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3 古詩文【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1頁
專題03 古詩文【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2頁
專題03 古詩文【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3頁
專題03 古詩文【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4頁
專題03 古詩文【考題猜想】(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文考點復習考題猜想

一、古詩文理解性背默

(一)《三峽》

1.從視覺角度描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

2.《三峽》中極盡夸張,從側(cè)面烘托出三峽山的高峻險要、壯麗絢美的句子

是:。

3.《三峽》中描寫三峽夏水洪大兇險的句子是:。

4.《三峽》中描寫三峽夏水湍急、行船極快的句子是:。

5.《三峽》中用夸張、側(cè)面烘托江水流速極快的句子是。

6.朝發(fā)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這使我們想到。

7.有一句話把三峽春冬季節(jié)山水草木的秀麗景色概括無遺,這句話是:。

8.《三峽》中描寫春冬之景時,采用動靜結(jié)合的寫法,先寫了“”

的靜景,然后寫了“”的動景。

9.烘托三峽秋景凄涼的語句是:。

10.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成功實現(xiàn)“蓄水315米”,高峽出平湖的壯觀景象晨現(xiàn)在世人面前,

酈道元描述的昔日“漁者歌曰”的“”的凄異景狀一

去不復返了。

參考答案

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4.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5.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6.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7.清榮峻茂。

8.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9.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10.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第1頁共24頁

(二)《答謝中書書》

1.《答謝中書書》中統(tǒng)領全文,充當本文引子的句子是:。

2.《答謝中書書》中運用仰觀俯察兩種視角,寫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風物的對偶句是

“”。(表現(xiàn)山水相映之美)

3.《答謝中書書》中講究色彩搭配,表現(xiàn)一年之美,呈現(xiàn)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景象的對偶

句是:。

4.《答謝中書書》中將聽覺、視覺結(jié)合,由靜入動,表現(xiàn)一日之美,傳達了生命氣息的對偶

句是:。

5.《答謝中書書》中的議論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是:。

6.《答謝中書書》中表現(xiàn)晨昏變化之美的句子是:。

7、《答謝中書書》中表現(xiàn)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8、寫山水相映之美的語句是:。

9、寫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語句是:。

10、本文寫景,動靜相襯,其中通過生命活動的描寫,為景增添動感的語句是“”

和“”。

參考答案

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2.“高峰入云,清流見底”。(表現(xiàn)山水相映之美)

3.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4.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5.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6.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7.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8、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9、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10、“猿鳥亂鳴”和“沉鱗競躍”。

(三)《記承天寺夜游》

第2頁共24頁

1.《記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寫庭院中充滿著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p>

2.《記承天寺夜游》中,表現(xiàn)蘇軾因月色美好,而想到了與自己共同境遇的老朋友的句子是

“?!?/p>

3.《記承天寺夜游》中,文中最能表現(xiàn)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悵悲涼心境的句子是

“?!?/p>

4.《記承天寺夜游》中,表現(xiàn)興奮和喜悅的句子是“?!?/p>

5.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中正面描寫月色的句子是“。”

6.《記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寫月光如水、疏影橫斜的兩句是“,?!?/p>

7.《記承天寺夜游》中,表現(xiàn)蘇軾因月色美好,也因孤獨寂寞而想到了同病相憐的張懷民的

句子是“,?!?/p>

8、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語句是:。

9、表達作者微妙復雜的感情語句是:。

10、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11、《記承天寺夜游》中的“?!币痪洌枥L

了一個空明澄,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參考答案

1.庭下如積水空明

2.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4.欣然起行

5.月色入戶

6.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7.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8、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9、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主旨句)

