需求將會較大幅度地增加。理由:一是人口增長。人口總量
會緩慢增長;二是生活水平提高。經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較大幅度地提高,對糧食的直
接需求減少,但對糧食的間接需求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從供給方面分析:對糧食的供給會有所增加,但幅度有限。理由:一是可耕地減少。城
市的擴展,公路、鐵路的興建,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二是農業(yè)政策效
應發(fā)揮殆盡;三是農業(yè)比較利益偏低;四是農業(yè)生產技術作用的有限性。
總之,糧食需求增加幅度大于糧食供給增加幅度,其結果必然是糧食的上升。
2、利用需求彈性理論對“薄利多銷”進行分析。
答:Q)廠商的收益與其銷售價格和銷售量相關,并且都有是正相關,然而,一般情形
下,銷售價格和銷售量卻是反向變動的。
(2)銷售價格和銷售量的變動幅度取決于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
(3)當商品富有價格彈性時,降價會帶來銷售量增加且銷售量增幅大于價格降幅,其結
果是總收益增加,對廠商有利,這就是“薄利多銷”的實質。
p
3、利用需求彈性理論對“谷賤傷農”進行分析。
答:(1)廠商的收益與其銷售價格和銷售量相關,并且都有是正相關,然而,一般情形
下,銷售價格和銷售量卻是反向變動的。
(2)銷售價格和銷售量的變動幅度取決于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
(3)當商品缺乏價格彈性時,降價會帶來銷售量增加但銷售量增幅小于價格降幅,其結
果是總收益減少,對生產者不利。農產品是生活必需品,是缺乏需求價格彈性的商品,其價
格低會導致農民利益減少,甚至收益不能彌補成本,會嚴重地挫傷農民的生產積級性,這就
是“谷賤傷農”的實質。
《經濟學基礎》第三講消費者行為理論習題及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總效用曲線達到頂點時,()
A、平均效用達到最大點;B、邊際效用為零;C、邊際效用達到最大點;D、平均
效用與邊際效用相等;
2、對于同一消費者而言,處在不同的無差異曲線上的各種商品組合()
A、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氏一般情況下,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但在個別場合,有可
能相等;C、效用是否相等或不相等要視情況而定;D、效用是可能相等的;
3、無差異曲線的形狀取決于()
A、商品效用水平的高低;B、消費者的收入;C、商品價格;D、消費者偏好;
4、隨著收入和價格的變化,消費者的均衡也發(fā)生變化。假如在新的均衡下,各種商品的
邊際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狀態(tài)的邊際效用,這意味著()
A、消費者生活狀況沒有變化;B、消費者生活狀況惡化了;C、消費者生活狀況得到
了改善;D、無法確定;
5、無差異曲線如果是呈直角形的話,說明()
A、消費者對兩種商品的主觀評價是替代品;B、消費者對兩種商品的主觀評價是互補
品;C、消費者對兩種商品的主觀評價是完全替代品;D、消費者對兩種商品的主觀評價
是完全互補品;
6、如果預算線平行移動,可能的原因是()
A、消費者購買的其中一種商品的價格發(fā)生變化;B、消費者購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發(fā)
生不同比例的變化;C、消嘗者購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發(fā)生同比例而且同方向的變化;D、
消費者購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發(fā)生同比例但不同方向的變化;
7.如果一份肯德雞的邊際效用為3,一件金利來襯衫的邊際效用為20,當二者的價格分
別為15元和150元時,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應該是()。
A、增加襯衫或減少肯德雞的消費;B、增加肯德雞或減少襯衫的消費;C、同時增加
