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莆田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階段考試歷史試卷(考試時間:2021年10月8日;完卷時間:9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48分)1.距今約1萬年前,中國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下列文化遺存具有新石器時代特征的是()①仰韶文化②大汶口文化③河姆渡文化④良渚文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上那蚌村位于云南北部元謀盆地的東緣,在那里曾發(fā)現兩顆人牙化石、石制品、帶有人工痕跡的動物骨片、燒骨和大量動物化石。據古地磁測量,這些文化遺存距今170萬年左右。這一發(fā)現可論證遠古時代的元謀人()A.過著定居生活B.使用打磨石器C.已經學會用火 D.懂得農業(yè)種植3.周天子分封諸侯時要舉行授土授民儀式,既要給受封者頒賜禮器以作憑證,又規(guī)定受封者應“以供王職”,“法則周公”,并將這些載入文告,公布于世。這一做法旨在()A.突出周天子權力的至高無上 B.明確周王與諸侯的隸屬關系C.緩和周王與諸侯之間的矛盾 D.推動諸侯為周王朝開疆拓土4.考古發(fā)現,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等文物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文化面貌,但其雕刻工藝明顯具有夏、商青銅器面具多扉棱裝飾的特點;銅尊等禮器與殷商青銅禮器形制也較為一致(如下圖)。據材料推知()三星堆青銅縱目面具三星堆龍虎尊商代龍虎紋青銅尊A.三星堆匯集了多種民族的文明 B.巴蜀與中原地區(qū)存在文化交流C.巴蜀與中原地區(qū)文化基本一致 D.古代中國的手工業(yè)水平最先進5.據《禮記·玉藻》記載,周代服飾的顏色以“青、赤、黃、白、黑”為正色而象征尊貴。但春秋時期齊桓公“好服紫”,以致齊國的百姓爭相效仿,最終一國盡服紫。這一變化說明()A.齊桓公成為天下共主 B.分封割據逐漸走向統(tǒng)一C.禮樂制度已喪失殆盡 D.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潰6.春秋時期,晉國在與楚國爭霸的過程中,不斷經營西面和北面的腹地,取得戰(zhàn)馬、銅料、食鹽和兵源,將原來是山戎、赤狄、白狄等的族群都吸納為晉人。這反映出當時()A.晉與周邊地區(qū)民族矛盾尖銳 B.大國爭霸推動了民族交融C.晉與中原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背離 D.諸侯紛爭拉大了經濟差距7.《三字經》中有云:“始春秋,終戰(zhàn)國,五霸強,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現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完成統(tǒng)一的諸侯國分別是()A.吳王闔閭;楚國 B.越王勾踐;齊國C.齊桓公;秦國 D.楚莊王;秦國8.自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至漢武帝時代,在戰(zhàn)國秦趙燕長城的基礎上,建成新的長城防線,對秦漢長城的認識錯誤的是()A.是當時軍事工程技術水平的杰作 B.秦漢王朝國力強大的體現C.抵御了蒙古勢力的入侵 D.保護了中原人民的生產和生活9.近年來,考古學家陸續(xù)在宜賓境內發(fā)掘了多段保存完好的古道路。經研究表明,這些古道路是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這一考古發(fā)現可用于研究秦朝()A.開發(fā)“西南夷” B.開鑿靈渠 C.修筑“直道” D.平定嶺南10.“考秦之制……承相與守掌民事,太尉與尉掌軍事,而御史與監(jiān),則糾察此治民治軍之官者也。后世官制,變化繁嘖,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軍、監(jiān)察官吏三者之外。”這反映了秦朝()A.構建起由丞相管軍事的監(jiān)察體系 B.實現了中央對地方的有效管理C.開創(chuàng)了君權至上的皇帝制度 D.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則11.“秦人鑿破楚咽喉,南北通航貫九州。五嶺青云漓水落,三湘黃葉洞庭秋。悠悠歲月添人事,渺渺江波少物流。故道如今成古跡,申遺豈為稻粱謀?!痹娭械墓袍E()A.溝通了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B.為秦的統(tǒng)一奠定了物質基礎C.位于當時的“西南夷”地區(qū) D.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12.