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專項復習學案-海、氣相互作用(人教版)_第1頁
高考地理一輪專項復習學案-海、氣相互作用(人教版)_第2頁
高考地理一輪專項復習學案-海、氣相互作用(人教版)_第3頁
高考地理一輪專項復習學案-海、氣相互作用(人教版)_第4頁
高考地理一輪專項復習學案-海、氣相互作用(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氣相互作用

課程標準

運用圖表,分析海一氣相互作用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解釋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對

全球氣候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學習目標

1.能夠描述不同區(qū)域海一氣相互作用過程中的水熱交換過程。

2.運用圖表資料,說明海一氣相互作用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

3.能夠根據圖文材料解釋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對全球氣候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必備知識梳理

1.概念:指海洋與大氣間物質、能量持續(xù)交換的互相影響過程。

2.水熱交換

水熱交換交換過程

海洋一

海水蒸發(fā)時會把大量水汽輸送給大氣

水分大氣

交換大氣一

水汽在適當的條件下凝結,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

海洋

海水吸收了到達地表太陽輻射能蒸發(fā),熱量或水汽凝結

海洋一時釋放熱量隨水汽輸送給大氣(主要途徑)

熱量大氣通過潛熱、等方式把儲存的太陽輻射能輸送給

交換大氣

大氣一大氣主要通過—作用于海洋,驅動表層海水運動,將

海洋部分熱量返還給海洋

3.海一氣相互作用與全球水熱平衡

大氣環(huán)流與環(huán)流,驅使水分和熱量在不同地區(qū)傳輸,維持地球上水分和熱量的平

衡。

(1)水平衡:海一氣相互作用,進行交換,構成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環(huán)。地

球上的水時時刻刻都在循環(huán)運動,從長期來看,全球的總水量沒有什么變化。

(2)熱平衡

①低緯度海洋獲得更多的太陽輻射能,主要由把低緯度的多余熱量向較高緯度

輸送。

②在中緯度,通過海洋與大氣之間的交換,把相當多的熱量輸送給,再由

將熱量向更高緯度輸送。

4.厄爾尼諾現象

(1)概念: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溫度異常的現象。

(2)產生

⑶影響

①對溫度的影響: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區(qū)東、西部海面的溫度差異.

②對降水的影響:

區(qū)域氣候變化引發(fā)災害

下沉氣流減弱或處長消失,甚

赤道附近太平洋東部,如秘魯

至出現________,干燥少雨變______災害

和智利沿海

為多雨

上升氣流減弱或消失,干燥少旱災或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

③厄爾尼諾現象還與更廣大范圍的現象呈現一定的相關性。

5.拉尼娜現象

(1)概念: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的表層海水溫度異常的現象。

(2)影響:拉尼娜現象發(fā)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東西部的溫度差異,同樣會引

起氣候異常。

[方法技巧]

(1)圖示法理解厄爾尼諾發(fā)生時的狀況

赤道太平洋

(2)圖示法理解拉尼娜發(fā)生時的狀況

【知識體系構建】

大氣環(huán)流卜

N全球水

[海一氣相三作所卜維

痔熱平衡

異?常U大洋環(huán)流P

[厄爾尼諾][拉尼娜]破壞

關鍵能力提升

能力點海一氣相互作用過程及影響

1.海一氣相互作用的原理與影響

誨至R水循環(huán))

一影響緯度、溫度越高,水熱交換

換因素—洋流—越活躍

〕(

海大氣環(huán)流、大洋環(huán)流

——

一)

海洋

對北半球一陸地:1月

氣氣溫變最低溫海洋:2月

節(jié)

調化的滯

作后效應北手球][陸地:7月

1

J(表現卜-最高溫T海洋:8月

溫差_沿海地區(qū)氣溫日較差

變化一及年較差均小于內陸

2.沃克環(huán)流

⑴形成

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區(qū),信風驅使赤道暖流自東向西流。在東岸,由于表層海水被風

吹走,下層的冷海水會上涌補充,沿岸還有自高緯流來的寒流,使該海區(qū)表層海水的溫度較

低;在西岸,赤道暖流堆積下沉,形成深厚的暖水層。通過海一氣相互作用的熱量交換,

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形成接近東、西向的熱力環(huán)流,即沃克環(huán)流。具體如圖所示:

(2)分布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0。?5兆)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東部和西部。

(3)影響

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的發(fā)生均與沃克環(huán)流有關,沃克環(huán)流的強弱變化直接導致赤道地

區(qū)太平洋東、西兩岸的氣候變化,是判斷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發(fā)生的重要依據。具體表現

分析如下:

西岸上升氣流增強I降水增加]

拉尼娜「增

東岸下沉氣流土藕)T干旱加?。?/p>

沃克

環(huán)流

西岸上升氣流藏蓊I降水減少)

厄爾尼諾蔓

東岸下沉氣流減弱I降水增加)

[典例][全國卷]讀圖,完成下列問題。(8分)

太平洋赤道附近海一氣相互作用的示意圖

(1)補繪圖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氣環(huán)流箭頭,以表示正確的環(huán)流方向。(2分)

(2)在大洋東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異常增溫,溫暖海水沿大洋東岸向南流,并迫使原

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圖示大氣環(huán)流強弱及赤道附近大洋兩岸的降水量將如何變化?為

什么?(6分)

[解題能力培養(yǎng)]

第⑴題:

獲取信息圖:①東部海域是田—水,西部是②一》

調用知識②熱力環(huán)流原理

思維①②一大氣受熱膨脹[3_,冷卻收縮困

路徑一水平方向大氣由⑸流向⑹—

第(2)題:

獲文:③太平洋東部,赤道海水異常⑦—;④溫暖

信海水沿大洋東岸向皿—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

一叵]?移

[調用知識]-[0現象原理及其影響I

(

思③一原來的冷水溫度回—一熱力環(huán)流向—-

路大洋西岸上升氣流喧]嘛水量M1

在熱帶太平洋東岸(南美大陸西岸)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亞大陸東岸)之間存在著一個緯

向大氣環(huán)流系統,被稱為“沃克環(huán)流”。下圖示意沃克環(huán)流。據此完成1?3題。

1.甲氣流形成的風向為()

A.東南風B.東北風C.西南風D.西北風

2.“沃克環(huán)流”中大洋東、西兩岸氣流垂直運動方向不同的原因是()

①大洋西岸大氣受表層暖海水影響大

②大洋西岸緯度較低,氣溫高

③大洋東岸受陸地干冷氣流影響大

④大洋東岸大氣受底層冷海水影響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在甲氣流勢力較弱的年份()

A.南太平洋暖流勢力增強

B.秘魯漁場漁獲量增加

C.澳大利亞東岸易發(fā)生火災

D.印度尼西亞洪澇災害加劇

隨堂鞏固訓練

[2024?湖北襄陽市調研]熱通量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熱量,具有方向性。高低

緯度間的熱交換可通過經向熱通量來表示,下圖為全球經向熱通量分布曲線圖(注:本圖中,

顯熱通量是指經向大氣溫差產生的熱交換,潛熱通量主要是水汽的蒸發(fā)和凝結產生的熱交換,

洋流熱通量是通過寒、暖流產生的熱交換,凈通量為三者之和)。讀圖,完成1?2題。

4.184x1017J/min4.184x1017J/min

石向

《北

-4輸

:2送

-0

-2,

二4南

-6輸

二8送

北半球南半球

1.據圖可知()

A.北半球熱量均向北輸送

B.北半球向南的潛熱通量主要由東北信風完成

C.潛熱通量最高處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D.北半球向北的顯熱通量夏季大于冬季

2.圖中經向熱通量分布曲線整體北偏,其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陸地面積比南半球大

B.北極附近是海洋,比熱容大

C.北半球洋流模式比南半球復雜

D.北半球接收的太陽輻射比南半球多

61100020003000'4000

距今時間/年

[2023?北京卷]暴雨引發(fā)的洪水攜帶泥沙進入湖泊后,沉積形成砂質紋層。某地湖泊中砂

質紋層出現頻次與厄爾尼諾事件頻次正相關。推算的厄爾尼諾事件頻次如圖所示。讀圖,完

成3~4題。

3.由圖可知()

A.距今1200年左右該地氣候較穩(wěn)定

B.距今3500年該地河流侵蝕作用強

C.厄爾尼諾事件導致該地暴雨頻發(fā)

D.全球氣溫下降引發(fā)厄爾尼諾現象

4.該地最可能位于()

A.印度洋沿岸B.大西洋西岸

C.亞歐大陸東部D.南美洲西部

5.[上海卷]豐富的海洋資源,多變的海洋環(huán)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

當“拉尼娜”發(fā)生時,往往會出現的現象是()