或減少二者的消費;D、對二者的消費量不變;
8.如果一個小包子的邊際效用為5,一個蘋果的邊際效用為10,當二者的價格分別為
0.5元和1.2元時,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應該是()。
A、增加小包子或減少蘋果的消費;B、增加蘋果或減少小包子的消費;C、同時增
加或減少二者的消費;D、對二者的消費量不變;
9.已知消費者的收入為50元,商品X的價格為5元,商品Y的價格為4元。假定該消
費者計劃購買6單位X和5單位Y,商品X和Y的邊際效用分別為60和30o如果他想實現(xiàn)效
用最大化,他應該()。
A、增加X和減少Y的購買量;B、增加Y和減少X的購買量;C、同時減少X和Y的
購買最;D、同時增加X和Y的購買量;
10.已知消費者的收入為50元,商品X的價格為5元,商品Y的價格為4元。假定該消
費者計劃購買6單位X和5單位Y,商品X和Y的邊際效用分別為40和40o如果他想實現(xiàn)效
用最大化,他應該()。
A、增加X和減少Y的購買量;B、增加Y和減少X的購買量;C、同時減少X和Y的
購買量;D、同時增加X和Y的購買量;
二、判斷題
1、對于同一個消費者來說,同樣數量的商品總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2、序數效用論認為商品效用的大小取決于商品的價格。
3、無差異曲線的斜率不變時,無差異仙線呈直線,表示兩種商品之間是互補的關系。
4、商品X和Y的價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變時,預算線向右上方平行移動。
5、只要商品數量在增加,消費者得到的總效用就一定增加。
6、只要總效用是正數,邊際效用就不可能是負數。
7、只要商品消費數量連續(xù)增加,消費者得到的邊際效用就一定減少。
8、無差異曲線是一條凹向原點的線。
9、消費者均衡就是消費者獲得了最大邊際效用。
10、按序數效用理論,消費者均衡點應該是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線的交點。
三、簡答題
1、簡要分析無差異曲線的基本特征。
2、鉆石用處極小而價格昂貴,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卻非常之便宜,請用邊際效用的概念加
以解釋。
四、計算題
1、若甲用全部收入能購買4單位X和6單位Y,或者12單位X和2單位Y。
①作出預算線。
②商品X的價格與商品Y的價格之比是多少?
2、設某人的效用函數為U=2X+2Y+XY+8,預算約束為5X+10Y=50(Px=5,PY=10),求:
①X,Y的均衡值;
②貨幣的邊際效用;
③最大效用。
第三講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BADCDCBAAB
二、判斷題
XXXXXXVXXX
三、簡單題
1、簡要分析無差異曲線的基本特征。
答:⑴無差異曲線斜率為負。⑵同一平面圖上可以有無數條無差異曲線,離原點越遠的
無差異曲線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離原點越近的無差異曲線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且任意兩
條無差異曲線不會相交。⑶一般情況下,無差異曲線是凸向原點的。也就是說,無差異曲線
不僅向右下方傾斜,而且以凸向原點的形狀向右下方傾斜,這是由于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作
用的結果。
2、鉆石用處極小而價格昂貴,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卻非常之便宜,請用邊際效用的概念加
以解釋。
答:商品的價格不是由其作用來決定的,是由其邊際效用決定的,即等=/水雖然對
人來說非常重要,但水量很多,最后一單位的水的邊際效用相對比較小,所以水的價格相對
較低,而鉆石的數量非常少,最后一單位的鉆石的邊際效用相對比較大,所以其價格較高。
四、計算題
1、若甲用全部收入能購買4單位X和6單位Y,或者12單位X和2單位Y。
①作出預算線。
②商品X的價格與商品Y的價格之比是多少?
解:①預算線如下圖所示:
②設收入為M,則4匕+6P、=M,12P、+2G=M
P、2
p?
