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在園的謙虛行為以及對謙虛行為的道德評價實證研究》11000字(論文)_第1頁
《幼兒在園的謙虛行為以及對謙虛行為的道德評價實證研究》11000字(論文)_第2頁
《幼兒在園的謙虛行為以及對謙虛行為的道德評價實證研究》11000字(論文)_第3頁
《幼兒在園的謙虛行為以及對謙虛行為的道德評價實證研究》11000字(論文)_第4頁
《幼兒在園的謙虛行為以及對謙虛行為的道德評價實證研究》11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在園的謙虛行為以及對謙虛行為的道德評價實證研究目錄TOC\o"1-2"\h\u1866幼兒在園的謙虛行為以及對謙虛行為的道德評價實證研究 -1-7823摘要 -1-9936引言 -2-28311文獻綜述 -2-291211.1國內外關于謙虛行為的研究綜述 -2-92251.2幼兒謙虛行為的研究綜述 -5-143412研究設計與實施 -6-86472.1研究設計 -6-165932.2研究實施 -7-98372.3結果與分析 -8-262063討論 -11-269913.1幼兒謙虛的道德評價 -11-61403.2幼兒謙虛行為 -12-91593.3謙虛的道德評價與謙虛行為關系 -12-158763.4教育建議 -13-27295結論 -14-5704附錄一 -15-21648附錄二 -15-摘要千百年來,謙虛對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中國成為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在本質上,謙虛的行為是撒謊的行為,而適度自謙的行為研究就是來自于說謊的理論研究。中國的文化環(huán)境講究“謙虛”或“竭盡全力做好事”的精神。謙卑行為具有不同于其他親社會行為的特征,因此引起了心理學家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自謙行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成為學者們現(xiàn)在需要探究的問題。因此,在本研究中關于謙卑行為的探討,將十分有助于加強我們對幼兒謙虛行為的研究,并加深我們對幼兒認知發(fā)展本質的理解。這項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對幼兒謙虛行為的體現(xiàn)以及對于謙虛行為的道德評價,揭示在這個階段中,幼兒對于謙虛的概念以及幼兒謙虛行為的發(fā)展。本研究課題共分為4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文獻綜述,主要介紹該課題的研究背景及意義以及國內外學者有關幼兒謙虛的文獻綜述;第二部分為研究設計,通過具體的方案實施來研究幼兒謙虛行為問題,這里以北京市大興區(qū)第七幼兒園為例;第三部分為討論;第四部分為結論。關鍵詞:謙虛行為幼兒引言中國特有的親社會行為也就是謙虛,同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老師和父母通常教導孩子要謙虛有禮貌,不要與同伴爭吵太多,也不要一直談論自己的長處。但目前的情況是,我們經(jīng)常忽略孩子是否真的能夠理解謙虛的含義,而不是讓孩子一昧的表現(xiàn)出謙虛。從調查結果來看,5-6歲幼兒的謙虛觀念仍處于萌芽期,這些東西對他們的謙遜行為幾乎沒有影響,其中是什么原因呢?我們如何讓孩子在對自謙行為的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逐漸增加謙虛行為的出現(xiàn)?因此,筆者依據(jù)當前的狀況開始進行研究。通過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對大班幼兒謙虛行為的發(fā)展進行了一系列艱巨的探究索。通過觀察法以及訪談法,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幼兒沒有真正表現(xiàn)出謙虛行為的根本原因。