10、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

1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第3頁共24頁

(四)《與朱元思書》

1.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總領全文的句子是:。

2.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tài)的句子是:。

3.寫富春江水清澈的:。文中從側(cè)面表現(xiàn)江水清澈的句子

是:。

4.《小石潭記》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跟《與朱元思書》一文中的

有異曲同工之妙。

5.文中“”一句是寫水流勢湍急,《三峽》一文中哪句話與它有

異曲同工之妙?。

6.寫景往往采用“化靜為動”的手法,使靜景呈現(xiàn)出一種動態(tài)之美(賦予靜止的山以奮發(fā)向上

的無窮生命力的四句)本文中“”等句運用了化靜為動的手法。

7.從聽覺寫泉響、鳥鳴、蟬叫、猿啼兩組對偶句:。

8.文中表達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

9.《與朱元思書》中作者發(fā)表議論,流露出對鄙視名利,愛慕自然、歸隱避世的情感詩句

是:。

參考答案

1.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3.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4.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時朝發(fā)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也,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6.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7.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8.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9.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五)《唐詩五首》

1、蘇軾評價王維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痹凇妒怪寥稀分?/p>

“”兩句充分體現(xiàn)了詩中有畫的特色,筆力蒼勁,意境雄渾。

第4頁共24頁

2.《野望》借用典故表達歸隱愿望的句子是。

3、《渡荊門送別》描寫江上靜態(tài)美景的句子:。

4、《渡荊門送別》含蓄的表現(xiàn)詩人離開故鄉(xiāng)后的思鄉(xiāng)之情/對故鄉(xiāng)無限留戀,依依不舍的句

子:。

5、李白《渡荊門送別》中“”兩句直扣詩題,交代此行的目的。

6、李白《渡荊門送別》中“”兩句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

變化。

7、《黃鶴樓》描寫登樓所見明麗之景的句子是。

參考答案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4、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5、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6、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7、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六)《課外古詩誦讀》

《庭中有奇樹》

1、《庭中有奇樹》中描寫葉綠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語句是:。

2、《庭中有奇樹》中抒寫女子執(zhí)花在手無法相贈的愁苦的語句是:。

3、《庭中有奇樹》中寫出女主人公任花香盈袖,愁緒百結(jié),但終無可奈何,心生感慨的句子

是:。

4、《庭中有奇樹》中卒章顯志,點明詩旨,升華情感的句子是:。

《龜雖壽》

1、人們常引用曹操《龜雖壽》中的詩句:“?!眮肀扔?/p>

人雖老了卻仍有雄心壯志。

第5頁共24頁

2、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以神龜和騰蛇為喻,極言人的壽命有限,慨嘆生命苦短的詩句

是:。

3、運用比喻表明自然規(guī)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句子是:。

4、《龜雖壽》一詩中,表現(xiàn)詩人雖近暮年,仍然老當益壯,雄心不減的詩句

是:。

5、《龜雖壽》中千古傳誦表現(xiàn)人雖然老了但是仍然有遠大抱負和雄心壯志的句子

是:。

6、壽命的長短雖然不能違背客觀規(guī)律,但也不是完全聽憑上天安排的句子

是:。

7、作者認為只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順其自然,始終保持樂觀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壽的詩句

是:。

8、作者認為只要人的精神愉快,調(diào)養(yǎng)好身體,就能長壽的詩句:。

9、表現(xiàn)詩人雖然到了晚年,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的句子

是:。

10、《龜雖壽》中表達作者有遠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fā)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的詩句

是:。

《贈從弟》

1、《贈從弟》中以山風的猛烈反襯松枝的剛勁的詩句是:!

2、《贈從弟》中用冰霜的嚴酷襯托松柏品行的詩句是:,。

3、《贈從弟》中贊美松柏經(jīng)嚴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勵從弟在惡劣環(huán)境中要正氣凜然的詩句

是:。

《梁甫行》

1、《梁甫行》中直陳所見所感,如實記錄百姓流離失所的困境的詩句

是:。

2、《梁甫行》中通過狐貍、兔子的側(cè)面描寫,反襯出邊海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荒蠻以及邊海人們

的恐懼與凄楚是:。

3、《梁甫行》中詠嘆家園荒蕪,狐兔出沒,進一步抒發(fā)詩人對貧苦人民的同情和感慨的詩句

是:。

第6頁共24頁

4、《梁甫行》中感慨百姓有家不能居,只能逃到荒山野嶺與野獸為伍的詩句

是:。

參考答案

《庭中有奇樹》

1、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

2、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3、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4、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jīng)時。