設預算線為y=-彳x+a=-a,把x=4,y=6帶入方程,得。=8
所以預算線為,,二?-x+8
2
2、設某人的效用函數為W2X+2Y+XY+8,預算約束為5X+10Y=50(Px=5,Pv=10),求:
①X,Y的均衡值;
②貨幣的邊際效用;
③最大效用。
[MUAX=2+Y
MU=2+X,
[X=6
解:(1)WvP八
——-=—Y=2
MUyPy
5X+10Y=50
(2)貨幣的邊際效用=帆^/%(=\也丫仟丫=(2+y)/5=0.8
(3)最大效應U=2x+2y+xy+8=36
《經濟學基礎》第四講生產理論習題及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對于一種可變要素投入的生產函數Q=/(L),所表示的廠商要素投入的合理區(qū)域為
()o
A、開始于AP的最大值,終止于TP的最大值;B、開始于AP與MP相交處,終止于MP
等于零;C、是MP遞減的一個階段;D、以上都對;
2、當時,我們是處于()
A、對于L的I階段;B、對L的HI階段;C、對于L的II階段;D、以上都不是;
3、當單個可變要素的投入量為最佳時,必然有()。
A、總產量達到最大;B、邊際產量達到最高;C、平均產量大于或等于邊際產量且邊
際產量大于0;D、邊際產量大于平均產量;
4、當平均產量遞減時,邊際產量是()o
A、遞減;B、為負;C、為零;D、以上三種可能都有;
5、等產量1111線上各點代表的是()o
A、為生產同等產量而投入的要素價格是不變的;B、為生產同等產量而投入的要素的
各種組合比例是不能變化的;C、投入要素的各種組合所能生產的產量都是相等的;D、
無論要素投入量是多少,產量是相等的;
6、如果等成本曲線圍繞它與縱軸的交點逆時針轉動,那么將意味著()。
A、橫軸表示的生產要素的價格下降;B、縱軸表示的生產要素的價格上升;C、橫軸
表示的生產要素的價格上升;D、縱軸表示的生產要素的價格下降;
7、當邊際產量曲線與橫軸相交時()o
A、總產量最大;B、總產量最??;C、平均產量最大;D、邊際產量最大;
8、規(guī)模收益遞減是在下述情況下發(fā)生的。()
A、連續(xù)地投入某種生產要素而保持其他生產要素不變;B、按比例連續(xù)增加各種生
產要素;C、不按比例連續(xù)增加各種生產要素;D、上述都正確;
9、如圖所示,廠商的理性決策應在()。
A、3WLW8;B、3WLW5;C、0WLW5;D、5WLW8;
10、等成本線平行向外移動表明()。
A、產量增加了;B、成本增加了;C、生產要素的價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D、成
本減少了;
二、判斷題
1、隨著某種生產要素投入量的增加,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到一定程度將趨于下降,其中
邊際產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產量。()
2、平均產量曲線一定在邊際產量曲線的最高點與之相交。()
3、只要總產量減少,邊際產量一定為負。()
4、假定生產X產品使用A、B兩要素,則A的價格下降必導致B的使用量增加。()
5、如果兩種生產要素的價格相等,那么廠商最好要用相同數量的這兩種要素投入。()
6、一般來說,企業(yè)規(guī)模大比小好.()
7、當企業(yè)的生產規(guī)模擴大時,所需勞動力增加150%,資本增加1倍,則該企業(yè)屬于勞
動密集型。()
8、一個企業(yè)生產規(guī)模過大會引起管理效率降低,這樣所引起的產量或收益的減少屬于內
在不經濟。()
9、一個行業(yè)擴大使一個企業(yè)可以減少用于交通設施的支出,這樣所引起的產量或收益的
增加屬于外在經濟。()
10、兩種生產要素的最適組合之點就是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的交點。()
三、計算題
1、如果某企業(yè)僅生產一種產品,并且惟一可變要素是勞動,也有固定成本。其短期生產
函數為。=-0.工+3^+8心,其中,Q是每月產量,單位為噸,L是雇用工人數,試問:
①欲使勞動的平均產量達到最大,該企業(yè)需要雇用多少工人?
②要使勞動的邊際產量達到最大,其應該雇用多少工人?
2、某廠商的生產函數為"對官”又假定市場上的要素價格為2=3元,4=5元,求:
(1)如果廠商的總成本為160元,廠商的均衡產量以及所使用的勞動量和資本量。(2)求產
量為25時的最低成本以及所使用的勞動量和資本量。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DACDCAABDB
二、判斷題
JXJXXXJJJX
三、計算題
1、如果某企業(yè)僅生產一種產品,并且惟一可變要素是勞動,也有固定成本。其短期生產
函數為Q=-0.片+3Z7+8L,其中,Q是每月產量,單位為噸,L是雇用工人數,試問:
(1)欲使勞動的平均產量達到最大,該企業(yè)需要雇用多少工人?
(2)要使勞動的邊際產量達到最大,其應該雇用多少工人?