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根據(jù)現(xiàn)有經(jīng)驗對大班幼兒謙虛行為進行指導和幫助,正確深入樹立謙虛行為的概念,如果想著要讓孩子養(yǎng)成謙虛的態(tài)度,就要讓孩子真正把“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伍”的良好行為給表現(xiàn)出來。謙虛行為自身也是一種合乎社會道德的一種行為,其構成和發(fā)展常常會不可防止地遭到社會環(huán)境以及文化因素的影響。適當?shù)膶@種行為研究也有助于我們對幼兒的道德判斷和推理理論加深理解。另外,謙虛一直都是中華民族和社會的悠久傳統(tǒng)。對此一系列的探究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國幼兒的謙卑觀念,而且學校的謙卑教育是否真的在現(xiàn)代社會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也值得我們去探索。1文獻綜述1.1國內外關于謙虛行為的研究綜述(1)謙虛的內涵 有研究人員在《中西方文化中“謙虛”的不同內涵及原因》一文中提到,表達謙虛的語用策略有很多,但其中也存在很大差異[1]。西方人在被表揚的時候,一般都會接受表揚,兩種最重要的實用策略是接受和放松,這是西方人對贊揚的回應。例如,一個人被稱贊成就和外貌時,西方人可能會回答“謝謝”。假設我們用中國人的方式拒絕對方的贊賞,或者說我們通過貶低自己,以表示禮貌和謙虛,以回應對方。那么西方人通常認為拒絕對方的欣賞,就是否定對方的欣賞,也是對對方的否定,這在他們眼中是一種十分粗魯?shù)男袨閇1]。 有研究人員在《失落的謙虛》一文中曾經(jīng)提到過,西方國家發(fā)現(xiàn)個人在公共場合的表現(xiàn)要比在非公共場合通常要更謙虛(Baumeister&Ilko,1995)。此外,也有調查表明,隱藏個人本身能力的目標是為了減輕外在的壓力,因為這會降低別人對自己的評估標準(Gibson&Sachau,2000)。另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個人在特定情況下的謙遜來自于外部因素,而不是內部因素[2]。例如,個人低估本身的成就,感激他人的幫助,不是因為他們的性格,而是為了避免他人的嫉妒(Exline&Lobel,1999),所有這些都表明,謙遜的表現(xiàn)是需要一定環(huán)境的。 自我謙卑實際上是一種“意識與保護”的政策(胡金生、黃錫廷2009),人們可以通過提升他人來實現(xiàn)自我限制[3]。在中國,大家更傾向于追求周圍人的社會支持,有時候自我謙卑也常常被作為一種文化策略,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通過積累不同的人際關系,用來儲備社會資源以備急用或實現(xiàn)一些難以實現(xiàn)的目標。 Taylor等人(2003年)在他們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自我增強可以預測個人的心理適應能力,而自信可以促進積極情緒的產(chǎn)生和消極情緒的疏散[2]。另一個項研究中表明,樂觀的自我評估有利于我們維持個人積極情緒,抵擋創(chuàng)傷和壓力并減少心理壓力(Bonanno,Rennicke&Dekel,2005年)。但是,長久的心理暗示下來,我們個人的感情、思想和行為會被影響。謙虛的人一味地貶低自己,就會慢慢構成謙虛的性格,就容易引起自卑感。因此,站在謙虛的角度,我們能夠得出結論,謙虛也是存在其弊端的,是一把雙刃劍。 初學走路的孩子和成年人在公共場合做好事比私下做好事更謙虛(盧茵,2007)。其中一個與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文化有關,我們不在別人面前顯擺,所以孩子們認為他們在公眾面前的謙遜是值得認可的。另一方面,他們不僅考慮行為的實際因素,而且根據(jù)行為的動機和意圖來理解和判斷,并給予積極的評價[4]。(2)謙虛的分類 中國人謙遜動機的:“規(guī)范性”、“防御性”和“真誠性”。規(guī)范性,即自我謙卑按照常理來說是由其符合倫理和社會習俗的動機驅動的(胡金生2009)。在與陌生人的人際交往中,由于興趣少,真情實感少,那么穿著可以反映出他的修養(yǎng)。防衛(wèi)性是指自我謙卑是為了防止人際沖突或避免自己由于被過多關注而接受不必要的壓力。