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060-2016 海綿城市設計規(guī)程_第1頁
DB37T 5060-2016 海綿城市設計規(guī)程_第2頁
DB37T 5060-2016 海綿城市設計規(guī)程_第3頁
DB37T 5060-2016 海綿城市設計規(guī)程_第4頁
DB37T 5060-2016 海綿城市設計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05-26發(fā)布2016-08-01實施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山東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Specificationfordesignof山東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海綿城市設計規(guī)程關*印數:1~1000冊定價:49.00元版權所有翻印必究山東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魯建標字〔2016〕12號各市住房城鄉(xiāng)建委(建設局)、質監(jiān)局,各有關單位:由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編的《海綿城市設計規(guī)程》業(yè)經審定通過,批準為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編號為DB37/T5060—2016,現予以發(fā)布,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具體內容的解釋。2016年5月26日本規(guī)程共分5章,主要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和符號;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研究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濟南市高新區(qū)舜華路2000號舜泰廣場11號南樓,郵編:250101,電話主編單位: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責參編單位:山東省建設發(fā)展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員:聶愛華劉華超齊立新喬梁主要審查人員:邢海峰劉翔侯朝暉馬洪濤鄒積軍李福林張克峰李成1 2術語和符號 2 2 43參數及計算 6 6 8 3.5水質要求 4.1一般規(guī)定 4.2規(guī)劃內容 5.1一般規(guī)定 24 5.5城市綠地 30 31附錄A山東省設區(qū)市多年平均逐月降水量一覽表 附錄B山東省設區(qū)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對應設計降雨量一覽表 附錄C山東省設區(qū)市多年平均逐月水面蒸發(fā)量一覽表 36附錄D山東省設區(qū)市海綿城市主次控制目標一覽表 2 45 46 473 1 2 2 43Parametersandcalculat 6 6 8 5.2Systemsandfacilities 245.4Urbanroadandsquare 27 305.6Urbanwatersystem AppendixAListoftheaveragemonthlyprecipitationinformanyyearsinmajorcitiesofShandong captureratioofannualrunoffanddesign4 AppendixCListoftheaveragemont 36AppendixDListofspongecityprimaryandcontroltargetinmajorcitiesofShandong AppendixESketchmapofm 38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Listofquoted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1.0.1為加快推進山東省海綿城市建設,保障海綿城市設計符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山東省各市、縣(市、區(qū))的海綿城市1.0.3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的設計應包含海綿城市建設1.0.4海綿城市設計除執(zhí)行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及山東省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并與相關的風景園林、道路、建22.1.1海綿城市spongecity通過加強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充分發(fā)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tài)系統(tǒng)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fā)展方式。2.1.2雨水控制與利用rainwatercontrolandutilization削減徑流總量、峰值流量,減少面源污染和收集利用雨水的2.1.3徑流污染控制runoffpollutioncontrol以水質凈化為主要目標,通過雨水生態(tài)凈化設施,或在雨水排放口設置雨水處理設施,削減雨水中的COD、SS等污染物。2.1.4雨水入滲rainwaterinfiltration利用綠地、透水鋪裝及各類滲透設施將雨水就地消納,減少雨水徑流,回補地下水的一種雨水控制與利用方式。2.1.5雨水收集利用rainharvesting利用一定的集雨面收集雨水作為水源,經適當處理并達到一定的水質標準后利用的全過程。2.1.6雨水調蓄排放rainwaterdetentionandcontrolleddrain-降雨期將區(qū)域內部分雨水暫時滯留在管道或設施內,雨停后將調蓄的雨水按照所控制的流量排到下游。2.1.7年徑流總量控制率volumecaptureratioofannualrun-off通過自然和人工強化的入滲、滯蓄、調蓄和收集利用,場地內累計一年消納的雨水量占全年總降雨量的比例。32.1.8雨水控制設計降雨量designrainfalldepth統(tǒng)計數據獲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表示。