解:⑴勞動的平均產量為:解L=Q/L=-0.11/+平均
對上式求導并令其為0,有-0.2L+3R,則有L=15
即企業(yè)雇用15個工人時,勞動的平均產量達到最大。
2
(2)勞動的邊際產量為:MPL=dQ/dL=-O.3L+6L+8
對上式求導并令其為0,-0.6L+6=0,則有L=10
即企業(yè)雇用10個工人時,勞動的邊際產量達到最大。
2、某廠商的生產函數為Q二又假定市場上的要素價格為々=3元,心=5元,求:
(1)如果廠商的總成本為160元,廠商的均衡產量以及所使用的勞動量和資本量。
(2)求產量為25時的最低成本以及所使用的勞動量和資本量。
解:(1)勞動的邊際產量為:MPL=^-=-L^KI
LdL8
1
資本的邊際產量為:MPK=^-=-I)K
K3K8
廠商生產時的均衡條件為:絲-竺
MPKPK
即有:K/L=l
由廠商的等成本函數有:C=K-PK+L-PL
即:160=LX5+LX3
解得:L=K=20Q=20
(2)由(1)可知:K=L
所以Q=K=L=25
最低成本C?=LPL+K.PK=25X3+25X5=200
《經濟學基礎》第五講廠商理論習題及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經濟學中短期與長期劃分取決于()
A、時間長短;B、可否調整產量;C、可否調整產品價格;D、可否調整生產規(guī)
2、當邊際成本曲線上升時,其對應的平均可變成本曲線一定是()
A、上升;B、下降;C、既不上升,也不下降;D、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3、最接近于完全競爭市場的是以下哪個市場()
A、農產品市場;B、輕工業(yè)品市場;C、重工業(yè)品市場;D、旅避產品市場;
4、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如果某行業(yè)的廠商的產品價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o
A、既有廠商進入該行業(yè)也有廠商退出該行業(yè);B、新的廠商進入該行業(yè);C、既無
廠商進入該行業(yè)也無廠商退出該行業(yè);D、原有廠商退出該行業(yè);
5、完全競爭市場上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之間的關系是()。
A、平均收益大于邊際收益;B、平均收益等于邊際收益;C、平均收益小于邊際收
益;D、以上都不對;
6、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長期均衡的條件是()。
A、MR=MC;B、AR=AC;C、MR=MC=AR=AC;D、MR=MC=P;
7、對于壟斷廠商來說,()o
A、提高價格一定能夠增加收益;B、降低價格一定會減少收益;C、提高價格未必
會增加收益,降低價格未必會減少收益;D、以上都不對。
8、完全壟斷廠商的總收益與價格同時下降的前提條件是()。
ANEd>l;Ed<l;C、Ed=l;D、Ed=O;
9、壟斷競爭廠商實現(xiàn)最大利潤的途徑有:()
A、調整價格從而確定相應產量:B、品質競爭;C、廣告競爭;
D、以上途徑都可能用;
10、最需要進行廣告宣傳的市場是()。
A、完全競爭市場;B、壟斷競爭市場;C、寡頭壟斷市場;D、完全壟斷市場;
二、判斷題
1、由于固定成本不隨產出的變化而變化,因而平均固定成本也不變化。()
2、當邊際成本達到最低點的時候,平均成本也達到了最低點。()
3、短期平均成本總是大于等于長期平均成本。()
4、只要邊際成本曲線位于平均成本曲線的上方,平均成本曲線一定向下傾斜。()
5、對于一個完全競爭廠商,邊際收益等于物品的銷售價格。()
6、如果一種物品的價格上升到高于生產的最低平均總成本,正的經濟利潤就將引起新廠
商進入該行業(yè),這使價格回落到生產的最低平均總成本。()
7、壟斷廠商可以任意定價。()
8、由于壟斷廠商的壟斷地位保證了它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都可以獲得壟斷利潤。()
9、由于寡頭之間可以進行勾結,所以他們之間并不存在競爭。()
10、在完全競爭市場上,當廠商實現(xiàn)了長期均衡時,可獲得超額利潤。()
三、計算題
1、假設某產品生產的邊際成本函數是MC=6Q2—i2Q+350,若生產3單位產品時總成本
是1200,求:(1)總成本函數、平均成本函數、可變成本函數及平均可變成本函數;(2)平
均可變成本極小時的產量。
2、已知某完全競爭行業(yè)中的單個廠商的短期成本函數為STC=Q3-2Q2+25QM5。試求:
(1)當市場上產品的價格為P=40時,廠商的短期均衡利潤。(2)廠商什么時候必須停產?
四、簡答題
1、廠商的生產目的是什么?在什么樣的原則下才能實現(xiàn)?為什么?