《龜雖壽》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2、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3、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6、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7、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8、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9、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0、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贈從弟》

1、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2、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3、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梁甫行》

1、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野。

2、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3、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4、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二、文言文真題演練

第7頁共24頁

第一課《三峽》

(一)《三峽》與《入蜀記》比較閱讀。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

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

風,不以疾也。

【乙】二十六日,發(fā)大溪口,入瞿塘峽。兩壁對聳,上入霄漢,其平如削成。仰視天如

匹練然。水已落,峽中平如油盎①。過圣姥泉,蓋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則泉出,屢呼則

屢出。晚至瞿塘關(guān),唐故夔州,與白帝城相連。關(guān)西門正對滟滪堆③。堆,碎石積成,出水

數(shù)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漲時,水又高于堆數(shù)十丈。”(節(jié)選自陸游《入蜀記》)

[注]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縫。③滟滪堆:在瞿塘峽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沿.溯阻絕沿:。

(2)不以疾.也疾:。

(3)發(fā).大溪口發(fā):。

(4)仰視天如.匹練然.如……然:。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

(2)人大呼于旁則泉出,屢呼則屢出。

。

3.【乙】文段寫出了江水相對于滟滪堆在不同季節(jié)水位的高低變化:作者到瞿塘關(guān)時,

;等到夏秋水漲時,。

4.【甲】【乙】兩個文段都描寫了三峽的山,【甲】文“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

闕處”與【乙】文畫波浪線句子分別突出了山怎樣的特點?請簡要分析。

。

【參考答案】

1.(1)順流而下(2)迅速,快(3)出發(fā)(4)好像……的樣子

2.(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陽;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第8頁共24頁

(2)有人在圣姥泉旁大聲喊叫,就會有泉水流出,(人們)多次喊叫(泉水)就會多次流出。

3.江水低于滟滪堆(數(shù)十丈)江水高于滟滪堆(數(shù)十丈)

4.甲文句子突出了山綿延的特點,從文中所描寫的兩岸群山連綿數(shù)百里,沒有缺口可以看出。

乙文畫波浪線句子突出了山高峻的特點,從文中所描寫的兩岸懸崖峭壁聳入云霄可以看出。

(特點、分析,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乙】二十六號,(我)從大溪口出發(fā),進入瞿塘峽。(江水)兩旁石壁對立高聳,

向上直入云端,表面平坦得又像是用利刃切過。抬頭望天,(原本寬廣的蒼穹在山崖的夾縫里)

好像一匹白練的樣子。水位已經(jīng)落下去了,峽谷平滑猶如油瓶。經(jīng)過圣姥泉,(發(fā)現(xiàn))大石上

有一個裂縫。有人在圣姥泉旁大聲喊叫,就會有泉水流出,(人們)多次喊叫(泉水)就會多次

流出。傍晚到了瞿塘關(guān),唐朝時也叫夔州,與白帝城是相連的。關(guān)口的西門正對著滟滪堆。

堆,由碎石累積而成,高出水面幾十丈。當?shù)厝苏f:“到夏秋季水面暴漲之時,水位又會高

于滟滪堆幾十丈。”

(二)《三峽》與《巫山曲》比較閱讀。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

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

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

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

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乙】巫山曲孟郊①

巴江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

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②。

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注]①孟郊:唐代著名詩人,年輕時屢試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后又仕途坎坷,一生潦

倒。②神女:指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相傳戰(zhàn)國時楚懷王游高唐,夢與神女相遇,

醒后惆悵不已。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略無闕處闕:。

(2)沿溯阻絕沿:。

第9頁共24頁

(3)林寒澗肅肅:。

(4)屬引凄異引:。

(5)輕紅流煙濕艷姿濕:。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3.《三峽》《巫山曲》描寫的三峽的山都具有、的特點。