2.1.9特殊污染源地區(qū)specialpollutantsourcearea2.1.10流量徑流系數dischargerunoffcoefficient2.1.11雨量徑流系數volumetricrunoffcoefficient2.1.12綠色屋面greenroof物的頂部以及天臺、露臺上由覆土層和疏水設施構建的綠化2.1.13透水鋪裝地面perviouspavement2.1.14下沉式綠地depressedgreen低于周邊地面標高,可積蓄、下滲自身和周邊雨水徑流的2.1.15生物滯留設施bio-retentionmeasure雨水徑流,由植物層、土壤層、過濾層(或排水層)、蓄水層2.1.16植被緩沖帶vegetationbufferstrips2.1.17植草溝grassswale42.2.1流量、水量、流速q——設計暴雨強度;W——設計控制徑流總量;W?——滲透設施承擔的雨水入滲量;W?——收集利用設施承擔的雨水利用量;W,——調蓄設施容積;W——滲透設施滲透量;Wp——滲透設施的蓄積雨水量;Vg——滲透設施的存儲容積;W——下沉式綠地的有效存水容積;W,——初期棄流量;Q——雨水系統(tǒng)設計流量;Q小——水體的水面蒸發(fā)量;Qs——水體的日滲透漏失量;Q——調蓄設施設計進水流量;Qp——調蓄設施設計出水流量;Sm——單位面積日滲透量;v——平均流速;2.2.2幾何特征F——匯水面積;F,——匯水面上各類下墊面面積;Fw——水體的表面積;Fa——下沉式綠地面積;As——有效滲透面積;L——植草溝設計段長度;h?——下沉式綠地平均下沉深度;δ——初期徑流厚度。2.2.3計算系數及其他P——設計重現期;4m——流量徑流系數;ψ;——各類下墊面的徑流系數;山——綜合徑流系數;ψz——雨量綜合徑流系數;ψm——流量綜合徑流系數;Pm——水面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Pa——空氣的蒸汽分壓;α——綜合安全系數;K——土壤滲透系數;nk——填料空隙率;A?,C,b,n——暴雨強度公式參數。t——降雨歷時;ts——滲透時間;tm——調蓄設施蓄水歷時;T?——水力停留時間。63參數及計算3.1.1降雨量應根據建設區(qū)或鄰近區(qū)觀測站20年以上降雨量資料確定,當缺乏資料時可按附錄A執(zhí)行;不同年徑流總量控制t——降雨歷時(min);P——設計重現期(a);A?,C,b,n參數,根據統(tǒng)計方法進行計算確定。具有20年以上自動雨量記錄的地區(qū),排水系統(tǒng)設計暴雨強度公式應采用年最大值法,并按《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執(zhí)行。3.1.3不同種類下墊面徑流系數應以實測資料為準,缺乏資料時可按表3.1.3的規(guī)定取值,綜合徑流系數應按下式計算:F;——匯水面上各類下墊面面積(hm2);F——匯水面積(hm2)。7下墊面類型雨量徑流系數山厚度≥綠化屋面(基)地下室覆土綠地(覆土厚度≥500mm)地下室覆土綠地(覆土厚度<500mm)下沉廣場—3.1.4土壤滲透系數應以實測資料為準,缺乏資料時可按表3.1.4的規(guī)定取值。8中砂圓礫W?——滲透設施承擔的雨水入滲量(m3);W?——收集利用設施承擔的雨水利用量(m3);ψz——雨量綜合徑流系數;hy——設計降雨量厚度(mm);F——匯水面積(hm2)。Q=qψmF式中:Q——雨水系統(tǒng)設計流量(L/s);9ψm——流量綜合徑流系數。3.2.3初期棄流量宜按下式計算,當有特殊要求時,可根據實測雨水徑流中污染物濃度確定。3.2.4景觀水體的補水量應包括水面蒸發(fā)量和水體滲漏量,并考慮雨水處理設施自用水量。1月平均水面蒸發(fā)量應根據實測數據確定,缺乏資料時可參照附錄C的規(guī)定取值。2日平均水面蒸發(fā)量應依據實測數據確定,缺乏資料時可按下式計算:Qzh=52.0Fw(Pm-Pa)(1+0.135vm.d式中:Q——水體的水面蒸發(fā)量(L/d);Fw——水體的表面積(m2);Pm——水面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Pa);Pa——空氣的蒸汽分壓(Pa);3水體日滲漏量可按下式計算:式中:Qs——水體的日滲透漏失量(m3/d);Sm——單位面積日滲透量[L/(m2·d)],一般≤1L/(m2·d);As——有效滲透面積(m2),指水體常水位水面面積及常水位以下側面滲水面積之和。3.2.5綠化灌溉年均用水定額可按表3.2.5的規(guī)定取值。綠化灌溉最高日用水定額應根據氣候條件、植物種類、土壤理化性狀、澆灌方式和管理制度等因素綜合確定,缺乏資料時可按一級養(yǎng)護二級養(yǎng)護暖季型 3.2.6道路廣場澆灑用水定額根據路面性質按表3.2.6的規(guī)定取值。道路及廣場澆灑最高日用水定額可按2L/(m2·d)~路面性質注:廣場及庭院澆灑用水定額可按下墊面類型參照表3.2.6選用。3.2.7汽車沖洗用水定額,應根據沖洗方式、道路路面等級、車輛類型及用途,按表3.2.7的規(guī)定取值。 3.2.8建筑物空調循環(huán)冷卻水補水量應根據氣象條件、冷卻塔形式確定,一般可按平均日循環(huán)水量的1.0%~2.0%計算。3.2.9雨水用于沖廁的用水量按《民用建筑節(jié)水設計標準》GB50555的規(guī)定執(zhí)行。3.3滲透設施計算3.3.1滲透設施的滲透量應按下式計算:式中:W?——滲透設施滲透量(m3);α—綜合安全系數,一般可取0.5~0.6;K——土壤滲透系數(m/s),參見表3.1.4;J——水力坡度,一般可取1;As——有效滲透面積(m2),水平滲透面按投影面積計算,豎直滲透面按有效水位高度的1/2計算,斜滲透面按有效水位高度的1/2所對應的斜面實際面積計算,地下滲透設施的頂面積不計;t?——滲透時間(s),當用于調蓄時應≤12h,滲透池(塘)、滲透井可取≤72h,其他≤24h。3.3.2滲透設施的蓄積雨水量應按下式計算:3.3.3滲透設施的存儲容積應按下式計算:nk——填料空隙率,不應小于30%,無填料時取1。3.4調蓄設施計算3.4.1調蓄設施容積可按下式計算:tm——調蓄設施蓄水歷時(min),不大于120min;Q——調蓄設施設計進水流量(L/s);Qp——調蓄設施設計出水流量(L/s),應根據下游管渠輸水能力確定,調蓄設施排空時間宜為6h~12h。3.4.2不同用途調蓄池有效容積的計算可按《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的規(guī)定執(zhí)行。3.5.1處理后的雨水水質應根據用途確定,指標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規(guī)定,當處理后的雨水同時用于多種用途時,其水質應按最高水質標準確定,主要指標應符合下表規(guī)定。循環(huán)冷卻555551———3.5.2為確保海綿城市建設區(qū)域內的城市水系水質不低于地表水標準IV類,排入水系的雨水應采取生態(tài)治理后入河。