2、作圖分析平均成本、平均可變成本和邊際成本之間的相互關系。
3、什么是完全競爭市場?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有哪些?
4.彩電行業(yè)為什么會發(fā)生價格戰(zhàn)?從長遠看,這種價格戰(zhàn)對社會有利還是不利?政府是
否應該限制?為什么?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DDACBCCBDB
二、判斷題
XXJXJJXXXX
三、計算題
1、假設某產品生產的邊際成本函數是MC=6Q2—12Q+35O,若生產3單位產品時總成本
是1200,求:
(1)總成本函數、平均成本函數、可變成本函數及平均可變成本函數;
(2)平均可變成本極小時的產量。
解.:(1)由邊際成本函數MC=6Q2—12Q+35O積分可得總成本函數:
7C=2Q3-6Q2+35OQ+9,
又因為生產3單位時總成本為1200,所以,=150
TC=2Q3-6Q2+3502+150,
所以AC=2。2-6Q+350+150/Q
VC=223-6e2+350e,
AVC=2Q2-6Q+350
(2)由⑴可知:AVC=202-62+350
AdAVC3
令.血=0n4Q_6=0=>O=Q
所以AVGnhl=345.5,此時的產量為:Q=;
2、已知某完全競爭行業(yè)中的單個廠商的短期成本函數為STC=Q3-3Q2+25Q+I5O試求:
(1)當市場上產品的價格為P=40時,廠商的短期均衡利潤。(2)廠商什么時候必須停產?
解:(1)SMO3Q2-4Q+25
又知價格P=40
利潤最大化的條件為P=SMC
即:40=3Q2-4Q+25
解方程得:Qi=3,Q2=-5/3
產量不應是負值,故知Q=3
此時最大化的利潤為:K=TR-TC=21
(2)廠商停產的條件是P二AVC的最小值。
由AVC=Q2-2Q+25
令^^=0=2Q—2=0nQ=l
此時P=AVC^=1-2x1+25=24
四、簡答題
1、廠商的生產目的是什么?在什么樣的原則下才能實現(xiàn)?為什么?
答:廠商的生產目的是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
利潤最大化的條件就是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
因為:MR>MC,每增加一單位產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這一單位的成本,廠商有利可圖,
必然擴大產量:MR<MC,每增加一單位產品所增加的收益小干這一單位的成本.廠商會虧損.
必然減少產量;只有在MR=MC時,廠商既不擴大,也不縮小產量,而是維持產量,表明該賺
的利潤都賺到,即實現(xiàn)生產者利潤最大化。一般情況是生產規(guī)模最佳點。
2、作圖分析平均成本、平均可變成本和邊際成本之間的相互關系
答:平均成本、平均可變成本和邊際成本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圖5-1說明,平均成本AC、
平均可變成本AVC和邊際成本MC曲線都成“U”形,。AC曲線在AVC曲線的上方,他們
之間的距離相當于AFC,而且MC曲線與AVC曲線、AC曲線相交于AVC曲線、AC曲線的
最低點,即M、E點。由于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在起作用,增加的可變投入要素最終會導致產
量增長到一定產量后呈遞減趨勢,從而使邊際成本上升,當MC二AVC時,則可變投入要素的
增加所帶來的收益恰好能彌補可變要素的成本,即MC交于AVC曲線的最低點。隨后AVC
呈遞增趨勢。當邊際成本超過平均成本時,即多生產一個單位的產品所增加的生產成本大于
平均成本了,平均成本函數開始上升。所以邊際成本曲線交于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圖5-1
3、什么是完全競爭市場?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有哪些?
答:完全競爭市場(PerfectCompetitionMarket)又稱為純粹競爭市場,是指市場交易雙
方都不具有競爭優(yōu)勢,即只有競爭沒有壟斷的一種市場結構。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主要有以
下四個:第一,市場上有許多的賣者和買者。第二,市場上所有的廠商出售的產品是沒有差
別的。第三,廠商可以完全自由的進入或退出該行業(yè)。第四,參與市場活動的交易方掌握的
信息是完全的。
4.彩電行業(yè)為什么會發(fā)生價格戰(zhàn)?從長遠看,這種價格戰(zhàn)對社會有利還是不利?政府是
否應該限制?為什么?