4.《三峽》和《巫山曲》都寫到猿啼,各有什么作用?請簡要概括。

。

。

【參考答案】

1.(1)同“缺”,空隙、缺口(2)順流而下(3)肅殺,凄寒(4)延長(5)打濕

2.(1)這中間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沒有這么快。

(2)水清樹榮,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連綿不斷(或:多)、峭拔(或:陡峭)

4.《三峽》寫猿啼渲染了凄涼的氛圍;《巫山曲》寫猿啼烘托了作者凄涼惆悵的心情。

【參考譯文】巴東長江三峽中,重巒疊嶂,陽臺山旁是碧綠峭拔的十二峰。(昔日)楚王狩獵時

正逢巫山暮雨,夜臥高山之上夢見了巫山神女。巴山淡紅色飄動的云氣打濕神女美艷的容姿,

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云在峽中飛逝。極目遠望,再也不見神女的芳影,峽谷中的猿猴悲鳴了幾

聲,淚水滴落在衣服上。

第二課《答謝中書書》

(一)《答謝中書書》與《滇游日記》比較閱讀。

【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

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

復有能與其奇者。

【乙】又五里,則北山忽斷如中剖者,下陷如深坑,底有細流,沿石底自北而瀉于南峽。

路乃轉(zhuǎn)北而下,歷懸石,披仄崿①獲窄的山崖,下抵石底,踐②流稍南,復攀石隙,上躋③

第10頁共24頁

東崖。由石底北望,斷崖中剖,對夾如一線,并起各千仞,叢翠披云,飛流濺沫,真幽險之

極觀,逼仄之異境也。(選自《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三》)

[注]①仄崿:傾斜的山崖。②踐:踩,踏。③躋:登攀。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曉霧將歇歇:。

(2)夕日欲頹頹:。

(3)復攀石隙復:。

(4)叢翠披云披:。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

(2)又五里,則北山忽斷如中剖者,下陷如深坑。

。

3.【甲】【乙】兩文都描寫了山川之美,但其所描繪的景物特點各不相同,請簡要分析。

。

【參考答案】

1.(1)消散(2)墜落(3)又(4)披著

2.(1)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2)又(過了)五里路,北山忽然像被從中切斷,如同深坑一樣地往下陷落。

3.【甲】文從高山、清流、翠竹、猿鳥等方面描繪出一幅綺麗秀美的自然畫卷;【乙】文中

用“斷崖中剖”“飛流濺沫”等展現(xiàn)出所繪景物幽險逼仄的特點。(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乙】又(過了)五里路,北山忽然像被從中切斷,如同深坑一樣地往下陷落,

山底有細流,順著石底從北瀉入南峽。道路于是轉(zhuǎn)朝北下,經(jīng)過懸空的巖石,穿越傾斜狹窄

的山崖,下到石底,踩著細流稍稍往南,又順著石縫攀援,向上登攀東邊的山崖。從石底向

北眺望,斷崖從中剖開,對峙之間如同一線天,(兩邊)各聳起千仞高,叢林翠竹、云披霧繞,

(瀑布)飛流、水花四濺,真是非常幽深險要的景觀,異常罕見的狹窄之境。

(二)《答謝中書書》與《極樂寺紀游》比較閱讀。

第11頁共24頁

【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

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

其奇者。(選自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乙】極樂寺去橋可三里,路徑亦佳。馬行綠蔭中,若張蓋①。殿前剔牙松②數(shù)株,松身鮮

翠嫩黃,斑剝?nèi)舸篝~鱗,大可七八圍許。暇日曾與黃思立③諸公游此。予弟中郎④云:“此地小

似錢塘蘇堤?!彼剂⒁嘁詾槿?。予因嘆西湖勝景,入夢已久,何日掛進賢冠⑤,作六橋⑥下客子,

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⑦乎?(節(jié)選自袁宗道《極樂寺紀游》)