經考古測量,秦始皇陵園內墻長1355米、寬580米,外圍墻長2165米、寬940米,墻基厚8米。墳丘底下是地宮。墳丘西側有銅車馬坑,北部有寢殿、便殿和麗山食官建筑遺存。如此龐大的建筑彰顯了()A.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的豐功偉績 B.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大威力C.秦朝時社會經濟的高度發(fā)達 D.新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活力13.《史記·平準書》記載:“(漢武帝初年)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背霈F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由于()A.推行郡國并行制 B.實施漢承秦制C.實行休養(yǎng)生息 D.頒布“推恩令”14.東漢的建立者勵精圖治,使國家出現“光武中興”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長,東漢中后期卻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A.皇帝幼齡即位 B.宦官外戚專權C.黃巾軍大起義 D.地方軍閥割據15.漢代實行編戶齊民(平民)制度,戶籍標明姓名、年齡、籍貫、爵級、身高、家口、財產等項目。州郡每年都要向中央申報管區(qū)內的戶口數和墾田數。其中入戶人數最多的是自耕農民。這一制度()A.不利于漢代的社會穩(wěn)定 B.具有征收賦役的重要功能C.有助于政府征收商業(yè)稅 D.成為控制人口的唯一手段16.在漢武帝的主持下,察舉制度進一步規(guī)范,一是規(guī)定以儒術作為取士標準,二是規(guī)定察舉的內容包括德行、學問、法令和謀略四個方面。這表明察舉制()A.促進了漢代教育制度的發(fā)展 B.有助于貴族政治的迅速瓦解C.導致了門閥士族政治的興起 D.有利于擴大漢朝的統(tǒng)治基礎17.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游牧民族大批遷入中原地區(qū),建立了眾多的少數民族政權。但隋唐以后,原先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如鮮卑、匈奴、羯、氐、羌等,官方民間編著的史籍中很少提到,這說明這些少數民族()A.已交融成為漢民族 B.在歷史進程中消亡C.政權已被完全消滅 D.遷居到遙遠的邊疆18.東晉時“晉王雖有總御之實,宰輔執(zhí)政,政出多門,權去公家,遂成習俗”。南朝(宋)劉裕代晉自立為帝后,開始整頓吏治,重用寒士。這一變化主要反映了()A.門閥士族地位動搖 B.地方割據勢力強大C.科舉制度開始推行 D.宦官外戚交替執(zhí)政19.下面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朝代更迭示意圖,從圖中能夠得出的結論是()①國家分裂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征 ②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但北方優(yōu)勢明顯③民族交融是這一時期的主要內容 ④國家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總體趨勢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20.東晉于咸和年間取消客籍戶,將南遷人口一律編入正式戶籍。此后,江南地區(qū)逐漸擺脫了原先落后停滯的狀態(tài),出現了“一歲或稔(豐收),則數郡忘饑”的狀況。這一狀況表明()A.經濟重心基本南移 B.江南自然條件優(yōu)越C.南方政權重視農業(yè) D.民族融合趨勢增強21.《步輦圖》描繪了吐蕃王松贊干布派大相祿東贊為使臣,向唐太宗請求通婚的情景。其歷史作用是()A.促進漢藏兩族的經濟文化交流 B.加強了對東北地區(qū)的有效管轄C.促進西域地區(qū)的經濟文化發(fā)展 D.與回紇族友好交往,永結同心22.胡如雷在《隋朝統(tǒng)一新探》一文中說:“在正常的情況下,把一個完整的民族分裂成幾個國家的現象在歷史上是很少出現的。同一民族即使分裂,終久也會重新凝聚成為一個國家?!痹谒磥?,促使秦、隋結束長期分裂而統(tǒng)一全國的主要原因是()A.中華民族的形成 B.民族差別逐漸消失C.封建經濟的發(fā)展 D.各族人民渴望統(tǒng)一23.唐詩宋詞中有大量涉及體育活動的內容,如歌舞125首,球類72首,武藝106首,出游踏青47首,秋千91首,龍舟66首等,并有許多描寫女子體育活動的詩詞。這反映了唐宋時期()A.城市生活的豐富多彩 B.士人熱衷于競技活動C.文化生活世俗化發(fā)展趨勢 D.文學作品表現形式多樣性24.619年,唐高祖李淵頒布詔書:“畫野分疆,山川限其內外;遐荒絕域,刑政殊于函夏。是以昔王御世,懷柔遠人,義在羈縻。”朝廷的這種做法()A.