答:彩電行業(yè)是一個寡頭市場。因產品有差別而有壟斷性,又因產品的替代性強而有激
烈的競爭,主要是爭市場份額,因此,競爭中打價格戰(zhàn)是競爭的必然。
從長遠看,這種價格戰(zhàn)對社會有利,有利于彩電行業(yè)資源整合,有利于降低牛產成本.
有利于消費者。
政府不必運用行政手段二預價格競爭,只要彩電市場沒有價格串謀,沒有非公平競爭行
為,就不必限制。
《經濟學基礎》第六講分配理論習題及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當科技迅速發(fā)展,人們越來越傾向于采用資本密集型生產方式,則會導致()
A、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左移動;B、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右移動;
C、勞動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D、勞動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2、如果收入分配是平均分配的,則洛倫茲曲線將會()
A、與縱軸重合;B、與橫軸重合:C、與45度線重合;D、無法判斷其位置。
3、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對勞動的需求主要取決于()。
A、勞動的價格;B、勞動的邊際生產力;C、勞動在生產中的重要性;D、勞動的供給;
4、經濟學家認為,工會的存在是()0
A、對勞動供給的壟斷;B、對勞動需求的壟斷;C、對勞動供求雙方的壟斷;D、對勞
動生產的產品的壟斷;
5、用先進的機器設備代替勞動,這一措施會導致()。
A、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右移動;B、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左移動;C、勞動的需求曲線向右
移動;D、勞動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
6、在以下三種方式中,工會為了提高工資,所采用的方式是()。
A、要求政府增加進口產品;B、要求政府鼓勵移民入境;C、要求政府限制女工和童工
的使用;D、要求政府推遲退休年齡;
7、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利潤最大化實際上就是()。
A、獲得了無限大的利潤;B、獲得了正常利潤;C、獲得了超額利潤;D、獲得了貢獻
利潤;
8、經濟學認為,超額利潤中可以作為剝削收入的是由于()所獲得的超額利潤。
A、創(chuàng)新;B、承擔風險;C、壟斷;D、競爭;
9、根據迂回生產理論,在以下三種農業(yè)生產方式中效率最高的方式是()o
A、減少迂回環(huán)節(jié).育接耕作:B、直接用簡單的農用丁具耕作:C、先制造犁和其他
工具,井飼養(yǎng)牛馬等畜力,然后用這些工具和畜力進行耕作;D、先采礦、制造機械,而后
用制造出的拖拉機和化肥等生產資料,再用這些生產資料進行耕作;
10、收入分配絕對平均時,基尼系數()o
A、等于0;B、大于0小于1;C^等于1;D、無法確定;
二、判斷題
1、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工資完全是由勞動的供求關系決定的。()
2、勞動的需求主要取決于勞動的邊際生產力。()
3、利息率與儲蓄成同方向變動,與投資成反方向變動。()
4、土地的供給量隨地租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土地的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
5、超額利潤是對企業(yè)家才能這種特殊生產要素的報酬。()
6、企業(yè)家創(chuàng)新是超額利潤的源泉之一。()
7、在西方經濟學家看來,超額利潤無論如何獲得,都是一種不合理的剝削收入。()
8、實際的基尼系數總是大于零而小于一。()
9、甲乙兩國的基尼系數分別為0、1和0、2,那么甲國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國平等。()
10、某項政策實施使基尼系數由0、68變?yōu)榱?、72,這說明該政策有助于實現(xiàn)收入分配
平等化。()
三、簡答題
1、勞動的供給有何特殊規(guī)律?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CCBADCBCDA
二、判斷題
三、簡答題
1、勞動的供給有何特殊規(guī)律?