4.1.1為統(tǒng)籌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應編制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經批準后,應將相關要求納入法定城市規(guī)劃中:1應將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徑流污染去除率、雨水資源化利用率等要求納入城市總體規(guī)劃中,將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中提出的自然生態(tài)空間格局作為城市總體規(guī)劃空間開發(fā)管制要素之一。2城市道路、綠地、水系統(tǒng)、排水防澇等專項規(guī)劃的修編,應與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充分銜接。3應參考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中確定的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徑流污染去除率、雨水資源化利用率等要求修編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因地制宜落實各控制率指標。4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應按照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的約束條件,落實具體的海綿城市工程設施類型、布局、規(guī)模、建設時序、資金4.1.2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的年限應與總體規(guī)劃保持一致,規(guī)劃范圍原則上應與城市規(guī)劃區(qū)一致,同時兼顧雨水匯水區(qū)和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態(tài)要素的完整性。4.1.3應依據海綿城市建設目標,針對現狀問題,因地制宜確定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路徑。老城區(qū)以問題為導向,重點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問題;城市新區(qū)、各類園區(qū)、成片開發(fā)區(qū)以目標為導向,優(yōu)先保護自然生態(tài)本底,合理控制開發(fā)強度。4.2.1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應滿足以下規(guī)定:1編制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應堅持保護優(yōu)先、生態(tài)為本、2控制目標應根據城市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和經控制目標可參考附錄D執(zhí)行,具體指標體系參照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的《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辦法(試行)》確定,3徑流總量和徑流污染控制目標應以開發(fā)建設后徑流排放東省各設區(qū)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及其對應的設計降雨量見附錄B,總體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應不小于75%。4根據自然地形、地貌及現狀問題劃分匯水分區(qū)或控制單5針對內澇積水、水體黑臭、河湖水系生態(tài)功能受損等問6分期提出海綿城市建設目標,明確到2020年海綿城市建8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成果應包括規(guī)劃說明書、圖集和專題1)現狀圖(包括高程、坡度、下墊面、地質、土壤、地2)海綿城市自然生態(tài)空間格局圖;3)海綿城市建設分區(qū)圖;4)海綿城市建設管控圖(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等管控指標的分解);5)海綿城市相關涉水基礎設施布局圖(城市排水防澇、6)海綿城市分期建設規(guī)劃圖。1通過土地利用空間優(yōu)化等方法,分解、細化海綿城市專2統(tǒng)籌協(xié)調開發(fā)場地內建筑、道路、綠地、水系等平面布3根據各地塊海綿城市建設控制指標,提出地塊內的海綿或模型模擬,明確建設項目的主要控制模式、比例及量值(下滲、儲存、調節(jié)及棄流排放),以指導地塊開發(fā)建設。5.1.1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工程設計應在相關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和5.1.2海綿城市系統(tǒng)組合形式、各系統(tǒng)設施規(guī)模,應根據降雨5.1.3海綿城市工程設計應按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tǒng)治理行統(tǒng)籌協(xié)調,做到功能完善、空間集約、維護便捷、經濟可行。5.1.4工程設計前應核實下墊面組成及其比例,根據下墊面組成,按本規(guī)程3.1.3條規(guī)定工程區(qū)域綜合徑流系數。5.1.5建設項目用地豎向設計應引導雨水按規(guī)劃匯流區(qū)域及高5.1.6城市排水系統(tǒng)接入城市水系前宜設置污染物去除設施滿5.1.7海綿城市工程建設不應對土壤環(huán)境、植物的生長、地下5.2系統(tǒng)與設施5.2.1雨水入滲系統(tǒng)主要包括下沉式綠地(狹義)、綠色屋面、透水鋪裝、滲透塘、滲井、滲管/溝、滲透排放一體設施等單一或組合設施。5.2.2雨水入滲應確保不引起場所地質災害、損害建構筑物、污染地下水及對衛(wèi)生環(huán)境產生不良影響,下列場所不得采用雨水入滲系統(tǒng):1可能造成陡坡坍塌、滑坡災害的危險場所。2自重濕陷性黃土、膨脹土和高含鹽土等特殊土壤地質5.2.3雨水入滲系統(tǒng)設計應滿足下列一般規(guī)定:1雨水入滲場所應有詳細的地質勘查資料,地質勘查資料應包括區(qū)域滯水層分布、土壤種類和相應的滲透系數、地下水動2采用土壤入滲雨水時,土壤透水系數宜大于1×10-?m/s,且地下水位距滲透面高差大于1m。4雨水入滲系統(tǒng)應設置溢流設施。5雨水入滲設施選擇時宜優(yōu)先采用透水鋪裝、下沉式綠地、滲管/渠、滲井等地面或埋地入滲方式,當采用滲管/渠時,宜優(yōu)先采用雨水滲透排放一體系統(tǒng)。6機動車道路面可采用透水鋪裝結構,非機動車道宜采用透水鋪裝結構,人行道應采用透水鋪裝結構。7地下建筑頂面覆土為滲透層時,應在地下建筑頂面與覆土之間設排放設施。