[注]①張蓋:張開的車蓋。②剔牙松:一種針葉松。③黃思立:人名。④中郎:袁宗道的二

弟袁宏道。⑤掛進賢冠:文中指棄官退隱。⑥六橋:在杭州西湖蘇堤上。⑦情障:情感郁結(jié)在心

頭而不能消,這里指“心愿”。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五色交輝輝:。

(2)曉霧將歇歇:。

(3)沉鱗競躍鱗:。

(4)暇日曾與黃思立諸公游此暇:。

(5)思立亦以為然然:。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

(2)極樂寺去橋可三里,路徑亦佳。

。

3.【甲】文對山中美景進行評價贊美的句子是“”;【乙】文對極

樂寺進行評價贊美的句子是“”。

4.【甲】【乙】兩文畫線句共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

。

【參考答案】

1.(1)輝映(2)消散(3)魚(4)空閑,閑暇(5)這樣

2.(1)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不再有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的人了。

(2)極樂寺距離橋大約三里路,路上的風景也很好。

第12頁共24頁

3.實是欲界之仙都此地小似錢塘蘇堤

4.都表達了作者熱愛山水(大自然)、淡泊名利(對官場的鄙棄)的思想感情。

【參考譯文】【乙】極樂寺距離橋大約三里路,路上的風景也很好。馬在綠蔭下前行,(綠蔭)

就像張開的車蓋。佛殿前有幾株剔牙松,樹身碧綠嫩黃,斑駁錯雜就像大魚的魚鱗,大約有七八

個人合抱那么粗??臻e時我曾經(jīng)和黃思立等人一起來這里游玩。我的弟弟中郎說:“這個地方

有點像杭州的蘇堤?!秉S思立也認為是這樣。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夢到很多次了,什么時

候能棄官退隱,做西湖上的一個游客,了卻這一樁山水心愿呢?

第三課《與朱元思書》

(一)《與朱元思書》《宜都記》比較閱讀

【甲】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

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

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與朱元思書》)

【乙】宜都記曰:"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障,

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絕壁或十許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

②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所謂三峽,此其一也。(《宜都記》節(jié)選)

【注釋】①形容:形體和狀態(tài)。②多所像類:有很多類似某種什么東西的形狀。③冬春:

冬春之交。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互相軒.邈(高)B.鳶飛庚天者.(代詞,……的人)

C.而.兩岸高山重嶂(連詞,不譯)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顏色)

2.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首段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統(tǒng)領全文,二、三兩段分承"異水"和"奇山"兩方面

描摹,脈絡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寫了長江三峽中長達百多里的西陵峽的壯觀最象。

C.【甲】【乙】兩文內(nèi)容上均寫景,但兩文的文體卻不相同:一文為"書",一文為"記"。

D.【甲】【乙】兩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分別描摹富春江、長江兩岸的峽谷套觀,

寄托了作者厭倦官場政務,縱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3.把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第13頁共24頁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②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

。

4.【甲】【乙】兩文都屬于寫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寫又有側(cè)面烘托,請從【乙】文中找出側(cè)

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賞析。(2分)

答:。

。

(二)《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比較閱讀

[甲]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五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

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

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節(jié)選自《與朱元思書》)

[乙]仆去月謝?、?,還覓薜蘿⑵。梅溪⑶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⑷,孤峰限日⑸,

幽岫⑹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⑺,水向猿啼,英英⑻相雜,綿綿⑼成韻。既素重⑽幽居,

遂葺宇⑾其上,幸富菊花,遍饒竹實⑿。山谷所資,于斯⒀已辦⒁,仁智所樂⒂,豈徒語

哉?(《與顧章書》吳均)

【注】⑴謝?。阂虿《哉埻寺?。⑵還覓薜蘿:意思是正準備隱居。薜,蘿,都是植物

名。屈原《楚辭》:"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帶女蘿。"后以此代指隱士的服飾。⑶梅溪:

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內(nèi)。⑷森壁爭霞:陰森陡峭的峭壁與天上的云霞爭高。⑸限日:遮