然而,另一項研究表明,這種防御性的自我謙卑也可能令人沮喪,長期的自我壓抑可能會妨礙適當?shù)淖晕以u估,損害我們的健康,最重要的是,可能會導致社交恐懼癥[5]。真誠意味著自我謙卑是帶著情感發(fā)出的,是出于對自己某些方面的不滿或對交流對象表示尊重和感激。積極進取和有所作為的精神是真誠的自我謙卑的背后力量,真誠和有意識的自我謙卑不會造成消極的自卑。 謙虛可以分為“真實”和“虛擬”兩類[6]“現(xiàn)實主義”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一種學習的態(tài)度,即他們認為自己需要不斷學習來完善自己。它有兩個規(guī)范原則:分別是“誠意”和“節(jié)制”?!疤摂M”的謙遜可能是一種自我表達策略,這是一種為了達到一定目標的戰(zhàn)略行為。它具有兩個特征:“偽善”和“怯懦性”(胡錦生,黃希庭,2009)。(3)謙虛的功能 謙虛的人,面對脆弱的自我時,會勇敢地面對他人的批評,還應該敢于自我批判。首先,謙虛是職業(yè)發(fā)展的不竭動力[11],謙虛是對進步和成功的清醒態(tài)度。它不僅是加油站,并且是原動機。它激勵奮斗者在最初獲取勝利后繼續(xù)追求新的目標。在醫(yī)療保健中,培訓旨在照顧有嚴重情感障礙的年輕人,我們建議進行文化謙遜培訓,并放棄術語能力。[14]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個謙虛謹慎的人通常辦事效率高,做人豁達,會時??紤]大局,尊重他人的不同,遵守法律和紀律并且可以做到自律。因為當他們面對勝利的時候,突如其來的榮耀和成就會讓自己身處視焦中心,這時謙虛就像一個非常平靜的使者,它教導人們進行自我檢查,與自己的靈魂進行談話。傲慢自大的人常常會熱愛夸贊,微不足道的成功會讓他們傲慢,自大,狹窄,膚淺,自夸,謙虛謹慎的人則向善向美。謙虛是人物的內涵,一個人應該擁有的基礎美德是謙虛。(4)謙虛的原則 謙虛需要有一個底線。盲目謙虛將成為幼兒性格塑造上的絆腳石。即使他們長大了,他們也會在遇到問題時表現(xiàn)出退縮的特征[12]?;仡櫸覀兯幍臅r代,祖國在日新月異,世界在迅速發(fā)展,競爭日益激烈。站在國家的角度,世界各國在持續(xù)性的進行綜合國力競爭:領土爭端,軍事競賽,文化侵蝕,經(jīng)濟爭端;而站在個人角度來看,無論大小考試,求職面試,身邊的競爭無處不在……面對競爭,我們都應該敢于面對困難,而不是在考試中“出現(xiàn)謙虛,相讓的想法”,或者輕易地將領土交給其他國家來展示我們的“謙虛”。因此,不該謙虛的時候不謙虛,應爭的權益,不能放棄,否則不僅不能體現(xiàn)個人的價值,而且在實現(xiàn)人生價值道路上還會功敗垂成,甚至即便連個人的權益也會受到侵害。家長需要正確的指導培養(yǎng)孩子的謙虛品德,不能盲目對待這一切。比如,如果孩子在比賽中取得了勝利或以某種方式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表現(xiàn)出喜氣洋洋,不由自主地開心跳舞,母親就會感到非常尷尬,因為其他幼兒的父母,老師都在,覺得孩子的舉止顯得過于表現(xiàn),此時父母就會開始對孩子進行漫長的說教。起初,孩子只是為自己取得的成績感到開心。但是,在經(jīng)過批評和教訓后,會感到難過和困惑[13]。這不僅沒有幫助幼兒培養(yǎng)謙虛的品質,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孩子們的自信心,并且也降低了孩子們的自我效能感。1.2幼兒謙虛行為的研究綜述(1)幼兒謙虛行為的概念 謙虛行為是一種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包括謙卑,合作,同情,分享等一系列行為[4]。同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意識到謙虛行為教育的概念。例如,在幼兒園讀書的時候,我們童年時期非常熟悉的烏龜與野兔之間的競賽故事,而且因此會記住“謙虛使人進步,自大使人落后”的真正含義。 同時,謙虛也是騙人的行為[4]。但是,如果口頭陳述與現(xiàn)實不符并旨在促進交流,通常不會被認為是謊言。在這項研究中,謙虛也常常會被定義為親社會上的謊言,即“做好事不留名”,將自謙行為定義為表現(xiàn)良好的行為。