8入滲場所的植物應盡量采用本地耐水濕、耐旱植物。式中:W——下沉式綠地的有效存水容積(m3);F——下沉式綠地面積(hm2);h?——下沉式綠地平均下沉深度(mm),下沉深度小于100mm的下沉式綠地面積不參與計算。2下沉式綠地應低于周邊鋪砌地面或道路,下沉深度一般宜為100mm~200mm。3雨水宜分散進入下沉式綠地,當集中進入時應在入口處4下沉式綠地內一般應設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證暴雨徑流排放,溢流口頂部標高應高于綠地50mm以上。5綠地內表層土壤入滲能力不足時,可增設滲管/渠、滲井6下沉式綠地植物應選擇耐鹽、耐旱、耐水濕的鄉(xiāng)土植物1綠色屋面工程結構設計時應計算種植荷載,屋面荷載取值應符合現行《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的相關規(guī)定,屋2綠色屋面絕熱層、找坡(找平)層、普通防水層和保護層設計應符合現行《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45及《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50108的相關規(guī)定,保溫層設計應滿足3綠色屋面坡度不宜大于15°,否則應采取防4綠色屋面應設置雨水排水口,排水口外宜包裹卵石、陶5綠色屋面工程材料、設計等應符合《種植屋面工程技術1鋪裝面層厚度宜為60mm~80mm,面層可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面磚、草坪磚等;找平層厚度宜為20mm~40mm,墊層厚度宜為100mm~300mm,墊層可采用無砂混凝土、礫石、于30%。4當對道路路基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潛在風險較大時,可采用5當土壤透水能力有限時,應在透水基層內設置排水管或6當設置在地下室頂板上時,頂板覆土厚度不應小于600mm,并應設置排水層。5.2.8滲透塘、滲井、滲管/渠、滲透排放一體設施的設計應按5.2.9徑流污染控制系統(tǒng)主要包括生物滯留設施、雨水濕地、濕式植草溝、植被緩沖帶等生態(tài)處理設施及過濾設施、沉淀池、1系統(tǒng)設施的選擇應根據下墊面性質、水環(huán)境容量、徑流2系統(tǒng)設計應結合景觀設計、雨峰控制、雨水入滲等要求1屋面雨水徑流可由雨落水管接入設施,道路雨水徑流可2應用于道路綠化帶時,當縱坡大于1%應設置擋水堰/臺3宜分散布置且規(guī)模不宜過大,設施面積與匯水面面積之4蓄水層深度宜在200mm~300mm,應設置溢流設施,并設100mm超高。5換土層介質類型及深度應滿足出水水質要求,同時符合6換土層底部宜設置透水土工布隔離層,也可采用厚度不小于100mm的砂層(細砂和粗砂)替代。7礫石排水層厚度宜為250mm~300mm,可在其底部埋置管徑為100mm~150mm的穿孔排水管。8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結構層外側及底部應設置透水土工5.2.12雨水濕地設置應滿足下列1進水口和溢流出水口應設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設施,3調節(jié)容積應在24h內排空。4沼澤區(qū)包括淺沼澤區(qū)和深沼澤區(qū),其中淺沼澤區(qū)水深不宜大于300mm,深沼澤區(qū)水深宜為300mm~500mm。5出水池水深宜為800mm~1200mm,出水池容積宜為總容積(不含調節(jié)容積)的10%。5.2.13濕式植草溝設置應滿足下列要求:式中:L——植草溝設計段長度(m),v——平均流速(m/s);T?——水力停留時間(min),宜大于5min,當小于5min2斷面形式宜為梯形、拋物線形或三角形,當為梯形或三角形時,邊坡(豎直:水平)不宜大于1:3。3縱坡宜為1%~4%,當縱坡較大時應設置為階梯型或中4最大流速應小于0.8m/s,曼寧系數宜為0.2~0.3,上頂寬度宜為600mm~2400mm。5溝內宜種植密集的草皮草,不宜種植喬木及灌木,植被高度宜控制在100mm~200mm。5.2.14收集利用系統(tǒng)主要包括雨水收集、雨水存儲、雨水處5.2.15收集利用系統(tǒng)應優(yōu)先收集綠化屋面和環(huán)保型材料屋面雨5.2.16收集利用系統(tǒng)設計應滿足下列一般規(guī)定:1系統(tǒng)處理后的雨水水質應滿足本規(guī)程3.5.1條的要求。3當系統(tǒng)設有清水池時,其有效容積應根據產水曲線、供25%~35%計算。4當需要消毒時應滿足消毒接觸時間要求,按《室外給水5.2.17雨水收集設施設置應滿足下2屋面雨水收集系統(tǒng)和雨水存儲設施之間的室外輸水管道可按雨水存儲設施的降雨重現期計算,若設計重現期比上游管道小,應在連接點設檢查井或溢流設施。3建設用地內的平面及豎向設計應考慮地面雨水的收集要求,硬化地面雨水應有組織地排向雨水收集設施。4雨水收集系統(tǒng)的管道水力計算和設計應符合《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的規(guī)定。5雨水收集口可設置截污掛籃、旋流沉沙等設施截留污6對屋面、場地雨水徑流進行收集利用時,應將初期雨水5.2.18雨水存儲設施的設置應滿足下列要求:1室內雨水存儲設施必須設有溢流裝置,且溢流裝置必須設在室外。2存儲池應設檢查口或人孔,有效內徑不小于700mm,檢查口下方的池底設集泥坑。3當不具備設置排泥設施或排泥確有困難時,應設攪拌沖洗管道,攪拌沖洗水源宜采用池水,并與自動控制系統(tǒng)聯動。4雨水存儲池溢流管和通氣管應設防蟲措施。5雨水存儲池可兼作沉淀池,進水和吸水應避免擾動池底沉積物,池體設計可參考《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中平流沉淀池的規(guī)定執(zhí)行。6雨水存儲池可采用塑料模塊水池、硅砂砌塊水池、混凝土水池、鋼筋混凝土水池。7雨水存儲池設計應考慮周邊荷載的影響,其豎向承載能力及側向承載能力應大于上層鋪裝和道路荷載及施工要求,塑料模塊使用期限的安全系數應大于2.0。8塑料模塊水池內應具有良好的水流流動性,水池內的流通直徑應不小于50mm。