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團結和穩(wěn)定 B.加強了對邊疆地區(qū)的直接行政管理C.為后世行政區(qū)域劃分奠定了基礎 D.激化了中央與邊疆地區(qū)之間的矛盾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階段考試歷史試卷(第Ⅱ卷)材料題(25題12分;26題10分;27題18分;28題12分;共52分)25.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12分)材料一故封立親戚為諸侯之君,以為蕃籬,屏蔽周室。——(唐)孔穎達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農之后于焦,黃帝之后于祝,帝堯之后于薊,帝舜之后于陳,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于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魯。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鮮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記·周本紀》材料三周公教姬誦(周成王)說:“你得用心考察眾諸侯誰納貢,誰不納貢,納貢的如果禮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貢。”——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材料四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羅,四周于天下,輪運而輻集。合為朝覲會同,離為守臣扦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禮傷尊,下堂而迎覲者。歷于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厲,王室東徙,而自列為諸侯?!谠斗饨ㄕ摗氛埢卮穑阂罁牧弦弧⒍?,指出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3分)周初能夠被“封侯”的主要是哪些人?(3分)材2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三國和兩晉時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鮮卑等少數民族開始內遷到黃河流域……各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政權……他們彼此征戰(zhàn)……牛馬被掠奪,城市化為廢墟,田地大量荒蕪,為躲避戰(zhàn)亂,大批北方民眾紛紛渡江南下,形成南遷的浪潮。材料二材料三魏晉以來,內遷的各族與當地的漢人錯居雜處,開始過定居生活,他們不斷向漢族人民學習……民族隔閡不斷消解,民族關系趨于和緩,到北朝后期,我國北方出現了各民族的大交融。(1)依據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眾紛紛渡江南下,形成南遷的浪潮”的主要原因。這一現象導致的直接結果是什么?(4分)(2)材料二圖中所示的現象出現于魏晉時期,主要反映了什么歷史信息?(2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魏晉以來民族交融對中華民族的發(fā)展起到的歷史作用。(4分)2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材料一中國人很早就學會了開鑿運河,尤其重視開鑿溝通南北的運河。春秋時開鑿了溝通江、淮的邗溝,戰(zhàn)國時開鑿了溝通黃、淮及其支流的鴻溝。隋朝為加強中央與地方關系,鞏固統(tǒng)一,開鑿完成溝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唐代對大運河作了局部的變更和整修,宋朝十分重視開發(fā)大運河交通運輸功能。此后元明清三代皆建都北京,經濟上仰賴長江下游及東南沿海地區(qū),尤其重視大運河的維護疏浚,以保障官方漕運。大運河的開通和維護,帶動了運河沿線地區(qū)城鄉(xiāng)經濟的發(fā)展和繁榮?!幾栽婿吨腥A文明史》材料二近代以來,漕糧改行海運,再加上黃河決口、戰(zhàn)爭等原因,運河漸趨衰落。隨著輪船、火車等近代交通工具的使用,京杭運河在經歷前期的興盛之后,最終被鐵路和海運等所取代。京杭大運河的衰落。使某些曾經繁華一時的運河城市從此一蹶不振,有些城市經歷短暫的衰落后,重新振興并發(fā)展成頗具規(guī)模的近代都市,有的城市則進行著緩慢的近代化歷程。運河衰落對沿運河地區(qū)的鄉(xiāng)村、小城鎮(zhèn)的經濟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也造成沿線大量運河工人失業(yè),山東失業(yè)的運河工人,部分人迫于生計參加了著名的人口大遷移“闖關東”,部分人痛恨外國修筑的鐵路,參加了義和團運動?!