A.熱帶太平洋東部暴雨頻繁

B.南美太平洋沿岸魚類大量死亡

C.東南亞地區(qū)持續(xù)干旱

D.亞洲東部沿海臺風次數增加

高分培優(yōu)講座⑥湖泊

1.常見湖泊類型及成因

類型成因或特點舉例

構造湖斷裂下陷。湖形狹長、湖水深、湖岸陡青海湖、貝加爾湖

火山湖火山口積水成湖。近圓形、湖水深、湖岸陡長白山天池

海跡湖地殼抬升或泥沙淤積造成海域分離里海、西湖

由河流發(fā)育和河道裁彎取直形成,附近多為平

河跡湖鄱陽湖、白洋淀

冰川湖冰川侵蝕成坑;冰硬物堵塞槽谷北美五大湖、日內瓦湖

巖溶湖碳酸鹽類地層溶蝕而成貴州東風湖

風成湖風蝕洼地,積水成湖月牙泉

2.湖泊的水文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1)湖泊水量大小一取決于湖水補給量與排泄量一取決于氣候。

(2)湖泊水位季節(jié)變化大小一取決于湖水補給方式。

(3)有無結冰期一取決于氣溫(緯度、海拔):

有,若材料有提供冰期長短、冰層厚度,則答結冰期長短與冰層厚??;無,則只答“無

結冰期”。

(4)補給水源一以什么為主要補給水源。

(5)淡、咸性質:鹽度低一為淡水湖;鹽度高一為咸水湖一鹽度高低。

(6)含沙量一取決于流域植被覆蓋率。

(7)水質優(yōu)劣一根據材料推斷。

(8)風浪大小一看是受盛行風影響還是受氣壓帶、風帶控制,看溫差大小。

3.不同湖泊的演化

(降水或冰川融水補給)[海水殘留或海水[卜給)

心蒸發(fā)增強;人湖街^

------湖水外流;入湖徑流量增多-------

地殼抬升、泥沙淤積、水位

下降等造成湖水外流受阻

注■汕1]———―*4[I氐AJ初痛M湘明J1

湖水水位上漲、河道下蝕、

斷裂下陷等造成湖水外流

“2023?浙江6月卷]麥茲巴赫湖是典型的冰川堰塞湖。2022年6月,湖泊不斷接納上游

冰川融水,并于7月中旬發(fā)生潰決。6?7月期間,能反映湖泊冰水沉積物總量變化過程的

曲線是()

2.[全國I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題。

隨著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北移,地中海不斷萎縮,里海從地中海分離。下圖示意里海

所在區(qū)域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

20°40°

板塊運動導致的山脈隆起改變了區(qū)域的地貌、水文和氣候特征,分析這些特征的變化對

里海的影響。(6分)

必備知識梳理

2.長波輻射風

3.大洋(1)水分(2)①大洋環(huán)流②大氣大氣環(huán)流

4.(1)升高(2)較低升高(3)①減小②上升氣流洪澇森林大火③氣候異常

5.⑴降低⑵增大

關鍵能力提升

能力點

[真題感悟]

[典例]解題能力培養(yǎng):冷暖上升下沉高壓

低壓增溫南西因厄爾尼諾口升高目減弱

□減弱B減少目暖售增多

答案:(1)箭頭指向呈順時針方向。

(2)大氣環(huán)流會減弱(或大氣環(huán)流變得不穩(wěn)定),因為其下墊面(洋面)東、西部的熱力差異

減小(或產生變化);大洋西岸降水量會明顯減少,因為這里的上升氣流減弱,對流雨隨之減

少;大洋東岸降水量會明顯增多,因為沿岸暖流的增濕作用以及這里的下沉氣流減弱。

[變式演練]

1?3.解析:第1題,甲為熱帶太平洋東岸(南美大陸西岸)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亞大陸

東岸)之間的大氣環(huán)流組成,屬于南半球低緯環(huán)流組成部分。南半球東南信風影響下,氣流

自東向西運動,形成東南風。第2題,熱帶太平洋東岸(南美大陸西岸)受秘魯寒流影響;太

平洋西岸(澳大利亞大陸東岸)受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受冷海水影響,氣溫低,氣流垂直下

沉;受暖流影響,大氣受熱,氣流垂直上升。第3題,甲氣流減弱時,影響熱帶太平洋東、

西兩岸氣候。當東南信風勢力較弱時,南太平洋暖流勢力減弱;秘魯寒流勢力減弱,漁獲量

減少;澳大利亞東岸降水減少,容易發(fā)生火災;印度尼西亞多發(fā)旱災。

答案:LA2.B3.C

隨堂鞏固訓練

1?2.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北半球潛熱通量在低緯是向南輸送,A錯;據材料可

知,潛熱通量主要是水汽的蒸發(fā)和凝結產生的熱交換,其輸送主要通過大氣環(huán)流。根據大氣

運動規(guī)律,北半球低緯度地區(qū)主要盛行東北信風,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