(2)影響幼兒謙虛行為的因素 首先,通過以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其實年齡是影響幼兒謙虛行為的根本原因。目前,他們只考慮做完事以后所出現(xiàn)行為的結果和原因,而不能考慮行為的動機以及意圖[4]。根據(jù)誠實原則對待事物進行判斷,沒有能力為“撒謊”謙虛的行為做好事。大一點的孩子能夠對良好或不良行為做出道德判斷,并且他們比小一點的孩子了解更多關于謙虛的概念。因此,謙虛行為會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其次,一些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影響幼兒謙虛行為的最重要因素是自我增強的發(fā)展,謙虛行為是建立在信心基礎上的[7]。幼兒長大后不可避免地會犯錯,如果老師和父母不斷責備和抱怨,損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孩子會感到?jīng)]有人愛他們,這將導致自尊心降低和自信心降低[8]。(3)謙虛行為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首先,謙虛的行為基于自信。當你足夠相信自己,你就有足夠的自信以謙卑的態(tài)度去咨詢別人[9]。謙虛可以通過提高自信來培養(yǎng),我們要做的就是更多的信任幼兒,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肯定,讓幼兒在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其次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真正的了解自己的水平,了解本身的優(yōu)點和缺點,從而學會揚長避短。對于個人來說,能夠更好的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增強自己的長處;對于社會來說,人們希望自己身邊不是一個傲慢跋扈的人[10]。事實證明,一個人的水平越高,就越容易培養(yǎng)謙遜;反之,如果能力一般或稍低,就越難培養(yǎng)謙遜。一個真正謙虛的人,他必須有這樣的特征,他真的愿意向別人學習很多東西,覺得自己一直是需要學習的,從而改善自己,他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很好。這種謙卑是真實的,我們想要在孩子身上培養(yǎng)的也是真實的謙卑。1.2.3問題提出 當前,幼兒謙虛行為之類的探討還不是很多。就年齡組而言,一些研究人員僅限于理解和研究大班幼兒和大學生中的謙虛概念,很少涉及3-6歲的幼兒。關于這一主題的文獻很少。而本文要解決的問題是,當幼兒從一開始接觸和了解謙虛時,他們是真心謙虛還是裝作謙虛?如何選擇最合適的方法來正確地指導幼兒真實謙虛而不是虛假的謙虛?綜上所述,需要進行深入的調查和訪談。希望幼兒最終培養(yǎng)出真正謙虛的素質,而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行為的戰(zhàn)略謙虛上。2研究設計與實施2.1研究設計2.1.1研究方法 觀察法:觀察被試幼兒現(xiàn)階段謙虛行為出現(xiàn)情況與頻率,并進行記錄。自然觀測方法是這次研究中使用的第一種方法,即筆者在自然條件下進行觀測。不使用外部、模擬等方法用來干涉?;旧线x擇“白描”的方法來進行捕捉和記錄,將所有的謙虛行為事件盡所能記錄上去。筆者深入了解了幼兒的日常,從早上幼兒八點入園到下午五點離園,對不同情境類的幼兒與同伴之間發(fā)生的謙虛行為,盡可能地捕捉與記錄。在這項觀測中,一共收集了八十七例幼兒謙虛行為的案例,觀察記錄表設計內容見附錄一。 訪談法:其次采用到的是訪談法,根據(jù)對筆者這種自然條件下觀測與捕捉到的現(xiàn)象與行為,再深化的了解與剖析的基礎上,幼兒的謙虛行為特定的具體描述材料進行剖析與搜集。對當事幼兒發(fā)生謙虛行為事情發(fā)生以后對其進行大致的隨機訪談,訪談大綱見附錄二。實驗法:本文采取實驗方式對大班幼兒的謙虛行為進行探究,實驗中設計2個有關謙虛的故事情節(jié)。