幾詫O金浩《清中期以后京杭大運河衰落對運河地區(qū)城鄉(xiāng)經濟的影響》(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我國古代開鑿并維護溝通南北走向運河的必要性。(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京杭大運河衰落的原因及其影響。(12分)28.閱讀材料,完成問題。(12分)材料中國每個新王朝開始時,通常都能有效地統(tǒng)治國家,開創(chuàng)一個比較和平繁榮的時期,新王朝促進了思想和文化生活,并通過派遣遠征軍對付游牧民族和擴展帝國疆域,保護國家。但漸漸地,王朝由于個別統(tǒng)治者本人的腐化墮落和貴族集團與宮廷宦官之間的宮廷斗爭而遭到削弱,并助長了官僚機構的腐敗。官僚機構的腐敗加之宮廷生活愈來愈奢侈,意味著靠生產勞動供養(yǎng)整個帝國組織的農民所負擔的賦稅更繁重了。當農作物欠收和饑荒到來時,反抗政府稅吏和地主收租代理人的起義爆發(fā)了。局部的起義會擴大為普遍的暴動——舊王朝瀕臨滅亡,新王朝日漸來臨。——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概括材料觀點,結合所學知識,以中國西漢或唐朝(二選一)為例,運用具體史實予以論證。(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充分,史實準確,表述清晰。)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階段考試歷史試卷參考答案1.A【詳解】:仰韶文化是指黃河中游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文化,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黃河下游一帶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河姆渡文化是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良渚文化是錢塘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①②③④正確。故A正確,BCD排除。故選A。2.C【詳解】:據材料“帶有人工痕跡的動物骨片、燒骨和大量動物化石”可知,元謀人已經學會用火,C正確;元謀人從事漁獵和采集,沒有定居,A錯誤;元謀人距今170萬年左右,屬于舊石器時代,他們使用打制石器,B錯誤;元謀人從事采集和漁獵,還沒有開始原始農耕,D錯誤。3.B【詳解】周代分封諸侯時重視儀式,規(guī)定諸侯須承擔的義務并將其公告天下,目的在于宣示主權,明確天子與諸侯的君臣關系,B項正確;周代天子權力尚未達到至高無上,A項錯誤;分封諸侯是為了鞏固周的統(tǒng)治,不是為了緩和周王與諸侯之間的矛盾,C項錯誤;只有分封儀式和公告文書,不能推動諸侯為周王朝開疆拓土,D項錯誤。B【詳解】: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等文物具有夏、商青銅器面具多扉棱裝飾的特點,禮器與殷商青銅禮器形制也較為一致,說明巴蜀與中原地區(qū)存在文化交流,故選B;A項材料無法體現,排除;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等文物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文化面貌,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沒有其他國家的對比,無法得出古代中國的手工業(yè)水平最先進,排除D。5.D【詳解】材料體現的是春秋時期下層百姓也可以穿象征貴族身份顏色的衣服,說明的是當時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潰,D正確;A說法不符合史實,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的首位霸主,A排除;B是戰(zhàn)國時期的特征,排除;C說法不符合史實,過于絕對,排除。故選D。6.B【詳解】春秋時期,晉國為實現富國強兵,大力經營西北地區(qū),使山戎、赤狄等族群發(fā)展為晉人,反映出當時大國爭霸推動了民族交融,B項正確;晉與周邊地區(qū)民族矛盾尖銳與其周邊民族成為晉人不符,A項錯誤;晉與中原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背離”在材料中沒有體現,C項錯誤;材料不能說明諸侯紛爭拉大了經濟差距,D項錯誤。7.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齊桓公通過葵丘會盟成為春秋時期的首位霸主,秦國最終完成六國統(tǒng)一的歷史使命,因此C正確,ABD排除。故選C。8.