5.2.19雨水處理設施應滿足下列要求:1雨水處理工藝流程應根據收集雨水的水量、水質,以及1)回用于景觀水體時宜優(yōu)先選用生態(tài)處理設施;2)回用于一般用途時,可采用沉淀、過濾、消毒等措施;3)當出水水質要求較高時,可采用混凝、深度過濾等1)雨水存儲設施進水口前應設置攔污格柵設施;2)利用天然綠地、屋面、廣場等匯流面收集雨水時,應3雨水處理過濾設施宜采用石英砂、無煙煤、重質礦石等1利用供水系統(tǒng)的水量、水壓、管道及設備的選擇計算等2供水管網應采取防止回流污染措施,水質標準低的水不3供水管道上不得裝設取水龍頭,并采取以下防止誤接、1)供水管道外壁應按照設計規(guī)定涂色或標識;3)水池(箱)、閥門、水表、給水栓、取水口均應有明顯4供水管材可采用塑鋼復合管、PE管或其他內壁防腐性5.2.21需控制面源污染、削減排水管道峰值流量、防止地面積1優(yōu)先利用區(qū)域內的天然洼地、濕地、池塘、景觀水體,2根據調蓄目的、排水體制、管網布置、溢流管下游水位5.2.23調蓄容積需按匯水面積、設計暴雨強度、地表徑流系5.2.24調蓄設施應設置自動控制或人工控制的調蓄排放裝置,5.2.25用于控制徑流污染的雨水調蓄池出水應接入污水管網或5.2.26采用綠地和廣場等公共設施作為雨水調蓄設施時,應合5.3.1建筑與小區(qū)海綿城市工程設計包括小區(qū)場地、建筑、道5.3.2場地設計應因地制宜,保護并合理利用場地內原有的濕5.3.3屋頂坡度較小的建筑宜采用綠色屋面,無條件設置綠色5.3.4應優(yōu)化道路坡向與道路綠地的豎向關系,便于雨水徑流5.3.5小區(qū)綠地的豎向設計,應盡可能引導周邊綠地內的海綿城市工程設施規(guī)模應滿足其對應的規(guī)劃指標要求,并通過溢流排放系統(tǒng)與城市雨水管渠系統(tǒng)和內澇治理系統(tǒng)有效銜接。5.3.6當下沉式綠地、透水鋪裝等設計不能滿足規(guī)劃確定的指標時,應進行其他海綿城市工程設施的設計,并按所需蓄水容積或污染控制要求,合理設計雨水桶、雨水花園、調蓄池及污染控制設施。5.3.7產生污染及有毒害物質的工業(yè)區(qū)綠地不宜設置雨水入滲系統(tǒng),宜設置單獨的雨水收集、存儲及處理設施,防止污染地下水及環(huán)境。5.3.8建筑與小區(qū)海綿城市工程設計應按下列流程進行:1根據上位規(guī)劃,確定控制目標、指標。2根據建筑與小區(qū)平面圖,規(guī)劃用地性質、建筑密度、綠地率等指標,對下墊面進行解析,并分解各類用地的雨水控制指標。3根據平面、豎向規(guī)劃,進行雨水匯水系統(tǒng)設計,選擇合適的海綿城市工程設施,確定其布局和分配控制雨水量。4核算各工程設施控制指標,優(yōu)化調整其指標分配和平面布局,最終完成規(guī)劃控制目標。5.3.9建筑屋面海綿城市工程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1新建建筑中高度在30m以下、坡度小于15°的屋頂宜采用綠色屋面,已建屋面設置綠色屋面設施,應校核屋面荷載,并加強或改建原屋面防水。2綠色屋面應根據氣候特點、屋面形式,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植物種類。3綠色屋面宜設置雨水收集系統(tǒng),水管、電纜線等設施應鋪設于防水層上,屋面周邊應有安全防護設施,灌溉宜采用滴4綠色屋面應按照《種植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程》JGJ155的5不具備設置綠色屋面的條件時,可通過設置雨水罐收集6屋面雨水宜采取雨落水管斷接等方式將屋面雨水斷接后7屋面雨水利用系統(tǒng)可根據情況設置棄流設施,棄流后的雨水可用于生活雜用水、綠地澆灑、道路沖洗和景觀水體補5.3.10道路與廣場海綿城市工程設計應滿足下1道路、廣場等其他硬化地面的雨水,應利用滲透鋪裝、下沉式綠地、滲管/渠、雨水花園等設施對雨水徑流進行凈化、2無大容量汽車通過的路面、停車場、步行及自行車道、3道路豎向高程應高出綠地標高不宜小于100mm,道路縱5.3.11綠地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2道路兩側、廣場以及停車場周邊的綠地宜設置植草溝,3小區(qū)內建筑、道路及停車場的周邊綠地宜設置生物滯留下水位或巖石層小于1m及距離建筑物基礎小于3m(水平距離)5.3.12雨水收集設施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1建筑周邊、小區(qū)道路兩側、廣場宜采用植草溝、下沉式2雨水口宜設在匯水面的最低處,易于溢流進水,雨水口頂面標高宜低于蓄水面10mm~20mm,并應高于周邊綠地種植面50mm以上,雨水口宜采取截污掛籃等措施。1雨水調蓄設施包括雨水桶、調蓄池、具有調蓄空間的景觀水體等,不包括低于周邊地坪50mm及以內的下沉式綠地。2有景觀水體的小區(qū),景觀水體宜具備雨水調蓄功能,水5.4.1城市道路與廣場海綿城市工程設計包括機動車道、非機5.4.2海綿城市設計應結合工程特點,合理選擇5.4.3雨水入滲系統(tǒng)主要包含道路綠化帶及透水鋪裝入滲等5.4.4快速路及主干路機動車道不宜采用透水路面,次干路、5.4.5設施設置應保證道路及廣場基本使用功能,避免下滲雨2根據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綠化帶、行道樹池、廣場、廣場綠地及水體的構成,分解各類下墊面的控制3根據平面、豎向規(guī)劃,進行雨水匯水系統(tǒng)設計,選擇適4核算各工程設施控制指標,優(yōu)化調整其指標分配及平面2設計內容應包含海綿城市工程設施布局、定位及所采用5.4.8道路縱斷面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2縱坡大于2%的路段應在下沉式綠地內設置擋水堰/臺坎5.4.9道路橫斷面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1橫斷面設計時應結合海綿城市工程設施布局確定橫坡方2新建道路行道樹位置宜設置連續(xù)的生物滯留帶,改建道4道路橫坡一般取1%~2%,為提高收水效果,可取1透水路面包括透水瀝青路面、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透3全透水路面結構土基頂面距離地下水位宜大于1m,土壤透水系數不應小于1×10??m/s。當不滿足要求或土基為自重濕陷性黃土、膨脹土和高含鹽土等特殊土壤時,宜采用半透水路面5.4.11道路路面收水設施的設置應滿足下列要求:1路面收水可采用開口路緣石,包括齒狀、門型、圓孔等2開口路緣石布置間距應按匯水面積產生雨水流量及開口5.4.12廣場、停車場的豎向設計應盡可能引導周邊雨水徑流匯5.4.13城市道路、廣場、停車場超標雨水徑流應通過溢流排放1道路范圍內所有綠化帶均宜采用下沉式綠地,并宜采用2下沉式綠地應采取相應措施保證植物存活,防止種植土3植物的選擇應綜合考慮耐受性、視覺誘導、景觀效果等4下沉式綠地內應設溢流口設施,并與市政雨水管渠系統(tǒng)5當道路采用不透水、半透水路面結構時,生物滯留帶外6必要時應在下沉式綠地邊緣采取防護措施,確保行人及5.5.1城市綠地海綿城市工程設計包括山體類綠地、非山體類5.5.2城市綠地海綿城市工程設施總體布局、規(guī)模、豎向設計5.5.3城市綠地內道路及廣場宜采用透水路5.5.4景觀水體布置應尊重現狀、因地制宜,宜具有雨水調蓄功能,調蓄設施的調蓄排放能力應滿足本規(guī)程5.2.24條的規(guī)定。