第一個是數(shù)學小游戲,首先是通過數(shù)學公開課的形式作為鋪墊來引出數(shù)學小游戲,通過幾道算數(shù)題目來觀察答對題目得到小紅花獎勵的小朋友和答對了卻沒有得到小紅花獎勵的小朋友的表現(xiàn)。第二個是打掃故事,在課外寫生活動中,通過丟棄的紙屑,隨機留下一名幼兒夸贊其畫作并引導幼兒清理草坪。2.1.2研究對象本研究的受試者是從北京市大興區(qū)第七幼兒園隨機抽取的,共有5-6歲被試150名,平均年齡5歲半。男性和女性的總比例大抵相等(男性有七十二例,女性有七十八例)。2.1.3研究材料本研究有兩個關于謙虛行為的故事,即游戲故事和表揚故事。其中游戲故事是關于上課答題有獎活動,大致為數(shù)學公開課作為鋪墊來引出由授課老師出題目,答對題目獎勵小朋友小紅花的數(shù)學小游戲;表揚故事則是關于課外活動整理紙屑,大致為老師留下一名幼兒并夸贊其畫作并引導其清理戶外寫生后草坪上的紙屑。2.2研究實施2.2.1觀察研究本次研究的正式觀察時間為三十五天,觀察北京市大興區(qū)第七幼兒園大班幼兒,共收集八十七例有效案例。2.2.2謙虛行為實驗步驟實驗一:某日上午,大興區(qū)第七幼兒園大班8點30分有一節(jié)數(shù)學公開課,在課前筆者和授課老師進行溝通并達成一致,會在課上安排一個數(shù)學小游戲,答對的小朋友可以獎勵一朵小紅花,答錯則沒有。8:30鈴聲響起,幼兒們在課堂上整齊坐好,授課老師開始上課,為了以防幼兒猜想實驗的目的以及個人印象管理等成分,授課老師會上15分鐘左右的課,8:45時,授課老師對小朋友們說:“我們今天的課先上到這里,接下來我們玩一個數(shù)學小游戲好不好呀”,接著小朋友們都非常開心的鼓掌說好。游戲開始,授課老師在黑板上寫下5個算數(shù):“3+2=?”“5-?=1”“8+1=?”“?+2=9”“0+8=?”并說道:“都答對的小朋友可以獎勵一朵小紅花”,幾分鐘后,然然先舉手回答:“5、4、8、7、8”,因為答錯一個題目,然然不開心的回到了座位,接著小林站起來回答“5、4、9、7、8”,全部答對的小林手舞足蹈,臉上洋溢出非常開心的表情,接過老師手中的小紅花,并放在了胸前的口袋里,以向其他小朋友展示。老師接著又寫下一個題目:“一家水果店里,有10個蘋果。老板上午賣出5個,中午自己吃掉一個,下午賣出3個,請問老板的蘋果賣完了嗎?”“大家可以把答案寫在紙上,并寫下自己的名字”,接著授課老師四處查看小朋友們寫的答案,幾分鐘后公布答案為1個,很多小朋友答對了,都紛紛向老師索取獎勵,但是最后并沒有足夠的小紅花發(fā)放,有些答對的小朋友沒有得到獎勵,筆者對課堂游戲情況進行記錄。針對授課老師在課堂上出的第一題的答題情況,筆者針對小林的表現(xiàn)找到了當時課堂上的幾名幼兒分別進行詢問。(訪談提綱見附錄二)筆者在課后對答對題目但沒有獲得獎勵的小朋友單獨進行詢問。(訪談提綱見附錄二)為了讓實驗結果更加準確,第二個實驗安排在某日下午3點。實驗二:下午3點,老師組織幼兒們參加戶外活動,此次課外活動是一次戶外寫生,地點安排在幼兒園附近的公園里,課外活動結束后,地上有很多小朋友丟棄的紙屑,隨后老師留下了一名幼兒,并安排其他幼兒去往另一個場地玩團體游戲,老師首先夸贊了這名幼兒的畫作,并準備起身帶這名幼兒一塊去參加團體游戲時,故意將視線轉移至草坪上,并向幼兒說:“地上怎么會有這么多的紙屑!小朋友你能幫大家清理一下嗎?”在此之后,孩子們將被另一個老師詢問。問題是“這里的紙屑是你清理的嗎?”此時的詢問分為以下幾種情境:第一位授課老師在和小朋友說完話后借口離開這里,這時,由另一位老師過來進行詢問;一周后,以五個人為一組來詢問,其中只有一個孩子被試,另外四個則是老師的助手,另一個老師直接詢問這名幼兒;一周后,另一位老師在課堂上進行了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問卷調查,要求所有孩子在紙上注明他們是否清理了草坪。我們猜想,這三種試驗情況下,兒童謙虛行為的發(fā)生概率也會有所變動。因為這三種試驗情況下,兒童具備不同的情境壓力。2.3結果與分析2.3.1觀察結果分析筆者經(jīng)過對大興區(qū)第七幼兒園大班幼兒進行為期三十五天的觀察,共收集有效案例87例?,F(xiàn)將數(shù)據(jù)整理如下:(1)幼兒謙虛行為在不同活動類型中的分布情況表2-1不同活動類型中幼兒謙虛行為的次數(shù)分布教學活動游戲活動體育活動生活活動過渡活動合計合計5497101687百分比5.7%56.3%8%11.4%18.4%100%從表2-1中能夠看出,這五種活動類型中,幼兒謙虛的行為數(shù)量如下: 游戲活動56.3%、過渡活動18.4%,日?;顒?1.4%、戶外活動8%、教學活動5.7%,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謙虛行為占到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這表明大多數(shù)幼兒的謙虛行為發(fā)生在游戲活動中。