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長城的修建主要是為了抵御北部匈奴,C錯誤,符合題意;ABD表述均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故選C。9.A【詳解】根據材料“五尺道”結合所學可知,秦朝時期在“西南夷”開辟了“無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區(qū)任命官吏,使該地區(qū)進入中原統(tǒng)一政權版圖,A項正確;開鑿靈渠是秦始皇統(tǒng)一嶺南地區(qū)時所采取的的措施,不符合題意,B項錯誤;修筑“直道”是秦朝統(tǒng)一北方時所采取的措施,而材料中“五尺道”是開發(fā)西南地區(qū)時的措施,C項錯誤;平定嶺南地區(qū)是指平定南方地區(qū),而材料中“五尺道”是開發(fā)“西南夷”的措施,D項錯誤。10.D【詳解】:據題意可知,秦朝官制中,丞相、太尉和御史分掌不同的職責,結合“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軍、監(jiān)察官吏三者之外”可知秦朝官制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則,故選D;負責軍事的是太尉,不是丞相,排除A;材料論述的是官制原則,沒有涉及對地方的控制,和皇帝制度無關,排除BC。11.A【詳解】:材料是對靈渠的描述,靈渠主要溝通的是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A正確;B是商鞅變法的意義,排除;靈渠位于今天的廣西興安縣境內,CD排除。故選A。12.B【詳解】:材料反映了秦始皇陵規(guī)模浩大的情況,結合所學可知,秦朝能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得益于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大威力,能夠集中財力、人力和物力辦大事,故B符合題意;材料不能體現秦始皇的豐功偉績,故排除A;材料不能說明秦朝社會經濟高度發(fā)達,故排除C;材料與新的地方行政制度無關,故排除D。13.C【解析】漢初實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使經濟獲得恢復與發(fā)展,材料中的現象體現了這一點,故選C項。14.B【解析】東漢中后期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宦官和外戚交替專權,故選B項。15.B【解析】漢代實行編戶齊民制度,將戶口數和墾田數登記造冊,作為征收賦役的依據,故B項正確;漢代實行編戶齊民制度,加強對民眾的控制,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故A項錯誤;漢代實行編戶齊民制度,是對農民的管理制度,與商業(yè)無關,故C項錯誤;漢代實行編戶齊民制度只是控制人口的手段之一,還有如保甲制度等,故D項錯誤。16.D【解析】據材料“一是規(guī)定以儒術作為取士標準,二是規(guī)定察舉的內容包括德行、學問、法令和謀略四個方面”可知,察舉制有利于擴大官員選拔范圍,擴大統(tǒng)治基礎,故D項符合題意;材料不能反映察舉制與教育制度的關系,A項錯誤;西漢實行的是官僚政治,B項錯誤;九品中正制按門第選拔官員,導致了門閥士族政治的興起,C項錯誤。17.A【詳解】“鮮卑、匈奴、羯、氐、羌等,官方民間編著的史籍中很少提到”是因為這些少數民族已與漢族交融,成為漢民族的組成部分,故答案為A項;這些少數民族沒有消亡,只是交融成為漢族的一部分,排除B項;政權被消滅與這些少數民族的自身命運沒有必然聯(lián)系,排除C項;這些少數民族并沒有都遷居到遙遠的邊疆,且不是材料所述現象的原因,排除D項。18.A【詳解】據題意可知,南朝劉裕通過整頓吏治和重用寒士,從而改變了宰輔執(zhí)政、政出多門和權去公家的局面,由此可知這一變化動搖了門閥士族的地位,故選A;材料反映的對門閥士族地位的動搖,不能說明地方割據勢力強大排除B;科舉制的實行是在隋唐時期,宦官和外戚交替執(zhí)政是東漢中后期的政治特點,排除CD。19.C【詳解】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繁的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最黒暗的時期。所以從上圖可以看出的是①,根據統(tǒng)一于隋可知④正確。②③兩項從圖表中體現不出來,故選C項,排除ABD。20.C【詳解】東晉政府取消客籍戶,將南遷人口一律編入正式戶籍,這為江南地區(qū)增加了勞動力,促進了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這一狀況表明南方政權重視農業(yè),故C正確;兩宋之際經濟重心完成南移,故A錯誤;材料未強調自然條件優(yōu)越和民族融合趨勢,故BD錯誤。21.A【詳解】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圖為松贊干布使節(jié)向唐太宗求婚的場景,通過漢藏合婚使?jié)h藏兩族經濟文化交流交流頻繁,故A正確;吐蕃是今天的西藏地區(qū),故B錯誤;西域的大體位置在今天新疆,而文成公主與西藏通婚,故C錯誤;回紇是元朝時的新民族,故D錯誤。