擋住陽光。⑹幽岫:幽深的山穴。⑺唳:鳴叫。⑻英英:形容聲音和諧動聽。⑼綿綿:形

容聲調(diào)悠長。⑽重:這里是向往的意思。⑾葺宇:建屋舍。葺,修建。⑿幸富菊花,偏饒

竹實:幸好菊花、竹實很多。富,充裕。偏,特別。饒,豐富,竹實,又名竹米,狀如小麥。

菊花、竹實,都是隱士所食之物。⒀于斯:在這兒,指石門山。⒁辦,具備。⒂仁智之樂:

意思是,佳山秀水為仁人智士所喜愛?!墩撜Z·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5.解釋下面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猛浪若奔.()(2)猿則百叫無絕.()

(3)窺谷忘反.()(4)豈徒.語哉()

6.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第14頁共24頁

(1)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

(2)山谷所資,于斯已辦。

。

7.兩文都運用了化靜為動的手法,文中都有把原本靜止的重山疊嶺之狀寫活的句子。

甲文是(甲文該句同時也運用了什么修辭

手法,突出了山的什么特點?);

乙文是。(4分)

8.甲文中有一句與柳宗元《小石潭記》里"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的意思相近,

請寫出來,并說說這些句子在寫法上有什么妙處。(4分)

。

。

9.乙文中體現(xiàn)了"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一旨趣的句子是。(2分)

10.兩文中都描寫了山中的各種聲音,有什么表達作用?(2分)

。

11、這兩篇山水小品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趣?(2分)

(一)答案解析:

1.A【解析】本題A中的"邈"在這里是"向遠處伸展"的意思。故選A。

2.D【解析】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及寫法相關(guān)知識,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

上,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nèi)容,結(jié)合相關(guān)的語句,辨析正誤。【乙】文只是單

純的寫景游記類散文,并沒有托物言志,故D表述不正確。

3.①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②猿猴鳴叫的聲音非常清厲凄婉,

在山谷間回響著,清越不絕。

【答案】側(cè)面烘托的句子:用"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來烘托山之高;用"猿鳴至清,山谷傳

響,泠泠不絕。"三峽秋景的清寒幽靜。

《宜都記》翻譯:江水又向東流去,經(jīng)過西陵峽?!兑硕加洝防镎f:"從黃牛灘向東進入西陵

峽,到西陵峽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兩岸山脈高峻、重重疊疊,不是日中,看

第15頁共24頁

不見太陽;不是半夜,看不見月亮。絕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頭是彩色的,形狀大多像一些

東西。樹木高大茂密,到了春冬之交稍顯凋零,猿啼的聲音特別凄清,在山谷中回響,清脆

的聲音傳送不絕。"所說的三峽,這就是其中之一。

(二)參考答案:

5.(4分)(1)飛奔的馬(2)停(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⑷空(各占1分)

6.(4分)(1)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

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務的人就會流連忘返。(2)山谷中隱居生活的必需品,

在這里都已具備。

7.甲文句子是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甲文該句同時也運用了擬人的修

辭手法,化靜為動,突出了山的峻峭。乙文句子是森壁爭霞,孤峰限日。

8.句子是游魚細石,直視無礙。這些句子都是從側(cè)面寫出了水的清澈,同時也寫出了魚的

可愛,讓人流連忘返。

9.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10.一方面襯托山谷的幽靜,一方面奏響一支生機盎然的大自然交響曲,令人無限神往。

11.抒發(fā)了作者愛慕美好的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與顧章書》譯文:我上個月因病辭官,回到家鄉(xiāng)尋找隱居的地方。在梅溪山的西面,有座

石門山,那陰森陡峭的崖壁,爭著沐浴朝夕的霞光,拔地而起的孤峰,遮擋住了天上的日光,

山洞幽暗,銜著朵朵白云,溪水深深,呈現(xiàn)出翠綠的顏色。蟬兒吟唱,白鶴啼叫,水聲淙淙,

猿猴哀鳴,這些聲音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諧、動聽,奏成了連續(xù)不斷的天籟音韻。我既然一

向向往隱居,于是就在山上蓋了間房屋。有幸有各式各樣的的菊花,遍地長滿的竹實,都是

山里隱居生活所需要的東西,在這里都已齊備?!墩撜Z》上所說的"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難道是一句空話!