(2)幼兒謙虛行為實現(xiàn)方式的分布情況表2-2幼兒謙虛行為實現(xiàn)方式的次數(shù)分布言語非言語合計合計276087百分比31%69%100%從上表能夠看出,幼兒謙虛的行為主要以非語言行為形式為主,而語言行為形式比較少。非言語型行為有六十例,占總量的69.0%;而言語型行為只有二十七例,占總量的31.0%。(3)幼兒謙虛行為在不同性別兒童中的分布情況表2-3謙虛主體性別在謙虛行為中的次數(shù)分布和百分數(shù)男孩女孩合計合計424587百分比48.3%51.7%100%從表2-3能夠看出,幼兒謙虛行為事件中,有四十二例男孩發(fā)動的幼兒謙虛行為,占總數(shù)的48.3%;而有四十五例女孩發(fā)動的幼兒謙虛行為,占總量的51.7%。結果表明,大班幼兒謙虛行為在主體性別上沒有太大差異。2.3.2幼兒在謙虛行為實驗中的結果分析2.3.2.1實驗一結果分析(1)筆者針對小林的表現(xiàn),抽取了當時課堂上的150名幼兒進行分批詢問,對其回答進行梳理后如下表2-4所示:表2-45歲-6歲幼兒謙虛行為道德評價(人數(shù))5歲5歲半6歲答對了開心很正常161711想讓大家看到成績沒什么不對24117不夠謙虛102232從上表2-4中可以看到,在抽取的幼兒當中,6歲的幼兒中,過半數(shù)都認為小林的行為不夠謙虛,雖然題目答對了,但是沒有必要特意把小紅花別在胸前的口袋里;5歲半的幼兒中,44%的幼兒認為小林不夠謙虛,22%的幼兒認為小林想讓大家看到他的成績并沒有什么不對,34%的幼兒認為如果他們答對了也會像小林一樣開心;在5歲的幼兒中,只有10名幼兒認為小林的行為不夠謙虛,其他40名幼兒并不覺得小林的行為有不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于謙虛行為的評價也逐步具體化。(2)筆者針對授課老師在課堂上出的第二題的答題情況進行了詳細記錄,數(shù)據(jù)整理如下表2-5所示:表2-55歲-6歲答對題目人數(shù)分布5歲百分比5歲半百分比6歲百分比答對1836%2346%4284%沒答對1836%1020%36%沒有參與答題1428%1734%510%合計50100%50100%50100%從上表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到,在抽取的150名幼兒中一共有83名幼兒答對了題目,36名幼兒沒有參與答題,31名幼兒沒有答對,其中在答對的83名幼兒中,5歲幼兒18名,5歲半幼兒23名,6歲幼兒42名,但是只有73名幼兒得到了小紅花,詳細情況如下表2-6所示:表2-65歲-6歲幼兒答對題目獲得小紅花人數(shù)分布5歲5歲半6歲有小紅花161740無小紅花262合計182342根據(jù)統(tǒng)計可以看到在答對的83名幼兒中,只有73名幼兒獲得了獎勵,對于沒有獲得小紅花的10名幼兒,筆者分別進行了詢問,這在這10名幼兒中,2名6歲的幼兒都認為沒有獲得小紅花沒有關系,答對題目就可以了;6名5歲半的幼兒中有4名幼兒和6歲幼兒的回答一樣,其余2名5歲半幼兒表示有點失落;另外2名5歲的幼兒也認為沒有獲得小紅花就不能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從這里能夠看出,幼兒的謙虛意識會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進步。2.3.2.2實驗二結果分析(1)幼兒在謙虛行為實驗中的結果概況幼兒在謙虛行為試驗二中的結果如下表2-7所示。不同年齡組的幼兒在個別詢問、五人詢問、問卷詢問下謙虛行為有著不一樣的發(fā)生率。表2-7幼兒在謙虛行為實驗中承認和謙虛的比例分布(%)實驗條件承認/謙虛年齡階段5歲組5歲半組6歲組個別詢問承認484034謙虛21016五人詢問承認482522謙虛22528問卷詢問承認473424謙虛31626(2)幼兒謙虛行為的原因分析與小組測試類似,我們要求幼兒在本實驗結束后,說明其做出謙虛或不謙虛行為的原因。