5.5.5城市綠地內濕塘、雨水濕地等雨水調蓄設施應采取水質5.5.6綠地、景觀水體宜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耐鹽、耐污、耐水5.5.7城市綠地海綿城市工程設計應按下1根據上位規(guī)劃,結合區(qū)位、周邊用地情況及綠地內現狀2根據分配指標要求,結合綠地現狀,進行海綿城市工程4結合山體末端地形或周邊低洼地帶等集中匯水區(qū)域,建1根據非山體類綠地的特點,分區(qū)域分散消減徑流,合理存蓄,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濕地公園及開放綠地區(qū)域內的積4優(yōu)化豎向設計,形成緩坡、土丘和下沉式綠地,合理疏導雨水匯入各類海綿城市工程設施,滿足各類設施指標控制5利用綠地內的自然或景觀湖泊、河溪、池塘等水體,合5.6.1城市水系海綿城市工程設計包含水域形態(tài)保護與控制、5.6.2在滿足防洪安全前提下,對城市河湖水系岸線、島嶼、底質、加裝蓋板河渠等進行生態(tài)修復,恢復5.6.3城市雨水管渠匯入水系的入口應與水系的植被緩沖帶、濕塘、雨水濕地、生態(tài)駁岸等具有雨水調蓄5.6.4河道宜建設透水河床及駁岸,提高河水下滲能力;河道兩側游步道、廣場、休憩場所宜采用透水磚、自然砂石等透水5.6.5濱水綠化帶接納相鄰道路的雨水徑流時,應設置植被緩5.6.6城市水系內可建設攔水壩、水閘等蓄水設施,提高城市5.6.7城市水系海綿城市建設工程設計應按下列流程進行:2收集水文條件、水質等級、水系連通狀況、水系利用狀3在流域洪水風險分析、水環(huán)境容量分析基礎上,進行城4確定各類設施平面總體布局,重點分析水域可設置閘壩5根據防洪調蓄、生態(tài)、景觀、雨水利用等功能需求,確6進行岸線、排口、水質凈化以及濱水帶的景觀綠化和臨7對方案設計進行海綿城市建設指標核算,對于不滿足要5.6.8濱水帶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1濱水帶綠地空間宜選擇濕塘、雨水濕地、植被緩沖帶等2濱水帶步行道、慢行道設計應滿足透水要求,濱水帶內5.6.9駁岸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2城市河流宜選用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高的生態(tài)護岸形式,對3城市河道、管渠設計流速小于3m/s,岸坡高度小于3m1雨水管渠入河口宜明設,充分利用濱水帶綠地空間內的2城市水系宜采用漫流生態(tài)入口,現有排水入口與水系岸3城市水系現有雨污合流排水入口整治設計中,應結合匯5.6.11水體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1規(guī)劃新建水體或擴大現有水域面積,應核實區(qū)域海綿城2城市水體水質要求較高、防澇高風險區(qū),可利用現有子附錄A山東省設區(qū)市多年平均編號月平均降雨量(mm)12345678912青島345東營6煙臺78901日照23臨沂德州56濱州7注:原始數據來源山東省氣象信息中心(1985年~2014年)。不同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對應的設計降雨量(mm)12青島345東營6煙臺789日照臨沂德州濱州注:數據來源山東省氣象信息中心(1985年~2014年)。編號月平均水面蒸發(fā)量(mm)12345678912青島345東營6煙臺789日照臨沂德州5濱州注:1.原始數據來源山東省氣象信息中心(1985年~2013年)。2.濟南2002年~2005年的3月~11月、2006年~2013年的4月~10月采東營、泰安、日照等城市2002年~2004年的3月~11月、2005年3月~10月、2006年~2013年的4月~10月采用日大型蒸發(fā)量值,其他時聊城、濱州、菏澤等城市全部采用日小型蒸發(fā)量值,煙臺1992年~1998年數據缺失。3.日小型蒸發(fā)量值指小型蒸發(fā)器(口徑為20cm,高約10cm金屬圓盆,盆口成刀刃狀)測定值;日大型蒸發(fā)量值為大型蒸發(fā)桶(器口面積0.3m2圓柱形桶,桶底中心裝一直管,直管上端裝有測針座和水面指示針,桶體埋入地中,桶口略高于地面)測定值。因山東省17設區(qū)市城市氣象、水文、地質、地形地貌差別較大,且城市發(fā)展存在的問題也各不相同,應當以問題為導向,東省17設區(qū)市海綿城市主次控制目標一覽表,供規(guī)劃設計參考??偭靠刂朴晁Y源化利用污染控制峰值控制1●OO◎2青島●◎OO3●O◎O4●O◎O5東營●◎OO6煙臺●◎OO7●O◎O8●O◎O9●◎OO●◎OO日照●◎OO●O◎O臨沂●O◎O德州●O◎O●O◎O濱州●OO◎●O◎O2.徑流總量控制包括雨水下滲及雨水資源化利用兩部分,考慮到山東省城市水資源缺乏的實際情況,將雨水資源化利用單列。凝土鋪裝和透水瀝青混凝土鋪裝,嵌草磚、園林鋪裝中的鵝卵小的道路。透水鋪裝應用于可能造成陡坡坍塌、滑坡災害的區(qū)下沉式綠地指低于周邊鋪裝地面或道路在200mm以內的綠深度為100mm~200mm。綠化種植區(qū)域-綠化種植區(qū)域-(下沉深度一般為O溢水管接雨水管網溢水口(高于綠地水處設置過濾網溢水管接雨水管網立沿石“五立一平”平沿石綠色屋面也稱種植屋面、屋頂綠化等,根據種植基質深度和景觀復雜程度,綠色屋面又分為簡單式和花園式?;|深度根據植物需求及屋頂荷載確定,簡單式綠色屋面的基質深度一般不大綠色屋面適用于符合屋頂荷載、防水等條件的平屋頂建筑和植物植物基質層過濾層排水層保護層防水層建筑屋頂E.4生物滯留設施生物滯留設施指在地勢較低的區(qū)域,通過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統(tǒng)蓄滲、凈化雨水徑流的設施。生物滯留設施分為簡易型生物滯留設施和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按應用位置不同又稱作雨水花園、生物滯留帶、高位花壇、生態(tài)樹池等。生物滯留設施主要適用于建筑與小區(qū)內建筑、道路及停車場的周邊綠地,以及城市道路綠化帶等城市綠地內。對于徑流污染嚴重、設施底部滲透面距離季節(jié)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巖石層小于1m及距離建筑物基礎小于3m水平距離的區(qū)域,可采用底部防滲的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礫石調蓄層250~300mm-防滲膜(可選)最高水位滲透塘適用于匯水面積較大(大于1hm2)且具有一定空間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巖石層小于1m及距離建筑物基礎小于3m水透水土工布一道—最高水位溢水管過濾介質層厚管口設置過濾網前置塘濕塘指具有雨水調蓄和凈化功能的景觀水系,雨水同時作為其主要的補水水源。濕塘有時可結合綠地、開放空間等場地條件設計為多功能調蓄水體,即平時發(fā)揮正常的景觀及休閑、娛樂功能,暴雨發(fā)生時發(fā)揮調蓄功能,實現土地資源的多功能儲存容積雨水濕地利用物理、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作用凈化雨水,是一種高效的徑流污染控制設施,一般設計成防滲型以便維持雨水濕地植物所需要的水量,雨水濕地常與濕塘合建并設計一定的調蓄容積。