22.B【詳解】由材料“同一民族即使分裂,終久也會重新凝聚成為一個國家”可知,作者認為中國的民族差異逐漸消失,變成一個統(tǒng)合的民族,因此國家即使分裂,終久也會重新凝聚成為一個國家,故選B;隋朝完成統(tǒng)一時,中華民族已經形成,故A項不是隋朝結束長期分裂而統(tǒng)一全國的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并未提及經濟因素在統(tǒng)一中的作用,排除C;材料沒有提及民心向背問題,D項不是材料強調的重點,排除。23.C【詳解】材料體現的是唐宋詩歌中有許多關于娛樂生活的描述,說明的是當時文化生活世俗化發(fā)展趨勢,C正確;ABD說法片面,排除。故選C。24.A【詳解】根據材料“畫野分疆,山川限其內外;遐荒絕域,刑政殊于函夏。是以昔王御世,懷柔遠人,義在羈縻”結合所學可知,材料體現了唐高祖時期對邊疆少數民族采取羈縻政策,即在不改變邊疆地區(qū)原有政治實體內部結構的前提下,加強中原對邊疆地區(qū)的影響,促進內地與邊疆一體化的進程,從而鞏固和增強大一統(tǒng)的國家,因此材料所述朝廷的做法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團結和穩(wěn)定,A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羈縻政策是在不改變邊疆地區(qū)原有政治實體內部結構的前提下,加強中原對邊疆地區(qū)的影響,而不是直接行政管理,B項錯誤;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唐朝時期對邊疆采取羈縻政策,沒有體現該政策對后世的影響,并且羈縻政策是對邊疆少數民族的政策,與后世行政區(qū)域劃分無直接關系,C項錯誤;材料所述唐朝對少數民族采取的羈縻政策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團結和穩(wěn)定,而不是激化中央與邊疆地區(qū)之間的矛盾,D項錯誤。25.答案:(1)目的:維護周朝統(tǒng)治;(3分)對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3分)(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2年廣東省中山市公開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2卷含答案
- 2024年四川省自貢市公開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2卷含答案
- 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公開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2卷含答案
- 2022年山東省日照市公開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2卷含答案
- 2022年廣東省云浮市公開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2卷含答案
- 河南省平頂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質量測試(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5年特種用途飛機項目發(fā)展計劃
- 廣西貴港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開學考試(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4版成都臨時展覽租賃合同3篇
- 2024年電子元器件買賣合同模板
- 醫(yī)藥代表銷售技巧培訓 (2)課件
- 2024-2024年廣東省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生物試卷(含答案)
- 全球鉭鈮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現狀及趨勢
- 《進制及進制轉換》課件
- 小學生漫畫獨立學習力
- 燃氣用戶安裝檢修工試題庫(含答案)
- 浙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測試卷
- 以資源換產業(yè)方案
- 2022-2023學年四川省南充市九年級(上)期末數學試卷
- 陜西省重點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
- 安徽省生豬養(yǎng)殖業(yè)低碳發(fā)展模式及技術經濟效果研究的中期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