我們還對這些原因進行了必要的識別以及分類,其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①做好事不需要留名字②這是誠實;③做了好事當然要讓大家知道。下表顯示了當位于三種不同實驗場景下時,不同年齡幼兒的結果:表2-8不同年齡的幼兒在不同實驗情景下謙虛行為的原因分布年齡組行為原因實驗條件個別詢問問卷詢問五人詢問5歲組做人應該誠實322926做好事不留名1465歲半組做人應該誠實191510做好事不留名5916沒有必要謙虛3216歲組做人應該誠實251717做好事不留名142424沒有必要謙虛543從表2-8的數(shù)據(jù)中能夠看到,在個別詢問、問卷詢問、五人詢問分別不同的詢問方式下,幼兒相信做人要誠實作為自己行為的原因的人數(shù)比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降低,而做好事不留名,換句話說,謙虛的原因則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漸漸增加,并且在五歲半開始,有少數(shù)的幼兒已經(jīng)意識到做好事沒有必要謙虛的觀念。在表3.3中的結果表示,在情景壓力最大的五人詢問條件下,5歲半組與6歲組幼兒在謙虛行為原因的百分比非常接近,甚至在數(shù)值上5歲半組還比6歲組稍微高一點。3討論3.1幼兒謙虛的道德評價首先,不難從實驗的結果中發(fā)現(xiàn),參與本次試驗的幼兒在評價謙虛行為中,已顯示出了一定程度上辨別是非的認知能力。從道德判斷和道德觀念的發(fā)展過程來看,幼兒對符合社會要求的某種道德行為的評價出現(xiàn)的時間往往早于這種行為觀念的形成時間。然而,很多研究表示,幼兒對道德行為的最初評價通常是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指導和示范,而幼兒本身并不理解這種行為的含義和功能。當然,我們不能說孩子在這個時候有這種行為的概念會怎么樣。同樣,孩子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形成的某種道德行為的觀念后,也很有可能沒有學會這種行為,并且也不會在合適的環(huán)境下顯現(xiàn)出來。道德行為產(chǎn)生和形成的時間往往滯后于相應道德觀念的形成。我們從這方面推測,或許隨著年齡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孩子會受到社會影響并產(chǎn)生這種觀念。因此,我們從小就對幼兒傳授有關謙虛的教育對這一部分幼兒就不能起到作用。因而,在當今的社會環(huán)境和氛圍下,怎樣加強對幼兒謙虛行為的研究,以使更多的幼兒在成長過程中能真正的把謙虛的觀念完全融入到為自身的概念,并且以此為契機逐漸發(fā)展改革我們的現(xiàn)狀。3.2幼兒謙虛行為首先,從實驗結果能夠看出,我們選擇參與謙虛行為實驗的幼兒在謙虛行為的表現(xiàn)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正如我們在試驗之前所預測的那樣,該五歲組的幼兒在所有實驗情況下都沒有表現(xiàn)出顯著的謙虛行為,并且在各種情況條件下呈現(xiàn)謙虛行為的比例分別為4%(個別詢問),4%(5人詢問)以及6%(問卷詢問)。這個結果表明,五歲幼兒的謙虛概念仍然很基礎,對他們自己的謙虛行為的影響也不大。而且,在這些類型的試驗情況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呈現(xiàn)謙虛行為的幼兒比例上沒有明顯的差別,而試驗中所引入的幾種試驗情況在社會壓力上應該是有差異的。因此,這個結果進一步說明,五歲組的幼兒在決定是否謙遜時,他們從此可能沒有充分考慮社會環(huán)境對他們的影響。我們還發(fā)現(xiàn),許多五歲幼兒在對不同的試驗情況出反應時,并沒有過多關注到不同的社會情境。另一方面,此結果也顯示了一種現(xiàn)象,那就是從五歲半的組開始,社會情境的差異可能會影響到他們做出是否謙虛的決定。3.3謙虛的道德評價與謙虛行為關系經(jīng)典幼兒認知發(fā)展理論認為,發(fā)展幼兒認知概念和相應行為的進程是一個互相交織,相互發(fā)展的過程。在認知概念形成之前,幼兒可能會具有與之相對應的行為。