第四課《記承天寺夜游》

(一)《記承天寺夜游》與《超然臺記》比較閱讀。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

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

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第16頁共24頁

【乙】予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

山之觀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①,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

菊。人固疑予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fā)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

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園囿,潔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茍完

②之計。

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臺高而安,深而

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魚,釀秫

③酒,瀹④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

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

蓋游于物之外也。(選自蘇軾《超然臺記》)

[注]①比:連續(xù),連。登:莊稼成熟。②茍完:大致完備。③秫(shú):黏黃米,可釀

酒。泛指有黏性的谷物。④瀹(yuè):煮。

1.請用“/”標出下面語句的朗讀停頓。(標注兩處)

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

(1)念無與為樂者念:。

(2)相與步于中庭相與:。

(3)獄訟充斥獄:。

(4)擷園蔬擷:。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

(2)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

。

4.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甲】文中哪些內(nèi)容可以印證【乙】文中“樂哉!游乎!”這

句話?

。

。

5.請談談對【甲】文中“閑人”和【乙】文中“超然”的理解。

。

第17頁共24頁

。

【參考答案】

1.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

2.(1)考慮,想到(2)共同,一起(3)訴訟事件(案件)(4)采摘(摘取)

3.(1)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

(2)在園子的北面,靠著城墻筑起的高臺已經(jīng)很舊了,稍加整修,讓它煥然一新。

4.①蘇軾受到貶謫,在承天寺與友人一起漫步閑庭,愁緒得到排遣,感受到快樂。

②在蘇軾的眼中,欣賞月色(竹柏影)的美好,是快樂的。

5.閑人:貶謫之人,無職無權(quán),清閑無比;夜游賞月,悠游自如,富有閑情雅趣;含有

自嘲自慰之意。

超然:一方面指弟弟為他游玩之地取名為“超然臺”;另一方面指蘇軾被調(diào)任之后,還

能修整花園,打掃庭院,與朋友一起過著快樂的生活,是因為他有著樂觀豁達、超然物外的

精神境界。(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乙】我從杭州調(diào)移到密州(任知州),放棄了乘船的舒適快樂,而承受坐

車騎馬的勞累,放棄墻壁雕繪得華美漂亮的住宅,而棲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遠離杭州湖光

山色的景象,行走在桑麻叢生的荒野。剛到之時,連年收成不好,盜賊到處都有,案件也多

不勝數(shù),而廚房里空蕩無物,每天(都)吃枸杞野菊(充饑)。人們自然都懷疑我會不快樂,(可

我)在這里住了滿一年后,面腴體豐,頭發(fā)白的地方,也一天天變黑了。我既喜歡這里風俗的

淳樸,這里的官吏百姓也習慣了我的愚拙無能。于是在這里修整花園菜圃,打掃干凈庭院屋

宇,砍伐安邱、高密的樹木,用來修補破敗(的房屋),做大致完備的打算。

在園子的北面,靠著城墻筑起的高臺已經(jīng)很舊了,稍加整修,讓它煥然一新。(我)不時

(和大家)一起登臺觀覽,(在那兒)盡情抒情言志。(這)樓臺高大又安穩(wěn),幽深又明亮,夏涼

冬暖。雨落雪飛的早上,風清月明的晚上,我沒有不在(那里的),朋友們也沒有不(在那里)

跟從著(我的)。(我們)采摘園子里的蔬菜,釣取池塘里的游魚,釀造米酒,煮食糙米粗飯來

吃,(大家一邊吃一邊)贊嘆:“(在這里)游玩,(多么)快活?。 ?/p>

在這個時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濟南做官,聽說了(這件事),寫了一篇賦,并且給這

個臺子命名“超然”,以說明我之所以到哪兒都快樂,大概是因為(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

??!