雨水濕地適用于具有一定空間條件的建筑與小區(qū)、城市道路、城市綠地、濱水帶等區(qū)域。最高水位溢水管最高水位溢水管管口設置過濾網進水口(管口堆碎石)防止沖刷池底前置塘調節(jié)容積一a儲水區(qū)水石籠深沼澤區(qū)最高水位規(guī)程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規(guī)程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允許時首先應這樣做的: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符《建筑與小區(qū)雨水利用技術規(guī)范》GB50400《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5《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45《民用建筑節(jié)水設計標準》GB50555《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民用建筑綠色設計規(guī)范》JGJ/T229《種植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程》JGJ155《透水磚路面技術規(guī)程》CJJ/T188《透水瀝青路面技術規(guī)程》CJJ/T190《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guī)程》CJJ/T135《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構建(試行)》《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辦法》《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編制暫行規(guī)定》《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規(guī)范》北京:DB11/685《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河北:DB13(J)175《南寧市海綿城市規(guī)劃設計導則》《武漢市海綿城市規(guī)劃設計導則》《嘉興市城市低影響開發(fā)規(guī)劃設計導則》《南京市雨水綜合利用技術導則》海綿城市設計規(guī)程 3參數及計算 50 3.2水量計算 4規(guī)劃 5.4城市道路 66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jié)水優(yōu)先、空間均衡、系統(tǒng)治理、兩手發(fā)力”的治水思路,按照國家及省財政、住建、水利部門的具體要求,大力推進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文明建設,使山東省海綿城市規(guī)劃設計做到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編制了本規(guī)程。有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功能的海綿城市提供重要保1.0.3海綿城市工程設施與建設項目用地建設密不可分,其本鋪裝、滲透塘、滲井、滲透管/渠、景觀水體雨水存儲以及地面1.0.4海綿城市規(guī)劃設計涉及的相關標準、規(guī)范范圍較廣,包3.1.1對降雨資料的選擇及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對應設計降雨量提供的氣候資料原始數據,選取近30年(1985~2014年)日降雨(不包括降雪)資料,扣除小于等于2mm的降雨事件的降雨量的降雨總量(小于該降雨量的按真實雨量計算出降雨總量,大于該降雨量的按該降雨量計算出降雨總量,兩者累計總和)在總降雨量中的比率,此比率(即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對應的降雨量(日值)即為設計降雨量。具體數值詳見附錄A。目前,山東省各地已積累了較為完整的自動雨量記錄資料,為我國目前普遍采用的計算公式。在沒有當地降雨參數的地區(qū),水文統(tǒng)計學的取樣方法主要有年最大值法和年多個樣法兩類,當地區(qū)具有20年以上雨量記錄時采用年最大值法較合適,當地區(qū)具有不足20年雨量記錄時采用年多個樣法較合適。由于目前山東省許多地區(qū),尤其是各設區(qū)市已具有30年以上的自記雨量資料,具備采用年最大值法的條件,所以規(guī)定具有20年以3.1.3規(guī)定不同墊面徑流系數、選取范圍及綜合徑流系數計算徑流系數的定義,兩個徑流系數之間存在差異,后者應比前者重現期對徑流系數也有重要影響,隨著降雨重現期的增加(降雨頻率的減少)而增大。土壤滲透系數K由土壤性質決定。在現場原位實測K值時地質》。制徑流總量。用于滯蓄、入滲與收集利用設施的來水量計算時,設計控制徑流總量應包括滲透設施承擔的雨水入滲量W?及收集利用設施承擔的雨水利用量W?兩部分,雨水塘、景觀水體雨水設計流量為匯水面上降雨高峰歷時內匯集的徑流流量,成本。污染嚴重的初期雨水直接進入水系,將對水系造成污染。和防滲做法不同而有所差別。由于施工技術及工程材料的發(fā)展, 本條表中定額參考《民用建筑節(jié)水設計標準》GB50555表3.1.6取值。最高日綠化澆灌用水定額參照《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本條表中定額參考《民用建筑節(jié)水設計標準》GB50555表3.1.5取值,按早晚各一次計算。最高日道路及廣場澆灑用水定額參照《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5中3.1.5條確定。3.2.7規(guī)定雨水用于洗車用水定額。本條文定額參考《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5表3.1.13取值。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公眾3.2.8規(guī)定空調循環(huán)冷卻水補水定額。本條中定額參照《民用建筑節(jié)水設計標準》GB50555中3.1.4條確定。3.2.9規(guī)定雨水利用于沖廁的用水定額。本條中定額參照《民用建筑節(jié)水設計標準》GB50555中3.1.8條確定。3.3滲透設施計算3.3.1本條采用的公式為地下水層流運動的線性滲透定律,又稱達西定率。式中α為安全系數,主要考慮滲透設施會逐漸積淀塵土顆粒,使?jié)B透效率降低。