同樣,即便在成年人呈現(xiàn)相應的模仿行為之前,幼兒可能已經(jīng)形成了認知概念。兩者之間的關系不是一個在行動之前的簡單想法而已。在形成兒童謙虛的發(fā)展過程中,他們認知發(fā)展的重要部分也將隨之而來形成相應的狀態(tài)。本試驗使用幼兒對謙虛的道德評價來表征其可能存在的謙虛認知概念。盡管在實踐中可能并不完全一致,但我們認為兒童對謙虛評價的變化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他們對謙虛看法的變化。綜上所述,我們認為5歲兒童基本不具備對于謙虛行為相關的認知,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并沒有達到顯著的一些水平狀態(tài)。這種關系是分散和無序的,而5歲半的孩子開始有謙虛概念,但是因為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他們在不同社會情形下表現(xiàn)出謙虛行為而較大的不同。至于6歲的孩子,盡管他們與5歲的孩子相比較沒有質的飛躍,但他們在謙虛行為上已經(jīng)有了較大的開展,他們的行為更加穩(wěn)定,并且與謙虛觀念的關系也更堅固。3.4教育建議每一位幼兒都著有自己的個性,他們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在進行謙虛教育時,不可能要求所有幼兒都達到相同的標準,必須考慮到個體差異,并且必須遵循根據(jù)他們的能力來教導幼兒的原則。但是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去引導不同的幼兒謙虛行為。我們要鼓勵內向的幼兒適當?shù)谋憩F(xiàn)是有必要的。對待個性較強的幼兒,只能依靠說服、引導,來讓他做出謙虛。如果強制性地要他謙虛,往往會使幼兒產(chǎn)生逆反心理。因此,一旦幼兒做出謙虛行為,老師就必須要及時增強他們的行為。例如:稱贊、獎勵等,以便幼兒獲得積極反饋。此外,老師和父母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和真摯的教育伙伴關系,其共同目標就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的發(fā)展。因而,老師要和父母隨時保持聯(lián)系,并及時溝通孩子在與同伴交往中的表現(xiàn)??紤]到某些幼兒在園和在家謙虛行為表現(xiàn)不一致的特點,特別是在發(fā)現(xiàn)問題之后,就更需要尋求家長的合作與幫助,在家園兩方面來找尋緣由,并及時糾正孩子非理性的社交行為,以促成幼兒健康的人際來往。幼兒園可以在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增加家園聯(lián)系,通過這類活動,父母有機會看到他們的孩子在與同伴互動時的表現(xiàn),并了解孩子已經(jīng)掌握了哪些社交技能以及仍然需要掌握哪些社交技。一方面,它有利于進步自身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它有利于與老師溝通與交流,以探索促進孩子成長的方法。人的水平越高,培養(yǎng)謙遜就越容易。相反,如果能力中等或稍低,培養(yǎng)謙遜就越難。一個真正謙虛的人應該具有這樣的特征,他是真的愿意向別人學習很多東西,他認為自己一直是需要學習改進的,從而改善自己。他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很好,這種謙卑是真實的,我們想要在孩子們身上培養(yǎng)的是真正地謙卑。我們所謂的教育要內化的是真正的謙虛,也就是說,能夠從他人身上學習到更多東西,不自負??梢酝ㄟ^提高自信來培養(yǎng)謙虛,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更多地信任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肯定,以便孩子們對成功的喜悅充滿信心。讓幼兒放手去做、去發(fā)現(xiàn)、去“犯錯”。其中孩子在成長過程道路上,難免會犯錯,我們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