答:向后彎曲的勞動供給師線是指隨著勞動價格即工資率的提高,最初勞動的供給量逐
漸增加,但當工資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勞動供給量反而逐漸減少的情況。用替代效應和
收入效應說明勞動供給曲線的形狀。勞動供給曲線之所以出現(xiàn)向后彎曲的形狀,源于工資率
變動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強度,假定消費者消費的商品及閑暇都是正常物品。但與其他
商品不同,當涉及到閑暇這一特殊商品時,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方向相反。由于工資率反映
了閑暇的價格,在其他條件大變的情況下,隨著上資率的提高,消費者消費用暇的相對價格
提高。因而替代效應的結果是消費者減少閑暇時間的消費。而用其他商品的消費予以替代,
以便實現(xiàn)相同的效用滿足。結果,閑暇時間減少,勞動時間增加。另一方面,工資率提高
也產生收入效應:工資率上升意味著勞動時間不變,消費各的收入水平提高,這樣,隨著工
資率提高,消費者會增加所有商品包括閑暇的消費,即工資率提高的收入效應使得勞動時間
減少。
《經濟學基礎》第七講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習題及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在四部門經濟中,GDP是指()的總和。
A、消費、凈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B、消費、總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C、
消費、總投資、政府購買和總出口;D、消費、凈投資、政府購買和總出口
2、己知,C=3000億元,1=800億元,G=960億元,X=200億元,\上160億元,折舊=400
億元,則()不正確。
A、GDP=3800億元;B、NDPM400億元;C、凈出口二40億元;D、GDP=4800
億元;
3、如某國年初的資本品存量為5000億美元,在本年度生產了1000億美元的資本品,資
本耗費折舊是600億美元,則該國在本年度總投資和凈投資分別是()
A、6600億美元和1600億美元;B、6000億美元和5400億美元;C、1000億美元
和400億美元;D、1000億美元和600億美元;
4、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市場價值
A、產品和勞務;B、最終產品和勞務;C、中間產品和勞務;D、所有產品和勞務;
5、下列項目中,不屬于政府購買的是()
A、政府給低收入者提供一筆住房補貼;B、政府購買軍需品;C、政府給公務員增加
薪水;D、政府建造三所中學;
6、在兩部門經濟模型中,如果邊際消費傾向值為0.8,那么自發(fā)支出乘數值應該是()o
AN4;B、2.5;C^5;1.6;
7、()之和等于一。
A、邊際消費傾向與邊際儲蓄傾向;B、邊際消費傾向與平均儲蓄傾向;C、平均消費
傾向與邊際儲蓄傾向;D、平均消費傾向與平均儲蓄傾向;E、A和D;
8、其他條件不變,總需求曲線因()
A、政府支出增加會右移;B、政府稅收增加會右移;C、價格水平上升會右移;D、
政府支出增加會左移;
9、在LM曲線不變的情況下,自發(fā)總需求增加會引起()。
A、國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國民收入增加,利率不變;C、國民收入增加,利
率下降;D、國民收入增加,利率不確定;
10、在IS曲線不變的情況下,貨幣量減少會引起()o
A、國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B、國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國民收入減少,利
率上升;D、國民收入減少,利率下降;
二、判斷題
1、農民生產并用于自己消費的糧食不計入GDP。()
2、決定投資乘數大小的關鍵因素是邊際消費傾向值。()
3、出于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的貨幣需求,既與收入有關,又與利率有關。()
4、IS曲線不變,LM曲線右移會使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5、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可根據產品的物質屬性加以區(qū)別。()
6、消費者需求變大,導致IS曲線向左移動。()
7、LM曲線呈水平段的區(qū)域稱為“古典區(qū)域二()
8、個人從公司債券和政府債券上都獲得利息收入,則按照收入法,兩種利息都應計入
GDPo()
9、凱恩斯主義總供給曲線是一條與橫軸平行的線。()
10、消費、投資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二()
三、計算題
1、假設某經濟社會的消費函數為c=100+0.8y,投資為500億元。
(1)求均衡收入、消費和儲蓄;
(2)若投資增至1000億元,試求增加的收入。
2、假定某社會消費為C=100+0.8Y,投資1=150-6r,貨幣供給M=150(價格水平為1),貨幣
需求L=0.2Y-4r°求:
(1)TS曲線和LM曲線:
(2)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利率與收入;
(3)該社會的投資乘數。
3、如總供給曲線為AS=250、總需求曲線為AD=300—25P,試求:
(I)供求均衡點的價格水平和收入水平為多少?
(2)如總需求曲線向右平移10%,其他條件不變,新的供求均衡點的價格水平和收入
水平為多少?
(3)如總供給曲線向左平移10%,其他條件不變,新的供求均衡點的價格水平和收入
水平為多少?
4、假設某經濟社會儲蓄函數為s=-1000+0.4),,投資從300增至500億元時,均衡產出
增加多少?