山東省屬于北方地區(qū),塵土多,參照《建筑與小區(qū)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400取0.5~0.6。水力坡降J是滲透途徑長度的水頭損失與滲透途徑長度之比,其計算式為:z——滲透面上的存水深度(m)。滲透設施的滲透量應大于等于海綿城市工程設計分配給該設施的雨水下滲量。3.3.2滲透設施蓄積的雨水量與該設施降雨歷時內滲透量之和,應大于等于海綿城市工程設計分配給該設施的雨水滲透量。因降雨歷時較短不好確定,且在土壤滲透系數較小情況下,Wp往往大于W?,故此公式略去了降雨歷時內的滲透量。3.3.3海綿城市滲透設施存儲容積V,包含填料的體積。3.4調蓄設施計算3.4.1推薦調蓄設施容積的計算方法。該條所列公式參照《建筑與小區(qū)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400中9.05條的規(guī)定編制,式中Qp應該根據下游排水系用于調節(jié)峰值流量的雨水調節(jié)設施容積計算。3.4.2規(guī)定不同用途調蓄池有效容積的計算。調蓄池的作用有控制面源污染、防治內澇災害和提高雨水利用程度三種。有些城鎮(zhèn)地區(qū)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溢流污染物或分流制排水系統(tǒng)排放的初期雨水已成為內河的主要污染源,在排水系統(tǒng)排放口附近設置調蓄池,可將污染物濃度較高的溢流污染或初期雨水暫時儲存在調蓄池中,待降雨結束后,再將儲存的雨污水通過污水管道輸送至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達到控制面源污染、保護水體水質的目的。將雨水徑流的高峰流量暫時儲存在調蓄池中,待流量下降后,再從調蓄池中將水排出,以削減洪峰流量,降低下游雨水干管的管徑,提高區(qū)域的排水標準和防澇能力,減少內澇災害。雨水利用工程中,為滿足雨水利用的要求而設置調蓄池儲存雨水,儲存的雨水凈化后可綜合利用。《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的4.14.4~4.14.6條已分別對不同用途雨水調蓄池有效容積的計算做了規(guī)定,本規(guī)程按照3.5.1規(guī)定雨水利用于多用途時的水質標準。本條中CODcr及SS指標參照《建筑與小區(qū)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400表3.2.5的規(guī)定編制,NH?-N及TP指標參照《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表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huán)境用水水質》GB/T18921表1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yè)用水水質》GB/T19923表1的規(guī)定編制。雨水徑流的污染物質及含量同城市污水有很大不同,完全借CODcr和SS,而再生污水水質標準中對CODcr均未作要求,城3.5.2規(guī)定直排城市水系的雨水水質應滿足《海綿城市建設績4.1.1明確了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應統(tǒng)籌海綿城市的建設管理,1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包括對城市原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保護、恢2控制目標應根據城市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和經方面的現狀問題和建設需求合理制定,一般標作為規(guī)劃控制目標。我省地區(qū)差異較大,不同地區(qū)氣候特征、不同。在雨水資源化利用需求較大、有特殊排水防澇要求的區(qū)本標準對山東省17地市的日降雨量統(tǒng)計分析,詳見附錄A徑流總量控制率及其對應的設計降雨量值關系,詳見附錄B“山3因山東省17設區(qū)市城市氣象、水文、地質、地形地貌差別較大,且城市發(fā)展存在的問題也各不相同,應當以問題為導向,因地制宜地確定各區(qū)市海綿城市規(guī)劃控制目標。本規(guī)程制定了山東省17設區(qū)市海綿城市主次控制目標一覽表,供規(guī)劃設計參考,詳見附錄D“山東省設區(qū)市海綿城市主次控制目標一覽表”。徑流總量控制目標以開發(fā)建設后徑流排放量接近開發(fā)建設前自然地貌時的徑流排放量為標準。自然地貌往往按照綠地考慮,一般情況下,綠地的年徑流總量外排率為15%~20%(相當于年雨量徑流系數為0.15~0.20),按照山東省《關于貫徹國辦發(fā)〔2015〕75號文件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山東省海綿城市建設的工作目標:各地要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將至少75%的降雨實現就地消納和利用,目標。”4雨水徑流的最終出路一般為河流和湖泊等水體,而這些水體的規(guī)劃、設計、運行和調度往往是以天然形成的流域為單5針對內澇積水、水體黑臭、河湖水系生態(tài)功能受損等問存、調節(jié)、轉輸與截污凈化等功能,有效控制徑流總量、徑流峰值和徑流污染;過程控制即城市排水系統(tǒng),與源頭減排系統(tǒng)共同組織雨水徑流的收集、轉輸與排放。內澇治理系統(tǒng),用來應對超過雨水管渠系統(tǒng)設計標準的雨水徑流,一般通過綜合選擇自然水體、多功能調蓄水體、行泄通道、調蓄池、深層隧道等自然途徑或人工設施構建。4.2.2規(guī)定海綿城市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應滿足的要求。4.2.3規(guī)定海綿城市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應滿足的要求。5.1.1規(guī)定海綿城市工程設計遵循原則、落實目標、明確內容。總量控制、徑流峰值控制、徑流污染控制、雨水資源化利用等。5.1.6為保障城市水環(huán)境質量,排水系統(tǒng)接入城市水系前應去除污染物,尤其是初期雨水面源污染與合流管道污水溢流污染,應根據水環(huán)境容量要求,經污染物去除設施處理后進入城市水5.1.8對海綿城市工程設施的安全性提出要求,包括設施所涉海綿城市相關設施,尤其是建筑與小區(qū)的海綿城市工程設5.2.2雨水入滲設施,特別是地面下的入滲使深層土壤的含水量人為增加,土壤的受力性能改變,甚至會影響到建筑物的基礎。建設雨水滲透設施時,需要對場地的土壤條件進行調查研究,以便正確設置雨水滲透設施,避免對建構筑物產生不利影凝土鋪裝和透水瀝青混凝土鋪裝,嵌草磚、園林鋪裝中的鵝卵路面技術規(guī)程》C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