第18頁共24頁

(二)《記承天寺夜游》與《吳船錄》比較閱讀。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

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

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東下。天無纖云,月色奇甚。江面如練,空水吞吐。平生所

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數(shù)。向在桂林時,默數(shù)九年之間,九處見中秋,其間相去或萬里,

不勝漂泊之嘆,嘗作一賦以自廣。及徙成都,兩秋皆略見月。今年又忽至此。通計十三年間,

十一處見中秋,亦可以謂之游子。然余以病丐骸骨①,儻②恩旨垂允,自此歸田園,帶月荷

鋤,得遂此生矣。(選自范成大《吳船錄》)

[注]①丐骸骨:官員乞求年老退休的代詞。②儻:同“倘”,如果。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月色入戶戶:。

(2)欣然起行欣然:。

(3)向在桂林時向:。

(4)通計十三年間通:。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2)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數(shù)。

3.【甲】【乙】兩文都寫了賞月的情景,試分析兩位作者所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

。

。

【參考答案】

1.(1)門(2)高興的樣子(3)先前(4)全,總

2.(1)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

(2)(我)生平見到的中秋佳月,像今天夜里的可以數(shù)得出來(不多)。

第19頁共24頁

3.【甲】文抒發(fā)的情感復雜而微妙,有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

悠閑、自我排遣的豁達等?!疽摇课膬A訴了作者的常年漂泊之苦和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流露出

歸隱田園的強烈愿望。(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乙】岷江從西南繞過州城的一角向東流。天上沒有一絲云彩,月色異常明朗。

江面猶如(舒展的)白練,天光水色相互輝映。(我)生平見到的中秋佳月,像今天夜里的可以

數(shù)得出來(不多)。先前在桂林的時候,暗中計算九年的時間內(nèi),在九個地方過中秋節(jié),彼此

間距離或許有萬里之遠,不免有漂流不定的感慨,曾寫過一首賦用來自我寬慰。等到調(diào)到成

都,兩個中秋都(只能)略微見到月色。今年又忽然來到這里??傆嬍曛虚g,(在)十一個

地方過中秋節(jié),也可以說是背井離鄉(xiāng)飄零異地的人了。然而我因病請求退休,如果獲得皇帝

的恩準,從此以后歸耕田園,在月亮出來后扛著鋤頭(回家),此生也就心滿意足了。

三、古詩賞析真題演練

第一課《黃鶴樓》

1.詩歌頷聯(lián)、頸聯(lián)用精當?shù)脑~語寫出了景物的特點: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飄蕩無定,

用“①”形容漢陽樹的清晰可數(shù),用“萋萋”形容②。(2分)(2022北京中考)

2.《藤野先生》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我就往仙臺的醫(yī)學專門學校去。從東京出發(fā),不

久便到一處驛站,寫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這名目?!庇腥送茰y魯迅“還

記得這名目”與本詩尾聯(lián)抒發(fā)的情感有關(guān),你認為這種推測合理嗎?請說明你的理由。(3分)

答:。

3“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022廣州黃浦區(qū)中考)

。

。

4“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

答案:

1.:①歷歷②芳草的茂盛

2.答案示例:合理?!叭漳骸睍r分萬物思歸,而詩人漂泊在外,產(chǎn)生了無限鄉(xiāng)思。求學

途中的魯迅見到供人住宿的驛站名為“日暮里”,很可能聯(lián)想到“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生發(fā)

第20頁共24頁

了對家國的思念,所以“記得這名目”。(共3分。尾聯(lián)的情感,1分;魯迅的心情,1分;

二者關(guān)系,1分。有其他答法,視其合理程度給分)

3、漢陽平野中那棵棵蔥翠樹木,分明(清晰)可辨;鸚鵡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茂盛),

描繪了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盈然、欣欣向榮、色彩明麗)的美景。

4、暮色沉沉,煙波浩渺,不知家鄉(xiāng)在何處,讓人愁緒漸生。尾聯(lián)由景生情,將煙波與愁

緒交融在一起,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濃厚的思念之情。

第二課《使至塞上》

1.本詩寫詩人出使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用動詞“問”“過”“出”“人”

“①”,寫出詩人出使的行蹤。言事中又有寫景,頷聯(lián)借“征蓬”和“歸雁”傳達出

詩人②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