5、假定某經濟社會C=100+0.8y“,i=150-6r,t=50,g=40;名義貨幣供給M=150,貨
幣需求函數為L=0.2Y-4r。
(1)求P=1.5時的總需求方程,并求解均衡收入和利率。
(2)畫出總需求曲線AD。
四、問答題
1、邊際消費傾向與邊際儲蓄傾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為什么?
2、投資為什么對國民收入有乘數作用?其發(fā)生作用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3、根據IS—LM模型,在下列情況下,消費、投資、利率、收入會發(fā)生何種變動?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BACBACEAAC
二、判斷題
JJXXXXXXJJ
三、計算題
1、假設某經濟社會的消費函數為c=1()()+().8),,投資為500億元。(1)求均衡收入、
消費和儲蓄。(2)若投資增至1000億元,試求增加的收入。
解:
/八〃a+i100+5CO
Cl)Y=----=--------=3000
\-p1-0.8
c=100+0.8y=100+0.8x3000=2500
5=y-c=3000-2500=500
(2)投資增加到1000億元時,
由于投資乘數=5
'1-0.8
所以均衡收入的變動量為:Ay=^.A/=5x(KXM)-5(X))=25(X)
2、假定某社會消費為0100+0.8Y,投資1=150-6r,貨幣供給M=150(價格水平為1),貨幣
需求L=0.2Y-4r.
求(1)IS曲線和LM曲線;(2)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利率與收入。(3)該社
會的投資乘數。
解:解:(1)由Y=C+I
=100+0.8Y+150-6r
得到IS曲線的代數式:Y=1250-30r
由貨幣供給等于貨幣需求得到LM曲線的代數式:
0.2Y-4r=150
即:Y=750+20r
(2)將IS曲線和LM曲線方程聯(lián)立求解:
Y=1250-30r
'Y=750+20r
得到:廠10,均衡收入為Y=950
(3)根據社會消費0100+0.8Y,可知邊際消費傾向為MPOO.8
投資乘數K=1/(1-MPC)=5
3、如總供給曲線為AS=250、總需求曲線為AD=300—25P,試求:
(1)供求均衡點的價格水平和收入水平為多少?
(2)如總需求曲線向右平移10%,其他條件不變,新的供求均衡點的價格水平和收入
水平為多少?
(3)如總供給曲線向左平移10%,其他條件不變,新的供求均衡點的價格水平和收入
水平為多少?
解:(1)由AS=AD可得,均衡條件下:P=2Y=250
(2)總需求曲線向右平移10%后,總需求曲線變?yōu)椋簓=330-25P,與總供給曲線方程聯(lián)
立,求得新的均衡點y=25O,P=3.2
(3)總供給曲線向左平移10%后,總供給曲線變?yōu)椋簓二225,與總需求曲線方程聯(lián)立,
求得新的均衡點y=225,P=3
4、假設某經濟社會儲蓄函數為5=7000+0.4),,投資從300增至500億元時,均衡產出
增加多少?
解:根據消費函數函數和儲蓄函數的關系,可知,1=1000,邊際消費傾
MPC=1-MPS=1-0.4=0.6o當投資為300億元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池州2025年安徽池州石臺縣殯葬管理所編外工作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數字內容版權授權與變現(xiàn)模式考核試卷
- 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與應用研究
- 現(xiàn)代商業(yè)與網絡文學內容的互動關系
- 再生塑料的環(huán)保認證與市場認可考核試卷
- 未來經濟走勢預測與當前財務策略調整
- 現(xiàn)代辦公室的隔音與降噪解決方案
- SMT貼片機考核試卷
- 太陽能光伏電站建設中的安全生產管理考核試卷
- 體育會展服務創(chuàng)新與智能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選擇題】專項練習100題附答案
- CB-T4528-2024《船舶行業(yè)企業(yè)應急管理要求》
- 22G101三維彩色立體圖集
- (正式版)HG∕T 20644-2024 彈簧支吊架選用標準
- 中心醫(yī)院消防施工組織設計
- 港口自動化與智慧港口發(fā)展方向
- 人教版小學英語單詞表(完整版)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qū)2024年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
- 項目采購管理培訓
- (高清版)DZT 0399-2022 礦山資源儲量管理規(guī)范
- 解憂雜貨鋪ppt讀書分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